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2019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km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B.政策C.技术D.市场

2.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A.缓解沉降B.改善大气C.减少地震D.减少能耗

﹝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八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模拟测试卷(一)﹞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我国埋深2000米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前三。2016年全国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576.1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42%。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A.其燃烧值更高B.开采难度更大C.储存于向斜部位D.不可用常规管道运输

4.大规模开采、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将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B.导致地面沉降

C.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D.减轻大气温室效应强度

5.煤层气作为我国“十三五”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这将会

A.使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北转移B.增加我国能源储备与安全

C.使能源生产重心向东南转移D.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②清洁能源的使用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摸底考试)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下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景观图。读图回答9—11题。

9.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A.海上风能平稳B.降低投资成本C.岛国海岸线漫长D.减少土地利用压力

10.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A.气压低B.气温高C.摩擦力小D.气压梯度力大

11.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改变大气环流B.改变大气降水C.干扰海上航运D.干扰GPS定位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

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来源:学。科。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18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所产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2014年,中国某企业投资2亿美元,开采几内亚博凯地区的铝土矿。2015年9月29日,首条满载铝土矿的18万吨散装船从几内亚启程到达我国烟台港。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基地。据此完成14—16题。14.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

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

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D.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

15.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的影响主要有

A.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B.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

C.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D.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

16.该企业计划在几内亚建设电解铝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产业结构调整B.我国铝土资源枯竭

C.几内亚产业基础好D.几内亚劳动力廉价

2016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P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并将铜矿采掘业转移到甲国,在甲国从事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满足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甲国局部位置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中国矿业企业首先选择甲国P铜矿区进行合作开采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资源状况C.交通运输D.人口稠密

18.中国矿业企业在甲国发展铜矿采掘和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甲国需求,带动经济发展B.满足国内需求,拓展国际市场

C.依托甲国资金,提高采矿技术D.增加当地就业,缩小城乡差异

19.近年来,中国矿产采掘业转移至甲国对我国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推动中国矿山机械工业发展B.增加中国国内就业压力

C.扩大甲国的进出口贸易市场D.减轻甲国矿区环境问题

(2018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为0.2m。可直接铺设铁轨,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下图),由于铁轨需要随时维护,费时费力,1989年开通运盐航道后,船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对茶卡盐业影响较大。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列对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B.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C.海洋—地壳抬升—湖水蒸发D.海洋—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1.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下列对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说法错误的是A.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

B.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

C.游客产生的废弃物

D.湖边煤矿开采掺入的矿渣

22.(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下面左图)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3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下右图),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

(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

(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4)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

23.﹝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

读下图,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2300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不暴露于空气。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240km 以外的智利第二大城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再运往发达国家进一步深加工。

(1)简析该企业在甲盐湖周边修建盐田的原因。

(2)说明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的原因。

(3)简述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的理由。

(4)目前有多家公司在当地开采富含锂的矿石,但当地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是否赞成这种作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答案】1.C 2.B

【答案】3.B 4.D 5.B

【答案】6.A 7.D 8.B

【答案】9.B 10.C 11.C

【答案】12.C 13.D

【答案】14.D 15.B 16.A

【答案】17.C 18.B 19.A

【答案】20.C 21.D

22.【答案】(1)优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

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4)塔拉滩发展光伏产业,改善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龙羊峡库区的淤塞;龙羊峡水电站在夜晚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的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23.【答案】(1)靠近盐湖,便于提取卤水;盐湖所在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有利晒盐;(高原地区风力较大,有利晒盐)。

(2)经再自然化过程(与原有湖水混合,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覆盖在干盐壳之下,(隔绝空气),减轻对大气的污染;(避免随意排放地表,污染大气及地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3)甲地自然条件恶劣;浓缩后的卤水重量减轻,便于运输;有公路连距海港,距离较近,便于外运;港口基础设施较完善(高原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差);劳动力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高原劳动力缺乏);地处沿海地区,环境容量大(在高原加工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反对:高海拔地区,高原开采基础设施差;只开采锂矿,易造成其它矿产资源的浪费;矿石开采,开挖地表,破坏植被;固体废弃物堆积,污染环境,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耗能大,开采成本较高;(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低)。

