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简答

系统解剖学简答
系统解剖学简答

简述骨的构造。

答: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骨膜是富含血管、淋巴和神经的的纤维结缔组织;骨质分为密质和松质,前者由成层排列的骨板构成,后者由交错排列的骨小梁构成,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内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简述关节的结构。

答:关节包括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基本结构是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是相邻两骨的接触面;关节囊为包裹关节的结构组织囊,由外面的纤维层和内面的滑膜层构成;关节腔是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的密闭间隙。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韧带可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两种;关节盘是相邻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将关节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关节唇为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板。

简述记住的构成及生理弯曲。

答:脊柱由全部椎骨、椎间盘、骶骨、尾骨以及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脊柱内又椎孔连接成的椎管;两侧有23对椎间孔,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和腰曲突向前,胸曲和骶曲突向后。

简述胸廓的形成

答:胸廓由全部胸椎、肋和胸骨连接而成。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第1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两侧的第12肋、第11肋前端的肋弓与胸骨剑突围成,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为肋间隙。

简述骨盆的构成与分部。

答: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接构成,通过界线将其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小骨盆有上、下两口,上口即界线。下口由耻骨弓、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和尾骨尖围成,两口之间的腔隙为骨盆。

简述膝关节的构造与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的内外侧髁及髌骨构成。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有内外侧半月板,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将相邻关节面固定。关节囊在前壁有髌骨、髌韧带,在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加强。膝关节可做屈伸运动,半屈位时可作小幅旋内、旋外运动。

试述口腔三对唾液腺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答:1)腮腺位于耳廓的前下方,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附近,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部粘膜上。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骨体内面的下颌下腺凹内,其腺管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深面,腺管分大小两种舌下腺开口于舌下襞;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

试述咽的位置、分部与交通

答: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移行于食管。前壁不完整。自上而下依次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部,分别借鼻后孔、咽峡、喉口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此外借咽鼓管至鼓室,向下与食管相通。

试述食管的分部,狭窄部位及临床意义?

答:颈部,胸部,腹部。第一个狭窄在起始部,位于第六颈椎下缘,距中切牙15cm,第二个狭窄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5胸椎之间,距中切牙25cm,第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距中切牙40cm,为异物滞留和肿瘤好发部位。

试述胃的位置及其分部。

答: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服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体右侧。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管和幽门窦。

十二指肠可分几部,其粘膜有何特点?

分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上部左侧与幽门相接的一段肠壁较薄,粘膜面光滑无环状的皱襞称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降部的后内侧上有一纵行皱襞,其下端隆起为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

试述阑尾的常见位置及根部的体表投影。

位置: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和盲肠下位,根部的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试述肛管粘膜所形成的结构。

结构: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

试述肝脏面的结构/

肝面有H型沟,将其分为左、右、方、尾叶。左纵沟前部有肝园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有胆囊窝,后部有腔静脉沟,横沟又称肝门,又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出入肝门的结构称肝蒂。

试述胆汁的形成及排汇途径。

肝细胞分泌胆汁左右胆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后,胆囊收缩,其内胆汁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

试述腰的位置分布及其功能。

位置:在第一二要椎水平横贴于腹部后上部。

分部:头,体,尾。

功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

鼻腔外侧壁的重要结构有哪些?

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和蝶筛隐窝。

鼻旁窦有哪些?各位于何处及开口于何部位?

鼻旁窦包括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四对分别位于同名的颅骨内,上颌窦,额窦、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左右主支气管在形态上有何区别?有何临床意义?

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垂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走向横平,此外,气管隆嵴偏向左侧、右侧通气量较大等因素,故临床上气管异物异坠入右主支气管。

左右肺在形态上有何区别?

右肺被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上下两叶,右肺前缘垂直,左肺前缘下方有心切迹.

胸膜及壁胸膜是如何分布的?肋隔隐窝是如何形成的?有何临床意义

胸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又分为肋胸膜、纵隔胸膜、膈胸膜和胸膜顶。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形成的半环间隙称肋隔隐窝,此处为胸膜腔最低处,当胸膜腔积液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处。

左右肺各分几叶?是如何据分的?

右肺被水平裂和叶间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叶间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叶间裂分为上、下两页。呼吸系统是如何组成的?上、下呼吸道个包括哪些器官?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临床胸膜腔穿刺抽液常在何处进行》由外向内依次经过哪些层次?

临床胸膜穿刺抽液多在肩胛线第8或9肋间隙、胸内筋膜、和肋胸膜即可到达胸膜腔。

简述肾的形态

形似蚕豆,左肾狭长,右肾宽短,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和外侧两缘。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凸,后面较平,外侧缘突隆,内侧缘中间凹陷,称肾门。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

简述肾的位置

位于肾柱两旁,腹膜后方,贴靠腹后壁上部(2)右肾低左肾高;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对第3腰椎上缘(3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上部

简述肾额状四面上的结构

肾皮质、肾髓质、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肾髓质由15-20个肾椎体构成,肾椎体尖端钝圆,伸入肾窦称肾乳头。肾小盏包绕肾乳头7-8个肾小盏汇合成2-3个肾大盏,约2-3个肾大盏汇合成一个肾盂

简述尿液由肾实质产生至排除体外的路径

肾实质产生尿液→乳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简述输尿管的起始、分部及狭窄的部位

起自肾盂,终于膀胱。分为腹部、盆部、壁内部。狭窄部位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越过小骨盆入口处,穿过膀胱处

