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在群居中就离不开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离不开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就是沟通过程。研究发现,沟通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在醒着的时候,大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沟通,沟通的质量也是现代生活的标志之一。过去,人们通过写信、电报进行沟通,现在,人们采用更先进的手段进行沟通,如电话、传真、大众传播,互联网等。人们通过沟通和信息交流,就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广泛的交往过程中,彼此还可能产生了情感,相互吸引,形成亲密的关系。本节将介绍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和人际吸引的条件。

一、人际沟通

(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沟通现象不仅发生在人类社会里,而且也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甚至无机界,例如,人与机器之间也具有沟通,大自然界也具有信息的传播。所以,沟通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可以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不管发生在什么情况下,人际沟通总是沟通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人们在沟通时,会根据双方的特点选择沟通的内容、通道以及策略,以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沟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比如,人们通过沟通过程,得到了很多外界的信息,并对其做出适当的反应,以便维持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们的自我概念也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获得的,在交往中,个体辨认他人对待自己的表情、态度和行为方式,把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作为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镜像自我过程,个体从他人那里了解了自己的形象、品行、人格,以及他人对于自己的这些特征的接纳程度,从而形成了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自我概念会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引导人积极地去适应社会环境,消极的自我概念则使人不相信自己能够获胜,因而在社会环境中可能常常采取被动适应或退缩的行为。

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如果缺乏信息交流,其语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将受到严重伤害。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和在我国发现的猪孩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对于老年人和新生儿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多给他们提供剌激,特别是社会性刺激,就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也能够减缓老年人的衰老速度,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

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如图9.2所示。

图9.2 沟通的基本模式

(1)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通常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一般说来,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比如,我们通常更愿意相信有关领域的专家传递的信息,也更愿意相信具有公正品质的信息传递者所传递的信息,而且,当信息源具有外表吸引力的时候,我们也倾向于喜爱他们,从而听从于他们。

(2)信息:主要指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它们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

觉察的信号,这些信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语词信号既可以是声音的,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的,运用语词进行沟通时,沟通的双方必须具有共同的理解经验。非语词信号包括身段姿态、表情动作、语调等等。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信息差异量较容易引起目标靶的态度改变,差异量如果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导致有效的态度改变。当将持某种态度所可能导致的危险作为劝说的理由进行沟通时,也容易引起目标靶的态度改变。劝说的技巧也很重要,当采用两面性劝说时,目标靶就会认为信息较为公正,更少偏见,于是会减少对抗和防卫,容易被说服。

(3)通道:主要指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面对面的沟通与大众传播各有自己的特点。面对面的沟通除了具有语词或非语词本身的信号以外,沟通者的心理状态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等,都容易使沟通双方的情绪被感染,从而发生更好的沟通效果。我们接受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视听途径获得的,所以日常发生的沟通也主要是视听沟通。

(4)目标靶:主要指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目标靶总是带有自己的经验、情感、观念,所

以,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是否能够产生影响,还取决于目标靶是否注意、知觉这些信息,是否将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和转译,并储存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

(5)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所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了信息,是否理解了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6)障碍:在沟通过程中,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信息源可能是不明确的、不可靠的,

发送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发送信息时选错了信道,目标靶没有能够对信息做出信息源所期望的反应等。另外,沟通双方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比如语言不通,也可能很难建立有效的沟通。

(7)背景:沟通背景主要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背景可以提供许多信息,也可以改变或强化语词、非语词本身的意义,所以,在不同的沟通背景下,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沟通信息,也有可能获得截然不同的沟通效果。

(四)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

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叫做言语沟通。言语沟通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信息编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多数采用口头言语沟通的方式,例如,会谈、讨论、演讲以及对话等。口头言语沟通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意见。这个过程取决于由"说"和"听"构成的言语沟通情境,说者在沟通过程中积极地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输出信息。同时, 听者也要积极地思考说者提供的信息,进行信息译码,从而理解信息源所发送的信息,将它们储存起来并对信息源做出反应。

在间接沟通过程中,书面言语用得比较多。书面言语沟通的好处是它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还有机会修正内容,并便于保留,所以沟通的信息不容易造成失误,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都较高。同时,由于人们通过阅读接受信息的速度通常高于通过听讲接受信息的速度,因而在单位时间里的书面言语沟通的效率会较高。但是,书面言语沟通往往缺乏信息提供者的背景资料,所以对目标靶的影响力不如口头言语沟通的高。

2.非言语沟通

主要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非言语沟通与言话沟通往往在效果上是互相补充的。有人认为,在人所获得的信息总量中,语词的只占了7%,声音的占了38%,而来自于身体语言,主要是面部语言的信息大约占

了55%左右。

人们不仅通过他们说什么和怎么说进行沟通,而且还通过姿势、手势、面部表情、触摸,甚至他们站的与别人有多近进行沟通。言语与非言语信息并不一定要一致--有时它们是冲突的,所以要想知道哪个消息是"真的"是很难的。一般来说,人们能够很好地掌握信息的言语内容,但对非言语渠道的信息内容就很难掌握。例如,撒谎就可以通过非言语线索加以伪装。可见,要了解对社会敏感观点的潜在态度的确应该分析非言语线索。非言语渠道倾向于强调情感和形象状态的交流,以及它们对双方轮流谈话的整合。

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情:人类祖先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表情,这些表

情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衍变,成为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

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埃克曼等人进行的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研究证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部表情的判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表9.3所示。

表9.3 不同民族个体对六种表情判断的正确性(%)

表情的种类

愉快厌

悲哀愤怒恐惧

判断

巴西人(N=40)959787599067

美国人(N=99)979295846785

阿根廷人(N=168)989295799054

智利人(N=110)959293889463

日本人(N=29)10090100629066

(2)眼行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行为被认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在

