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人大财政学考研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2016-2017人大财政学考研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本人今年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取得了128分的好成绩。看到论坛上许多同学对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如何复习存在疑问。现在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首先整体讲一下人大802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是人大绝大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考试科目(除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适合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的所有学硕专业,国际关系学院的世界经济,商学院的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商业经济学,环境学院、社会学院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劳动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07年以前各个学院出题,07年后经济学院统一出题。11年风格一转,以前着重考记忆,11年后开始重视考察计算题、证明题、模型分析题,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难度也就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对付802仅靠背一背是远远不够的。名词解释、简答是不需要背的,802是不考的。童鞋们要集中注意力在计算证明题上,要多做题。历年真题是一个必备的资料,大家要好好分析一下,把真题做一下,然后对对答案。考前一定要卡着时间做一下,802的题量还是比较多的。

其次介绍下西方经济学的复习。西方经济学用高鸿业的四版和五版,四版上的要素市场更全,五版上寡头模型更全,开放型经济仅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即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要通读,这本书很好,课后题要全做一遍。宏观部分有难度的计算证明题也只可能出在索罗模型部分。另外,宏观的几个模型要好好掌握。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基本理论与扩展是一本不错的书,不过有的部分、有的模型太偏。课后题尤其是计算题和证明题要好好做一下。重点看一下前16章,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尤其是寡头垄断)、博弈论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容易命制计算题的部分,要好好掌握。关于两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我建议使用英文原版答案,英文原版答案是比较准确地。金圣才的考研典型题和真题详解也是本不错的书,可以挑出其它名校有难度的计算题证明题做一做。实事求是的讲,出题的老师们也是很忙的,也想偷懒,很多题往往是今年这个学校出了,明年会被另一个学校吸收借鉴。比如今年二人交换经济模型的题,类似的题上财、北大都考过。今年就业市场的题,中山大学2010年就考了一个类似的。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博弈论这几年很热,大家一定要留意,这也是人大考试的一个重点。今年,802就出了一个博弈论结合寡头模型的题。人大的老师都比较时髦的~博弈论的考题能够反映出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人大老师比较钟情这一类题的原因,往年这部分也经常出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使用宋涛和逄锦聚老师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用宋老师的,社会主义部分用逄老师的。政治经济学价值决定论、两大部类部分可以出计算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不必背,只背比较重要的就行。很惭愧,今年共同富裕的问题答得不好。。。。今年18大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没有足够重视。另外,人大政经简答论述经常出重题,资本公式的矛盾12年刚考了。。。。以前也是经常考。所以分析真题对于复习人大政经是重要的一步。

新祥旭*明德堂https://www.360docs.net/doc/d615278691.html,/

陈共第七版人大出版《财政学》习题

二、单选题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社会公共需要B.私人需要C.混合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需要D.国有企业的需要 企业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 益的现象被称作:()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B.政治权力凌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 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外部效应D.免费搭车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D.市场本身存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在缺陷 ()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根源是:() 减和边际成本递增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B.政治权力对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经济权力的支配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C.政治权力的滥用D.政治权力对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 财产权力的排斥 益被称作:()14.寻租是指: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B.厂商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 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 被称作:()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政府职员靠手中的职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D.寻租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是: 6.外部效应是指:() ()A.决定全社会的资源配置B.指导经济发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展方向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弥补市场缺陷 D.实现公平分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 配 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的主体是: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A.政府B.企业C.国家机关D. ()公共事业单位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17.财政是随着()的产生而产生的: 公共产品A.人类B.社会C.国家D. 8.公共物品是指: 经济活动 ()18.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 益的产品A.资源配置B.供求关系C.公平分配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D.价格 争性的产品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9.混合物品是指:() ()A.政府B.计划C.市场D.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 宏观调控 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是解决: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 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B. 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劳动力结构问题

