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维持器」!

人类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维持器」!
人类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维持器」!

人類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維持器」!

人類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維持器」!

小腿肚指的是小腿後方軟軟的肉。包括稱作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肌肉,以及活動腳部與腳趾的肌肉,都呈倒心型集中在小腿肚。當這些肌肉頻繁收縮時,可將流往下半身的血液持續向上推送,就像幫浦一樣把血液往上送回心臟。

因此小腿肚功能如同「第二顆心臟」,是相當重要的肌肉群,也可解釋成「心臟負責上半身的血流,下半身的血流則由小腿肚負責」。

狗、貓、猴子等動物,都沒有小腿肚肌肉,動物中唯有人類擁有發達的小腿肚。這就是為什麼狗、貓、猴子,都用四隻腳行走;而只有人類,可以從四隻腳爬行,演化成兩隻腳站立並行走,讓視野變得更寬廣,雙手也得以自由使用,創造文明。

問題是,在地心引力的自然法則下,如何使往下流動的血液,可以反重力回送到心臟呢?從心臟送出的血液會運行全身,再經由靜脈回送到心臟,但心臟並不具備「吸回」血液的力

量。

70%的血液都集中在「下半身」

全身約有70%的血液會集中在下半身,假使血液不斷囤積,人類就會死亡。因此膝蓋下方的肌肉才會像幫浦一樣運作,形成將血液回送至心臟的機制。

請各位觀察一下行走時小腿肚的肌肉,會膨起又收縮。分布於小腿肚的動脈,其周邊的肌肉會時而用力收縮、時而鬆弛,與乳牛擠奶的動作(擠乳作用)相似,可將血液回送心臟促進循環。尤其在步行時作用力最大。

而在靜脈內,大約每隔5公分,就有一個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存在,需要強而有力的「上推力道」。因此,膝蓋下方的無名英雄,非小腿肚莫屬。

上了年紀、運動不足、運動過度、過勞、壓力、疾病或受傷等,各種原因都會加速小腿肚的幫浦機能衰退,造成血液凝滯、手腳冰冷、老廢物質囤積在血管內,導致百病叢生。

小腿常常抽筋、又硬又冰?小心,是生病的前兆!

◎不論夏天或冬天,手腳都冰冷得像一支冰棒?

◎25歲之後,初老症慢慢出現,走路、上下樓梯時,膝蓋都痠痛無比?

◎孩子才小學五年級,就已經是個「夜貓族」,不過12點絕對不睡覺?

◎血壓總是很高、每天頭昏腦脹、肩痠腰痛地過生活。

◎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長期忍受頸椎、後背僵硬的痛苦。

這麼多毛病,不論吃了多少藥、看了多少醫生,總是在生活中不停循環,想知道為什麼嗎?趕快來觀察你的「小腿肚」:不是比手掌還冰冷,就是像發燒一樣燙沒有彈性軟趴趴的,或是像石頭般硬梆梆的嚴重水腫,按壓後手指痕跡不易恢復仔細按摩深處有大小硬塊有些地方按壓會劇痛,若你的小腿肚符合上述一項狀況,本書作者「槙孝子醫師」要告訴你:「很抱歉,你的身體可能遲早出問題!」

你是不是平時虛弱多病、長期鼻子過敏,只能用嘴巴呼吸;

臉色鐵青沒血色,常常被問是不是生病、沒睡好,內心擁有許多煩惱及壓力?小心!僵硬、腫脹、冰冷的小腿肚,正一步步吃掉你的元氣!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小腿肚」這麼重要!年紀愈大,身體不斷冒出小病大痛?最常去的地方,竟是小診所和醫院?錢包裡,看病收據總是比鈔票還多?努力愈多,健康卻離你愈來愈遠?其實最簡單、有效的健康方式,在生活中就能輕鬆執行,偶爾踮腳走路、正確揉按小腿肚,就能趕走病毒痠痛,遠離疾病。

現在,請你揉揉整個小腿肚1分鐘。是不是感覺腳尖或全身很快就溫熱了起來,整個人都暖呼呼的呢?這就是小腿肚的神奇之處,因為人體有70%的血液集中在下半身,小腿肚就像一個幫浦,日夜不停地將血液送回心臟,小腿肚的重要性,可說是我們的「第二個心臟」!因此,只要增加下半身的血液循環,疾病痠痛就會慢慢改善!