人际沟通中,眼行为的作用是巨大而强烈的。目光接触往往能够帮助说话的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彼此相爱的人和仇人的目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含情脉脉,后者则怒目而视。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与他有更多的目光接触。在一般交谈的情况下,相互注视约占31%,单向注视约占69%,每次注视的平均时间约为3秒,但相互注视约为1秒。长时间的注视会引起生理上和情绪上的紧张,对此人们通常会很快做出回避行为,以减少紧张。

眼行为的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采用身体姿势或身体动作来与别人交流

信息,传达情感。比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搓手或拽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触摸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们用作沟通的方式。但是身体的接触或触摸是受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限制的。

身体语言大致可分为四类。

象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常对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有的地方用点头表示不同意,用摇头表示同意,而大多数地区对此的象征意义则正好相反。

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

调节: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强化或弱化沟通者传达的意义、节奏和情感。

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也传达着很多的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例如,情感亲密的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就会面对面,形成一个包围的小圈子,以排除外来人的干扰或介入。而相互憎恨的人之间的动作则大大不同,他们往往会有更高的说话声调,动作会比较激烈等等。

(4)服饰:我们从服装的质地、款式、新旧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条件、

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这说明服饰也在为沟通者传达着信息,也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

(5)讲话风格:有声语言包括许多社会符号,它在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告诉我们在什么

背景下什么人在对什么人说什么。例如,缓慢的、细心的讲话表示我们在与一个小孩子、一个老人人或一个外国人说话。轻声小心的讲话(比如用升调,用加强的语气、闪烁其词,附加问题等)表示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高地位的人。社会符号也告诉我们许多有关群体成员关系的信息,例如

社会阶层、种族、性别、年龄等。

(6)人际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也能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

通常亲密则相互之间具有较近的人际距离,人疏远则相互之间具有较远的人际距离,人际距离传达的意义也具有文化特色,受环境的限制,有的民族喜欢双方保持近距离,而另一些民族则与之相反,通常陌生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会较大,但在特定情况下则不一样,或在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或拥挤的电梯上,人们由于距离太近,会产生紧张感,会避免面对面或目光接触。]

虽然非言语符号在人际沟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非言语符号系统在使用时具有较大

的不确定性,它往往与沟通情境,沟通者的身份、年龄、性别、地位等有关,所以,非言语沟通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气氛、条件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非言语符号系统的使用总是与言语沟通交织在一起的。

小视窗

有效的倾听技术

听与倾听是完全不同的。听只是对声波振动的获得,而倾听则是弄懂所听到的内容的意义,它要求对声音剌激给予注意、解释和记忆。下面8种行为与有效的倾听技术有关。

1.保持目光接触。与别人交流时保持目光接触,别人总是通过观察你的眼睛来判断你是否在倾听。

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有效的倾听者会对所听到的信息感兴趣,那么,通过你的动作和表情把你的兴趣表现出来吧。

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在倾听时,应该尽量避免看表、心不在焉的翻阅文件、乱写乱画等动作,这样会使说者认为你对他讲的话题不感兴趣,也会使你的精力不集中。

4.提问。在倾听时进行提问,可以使自己更准确地理解内容,还会增强交流者双方的互动。

5.复述。用自己的话重复所听的内容,既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交流内容上,也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听内容理解的准确性。

6.避免打断说话者。在别人说话时尽量耐心听,等别人说完了自己再说。

7.不要多说。大多数人都乐于滔滔不绝地表白自己,而忽略了别人,有效的倾听者应该能够克制自己,多听别人说的,而自己少说。

8.自觉转换听者与说者的角色。虽然有效的倾听者应该全神贯注于说者所表达的内容,但有效的倾听者不应该固着自己的角色,而应该能够使说者到听者再回到说者的角色转换十分流畅。

资料来源:Stephen P·Robbins,1996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人类具有强烈的依附于他人的需要,我们通过归属于群体和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来满足

这种需要。如果社会性交往被剥夺,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从孤独症到处在心理疾病的边缘)。社会隔离对人类个体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惩罚。大量的研究显示,几乎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所有知识,我们的技巧、能力、知觉和态度,都来自于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所进行的社会比较过程。在人际交往中,交往者有进一步接触的倾向,互相在态度上能够获得接受,在情感上得到互相肯定,就会表现为互相喜欢,互相喜欢的个体就表现为彼此吸引。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

(一)相似性与互补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他人与自己的观念、态度的相似或一致,不仅是对自己观点的支持,而且也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证实,所以,人们会更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性的人进行交往。通常年龄、性别、社会背景、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相似性都会影响到个体间的相互喜欢。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的看法都与自己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的人。纽康姆(T.Newcomb,1961)曾对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彼此相似的人如果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的话,则增加彼此的喜欢,不相似的人如果彼此接触很多的话,仍然难以改变他们彼此的态度。在人们的交往初期,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相似性的作用往往还显示不出来,这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的相似性,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需要互补等方面的因素就会突出出来,甚至成为压倒其他一切因素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交往者双方的角色不同时,当交往者双方的需要不同时,交往者对对方的期望也就不同,这时,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行为与其角色相符合的人。由于交往双方的角色不同,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就不同,这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比如,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独立性较强的人往往喜欢与依赖性较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急躁的人往往喜欢与脾气温和的人相处,这样一般能够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协调,使交往者各自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上的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满足相互的需要,所以,能够引起彼此的喜欢。在感情深厚的朋友之间,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互补性能够增进人际吸引的效应更为显著。

(二)个人品质

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德森(N.H.Anderson,1968)曾向100名大学生展示了表现性格的555个形容词的词表,询问大学生对各种性格的人的喜欢或厌恶程度,让他们对各个词进行评价,并按照自己对它们的喜欢程度排出顺序。结果发现,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一个开朗的人总是比冷淡的人具有吸引力。另外一些内在的个人特性,比如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才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尽管如此,外貌特点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都喜欢那些外表漂亮、有吸引力的人。但是外貌这个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兰迪等人(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736802.html,ndy&H.Sigall,1974)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他们让男性被试评价有关电影影响社会的短文,告诉被试短文的作者是女性。文章的客观质量有好有坏,文章的作者也分为有魅力组、无魅力组和控制组。有魅力组的短文所附的作者照片是有魅力的女性,无魅力组的短文所附的作者照片是无魅力的女性,控制组的短文不附照片。实验结果如表9.4所示。由于辐射的作用,同样的文章,当被认为是有魅力的作者写的时候,得到的评价更高,文章本身质量并不好的时候,这种效应更明显。