赞成:矿石锂的含量高(含锂的矿石品位较高),工艺成熟;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锂应用广泛,国际市场

需求量大,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可带动加工、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袁冬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简单说就是: 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 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 严谨、和谐、规范、高效。 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 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1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1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六到位” 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专题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延伸。讲出题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十五: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主要海洋环境问题。 (一)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海洋捕捞、养殖、增值等 海洋渔业分布 原因 世界五大渔场 2 矿产资源分布大陆架 近岸带 海盆 海底油气资源的开发:勘探----开采---运输 3空间资源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 利用方式:交通运输、生产空间、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体现)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围海和填海造陆 (二)海洋环境保护 1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污染物来源分布在 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源 分布在 处理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图1),回答1-2题.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A B C D 3下图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滨海资源②海洋经济③海洋资源开发④海洋空间利用⑤海洋盐业 (2)石油和锰结核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从形成条件分析, 石油主要分布在;锰结核主要分布在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下题 1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B.渔业资源C.石油、天然气D.煤炭、铁矿 2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B.水体放射性污染C.外来物种入侵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3~6题。 3.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正确的是 ( )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④位于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 A.海啸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5.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6.近几年来,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 A.阻止海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施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7.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

市高三期末质检考试地理科目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2015年1月厦门市高三期末质检考试地理科目 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范围及依据 1.考试范围 2.命题依据 二、内容分析 1.试卷结构 ⑴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 ⑵命题规范细目表 ⑶试卷的题型及所占分值 ⑷考试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 2.试卷试题的主要特点 本次命题能够围绕高中地理基础主干知识,围绕学科核心主题,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突出能力立意,注重地理学科素养,兼顾教学评价与教学指导,试题质量较高,受到中学师生的好评。 3.试卷试题的创新点 4.试卷试题的不足之处 三、试题解析 ㈠选择题 1.题1~2 课程标准和目标: 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解题思路】 ⑴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各种农作物的习性不同,我国各农作物主要分布地区有明显的差异:棉花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小米主要在黄河流域。甘蔗和柑橘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地区;花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针对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受进口产品冲击而引起的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①④选项的措施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增加农业收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利用人工沼气符合

资源循环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②选项的措施在短期内可以弥补农民损失,但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③选项的措施会带来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⒉题3~4 课程标准和目标: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解题思路】 题3.明确复杂坐标图的构成:由一个横坐标和三个纵坐标组成。即由三副坐标图叠加而成。 先看雪线高度-纬度坐标,根据雪线曲线,高度3km所对应的纬度约为50°S,再看年均气温-纬度坐标,根据气温曲线,纬度约为50°S所对应的气温约为18℃后看年降水量-纬度坐标,根据降水曲线,纬度约为50°S所对应的年降水量约为40mm 题4.淡水指目前人们可以利用的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气候变暖,不同纬度地区淡水数量的变化是不同的。如高纬度地区冰雪融化,将使得可利用的淡水增多;高纬度地区冻土融化,适于耕种的土地增加,单产提高;北半球更高纬度(偏北)地区热量条件改善,可以种植某种农作物,所以该种农作物种植的范围扩大,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大。但南半球作物种植北界北移,是指作物种植的范围向较低纬度地区扩大;低纬度地区,因为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加,积雪量减少,所以雪线升高。 3.题5~6 课程标准和目标: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解题思路】 题5.首先,明确台湾北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附近)的位置。其次,根据等压线分布特点,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压线分布较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因为近地面某地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因此可以判断其风向为西北风(风向指风的来向)。 题6.明确四个选项所指的地区在图上的位置及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高压脊控制,多晴朗;福建沿海地区在低压中心附近,多阴雨,且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金沙江河段在低压槽控制,多锋面雨;渤海湾沿岸处于高压脊控制,多晴朗。 4. 题7~9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组二部 2010/7/12 一、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二、具体措施: (一)围绕一个中心,狠抓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可采取“读、背、写、默、画、练”等手段来增加地理基础知识储备,如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各种变式日照图、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洋流模式图、各种物质循环图等我都要求学生默画出来,并要求归纳重要图表的规律。中国行政区划、我国河流与湖泊、我国主要铁路交通运输网、我国地形分布、中国分区地理,世界分区地理中重要的国家、城市、河流、矿产等我都要求学生在填图练习本上一一落实。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记忆重要的图表规律,并且让学生最薄弱的区域知识在读、填、练的过程中一一落实。(二)利用两种最普通出成效的教法 1、练考结合,切实过好单元关 我们练习打算主要是利用每日一练,滚到式的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复习完每一章节后要做好测试检查工作,不漏死角,不允许学生含糊不清。训练与测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考什么,就要练什么;考多难,就要练多难"。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中80%的中档题和基础题上。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观念的建立,典型问题熟练解答等方面,避免过早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难题上,造成基础不牢。,单元测试、月考,认真组题,组题的结构是1:1,即前阶段内容的分值占50%,本阶段复习的分值占50%,目的是防止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的遗忘,滚动性的复习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2、个别讲评和面批相结合,切实抓出成效

