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近年来,德江县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加强了环保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县环保工作的深入健康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二是县委、政府实施了以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为主要抓手的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好转。三是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项生态保护得到了初步的贯彻执行,企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四是环境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根本提高,“有污染找环保”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共识和行动,客观上推动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德江县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和对生态环境的全局性的破坏,加上习惯性思维对我们行动的制约,我县的环境形势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水生态系统失调,土地资源缩减,荒漠化速度加快,溪沟河水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管理不严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只要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几个方面。比如说,森林资源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由于我县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与自然森林和人工造林的发展速度失衡,造成了部分乡镇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高,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目前,我县森林覆盖率已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再比如说,我们在感受城市扩容和建设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噪声污染、油烟污染、粉尘污染、水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二、加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气治理产生废水、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强化生态理念、树立生态精神、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我县而言,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生态立县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谈跨越式发展。什么是跨越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我的理解是,跨越发展首先是一种观念和思想上的跨越,是发展模式上的跨越,然后才是物质发展上的跨越。是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预定的目标,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总是认为发展是资本的积累,要积累资本,就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就必须牺牲环境。“环境污染”就成为了资本积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这种理论不攻自破。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地方实践证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仍然可以保住我们的青山绿水,换句话说,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获取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这其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发展问题进行定位,如何对发展模式进行选择。省、地、县分别提出“生态立省”、“生态立区”、“生态立县”,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这说明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优美的自然环境通过保护、开发和利用也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我们发展畜牧业、茶产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等便是基于这种认识。当然,我们不排斥发展工业,相反,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但必须对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从发展内容到领域、从方法到手段、从措施和办法都要有新的

转变,要由过去的主要开发物转变到既开发物又开发人;由过去的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到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教育、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由过去的以计划手段和行政行为为主转变到以市场导向和企业行为为主。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二)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真正树立起“保护优先”的思想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工作的重要方针即“保护优先”、“好”字当头,这是对国内外经验教训和生态环境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结。实践证明,对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恢复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有些破坏严重的区域永远也不能恢复,只有“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好”字当头,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最佳选择。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便是以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强化生态理念、树立生态精神,落脚点首先是要保护。针对我县实践,主要采用人工增加设施、自然增加植被的方式,对生态脆弱地区实施抢救性保护;严格执行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生态环境较好地区实施积极保护。其次是要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方针,采取种植、抚育、封山、禁令等综合措施,以科学的办法,尊重自然规律,对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破坏地区进行建设与恢复。

(三)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干部生态保护意识。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在个别单位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言高手低”。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关键就是没有一套成熟的考核体系,没有象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财政税收工作那样,把具体地硬性指标分解到干部政绩考核的目标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这种现状,违背科学发展方向,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集中反映了干部管理与事物管理严重脱节的弊病。因此,建议县委、政府对目前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改进考核内容与考核办法,尽快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指标体系,从目标上校正一部分人的短期行为,从观念上校正一部领导的执政理念,从而限制和惩罚那些只为经济效益而以牺牲可持发展为代价的行为。

(四)建立生态保护的联动机制,切实加强环境管理。从其本质上说,环境管理主要是管理人类活动的。我国环境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已形成了总体发展规划制度、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定量考核制度、污染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成为环境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这些制度大部分属于污染治理和预防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建章立制、机制创新工作还不是很完善,职能交叉、管理多头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成立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把相关职能部门调动进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上下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动用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把德江建设成“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污染整治并举,尤其自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以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相当重视,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分解