财政学笔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学》是财税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财经类专业的经济基础理论课。在学科属性上,是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二级学科。 由于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以国家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分配活动,是政府为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直接经济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手段,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因而财政分配直接、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广大企业、家庭、个人的切身利益,财政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财政理论学习,对财税专业的学员而言,可为学习《税收学》、《中国税制》、《国家预算》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政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他财经类专业而言,是学员经济学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充足财税专者,是不合格的经济管理者。学好《财政学》,对自考学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课程结构看,《财政学》包括财政的共性、社会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财政管理和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三章财政的职能和效益 重点:财政的职能。资源合理配置含义及针对市场失灵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国民收入初次及再分配贯彻的不同分配原则;稳定经济含义及财政调节作用的体现;监督职能特点。 难点:财政的效益。理解公共选择对财政效益的影响,如免费搭车及财政挤出效应;如何评价财政效益问题。 此外,把握作为分配范畴的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如生产、交换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矛盾实质、表现及解决;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及其主导作用。 第四章税收概述 本章重点内容较多,如税制基本结构中所含各项要素及其涵义;从不同角度对税收进行的分类;税收的财政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具体内涵;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述重点中同时包含了一些难点问题。如在税制基本结构中累进税率的掌握仅靠文字表述的概念是不够的,税负减轻措施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异同区分,涉及运算的加重税负手段税收附加与加成,二者均是加在正税税额基础上的;又如在税收转嫁原理中,作为转嫁程度约束条件的商品供求弹性的理解及把握,商品供给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意义何在?主要针对哪类商品?进而又是如何影响税收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摊情况?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超越被动的记忆,真正牢固地把握这一内容。 另外,应掌握税收基本概念及三大特征;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税制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税制沿革的主线。 第五章我国的主要税种 本章介绍了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行为财产税类的11个税种,其中,增值税、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为重点税种,对其特点、作用及税制结构状况应有详细确切的把握。对于其他非重点的税种主要把握其税制结构所含内容,特别是那些独特的税制要素。 同时,多数税种均介绍了相应的税额计算公式,其中尤对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的计税公式要重点把握。对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的增值税,首先应清楚地理解其设计原理和征管机制,否则难以真正掌握其理论内容及计算方法。关税进、出口的完税价格分别为到岸价格和离岸价格,在税额计算方法上亦有所差别,仍应以理解助记忆,将二者分辨清楚。在所介绍的税种中,计算公式最多的当属个人所得税,我国采用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区分不同所得给与不同的计税方法,因此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应多做练习。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对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的计税方式的考查。 第六章国际税收 本章重点:首先应把握造成国际避税或重复征税的原因即: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别及税率(税负)的差别。关于国际避税,把握其含义、基本方法及避税地的利用。关于国际税收协定,重点把握其作用及基本准则,一般把握其分类及内容概要。 本章难点主要在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对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一方面以其文字表达的含义去理解,一方面能实际进行运用计算,二者应相辅相成。其中,相对复杂的抵免法,区分为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二者适用对象不同,计算思路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抵免限额的设定。此处可联系前一章我国税种之中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内容来学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615278691.html, 关于国际税收概念、产生原因、发展线索应有基本把握。 第七章财政支出及其效果 重点:关于财政支出的原则。在借鉴西方财政支出原则的发展和现状的情况下,主要关注我国财政支出的三大原则。搞清在量