高三地理月考考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景谷一中高三年级月考质量分 析(地理) 一、试题分析 1.考查内容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分析、人口迁移、工业区位因素、世界地理分区的气候、地形分析和规律的理解和综合利用。 2.试题难度属于中等难度。 3.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阅读、地理位置的定位、分析和运用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4.试题具有学科性、实践性、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和能力性 5.试题模式基本与高考试题模式相符。 二、成绩分析 1.第九次月考实考人数168人,及格51人,及格率30.4%,332班及格14人,333班及格12人,334班及格7人,335班及格4人,342班及格14人,年级平均分53,332班平均分56,333班平均分53,334班平均分51,335班平均分47,342班平均分53。最高分77分,最低分 25分。70-79分7人,60-69分44人,50-59分55人,40-49分45人,30-39分15人,20-29分2人,0-10分0人。 2.选择题(客观题)得分约为6题, 1.第十次月考实考人数171人,及格50人,及格率29%,332班

及格11人,333班及格9人,334班及格7人,335班及格9人,342班及格14人,年级平均分55,332班平均分56,333班平均分53,334班平均分53,335班平均分54,342班平均分55。最高分77分,最低分 26分。70-79分8人,60-69分42人,50-59分76人,40-49分39人,30-39分5人,20-29分1人,0-10分0人。2.选择题(客观题)得分约为7题。 三、问题分析 1.地理基本概念不清,地理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地理基本规律掌握不扎实,运用地理知识灵活的。综合的思考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能力较弱。 2.利用文字材料、图标等提供的信息条件思考分析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的能力较弱,分析并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弱。 3.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对于所要解答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的回归教材相应的知识内容上去分析答题。 4.答题不规范,抄材料、错别字时常出现。 5.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平时做题训练不够,对于新题或生题没有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变通。 6.客观题(选择题)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排除法,出题人的心理,主观题(综合题)答题没有形成规范性、条理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学生在主观题的答题过程中写得很多,对的很少,丢分大。 7.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地理的学习缺乏自主性,有的题反复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7工业区位条件分析新人教版

重点强化练(七) 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8·上饶模拟)中国陆上风力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下图表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1490106】 1.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B.风能大小C.市场D.政策 2.随着风力发电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导致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下列关于“弃风”现象最突出的省份及解决弃风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控制风电发展规模,大力发展火电 B.江苏——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扩大电能消费市场 C.河北——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 D.内蒙古——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 1.C 2.D[第1题,图中显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生产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上述地区风力发电企业分布较多,对发电机组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市场因素是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分布的主导因素。第2题,从题干可知,弃风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发电量超出了电网接纳能力,因此应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域输电,最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地区是风力资源丰富但电网不足的内蒙古。] (2018·石家庄模拟)我国某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最早在浙江千岛湖成立,成立后该企业秉承“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理念,在全国各地寻找优质水源。该企

