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英文版课程设计

金融学原理英文版课程设计

1.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inance. The m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basic knowledge of Finance. The course is also design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e in the economy, the principles of Finance and the basic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2. Goal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urse is med at enabl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Finance

•Utilize financial tools to analyze business problems

•Develop a financial plan for an organization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3. Learning Outcomes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fine and understand basic financial concepts, such as net present value, future value,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Identify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financial ratios.

•Understand the basics of financial forecasting and budgeting.

•Describ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inancial markets, including interest rates, exchange rates, and inflation rates.

•Analyze financial statements.

4. Learning Materials

The mn learning materials for this course are as follows: Textbooks

•Ross, S. A., Westerfield, R. W., & Jordan, B. D.

(2019). Essenti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McGraw-Hill Education.

Reference Materials

•Brigham, E. F., & Houston, J. F. (2018).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engage Learning.

•Gitman, L. J., & Zutter, C. J. (2019). Principles of managerial finance. Pearson.

Online Resources

•Investopedia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Economist

5. Course Content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opics:

Topic 1: Introduction to Finance

•The role of finance in the economy

•Basic financial concepts

•Forms of busin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gency relationships

Topic 2: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balance sheet

•The income statement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opic 3: Time Value of Money

•Future value and present value

•Annuities and perpetuities

•Calculating loan and mortgage payments Topic 4: Risk and Return

•Risk and uncertnty

•Measuring risk and return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Topic 5: Capital Budgeting

•Net present valu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Payback period

Topic 6: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Overview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opic 7: International Finance

•Currency exchange rate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6. Assessment

The final grade for this course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Assignments: 20%

•Quizzes: 2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7. Conclusion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basic knowledge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urse

will cov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tools, and techniques of Finance, includ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time value of money, capital budgeting, and risk and return.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analyze financial statements,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e in organizations.

金融学教程课程设计

金融学教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金融 行业的基本概念、行业和市场趋势,及所需的技能,以在金融行业中立足。 二、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金融基础知识 本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等。 2.2 金融市场与市场趋势 本部分涉及到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种类,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同时还需要分析当今金融市场的趋势和市场环境下的应对措施。 2.3 基本的金融理论和技能 本部分主要讲授金融理论,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金融分析技能。 2.4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本部分主要介绍金融政策,分析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时间将用于理论讲解,同时还 会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还将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3.1 课堂讲解 教师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以生动的实例和经典的案例来进行课堂讲解。 3.2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3 实践环节 我们将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应用技巧。 四、评价方式 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表现,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4.1 作业 作业将围绕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展开,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4.2 课堂参与度 课堂参与度是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鼓励并期待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 4.3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将涵盖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评估方式。 五、教材 本课程所依据的教材为《金融学》(第10版),作者为理查德·A·布莱利、斯图尔特·C·迪安和巴提·J·麦克林托克。

金融学基础课程设计

金融学基础课程设计 简介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货币和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金 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构成和运作的学科。本文将介绍一份金融学基础课程设计,以帮助初学者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旨在提供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机构和 金融工具的构成和运作,以及金融市场的监管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他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深入学习金融学和从事金融行业从业作铺垫。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货币和金融市场 本部分主要介绍货币的概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别、金融市场的组成和 功能等内容。学生将学习到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作用,理解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关系,以及通货膨胀和政策利率的影响等。 第二部分: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 本部分主要介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构成和运作,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以及股票、债券、期货等工具。学生将理解各个机构的职责和作用,熟悉各种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的监管 本部分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监管的概念、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等内容。学生将了解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理解各种金融法律和法规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 课程学习方式 本课程既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也包括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具体学习方式如下: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主讲的形式,讲解金融学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生动的演练和应用。 •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模拟交易、投资决策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 课程作业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本课程将会布置若干作业,以下是具体作业内容: 1.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2.基金申购和销售投资组合实例设计。 3.股票投资分析实践操作。 课程评估 除课堂上的作业评估外,本课程将有一门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将覆盖所有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考试分为两个部分: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应用题: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金融实际操作能力。