點滴無法打入血管,只是揉摸小腿肚幾下,居然有明顯改善!「揉揉小腿肚免疫自癒法」的創始人,為已故外科醫師石川洋一先生,他親眼目睹點滴無法打入患者血管時,竟然只撫摸小腿肚幾下便顯著改善,便聯想到「只要改善血液循環,

就能預防百病」,於是放下手術刀,開始鑽研小腿肚健康法長達30年,並創造許多實績。

健康出現紅燈警訊的4大族群!

1)坐著不動的時間,比站立的時間還長的上班族。

2)走幾步路、爬一些樓梯就氣喘如牛,上氣不接下氣的少運動族群。

3)愛吹冷氣、愛喝冰飲的人。

4)身體總是說不出哪裡不舒服的銀髮族、家庭主婦。

從現在開始,請開始注意你的「小腿肚」狀態,小腿肚又硬又冰,就等於「幫浦功能」開始衰退,上了年紀、運動不足、運動過度、過勞、壓力、疾病或受傷……。各種原因都會造成小腿肚肌肉的幫浦機能衰退,接著就會造成血液凝滯、手腳冰冷、老廢物質容易囤積在血管內。透過實驗更發現:坐在椅子上30分鐘,小腿肚上方的血流速度會減退一半!血液一直停滯在腳部,長期下來甚至會在體內形成血栓,血管嚴重受損,未來罹患腦梗塞或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沒有健康的小腿肚,就無法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體溫、血液循環、免疫力是息息相關的。血液循環不良時,會使體內的白血球便無法聚集對抗異物,病毒與細菌便會開始橫行,引發感染症或癌症等各種疾病。「血液循環」可說是生命存活的關鍵!每天揉揉小腿肚,一定能讓血液循環比現在更順暢,體溫也會上升,健康狀況就會好轉。維持健康的正常體溫,使全身細胞活化,老廢物質就能完全排出,疾病自然遠離。

小腿肚,到底該怎麼按最有效?3大揉按重點,輕鬆實踐「小腿肚自癒按摩法」

〈重點1〉針對症狀,著重不同的按摩區塊

★女性月經不順、便秘、荷爾蒙失調、更年期障礎,老年人排尿困難、肝臟指數異常等。請著重小腿肚內側按摩(靠近大拇趾)

★家庭主婦常有心悸、失眠、焦躁不安問題,壓力過大偶爾出現呼吸困難、頭痛、坐骨神經痛、腰痛、水腫、膀胱炎、胸痛等問題時。請著重阿基里斯腱處按摩(小腿肚中間區塊)

★經常性頭痛、肩頸痠痛、長年腰痛、頭暈目眩、耳鳴、肋間神經痛、膝蓋痛等小毛病。請著重小腿肚外側按摩(靠近小姆趾)

〈重點2〉活用「指腹、手掌」按摩,就能降血壓、防百病!

把握「由下往上按、腹式呼吸」2大原則,就能隨時改善手腳冰冷、增強免疫力!用手指輕捏可以軟化硬塊,姆指交疊、抓握環繞能按壓深層肌肉,用膝蓋摩擦小腿,徒手也能刺激穴道,深層按摩後搭配「小腿放鬆操」,每週做2~3次,就能讓身體愈來愈健康!

〈重點3〉遠離高血壓、動脈硬化襲擊

小腿肚就是你的「私人醫生」家人身體不適時,可以請他們趴下幫他們按摩小腿肚並同時觀察,小腿肚的肌肉像個單薄的皮包,軟趴趴的沒有彈性時,代表「腎臟機能不佳」,若小腿肚膨脹硬梆梆,且容易發燙,代表「血壓較高」,若是小腿嚴重浮腫,或是輕壓一下就很痛,就代表有腰痛、肩膀痠痛、頭痛、糖尿病等宿疾,或是煩惱多、壓力大,快趁這個時候為家人做一次全身健檢吧!

巧妙按摩小腿肚一瘦再瘦

对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的OL们来说最头疼的就是腿部浮肿了,整天坐着的话,腿部很容易积水,血流也变得不畅通。特别是在几乎每天都开着空调的办公室里,浮肿或多或少都在困扰着OL们。今天就教大家一个轻松按摩消除腿部浮肿的小方法,试试看,很有效的哦!

