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指引》接受修订版

《期货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指引》接受修订版
《期货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指引》接受修订版

期货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指引

一、主要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期货保证金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收到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

员收到非结算会员缴存的货币保证金以及期货公司存入期货保证金账户的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银行存款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三、期货保证金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收到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收到非结算会员缴存的货币保证金时,按缴存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期货公司向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向非结算会员划出货币保证金时,按划出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货公司向期货保证金账户存入资金时,按存入的资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期货公司从期货保证金账户划回资金时,按划回的资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收到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收到非结算会员缴存的货币保证金金额以及存入期货保证金账户的款项。

应收货币保证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向期货结算机构(指期货交易所或分级结算制度下的特别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下同)划出的货币保证金,以及期货业务盈利形成的货币保证金。

二、本科目可按期货结算机构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货币保证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向期货结算机构划出货币保证金时,按划出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期货保证金存款”科目。

期货公司从期货结算机构划回货币保证金时,按划回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期货保证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货公司收到期货结算机构划回的货币保证金利息时,按划回的利息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三)客户或非结算会员期货合约实现盈利时,期货公司按结算单据列明的盈利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客户或非结算会员期货合约发生亏损时,期货公司按期货结算机构结算单据列明的亏损金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货公司代理买方客户进行期货实物交割的,按支付的交割货款金额(商品期货实物交割的金额含增值税额,下同),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货公司代理卖方客户进行期货实物交割的,按收到的交割货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五)期货公司向期货结算机构支付代收的手续费时,按划转的手续费金额,借记“应付手续费”科目,贷记本科目。

(六)期货公司收到期货结算机构返还的手续费时,按收到返还的手续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手续费收入”科目。

(七)期货公司向期货结算机构交纳杂项费用时,按支付的有关费用金额,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本科目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从期货结算机构尚未收回的货币保证金金额。

应收质押保证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

保证金业务形成的可用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

二、本科目可按期货结算机构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质押保证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全员结算制度下,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应当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客户委托期货公司向期货交易所提交有价证券办理充抵保证金业务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

2.有价证券价值发生增减变化,期货交易所相应调整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时,期货公司按调整增加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按调整减少数,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货交易所将有价证券退还给客户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4.客户到期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所处置有价证券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二)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和交易结算会员代客户直接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会计处理参照前述(一)的规定。

非结算会员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非结算会员代客户通过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向期货交易所申请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

员),贷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期货交易所),贷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

2.有价证券价值发生增减变化,期货交易所相应调整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时,非结算会员按调整增加数,借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贷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按调整减少数,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

3.期货交易所将有价证券退还给客户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非结算会员)”科目,贷记本科目(期货交易所)。

4.客户到期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所处置有价证券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期货交易所)。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非结算会员)”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尚未收回的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形成的可用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

应收结算担保金

一、本科目核算分级结算制度下结算会员(包括全面结算会员和交易结算会员,下同)按照规定向期货交易所缴纳的结算担保金。

二、本科目可按期货交易所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结算担保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结算会员向期货交易所划出结算担保金时,按划出的结算担保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结算会员从期货交易所划回结算担保金时,按划回的结算担保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结算会员收到期货交易所划回的结算担保金利息时,按期货交易所划回的利息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二)结算会员的结算担保金被期货交易所动用抵御其他违约会员的风险时,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分摊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本科目;同时结算会员应按向期货交易所追加的结算担保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期货交易所向违约会员追索成功后,结算会员按收回金额中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被动用的结算担保金最终确定无法收回时,结算会员应按确定无法收回的金额,借记“业务及管理费”,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三)结算会员划回多余的结算担保金,按划回的结算担保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结算会员尚未从期货交易所收回的结算担保金额。

应收风险损失款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为客户垫付尚未收回的风险损失款。

二、本科目可按客户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风险损失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结算机构垫付罚款时,按垫付的罚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期货公司从客户货币保证金中划回垫付的罚款支出时,按划回的罚款金额,借“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客户因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损失,按客户货币保证金余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按期货公司代为垫付的款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三)客户期货业务发生穿仓时,期货公司应首先全额冲销客户的保证金,在客户以货币保证金交易的情况下,按冲销的保证金金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在客户以质押保证金交易的情况下,借记“应付质押保证金”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科目;按期货公司代为垫付的款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回垫付的风险损失款时,按收回垫付的风险损失款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货公司按规定核销难以收回垫付的风险损失款时,按核销的风险损失款金额,借记“期货风险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为客户垫付尚未收回的风险损失款。

应收佣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应收取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佣金。

二、本科目可按佣金支付对象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佣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确认佣金收入的当期,按应收取的佣金金额,借

记本科目,贷记“佣金收入”科目。

(二)实际收到佣金时,按收到的佣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应收取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佣金款项。

期货会员资格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为取得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以交纳会员资格费形式对期货交易所的投资。