财政学陈共人大芸窗第二套题库word精品

第二套 1. 题型:单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按照税负是否由纳税人承担,税负可分为( )。 A.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 B.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 税负和间接税负 2. 题型:论述题 试述财政补贴的作用及改革措施。 答: 3. 名词解释:纳税扣除 4. 题型:单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公共生产并公共提供国防的 优点不包括( )。 A.能灵敏及时地提供国家所需的军事科研成果和装备 的技术潜能 C ?及时提供各类军事人才 5. 题型:论述题 试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 6.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 多选题 ) 社会保险支出的资金来源 有( )。 A.社会保险税 B.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付 C 现收现付制 D.基金制 7. 题型:判断题 公共预算投资比重的下降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财政收支占 GDP 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 的。 8. 题型:判断题 社会保险支出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 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 的政府无偿支出。 9. 题型:单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制度外罚没属于( )。 A.预算内非税收入 B ?预算外非税收入 C 制度外非税收入 D.预算收 10.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对于一笔税款, 厂家转嫁给批发商, 批发商转嫁给零售商, 零售商再转嫁给消费者的过程称 为( )。 A.后转 B.前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11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以下不属于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的是( )。 A.中央财政支出 B.国防行政支出 C.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支出 D.经济建设投资 支出 12. 题型:判断题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 世界各类型国家三级人均教育经费之比的共同特征是逐 级升 高,且级差与经济的发达程度呈正关系。 13. 题型:简答题 试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14. 题型:论述题 简述“拉弗曲线”及其意义。 15. 题型:单项选择题 ( 单选题 ) 营业税实行的是( )。 C.企业税负和个人税负 D.直接 B.有利于挖掘新一代武器装备 D 保密性很强

财政学陈共习题(答案)

页眉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 A. 免费搭车现象 B. 边际效用递减 C. 市场失灵 D. 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 A. 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 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 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 A) A.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 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 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 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 D) A. 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 行政管理机关 C. 司法检察机关 D.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 )其社会边际成本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 A. 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 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 A. 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 行政管理机关 C. 司法检察机关 D.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 A ) A. 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 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B )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14.国防的财政性质属于()。

财政学第八版 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就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就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与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就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就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她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她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5、经济波动 (五)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与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与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却导致 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六)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与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她性与竞争性 排她性:排她性就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她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她人消费的数量。 ②公共物品: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

财政学练习题多选

第一二章 1.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 2.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 3.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 垄断 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 收入分配不公 D. 经济波动 4.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 立法和行政手段 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 财政手段 D. 强制手段 5.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 政府决策失误 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 寻租行为 6.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历史性 B. 非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单一性 7.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 资源配置职能 B. 收入分配职能 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8.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 家庭 B. 企业 C. 政府 D. 中介 9.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 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 规范工资制度 C. 加强税收调节 D. 通过转移支出 答案:1. A 第三四章 1.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A. 平均成本定价法 B. 二部定价方法 C. 市场定价法 D. 负荷定价法 3. 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现在: A. 提高效益的目的不 B. 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C. 选优标准不同 D. 评价方法不同 5. 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 环境治理 B. 治理国土 C. 能源开发 D. 教育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北大网络学院17秋财政学作业答案

02582010-财政学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任意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指的是(A )。(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帕累托最优 B. 消费效率 C. 生产效率 D. 交易效率 2. 下列关于功利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D)。(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B.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差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C.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好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D. 追求的是每个人的效用水平相等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的三大职能(A)。(教材第三章,课件第二讲) A. 自由竞争 B. 资源配置 C. 收入分配 D. 稳定经济 4. 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在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指的是(B )。(教材第四章,课件第三讲) 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投票规则 C. 加权投票规则 D. 否决投票规则 5. 下列哪一项属于公共性投资支出(A )。(教材第六章,课件第五讲) A. 行政管理支出 B. 科教文卫支出 C. 国防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6. 下列关于财政补贴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五讲) A.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在理论分析中有时被看成是一种负的税收 B. 财政补贴理论上有两种标准:希克斯标准和斯拉茨基标准 C. 明补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 D. 暗补可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帮助政府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7. 下列关于公共项目评价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八章,课件第五讲) A. 内含报酬率标准有助于对项目本身做出判断 B. 益本率标准有利于规模相同项目之间的比较 C. 内含报酬率标准和益本率标准是净现值标准的有益补充 D. 在两个项目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标准和净现值标准一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8. 皮考克和韦斯曼研究了1890-1955年英国的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其理论称为(B )。(教材第九章,课件第五讲) A. 瓦格纳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9. 税收的三大特征不包括(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固定性 B. 强制性 C. 无偿性 D. 自愿性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税制的三大基本要素(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纳税环节