表9.4 魅力对短文评价的影晌

短文的客观质

作者的外表吸引力

总计有魅力控制组无魅力

好 6.7 6.6 5.9 6.4

不好 5.2 4.7 2.7 4.2

总计 6.0 5.5 4.3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有魅力的人所做的判断并不总是朝向有利的一面。西格尔等

人(H.Sigall&N.0strove,1975)的一项研究就显示了这种现象。研究者让被试阅读详细的案件材料,让他们设想自己是法官,要对罪犯判刑。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漂亮的女性罪犯照片附在案例上,第二组所附照片是无魅力的女性罪犯,第三组是控制组。而案件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诈骗,另一种是偷窃。表9.5是这项研究的结果。

表9.5 被试给罪犯判刑的评价年数

罪行

作者的外表吸引力

有魅力无魅力控制组

诈骗 5.45 4.35 4.35

偷窃 2.80 5.20 5.10

显然,对于被认为与魅力有关的诈骗罪,被试倾向于对有魅力的罪犯给予重判,平均刑期明显长于其他两组,而其他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在与外表魅力无关的偷窃罪方面,具有外表魅力的罪犯却得到了同情,平均给予的判刑年数低于其他两组。可见,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漂亮的外表能够使人们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当人们感到有外表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时,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做出更不利的判断。

(三)接近性与熟悉性

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特别是在交往的初期更是如此。比如,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住在一起的邻居也是如此。

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0)曾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为研究对象,多次研究他们之间的吸引力与彼此居住距离的关系,结果发现,相互沟通的多少与彼此居住距离的远近有关,人们选择的新朋友多为隔壁邻居(41%),其次是隔一个门的邻居(22%),再次是住在同一层的邻居(10%)。另外一些学者在其他大学里所做的类似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但是,接近性这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会越消极。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任何一个群体的内部,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结构,而这种人际关系结构对于整个

群体的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群体成员之间在心理上关系十分融洽、亲密,那么,就会促进整个群体的力量发挥,否则,就会破坏整个群体的权威性,并且使群体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所以,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结构,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群体的整体力量。

了解人际关系的内部结构及其特征的方法很多,例如,我们可以统计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的次数,了解彼此之间的态度、价值观的一致性, 各归属群体的性质和特征等等,而在这一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J.C.Moreno,1934)所首创的,这种方法从群体的角度揭示了成员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且,通过数量化指标的确立,这种方法还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群体中的威望和权力的分配

方式与形式,从而诊断群体的积极性水平等等。目前,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

(一)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

莫雷诺认为,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他们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理联系状况。比如,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肯定选择,那就意味着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是相互接纳的关系,如果他们之间进行否定的选择,那就说明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所以,可以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的时候,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因此,只要测定成员在群体中对其他人的选择和他自己被选择的情况,就可以了解成员与他人的关系状况,也可以了解该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群体的结构状况。

(二)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

社会测量法最基本的技术包括两个步骤,其一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其二是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在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中,要让被试指出三个或五个在一个群体中自己最喜欢和他坐在一起(或一起吃饭、成为亲密的朋友、住在隔壁、一起出去旅游、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和工作小组等)的人。对每一个所选择的人,要按照自己选择的喜好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我过生日最愿意请的朋友,第一是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

选择的人数最好限制在5人以内,如果选择的人数太多,结果的处理的工作量就会很大。选择也可以是反向的,例如提出最不喜欢的人,但这样做的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群体内部的隔阂和矛盾,所以,一般不提倡用反向选择的方法。

对选择结果的处理,需要先根据群体总人数〈n〉制成n×n行列表,表内记入各成员的选择关系或排斥关系,最喜欢的给3分,其次给2分,再次的给1分(如表9.6)。这样就可以从表中一目了然地知道群体中谁是最被大家所喜欢的人,或谁是最被大家所不喜欢的人了,还可以看出谁与谁之间是互选的,以及整个群体中的心理气氛和人员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

表9.6 人际关系矩阵表

被选者

A B C D E F G

A321312

B111232

C232213

D331321

E222133

F132122

G332122

分类合计1217107141213

从表9.6中可以看出,"B"最被人喜欢,"D"被人喜欢的最少。通过这样的矩阵表,就可以将一个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大致状况显示出来了。

做好人际关系矩阵表以后,还可以再做出更直观的人际关系图。图中的每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成员,箭头表示选择的方向,双箭头表示互选,单箭头表示单选,被箭头指向最多的个体就是明星,不被箭头指向的个体就是孤立者(如图9.3所示)。

