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导学案模板

初中导学案模板

初中导学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指导学案的模板,它可以帮助教师更便捷地制作导学案,下面介绍一下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一、的内容

1. 整体结构

初中导学案应该包含以下内容:预习任务、导入引导、知识讲解、训练检测、作业布置和自主学习任务。预习任务应该包括课前的教育活动、论文阅读和个人预习等内容,导入引导应该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呈现问题等内容,知识讲解应该按照知识点进行,渗透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训练检测应该针对知识点进行,学生需要在导学案中完成一定的训练活动,作业布置应该简明扼要,并强调具体要求,自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信息等。

2. 内容要点

初中导学案的具体内容要点应该根据学科内容和教材要求来制定。一般来说,每个知识点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训练活动,包括口头训练、听力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此外,还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和运用,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并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的制作方法

1. 设计模板

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科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模板,包括导学案的格式、样式、字体、大小等方面。设计好模板以后,直接在模板中填写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导学案的风格和质量的一致性。

2. 具体操作

在填写导学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明确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目标和要求,以及需要进行哪些训练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注重理解

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活动时,应该注重理解和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3) 作业要求具体

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如字数、格式、内容等方面,以免学生出现偏差。同时,应该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总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其质量和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在制作导学案模板时,应

该注重质量和效果,并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来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班级:姓名: 第1节分子热运动 一、学习目标 1、我们要知道物质的构成,并了解分子的尺度。 2、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并理解扩散现象说明的道理。 3、我们要知道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我们要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学指导检测及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课本第2页)①一切物质都是由或构成的。 ②分子直径约为m。 注意分子很小,单凭肉眼无法看到,要通过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知识点二: 分子热运 动 (课本第3 页至第4 页) ①扩散现象:互相接触的不同的物质的彼此自发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③物理学中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跟 有关。 【即时训练】 1、“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的现象,说明了分子 在。

2、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到的 现象是热水杯中的水先变红。该现象表明,分子的热运动快慢 跟有关。温度越,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 扩散得越。 知识点三: 分子间的 作用力 (课本第4 页至第5 页) ①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②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即时训练】 3、下列的实验情境1和2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实验情境3能说明 分子间存在。 三、巩固诊断 1、下列现象属于分子扩散现象的是() A、丹桂飘香 B、落叶纷飞 C、雪花飘临 D、灰尘漫天 2、春天,“荷兰花海”花香满园,这一现象表明。 3、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他将100ml水跟100ml的酒精混合后,结果发现体积小于200ml,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 4、固体和液体均不容易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四、自查(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日清情况记录()

初中导学案模板

初中导学案模板 : 初中导学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指导学案的模板,它可以帮助教师更便捷地制作导学案,下面介绍一下的内容和制作方法。 一、的内容 1. 整体结构 初中导学案应该包含以下内容:预习任务、导入引导、知识讲解、训练检测、作业布置和自主学习任务。预习任务应该包括课前的教育活动、论文阅读和个人预习等内容,导入引导应该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呈现问题等内容,知识讲解应该按照知识点进行,渗透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训练检测应该针对知识点进行,学生需要在导学案中完成一定的训练活动,作业布置应该简明扼要,并强调具体要求,自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信息等。

2. 内容要点 初中导学案的具体内容要点应该根据学科内容和教材要求来制定。一般来说,每个知识点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训练活动,包括口头训练、听力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此外,还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和运用,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并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的制作方法 1. 设计模板 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科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模板,包括导学案的格式、样式、字体、大小等方面。设计好模板以后,直接在模板中填写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导学案的风格和质量的一致性。 2. 具体操作

在填写导学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明确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目标和要求,以及需要进行哪些训练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注重理解 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活动时,应该注重理解和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3) 作业要求具体 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如字数、格式、内容等方面,以免学生出现偏差。同时,应该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总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其质量和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在制作导学案模板时,应