任务,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为抓手,采取百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等有效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进展情况来看,对照《决议》要求和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指标,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生态优先的理念尚未真正普及,思想认识不够统一。生产方式未有效改变,全社会还未很好地转到全过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还存在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对新污染产生的控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广大市民的生态环境共建意识还不强,从自身做起、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看,全市河网20个站位2007年9月份的水质监测结果中,五类及劣五类水质达18个,占90%,无水功能达标站位,水质与生态市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污染治理方面看,城区水环境质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城河治理的进度不快,虞波江、浒山江上游油污染等整治工作还未实质性启动;饮用水源地上游村庄和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库水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还普遍存在,尤其是农村公厕、户厕改造进展不快,下步工作量还相当大;区域性、行业性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下,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从生态保护方面看,乱采滥挖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现象仍有存在;饮用水源地等自然保护区的有些项目的开发缺少科学论证,与《决议》提出的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牵涉建设、水利、农业、城管等20多个部门及各镇(街道),但由于生态办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单靠生态办或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办公室去考核、检查、督查,力量比较单薄,工作往往只是汇总各项目进展情况,检查、监督力度不足,效果不是很好。同时,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基层环保网络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目前日趋繁重的环保执法任务而言,基层环境管理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管理不到位问题依然存在。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思想认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树立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市人大决议,自觉把生态市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来抓,作为全面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来抓,使全市上下形成上下联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态势。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共建生态市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各种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进展情况,及时曝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向社会公布治理保护计划、重大环境建设项目决策、环境质量状况等信息,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发挥环保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继续推进基层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要通过集中培训、先进典型引路、环保违法案件警示等形式,引导经营者增强保护环

境、建设生态的责任意识。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生态办统一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规划。从生态市创建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市级和各镇(街道)的生态建设规划,使我市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更符合慈溪实际。在此基础上,着重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确保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建设生态市的必要条件。要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功。当前,要着力抓好城河治理,尽早出台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尽快实施对虞波江等城区重点河道的治理,促进城区河道的环通;加快引入河道补给水源,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抓紧完善城区截污管网网络,推进支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加快教场山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加紧出台浒山江及虞波江上游的横河镇轴承园区油污染等区域性污染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加强对重污染企业、三产行业等污水排放的监管,逐步消除城区主要污染源。要加快城中村整治改造的力度,改变城中村脏、乱、差和污染的环境面貌,切实提升城市品位。

五是要进一步加大重污染行业和区域性污染整治力度。加快杭州湾新区漂印染生产基地和电镀中心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企业内部集污治污设施,高标准抓好重污染行业的整合整治工作。依法加强对全市所有重污染行业的日常监管,扎实推进铜熔炼、废塑料加工、豆制品、小印花、小餐饮行业和小畜禽养殖等区域性、行业性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加大对“三小”、“十五小”行业的打击力度。抓紧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编制完成面源污染治理规划并付诸实施。

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巩固百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成果,大力推进农村公厕粪便集中沼气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对镇级截污管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提高市财政投入比例,尽早完成各镇(街道)工业区块和建成区的截污管网建设,明显提升全市污水接管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注重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切实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

七是要进一步发展符合我市实际的生态旅游。加快推进杭州湾滨海旅游区开发,尽早完成达蓬山文化旅游区、五磊山风景区、伏龙山文化旅游区建设,着力培育好以沿杭州湾为主体的滨海休闲旅游业,提升生态旅游业品位。编制出台慈溪市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名录,注重生态承载力的有效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大力提升旅游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农家乐”旅游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议要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严格落实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严格执行重点企业排污公告、违法排污企业公开曝光、环境质量公开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等制度,尽早建立排污许可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手段,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行IS014000认证和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完善全社会能源消费统计制度。

九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队伍建设。充实生态建设和环保管理力量,促进

基层环保网络建设,重视环保执法现代化建设,提高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需要。加快制订好市、镇、企业三级环境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环保执法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宗旨意识和生态意识,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十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的考核。鉴于生态市建设区域面积大,镇(街道)村基数多,创建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建议加强对相关部门和镇(街道)生态市建设的工作业绩考核,进一步明确考核对象、考核责任,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严格执行生态市建设考核“一票否决”制,以市政府名义对生态市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加大各级创建生态镇(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应的激励、惩处和监督机制。同时,要采取区划调整等手段,推进以“一中心、四片区”为框架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以次来推动创建工作。

题。本文在对榕马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钟山县钟山镇榕马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榕马村位于钟山县城南面,辖17个自然村,总人口5220人,属国家级贫困村。2012年,市委、市政府将榕马村列为市级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点,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联动共建,形成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建立“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点联系榕马村,并深入该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系列难题。市直包村单位领导经常到榕马村抓帮扶工作。县、镇领导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榕马村建设问题。榕马村干部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建格局。