二、本科目可按期货交易所进行明细核算。

三、期货会员资格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为取得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交纳会员资格费时,按交纳的会员资格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期货公司转让或被取消上述会员资格,按收到的转让款项或期货交易所实际退还的会员资格费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期货公司会员资格投资的账面价值,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对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投资。

应付货币保证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收到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收到非结算会员缴存的货币保证金,以及期货业务盈利形成的货币保证金。

二、本科目可按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非结算会员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货币保证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收到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收到非结算会员划入的货币保证金时,按划入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期货保证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货公司向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向非结算会员划出货币保证金时,按划出的货币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期货保证金存款”科目。

(二)客户期货合约实现盈利时,期货公司按期货结算机构结算单据列明的盈利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客户期货合约发生亏损时,期货公司按期货结算机构结算单据列明的亏损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三)期货公司代理买方客户进行期货实物交割的,按支付的交割货款金额(商品期货实物交割金额含增值税额,下同),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期货公司代理卖方客户进行期货实物交割的,按收到的交割货款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货公司因错单合约平仓产生的亏损,按结算单据列明的金额,借记“期货风险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货公司因错单合约平仓实现的盈利,按结算单据列明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五)期货公司向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向非结算会员收取手续费时,按收取的手续费金额,借记本科目,按期货结算机构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应付手续费”科目,按自身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手续费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尚未支付的货币保证金金

额。

应付质押保证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形成的可用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

二、本科目可按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非结算会员)和有价证券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质押保证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全员结算制度下,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应当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客户委托期货公司向期货交易所提交有价证券办理充抵保证金业务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收质押保证金”,贷记本科目。

2.有价证券价值发生增减变化,期货交易所相应调整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时,期货公司按调整增加数,借记“应收质押保证金”,贷记本科目;按调整减少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科目。

3.期货交易所将有价证券退还给客户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科目。

4.客户到期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所处置有价证券时,期货公司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科目;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按垫付的款项金额,借记“应收风险损失款”科

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二)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和交易结算会员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会计处理参照前述(一)的规定。

非结算会员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的,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非结算会员代客户通过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向交易所申请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贷记本科目。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应收质押保证金(期货交易所)”,贷记本科目。

2.有价证券价值发生增减变化,期货交易所相应调整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时,非结算会员按调整增加数,借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贷记本科目;按调整减少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

3.期货交易所将有价证券退还给客户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非结算会员),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期货交易所)”。

4.客户到期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所处置有价证券时,非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本科目(特别结算会员或全面结算会员),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

全面结算会员按期货交易所核定的充抵保证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质押保证金(期货交易所)”科目,按处置有价证券所得款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应付货币保证金(非结算会员)”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代客户向期货交易所办理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形成的可用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额。

应付手续费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为期货结算机构代收尚未支付的手续费。

二、本科目可按期货结算机构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手续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向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向非结算会员收取手续费时,按收取的手续费金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按期货结算机构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本科目,按自身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手续费收入”科目。

(二)期货公司向期货结算机构支付代收的手续费时,按支付的手续费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为期货结算机构代收尚未支付的手续费。

应付佣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应支付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佣金。

二、本科目可按佣金支付对象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佣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应付佣金时,按应付佣金金额,借记“佣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实际支付佣金时,按支付佣金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应付未付的佣金。

期货风险准备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手续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期货风险准备金。

二、期货风险准备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手续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时,按提取的期货风险准备金额,借记“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货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按应由当事人负担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由期货公司负担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应向期货结算机构或客户划转的金额,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应付货币保证金”等科目。

(三)期货公司按规定核销难以收回垫付的风险损失款时,按核销的风险损失款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风险损失款”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提取的期货风险准备金额。

应付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二、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按规定提取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时,按提取的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额,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实际缴纳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提取的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一般风险准备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二、一般风险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风险准备时,按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额,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期货公司发生风险损失,使用一般风险准备弥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补亏”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期货公司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手续费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代理结算手续费、交割手续费和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手续费收入,以及期货公司收到期货交易所返还、减收的手续费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交易手续费、代理结算手续费、交割手续费、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手续费、交易所手续费返还、交易所手续费减

免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手续费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向客户或分级结算制度下全面结算会员向非结算会员收取手续费时,按收取的手续费金额,借记“应付货币保证金”科目,按期货结算机构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应付手续费”科目,按自身享有的手续费金额,贷记本科目。

(二)期货公司收到期货结算机构返还的手续费时,按收到返还的手续费金额,借记“应收货币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货公司收到期货结算机构减收的手续费时,按减收的手续费金额,借记“应付手续费”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佣金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确认的佣金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佣金收入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佣金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货公司确认的佣金收入,借记“应收佣金”,贷记本科目。

(二)实际收到佣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佣金”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佣金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佣金支出。

二、佣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期货公司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佣金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佣金”等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

一、本科目核算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手续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期货风险准备金。

二、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期货公司按规定以手续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时,按提取的期货风险准备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期货风险准备金”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从心理批评角度分析