中学导学案模板

中学导学案模板 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执笔:陈启水审核:高介华审批:邱晓华学案编号:02 授课人:陈启水授课时间:9.3 姓名:班级:小组: 所示。以上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声停止,这是因为例2 能说明“液体可以A.我们听到雨滴打B.我们听到树枝上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后,发 传声”的事例是( 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小鸟的“啾啾”声的说话声吓跑) 思路剖析:分析数据来寻找规律,可以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出发,寻找共性与差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从表中看出,温度升高时声速变大了,所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另外,表中所给的声速,在空气(气体)中慢,思路剖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需要分析题干中每种情况下声音是通过哪种物质传到耳中的。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我们听到的鸟鸣也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人听到溪流的流水声也是由空气传播的,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气体能够传声。水中快要上钩的鱼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鱼听到了岸上人的说话声,这声音必须由水才能传给鱼,故说明液体能传声。变式练习2: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两个人能在相距不太远的地方用它通话,说明(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在水和煤油(液体)中较快,而在冰等(固体)中的最快,这样可归纳出另一条规律: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又比气体中快。变式练习3: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 B.声音是通过钢线传播的 五、小结评价回味反思,领悟提高,做到自主评价C.只有钢线和纸盒子组合在一起才能传播声音 学完本节课,请在各项后面的“( )”中用“√”或“?”标注你是否掌D.以上说法都不对 握。分析数据,提取规律。(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对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两个因素有关的理解。( ( ( ) ) ) 四、小组自主学习活动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课本小资料表格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整理学案】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初中导学案范文

初中导学案范文 请尊重我作为AI助手的能力和限制,我无法以那种特定的格式撰写文章。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篇关于初中导学案的范文,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初中导学案范文 尊敬的同学们: 欢迎来到新学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对于新学期的到来,我充满期待和希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我准备了本次的导学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践。 导学目标:帮助同学们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一、语文篇 1. 阅读:请同学们每天阅读一篇短文,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周末将这些感想和问题整理成一篇读后感,发表于班级公告栏上。 2. 词语造句:请同学们每天抽取5个生词或短语,并编写句子,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 二、数学篇 1. 预习:本周我们将学习有理数和代数方程式,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并尝试解决相应的问题。

2. 课后习题:每节课后,同学们需要针对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习题。请同学们准备一份错题本,记录下每次错题的原因和解题思路。 三、英语篇 1. 听力训练:请同学们每天听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英语广播,以 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2. 句型造句:请同学们每天选择一种句型,并造句练习,用以提高 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科学篇 1. 实验观察:本周我们将进行有关光的实验,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 中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 2. 科学问答:请同学们每周准备一道科学问题,并向全班提问。同时,也要主动积极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以加深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五、综合篇 1. 社会实践: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2.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自行组队,选择一个科学项目,自主实施, 并撰写实践报告,展示在班级科学展上。 以上是本次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积极 思考和实践。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新学期将充满成长和收获!

(完整版)初中英语导学案模板

【课题】 Unit 5 sectionB1a--2c ( 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单词 interesting,boring,fun,difficult,relaxing,watch,watch TV 2.熟练掌握提建议的句型Let's-- 【重点、难点】 1.学习使用描述性形容词:interesting,boring,fun, difficult,relaxing:复习do/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 和let's…句型;复习名词的复数构成与使用。 2.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的结构,尤其是单三形式的变化。 【导学指导】 温故知新小组复习提建议的句型Let's… 自主互助学习 知识点击: 1.Let's play computer games. Let's=Let us 让我们 let sb do sth 让某人干某事 2.That sounds interesting. That sounds good / great / interesting / boring.那听起来不错 /好极了 /有趣 /无聊。(that指代上文之事,注意that sounds的主谓一致原则)小组讨论总结sound 为什么词?后需加什么样的词?举例说明. 学习任务:

一.熟练掌握本课的7个单词。 1.个人自读,记忆本课单词。 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写情况。 3.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并展示。 有趣的,令人感兴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聊的,令人生厌的__________ 困难的______________ 轻松的______________ 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完成1a---2c的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完成1a 。 2.听录音,练习Let's--的用法。 3..听录音完成2a. 4.再听一遍,完成2b内容。 5.使用描述性形容词:interesting,boring,fun, difficult,relaxing和let's…句型,小组竞争作对话练习,比一比,哪一组作的好。 【课堂练习】 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These questions are very d_____________. 2. They play football e__________ day. 3. D________ she like sports? 4. That s__________ interesting. 5. I don't w____________ TV in the evening.