图9.3中,X就是一名群体中的孤立者,Y就是两个互选且排他的好朋友,Z则是三个互选的成员组成的小群体,0显然是群体中的明星。

图9.3 人际关系图

(三)社会测量法的应用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这种方法,可以把群体成员心理上的结合加以数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被当事人所觉察的,比如成员之间的好感或情绪方面的联系等。另外,运用这种方法了解一个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相对比较节省时间,因而,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被广泛运用于工厂、机关、学校等团体的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测查和人员选拔、人事推荐等。大量的研究者还为社会测量法的发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测量方法的改进措施,如现在被广泛运用于儿童群体人际关系测量的"同伴提名法",用于测查群体成员选择动机和被成员所重视的人员范围的"参照测量法"和"关系测量法"等。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论文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摘要:1.有效的沟通方法(学会有效的倾听;正直、诚恳、热情;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赏识对方,学会换位思考;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众人的面前;幽默、弹性、接纳。幽默给人放松自在的感觉) 2.语言表达的艺术(说话的声音、节奏、表情、眼神、态度、内容等等) 说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那是无处不沟通无处不协调,夫妻关系需要沟通协调经营幸福家庭,亲子关系需要沟通商量保持亲密关系,父母关系需要沟通了解尽到子女土孝道,长官关系需要透过协商互动得到共识,部属关系亦需要沟通技巧发挥工作效能,同事、组织、团队、士农工商永续经营的企业界,无处不沟通,无处不销售;有效的沟通销售自己的理念、观念、思想、价值、情感、企划……等等。由此可见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论在个人、家庭、事业都是息息相关且具重要性的。 人际关系的互动要了解的是它是环环相扣一层一层扩张开来的,由一人关系、两人关系、三人关系、组织关系、众人关系、到自己社会关系,就像你丢一块石头在沉静的湖面上,你看到它一层层一圈一圈往外扩张到无边界一样,而愈往外扩张人际关系愈形复杂,沟通也愈困难,但是却不能因为困难而自我萎缩、拒绝、疏离、冷漠、防卫,甚至停止人际关系的互动,当信止人际关系的互动,也等于停止自己生命往前迈进,等于将自己的理想、目标、梦想、期望埋葬掉或胎死腹中无法自我实现,无法让生命往前跃进,所以要让自己的生命像玫瑰花般充满活生生的生命力,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沟通技巧是值得探索、研究和学习的。 1.有效的沟通方法 既然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剧本,不一样的生命动作方式,但总有一些共通的模式、正确的方法、快速的技巧达到美好的人际沟通,成功的人际关系兹仅略述几点相信在人际动作中会有相乘的效益。 1.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要提高倾听的技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使用目光接触。(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4)要提出意见,以显示自己不仅在充分聆听,而且在思考。(5)复述,用自己的话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6)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7)不要妄加批评和争论。(8)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信息传递链过长,会减慢流通速度并造成信息失真。因此,要减少组织机构重叠,拓宽信息渠道。在利用正式沟通’渠道的同时,可以开辟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2.正直、诚恳、热情。一般来讲品质好、能力强或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所以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要热情、真诚、坦率、友好、有责任感、真诚地赞美他人(比如:“您太棒了!”“您的这个建议对我启发很大,谢谢您!”“我在这方面有欠缺,我拜您为师”)等,同时在抓紧学习工作的前提之下适当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特长,使同事接纳、信任和尊重您。 3.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赏识对方,学会换位思考。在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人基础上,才能赢得他人的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所以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换诚的心态和行为来与他人相处,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鼓励、认可和肯定;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愉悦、快乐、幸福与和谐的情绪体验而体现出自我价值来。通过观察和模仿,您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改进。要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

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

《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一份关于中职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用人单位对应届中职毕业生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要求要高于专业技能。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却忽视了沟通能力和礼仪品质的培养,正因为此,特开设《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一课。 本课程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方面的能力与技巧。该课程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礼仪素养,使之能够和父母、同学、老师及其他人快乐相处,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使学生将来能与领导、同事和谐相处。 本课程放弃了传统理论教材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以小故事大道理及讨论和情景角色扮演的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如下: (1)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学习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的基本原则。 (3)使学生初步获得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沟通的意义与作用;把握沟通的基本原则; (2)掌握有效沟通必须的听、问、说及身体语言的技巧; (3)理解有效沟通必须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 (4)掌握沟通举止礼仪基本规范;掌握电话、就餐、坐车、拜访等人际交往礼仪规范; (5)初步具备与父母、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及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6)初步掌握面试的技巧与方法;理解和上司、同事相处的艺术;

二、目录

三、教学要求、内容简要介绍及教学方法 第一章沟通概述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沟通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2.掌握沟通的特征并认识到有效沟通的作用。 3.了解沟通的力量,即沟通的重要性。 4.熟记沟通的四个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悟沟通 一、沟通的定义 1.沟通的基本概念 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沟通的类别 (1)人际沟通 (2)管理沟通 (3)商务沟通 3. 沟通方式 (1)语言沟通 (2)非语言沟通 二、沟通的基本特征 1.沟通的目的 2.沟通的特征

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心理行为,也就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由于血缘、地域、情感、工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的社会联系。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解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是非常必要,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知识与专来技能,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事业和生活中有所成就,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成大事。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品质 1.按照人际关系的实用性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①理想状态。②互补状态。③互利状态。④障碍状态。⑤冲突状态。⑥封闭状态。 反映人际关系的质量,还常常用人际关系的品质来进行研究。 ①人际关系的稳定度。②人际关系的密切度。③人际关系的灵活度。 (二)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满足交往双方某些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1.外表吸引。2.品质吸引。3.能力吸引。4.邻近吸引。5.熟识吸引。6.相似吸引。7.互补吸引 二、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密切相关,信息沟通的不同深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同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之上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相。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二)人际沟通的本质 人际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心理沟通,是一种受多种心理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人际沟通行为是受特定沟通动机支配,并且涉及人际间意见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对于人际沟通而言,研究沟通动机、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具有重大的意义。 (1)沟通动机 ①归属动机。②实用动机。③探索动机。 2.意见沟通 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是有关系的,因为广义上理解的意见沟通就是一种信息沟通。但是,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又有很大的不同。信息

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论文 摘要:我们大学生在校四年,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性格、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大学是一个宽泛、自由的空间,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自己来决定。 由于没了外界的束缚,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里,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我们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 在大学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手中的人脉为自己开拓道路,在竞争激烈的 当今社会更应如此。 关键词: 大学生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重要性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交往障碍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轻者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严重者则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马加爵,仅仅是因为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

道路。这不能不说是由于马加爵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的。我们大学里面很多同学都喜欢上网,很多同学宁愿把自己泡在网吧里跟陌生人聊天也不愿走出虚拟世界跟周围的人建立起友谊关系。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具体说来,大学生常见的 心理交往障碍有以下几类: (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自卑心理在很多农村来的同学身上尤其严重而且明显,他们通常是为了摆脱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日子而通过千辛万苦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里。但是在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他们因为生活经验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融入到大学这个群体,而产生自卑心理或者自闭行为的发生。 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首先,同学们自己应该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就是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同学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其次,学生可以尝试采用“阿Q”精神胜利法,增强自信,抛掉自卑,学会与人沟通。