步骤1、用两手一边捏小腿的腿肚子上的肌肉一边从中间向上下按摩,不断变化按捏的肌肉,重复5次。步骤2、象拧抹布一样左右拧小腿腿肚的肌肉,从脚踝到膝盖不断改变拧的地方,重复5次。

步骤3、两手握住小腿,大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从下往上按摩,重复3次。除了拇指,其它手指也要相应加大力度按摩肌肉。

步骤4、把拇指放在膝盖上面,两手握住大腿的肌肉边按压边按摩,重复5次。

(完整版)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 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 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 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和畜牧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农业化学化的恶果,必须生物防治,降低对农药的依赖等。 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对生物技术给予厚望。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在基因组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社会有特定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的应用时会引起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可能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若供卵者与怀孕的不是一个人,则生母也成了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的无性繁殖,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也会批量化吗?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人类本身,一些人成就了改造活动的客体,而另一些人是主体,一些认识按照另一些人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米勒实验。 3.“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勒实验。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圣经》片段《创世纪》等。 提问:最早人们认为生命是怎么起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们相信这些神话吗?为什么? 讲授:基督教在西方占统治地位以后,神创论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生命的起源的探索。 学生聆听、观看,感受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并想象原始的地球。 学生回答问题,大胆解释其中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 提问:46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播放视频]《原始地球环境》。 组织小组间交流:这样的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申提问: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量条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在哪儿? 1.学生观看视频,打开思维的阀门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 2.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收集的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如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说、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等。 二、米勒实验 讲授: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硫化氢和水蒸气等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小分子。 提问:科学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吗?如何验证?[课件展示]米勒实验。 提问:米勒实验装置各部分分别模拟什么? 讲授:1周后,在装置底部实验瓶的水溶液中,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其中有些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 提问:从米勒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让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些。 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 回答:水蒸气、氢、氨、硫化氢和甲烷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沸水模拟原始海洋;电极模拟闪电和辐射等环境条件;冷凝器模拟降雨等。 回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 三、生命起源学说 讲授:科学家进一步推测,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长期演变,最终形成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 提问: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你以此能得出怎样的推测结论? 阅读:海洋化学起源学说。 提问:科学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在原始海洋能够形成原始生命吗?如何验证? 讲授:我国的科研成果展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转运RNA等) 提问: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 讲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素材。 设问:有了基本材料在实验室里是否就可以制造出原始生命呢? 学生聆听、思考并回答:地球原始生命可能从外星球起源。 学生总结归纳:生命是复杂的,生命的起源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四、反馈练习 分析:腐肉生蛆。 提问:有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勇于对“神创论”提出挑战,比如善于观察的人们看到腐肉生蛆、枯草化萤、青蛙从淤泥中跳了出来、臭水沟里突然出现了老鼠等,便提出了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甚至可以自然产生。 提问:你们是否赞同自然发生论? 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出示实验装置图片) 提问: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提问:如果不加热肉汤是否会变质?为什么?有无对照?还可以怎样设计对照? 讲授: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自

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标题: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施一公(清华大学教授) 内容概括:首先,施一公教授从对宇宙的认识出发,利用众多数据向大家展示了宇宙的神秘。“如果宇宙的历史同比缩短为一个月,那么太阳系只存在了十天,恐龙统治地球长达8小时,人类停留了1分钟。而人类文明史仅仅1秒钟。”他用假设引出人类对历史的影响,并在最后强调“但是,这一秒钟,已经引发世界巨变,其后果无法估量”。随后又通过郑和与容闳的故事、宇宙飞船V oyager1和温室效应三个例子引出了讲座主题“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其次,施一公教授从宇宙的宏观美、细胞和蛋白的微观美以及分子和电子的超微观世界美三个方面,通过宇宙、蛋白结构和分子原子图片向大家展示了生命的艺术美。由人类所面临的“海水PH值持续降低”、“食品污染”等生存问题,指出要改善环境解决污染问题就必须依靠科技,尤其是生命科技。 施一公教授认为现代的生命科学是由传统生物学、现代生物学、药学和医学构成的,生命科学将从科学与艺术、制药和干细胞三个方面改造世界。最后他从结构生物学方面,详细介绍了结构转化原理在治愈艾滋病方面的巨大突破。 主观收获:这次报告让我对生命科学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白了生命科学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生命科学包括了很多的领域,它的历史悠久,发展意义重大,它通过探寻生命本质及生长发育、疾病、衰老等奥秘,揭示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随着生物技术在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环保以及能源、采矿等工业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它正在对人类经济及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生物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将遭到破坏,生态平衡也因此遭到破坏。生命科学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地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对我们的影响也有好有坏,我们只有掌握好它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才能造福人类。