金融学系课程介绍(中英对照)

金融学系课程介绍(中英对照) 序号:1 课程编码:16001020、16001030、16001040 课程名称:金融学 Finance 学分:4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从分析金融运作对象——货币、货币资金、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入手,阐述货币时间价值原理;介绍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及业务,说明其在 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货币政策及作为其依据的货币理论等。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熟悉金融学原理体系、分析 框架及思维方式,从而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拟用教材:《金融学》,杨长江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参考教材:《金融学原理》,彭兴韵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1版 Course Code: 16001020、16001030、16001040 Course Name: Money & Finance Department: Finance Department Credit: 3 Periods Per Course: 3 Students: Undergraduates Prerequisite Course: Microeconomics Contents: The framework of this cours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operation objects, such as currency, funds, financial tools and assets. Also the course explains the principles of the currency time value,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classification and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arkets, and then points out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economy. It discusses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ories. From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ge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finance, and be acquainted with financial principle and analysis methods. Those will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consequent study of specialized courses. Course book:《Finance》, Yangchangjiang, Fudan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Jan,2005 Reference book:《Fundamentals of Finance》, Pengxingyun, Sanlian Press, first edition, Sep.2003 序号:2 课程编码:16002020、16002030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学 International Finance 学分:3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金融学、宏观经济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国际金融”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的,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有:(1)国际收支;(2)外汇供与外汇汇率;(3)

金融学原理英文版课程设计

金融学原理英文版课程设计 1.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inance. The m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basic knowledge of Finance. The course is also design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e in the economy, the principles of Finance and the basic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2. Goal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urse is med at enabl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Finance •Utilize financial tools to analyze business problems •Develop a financial plan for an organization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北师大珠海分校金融学专业课程 英文版教材 行为金融学6至10章课后答案

1、 miscalibration : is the tendency for people to overestimate the precision of their knowledge.标准误差是人们高估自己知识精确度的一种趋势。 excessive optimism: people’s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are 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过度乐观:人们对于将来的预测是不切实际的乐观。 better-than average effect: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says that many of us feel we are smarter or more skilled than average. 好过平均水平效应: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智慧或技能比平均水平要好。 Illusion of control:people think that they have more control over events than objectively can be true.控制幻想:人们认为他们有比实际更大的支配事物的能力。 self-attribution bias: the tendency for people to attribute successes or good outcomes to their own abilities , while blaming failures on circumstances beyond their control ,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overconfidence .自我归因偏见:人们通常把成功或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控制之外的环境。 Confirmation bias: the tendency to search out evidence consistence with one’s prior beliefs and to ignore conflicting data.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们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点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的看法相左的观点。 pros of 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的优点:当目标确定,行动确定的时候,过度自信可能促进我们的效应。 cons of overconfidence: 过度自信的缺点: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交易,从而影响金融市场。 2、miscalibration is greater for hard questions , it is greater when we look at 50% confidence ranges. 3、suppose you are about to bowl with your friends. In standard 10-pin bowling,300 is the maximum score ,and 200 is and excellent one . You are feeling buoyant today and boldly predict 225 as your score, with a 90% confidence range of between 200 and 250. Over the year, you have averaged 175, with 90% of your results falling within 50 points of this magnitude (between125and225). On the basis of your season record, you are excessively optimistic (by 50 points). Moreover, you are miscalibrated, with your confidence interval being only 50% as wide as it should be. 4、过度自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标准误差。2、过度乐观。3、好过平均水平。4、控制幻觉。这些表现说明了过度自信是随着时间演变而来的。确定性偏差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自己之前的看法的信息和解释,避免不同看法的信息和解释的倾向。所以,即使通过了学习,由于确定性偏差的存在,过度自信不会马上消失。 5、这个球队之前16次常规赛的平均分数是(38*4+34*3+48+49+52+24+56+31+27+20+28)/16=36.1875,而大多数粉丝们认为他们在接下来的四次决赛的平均分会是50,所以粉丝们是过度乐观了。而他们的粉丝有95%的把握确定决赛时的分数会在45至55之间。这个自信区间太窄了。所以粉丝是过度自信了。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原理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类会计学、金融保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清醒的感知和认识,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紧密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金融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