事业单位面试技巧:人际关系类题之与领导同事相处之道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736802.html,/liaoning/ 【导语】中公教育为您整理事业单位面试技巧。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在人际关系类题目中,主流的面试题目一般会令考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包括比较具体的事件情景或者人际关系情景,或者比较抽象的一类事件或者人际关系情景),对与周边的某一类或几类群体关系进行“调节”(可能涉及到关系的建设、关系的维护、关系的修复等多种可能)。对于考生来说,要想答好这类题目,关键问题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角色出发,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目前来看,与同事或领导的关系处理是人际沟通的一个重点,那么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原则和方式是什么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在此分别加以指导和解析。 一、对领导 相处原则:尊重服从,委婉沟通,大局为重,具有协助精神,理性客观,在工作中,要坚决维护领导尊严,具备服从意识,关键环节及时向领导请示,积极配合领导工作;换位思考,委婉沟通,能站在领导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从自己身上寻找不足,相信领导。 二、对同事 相处原则:尊重理解,真诚相处,宽宏大量,沟通帮助,团结互助,以工作为重,大事讲究原则,小事发扬风格。 除领导和同事之外,与兄弟单位的配合也是常考的题型,我们一便做下介绍。 三、对兄弟单位 相处原则:热情,周到,注意迎送礼节,讲究说话艺术,态度诚恳,求同存异,有真诚协助兄弟单位解决困难的精神,不强人所难,坚持原则,反对不正之风。 在人际沟通答题中,只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自己的角色出发分析所需完成的任务,答题时时刻把握自己的身份,便可以留给考官一个有理有度有节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面试中人际关系类题提供的答题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相信考生在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的前提下,全面考虑问题,一定可以在此类题型中取得高分!

人际关系与沟通论文

人际关系与沟通 班级姓名学号 说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那是无处不沟通无处不协调,亲子关系需要沟通商量保持亲密关系,父母关系需要沟通了解尽到子女土孝道,部属关系亦需要沟通技巧发挥工作效能,同事、组织、团队、士农工商永续经营的企业界,无处不沟通;有效的沟通销售自己的理念、情感、企划……等等。由此可见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论在个人、家庭、事业都是息息相关且具重要性的。 人际关系的互动是环环相扣一层层扩张开的,就像丢一块石头在沉静的湖面上,它一层层往外扩张到无边界一样,而愈往外扩张人际关系愈形复杂,沟通也愈困难,但是却不能因为困难而自我萎缩、拒绝、疏离、防卫,甚至停止人际关系的互动,当停止人际关系的互动,也等于将自己的理想、目标、梦想、期望埋葬掉或胎死腹中无法自我实现,无法让生命往前跃进,所以要让自己的生命像玫瑰花般充满活生生的生命力,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沟通技巧是值得探索、研究和学习的。 一.有效的沟通方法 虽然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剧本,不一样的生命动作方式,但总有一些共通的模式、快速的技巧达到美好的人际沟通,成功的人际关系兹仅略述几点相信在人际动作中会有相乘的效益。 1.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要提高倾听的技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使用目光接触。 (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 (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4)要提出意见,以显示自己不仅在充分聆听,而且在思考。 (5)复述,用自己的话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 (6)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 (7)不要妄加批评和争论。 (8)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信息传递链过长,会减慢流通速度并造成信息失真。因此,要减少组织机构重叠,拓宽信息渠道。在利用正式沟通’渠道的同时,可以开辟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2.正直、诚恳、热情。一般来讲品质好、能力强或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所以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要热情、真诚、坦率、友好、

上海事业单位面试:人际关系类题之与领导同事相处之道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制作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制作 上海事业单位面试:人际关系类题之与领导同事相处 之道 2015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相关节点安排如下: 网上报名:2015-09-14 10:00 至 2015-09-18 16:00 下载准考证:2015-11-03 10:00 至 2015-11-05 16:00 笔试时间:2015年11月8日 笔试成绩查询:2015-12-09 10:00 至 2016-01-09 16:00 根据往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情况而言,自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公布之后的面试等环节将由招录单位自行安排,最快的上海事业单位面试时间将在笔试成绩公布后一周左右进行面试而最慢的单位将会在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对此考生需要及时登录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看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相关资料提前进行上海事业单位面试准备。 上海事业单位面试:主要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和情景模拟等几种测查方式。 事业单位面试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一套题通常有4道试题(专业题除外),每道题分别侧重考查考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但通常会有不定量的追加提问,有时追问次数会比较多。面试考官小组一般由7~9人组成 【导语】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整理事业单位面试技巧。在事业单位面试中,在人际关系类题目中,主流的面试题目一般会令考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包括比较具体的事件情景或者人际关系情景,或者比较抽象的一类事件或者人际关系情景),对与周边的某一类或几类群体关系进行“调节”(可能涉及到关系的建设、关系的维护、关系的修复等多种可能)。对于考生来说,要想答好这类题目,上海事业单位关键问题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角色出发,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目前来看,上海事业单位培训与同事或领导的关系处理是人际沟通的一个重点,那么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原则和方式是什么呢?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网在此分别加以指导和解析。 一、对领导 相处原则:尊重服从,委婉沟通,大局为重,具有协助精神,理性客观,在上海事业单位工作中,要坚决维护领导尊严,具备服从意识,关键环节及时向领导请示,积极配合领导