从心理批评角度分析《呼啸山庄》 摘要:《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篇巨著,是英国天才女作家唯一一部小说。本文从心理批评的角度分析作者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心理内涵,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关键词:心理批评人性三我复仇回归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写的一部爱情悲剧,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极其复杂,有时兼具几个矛盾甚至对立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主角人性的扭曲和回归的历程,所以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小说就成了最适宜的途径。所谓心理批评就是从作家、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角度分析作品意义和价值,是现代新的、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一、小说中的作者的心理内涵 艾米莉常年离群索居又内向孤僻,再加上她从小就生长在荒原上,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外部世界,所以《呼啸山庄》可以说是她分裂的自我在内心情感世界里的种种冲突的宣泄和心灵孤独的投射。她把写作当作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绝望以及对爱的渴求的唯一途径。她把爱情的痛苦、欢乐和残酷无情表现得如此强有力,这也是她的爱情观,浓烈而绝望的爱,弄够给人希望,也能够给人绝望,能够使人毁灭也能让人新生。《呼啸山庄》有很大的缺陷,但这些缺陷是无关紧要的,正如横倒的树杆、滚落的石块、飘拂的雪花,可以阻碍,但不能堵塞高山激流一泻千里的流势一般。你无法把《呼啸山庄》同任何一本别的书相比,你只能把它同埃尔-格莱科的一幅伟大绘画相比。那幅画里,在晦暗、荒凉的景色里,蕴育着雷霆风暴的阴云笼罩下,细长、消瘦的人形表现出各种扭曲的姿态,他们正屏住呼吸,被一种非人间的情绪镇住了,一道电光穿过铅色的天穹,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的人物从小生长的广寂的荒原、如狂风暴雨般的爱情和仇恨,无疑是艾米莉所生活的场景的投射,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最熟悉的环境就是荒原,所以小说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的荒原场景。艾米莉读过许多的书但是生性孤僻,她的内心中有一个宽广、孤寂的荒原,她虽然孤僻、内向,但是却渴望如暴风骤雨的爱情,她的内心是孤寂的就如同那寂寥的荒原,但是她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浓烈的。 二、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分析人物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可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其中充斥着人类被压抑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它以快乐为惟一的行为准则, 追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是显意识的一部分, 源自于“本我”。而“超我”亦是意识的一部分, 是理想化的自我, 它总是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行事。“自我”位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 趋利避害, 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 为“本我”寻找一个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 既防止过度压抑造成精神伤害, 又避免与社会道德公开冲突, 因而“自我”总是试图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在小说中希斯克里夫暴躁、野性是“本我”的代表,凯瑟琳则是“自我”,而林顿则是“超我”。“自我”源自“本我”,大多数时间总会倾向于”本我”。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美, 他们粗野、狂暴, 如同荒原上恶劣的气候。“超我”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形成, 比原始野蛮的“本我”看起来似乎更文明、更高尚。所以当凯瑟琳第一次来到画眉山庄时, 就被这里安详、文雅、富足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 而在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映照下,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是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认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欲。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在于,作品中所描绘的现象与现实中的客体之间不存在确切的关联作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读者由于个人的体验发现的也正是这一特性。读者有两种途径使不确定性标准化: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