初中数学新课导学案模板

初中数学新课导学案模板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运算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1. 理解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相关运算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 1.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a. 教学PPT; b. 教学教具; c. 相关教材和教辅; d. 解题示例。 2. 学生准备: a. 完成相关预习; b. 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5分钟) 通过展示教学PPT,结合实例,依次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3. 运算方法和技巧讲解(20分钟) 通过解题示例,讲解本节课的相关运算方法和技巧,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4. 练习(3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5. 梳理与总结(10分钟) 教师梳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七、课后扩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相关拓展练习,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教师需要进行反思,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导学案模板,教师可以组织和准备一堂初中数学新课的授课。这个模板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以提供教学过程的指导和安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导学案学案模板

学习目标 1. 记住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形态结构的特点 2. 举例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_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______、______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3、常见的藻类植物有______、______、海带等。它们大都生活在______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分化。 3、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和。但是茎中没有,叶中没有,根非常简单,称为。因此,植株一般都很。苔藓植物的叶只有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 4、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环境中,它有、和的分化。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大片植物灭绝后,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年代形成。 合作交流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些绿膜可能是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在这里生长的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为什么说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 4、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哪一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说说输导组织对于陆生植物的生活和生长 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课小结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不同环境 结构 相同 反馈检测A选择题: 1、与苔藓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 A、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B 、用孢子繁殖 C、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植株矮小,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2、在绿色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种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3、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 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4、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A.蕨菜 B.发菜 C.满江红 D.卷柏 B选择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和“日初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 描写,这里的“绿”是指() A、藻类 B、蕨类 C、苔藓 D、种子植物 2、下列叙述海带不正确的是() A、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叶

初中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编写教师: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 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 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P106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学生观察积分榜,并思考下列问题: (1) 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 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 解:设胜一场积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 的值。 例如从第三行的方程:23159=⨯+x ,解得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1) 如果一个队胜m 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为2m ,负场积分为14-m , 总积分为2m+(14-m)=m+14。 (2)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 场,则负了(14-x )场,若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 分,那么列方程为:x x -=142,解得3 14=x .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x 表示一个队所胜得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314= x 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拓展延伸: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吗? 设胜一场积x 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10x ,负场积分为(24 -10x )分,他负了4场,

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1)[修改版]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1) 初中数学教学引导案例设计(修正版)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1. 学习方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白板作图来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白板作图,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运用图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运用白板作图,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运用白板作图)?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三、建立模型探索发现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导学案模板

环县五中新课堂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课题课题3 元素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法自学+探 究+引导主备郑琦执教郭国斐、李芳、 郑琦 班级九年级1--10班日期2013.9 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重点1:元素概念的内涵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认识元素周期表 课堂流程学法指导 独学一、元素(学生自读课文P59)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等学生自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完成下列习题。】 1、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元素符号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2、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 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 的成分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同种元素一定含有() A、相同的质子数 B、相同的中子数 C、相同的电子数 D、相同的电子层数 二、元素符号 【设问】我们知道了元素的定义,那么地壳中含有哪些元素,元素又该如何 表示呢?元素符号的意义是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元素?含量居于第三位的是什么元素? 5、下列元素符号中即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A:H B: Na+ C: 2Cl D: O2 6、回忆归纳元素和原子区别和联系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学生自读课文P62)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______,共有______个横行,有______个周 期;每一纵行代表一个___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 ______个纵行,划分为______个族。 老师活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聆听学生存在的疑惑 认真研读 课文内容