《人际沟通与交流》心得

和谐生活 ------《人际沟通与交流》心得《人际沟通与交流》这门课马上就结束了,几位老师在不同的课上教给我们不同的沟通技巧及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近年来,由于同学间相处不和谐导致一例例惨案发生,这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的不幸,带给我们很多反思。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在平时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一、人际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吸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么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大,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则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小,而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同样会深刻地影响交往的深度。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成功地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认知人际关系 1.增进人际互动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那么怎样才能增进人际互动呢?这要靠平时的积累。朋友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突然出现,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团队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结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 2.人际交往的流程 人与人之间从彼此生疏到彼此交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八个步骤,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 人际交往的流程图 3.人际交往的四种态度 人际关系有四种交往态度: 我不好,你好,这是大公无私的态度。 我不好,你也不能好,这是玉石俱焚的态度。 我好,不管你好不好,这是自私自利的态度。 我好,你也好,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够有和谐的博爱的精神。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影响人际交往的客观因素 时代背景 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会存在差异,会有很多因素的约束使得人际关系无法突破。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邻居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尤其在农村,一家办喜事,全村的人都出动,而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人们住在电梯公寓里,楼上楼下甚至都互不认识。但是随着现代高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活压力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面对许多压力,比如升学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个人的看法与想法,也会左右人们人际开拓的脚步。 环境的阻隔 环境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使亲密的朋友很少有机会见面、谈心,久而久之,感情就慢慢地变淡了。 角色定位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的人演主角,有的人演配角,甚至跑龙套,不管怎样,我们从戏剧的演出就可以推测出各种角色的生活面。所以我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如果今天我们扮演秘书的角色,就要把秘书的角色诠释的尽善尽美,达到最高境界。 2.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观因素 人格特质 有些人生性木讷,不苟言笑,朋友自然不多;有的人主动外向,总有许多人围绕在他身旁。个性的不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生活面。 认知的差距 对事情认知的差异性,也会造成不同的人际距离。如两个人相约去吃饭,一个人要吃洋葱面,而另一个人要吃鱼翅,两人对美食的认识不一致,以后也很难在一起吃饭。 态度习惯 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培育出不同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习惯,如果习惯一致,则容易相处,所以有“物以类聚”的说法。 沟通协调 有效的沟通能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而失败的沟通则恰恰相反,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沟通的瓶颈会使人们无法和睦相处,结果产生彼此之间的距离。 利益冲突 人们之间最常见的冲突大概就是利益冲突了,朋友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利益的面前,需要技巧才能把获得利益和保持友谊协调起来。 当你总是把“我”字摆在第一位的时候,你的朋友一定不会很多。所以,一定要兼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善于沟通,妥善维系人际关系。 【自检】 分析如下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判断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 A人格特质B沟通协调C时代背景 D角色定位E利益冲突F环境的阻隔 G认知的差距H生活压力I态度习惯 见参考答案1-2 促进人际关系的技巧及人际交往失败的原因 1.促进人际关系的技巧 想要有效的增进人际关系,需要掌握下面的一些技巧: 守信用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心得体会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心得体会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包括: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技巧包括: (1)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5)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赞美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6)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意的交往魅力。 曾经,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内心或许时常会产生一种渺小、自卑、困惑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不喜欢也不需要的。因为它消极,与成功的心理和胜利的人生背道而驰。我们需要克服这种心理,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理解就是我们能真正的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好恶、需要等,并能设心处地的关心对方。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靠一靠,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有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海茫茫,知音可贵啊懂得换位思考,可以减少一些矛盾,减少一些误会。 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我们要学会宽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可斤斤计较,一味吹毛求疵,大可退一步海阔天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礼让三分。人不是圣人,嫉妒心理普遍存在,只是有些人处理的很好罢了。我们要双赢,你好他也好,别见不得别人好。嫉妒别人时就想想自己比他人强的一面;别人嫉妒你时,就满足别人的显示欲。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把酒论英雄。如果当时刘备没有退一步,或许就没有今天的《三国演义》了。 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我们要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所以,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我,是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尊人者,人尊之。 朋友之交淡如水。 或许,任何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觉得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很是投脾气,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总是舍不得分开,甚至近似痴狂,只愿形影不离才好。关系一近再近,一好再好,然而,结局往往是令人伤心的分离,而且很可能是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实,伤口一旦产生。无论愈合得怎样好,也难免会留下疤痕,恰似无论怎样细的线条,总会留下一道阴影,抹不去,擦不掉。这莫不就是失了分寸的缘故?如果被此距离过近,相互之间过于透明,对方的微疵便很可能成为造成双方猜忌的因子。正如衣服上的微尘,一般情况下,本是细小难察的,一旦离得太近,细微的颗粒便也似庞然大物,怎么瞧就怎么不舒服。另外人人都有些隐私,不能让人知晓的,总是会不自觉地遮掩自己的隐私,而双方关系太近之后自然地就可能触及对方的隐私,隐私一旦彼人知道,自尊心随之受损,产生猜疑在所难

如何处理面试人际沟通题中与领导及同事的关系

如何处理面试人际沟通题中与领导及同事的关系 在公务员面试试题中,人际沟通题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处理与领导及同事的关系。因此,处理这俩类关系所要遵循的原则就需要考生切实掌握。我们之前说过处理有矛盾类人际沟通题需要遵循的答题思路是态度-原因-化解-避免。实际上我们的表态就是根据我们所要遵循的原则得来的,原因分析时如果是领导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如果是同事可以从自身及双方身上找原因,或者分析客观原因,往往是由于沟通不够。我们的总结就是为了今后避免类似矛盾的发生。 1、与领导相处类 原则(态度):尊重服从,维护权威; 换位思考,委婉沟通 意义:领会上级意图,配合工作开展,提升自我 化解:工作上:如:适应风格(谨慎细致型、雷厉风行型、大刀阔斧型…);请示汇报(思想动态、工作动态);建议沟通(注意场合、时间、方式、态度) 生活上:如:情感交流(如了解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增强信任);互帮互助(家庭困难、紧急情况) 总结(避免):立足自身作表态 让我们通过例题来看看如何处理这类关系: 【例题】你刚去单位,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支持,你怎么办? 作为一个新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冷静的思考自己工作当中的不足,可能是由于我对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不熟悉,与领导的沟通交流不够,使领导对自己不信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及时调整自己,我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会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主动加强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多向领导请示汇报,认真听取领导对我工作的批评与指正,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令领导满意。 其次,我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向经验丰富的领导与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与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快了解整个单位的基本构成,熟悉工作流程,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再次,我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通过各项不同任务的具体执行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为领导与同事减轻负担,为集体的利益做出贡献。 2、与同事相处类 原则(态度):尊重理解,真诚相处,宽宏大量,团结互助,以工作为重 意义:增进团结,促进和谐,提高效率 化解:工作上:如:做事风格(了解+尊重+适应);工作方法(相互请教、经验分享);工作配合(积极主动、沟通反馈与对接、求同存异)