简述膀胱的形态及膀胱三角的位置

膀胱是一储存尿液的肌性器官,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型,顶端尖细,朝向前上方,称膀胱尖,底部成三角形。朝向后下方称膀胱底,尖底之间的部分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分称膀胱颈。膀胱三角位于底部内面的三角区,在两个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

简述膀胱的位置及腹膜的关系

成人膀胱位于盆腔的前部,前方为耻骨联合,在男性后方与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直肠相邻;女性后方与子宫、阴道相邻,空虚时,膀胱尖不超出耻骨联合上缘,而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可以高于耻骨联合以上,膀胱与腹前壁之间的腹膜反折线也随之上移,此时可沿耻骨联合上缘进行膀胱穿刺术,此术在腹腔外进行,不致伤及腹膜。新生儿膀胱叫成人高,大部分位于腹腔内

简述男、女性尿道在形态上与功能上的差异,

男生尿道长,且粗细不一,全长有两个弯曲、三个狭窄、和三个扩大,具有排尿射精的作用,女性尿道较男性短而宽,且较直,是单纯的排尿管道,易患尿路逆性感染

男性生殖器包括哪三个部分?份额部分包括哪些器官

把扩生殖腺、输精管道和附属腺体三部分。生殖腺是睾丸;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附属腺体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精子是生于何处的?先后经何途径排除体外

精子是睾丸产生,储存在附睾内,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除体外

输精管分那几个部分?其结扎手术常在何处进行?

输精管分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和盆部四部。其结扎手术常在精索部进行。特点:管壁肌织膜较厚;管腔狭细。触摸时呈细圆索状,在精索内位于其他成分的后内侧

男性尿道全长几部分?有哪些扩大狭窄和弯曲

男性尿道全长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有三个扩大,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三个扩大在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三个狭窄在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固定卵巢的结构有哪些?

连于上端的卵巢悬韧带和连于其下端的卵巢固有韧带及连于其前缘的卵巢系膜

输卵管分为几个部分?输卵管结扎常在何处进行,如何识别它

输卵管分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和输卵管子宫部四部。输卵管结扎常在输卵管峡进行。可借输卵管漏斗外侧端游离缘的输卵管伞辨认输卵管

简述子宫的形态和位置

形态:倒置梨形,分为子宫底、体、颈三部,子宫颈部又可以分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和阴道部。在子宫体与颈相连处有狭细的子宫峡,非妊娠期,仅1cm。妊娠期可延长至7-11cm子宫的内腔、上部呈三角形称子宫腔,下部为子宫颈管,其下口称子宫口,未产妇为圆形,分娩后为横裂状。

位置:1、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2、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3子宫颈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上方4、子宫正常姿势为轻度前倾前屈位

固定子宫的人到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固定子宫的韧带及其功能1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2、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3.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不致脱垂。4 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前屈。

阴道穹如何形成?有何临床意义?

答:阴道前庭有尿道外口、阴道口和前庭大腺的开口。尿道外口位于其前部,阴道口位于中央,前庭大腺开口于阴

道口(或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的沟内,位于小阴唇中、后1/3交界处。

广义和狭义会阴在范围上有何区别?狭义会阴有何临床意义?

答: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结构,其境界呈菱形与骨盆下口一致,狭义的会阴仅指外生殖器与肛门间的软组织结构。妇女分娩时易于撕裂,应注意保护。

试以箭头形式表示大循环的途径。

答: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试以箭头形式表示小循环的途径

答: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

简述心的正常位置?

心斜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其右侧.心得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小部分与胸骨下部和左侧2-5肋软骨直接相邻,心的后方有食管及胸主动脉,上方有出入心的大血管.

简述心的外形.

心的外形像倒置的圆锥体,一尖一底二面三缘.表面有四条沟,即冠状沟,左右室间沟.

心腔内防正面液逆流的装置主要有哪些?

防止血液从心室逆流入心房的装置有左右房室瓣及左右心室内的乳头肌,防止血液从主动脉和肺动脉逆流入左右心室的装置有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室壁上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右心室流入道内壁粗糙不平,壁上有肉柱和3个乳头肌,乳头肌尖端有键索起始并连于三尖瓣的游离缘,右心室流出道内壁光滑无肉柱及乳头肌等结构.

右壁由哪几层组成,右瓣膜由什么结构组成?

心壁由外向内依次由心外膜心肌层和心内膜三层组成.心瓣膜由心内膜向内折叠而成.

心的传导系统由什么纤维构成,按冲动传导的方向依次包括哪些结构?

心的传导系统由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依次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部分。

简述左右冠状动脉的分布范围?

左冠状动脉主要分部于左心房,室,室间隔的前2/3及部分右心室前壁。右冠状动脉主要分部于右心房,心室,室间隔的后1/3以及左心室的一部分

简述心包的构成?

心包是包裹心及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纤维心包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延伸,向下附着于膈的中心腱,浆膜心包分脏壁二层,脏层紧贴于心肌表面,此即心外膜,壁层衬贴于纤维心包的内面,浆膜心包脏壁二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

简述潜巴系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淋巴系统有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系统可视为静脉系的辅助部分,参与体液循环,而且还具有造血和免疫的功能/

简述脾的位置外形及主要功能?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脾分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为脏面,中央有脾门,外面称膈面,上缘前部有脾切迹,下缘钝厚。脾的主要功能: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胎生时期可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以后能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还能储存血液,需要时可将其输入血液循环内。试说明营养置壁各个部分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分布于胃小弯的是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前者有腹腔干直接分出,后者由肝固有动脉发生。分布于胃大弯的是胃网膜右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它们分别由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发生。位于胃底部的胃短动脉,是脾动脉的分支。

分部于结肠的动脉各部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有回结肠动脉、有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它们由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此外还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他们是肠系膜下动脉发生分支。

试述分布于胰的动脉有哪些?并说明其来源?