七年级导学案

七年级导学案 初级中学校导学案 初中指导案例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审核(签字):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 学作品的意义。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学习重点: 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这篇文章优美而丰富的语言。 3.拟 人化和对话的使用。学习指导: 中学语文和小学语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学好中学语文,特在 此介绍一些学习语文的便捷的方法。1、如何制订语文学习计划。2、如何预习。 3.如何做课堂笔记。 几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教学方法:赏读法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从乡村的门到房子的门。还有一些神奇的门,比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一扇陌生的门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门后总是那么神秘, 充满诱惑。当你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同学们,当你们走进中学的大门时, 感觉如何?今天,著名作家赵立红先生希望带领我们走进文学领域的大门,揭开文学的神 秘面纱,让我们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成为文学的忠实读者。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 释义()好处()视野()广袤()奇安移情()wē(2)结合注释掌握单词的意思,并指出以下单词的上下文含义。1.为你开门。() ⒉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⒊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三)朗读大比拼: 1.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自由阅读课文,发音准确。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比赛。方法 如下:

初中数学学案

1.2.2数轴导学案 预习目标: 1.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知道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预习重点 1.数轴的画法;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预习难点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课堂预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观察一下直尺,直尺上哪边的数大,哪边的数小?那么有理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吗? (二)一起探究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三)数轴 1.数轴的画法 第一步:画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O,这个点叫做_______。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为_______向那么相反的方向(从原点向左)则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 总结: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数轴的

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2.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原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____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数或者小数可以用数轴表示吗?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 点表 示什么数?原点向左2 11个单位长度的B 点表示什么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6)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3.学以致用,展示风采: 例1 画一条数轴,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0,-2.5,2 14. 例2 指出数轴上 A 、B 、C 、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归纳: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

初中音乐导学案范文推荐5篇

初中音乐导学案范文推荐5篇 初中音乐导学案范文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难点:难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学生静听。)同学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触呢?要知道这是世间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更要知道这是贝多芬全聋后的作品,是超越灵感的产物,也是有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的精神的英雄,才能够创造出来。(再次聆听,感受)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看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整体感知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初中音乐导学案范文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第1节分子热运动 一、研究目标 1.了解物质的构成,掌握分子的尺度。 2.认识扩散现象,理解其背后的道理。 3.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4.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自学指导: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直径约为1×10^-10m,需要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①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在接触时自发地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被称为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即时训练】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扩散现象的例子,说明分子不 断运动。

2.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热水杯中的水先变红,这表明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知识点三: ①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②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即时训练】 3.实验情境1和2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实验情境3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三、巩固诊断

1.分子扩散现象的例子是A.丹桂飘香B.落叶纷飞C.雪花飘临D.灰尘漫天。 2.春天“荷兰花海”花香满园的现象表明分子不断运动。 3.XXX同学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发现体积小于20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四、自查 记录今日之事,日积月累成大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 第2节内能 一、研究目标

(完整)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完整)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学海XXX奋勇拼搏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研究】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 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 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 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 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 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 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平日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平日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 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 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 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 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落幕式上阵容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 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

初中物理毕业会考所有单元复习导学案模板

初中物理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 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测量 2.参照物的选取 3. 平均速度及有关计算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偶然出现在计算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m );常用的工具是 。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 、 ,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 。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cm. 2、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 m 0.23dm= nm 手掌宽度10cm ,门高大约2m ,课桌高大约0.7m=70cm ,教室内高大约3.5米; 指甲宽度 1cm 3、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 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gui )、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实验室的秒表等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例如:两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可能 。(相同/不相同)减小误差的方法: , 用更精密的仪器。 5、运动的相对性: ①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③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④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 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 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 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 的。 6、速度的物理意义: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7、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速度换算:1m/s= 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8、平均速度--- 路程测量刻度尺,时间的测量:秒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2: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 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