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相联结并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 人际关系的要素 人际关系(交往)其实质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一般具备以下几方面要素。 1、交往的主动性: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是一方领导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这就是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一方都是积极活动着的主体,所不同的是所处地位有主次而已。但即使处于次要地位的一方,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地做出反应,而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兴趣去理解和分析对方的信息并做出反馈,调整自己的言行,达到信息交流之目的。 2、交往的互益性:单个个体的各种活动,虽然可能与外界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称之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必须是在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发出信息会引起另一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成为新的信息作用于前者。 3、交往的条件性:在人际交往中,首要的条件是双方所使用的符号必须相同或相通,这是交往发生的必备条件。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如符号不同可闹出许多笑话。例:一个外国人与本国人交往时,必须使用同一种或彼此都能理解的语言,或其他符号,否则易产生歪曲、误解。 和谐的人际关系 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在说明该问题之前,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搞好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必要,技术上的讨论也就没有了价值。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复习提纲共6页

第一章: 1、人际关系: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亲属关系 ---进行经济和情感上的交流 ?师生关系 ---进行知识的传承,思想的沟通 ?同学关系 ---进行最为广泛、最为频繁、最为淳朴的交往 ?网络交往关系 ---一种新型的、比较复杂的人际互动方式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交往需求强烈 ?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同性和异性交往 5、人际交往的三种不良模式 ?怕被拒绝 ?不会说“不” ?不能没有依靠

第二章: 1、认识自我的方式: (1)通过社会比较来给自己定位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2、自信的含义: 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它包括了自己 对自己接受的程度,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程度。 3、自信的人的特征: 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 4、提高自信的策略: ①不要让别人来设定你的生活标准 ②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 ③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 ④关注自己的优点 ⑤积极乐观的与人相处 ⑥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5、自我参照效应的含义: 是指人们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尽力将信息和自己联系时,学习起来就有动力,回忆出的信息更多,而且不容易忘记。

6、提升自尊的策略: 看清自己的实力,不妄自菲薄; 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7、什么是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是指人们用来解释自己失败的一种策略。 8、进行社会比较的种类: 平级社会比较; 向下的社会比较; 向上的社会比较; 第三章: 1、如何找到与我们相近的人呢? 察言观色寻找相似 相互磨合寻找相似 通过外界信息寻找相似 通过深入交流寻找相似 以最新的消息为共同的话题 必须对谈话的对象情绪进行了解,从而有的放矢,才能不碰壁或者触到霉头。 2、一个受欢迎的人,其最具优势的一点就是能做到“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 第四章:维持最吸引人的百分之一

14秋东财《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在线作业三(随机)满分答案

东财《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在线作业三(随机)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是()。 A. 运用名片介绍自己,可向往对象明确身份 B. 运用名片介绍自己,可以节省时间,强化效果 C. 主动将本人的名片递给初识之人,既意味着信任、友好,又暗含结交对方之意 D. 以私人身份向他人馈赠礼品时,不可以本人的社交名片充当礼单 -----------------选择:D 2. 当多人并排就座时,讲究“居中为上”,即应以居于中央的位置为上座,请客人就座;以两侧的位置为下座,而由主方人员就座 A. 相对式 B. 并列式 C. 居中式 D. 主席式 E. 自由式 -----------------选择:C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般不应对他人索取自己名片的要求直接加以拒绝 B. 尽量不要向他人直接开口索要名片 C. 位高者首先向位低者递上名片,再由后者回复前者 -----------------选择:C 4. 社交名片又叫() A. 私用名片 B. 公用名片 C. 集体名片 D. 普通名片 -----------------选择:A 5. 指同一张餐桌上席位的高低叫()。 A. 席次 B. 座次 C. 位次 D. 桌次 -----------------选择:A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外塑形象,是指一个掌握了一定交往艺术的人,能够为其自己和自己所在单位或组织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B. 形象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C. 形象的事实基础的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 D. 素质好坏只能影响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不会影响组织的形象