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和胰支。

试述子宫动脉的主要行程及分布。

自髂内动脉发出后,行于子宫滋长韧带内,距子宫颈外侧约1-2cm处,越过输尿管前上方,基本于子宫侧缘迁曲向上方,主要分布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内。

试述下肢主要动脉干的名称及其相互移动的部位。

股动脉、肋动脉、胫动脉和胫前动脉。股动脉在出收肌裂孔移行为腮动脉,腮动脉在腮窝下角处分为胫前和胫后动脉。

通常和供触摸的有哪些动脉?并说明其来源?

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等。例如在下颌骨下缘咬肌止点前缘处可触及面动脉的搏动。在腕部上方,肱桡肌玉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触及腕动脉及桡动脉的搏动,在踝关节前方,足长伸肌外侧可触及足背动脉的搏动。

试述体循环的静脉特点。

(1)有深浅静脉之分,前者多为伴行静脉,后者属皮静脉(2)吻合较丰富,行程静脉网、弓或从(3)有静脉瓣。试述颅内、外腔静脉的主要交通途径。

曲颈内静脉的颅外属支经下列途径与颅内静脉交通。(1)面静脉届内眦静脉到眼静脉再到海绵窦。(2)上腔静脉起至翼从,经眼下静脉和卵圆孔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

试述头静脉的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

起自手背静脉桡侧,延前臂桡侧上行至肘窝处,继续沿肱二头肌外侧缘上升,经三角胸大肌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试述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及临床行静脉切开的部位。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经脚踝前方,沿小腿内侧及大腿前内侧上升,于耻骨结节下处约3-4cm处穿隐静脉孔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行经内踝前方时,位置表浅,临床常在此做静脉切开。

试述直肠和肛管的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

分布于直肠道德动脉为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及肛动脉,其静脉回流是(1)直肠上部的血液经直肠静脉丛到直肠上静脉到肠系膜下静脉最后到门静脉。(2)直肠中部的血液经直肠静脉丛到直肠下静脉到髂内静脉(3)直肠下部及肛门周围的静脉血经直肠静脉丛到肛静脉再到阴部内静脉到髂内动脉。

试述睾丸静脉的来源,为什么睾丸静脉曲张以左侧多见?

起自备有睾丸和附睾的一些小静脉,在精索内这些小静脉彼此吻合成蔓状静脉丛,在腹股沟管深环处合成睾丸静脉。右睾丸静脉以锐角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左睾丸静脉曲张以左侧多见。

试述门静脉的结构特点。

与一般静脉不同。(1)门静脉是介于两种毛细血管之间的静脉干(2)门静脉及其属支管腔内无功能性静脉瓣(3)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之间,存在丰富吻合。

当门静脉系血液回流受阻时,可通过哪些途径行程侧支循环?

1可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下腔静脉系沟通,即由门静脉之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交通(2)经直肠静脉丛,由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交通。(3)通过脐周静脉网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及经附脐静脉与腹壁浅、胸膜壁静脉和腹壁上下静脉交通。

试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其血液供应?

甲状腺呈H形,分两侧叶及中间的峡部,侧叶贴附在喉下部核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6气管软骨环,峡部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营养甲状腺的动脉为甲状腺上下动脉。

简述眼球壁的层次及各层的分部。

外膜:角膜、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

简述房水的产生部位及其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到眼球后方到瞳孔到眼球前方到虹膜角膜部到巩膜腔静脉窦到眼静脉。

简述泪液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入鼻腔的途径。

泪液由泪腺产生到结膜囊到泪点道泪小管到泪囊道鼻泪管道下鼻道。

眼球外肌的名称及神经支配。

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有动眼神经支配,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邮外展神经支配。简述鼓室六个壁的名称。

鼓室有六个壁。上壁即盖壁,下壁即颈静脉壁,前壁为颈动脉壁,后壁为乳突壁,外侧壁为鼓膜壁,内侧壁为迷路壁。

简述鼓室内侧壁内的主要结构。

鼓室的内侧壁即迷路壁,其上的主要结构包括壁中部隆起的岬,,岬后上方的卵圆形孔称前庭窗,岬后下方有一卵圆形的开口称蜗窗,为第二鼓膜封闭。前庭窗后方有面神经管凸。

简述声波传导至听觉感受器的途径。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震动----听骨链----蹬骨底---前庭窗----前庭----前庭阶外淋巴波动---蜗孔---鼓阶—外淋巴波动—鼓边路内淋巴波动—刺激螺旋器。

脊髓位于何处?其外形有哪些主要结构?

位置:(1)椎管内(2)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外形:(1)扁圆柱状(2)颈、腰骶膨大(3)脊髓圆锥及马尾(4)脊髓分31节段(5)沟裂:前正中烈、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及后外侧沟。神经系统分为几部?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什么叫脊髓节段?马尾是怎样组成的?