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方法,是在某种目的支配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的某种行为,它是实现人的日的的手段c 方法——方面受到作为客体的研究对象属性的规定、同时又要受到作为主体的研究者的观念的指导和制约c 文学心理批评的方法,一方面要受到文学心理活动特性的规范,一方面又要受到批评者文学观念、心理观念的制约,在具体的操作上它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研究中某些常用的方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已经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厂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 1 个案分析的方法:“个案研究法”与“法则研究法”分别属于心理学中两条刘立的研究路线c法则研究法日的在于建立起有关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和原理,以求普遍地适用一切心理活动现象。ST代理它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大丛的受试者,将他们看作是最接近于“人类平均数”的代表物,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学处理.求取一个普适性的“标准值”来n这样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存在,显然不适合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而个案研究方法则强调对某一具体的、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剖析了解,以个体存在着的人为核心。在它看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灰的个体,有他自己的一套法则,不应当将他削足适履地强纳入人为的“共同法则”中c在文学的领域,每一个优秀的作家、路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每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都是—‘个绝大仅有、不可重复的典型,因此个案分析的方法便成厂文学心理批评的基本方法。个案研究通过对个别作家的访问、交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于他的档案、传记的审理,乃至对其某些具体的心理功能指数的测试,来得出他“这一个”人的心理结构或心理活动的特征。作家的作品更应当是肘个案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内容,因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总是包含着主体意识中或潜意识中丰富的心理因素,如气质、个性、动机、欲望、懂惯,以及知觉、直觉、冲功、情绪等。通过对于这些精神产品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往可以清理出创作主体心灵活动的历史轨迹,进而洞察到其文学心理活动的深层奥秘; 2.心理发休学方法:任何一种具体存在着的现象和事物都有着它的起始和发展过程,复杂的文学心理现象也是这样。有一种相当有影响的说法:了解到一件事物最初是如何发生的、也就差不多厂解了它的基本属性。皮亚杰的心理学被称作“发生认识沦”,即因为他的理论征许多方圆部是求助于发生学方法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p也带有明显的发生学的件质。他认为人格中各种心理素质的模式,在该人“成人”之前,即6岁左右就已经基本成型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6岁左右就已经fT好了自己的“人的初稿”c一个文学家的艺术个性,往往需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甚至是婴幼儿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于省些文学作品的创造来说,某些题材早在作家被世人所知之前就已经开始积累了。因此诗人、作家的早期经验往往会成为心理批评得以展开的契机。 心理发生学的方法也常常被运用到刘文学作品中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中,比如,弗洛伊德及尺弟十L·琼斯(EmeM J‘mes)对哈姆雷特性格特征的分析,即求助于心理发生学。在他们看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杀死他的仇敌克劳狄斯时表现出的迟疑不决,正是冈为在他的心灵深处、在他幼年时隐秘的潜意识中,也曾萌动过与克劳狄斯所犯罪行类似的”猫父娶母”的欲念,即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杀死克劳狄斯就等于在心班1:杀死了他自己:W在另一些批评流派小,如在“原型批评”的实践小,这种发生学的追踪甚至超越了个人心理进入文化人类学的领域,发少的源头被迫溯到人类的童年,被拓展到作家所在种族、地域的集体无意识的层面。 3.话语报告的方法:届心理学中的“内省法”,即要求被研究的对象自己讲出自己心理活动的状态、过程和结果,可以rJ头讲,也可以书面答c批评家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有日的、有计划地向作家或读者征答,然后根据获得的答案再加以统计“、整理、分析、解释、综合、论述,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这样的方法又叫做“问卷法”。在文学批评中实施话语报告法并不困难,这是因为作家、诗人们总是乐意或多或少发表一点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论)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读)1 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 2.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理论渊源 3. 接受美学的创新之处

4. a) b) 5. a) b) c)

成新的期待视域。 6.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 a)伊瑟尔vs. 新批评 i.新批评:文本细读志在阐释文本和总结出文本的意义。 ii.伊瑟尔:任何解读只能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可能实现,文本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文本内部的属性。批 评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读者于都是支配思想和认识的各种规范和法 则。 b)伊瑟尔vs. 胡塞尔的现象学 i.胡塞尔:提出了一套极为主观的认识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是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存在,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主动去构想世界。 ii.伊瑟尔:接受了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间隙和不确定因素的“图示化结构”,需要读者的想象和加工来填充”这一观点, 进而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一术语,想说明文本中的不确定 因素和空白本身即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他指出,在阅 读过程汇总,读者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起来去填补那些空白,完 成作品的具体化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固有的带视域不断改 变,新的期待视域不断形成,这都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发生作用 的结果。 此外,他还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术语,以表明阅读暗含于文 本的构成之中。隐含的读者不是实际阅读文本的具体某一个(些) 读者,而是作家想象中的被理想化的读者,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 待。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把文本中潜在的意义与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对这些潜在意义的实现结合起来。 c)伊瑟尔vs. 伊格尔顿 i.伊格尔顿: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图示化的结构”,等待读者具体 实施。 ii.伊瑟尔:吸收了伊格尔顿的观点,进而认为读者的具体化过程不是句解释文本的统一性而是去解释文本中的间隙和各种不确定因素。 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间隙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地向读者头脑中的规 范和法则提出挑战和质疑,破事读者修正和改变那些先入之见,对 自己所习惯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产生一种批评性的再认识,从而形成 新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优秀的作品经常否定读者(和其他的一般作 者)通常所持的理解规范和法则,打破读者的习惯性期待(p255)。 7.尧斯vs. 伊瑟尔