业现今已在吉林长白山、湖北丹江口水库、广东万绿湖建设了生产企业。而有一些生产瓶装水的外资企业则选择在大城市周边地区投资建厂。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因素中对瓶装水销售价格影响最大的是( ) A.水资源价格B.瓶装水的包装费用 C.瓶装水的运费D.瓶装水灌装的成本 4.该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仍在全国寻找优质水源的目的是( ) A.扩大生产规模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企业利润D.寻找低价水源 5.一些外资企业选择在大城市周边地区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 A.促进企业研发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C.及时掌握市场信息D.提高产品品质 3.C 4.C 5.B[第3题,一般的瓶装水生产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多靠近市场布局,因为瓶装水的运费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材料提及的某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靠近水源地(原料地)生产,再由原料地运往市场,运费较高,所以售价高。第4题,该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在全国寻找优质水源的目的是提高其瓶装水的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利润的目的。在水源地建厂不能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反而使得瓶装水的运输成本上升。第5题,在大城市周围布局瓶装水生产厂主要是为了降低产品到市场的运输成本。] 读我国大陆软件产业分布格局图,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 ) A.我国软件产业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轴一三角”的中小城市中 B.港澳台地区软件产业不发达 C.我国软件产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各省区的中心城市 D.西部地区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不相上下 7.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软件产业发达地区,其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带动作用强

高三地理开发海洋资源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 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淡水缺乏如此急迫,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读下图回答: (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请说明设计的原理。 (2)海水淡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水的相变,也考查有关水资源的问题。第(1)题,认真读图,通过读图描述过程。第(2)题,答案比较灵活,但一定要围绕着水资源做文章。 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上升,遇到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完成1-6题。 1.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 D.定期海上休渔 2.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 ) A.石英砂矿 B.多金属结核 C.海底热液矿床 D.天然气水合物 3.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 ( ) A.海岸 B.海洋人工岛 C.海上钻井平台 D.海洋船舶 4.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 5.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是 (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6.人们对海岸带的开发,为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的方式是 ( ) A.围海造陆 B.海洋捕捞 C.海洋旅游 D.海水养殖 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例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11题。

(完整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 时间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 第一讲1、地球 (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 第一讲2.地图 (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 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5、6题考查工业区位。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如36题第2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3、有个别同学也会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掌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能力,并分析探究原因的能力。如第1、2小题,但不能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准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能力。如37题第

关于区域地理答题模版

关于区域地理答题模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荒漠化 一、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动力条件:大风频繁③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具体表现在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二、荒漠化的危害 1. 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基础设施 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 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3)解决生活能源问题(4)发展节水农业(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6)设置草沙障 湿地 一、湿地的成因 ①气候:多雨、蒸发弱②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③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差。(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 1、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②提供矿物资源。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 ①退田还湿地;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③防治水污染;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 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 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四、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高三地理组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亳州十八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9年安徽高考将继续使用全国新课标卷一,相对于安徽卷来说有很大的变化。为此我们高三地理组四人,在仔细研读了2018年全国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最近5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一的基础上,制定了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计划。 一学情基本分析 由于文科一轮复习自然地理部分难度大,是多数文科生学习的“瓶颈”之一,许多学生在高一时期遗留了如下问题:1 地理分析能力不强;2 基础知识不牢;3 空间分布不熟;4 答题习惯差等。所以一轮复习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是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机会;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更是“重生”的机会。 二本组教师基本情况 本组四位教师,其中徐媛媛、程利军有高三教学经验,王灿和田家欣无高三教学经验。但是我组成员相对年轻,但是有干劲、有冲劲,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三本组一轮复习工作计划 1.本学科复习的总体思路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文科继续承接上学期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主要是运用《图文详解》,结合《高考帮》一轮复习用书等资料;一轮复习——必修一、二,主要依据必修一、二课本,《图文详解》以及《高考帮》;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主要是依据初中课本与《图文详解》;同时结合地理课程标准与考纲,有针对性的把握重难点,必要时总结出学案印发给学生,主要目的是从面上复习将高考用一轮内容的基础夯实,构建完整知识框架体系。 (2)复习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3)具体措施:

2019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 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 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形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 A昆仑山——B祁连山——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影响弱于北方。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成因及影响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①一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③河流

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⑦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气候特征及其评价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 (1)春旱:春未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中国的农业

