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111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111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111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核心提示:近义词辨析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

1. 题型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 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词语;

3. 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 考查重点: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范围、搭配、语法功能、感情色彩、语体风格、语境义等。

攻克近义词辨析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辨析近义词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近义词示例】

"

◆“违反”VS“违犯”;◆“请求”VS“恳求”;

◆“蔑视”VS“藐视”;◆“希望”VS“期望”VS“渴望”

【典型例句】

例句1. 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例句解析】

“违反”与“违犯”都有“违背”的意思,但是,“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二、辨析近义词的适用对象与范围

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的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会有一定的差异。

【近义词示例】

◆“战争”VS“战役”;◆“边境”VS“边疆”;

·

◆“灌注”VS“贯注”◆“抚养”VS“扶养”VS“赡养”;

【典型例句】

例句2. 抗日(战争)初期,台儿庄(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例句3. 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例句分析】

在例句2中“战争”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它不指某一具体的战事,但它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范围最广。“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

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

在例句3中“赡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而“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而“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之意,多用于平辈之间。

三、辨析近义词的情感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在解近义词辨析题时,应仔细辨析这些近义词感情色彩。一旦用错,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近义词示例】

]

◆“果断”VS“决断”VS“武断”;

◆“爱护”VS“保护”VS“庇护”;

◆“鼓舞”VS“鼓动”VS“煽动”

【典型例句】

例句4. 针对突发的险情,市领导(果断)地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例句5. 事情扑朔迷离,一时难以(决断)。

例句6. 仓促间(武断)地处理,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

【例句分析】

“果断”,“决断”“武断”都有“作出决定”的意思,表示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表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决断:做出的最后决定,指决定事情的魄力。是中性词;“武断”表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凭个人主观见解轻下结论或做出决定,贬义词。

四、辨析近义词的语体风格

}

按语体风格,词语分为口语与书面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近义词示例】

◆“土豆”VS“马铃薯”;◆“天空”VS“苍穹”;

◆“妈妈”VS“母亲”

【典型例句】

例句7.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例句8.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例句9.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例句解析】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例句7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在例句8悼念高尔基时,选用富有

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例句9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

^

五、辨析近义词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虽然语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在使用时,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近义词示例】

◆“交换”VS“交流”;◆“侵犯”VS“侵占”

◆“充足”VS“充分”VS“充沛”VS“充裕”;

【典型例句】

例句10.全球有25亿人没有(充足)的清洁水资源。

例句11.他始终都是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例句12.据调查,60%大学生利用(充裕)的暑假时间做兼职。

【例句解析】

“充足”,“充分”,“充沛”,“充裕”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如阳光、水源等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条件、理由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体力、精神等搭配。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一般只与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搭配。

六、辨析近义词的语法功能

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语法功能就不同。而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的词性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

【近义词示例】

◆“勇气”VS“勇敢”;◆“品位”VS“品味”;

◆“公然”VS“公开”;◆“突然”VS“猛然”

【典型例句】

例句13.他没有(勇气)面对高考失败的现实。

例句14.他(勇敢)地跟歹徒搏斗,最后腹部受了重伤。

例句15.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

【例句解析】

勇气和勇敢都有有胆量的意思。勇气是名词,可做宾语或主语;勇敢是形容词,可以做谓语或定语。从语境看,例句13应该用勇气,而例句14应选择勇敢。

“品位”与“品味”,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从语境看,例句15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

七、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这些近义词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近义词示例】

◆“截止”VS“截至”;◆“终止”VS“中止”;

◆“收集”VS“搜集”;◆“受益”VS“收益”

【典型例句】

例句16.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例句17.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例句解析】

“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如何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呢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抓住不同语素分别组词,进而辨析其区别。如:

1.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反映、反应√)很冷淡。

映,映照;应,回应。这里讲女儿对母亲的回应,用“反应”。

1.张雨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简洁、简捷√),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捷,快捷;洁,清洁。思路应该用“快捷”,语言才搭配“清洁”。

\

6.该报在征文(启事√、启示)中明确规定,投稿截止日期是6月5日。

事,事情(招领启事、寻人启事);示,给……看,启发。

年秋季,高中教学将使用重新(审定、审订√)的教材。

审定,审查决定(计划);审订,审阅修订(书稿)。

9.一个人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但首先要做到的是(品行√、品性)端正。

行,行为;性,性格。“行为”跟“端正”搭配。

4.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查访√、察访)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查,调查(案情);察,观察(民情)。

5.经由冯雪峰(引见√、引荐),我拜访了大病初愈的鲁迅先生。

见,见面;荐,推荐。此处是“使彼此认识”,用“见面”就可以了。

2.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防御√、抵御)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防,防备;抵,抵抗。前面陈述的“爆发”,所以用“防御”更好。

以上几种辨析方法,只是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所举实例也只是沧海一粟,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