1与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椎节段(2)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未出相应椎间孔前,在椎管内约呈垂直下降,围绕在终丝周围形成马尾。

肺的血管和神经支配

肺的血管有两套:一是组成肺循环的肺动脉、静脉,属于功能性血管。一是属于大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是肺的营养性血管。肺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食管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供应食管的动脉主要来自胸主动脉发出的食管动脉,此外食管上部由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营养;食管腹段由胃左动脉分支供应,食管静脉丛的血可经奇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也可以经胃左静脉回流至门静脉。

营养心脏的动脉名称及其发出部位

心壁的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它们分别起于主动脉左右窦,心运动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心的感觉神经是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有的纤维

腰椎穿刺于蛛网膜下腔给药,要随尿液排除体外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硬脑膜窦→颈内V→头臂V→上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A→肺泡毛细血管→肺V→左心房→左心室→主A→肾A→肾实质→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脐左侧皮肤受伤后引起疼痛传导到脑

脐左侧皮肤疼痛→左第十肋间神经→第十胸髓后角固有核→该核发出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上升组成脊髓丘脑束至右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由此核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脚投射至右侧中央后回上部

喉位置、喉粘膜特点及喉腔分部、喉的神经支配

喉位于颈前正中,喉咽部的前方,约平对第4-6颈椎下缘高度,喉腔侧壁有两对粘膜皱襞,分别称前庭襞和声襞,每对皱襞间的裂隙分别称前庭裂和声门裂,喉腔借该两裂的平面自上而下分为喉前庭、核中间腔和声门下腔。迷走神经发出喉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发出喉返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所有的喉肌,感觉纤维分布至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

眼的神经分布

眼包括眼球和眼副器。眼球除视神经连于眼球外,其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眼球内肌中的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受动眼神经(副交感成分)支配,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在眼副器中,眼球外肌受Ⅲ、Ⅳ、Ⅵ对脑神经(躯体运动成分)支配,眼睑和结膜的感觉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传导。眼睑中的眼轮匝肌受面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管理,感觉受眼神经传导

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走脐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形态:前后两壁,胃大小弯,出入两门(贲门幽门)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动脉:胃左右动脉,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短动脉、胃后静脉、动脉回流至门静脉

眼球外肌及其分配神经

眼球外肌包括提上睑肌、上斜肌、下斜肌、上下内外直肌,其中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展神经支配,其余均受动眼神经支配

舌神经分布

舌前三分之二味觉由面神经的鼓索传导,舌前三分之二粘膜的一般感觉受三叉神经的舌神经传导,舌后三分之一味觉和一般感觉受舌咽神经的分支支配,舌肌受舌下神经支配

脊神经中哪几条在行程有一段紧贴或绕骨面而走

绕神经经肱骨的绕神经沟、尺神经经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腋神经绕肱骨外科颈、腓总神经绕腓骨颈

针刺右侧小指皮肤引起疼痛,疼痛传到大脑

右手小指皮肤疼痛→尺神经→臂丛相应的脊神经节→后跟→后角固有核→该核发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上升组成左侧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左侧中央后回下部

右臂肌注射某药物,药物经过的结构

右臂部静脉→右髂内静脉→右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左腋动脉→左肱动脉→左桡尺动脉→左手

经过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射某药物,药物经过的结构

手背静脉网桡侧→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腔→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

口服某药物,药物依次经过哪些结构随尿排除体外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实质→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内脏学实质器官中,哪些有门

肝门、肺门和肾门。肝门有门静脉、肝管、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和神经。肺门有肺动脉、静脉、主支气管、淋巴管和神经。肾门有肾动脉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

内脏学的中空器官哪些有狭窄及狭窄名称

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食管第一个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第二个狭窄在左支气管跨过处,第三个狭窄食管裂孔处。输尿管的狭窄分别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跨越髂血管处进入膀胱处;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左侧背丘脑腹后核损伤时,有哪些传导通路发生障碍

发生障碍的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引起右侧躯干四肢的痛、温、粗略感觉、精细感觉和本体感觉障碍右侧头面部痛温触觉障碍。

阑尾类手术做麦氏切口时,经过哪些结构

经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肌筋膜、腹膜外组织、腹膜壁层

针刺拇指掌侧皮肤的传导

正中神经、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和中央后回的中部

男性肾盂结石排出体外,依次经过哪些狭窄和弯曲?

答:依次经过六个狭窄:输尿管起始处、跨越小骨盆入口处、穿膀胱壁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内囊位置、分部及各部有哪些主要纤维束

答: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分为前肢、后肢和膝部,膝部:皮质核束,后脚: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听辐射等。

门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

答: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主要属支为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胃左右静脉、附脐静脉和胆囊静脉,收集食管食管腹段,胃、肠、胰、胆囊、胆道、脾的静脉血。

试述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动脉名称及其来源

答: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

唾液腺有哪些?其分泌各受什么脑神经支配?

答: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受舌咽神经支配,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均受而神经支配。

简述皮质脊髓束的传导路径

答: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椎体细胞→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脚→脑干大部分交叉,小部不交叉→前角运动细胞。

简述皮质核束的传导途径

答: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椎体细胞→皮质核束→内囊膝部→至脑干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及副神经核及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瞳孔对光反射如何传导?

答:光刺激视网膜视椎、视杆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给双极细胞,再传至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经视交叉(鼻侧的交叉;颞侧的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其轴突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脚→距状沟两侧的皮质。简述头面的痛温觉传导路的各级神经元名称,交叉部位及中枢位置

答:第一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核第三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交叉部位:脑干

中枢位置:中央后回下部

简述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的传导路的各级神经元名称、交叉部位及中枢位置

答: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胞第三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交叉部位:脊髓白质前连合

中枢位置:中央后回上、中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简述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各级神经元名称、交叉部位及中枢位置

答: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薄、楔束核第三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交叉部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

中枢位置:中央后回上、中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分别位于何处?