心理批评的形态

心理批评的形态 长期以来,将心理学的观念、方法运州到文学批评实践中,经过众多批评家坚持不懈的努人,已经形成一些不同的心理批评模式或形态。其中较为突出的,主要打以下三种:1.传记批评 “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学是作家心贞的表现”,这些古老而又富有须强生命力的文学观念,是传记批评孕育、生长的丰厚土壤‘,因此,传记批评实际广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批评形态。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出现,为传记批评提供了逻辑严谨的理论文撑,正如德国当代心理批评家N·格罗本(NtM比dr,roben)指出的: 精神分析法学者坚持认为,在分析作品时,联系作者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象征等艺术手法的具体意义是作者的前意识或下意识所决定的。把作者的自由联想做解释作品的基础,这种自由联想能对解释作品的表象起积极作用,也能对阐释象征的意义有帮助作用。①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被压抑的欲望的替代性的满足,是其身体中生物能坦的提升转化,是其潜意识心理的象征性表达,甚至是其某些郁积己久的病态心理的变相表达。这实际上是说,文学作品个过是作家个体心灵的衍生物,甚至是作家某些精神病此农现出来的“症候”。stm32因此,要真正揭示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和底蕴,就必须密切关注作家的传记,考据出这一作家个人的身世、阅历、命运、人格、品德、性情,乃至其习惯、嗜好、体征、病症等。反之,要清查一个作家的生平与行状,他的作品就是最有效的索引与证言。弗洛伊德本人就曾在对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达·芬奇、歌德的研究中贯彻落实厂达一心理批评的原则。弗洛伊德的忠实弟子玛丽·波拿巴(Ma4c Bnn。pane)对于小说家爱伦·坡生平与创作的研究,巫是把这些批评原则推L了极致。在她看来,爱伦·坡([dBer A11Bn P。e,1809一1849)的短篇小说《黑猫》集中表现的是作家本人在潜意识中对于自己母亲的爱和恨,甚至猫的胸部的一片白色斑块,也成了作家母亲奶水的象征。 文学的传记批评在20世纪曾呈现一派兴感景象。 在俄国,传记批评曾广泛地被运用于对果戈里、居格tg大、契河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如俄围著名心理批评家真·H·奥夫相尼克一库里科大斯基(1853—1920)就曾断定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内,都与托尔斯泰本人的心路历程息息相关,或者就是他的“凹忆录”和“家庭纪事”;或者是“以其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材料基础而创造的形象”。 在中国,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始[楼梦》研究,把这部文学巨著看作作者曹雪芹的“自诉状”,加以细致入微的考订、求证,可谓个P4式的“传记批评”的典范。郭沫若在中囚古典诗耿《胡筋十八拍》、古典戏曲《凹厢记》进行分析评论时,更是精心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它们分别看作是蔡文姬特殊身世、王实甫变态心理的象征件表现oo 新时期里、对——些著名的现当代作家进行深层心理分析,从而揭示其作品斗隐秘的内涵,儿乎酿成一股批评的风潮。些牛活经历坎坷曲折的当代作家,如十蒙北贤亮、史铁生都成了心理批评热衷的刘象。其中,做得较好的是文学评论家蓝核之,他在共《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对鲁迅、茅盾、沈从文、曹禺、巴金、老舍等现代作家作品中的“显/隐二九对立结构”进行厂分析与解构,精彩地“描绘出中国现代心灵的图像”,出于传记批评总是把作家看作时代的人、社会生活小的人,因此,传记批评差不多总足会涉及到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的批评。对作家的心理批评也就很自然地扩展到对时代的心IR批许与村社会的心5B批评。如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在小国义坛产生重大影响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肋年代H·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一书,无不如此c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结构主义批评思潮与接受美学批评思潮的兴起,从文学批评的

接受美学笔记档

接受美学朱立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 1,危机产生了对新的理论的紧迫需要,危机也为新一代理论家的多方面的冒险和探索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与可能性。问题是谁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这个契机,提出一个足以克服危机的理论构想。 2,文学史悖论,怎么把文学的审美自主性与历史依存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3,接受美学就从这样一个美学难题入手,从观赏者接受的角度来沟通美学和历史这两级。 她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她独创的,她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在他出现之前已经由理论先驱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提出过或者涉及到了。这种独创性不在于提出全套新的观念,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思考方向, 4,走向读者,这意味着在美学领域研究重点的一个根本性转移。文学事实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历史性因果锁链,而是包含着两种主题(作家和读者)的参与和介入。 5,尧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而是取决于由读者原先对文学作品的经验,依靠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及其改变着各种新概念来描述最为接受历史的文学史的,这样他就引入了“期待视界” 6,“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它内在的意义,是通过读者在接受中“视界的改变”而得到实现的。这种观点吸收了伽达默尔阐释学有关“世界交融”和“效果历史”等观点,也吸收了形式主义美学的某些成果。 7,尧斯: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做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的作品单向的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第一,如前所说,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这个词来自海德格尔,这种阅读钱的一项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规,决定了他在阅读总的选择和终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第二,作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这就带来主观性问题,不同读者的鉴赏趣味或者水平不同。第三,阅读又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当他接受新作品的时候,实际上一对自己原先的视界与一项进行了调整与改造,甚至重新制作了。第四,从更高的历史学层面来看,一部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长短,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读者的接受。 8,更为重要的是,尧斯认为温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本身,不知是作者所赋予的,活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尧斯突出了长期被忽视的接受主体-读者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引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 9,尧斯后期的研究则重于审美经验,是接受与接受史研究的核心问题,电机与接受美学智商的文学史的价值取决于他在通过审美经验对过去进行不断的真题花运用中所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10,伊瑟尔按照现象学的思路,把阅读过程作为本文与读者的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来掌握和描述,认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只是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动态的构成的。他说哦,文学作品有两集:艺术的一级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级则是有读者完成的实现,文本和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所以,伊瑟尔的全部理论就是研究在阅读行为中发生的