(二)培育产业,促农增收,夯实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

充分利用榕马村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水果、养殖和劳务等产业,培育壮大农民增收产业。目前榕马村水果种植面积已达2200多亩;年出栏肉猪1.5万多头、肉鸡100多万羽;年劳务输出1700多人。2012年榕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同比增长31.8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12年整合各类资金投入60多万元加快村部规范化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马头寨、十八工岭、西牛仔厂等3条村道进行水泥硬化。落实扶贫资金10万元和发动村民自筹5万元,实施了东安村巷道改造工程。争取水利资金70万元对榕马坝、朝阳村人工湖排水渠等进行维修,增强了榕马村的发展后劲。

(四)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推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2012年通过后盾单位筹资3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朝阳村的基础设施。同时大力推行“畜(禽)—沼—果”循环生产模式,逐步开发垂钓、野营、烧烤、爬山等农家乐项目,努力把朝阳村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

设亮点,以点带面推动榕马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五)驻点帮扶指导,推动扶贫开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2012年我市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选派了170名优秀干部到全市170个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榕马村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协调联络作用,深入扶贫开发攻坚第一线,与村干部一起抓全村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六)创新活动载体,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组织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活动,促进文明道德建设健康发展。开设村级道德讲堂,广泛开展“国学进乡村”活动,提升村民道德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文明道德教育,营造道德意识氛围。

二、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基础薄弱,支撑力量不足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全市财力薄弱,对贫困村的投入有限,支撑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力量不足。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

由于受历史、自然等条件制约,我市贫困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传统的种养模式仍占较大比重,实现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现代农业迈进难度较大。

(三)基础设施落后,成为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

目前我市大部分贫困村尚未接通宽带网络;有的边远贫困村屯移动通讯信号不稳定;一些贫困村水利、水坝、农毛渠等设施年久失修;少数村屯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一些村屯道路条件较差,给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四)生态约束不断加剧,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贫困村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因此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五)文明意识淡薄,根除贫困落后观念更难

贫困农民在物质贫穷的同时,落后的心态和思维定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短时期内难以形成。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受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影响,小农意识严重,依赖性强,缺乏敢闯敢干、带头致富的气魄。

三、促进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在制定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时,要立足当地实际,将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使之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在推进扶贫开发建设中,不仅要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还必须着力抓好村屯美化绿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二)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实施

一是健全考评制度。制定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完善投入机制。采取“财政预算安排一点、各部门单位筹集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等办法,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建议尽快出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政策。建立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生态建设。

(三)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挥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各自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植壮大一批龙头加工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联结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生态型农业,加强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贫困村发展活力

进一步抓好村屯道路建设,推动村村通向巷巷通、户户通延伸。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基础设施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五)建立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按照自治区、市、县的要求,扎实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城乡”、“清洁江河”等专项活动,建立健全“户清扫、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新农村。

(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方位提高贫困村农民素质

结合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点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文明评比活动,普及道德、文明、礼仪、健康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等的知识,促进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

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钟山县境域,汉朝地属南海郡,隋、唐隶桂州临贺郡、岭南道桂州,宋、元属广南路、广南西路贺州、昭州地,明、清属贺州、平乐府。民国时期,设钟山县,隶广西省桂林道。建国后仍称钟山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1962年3月,国务院决定,恢复设置钟山县,属梧州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3月,属贺州地区行政公署。钟位于广西东北部,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方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出现最晚的文明,是人类解决基本温饱之后才加以重视和追求的一种文明。在我国,自从把防治污染、治理环境提上议事日程那一天起,也就等于是在实际上开始了重视生态文明的历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钟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6℃,年降雨量1550毫米。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合度,寒暑适宜。桂江一级支流思勤江、珊瑚河和西江一级支流富江贯穿境内。钟山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林业大县,是广西商品粮基地、春烤烟基地、锡钨主

产地和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基地,名优特产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大米、春烤烟、大肉梅、沙田柚、红瓜子、香米、黄牛等;全县森林覆盖率52.4%,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县内矿产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尤其是钟山锡锭和“钟山白”(广西白)大理石,更是以易于开采,质量上乘而斐声海内外。

二、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县的环保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我县生态环境优良,无需再重视、再加强,顺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部分工业企业和矿山的废渣﹑废水﹑废气未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对开采矿山后的植被恢复依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建设项目违法建设还有发生,特别是思勤江两岸的石材加工企业不经过选址,“先上车,后补票”尤为突出。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

