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5

机械制图5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第六章第一讲

第一讲§6—1 视图 课题: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讲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形成、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1、了解六面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关系和三等关系 2、掌握向视图的画法 3、掌握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1、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对方向和位置的变化难以掌握 2、不具有封闭轮廓线的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 教具:挂图:“六面基本视图的配置”、“局部视图”、“斜视图” 教学方法: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有时,由于物体形状复杂,需要增加视图数量;有时,为了画图方便,需要采用各种辅助视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综合运用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视图是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所以,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规定了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都不相同时,三视图往往不

能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必须加上更多的投影面,以得到更多的视图。 1、概念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6—1(a)所示。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图6—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6—1(c)。按图6—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a)(b) (c) 图7—1 六个基本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 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O1A1/OA,q1=O1B1/OB,r1=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五章

第二十二讲§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5—2 组合体的画法 课题: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形体分析法 3、组合体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讲解形体分析法 3、讲解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表面连接关系 2、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3、掌握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重点:1、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教具:模型:形体相贴、形体相交、形体相切、支座 教学方法:用模型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斜二测图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组合体可以理解为是把零件进行必要的简化,将零件看作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成。所以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的绘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即形体分析法。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 (2)切割

(3)综合是上面两种基本形式的综合。如图5-1所示。 (a)叠加型(b)切割型(c)综合型 图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1)平齐或不平齐 当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分界线。 举例:如图5-2(a)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平齐,在主视图上不应画分界线。如图5-2(b)所示组合体,上、下两表面不平齐,在主视图上应画出分界线。 对照模型讲解。 (a)表面平齐(b)表面不平齐 图5-2 表面平齐和不平齐的画法 (2)相切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画分界线。 举例:如图5-3(a)所示组合体,它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底板的侧面与圆柱面相切,在相切处形成光滑的过渡,因此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切处不应画线,此时应注意两个切点A、B的正面投影a′、(b′)和侧面投影a″、(b″)的位置。图5-3(b)是常见的错误画

机械制图断面图教案.doc

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教案 科目机械制图教师班级时间课题名称§4-3 断面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断面图的概念; 2.知道断面图的分类和应用; 3.掌握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4.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画图、看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和对比学习法掌握断面图的画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对制图的热爱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断面图的概念; 2.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任务引领、结果驱动、做学一体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模式。它由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小结五个环节组成。 教学准备轴的模型、制图工具、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回顾 1.视图主要用来表达零件的形状,剖视图主 要用来表达零件的结构。 2.剖视图分为哪几种? 评价、指正个别回答 引入新课 观看多媒体,展示阶梯轴模 型,让学生观察。 讨论如何更好的表达键槽的形状结构?不同方法中找 缺陷,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实现任务的引领和铺垫。 多媒体演示 模型展示 启发设疑 引导分析 学生观察 思考讨论 展示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展示明确 任务描述画出键槽处、销孔处的断面图。 任务展示任务接受 任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引导分析观察分析 任务实施 任务一、断面图的概念及分类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 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 (二)断面图的种类 根据断面图在绘制时所配置位置的不同,断面图分为 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类。 1.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 2.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 动画演示 模型展示 结合配图 教师引导 学生自学 切割模型 学生自学 学生观察 并思考任务二、移出断面图的画法教师介绍

机械制图第三版王幼龙第五章教案1

1 / 25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课题编号]18-5① [课题名称]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组合体的概念、形体分析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通过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初步掌握分析组合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难点分析]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分析学生] 组合体的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制图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对形体分析法的理解掌握

和应用上,这是学习组 2 / 25 合体,解决组合体读图及标注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xx。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各是多少;如何识别两种图样?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叫组合体?组合形式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经叠加或切割形成,可视为简化了的零件。组合体视图的

机械制图题库第六章

单选题 题目编号: 0601 难度系数: A 题目:代表标准螺纹种类的代号(字母),均应注写在螺纹标记的最前面,并统一地称为()。 答案A 螺纹牙型代号 答案B 螺纹特征代号 答案C 螺纹代号 答案D 螺纹种类代号 正确答案:D 题目编号: 0602 难度系数: A 题目:按现行螺纹标准,特征代号G表示的螺纹,其名称是()。 答案A 圆柱管螺纹 答案B 55°非密封管螺纹 答案C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答案D 60°密封管螺纹 正确答案:B 题目编号: 0603 难度系数: B 题目:管螺纹标记(如G3/4)中的尺寸代号(如3/4)是指()。 答案A 以英寸为单位的管子通径; 答案B 以英寸为单位的螺纹公称直径; 答案C 无单位的尺寸代号; 答案D 以英寸为单位的尺寸代号; 正确答案:C 题目编号: 0604 难度系数: A 题目:图样中一般不画出螺尾,此时,图样中表注的螺纹部分长度是指()。 答案A 钻孔长度; 答案B 包括螺尾在内的螺纹长度; 答案C 包括螺尾在内的有效螺纹长度; 答案D 不包括螺尾在内的有效螺纹长度; 正确答案:D 题目编号: 0605 难度系数: C 题目:标记NPT3/4所表示的这类螺纹,广泛用于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按现行标准,这类螺纹应称为()。答案A 圆锥管螺纹; 答案B 60°密封管螺纹中的圆锥管螺纹; 答案C 布氏锥管螺纹; 答案D 圆柱管螺纹; 正确答案:B 题目编号:0606 难度系数: A 题目:下列外螺纹的画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A (0606-1.jpg) 答案 B (0606-2.jpg) 答案 C (0606-3.jpg) 答案 D (0606-4.jpg) 正确答案:B 题目编号:0607 难度系数: A 题目:下列内螺纹的画法中正确的是()答案A (0607-1.jpg) 答案B (0607-2.jpg) 答案C (0607-3.jpg) 答案D (0607-4.jpg)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 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 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 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 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 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 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 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