关于人生意义的名言

关于人生意义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人生意义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2、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3、我一路狂奔,渴望在拥挤匆忙的人群里找到一个和我相似的面孔,她有和我相似的命运。我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参照,何去何从,不再那么仓皇。 4、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角,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5、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 6、要坚持有一天能变成坚硬的石头!我们永远渴望有一天我们的权利得以实现。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惧,在人生旅途上永远把我们追逐。 7、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8、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9、要探索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去追生与死,

安与危,乐与苦,常常是检验人生价值观的尺度。 10、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与勇敢迈向意志的那一天。 11、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12、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光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13、在人生中第一要紧的是发现自己。为了这个目的,各位时常需要孤独和深思。 14、有勇气在自己生活中尝试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正是那些使社会臻于伟大的人!那些仅仅循规蹈矩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 15、相遇,心绪如白云飘飘;拥有,心花如雨露纷飞;错过,心灵如流沙肆虐。回首,幽情如蓝静夜清。 16、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7、做事情不要去尝试,有志无恒一事无成,不要以为经历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二、课时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旁注 一、创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 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 球……) 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 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 态的生命。 设疑: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人类经历 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 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 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 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地球上的生命 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 学生欣赏并进行质疑 通过设 疑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然后导入本 节课题,进入 新课的学习。

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 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 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 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那么,今天 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 呢?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 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 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 么? 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 的。 推测判断二:宇生学说 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 家可以对宇生学说作出什么推测? 学生分组进行资料交 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 点 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 “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 生做出推测判断 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 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 猿。 小组2:学生代表介绍宇 生学说资料 小组2分析陨石成分, 作出推测陨石中含有构成生 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学生的推测判断 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 自星外天体; 本环节 是这节课的 重点环节,通 过采用教师 引导、讲解与 学生小组合 作交流学习 相结合的方 式,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学 生主体的教 学模式。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 草长莺飞,花开花落,万千生命以其独特的方式勾勒出那乐趣无穷的四时之景。人类身处其中感受着生命之美,探索着科学的奥妙。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包含了人类对生命、自然的探讨,所谓天地之道、万物之纲指的就是自然的规律,神明即指物质世界变化无穷。自从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遗传定律被一个接一个发现,1938年分子生物学诞生了标志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微观时期。1953年DNA勺结构被公布,中心法则也被提出。1973年重组DNA技术获得成功,1978年世界上 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1997年克隆羊多利出世,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画成功,直到现在生命科学还在持续高速的发展着,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巨 大的推进作用。 民以食为天,粮食于人类就如水于鱼一样的重要,中国以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上22%的人口,这都归功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发,同时现代基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提高了各种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毒能力从而增加了各类作物的产量和使更多的地区能够种植。同时对于动物基因的改造缩短了部分动物的生长周期同时也能改善畜牧产品的品质如降低了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使其能适用于更多的人群。现代酶工程也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如酒,这一特殊的饮料,古人对酒尤其偏爱,多少名句实在饮 酒时诞生的,即使在现代,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闲暇时喝点酒是一种不可言状的享受, 同时少量的饮酒对我们健康也有好处。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能源的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逐渐意识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水青山正在远离我们,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污染、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比如PM2.5这个最近新出的名词也反映了环境污染越发严重。这些问题大都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界中资源的过度使用,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微生物技术在新能源开 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一如生物柴油的开发、燃料乙醇的使用有效的缓解了能源压力,同时生物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并可以循坏利用,理论上大部分非金属的垃圾均可以作为生物能 源从而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现在在我国的大多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了沼气池,田里原本没用的秸秆和一些生活垃圾也到得了有效利用,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们 的幸福感。酶工程的发展也为保护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固定化酶的使用为净化污水提供了 一项强有力的工具,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氯酚,而将过氧化物酶吸附在磁石上可以对其进行 特异性吸附,对氯酚的过滤作用几乎达到100%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高分子 材料在工业方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同时高分子材料的处理问题却成了一个难题,因此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就成了热门,而用酶法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效、便捷的方法。 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支持。 (1)微生物工程。战争不给人类带来流离失所更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很多人死于 伤口感染之下。但是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却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状况,在二战中青霉素拯救了 数不清的人民和盟军战士,更以治好了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肺炎而闻名于世。这只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关于微生物技术的医学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越发不可估量。 (2)基因工程。从人类第一次合成人工胰岛素,基因工程在新药物开发领域就开始大 放异彩诸如人尿素酶、人生长素和干扰素等一系列药物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平均每年都有3-4个新药或疫苗面世,基因工程在疾病诊断方面也起了巨大作用,如用单链DNA做成的基因探针可以诊断出苯丙酮尿症、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等遗传疾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