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污染治理未能跟上建设脚步。随着县城A类工业园区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多,污染减排工作形势严竣;现有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污染物COD、SO2及重金属超标排放仍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部分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致使河流水质恶化;部分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垃圾渗滤液,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耕地以及大气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县城汽车尾气﹑交通粉尘﹑环境噪声和第三产业污染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县城环境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装置不完善、排洪沟导洪不利及城区绿化带较少等。

3.农村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改善有待进一步重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普及率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置,随意丢弃的现象比较严重。

4.资金投入不足,环保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之间资金投入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缺乏载体支撑,促使生态文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平台和宣传手段比较薄弱。

5.环保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环境监察涉及面广,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手段严重滞后,现有人员数量和素质、监测手段和执法条件等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作出详细论述,已经给出答案,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1.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不断提高乡镇领导和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使人人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关心环境,为保护和改善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居民认识到搞好环境保护,是建设美好的家园,为子孙后代造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建成生态文明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和市上项目投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3.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生态环保之路。我县应围绕优势资源,积极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应把建设生态环境与落实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结合起来,依托十里画廊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开发生态旅游产业。以打造“红色钟山,山水画廊”为目标,通过充分挖掘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重点推介英家古镇红色之旅、荷塘十里画廊山水之旅、两安瑶族风情之旅、董家垌民俗之旅、名胜古迹寻根之旅、名优特产美食之旅等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业,形成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于一身的“五位一体”红色旅游新格局。

4.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绿色GDP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立足长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各领域,任务繁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高效务实的指挥系统。为此,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委、自然村四级联动机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

乡镇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如今,十八大报告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把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

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县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 研究生课程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学号: 20121811219 姓名: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行政管理(公共经济方向)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任课教师:梁凯音、刘建萍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17日

《》课程研究生期末论文评阅表 考核形式:论文 选题要求:(请任课教师说明学生应围绕哪些领域、方面写作) 字数要求:_________字满分分数:_________分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_______________ 评分要求:(请任课教师说明从哪些方面评定分数,下列指标项仅供参考,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论文要求对指标项进行调整。) 研究生院培养办制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实现了连续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被西方媒体冠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但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困境、经济动力不足的困境。对此,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思想,把握好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个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进而实现整个国家的总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经济;困境;对策;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已实现了连续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GDP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到2011年达到47.3万亿美元,特别是在2011年,GDP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西方媒体冠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事实上,支撑中国经济奇迹般发展的主要是两大支柱: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在于,在实现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实现规模优势,集中用于经济建设。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闭门造车”式的传统苏联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扫清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与竞争能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暴漏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困境,如何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汇集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成为十分紧迫的议题。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们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走入今天的经济发展困境模式。中国模式在创造着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那些曾经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因素,正在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阻碍;曾经带来增长的源泉,正成为带来增长问题的源泉。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个方面: 1.1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三高”(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两低”(低质量、低效益),“一依赖”(能源与矿产资源依赖于国外)。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恶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12%。在出口方面,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多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产品。虽然我们的自然资源储量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低,在整个世界的排名处于下游。煤炭我们的人均可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既使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国家重点企业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很低。具体表现为: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企业领导者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信息管理不规范,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转输手段落后,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对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和宏观调控的决策。 (2)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有 70%的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截止1998年末,这300家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3)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甚少。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有70%的企业已经接通互联网,但多数仅在网上开设了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 (4)、国产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弱,建设成本高。现阶段,我国IT厂商主要能提供PC机、硬盘、显示器、终端等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国家重点企业调查结果看,这导致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难等,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5)、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高速增长,1998年全球营业额为740亿美元,1999年为2000亿美元,到2003年预计达32000亿美元,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绝大部分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缺乏紧迫感。 (6)、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如,企业信息化缺乏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法规尚待出台;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中文说明缺乏强制性措施,影响到企业的应用与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手段。此外,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导向乏力,专业人才缺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盲目求大、求全,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能力闲置、信息资源浪费等,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抓紧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翟启耀 (厦门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摘要】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他直接影响着会计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涵义及目的,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发展状况 对策 1 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会计信息化起始于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为工具,在计算机上模仿会计手工处理过程,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可是会计电算化面向部门等的不足与缺陷,有待于克服。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的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等。与传统的会计模式相比,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①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②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及时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③会计信息的传输空间范围进一步拓宽;④以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⑤依据会计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组会计流程;⑥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 2 会计信息化的目的 2.1 简化会计流程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网络会计系统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网络会计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 2.2 收集整理信息 会计信息化集成所有数据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相联接,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3 共享数据 共同使用数据,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支持决策。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会计部门内部与其他部门之间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变得十分便捷,财务部门的许多工作均可由其他部门完成。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基于信息化的网络财务软件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远程报帐、远程审计、集中资金调配等处理。集团企业总部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2.4 动态反馈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省却了手工方式下将业务资料输入到会计账薄的过程,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这样,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信息,及时作出决策。 3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网络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建立,要受到互联网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客观环境和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依存于环境和需求的会计就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更为彰显与突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日渐成功应用,使我们更加易于看清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下的会计实践及其特征进行抽象化和标准化的结果。 3.2 企业管理思想陈旧 提倡会计信息化要求把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置身于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建立企业和社会的有机联系。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陈旧,地域主义、保守主义等普遍存在。这一管理现状势必将妨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行和发展。 3.3 企业财务部门与外部社会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一直被企业视为 商业秘密 加以保护,对外绝对的 滴水不漏 ,对内其开放程度也有一定限制。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大都由财务部门一手把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外部社会成员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不能进行必要的信息传递。企业财务部门的 自闭行为 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3.4 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 会计信息化平台是搭建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就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基础。但是,众所周知,网络安全、信息畅通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往往是旧的安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新的安全隐患又层出不穷。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畅通,还有待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3.5 企业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众多的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人才来推动。但是,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人才供给饱和或过剩,而高尖端人才却极度缺乏,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来源:京华时报 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归纳为: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各种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与创新能力不足并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分配收入差距过大;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同时,发展经济的优势也有很多。在这种状况下,要有忧患意识,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勤奋。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Q:如何把握经济状况有什么简单方法? A:不看经济数据就看煤电油运 2011年一季度到201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增速下行。曾有人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把握中国经济状况?我说有,不看数据,就看煤电油运。李克强总理曾表示他观察经济看三个指标:铁路货物运输量、电力消费和银行贷款。西方媒体称之为“克强指数”。我看宏观经济,就看煤电油运。如果煤电油运紧张,说明经济在往上走;如果煤电油运过剩,说明社会需求疲软。 比如说电,生产多少产品就需要消耗多少电。2012年12月,全国日用电量140亿千瓦时,2013年1、2月份日用电量129亿千瓦时。电和经济增长的关联系数,计算起来很复杂,可以从以往的对比中简单看出它们的关系。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全国用电总量4.7万亿千瓦时,即一度电带来10元钱的GDP。2013年1、2月份比2012年12月份,一天少用电11亿度,可见经济增长掉到了什么程