答:硬膜外腔:是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腔隙

蛛网膜下腔:是位于蛛网膜与软膜间的腔隙。

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何处?大脑前、中动脉主要分布何处?大脑动脉环是怎样组成的?位于何处?

答:来源:颈内动脉、椎动脉

分布范围:大脑前动脉主要分布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核面及其上外侧面的上部,还有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及内囊前脚。

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脚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两侧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动脉。

位置:在脑底部、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

脑脊液产生于何处?如何循环?

答:产生:侧脑室、第三、四脑室的脉络丛

循环: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央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粒→硬脑膜窦→颈内静脉内囊膝部和后脚各有哪些传导束?损伤后分别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膝部:皮质核束

后脚: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听辐射、顶枕颞桥束

膝部损伤:出现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为对策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歪向病灶侧,流口水,不能鼓颊、露齿等。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

原因:损伤了皮质核束,该束支配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对侧舌下神经核

后脚损伤:出现对侧半身运动障碍和感觉丧失,有时还可出现偏盲,即出现三偏综合症

原因:损伤了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及视辐射。

何谓内囊?怎样分部?

答: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宽厚白质层

在大脑水平切面分三部:前脚: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后脚: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膝部:前、后脚汇合处

基底核包括哪些节后?何谓新旧纹状体?

答: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新纹状体:豆状核的壳和尾状核

旧纹状体:豆状核的苍白球

大脑半球又几条主要的沟裂?壳分为几叶?

答:三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间脑可分为几部?

答:分部: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

小脑位于何处?其外形有何主要结构?其内部有哪些主要核团?

答:位置:颅后窝

外形:半球,蚓部、表面有许多沟,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和后叶。下面有:小脑扁桃体

核团:齿状核、顶核、栓状核、球状核

解剖学学习方法

学习积极的态度加更高效的方法~~ 系统解剖学 一、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目前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姚志彬教授主编供同学们使用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教材《医用解剖学》,是国内比较好的教材之一,该书以层次叙述和以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为主。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教材也可参考。此外,根据需要还应选择一定的参考书,如张朝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主编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丛书》、于频主编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初国良、汪华侨主编的《医用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以及一些复习题集和学习指南等。外文参考书主要有《Gray s Anatomy》,这是一本有近百年历史,已连续出版39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经典的大型参考书,书的内容丰富,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较新的内容,国内已翻译的出版有第38版的中文译本。《Method of Anatomy》图文并茂,书中简图和文字叙述有独特的风格和见解。《Cunnigham s Textbook of Anatomy》曾11次出版,是一本局部解剖学教材。 主要杂志有《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American Journal Anatomy》、《Anatomical Record》等。 二、解剖学对各结构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如下: ①根据形态命名的,如三角肌、斜方肌、鹰嘴、肱骨滑车等。②根据位置命名的,如眶上切迹、眶山裂、胫侧副韧带、桡神经、舌骨下肌群等。③根据起止点命名的,如胸锁乳突肌、脊髓丘脑束、喙肩韧带等。④根据功能命名的,如旋后肌、竖脊肌、视神经、动眼神经等。大部分结构是结合以上几种规则来命名的,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等。 三、具体方法: 1学解剖和学习立体几何类似,空间想象很重要,尽量的在脑中形成形象,反复的修正,越细节越好,如果能知道各个方位的解剖关系,你离外科医生也不远了。如何反复修正解剖的真实认知呢,一是把书读细,二是对标本熟悉,要多到解剖室,不要厌倦福尔马林。三是反复验证,和临床课或相关文献中的解剖知识比较。四是,在临床中(入手术)验证。最终使你对脏器的形象做到逼近真实。 2系统解剖学正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是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大家读书多年,各有心得,在此不再赘述。 四、下面仅系统解剖学的一些特点讨论学好系解的方法及注意点: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

一、神经系统如何区分?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根据与中枢联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分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核内脏神经. 二、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臂肌: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有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有桡神经支配.前臂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肱桡肌有桡神经支配,其余前臂前群肌有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后群肌有桡神经支配. 三、股神经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个怎样? 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肌支分布于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瘫痪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 四、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个怎样?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于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股后部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在此发肌支分布于大腿肌后群,主干行于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五、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怎样分类?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Ⅹ︳、Ⅹ︳︳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 六、面神经管内外损伤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神经管外损伤:伤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露出.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侧舌体味觉障碍,同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 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有哪些去向?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3.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内交换神经元 八、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九、简述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分布? 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可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并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损伤后可致喉肌瘫痪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十、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行程过程:只有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形态特点:以条索状神经的形式分布/节后纤维常攀附于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4.结构特点:较粗的有髓纤维/细纤维(节前纤维是薄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5.功能特点:只有一种功能成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种 6.意志控制:受/不受. 11.第六胸椎骨骨折引起脊髓左侧半横断伤,试问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可引起左侧第八胸髓节平面一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即左侧肋弓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损伤),左侧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脐平面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 12.试述小脑的分部、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答:小脑从发生和进化上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怎样学习系统解剖