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

篇一: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 来自网络【第四课《生命的意义》答案】一、 3. 人物踪迹环境心理4.(1)一种是肃杀的,一种是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 (2)这是作者独具的匠心,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也为下文引出保尔凭吊烈士时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做了有力的铺垫. (3)提示:保尔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受到的挫折,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把自己的一生献身整个革命事业而无怨无悔.二、(一)1、最宝贵只有一次仅有 2、抒发了革命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3、生命如此宝贵,万万不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 4、这是一段哲理性的抒情,是保尔面对战友亡灵而产生的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索. 5、表明了保尔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6、崇高评价和赞扬有力激励和鞭策 7、这两句语句式对称整齐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之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和气势8.生活就是战斗,赶快生活就要珍惜岁月年华,全身心地去工作和战斗(二)1(1) xiāo (2) yè (3) zhǎo (4) wēi2、熬夜苦读(勤奋读书)3、围绕“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声音太嘈杂、太喧嚣了,金钱、名誉、权力等各种各样的诱惑,使人疲于奔命”来答即可4、围绕“经历过痛苦、艰难、哭泣之后的收获也是真正的收获”,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体验来答即可 5、围绕“人只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接近人生目标”来答即可 6、围绕“倾听自己的脚步声”来答即可篇二: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 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生命的意义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他沿着小镇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着步子,不知不觉走到了松树林前,在岔路口停下了脚步。岔口右面是从前的监狱,阴森森的,和松树林只隔着一道挺高的尖木栅栏。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就在这里,瓦莉娅和故乡的同志们被送上了绞架,牺牲在这空寂的广场上。在当年竖立绞架的地方,保尔默默地站了许久,然后他走下路边的陡坡,进了烈士公墓。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围种植上一圈苍翠的小树。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 1.在文中画出交代保尔行踪的语句。写出保尔停留的两个地方。 89份文档 78份文档 78份文档 篇三: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 篇四:生命的意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命的意义罗家伦人生的意义在能认识和创造生命的价值。宇宙间的生命,既是如此的多,何以只是人类的生命,才有特别的意义?想解答这个问题,是属于价值哲学的研究。人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人能认识和创造人生的价值。因为人类能够反省,所以他能对宇宙的整个系统,求得认识;更能从宇宙的整个系统之中,认识其本身价值之所在。人类的生命,虽然限制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之中,但是他能够扩大经验的范围,不受环境的束缚;能够离开现实的环境而创造理想的意境。其他动物则不能如此。例如蛙在井中,则以井为其唯一的天地;离开了井,它便一无认识。人类则不然,其意境所托,可以另辟天地。只有人才能把世上的事事物物,分析观察,整理成一个系统,探讨彼此间的关系,以求得存在于这个系统内的原理,并且能综合各种原理,以推寻生命的究竟。说到人类能创造价值一层,对于生命的意义,尤其重要。一方面他固须接受前人对于人生已定了的价值表,一方面更须自己重新定出价值表来,不断地根据这种新的启示,鼓励自己和领导大家从事于创造事业和完成使命。如此,不但个人的生命,不致等闲消失,并且把整个人

公元年公元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600年~公元1839年 公元1609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G.伽利略制造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于观察昆虫的复眼。公元1628年 ●英国医生、解剖学家W.哈维所著的《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出版,建立血液循环 理论,奠定了近代医学和生理学的基础。 公元1660年 ●意大利解剖学家M.马尔皮基观察到蛙肺里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 血液循环理论。 公元1665年 ●英国物理学家R.Hooke(R.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蜂窝状小室,称之为 “Cell”,并发表著作《显微摄影》描述之。 公元1668年 ●意大利医生F.雷迪通过蝇卵生蛆的对比实验,为反对自然发生说提供了第一个证据。公元1675年 ●荷兰人A.van 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公元1675年 ● A.van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当时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由种种 活着的“小动物”组成的微生物世界,同时也发现了人的精子。 公元1682年 ●英国植物学家N.格鲁编著的《植物解学》出版,其中也包括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公元1686年 ●英国博物学家J.雷所著《植物史》第一卷出版,以后继续出版第二、三卷,其中讨论了 种的定义。 公元1727年 ●中国医学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人痘接种术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