度。此外,煤炭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铁路运输货运量的下降,都印证了经济疲弱。 为什么经济会下行?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口受阻。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中国出口受阻。2011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率为24.9%;2012年4月增长4.9%;2012年7月,出口同比增长1%,扣掉价格因素几乎没有增长。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出口依存度,2011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是0.25略高一点。这意味着中国有超过1/4的庞大国民经济活动与出口紧密相关。可见,出口受阻,经济不可能不下行。 2012年讨论欧债危机时,都在争论中国要不要救欧洲,我认为要救欧洲。我小时候受的教育是: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现在不是这样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现在不是他们烂下去,我们好起来,而是他们烂下去,我们会受牵连。 Q:中国出口为什么会受阻? A:传统增长方式已到穷途末路 有人认为可以等待外部形势好转,再按照原来的方式方法继续干。我觉得这不正确,对出口受阻导致中国经济下行进行分析后,会发现根本问题在我们自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教训: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能放到外部需求上。我们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把经济支撑点放到扩大内需上。要扩大内需,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1997年到现在,我们在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上确实有进步、有成就。但也要承认,我们没有根本性成就,没有实质性进步。所以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一有病,我们就咳嗽;他们的经济一衰退,我们的工厂就被迫减产甚至关门。 具体说来,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没有受阻,受阻最严重的是传