财政学题库

财政: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分配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经济基础、政治前提社会公共需要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分配形式是如何发展的:力役——实物——货币。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的学问。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外部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1)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导致产量过多 (2)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导致产量不足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特点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斥性。 公共产品的分类 1.按公共品的性质,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2.按公共产品的共用地域,分为全球性共用品、全国性共用品、区域性共用品和地方性共用品。 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产品,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但公共产品却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就产生了市场失灵。 财政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经济条件不同,财政职能也不同。 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间配置 (3)调节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4)调节资源在政府内部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公平的标准(1)规则公平(2)起点公平(3)结果公平 一般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测量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左右。而价值判断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甚至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的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衡量收入的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1)贫困线:贫困线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指标,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二是根据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即根据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摄取多少热量、蛋白质、需要的衣物、住房面积,赡养系数,卫生教育等来确定。贫困线具有多样性、动态性。

财政学选择判断题

第一章习题: 1. 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2.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关系以 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A、“公”与“私” B、企业与个人 C、政府与企业 D、政府各部门 3.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是() A、帕累托效率 B、帕累托改进 C、生产效率 D、交换效率 4. 市场缺陷包括() A、外部效应 B、信息充分 C、个人以权谋私 D、个人一心为公 5. 下列不属于政府缺陷主要表现的是() A、信息不灵 B、工作人员以权谋私 C、公共决策不能反映所有人的愿望 D、交易成本 6. 下列关于公共产品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 B、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 C、公共产品有地域(空间)范围的限制 D、一种产品的非排斥性不是绝对的 7. 下列关于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提供与公共提供相结合的方式 B、公共提供的方式 C、市场提供的方式 D、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方式 8. 教育属于()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特殊产品 D、混合产品 9. 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11. 在弥补正的外部效应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征税 B、补贴 C、公共管制 D、公共生产

财政学考试整理笔记

导论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社会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财政的一般概念:1.财政的分配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和微观主体需要而言的。特征为一是总体性,是就社会总体而言的,为了维持一定政治经济生活,必须满足由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二是共同性,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服务,是社会共同享有的。三是不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少量的费用简述西方财政学说的形成于发展: 第一个时期: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 第二个时期: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1929年一19933年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理论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得出“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第三个时期: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1?货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阿 瑟拉弗3?公共选择学派:以坎南和塔洛克为首的公共选择学者运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 第一章 1,市场失灵:经济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 2,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相对应,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 4,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 5,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 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 6,免费搭车(补!!):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他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 或集体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就不会自愿掏钱去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 益,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免费搭车现象。 7,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社会上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需求不足,则可以采取使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办法,即相对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 8,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社会上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则可以采取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办法,即相对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简答题 9,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国防和防洪堤坝。 10,为什么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举例说明? 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使得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

陈共第七版人大出版《财政学》习题

二、单选题 1. 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A. 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 企业 2. 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 益的现象被称作:() A. 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 效应D.免费搭车 3. 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A. 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 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 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益被称作:() A. 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被称作:()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A. 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 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 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 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 ______ 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 公共物品是指: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 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 争性的产品 9. 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 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岀一定代价 D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 11.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 需要D.国有企业的需要 12. 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 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 D.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3. 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根源是:() 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支配 C.政治权力的滥用 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的排斥 14. 寻租是指: ( ) 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 B.厂商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 C. 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 2、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3、规范工资制度。 4、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5、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 3、~ 4、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5、收入分配不公平 6、经济波动 (五). (六)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和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和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却 导致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 ③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七)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他性和竞争性