1572);《医宗金鉴》(1742)介绍了痘衣、痘浆、水苗、旱苗四种方法。据俞正燮(1775~1840)在《癸巳存稿》中记载,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俄国已派医生来学“人痘法”。公元1735年 ●瑞典植物学家Linne C.V.(C.von林奈)所著的巨著《自然系统》第一版出版,首创物 种二名法,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分成纲、目、属、种,实现了植物与动物分类范畴的统一,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承认与推广。 公元1761年 ●科尔鲁特以早熟的普通烟草和晚熟的心叶烟草杂交获得了品质优良的早熟杂种一代。公元1770年~公元1774年 ●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曲折历程。造成这种曲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还是发现者本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总结这一深刻教训,可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就曾经对大气进行过研究,并把大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到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R. Boyle,1627-1691)在进行抽气机与燃烧实验时,发现了一些奇妙有趣的现象。在真空中,火药环只在受热的地方才燃烧,但一通入空气,立刻全部燃烧。这些燃烧现象,使波义耳得出结论:“空气中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 这给人们以启发,那就是空气中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此后,R. 虎克(R. Hooke,1635-1703)也做了类似的燃烧实验,并得出结论,认为空气中存在一种可以溶解可燃物体自身的东西。 罗伯特·波义耳和虎克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利地被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通往客观真理的征途上,遇到任何一点障碍,都可能使科学家犹豫不前,而大大推迟科学发现的时间。 在氧气发现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它使一些科学家步入歧途,茫然而不能自拔。“燃素说”是英国人乔治.恩斯特.史塔尔继承了约翰.约阿希姆.帕克的《地下的自然哲学》中的学说,并综合了各家观点,于1703年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为完整理论的。史塔尔认为,空气中有一种可燃的油状土,即为燃素。史塔尔所说的燃素是“火质和火素而非火本身”,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快速逸出。 燃素是金属性质、气味和颜色的根源。它是火微粒构成的火元素。按照“燃素说”的观点,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它应该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地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2018年度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张铭

第一章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 1.1 生物大爆炸 1. [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从水中爬上陆地的条件开始形成。 A.植物 B.水蒸气 C.肺 D.臭氧层 答案:D 2. [单选题] 生物大爆炸,其发生时间大概是()。 A.3亿年前 B.4亿年前 C.5亿年前 D.2亿年前 答案:C 3. [单选题] 根据考古所得化石判断,地球上的生命大概出现于()。 A.30亿到35亿年前 B.35亿到38亿年前

C.38亿到40亿年前 D.20亿到30亿年前 答案:B 1.2 生命的起源 1. [多选题] 在下列选项中,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 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 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 D.它是从陆生到水生的 答案:ABC 2. [判断题] 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是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 答案:错 3. [判断题] 脱氧核糖核酸是DNA的化学本质。() 答案:对 1.3 生命的本质

1. [单选题] 生物体这一复杂体系,是由()等分子组成的。 A.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B.碳水化合物和核算 C.蛋白质和核酸 D.水和蛋白质 答案:C 2. [单选题] 在各类元素中,()是地球上生命的骨架。 A.氧 B.氢 C.硅 D.碳 答案:D 3. [单选题] 在人类身体中,()是水。 A.0.6 B.0.7 C.0.8 D.0.5 答案:B

1.4 生命的基本属性 1. [单选题] 生物的基本属性不包括()。 A.新陈代谢遗传繁衍 B.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 C.物种多样性 D.生长发育 答案:C 2.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正确的是()。 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 B.他合成了生命 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 D.他参加过越战 答案:ABD 3. [判断题] 为适应外界的变化,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答案:对 1.5 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1. [判断题] 财富积累是文明的一个基本点。()

最佳答案:生命的意义

生命存在的意义 现在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生活动力,没有追求,还有些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有些人对待工作不认真,牢骚满腹,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啊。 所有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请闭上眼睛,想想自己现在做的事情,然后问问自己:我活着就是应该做这些事的吗?我活着到底应该做什么事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生命本身来看,地球上的生命活着就是为了展现生命能够展现出来的最佳姿态。从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地球上的生命活着就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地球上的生命靠着地球得以生存。地球养育生命,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生命以最好的姿态展现于世。当地球上的生命都把自己的最佳姿态展现出来,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极度美好的世界,我们把这样的世界叫做完美世界。完美世界也就使地球成了完美地球。把地球建设成一个完美地球就是地球生命的神圣使命! 只要你是以呼吸地球上的空气,吃地球上的粮食,喝地球上的水,走地球上的路而生存,你就有了无法推卸的建设地球的责任!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 我们这里讲的生命是指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地球上的生物。 各种各样的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地生长,努力地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或努力地使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它们没有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去干与此无关的事情。所以地球上的植物做到了它作为植物的本份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同样认认真真地在做着动物,做着它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它们已经把它们能够展现出来的最好的姿态很自然地展现出来了。这样动物们把地球建设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球。所以除人以外的所有动物和植物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它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它们都一直在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生命风采。 在地球生命中,最特殊的就是人类了。大家都认为破坏环境是人类的错误行为,那么保护环境就是人类应该做的事情了。大家都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和平相处,那么大大小小的战争,斗争,就是人类不应该做的事情了。大家都认为人应该善良,那么邪恶就是应该被消灭的。所以可以肯定,人类当中有许多人做着人类本