教育心理学在批评中的应用批评教育的心理学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批评中的应用批评教育的心理学分析 【】G40 【】A 【】1009-5071(xx)06-0106-02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管理和班级的管理应以科学的学生观为基础。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批评是一种必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但由于批评的负面性,在使用批评这个手段时,我们要格外的注意,要使批评收到效果,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为此,教师平时必需要多关注,多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采用合理的批评方式,让批评成为师生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1 适度地巧“奖励” 适时地给犯错误的学生以特别的“奖励”,既可以让学生在思 想上受到影响,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批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爱面子的学生。因为爱面子的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丢丑;对于他们来说面子比什么都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奖励的内容必须是他们不太擅长的。 有一次上课,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又迟到了,他准备悄悄地从 后门进来溜到座位上,他的老师看到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对他说:

“你迟到了,我奖励你为我们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在大家的注视下该学生走到教室前面,该生是个羞涩爱面子的学生,所以站到前面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他实在没什么特长,所以不知道表演什么节目,老师说:“你随便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会什么就表演什么。”后来该生给大家学了几声狗叫。在大家一片笑声中该生上了位,但此后他就再也没有迟到过。 2 “围魏救赵”式的批评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感的为基础。通常个体比较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群体里其余成员的某个方面进行表扬来激励其中某个成员克服某个缺点。 郭东、李明张和王红艳是三个好朋友,都是喜欢积极思考的学生,在学习上不仅互相帮助也互相竞争。郭东和王红艳都是做事非常细心的学生,而李明张却很马虎,老师就经常有意无意的在他面前表扬郭东和王红艳的细心,并且帮助李明张分析他总是做错题的原因,一段时间后李明张逐渐改正了马虎的缺点。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 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

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 行。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6、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研究 【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接受,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理论价值;局限性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缘起 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阐释学的理论滋养,要想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理论,需要我们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梳理。“阐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的理论,自有文本以来,人们就在努力理解它,并不断寻求某种方法来保证这种理解。早在远古和中世纪时,人们所遵循的主要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注释圣经的方法—神学阐释学。直至十八世纪,德国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才将前人的圣经阐释学译成普通阐释学,并提出了包括解释文学作品在内的阐释原则,首创了文学阐释学这一理论。可以说,文学阐释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 施莱尔马赫创立的文学阐释学称为“定位阐释学”,它在文学阐释学的第一

个阶段里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此阶段中,文学作品被视为特殊形式的文献—记录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的文献。歌德也曾说过“谁想要理解诗人,谁就应该到诗人生活的国度里去了解熟悉那里的一切”的话。同样,施莱尔马赫创立的“定位阐释学”这一概念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疑点,可以借助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予以解释。定位阐释学者形象地将文学作品比喻成一面镜子。他们认为,如果镜中映照出的图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则应该从镜子本身来寻找根源,通过比较来确定毛病的出处,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也被称为实证主义文学理论。实证主义文学阐释学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读者在解释文学作品时的自身立场和观点;也未曾注意到读者的个人意识将会对阐释结构起着影响的可能性。他们主张对文学作品持纯客观形式的阐释理论。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其本质性的区别在于,不再将文学作品视为文献,而是视作文物。对作品的解释不是借助作品外的时代背景,而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德国文学史家沃尔夫冈·凯泽尔和瑞士文学史家埃米尔·施泰格根据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解理论,创立了文本阐释理论,成为文学阐释学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文本主义者不赞同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传略才得以解释的观点。他们主张就文论文,凭借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体验来获得作品的内涵埃米尔·施泰格称感知的标准为科学的标准。这种“文本阐释理论”或名为“作品解释理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初步形成。“定位阐释学”那样通过反射对比的方法,而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来加以解决。施泰格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于同时代读者的位置上,因此对每部作品都可以通过体验来理解。不难看出,正如实证主义阐释学一样,文本主义阐释学也认为,阐释者或读者的文化历史地位、经历与经验对阐释结果不发生影响。除此之外,文本主义者还认为,阐释者在感觉的媒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文化历史的界限,也就是说阐释者可以将自身置于任何时代与文化之中,因此只需运用自我感觉便可以理解作品的内涵。六十年代,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宣告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在文学阐释学。历史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第三阶段——接受美学。姚斯和伊瑟尔依据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建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创建的接受美学取代了日耳曼学中的生产美学、描写