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前言 1、教学内容要点: 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货币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钱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 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1、教学内容要点:

完整版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金融市场的机制和功能,金融机构的运作原理,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 2. 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功能; 3. 掌握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运作原理; 4. 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5. 培养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金融学导论 a. 金融学的定义与特点 b.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c. 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金融市场 a.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点 b.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c.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法规 3. 金融机构 a. 商业银行 b. 证券公司 c. 保险公司 d. 投资基金 4. 金融风险管理 a. 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b.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c. 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 5. 金融推演模型 a.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b. 金融统计推论 c. 金融风险模型

6. 金融政策与实践 a. 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 b. 银行监管政策与金融稳定 c. 资本市场开放与国际金融合作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方法论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独立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 课后作业:以练习题、论文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考试:对第一学期的知识进行综合测试。 4.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全面考核。 六、参考教材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在当今社会,金融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个人的理财决策到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学的影响无所不在。因此,对金融学的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实践,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金融知识的学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教学目标 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总体而言,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及掌握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基础阶段,应当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如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在深入阶段,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及掌握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三、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授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于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法。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金融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资理财实践、风险管理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五、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金融学的考核中,应当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包括试卷考核、案例分析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应当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FinancialTheoryandCorporatePolicy第四版课程设计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第四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是一门主要面向企 业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的课程。本课程主要涉及企业财务管理和金融 市场投资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 企业财务分析和决策、企业融资和资本结构管理、金融市场分析和投 资组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企业财务和投资决 策的挑战。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企业财务和投资管理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 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和投资管理的基本理论、经验和方 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企业融资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掌握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企业财务和投资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资本预算和决策 •资本市场和利率 •现金流量估算和管理 •整体决策 2. 企业融资和资本结构管理 •股票和债券的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和证据 •权益和债务融资决策 •企业并购与重组 3. 金融市场分析 •金融市场的机制和结构 •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践 •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 •证券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 4. 投资组合管理 •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决策

金融学原理教案

金融学原理教案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金融学原理是金融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 1. 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了解金融市场的组织和运作机制; 3. 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4. 理解金融决策的影响因素和风险管理原则; 5. 培养金融学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大纲 1. 金融学原理概述 1.1 金融学的定义与发展 1.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1.3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资金时间价值与利率 2.1 资金时间价值概念与计算 2.2 利率的概念和测算

3.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3.1 证券市场与证券种类 3.2 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基本概念 3.3 股票、债券、外汇和期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4. 金融风险管理 4.1 金融风险的分类与识别 4.2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3 金融衍生品的应用与风险控制 5. 投资与投资组合理论 5.1 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2 投资组合理论与有效边界 5.3 资本市场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6. 公司金融与资本结构 6.1 公司金融的基本理论和结构 6.2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6.3 公司融资决策与资本预算 7. 国际金融与汇率市场

7.1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 7.2 汇率基本概念和汇率制度 7.3 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风险管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授课:通过教师授课的形式,讲解金融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 和实践应用,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 2.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和解决真实金融案例,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 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小组练习和个人作业,以巩固和检验学生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实践调研: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金融市场观察,以培养学生 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 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掌握程度和表现等因素进 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 2. 作业与小组练习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小组练习,评价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20%。 3. 期中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测试学生对前半学期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20%。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课程设计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课程设计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内涵和操作方式,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未来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和决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作者 David Colander。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1.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2周) –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和分析框架 –宏观经济学的产出与收入 2.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2周)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增长理论 –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与未来趋势 3.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2周) –货币与金融市场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 –货币市场的运作与利率形成 –金融市场的运作与证券价格

