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xx

1.“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拿我和别的家孩子比,有时难免很伤感,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她会耐烦地对我讲:“当着别人的面,夸赞别人的时候,你要像人家学习。”加上我倔强的性格,每次妈妈一夸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什么优点时,心里总是憋足了劲儿,下决心“嗯,我也要学会,我也要做到。”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我比同龄的孩子都要独立,自理能力强。长大后,这种思想依然存在,记得,我怀着孩子八个月了,妈妈和邻居的一句玩笑话说:“你看,这都快当妈的人了,连孩子的棉衣都不会做。”我便内自省也,我动手跟妈妈学裁剪、学缝制,在孩子小时候所有穿的棉衣棉裤都是我自己拆洗,缝制。

后来,我当了老师,这两句话,我也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讲:见到或是听到说别人有什么优点、长处,自己要努力达到。见到或是听到老师说其他的孩子有什么缺点或是不够时,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有同样的问题,就要赶快停止并改正;若没有同样的问题,也要警醒自己不能明知故犯知道的错误。

至今,我在工作、生活中,依然自觉不自觉都在用这两句话反思、警醒着自己。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教育我要谦和、好学,不能盲目骄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反必面。”这是爸妈一直要求的,听到父母呼唤,不论干什么都要及时应答,父母老师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能拖拉偷懒。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说好几点回家就必须遵守时间,回来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后来,我有孩子了,也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做好。

4.“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学习上的指导吧,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多的补习班,父母也没有时间辅导,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关于怎么学,父母就是经常地用这样的两句教育我。这两句话一个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关于学习的方法。其实有这两个思想和行动的引领,再加上“不耻下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点拨,我的学习还一直没有让父母

操过心,费过劲。由于时代的局限,家庭的实际,最初只是考上郑州师范,在那时可是初中的好学生才能考中专的。

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当初的孔子实行“有教无类”这样开放性的措施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也使得孔子的学堂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博的一所学校。在今天教育上,这个思想依然有其价值和广博深刻的影响。每个老师都要善待每个孩子,无论聪惠、笨拙,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歧视,不能偏爱,还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类型“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例外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悦地成为最佳的自己。

6.“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每个师范生都要铭记在心里的话,为人师者,不断地增强知识储备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升品德方面修养,以自身魅力影响感召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觉得在八九十年代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或许是来自孔子的这句话,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等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知道怎样表达时,这时再开导引导会记忆深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能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题海战术。几千年前的思想至今都不落伍,这就是“万师之表”让人“高山仰止”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