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三册10.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10章第4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奉城高级中学陆沛恒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价值和面临的威胁后,进一步了解人类是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以《解放日报》对北大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寿朋教授的专访中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经历为主线,学生在了解体会专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感人行为和独特的爱国情怀中,不但了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且在情感上激发了爱国的情怀,在行动上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约。 ○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3知道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归纳,提高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了解科学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感人行为和爱国情怀,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和文明不奢侈的生活消费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公约。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3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难点: ○1感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感触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组织学生分工搜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及生态伦理道德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

练习: 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使人类丧失一系列的生物资源,而且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国际上为保护各种生物物种和资源,形成了一个国际条约体系是() A、生物多样性条约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公约 D、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计划性合理砍伐与种植 C、人工种植,营造单纯林种 D、依据经济发展需要砍伐 3、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地球生命发展史

生命发展史 摘要:简要介绍自地球诞生以来的历史中地球生命起源,生物进化 的机制,并选取生命进程中的典型物种作具体说明;以树状图简单 阐述生命发展史的总体结构。 关键字:地球演变、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剑齿虎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蓝色的行星, 众多偶然又奇妙的因素, 使其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 更被诗人称作人类的母亲。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人为认识神秘的地球而苦苦地探索。我 们把地球的演变和伴随的生命起源及发展的历史, 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地球的诞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 它跟太阳系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最初地球也是由许多星 云团集聚而成的, 叫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的作用下,形 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又在适当条件下, 进一步缩合成结构原始、功能不专一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积累,浓度不断增加, 凝聚成小滴状, 形成多分子体系。在一定的进化概率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大约在35 亿年前终于形成了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体。 2 地球的少年时期 从距今30 亿年左右到5 .7 亿年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延续时间十分漫长, 大气、水、 生物圈也都有很大发展, 可生物界的进化却很缓慢, 直到末期, 地球上也还只是有菌类、 藻类和一些低等原生动物、腕足类动物等。在此时期, 生物界相继出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 从原核细胞发展到真核细胞是生物界完成的最重要的一次进化。 3 地球的古生代时期 古生代时期的地层可分成早、晚两期。早期分为寒武、奥陶、志留三个纪,晚期包括泥盆、石炭、二叠三个纪。这3.4亿年时间是最古老生命的时代, 地球到这个时期已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结构跟现在情况已差不多了。生物进 入空前繁盛时期, 数量、种群空前地增长。在前寒武纪末期, 蓝藻和菌类繁盛, 出现了低 等无脊椎动物。进入寒武纪, 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 若干门类无脊椎动物, 尤其是三叶 虫突发性开始繁荣。奥陶纪的海洋里, 藻类广泛发育,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头足类居多。 在奥陶纪晚期, 出现了原始的没有颌的圆口鱼形脊椎动物无颌类。真正鱼类出现是在志留 纪晚期, 是当时最高等的动物。其中有一种总鳍鱼, 以后发展成为两栖类。由两栖类进化 来的爬行类也在碳世纪中期出现了。总的来说, 在古生代时期, 植物界从低等的水生藻类 进化成较高等的陆生植物, 动物界从较低等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进化到鱼类和陆生爬行类动物, 完成了向大陆进军。 4 地球的中生代时期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1 【单选题】生物进化过程中,(D),蛋白质生命从水中爬上陆地得条件开始形成。 A、 植物 B、 水蒸气 C、 肺 D、 臭氧层 2 【单选题】生物大爆炸,其发生时间大概就是(C)。 A、 3亿年前 B、 4亿年前 C、 5亿年前 D、 2亿年前 3 【单选题】根据考古所得化石判断,地球上得生命大概出现于(B)。 A、 30亿到35亿年前 B、 35亿到38亿年前 C、 38亿到40亿年前 D、 20亿到30亿年前 4 【判断题】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原核生命形成了真核生命。(√) 1 【单选题】在生物得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于(C)。 A、 5亿年前 B、 6000万年前