4.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2周) –意外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成因 –经济波动与周期 –经济波动的管理与调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5.国际经济与全球化(2周) –货币体系和汇率 –国家经济的开放性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趋势 –全球金融市场与金融危机 6.美国经济活动和政策分析(2周) –美国经济的特点 –美国的货币政策、经济和财政政策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美国的公共选择经济学 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课程采用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实行案例教学和实践应用,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课堂考核方式 1.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小组讨论、课堂测验等,占总 成绩的30%。 2.期中考核: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

金融学原理(英文)第一单元课后答案

金融学原理(英文)第一单元课后答案 CHAPTER 1 ANSWERS 1-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tudy of finance was mostly descriptive. As the proliferation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own in recent decades, the study of finance has shifted toward more analytical metho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managerial finance focused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vestments were held mostly by powerful individuals or groups, and the banking system consisted of thousands of independent banking organizations that were primarily small, hometown banks. There was a shift toward greater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services organizations after the financial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Depression era of the late 1920s and early 1930s. At that time, managerial finance was concerned with bankruptcy issues, the investments arena became substantially more regulated with the birth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and the banking system went through significant restructuring with the failure of more than 6,000 banks. Modern finance finds its roo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century when increased competition reduced the profit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firms, so more emphasis was placed on evaluating the value of investment projects; small, individual investors became more active in the stock markets as mutual funds became popular; and, the restrictions on banking ope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eased 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creased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1-2 Simply stated, finance deals with how firms generate and use funds. T o do a good job, people in marketing

货币金融学 英文

货币金融学英文 Monetary Economics Monetary 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studies the role of mone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economy. In particular, it examines how monetary policy, which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s by central banks, affects infl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Money can be defined as anything that is widely accepted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in an economy. Typically, this includes currency, coins, and bank deposits. Money is essential to the functioning of modern economies as it facilitates transactions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by reducing the need for barter. Central banks are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s in order to maintain price stability and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In general, when the economy is growing too slowly or there is a recession, central banks will lower interest rates and increase the money supply to stimulate economic activity. Conversely, when

FinancialAccountinginanEconomicContext第八版课程设计 (2)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an Economic Context 第八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针对金融、会计、经济学等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高级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会计界的基础知识 2.准则和概念 3.财务报表分析和 4.税法知识 本课程学习以金融、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为背景,通过对课程内容 深入探讨、分析、实际操作,增强学生们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认识, 培养学生们对企业财务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经济环境的 能力。 二、课程大纲 课时课程内容 1 会计基础知识 2 准则和概念的了解 3 财务报表分析和解读 4 流动资产的管理和以固定资产为中心的投资管理 5 成本管理和成本卡控

课时课程内容 6 管理会计的推广 7 财务比率分析 8 财务并购和财务重组 9 税收管理和合法避税 10 因产品推动产生的定价策略 11 准确理解固定成本与活动成本 12 经济学清醒地基础理论 13 财务管理和企业策略 14 当前热门企业资本史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授课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会计、财务等知 识点的概念与原理。 2.实践操作: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贴近实际,通过实操操 作,让学生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网络学习:教师将在科技支持下,制定网络学习课程。 4.课外阅读装备:给学生推荐学习课外阅读,辅助课堂教学。 四、考核方式 1.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将占总考核成绩的30%。其中课堂考 勤和作业考核各占15%。