怎样学习系统解剖,怎样考好系统解剖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系统解剖学,才能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大一新生遇到的第一门医学课程,怎样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学会预习这里的预习并不是全文通读(事实上即使教师授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甚至会跳跃式的),而是把重点放在提纲挈领的内容上(如标题,如总结),熟悉知识点脉络(可以用树状图等清楚地显示),区别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可以结合教学周历,但是你应该有这个判断的能力)。 2.学会听课只有不想听课的人才会完全不跟老师走,只有不会听课的人才会始终跟着老师走。正确的听课方法建立在“了解和知道”的基础上——了解这堂课的重点和非重点,知道自己听懂了什么没听懂哪些。倘若老师在讲你已经烂熟的东西,又何必那么执着地听呢?你完全可以回头看看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3.学会复习复习的是什么?复习的是你上课没听明白的,复习的还有你上课听明白了的。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你的预习、你的听课在最好的状态下也只能构筑一幢“毛坯”,具体的装潢还得靠复习,重点、难点引人注目,你肯定会认真琢磨。那么非重点呢?也得晓得一点吧。 4.学会总结医学上很多名称是十分陌生,看似没有什么规律的。而你又必须记住它们,那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强记忆。比如说,消化道,“口咽食胃十二肠,空回盲阑结直肛”;比如说,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以上只是学会总结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你要总结的还有各个结构的层次关系(比如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干的再分支),还有不同结构的相似之处(思考:你遇到过多少种结构是能分成3层的?),等等。 5.学会享受这里说的是享受学习的乐趣。一本厚厚的书能被你看透到只剩一张薄薄的纸,你能对着目录基本复述书上的内容(谨记,这是疯狂的状态,一旦实现你会被视为异类!),那岂不是最大的欢愉?即使不能这样,你能解答别人绞尽脑汁想不出的问题,那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6.需要注意的是,系解是有实验课的,也就是摸摸尸体,掏掏内脏,翻来覆去看看罢了。千万不要怕——不要怕呛人(福尔马林不好闻),不要怕烦人(耐着性子上完100分钟),更不要怕死人(都被卸成那么多块,被摸了那么多年了,TA也不会介意的)。实验课真的很重要,理论再熟,让你找肘正中,你找贵要,那不是被笑话嘛! 以上谈得都是怎么学好系统解剖,至于怎么考好那还得另起一篇。当然,你要是把这本书全背上,那你想考不好都是有难度的。但是,有几个人能背个三分之一呢?所以,考好(或者说不挂科)是由策略的。 1在考前一段时间,学校会组织老师上公开的辅导课,不妨去听听。听完全掌握,几及格没话说。既然进了考期,也就给学校个面子,学几天吧!看看这两年的试卷(08、09),对于看过书的人真的简单透了。 2千万要把握重点,不要在非重点上纠结太久。像手骨、手肌、手关节这类一看就知道零散到家的东西肯定不会是重点嘛。我们老师都懒得讲的。又不好说不学、不考,只好快速的翻书,说“时间没多久了,这些内容你们自己看看吧” 3.考场之上,实在没招,也就只能各显神通了。但是,不要开疯狂的赛车,老师也是人,需要尊重;老师还是交警,太嚣张就开你罚单扣你驾照。最好还是别超车,奉公守法,没有人回去“和谐”你。

泌尿系统知识点归纳

泌尿生殖系统 大纲: A肾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毗邻及肾的大体结构 2.了解肾的被膜及肾的固定 3.了解肾的异常(蹄铁肾、单侧肾、不发育等)及其临床意义 B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及其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2.掌握输尿管的狭窄,了解其临床意义 C膀胱 1.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2.了解膀胱的年龄变化,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膀胱壁的构造。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D尿道 掌握女性尿道的毗邻、开口位置。 E男性内生殖 1.掌握睾丸的形态位置,了解睾丸和附睾的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输精管的行程、输精管的合成及开口 3.掌握精索的概念、位置和内容 4.了解精囊腺的形态、位置及机能。 5.掌握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位置及毗邻 6.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其开口位置 F男性外生殖器 1.了解阴囊的构造及机能 2.掌握阴茎的形态、分部及组成 3.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特点、三个狭窄以及两个弯曲的临床意义 G女性内生殖器 1.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了解卵巢的年龄变化 2.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3.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 4.了解阴道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H女性外生殖器 1.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2.了解乳房的形态和位置;掌握乳房的结构特点 I会阴 1.了解会阴的范围和界限 2.了解尿生殖膈、盆膈。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 要点: 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它是肾的动脉、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的部位。

2.肾蒂: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右肾蒂较左肾蒂短,是因为下腔静脉靠近右 肾的缘故 3.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所 占据。 4.肾的毗邻:左肾: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下部邻接空肠和 结肠左曲; 右肾:前上部与肝相邻,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5.肾区:又称脊肋角,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肾 病患者触压和叩击该处可引起疼痛。 6.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 7.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 ①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中狭窄,位 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③下狭窄在输尿管的壁内部。狭窄处口径只有0.2~ 0.3cm。 8.输尿管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毗邻:A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 B全长分3部即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和输尿管壁内部 C输尿管腹部起自肾盂下端,经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其中点附近,与睾丸血管(男性)或卵巢血管(女性)交叉,通常血管在其前方走行,达骨盆入口处。在此处,左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输尿管则经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输尿管盆部男性输尿管走向前、内、下方,经直肠前外侧壁与膀胱后壁之间下行,在输精管后外方与之交叉,从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穿入膀胱壁。两侧输尿管达膀胱后壁时相距约5cm。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颈外侧约2.5cm处,从子宫动脉后下方绕过,行向下内至膀胱底穿入膀胱壁内。 9.膀胱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膀胱的形态,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 部。膀胱尖朝向前上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为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与男性的前列腺底和与女性的盆膈相接 10.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i之 间,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11.女性尿道特点: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 13.睾丸的位置形态: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睾丸呈微扁的椭圆形, 表面光滑,分前、后缘,上、下端和内、外侧面。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睾丸部相接触。上端被附睾头遮盖,下端游离。外侧面较隆凸,与阴囊壁相贴;内侧面较平坦,与阴囊中隔相依。 14.输精管的分部与临床要点:见表格 15.精索:是一对由腹股沟深环延至睾丸上端的柔软圆索状结构。它是由三层被膜(从内向