财政学陈共人大芸窗第一套题库

第一套 1. 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A.义务教育 B.国防 C.影院 D.公路 2.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资源配置的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保证社会安定 3.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收入 C.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财政支出 4.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利益外溢的产品才可称为准公共物品。正确( ) 错误( ) 5.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基础设施建设构成政府性基金的主体。正确( ) 错误( ) 7.我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何谓零基预算?我国的传统预算模式是一种基数预算,每一年的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预算拨款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数额,预算基数的形成和增量的决定都主要依赖于政治上的讨价还价。由于基数的存在,使得公共预算很难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理论上讲,零基预算要求政府支出机构每年都为它的全部预算进行辩护,预算基数不再理所当然地成为下一个预算年度进行预算决策的基础。因此,这种预算模式被称为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改革。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验零基预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预算改革,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改革。在部门预算改革中,零基预算被视为一种最佳的预算编制模式。2000年以来在地方一级开展的部门预算改革为零基预算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条件。因为部门预算改革

要求政府预算以部门为基础进行编制,而且强调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各个部门的预算。 零基预算对于政府的预算过程有积极的影响。首先,根据零基预算的逻辑,开始砍掉一些构成原来预算基数的支出项目,例如,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专项经费、领导人批条子形成的专项经费、一次性的专项经费、不属于本级政府事权范围内的支出。其次,在专项经费领域建立项目库有助于零基预算的有效实施,而且对于各个支出部门预算要求的形成构成了某种制约,使得支出部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申报专项经费甚至“编造”项目来套取经费。 零基预算改革的局限性。首先,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主要是通过下控制数的办法来控制部门的预算编制,零基预算并没有发展成一个基本的预算框架。在控制预算框架内,零基预算主要用于专项经费决策。我国目前的部门支出主要分为三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零基预算主要适用于专项经费。“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排序。”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支出部门为了确保部门的正常运转,通常会从专项经费中挪用经费来弥补公用经费的缺口(称为“吃专项”),这极大地限制了零基预算的效果。 其次,零基预算在我国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政治和行政体制上的制约。①目前我国的某些地方政府政府职能和目标不明确,很难对预算进行真正意义的排序。②预算分配权上的分散。某些专项经费的分配权仍然掌握在财政部门之外的一些部门手里,仍然没有纳入部门预算改革的框架。这就意味着,某些专项经费实际上是不受零基预算过程影响的。③我国地方政府预算中领导人批条子、打招呼影响预算决策的现象仍然继续存在,各种非正式预算制度盛行。政治权力的非正式安排将会干扰零基预算的排序过程和排序结果,从而使得零基预算无法真正进行科学的排序。④体制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没有与部门预算改革相配套。对于某些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部门来说,公费

人大题库-财政学-简答题

1、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公共物品指由公共部门(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具有三个特点:(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受益收益的非排他性:(3)消费的非竞争性。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者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为混合物品或者称为准公共物品。 2、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P33-34〕 答: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确定范围: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规模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预算内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表明政府集中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预算内的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调节投资: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效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于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等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要力求低成本高质量。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P35-36〕 答: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P36-37〕 答:财政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发展职能包含:GDP和GNP。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维系经济稳定:是保持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财政学笔记 Chapter9

Chapter 9 税收的经济效应 1、税收的收入效应 (1)总额税:一次性对经济总量进行征税,即不改变两种商品税前、税后的价格比率,只产生收入效应 (2)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图中,水平轴和埀直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 乘以衣物价格或BD 乘以食品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 移至CD 。CD 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 2相切,切点为P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 2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 2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 1移至P 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税收的替代效应 (1)选择税(区别税):既产生收入效应,也产生替代效应 (2)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I 1 I 2 C D 食品 P 1 P 2 A O 衣物 B

现假定只对食品征税,税款为BE 乘以食品价格,对衣物不征税。在这种情况下,该纳税人则会减少食品的购买量,对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便由AB 移至AE ,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则为I 3,切点为P 3。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税后收入购买商品所得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 3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 3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 1移至P 3,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相对增加衣物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 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税收对劳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它促使人们增加工作; 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那么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 在各税种中,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较大,在个人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收入,且工资水平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对人们实际收入的影响,从而改变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 I 3 I 1 P 3 P 1 E B O 衣物 食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