2.期中考核: 期中考核将占总考核成绩的35%。试卷将包括 课堂讲解和素材分析。 3.期末考核: 学生必须通过期末考核才能通过本课程。期末 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5%。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an Economic Context, Eighth Edition》 (二)参考书目 1.《现代财务管理》(第八版)/ Ross. S. A., Westerfield. R. W., Jaffe. J. F., & Jordan. B. D. (2019) 2.《中级财务会计》(第十版)/Kieso, Weygandt, & Warfield(2016)。 3.《价值税》(2019)。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金融学 2.课程英文名称:Finance 3.课程类别:任选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总学时: 40学时 6.总学分: 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金融学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旨在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业务,便于同学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的基本原理及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真正掌握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及运行规律,以及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探讨我国金融政策的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4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其演变,货币的职能及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等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形式的演变;掌握货币的职能和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演变;货币职能及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教学难点: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 2.第二章信用与利率(4学时) 教学内容: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现值、终值、复利等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理解现值、终值和复利。 教学重点: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金融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金融学原理 (Principle of Finance) 课程代码:20410239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 0 )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金融数学、应用数学等 教材:《货币金融学》,谭中明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有关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调控、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金融理论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在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利率与现金流贴现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认知货币金融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及其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熟悉金融改革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理论认识、分析和探究经济金融现象、本质和规律。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货币 (一)课程内容 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的类型) 2.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3.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及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我国的货币制度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制度的演变和我国的货币制度; 2.熟悉货币形态的演变; 3.懂得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格雷欣法则; 4.理解货币的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以及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格雷欣法则。 2.难点:货币的起源及演变、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章信用 (一)课程内容 1.信用概述 信用的概念、特征信用与诚信、信誉的区别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形式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 3.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征信用工具的分类债权类信用工具股权类信用工具金融衍生工具 4.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信用制度信用体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体系的内容; 2.掌握信用与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征; 3.熟悉各种信用形式和主要信用工具的特点; 4.理解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信用体系的含义与内容。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信用与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特点;信用体系的含义。 2.难点:信用的产生及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利息 (一)课程内容 1.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息的本质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的计算 现值与终值现值和终值的运用

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学(双语)课程课程大纲

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学(双语)课程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金融学(双语)* (英文名称:Financial Economy ) 课程编号:00405071 学分数:3(其中讲授学分: 3 实践学分: 0 ) 学时:48(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学时: 0 ) 任课教师:赵红平、单以红、武琳、王国林、董凯等 开课学院:商学院 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统帅性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多元。教学体系以开放经济为环境,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以货币、信用及其价格等基本要素为基础,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载体,阐释金融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利率为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纽带,说明其作用机理;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讨论宏观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研究金融发展的稳健与效率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金融学与很多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金融学的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后续课程包括计量经济学、风险投资与项目评估、经济学分析方法等。总的来讲,金融学是一门带有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其中很多专题性的问题还要后续有关课程中更详细的讲述。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过程

金融学原理(共29页)

第一章: 货币产生(chǎnshēng)及其形式的变迁: 为什么会产生(chǎnshēng)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shānɡ pǐn jiāo huàn)发展的结果。(一个(yīɡè)中心)物物直接交换需要需求的“双重耦合”,借助媒介的间接交换。 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 物物交换有太高的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交换媒介进行间接交换;交易中最受欢迎的商品常常被充当交易媒介,并会自我强化为大家都接受的交易媒介,这就是货币。 货币的发展: 按物质形态,货币经历了如下的演变:非金属商品货币→称量金属货币→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按价值关系,货币经历了如下演变:足值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为什么会从商品货币发展到电子货币? 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 货币的职能及定义: 货币职能的传统归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支付手段。 现代经济学的一般概括:交易媒介、计值媒介、价值贮藏。 货币作为标价工具有什么好处? 简化了交易的次数和价格体系;简化了簿记,便利了企业进行财务核算,也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方便。

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与股票、债券、地产、艺术品、古董等资产有什么不同? 从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几个方面比较(1)货币有“流动性”的优势(2)货币一般不能带来账面增值(3)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还取决于通货膨胀预期。 货币的定义: 货币就是“钱”,“钱”就是货币吗? 我们现在所说的钱,它没有价值,只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对货币的定义:同时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物品,在支付中被普遍接受的物品,基于统计和控制目的,从货币的外延定义,狭义货币(M1):公众持有的现金+交易账户存款。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的标准:资产的流动性。 Q币是货币吗? 不是,货币使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货币材料、货币单位体系、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本位货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发行准备金制度。)、货币的对外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