系统解剖学重点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按部位分为: 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2.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长管状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体表面有血管孔称滋养孔,内有空腔称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骨骺的相邻部位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软骨称骺软骨,成年时闭合称骺线短骨多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 扁骨主要构成腹腔,盆腔,胸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 3.表面形态:骨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结构:突起,凹陷,空腔,膨大,面,缘,切迹 4.骨的结构: 1.骨质substantia ossea:骨密质、骨松质 颅盖骨:表层为骨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内板薄而松脆,外板厚而坚韧,骨折多发生在内板,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2.骨膜periosteum: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3.骨髓bone marrow: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4.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a: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骨干与骺相连称干骺端,幼年保留软骨,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骨化,长骨加长。 红骨髓的分布 胎儿和幼儿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腔隙内,6岁后仅存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肱骨,股骨近端骨松质 腔隙内,终身保持造血功能 5.骨的理化: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坚硬。 幼儿有:无=1:1(青枝状骨折),成年有:无=3:7 6.椎骨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 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 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锥体小,横突有孔,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切迹,有椎动脉穿过,,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2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第7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且不分叉. 2)胸椎: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棘突叠瓦状排列. 3)腰椎:锥体粗状,棘突宽而短且呈板状水平后伸. 腰椎穿刺多在第4-5腰椎, 进针顺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 4)骶骨:呈三角形,有岬,骶角,骶管裂孔. 5)尾骨: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尾骨尖

中国医科大学年月考试《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1月考试《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通过卵圆孔的结构是: A.三叉神经 B.下颌神经 C.眼神经 D.下颌动脉 E.上颌动脉 正确答案:B 2. 肾上腺的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位于腹膜后方,肾的外上方 B.肾上腺皮质在表层,分泌肾上腺素 C.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D.髓质在深层,分泌醛固酮 E.左侧似三角形,右侧呈半月形 正确答案:C 3. 肾蒂内的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从前向后依次为: A.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B.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C.肾动脉、肾盂、肾静脉 D.肾静脉、肾盂、肾动脉 E.肾盂、肾动脉、肾静脉 正确答案:B 4. 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正确答案:E

5.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 A.直肠 B.阑尾 C.大肠 D.结肠 E.回肠 正确答案:D 6. 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A.睾丸部 B.精索部 C.腹股沟部 D.盆部 E.输精管壶腹处 正确答案:B 7. 影响性腺发育的腺体是() A.垂体 B.甲状腺 C.甲状旁腺 D.肾上腺 E.松果体 正确答案:E 8. 关于踝关节正确的描述是: A.由胫骨下端与距骨连接而成 B.由胫骨、腓骨下端与距骨连接而成 C.由胫骨下端与跟骨连接而成 D.囊内有韧带 E.属于鞍状关节 正确答案:B 9. 损伤视交叉中央处,两眼视野表现为: A.双眼右侧偏盲 B.左眼鼻侧偏盲 C.双眼颞侧偏盲

D.右眼鼻侧偏盲 E.双眼全盲 正确答案:C 10. 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杓状软骨 E.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正确答案:D 11.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正确答案:D 12. 关于副神经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由颅根和脊髓根合并形成 B.由枕骨大孔出颅 C.其内支加入迷走神经 D.其外支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E.为运动性神经 正确答案:B 13. 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 A.子宫 B.肾上腺 C.卵巢 D.肝 E.膀胱 正确答案:C 14. 中间外侧核

正常人体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P23 翼点:在颞窝的前下部,额、顶、颞、蝶骨连接成“H”形,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其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外伤或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而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P15 胸骨角:柄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两侧连结第二肋。 P12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 P62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腭舌弓、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和通道。 P71 麦氏点:阑尾根部与盲肠的关系固定,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又称麦氏点。患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牙痛等体征。(如何寻找阑尾: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故沿结肠带寻找。) P75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P77上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P84 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为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常积聚于此处。 P9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光滑无邹襞,是炎症、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P88 肾区: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所形成的夹角内,临床上称为省区,某些肾病患者,触压或叩击次区域可引起疼痛。 P103 阴道穹:呈穹窿状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二者间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分前、后及两侧部,其中以阴道后穹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隔阴道壁紧密相连。临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腹膜积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P114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P126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官腔稍膨大的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P140 静脉角:头臂静脉(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为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2.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 贴于骨表面,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3.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4.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 末端分叉。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 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 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5.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6.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7.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 颈,肋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椎间盘:连接上、下椎体之间的软骨垫(第1、2颈椎间除外)称椎间盘。它由周围部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后部的髓核以及上下两表面的软骨板构成。 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所构成,能节律性地产生并传导冲动的一个系统。 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独立,而又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关节。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骨单位:骨单位(osteon)为在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柱状结构,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由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突触:突触(synapse)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它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 真肋:第1-7对肋借助软骨与胸骨构成关节称为真肋 假肋:第8-10对肋接前端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左右肋弓,称为假肋。 浮肋 :又称浮动弓肋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不与胸骨相连,故称浮肋 肝门:肝脏面有H形三条沟,其中横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称为肾门。 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淋巴: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动脉端时,其中一部分液体经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和毛细血管后静脉处被吸入静脉,小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 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依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返流回心房,血液这种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地流动现象称为血液循环。 中央凹: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中央凹可用眼底镜窥见。 胸骨角: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胸骨角的侧方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 体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静脉血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静脉血从右心房→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动脉血经肺静脉→左心房 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残留在卵泡壁的细胞和内膜细胞开始向内侵入,胞体增大,逐渐演化成黄体细胞,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同时侵入,周围仍有结缔组织的外膜包裹,这样就共同形成黄体。