400万年前 D、 2亿年前 2 【多选题】在下列选项中,关于生物进化发展得过程,说法正确得就是(ABC)。 A、 它就是自然变异与选择得协同 B、 它就是从低级到高级得 C、 它就是从水生到陆生得 D、 它就是从陆生到水生得 3 【判断题】脱氧核糖核酸就是DNA得化学本质。(√) 4 【判断题】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就是人类物种得进化顺序。(×) 1 【单选题】在各类元素中,(D)就是地球上生命得骨架。 A、 氧 B、 氢 C、 硅 D、 碳 2 【单选题】生物体这一复杂体系,就是由(C)等分子组成得。 A、 碳水化合物与核酸 B、 碳水化合物与核算 C、 蛋白质与核酸 D、 水与蛋白质

【单选题】在人类身体中,(B)就是水。 A、 0、6 B、 0、7 C、 0、8 D、 0、5 4 【单选题】人体得细胞数量大概有(A)。 A、 100万亿个 B、 150万亿个 C、 200万亿个 D、 50万亿个 1 【单选题】生物得基本属性不包括(C)。 A、 新陈代谢遗传繁衍 B、 应激性、运动适应性与内稳态 C、 物种多样性 D、 生长发育 2 【多选题】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正确得就是(ABD)。A、 她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 B、 她合成了生命 C、 她合成得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得支原体外壳 D、 她参加过越战

生命的意义600字作文(5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53785493.html,) 〔生命的意义600字作文(5篇)〕 ▲篇一: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题记 或许有人会觉得,生命,没什么意义。可你有没有想过生命的真正含义呢?人的一生就好比是每天的太阳,正因为每天有升起和降落,人们才会去珍惜阳光。生命也是同样,因为人的生命很短暂,所以才会努力工作,珍惜生命,为了自己的某个目标努力奋斗。生命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平淡无味的。

当然,在人生中也一定会碰到一些挫折,那就让我们一起迎着晨曦,忘掉昨日的烦恼,站起来对着天空大喊一声:“生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当上天给你一份困难来考验你时,同时也会给你一份机智和勇敢。自信是一把钥匙,为你打开光明之门,勇敢是所有困难的克星,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飞行。可有些人却经受不住上天带给你的困难,而却想着自我虐待,你这样做岂不是向困难举起了白旗,低头投降吗?如果你就这样轻易向困难投降,岂不当了困难的奴隶? 让我们把生命谱写在一条极短的百米跑道上;把漫长的人生压缩于一次极短的冲刺;不所有困难又浓缩于最后的一次胜利。如果你去问一个会溜冰的人他为何成功?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摔倒了,再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最后再给你一个自信的秘籍:生命中总会有阳光,不会总是阴暗的。

▲篇二:生命的意义 也许有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几 乎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 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虽然我只是一个中学生,但 我却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最近,我才找到了 满意的答案. 鲁迅先生在世时一直都在奋斗,我想,他生命的意义就 在于奋斗.而他为什么而奋斗呢?无非是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为了人民.我记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它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 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 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看了这样一段话,我深有感触,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然而,现在我们都已解放了,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别人,为社会, 为国家做出点贡献.

当前生命科学和未来10年之后的研究热点

当前生命科学和未来10年之后的研究热点 摘要: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正文:生物信息学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平台技术,其两大主要任务,即发现致病基因、阐明生命发育进化规律和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已经逐渐逼近生命科学研究的纵深,并开始有所收获,正在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前沿科学研究中解析海量数据的最佳工具。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随着被誉为解读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人类已初步掌握了自身的遗传信息。为了真正破译、读懂这部“天书”,各国科学家随即将生命科学的战略重点转到以阐明人类基因组整体功能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上。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自然成为新的研究焦点。以研究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为特征的蛋白质组学自然就成为功能基因组学中的“中流砥柱”,构成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战略制高点。 功能基因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从DNA mRNA 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Transcriptional control ),翻译水平调控(Translational control),翻译后水平调控(Post-translational control )。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也证明,组织中mRNA丰度与蛋白质丰度的相关性并不好,尤其对于低丰度蛋白质来说,相关性更差。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或迁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则几乎无法从mRNA水平来判断。毋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