文学心理批评

文学心理批评纲要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文学艺术现象都毕竟是人类精神活动、心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体现广人生和人性的丰富内涵,而这些恰恰又是心理学始终关汀的对象。正因为这样,从心地学的意义上探讨文学艺术的奥秘,从来都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课题。早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文学艺术的心理解群就已经闪露蝴最初的光辉519世纪以来,现代心助学学科空前的繁荣兴盛,为义学艺术的心理学批评提供广坚文的理论依据,提供f丰富的研究方法,促进广不同形态的心理批评的诞牛与成熟。ST代理目前.面对人类社会的贡大转折,面对人类精神生活个遭遇到的重重困境,历史悠久的心理批评依然保留有相当宽阔的发展空间。 心理批评概述 心理批评作为—种独特的批评方式,注定拥有白己的理论视野与关注的对象。追溯当代人类文明的源头,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最初的些哲人、思想家那见都曾经留下了对于文艺心理现象的思考。在现代社会里,文学的心型批评曾经以它新奇的观念、深邃的理论、灵活的方法影响丁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批评家,在一段时间见甚至成丁文学批评的主流。(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图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J·刘若愚在改造阿布拉姆斯的艺术活动整体说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文学活动体系图”。这个体系有点保一个环形的“跑道“,跑道的四个角分别是“宇宙”、“作家”、“作品”、“读者”,这就是文学活动天地中的相互作用的四要素c⑦在我们看来,出于文学批评者在这条“跑道”上选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在他们面前肢现的文视阅也就木同。不同的文学批评方式、批评流派正是这样形成的。 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这条跑道上的“人”,主要是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还有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c而出发点则是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以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从心理批评的视野看,文学活动小反映的“宇宙”(即自然与社会),已经个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经过作家心理投射、性情浸润、心灵再造的世界:至于”作品”,不过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心灵的结晶,决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的文本。文学的阅读活动,则是“读者”的心理再创造过程。 就理论上的可能性来说,心理批评可以把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切文学现象和人类文学活动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全都纳人自己的视野之中。具体说来,文学的心理批评的对象则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曲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 [二)心理批评的滥筋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无论是古代希腊还是中国的先呈时至’空至至至交笋般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解释,至今还在影响着现代人的思考与现代社会的走向。在关于文学艺术的心理解释方面,也是这样。 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集中表现在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时期的——些思想家的言论巾,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模仿说:这是关于文学艺术本体论的学说。倡导者为柏拉团(P1at。p前427一前347)与亚里士多德(Ari咖tIes.前384—前322),但::人的观点又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模仿,而现实生活是对于存在于“天国”里的“理念’’与“图式’’的模仿,艺术是对于模仿的再模仿,因而是虑妄的,绝对真实的是那些先验的“理式”。亚里土多德则倾向于肯定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模仿”近乎是人类的本能,艺术刘自然与人生的模仿不只是比附的,还应是创造性的。

接受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浅议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尧斯的思路在于:接受美学是否定以往文学史、写出新文学史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尧斯对接受美学展开了全面的构建与阐述。于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批评模式很快风行文坛。基于此,从建构文学史的角度去看接受美学也就自然成为全面分析、评价它的一个必要的和应有的维面。 一、批评的再批评 尧斯《挑战》一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的文学史,他不无讽刺地说,文学史“对于慧眼的观察者来说,几乎无甚效益;对于积极的入世者,则无可效仿;对于哲学家,无非是琐屑的陈腐之谈;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不是高尚的愉快的源泉外,可能是其他一切无聊的东西”。总之,文学史的研究不但失却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已经成为不严肃的、自以为是的、声名狼藉的因而该放逐的学科。尧斯说这些话时,想到的主要是历史主义文学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史。 历史主义文学史是席勒历史哲学的衍伸。这种哲学和文学史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首先是预设了个基本思想或理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内核和线索,“在他将其视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中,明确地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该思想在这些事件中显现”;其次,因理念的预设必然会以理念的自足与圆满为结局来显示理念的自发展,所以历史包括文学史就成为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客观主义图画。显见的是,预设基本思想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和内核,这一原则不仅是席勒的黑格尔哲学、美学亦即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尧斯指出这种原则是“为上帝辩护”,依此构设的文学史只是神话或神学,例如杰文纳斯以德国人的智慧和进步作为一般目的几论来框架德国的文学史,写出了《德国民族文学诗学史》这一典型神话;至于历史被认为是客观主义图画,尧斯认为这仅仅是幻象,而非真正的历史。 尧斯认为实证主义文学史是伪历史,因为它在两个方向上迷失了。首先迷失在生平与作品当中,把文学史看成是无数作者加作品的堆积,只能以模糊的“潮流”、“学派”作框架,或者用编年的方式把作者、作品串连起来。其次迷失在“本源的本源”之中,实证主义将纯粹因果分析的原则用于文学史,力图揭示文学的外在决定因素,结果“根源研究过度膨胀,将文学作品的特点分解成能被任意增加的‘各种影响’的汇集”。 相比于对历史主义文学史和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全面摧毁,尧斯对形式主义文学史保留得最多;认为这种文学史“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个在起源、标准、流派的衰落领域中展示新的对文学历史的理解”,这是因为它把文学的变化看成“新形

接受美学读书报告

接受美学读书报告 姚斯------接受美学 刘彬 学院:人文学院年级:2009级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号:12009082509 敬爱的李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想讲述的是姚斯的接受美学的有关内容,主要讲他的生平、著作及观点,接受美学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参考的书目有朱志荣著的《西方文论史》、朱刚编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和刘小枫选编的《接受美学译文集》,有不足的地方,恳请你们批评指正。 一生平、著作及观点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德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康斯坦丁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早年曾经在海德堡大学求学,师从海德格尔。1953年获得文学博