系统解剖学口诀

-----运动系统----- 全身骨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 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 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 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 肘关节歌诀 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 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手腕骨歌诀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跗骨歌诀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颅底内面歌诀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20年秋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管理舌内肌和舌外肌运动的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 E、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正确答案:C 第2题,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Koch三角的深面为窦房结 D、右心房收集所有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正确答案:C 第3题,支配颊肌运动的神经是: A、颊神经 B、面神经 C、下颌舌骨肌神经 D、下颌神经 E、舌咽神经 正确答案:B 第4题,支配瞳孔开大肌的神经是: A、动眼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B、耳神经节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C、颈上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纤维 D、动眼神经内的内脏运动纤维 E、睫状神经节内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正确答案:C 第5题,下列各结构何者不位于右肾前面: A、右肾上腺 B、十二指肠 C、空肠 D、结肠 E、肝

第6题,至躯干四肢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 A、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 B、全部交感神经节 C、全部椎旁神经节 D、全部腰交感神经节 E、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正确答案:C 第7题,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杓状软骨 E、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正确答案:D 第8题,含有心传导系束支的结构是 A、界嵴 B、室上嵴 C、室间隔膜部 D、隔缘肉柱 E、乳头肌 正确答案:D 第9题,板层Ⅶ A、位于脊髓灰质侧角 B、内有中间内、外侧核和网状核 C、中间内侧核接受内脏感觉纤维 D、中间外侧核居于外感受区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第10题,肝门静脉的属支不包括 A、胃左静脉 B、肠系膜上静脉 C、肠系膜下静脉 D、脾静脉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哈尔滨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教学视频网盘下载地址

这是电驴里的视频,电驴里有些根本没速度,我用迅雷会员挂了N天后才下载下来,上传到千脑网盘里,欢迎下载 当然如果您可以点击一下我在医学下载吧里的论坛邀请码https://www.360docs.net/doc/d42822995.html,/?fromuid=26969,帮我刷一下人气,我会更加感激不尽 绪论、骨学总论与躯干骨 资料大小:211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绪论、骨学总论与躯干骨.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2822995.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808c-5b66-f f08-603b-8bba-3001-5934-9885-808c-3001-8eaf-5e72-808c-ff09.-738b-4e91-7965.wmv/.page 颅骨 资料大小:227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颅骨.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2822995.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9885-9aa8.-738b-4e91-7965.wmv/.page 附肢骨骼 资料大小:215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附肢骨骼.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2822995.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9644-80a2-9aa8-9abc.-738b-4e91-7965.wmv/.page 肌学(总论、头颅肌、躯干肌) 资料大小:162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肌学(总论、头颅肌、躯干肌).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42822995.html,/space/file/yxdgy12/share/-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808c-5b66-ff08-603b-8bba-3001-5934-9885-808c-3001-8eaf-5e72-808c-ff09.-738b-4e91-7965.wmv/.p age 关节学 资料大小:218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关节学.王云祥. 下载地址: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68479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成对的喉软骨是: A. 甲状软骨 B. 会厌软骨 C. 环状软骨 D. 杓状软骨 E. 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2.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 C. 胸核 D. 下橄榄核 A. 脊神经节 B. 脊髓后角固有核 E.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正确答案:E 满分:2 分得分:2 3. 动眼神经不支配: A. 内直肌 B. 上斜肌 C. 下斜肌 D. 上睑提肌 E. 上直肌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4. 脊髓圆锥 A. 位于脊髓腰部 B. 向下延续为终丝 C. 长约20cm D. 为无神经组织 E. 附于尾骨背面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5. 在神经垂体内储存的激素是() A. 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 B. 促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素 C. 促性腺激素和促生长激素 D. 加压素和催产素 E. 褪黑激素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 属于原小脑的是 A. 栓状核 B. 齿状核 C. 球状核 D. 顶核 E. 杏仁核

正确答案:D 7. 影响性腺发育的腺体是() A. 垂体 B. 甲状腺 C. 甲状旁腺 D. 肾上腺 E. 松果体 正确答案:E 8. 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正确答案:E 满分:2 分得分:2 9. 底丘脑位于: A. 中脑中央灰质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度区 B. 中脑顶盖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C. 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D. 大脑脚底和背侧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E. 中脑顶盖和下丘脑之间的过渡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10. 外侧膝状体是: A. 本体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B. 痛、温觉的皮质下中枢 C. 内脏运动神经的皮质下中枢 D. 听觉的皮质下中枢 E. 视觉的皮质下中枢 正确答案:E 满分:2 分得分:2 11. 肝门通过物不包括: A. 肝固有动脉分支 B. 门静脉及其分支 C. 左肝管 D. 肝静脉 E. 右肝管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12. 小网膜包括: A. 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 B. 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 C.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D. 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脾韧带 E. 肝胃韧带和胃脾韧带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13. 关于输尿管的正确描述是:

解剖学知识总结

解剖学知识总结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