202003高三地理试题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高三模拟监测 地理试题2020.03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072米,曾经是“陕北的米粮之仓”,如今成为“苹果之乡”。苹果树是乔木,树冠高大,可达15米。近年来洛川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有序推进苹果矮化栽培,大力发展高标准矮化种植园。“洛川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畅销国内外。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洛川县果进粮退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流转 B.市场需求改变 C.城乡统筹发展 D.引进种果技术 2.苹果矮化栽培的主要优点是 A.适于密植,增加产量B.耐旱抗寒,提升品质 C.根系发达,保持水土D.管理方便,易于采摘 3.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主要是因为上海 A.消费市场巨大B.有政策的支持 C.运输条件便利D.劳动力素质高 【分析】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难度较小;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图1是对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城市数量和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的统计。据此完成4~5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从高三开始,同学们进入了全面复习的阶段,首先面对的就是第一轮复习,怎样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是高三同学最关心的话题。根据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在此给广大2010届考生提供以下几点参考: 一、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储备不足,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出现障碍。因此,一轮复习时应力争不漏知识点。 强化基础的有效做法有: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对每天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应及时理解、记忆,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的细节。在完全理解、及时记忆的基础上,做一些巩固练习。 二、关注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 地理学科自身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地理时事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如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地理科学前沿问题、时事热点问题等。我们在复习时,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关注时事,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并随时查阅地图,搞清事件发生地点。在读、听、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读、听、看,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很多同学理解能力较强,做客观性的试题可以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往往得不全。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那么怎样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呢?我们的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不论是记忆、思考还是表述都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千万别指望等高考前最后阶段来纠正自己不规范的语言表述习惯。 四、充分利用地图,训练读图、析图、绘图和计算技能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和考试说明对地理能力要求的阐述来看,除提取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海洋资源(一)

海洋资源(一)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目前全球粮食、资源、能源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向学生指出,作为陆地资源的补充和替代,海洋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开发投资较高,对技术条件的依赖性强。 二、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主要讲渔场的形成、分布及世界渔业生产概况这两部分内容,重点是海洋渔场形成原因。这部分内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仅作引导。首先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最后讲述世界渔业生产活动概况。教学时应注意要求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并认真比较“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与“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图”,观察寒暖流分布与渔场分布是否一致,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海洋矿产与油气开发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进程和油气生产过程。其重点是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及主要技术装备。海洋油气开发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发展过程。现在,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教材中举出了地震波方法;其次是海底油气的开采,这主要通过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种是船舶运输,包括油船和天然气船,另一种管道运输,即在油气田和海岸间架设油管和气管。 海洋油气开发本身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加之起步较晚,与学生空间距离较远,对这方面知识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图片及文字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向学生展示海洋油气开发的流程图,或简单介绍我国海洋油气工业的发展和成就等。但由于课时所限,这一部 分内容不宜过多展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可。 【自学导引】 【思考导学】 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与丰富的海洋资源总量相比,人类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是否已经很充分?为什么? 答案: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还很不充分。因为海洋资源开发投资较高,对技术条件依赖性强。 人类只有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更多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3.怎样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养殖、增殖等途径。 4.简要说明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答案: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 5.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案: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6.为什么世界渔场通常集中在温带海区? 答案: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另外,温带地区多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范围渔场。 7.我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两国有哪些有利条件?分别以舟山渔场和北海道渔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国卷1) 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海洋资源开发二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江苏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海洋资源开 发二 四:海洋能 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1.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且开发难度较大、未被广泛采用的是() A.太阳能 B.煤 C.风能 D.海洋能 2.关于波浪能及其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能分布广泛,便于大规模开发 B.波浪能的分布尤以热带海区较为集中 C.波浪能发电装置将波浪能转化为热能,后转化为电能 D.波浪能发电的困难是造价高,发电成本高 3.2007年6月,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一些水电,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关于海洋能源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能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 B.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

C.能量密度大,开发利用较方便 D.开发工程投资小,效益高 5.目前,海洋动力资源开发不广泛的原因是() A.蕴藏能量比较有限,开发价值不大 B.有污染,大规模开发会带来比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C.能量密度比较小,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D.能量分布在远海,难以开发 6.潮汐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海峡、海湾和河口区域。潮汐发电需要一定的条件:潮差足够大,海岸能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施工。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朗斯建成。 ⑴潮汐能丰富的地方主要有哪些? ⑵利用潮汐发电需要哪些条件? ⑶分析朗斯潮汐电站的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