学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心得_共2页

学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心得 一、基本概念解析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 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 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 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 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 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 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信息通信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臵来抓,从网络建设、信息应用、规范化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公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安信息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开展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平台。二是“金盾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安网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高效的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把接、报、处警集于一体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内的、完整的公安现代化作战体系 ,为各警种、各部门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一,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足,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 公安部把“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应用水平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在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观念没有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突击任务多,抓基础性工作少的现象,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经纵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进入了全球化信息时代。虚拟的网络交易正改变着传统会计工作方式。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以会计信息作为信息资源,实现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加工、传输、应用信息资源,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可以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会计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晚,与传统手工记账相比,会计信息化具有查询快、制表容易、容量大等优势,在市场经济日益复杂的情况喜爱,会计信息化能提供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上实现了由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转变的目标,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因此,如何应对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会计人员关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实施中的问题 发展到今天,我国会计信息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会计的重大变革,是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于会计的产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会计信息化综合人才匮乏。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众多专业会计人才来推动。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比较精通会计业务,精通计算机的人却不多,计算机专业人才又不精通会计知识,无法将会计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使得会计信息化人员知识不系统、不全面,造成中低层人才饱和或过剩,而高端技术人才匮乏,虽然也有各类的在职培训,由于受培训时间、内容等限制,很难切实掌握会计信息化理论与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使得会计信息化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 2.会计信息化缺乏理论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晚,相对的实践经验不充分,而现有的理论成果多集中在一些新概念上,尤其是对从国外引进的新系统的研究如CRM、SCM等,但这些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并不能切实发挥出指导作用。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和课题,研究新课题又会形成新的会计方法和理论,而这些新的会计方法和理论会促进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性强,目前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传统理论研究侧重于怎样用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工作,目的在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这是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的要求的。 3.会计信息软件标准不统一。会计软件设计标准不统一,财政部针对这种情况出台文件进行指导与规范,但这些标准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各单位使用的会计人员标准不统一,都是结合单位实际设计的,共享性差,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一些软件操作很容易被修改,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差,并且应用会计信息化中,缺乏组织协调与规划,各单位之间交流少,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些单位应用信息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完整、通用性差,很难为外界所利用。 4.会计信息化安全问题突出。会计信息多涉及到商业机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但网络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带来诸多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网络黑客、优盘或网页带有的病毒,都可能引发计算机瘫痪,毁掉会计信息资料或者泄露信息资料,信息数据的流失必会给单位带来负面影响。 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策略 1.提高会计信息化人员素质。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各单位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既精通信息技术,有熟悉会计信息化,从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制定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结合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与实际,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制定不同的培训要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时要做到知识结构系统化、会计人员知识更新化等,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加大教育投资,开设会计信息化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全面认识会计信息化工作。会计信息化是新兴的,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训时要转变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首先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理论的根本性变革,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处理方法,还改变了会计内控制度与审计方法,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变革。其次会计信息化会引发会计工作人员的重新分工,促进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会计信息化进程。 3.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为了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为会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必须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会计信息化需要开发软件,软件的标准规范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因此要规范会计软件市场,提高会计软件的兼容性,即使使用不同的会计软件也能实现信息共享。会计信息化软件不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还要能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的预测。 4.强化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会计信息机密性高,安全性是各单位密切关注的问题,因为会计信息化借助于网络等电子技术会带来很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要先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并设置较为严格的会计信息监测技术,有效防止盗取会计信息的行为,确保会计运行程序与数据的安全。 总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且艰难的过程。目前,会计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信息经济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但随着人员素质的增加、技术的提升等,会计信息化必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5). [2]李强.我国会计信息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 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宫 铭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发电厂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走向电算化、信息化,实现了由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转变的目标。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存在起步阶段,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245-01 245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形势与政策》结业论文 题目:《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姓名王东学号201301030135 教学院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海洋油气工程2013级 时间2016年11月8日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从国内看,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要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但同时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要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破解转型升级、和谐发展、改革创新三大难题。为此,要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总结世界经济和中国特色发展经验,以转型促发展,以和谐求稳定、以改革求出路,从而确保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关键词:转型升级和谐发展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来看,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冲击后二次探底的威胁,也增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从国内看,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旧模式潜力已经耗尽,其负面后果清楚显现: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产能过剩,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贫富差距过大,不公平因素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效率和效益低下……面对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稳中求进,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国人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总结世界经济和中国特色发展的经验,探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走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从而确保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指引下,GDP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基本完成了“资本积累”。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5%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促进作用。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达6 100