士学位,1961年晋升为教授,1966年起在新成立的康斯坦茨大学任教。 姚斯先生的主要论著有:《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艺术史和实用主义》(1970)、《风格理论和中世纪文学》(1972)、《审美经验与文学释义学》(1977)、《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本文》(1980)等。 作为接受美学的中心人物,姚斯的主要观点是:1、强调了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读者在文本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以及文学的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2、重视读者在文学意义构成中的作用,把读者诠释作为文学演进中的一个环节甚至内在动力。3、在文学作品社会效果的产生过程中,突出作家、文本和读者的相互效果,特别强调了读者的能动作用。4、更新文学史,建立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机制。5、强调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而不是对读者的否定。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主要是特定地域的批评理论,它依据的哲学基础是阐释学,所以在批评原则上和阐释学文论非常相似。姚斯把文学与历史、美学研究方法与历史研究方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建立了接受美学。我想从他的三篇文章中粗浅阐述他的接受美学理论。 (一)《什么叫审美经验》

新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理论

新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理论 一、关于阐释学 1、几个基本概念 A 阐释的定义? B 阐释活动的发生? C 阐释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传统阐释学的局限 A 阐释学的定义? B 传统阐释学的建立者? C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传统阐释学的核心问题? D 发生误解的必然性? E 传统阐释学认为如何才能避免误解? F 传统阐释学认为如何才能重建历史? G 传统阐释学是怎样导致逻辑上的恶性循环的?什么叫做恶性循环? H 宏观的恶性循环和微观的恶性循环? I 传统阐释学的基本观念公式? 3、新阐释学的解决方法 (1)海德格尔的新阐释学思想 A 人存在的历史性和解读的历史性? B 何为同一性幻想?为什么说误解是不可避免的? C 何为解读的前结构? D 前结构参与的解读行为为什么不会导致恶性循环? (2)伽达默尔的新阐释学思想 A 成见是理解的前提,意味着什么? B 为什么说时间距离在阐释上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C 文献的意义包括哪些成份? (3)相对于传统阐释学,新阐释学有些什么积极意义? A 从文献本位,到人本位。 B 从权威本位,到读者本位。 C 从文化专制,到文化民主。 (4) 新阐释学的基本观念公式: A、文献意义≠作者原意 B、文献意义=在文化历史过程中不断增殖的开放性的意义系统 C、读者≠真空接受器,而是具有前结构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D、阐释≠作者与读者达到同一,而是获得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主观色彩的结论的能动过程 E、作者、权威≠上帝 二、关于接受美学 1、接受美学与新阐释学的关系 (1)处理对象的同异:古籍文献/文学作品、文学作家、其他文学现象

(2)行为主体的同异:古籍文献的解读者/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3)思想方法的同异:读者本位、文化民主 (4)定义的同异:古籍阐释的理论和方法。文学接受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 2、罗曼.英伽顿的接受美学思想 (1)作品的艺术魅力何以产生? A 作品阅读是怎样一个的真实的心理过程? 被动接受与主观能动的双向互动的心理过程 B 双向互动过程可能产生的三种不同结果? 其一、完全相符;其二,完全相左;其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C 魅力产生于第三种情形 文学作品的魅力产生于作品的实际描写与读者预期之间的心理张力。真正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又入乎读者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便产生了离心力,而情理之中又产生了向心力;所谓心理张力便是这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动态平衡。 (2)艺术魅力产生的模型分析所推导出的革命性结论是什么? 其一,作者不是艺术魅力产生的唯一源泉,读者也是艺术魅力产生的源泉之一。 其二,真正的文学阅读活动不是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主观能动的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心理过程。 其三,读者并非只是文学的消费者,更是艺术魅力的生产者,创造者。 其四,作者并非文学作品的上帝,读者是决定文学作品意义和价值的更为重要的力量。 其五、在真正的艺术接受(阅读欣赏)活动中,读者能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正因为此,文学艺术才对人们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3)对文学作品的实质性,作出了怎样的全新解释? 文学作品不是意义实体,而是空筐结构。 空筐结构的内部构成?未定点和空白点 未定点的定义:未定点,即存在于文本结构中的意义尚未确定的艺术元素,因其意义未定,因而是允许读者对其作出多种想象、体验和理解的关节点。 空白点的定义:空白点,即存在于文本结构中的艺术空间,即召唤读者充分发挥其自由想象、体验和理解的艺术空间。 空筐结构的定义:由多种艺术空白点或艺术未定点经过多重组合而形成的,具有召唤读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地投入其中的功能的文学文本。 (4)为什么说文本≠作品? 文本的定义:文本是作者一个人的产物,是一种由许多空白点或未定点组合成的尚待读者的想象、体验、理解来填充的空筐结构。 作品定义: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产物,是已经被读者的想象、体验和理解填充了的空筐结构。 3、伊塞尔的接受美学思想 (1)文学接受活动和作品产生的图式 A 文本极和阅读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