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资本、工作控制与工作-生活平衡的关系研究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问题提出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意义 (2)

1.3.1 理论意义 (2)

1.3.2 现实意义 (3)

1.4 研究流程 (3)

第2章文献综述 (5)

2.1 心理资本 (5)

2.1.1 心理资本的内涵 (5)

2.1.2 心理资本的结构 (6)

2.1.3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8)

2.2 工作-生活平衡 (9)

2.2.1 “工作-生活平衡”的内涵 (9)

2.2.2 “工作-生活平衡”影响因素研究 (9)

2.2.3 “工作-生活平衡”的后果研究 (10)

2.3 工作控制 (11)

2.3.1 工作控制的内涵 (11)

2.3.2 工作控制的相关研究 (11)

第3章研究设计 (13)

3.1 理论基础 (13)

3.2研究模型 (13)

3.3研究假设 (14)

第4章研究方法 (17)

4.1 研究样本 (17)

4.2 研究工具 (18)

4.2.1 心理资本 (18)

4.2.2 工作-生活平衡 (19)

4.2.3工作控制 (19)

4.2.4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9)

4.3 施测程序 (20)

4.4 数据分析 (20)

第5章研究结果 (21)

5.1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21)

5.1.1 员工心理资本的差异比较 (21)

5.1.2 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差异比较 (26)

5.2 心理资本、工作控制与工作-生活平衡的相关关系 (28)

5.3 心理资本、工作控制、工作-生活平衡的回归分析 (29)

5.3.1 心理资本对工作-生活平衡的预测作用分析 (29)

5.3.2 心理资本对工作控制的预测作用分析 (30)

5.3.3 工作控制对工作-生活平衡的预测作用分析 (30)

5.3.4 工作控制的中介效应分析 (30)

第6章讨论 (35)

6.1 员工心理资本现状 (35)

6.2 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现状 (36)

6.3 员工心理资本、工作控制与工作-生活平衡之间的关系 (37)

6.4 本研究不足 (37)

6.5 管理启示 (38)

第7章研究结论 (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 (45)

致谢 (49)

第1章引言

第1章引言

1.1 问题提出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 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 ),受到热烈追捧,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思路。同时,随着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学科领域的应用,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应运而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人性中的积极面,成为学者们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者希望通过探索人性中的美德和积极力量,促使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并走向繁荣。这一类研究无疑有着充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等概念便是在这样的“正能量”浪潮中应运而生,成为时下学术与实践领域的新兴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员工积极正面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心理资源是组织获取高绩效的重要源头;因此,如何通过开发、获取和利用员工的心理资源,进而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的投资报酬比和员工质量,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李刚,2010)。心理资本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心理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这是几乎所有成年人踏入社会之后都要面临的日常生活的主节奏。工作是维系生活的保障,而可持续的工作状态也必须建立在较好的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工作和生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互相促进,同时互相制约。当今,人们的工作节奏很快,流动性很强,组织和个人均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工作倾斜,忽视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关注,导致了如亚健康群体数量扩张、频繁的“过劳死”事件、情感的淡漠、缺乏家庭责任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大大损害了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组织的整体效率,是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打了大折扣。为扭转这一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寻求一个平衡的工作与生活的状态。另一方面,管理者们也逐渐领会到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状态会给组织带来如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个体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降低缺勤率等很多好处。此外,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好的工作-生活平衡状态即是对于工作与生活的良好掌控,尤其是对于工作的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