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的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广。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会计信息化也成为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是区别于会计电算化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可以有效地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数据,对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与企业的运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化进行阐述,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过会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深入使用的 基础之上,它相比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而言,具有一定的数据优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而会计事业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必然会从手工过渡到自动,会计信息化就是其自动化的一个表现方式,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不断推动的前提之下,实现会计信息化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会计方式的制约,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调整。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所谓会计信息化也就是企业或者单位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会 计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送、储存等过程,从而建立其一个现代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保障,实现其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已经发展了20余年,在这期间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接纳并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使用核算型的会计软件,为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背景较长,其具有的影响相对深厚,再加上会计信息化需要对应的系统建设与硬件更新,这使得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阻碍,还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与完善。 二、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一)企业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偏差。虽然 会计信息化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并也运用于实践。但是,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以及其运用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就自然相对较低。更有一些企业安于现状,一味的排斥会计信息化,使得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信息对于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1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1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有13亿人口,按照温总理的说法:“再大的数除上13亿都是一个小数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0年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29748元,比较低。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标准,还处于中低收入国家,就是在中等收入国家中还是偏低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差距。 1.2发展不平衡性还比较突出。 不仅我们的总体实力还比较低,而且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最高的上海比最低的贵州要高出10倍。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另外,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发展很快,农村虽然也在发展,但相比较城市而言,还是慢了一些。 1.3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 从数量上来看,我们的工业量占整个经济总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都要高。但是,经济发展实际上还是有一个规律,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化水平真正的高低,还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看。工业化程度的高低仅仅从数量上看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它提供的附加值的效益。美国制造业占整个经济总量才14.4%,谁能说美国工业基础薄弱?这就说明,工业技术含量反映工业化程度完成没完成,可能它是一个逆向的指标。也就是当这个比重在降低的时候,你的工业化进程有可能逐渐在完成,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需要工业的积累、工业效益的提高去支撑,因为只有工业效率提高,工人的工资才能够提高,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提高,消费才能上去,服务业需求才能增长,所以,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我们还比较落后。我们有很多核心技术都没有,比如汽车,包括我们的发动机,除了像奇瑞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大部分我们现在跑的汽车,知识产权全部是国外的。还有计算机,我们实际上是一个来料加工,看着我们计算机产量很高,

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WORD格式--可编辑-- 编号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顾问教师 二〇一七年十月

---WORD格式--可编辑-- 摘要 当今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 应用。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 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是会计发展的 必要趋势。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变革方面取得 了很大进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本文对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会计信 息化应用对策,为会计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 实践指导。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应用对策

Abstract In today's tim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ociety i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a new requirement, but also the necessary trend of accountin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四方面困难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四方面困难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导致出口受阻、出口下降,进出口下降导致工业生产下降,工业由于支撑整个经济的大块,所以整个经济增速就往下降。这些都降,导致财政收入等等指标也往下降。如果我们把从去年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困难做一个梳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外部需求急剧下降。我刚才讲了去年,你看今年,我给各位汇报,今年进出口,三季度比二季度好,二季度比一季度好,环比我们是在逐月逐步回升,特别是7、8、9三个月,每个月出口都是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再来看同比,就同比来说,1到9月份,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还是-20.9%,你看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呢? 1、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都在回升,趋势是向好的趋势。 2、就同比来说,我们应当看到,还是处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局面,现在世界经济复苏当中,我们看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在复苏当中都有一些值得我们高兴的迹象。但是总的来分析,世界经济的复苏还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这种状况,我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和明年,一定要把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面,我们千万不能把中国经济增长,把希望寄托在世界经济更早、更快复苏上面,我现在和一些企业家接触,有的同志有这种想法,世界经济现在有见好的迹象。大家希望世界经济能够很快复苏,还能恢复到过去大出大进的状况,我觉得不现实,当然我们现在是希望、渴望、祝福世界经济赶快复苏,但实际上看,肯定是缓慢曲折过程,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面,外部需求萎缩的局面还在持续,影响仍然还再继续。 106届广交会成交显示,不仅家用电器、五金工具、服装纺织等各类商品成交普遍回升,海外采购商的捧场力度也在大大回升,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3.7%,比去年秋交会增长7.8%。.第106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比今年春交会增加42.4亿美元,增幅为16.2%,但比去年秋交会减少10.8亿美元,降幅为3.4%。2008年秋交会是在当年的10月15日召开,其时金融海啸已经爆发,对外贸的影响已经显现。因此,本届广交会成交情况与2007年秋交会对比更具参考价值。相比2007年秋交会,本届广交会成交额下滑约20%,也就是说,本届广交会上订单增长的“小行情”仍属“恢复性回暖”。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至70%。外需疲弱的压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字,上半年连月来的进口降幅有所收窄,而出口下降21.8%的跌幅却为多年来少见。 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显然不能持续,美国高消费和低储蓄的经济结构也被迫转向。金融危机撼动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构架,各大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复苏路径,中美达成的共识无疑对这一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例如新能源,或者是生物医药,关键取决于美国是否能主动启动结构性调整,是否会主动提高居民储蓄率,是否会改变经常项目赤字的格局。”张明说。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新能源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通过开发新能源,带动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同样表示,新能源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路径之一,可以视作未来新的经济引擎,但他也坦言,“这取决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对于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王小广认为这会对我国造成压力。“危机就是调整的时机,无论采用何种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只有了解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进步的领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所以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了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并且提出了相应问题的对策,期以为推进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策略 1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十二五”的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信息化。卫生信息化作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推进卫生信息化事业依旧蓬勃发展。国内不断引进高尖端医疗器械设备、医疗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国家卫生信息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及临床信息化(CIS)系统的建立等,都可以看到我目前我国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之重视及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效之明显[1]。 2 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2.1 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体系及监管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卫生信息建设的标准化工作仍处于滞后状态,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在借鉴和吸收了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卫生信息标准化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经过自主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決,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仍旧缺乏系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信息标准化体系。 作为一个人口逼近14亿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道路并不顺利。由于体制不够完善的原因,现在全国各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领域中存在许多不正当的竞争,如果不能对这种风气加以约束,树立标准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受到影响。 2.2 针对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 制约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另一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对于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差距悬殊。近年来,我国加大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与挑战--李佐军 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下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问题与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认清了问题和挑战之后,我们完全可能应对好挑战,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前行。⊙李佐军 随着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随着中国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首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事实和趋势。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已降到了7.6%。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趋势。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很可能下降到7-8%左右,到202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美国,开始进入到“高收入国家”门槛。据国际经验,到这个阶段后,即2020-2030年期间,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5-6%左右。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后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2-4%左右。总之,过去三十多年来持续保持10%左右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年份达到10%以上。其次,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滑?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各种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支持的最优增长率。过去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是太大,加上制度变革释放的生产率较多,故可以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但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制度变革释放生产率的空间也相对缩小了,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下降了。二是经济开始进入到大调整时期。要进行持续若干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在比较合理的增速下进行。因此从经济调整来看,经济增速也存在下降的需要。实际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增速目标只是7%左右,2012年确定的增速目标只有7.5%。三是外需下降了。外需不仅是短期下降,而且很可能是中长期下降。由于美国等也在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其过去以“高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他们今后不再搞这么多的高消费、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了。这意味着即便是国际经济危机结束,有一部分中国产品的外需永久地消失了。四是工业化开始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总体上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对工

经济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分析

经济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分析 主要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经济法理念构建,分析了经济法的内涵、功能和现状,并对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法理念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下才能够有效开展,其中经济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调整,加快经济法的制定与落实,将经济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经济法理念 (一)内涵 理念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用语,代指一种形象,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概念的现实化,经济法理念,则是指特定社会中人们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是对经济法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以及对经济法发展前景的理性调控。经济法理念是制定、落实经济法的最高原则,不同于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概念,其地位高于法律表象、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观念。

(二)功能 认识来自于实践,同时指导实践,经济法理念同样来自于经济法实践,是对经济法实践规律的总结和理性认识,对法律实践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经济法制定与落实的基本方向,是经济法自身价值追求实现的保障,在经济法工作者执行经济法规各项内容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帮助,有利于营造并维持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经济法理念在社会发展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思想深入人心,部分群众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而经济法理念是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法律,能够帮助群众逐渐摈弃落后的法律观念,从而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为文明进步的现代化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三)现状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经济法,90年代开始提倡经济行政法,市场走入法制化管理的正轨,经济法正式成为了行政法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者都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经济的行政措施,并将经济管理关系视作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对于经济法自身的实践性和独立性认识不足,给经济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分离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使得当时的市场中行政垄断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