人际沟通与交往作文大全

人际沟通与交往作文大全 作文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性质,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父母眼中你是孩子,在老师心中你是学生,在领导手下你又是职员。不同的角色随时转换,想要处理的游刃有余,人际交往就变得尤为重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有人都希望身边的朋友是暖的,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是无私的,但是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往往事与愿违。除了自己,没有人会感同身受按你心中所想去做,因为任何人的思维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却永远做不到一致,既然这样请放宽对朋友的要求。 戴尔·卡耐基与李宗吾先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人性的优缺点,而后者更是用反讽的方式告诫了人际关系与成功的不可分割。有人的世界就会有纷扰,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会沟通,试想一个面色凝重对你指责,批评你的缺点。而另一个人面带微笑对你赞扬一番,之后婉转告诉你哪些方面可以做到更好。你会更亲近哪一方?答案昭然若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浅显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可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21世纪了,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与人的沟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导致主体从客观中去佐证。这是一位心里学家发现的,很不巧的,这句话印证在大多数人身上,其实这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就像老人所说拿有色眼镜去看世界一个道理,会让你不能客观的评价这个人的好坏,严重的,自以为是,误解他人,在心里给人贴上标签,抱着这种心态对待身边人,只能害人害己。 在职场生涯中,必然会存在竞争关系,有人得意晋升,就会有人失意贬黜,这时调整心态就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做到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另一方面,要做到得意谦和低调,失意依旧蓬勃进取。不让人因为嫉妒而针对,亦不让自己因挫折而气馁。 内圣外王曾国藩,身居要职,为人和善,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使得邻里和睦,美名扬。人与人交往,有时就像照镜子,你包容善待他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人际交往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他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一)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一)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的决定性影响、由于这种关系而带来的人际传播中“装相”与“本相”的冲突。作者认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 关键词人际传播人际关系文化契约约哈瑞窗口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这种传播越发变得莫测了,人与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素油然而生,而人的内心是最难探测的。 研究人际关系对于人际传播的影响,是理解人际传播的钥匙。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就这个问题写道:“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我与你相遇,我和你彼此关联,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1]我国学者王怡红2003年出版的专着《人与人的相遇》,以布伯的这个思路作为基本线索,论证了人际传播的各个方面。我在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关系的讯息”与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 人的社会关系,相当程度上是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类。电视剧《DA师》中有一个场景:一位电视剧女制片人与一位前来制止军队参加拍摄的林姓中校女军官谈话。女军官递给制片人一杯用一次性纸杯盛的矿泉水,制片人推开,从包里拿出一个高级的杯子说,这是军区肖部长送的,接着又从包里拿出一本书说,这是军区田政委送的,然后拿出香烟说,这是香港大腕明星华仔送的,然后打开照相薄,指给人家看她与中央某领导人的合影,最后转入正式的话题,强调军区田政委指示部队参加拍摄。这位女军官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马上说:那好吧,我打个手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当着制片人的面拨了一个电话(其实打给她的部下),对着手机说:“阿姨,首长在家吗?啊,不在?到中南海开会去了?那么请麻烦您等他回来后给田政委打个招呼……”女制片人一听慌了,连忙问:这位首长是谁啊?女军官回答:他是我父亲的老部下,田政委是他的老部下。制片人的口气顿时改变了:林小姐,林大队长,您怎么看都有做明星的前途,我给你在剧中安排一个角色…… 电视剧的情节显然来自生活,这种社会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太常见了。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发生传播,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相当程度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一位人际传播学者写道: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特征是,人际传播发生于有关系存在的环境里。事实上,通常给关系和人际传播所下的定义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某人所以与他人发生关系,是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彼此交流。而他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是由关系的约束所决定的。……关系还受到彼此怎样看待对方的约束。有些关系被人们认为着重于彼此扮演的角色。关系双方的相互行为既基于本人扮演的角色,也基于对方扮演的角色。”2] 我们的生活经验也是这样。在你开始人际传播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一种“传播理论”在指导行动,它来自你的文化背景、社会认知、传播实践和对经验的亲证。只要交往发生,交往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发送两种讯息,一种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内容讯息,一种是“关系的讯息”。关系的讯息通常没有显在的形态,是一种暗示或环顾左右而言他,需要由接受者来揣摩。例如上面谈到的那位制片人,她强调手中的杯子、书、烟、照片与其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她与强势人物有特殊关系,以无形的“势”首先把人际传播中的对方压倒。这种情形下,传播的内容通常会受到“关系”的支配。 在实际的人际传播中,关系的讯息不仅通过话语,也通过声调、陈述的节奏、眼神等非语言

心理讲座_人际吸引与人际沟通

人际交往系列讲座——人际吸引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神奇的,交往中常常发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友人总是在一起却渐行渐远,而另一些人虽萍水相逢却很快成为亲密朋友,彼此间很快即发展起充分的信赖和良好的合作。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吸引他人并受到欢迎呢,而另一些人却总是被人忽视并难于与人相处? 人际吸引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一、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1、自我价值感: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出现的那天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更加自信、高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人生有价值,生活才会富有意义并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 2、社会比较: 人们通常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评价,以及对人、对事、对物所持有的看法是不确定的,人们要想在这些方面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通过将自身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进行比较,亦即通过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选择的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1、生物安全感 没有人会怀疑,自我保存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因此,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而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有效途径。当人们面临危险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有效的减少人们的恐惧。 2、社会安全感(本质是人与人的情感联系) 当人置身在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也会缺乏安全感,而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依然是获得社会安全感最有效途径。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1、独处需要: 人也需要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远离和逃避他人,所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给对方留有空间。 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不敢和领导沟通,一碰面就怂:简单3步,和领导也能友好相处

、职场上的“领导恐惧症”,你中招了吗? 早上上班的时候,发现同事小徐气喘吁吁地在打卡,我奇怪的问:“你平时不都是踩点上班的吗?今天公交堵车了?你咋累成这样?” 小徐坐定后,一脸哭丧地说:“别提了,本来都算好时间了,没想到在电梯口碰到了老板,吓得我连滚带爬转了方向,爬了14楼的电梯,我需要缓缓。” 不至于吧,领导有这么恐怖吗? 小徐说:“你不知道我们有领导恐惧症的人有多可怜,看到领导就像看到老虎,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果然,我问了其他同事,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领导恐惧症”: 根本不敢和领导沟通,汇报工作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酷刑; 在电梯里,一碰到老板就怂,只能躲在角落,祈祷领导别看我; 开会永远坐在角落,最害怕领导点名让我说说想法; 工作两年,和老板说过的话屈指可数,老板可能都不知道我名字。 我同事们的这些“症状”表现,你是不是在屏目前拼命点头表示认同。 如果是,那我要提醒你,这在职场上是很危险的信号。职场就是人际交往的最大场所,和领导相处更是一门学问。

千万不要害怕你的领导,一旦害怕,你的职场就输了。 2、害怕领导,你到底在怕什么? 为什么我说害怕领导,你的职场路就会走的很困难。 试想,你是不是抱怨过凭什么领导给别人加薪我的工资却分文未涨? 因为那个同事懂得大胆向领导汇报工作,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而领导从不知道你做了什么。 你是不是不屑那些拍马屁却升职的同事,自己勤勤恳恳的加班领导却看不到?因为那位同事会说话,懂得亲近领导抓住机会,而你躲着领导只能是个小透明。因为害怕领导,你真的有可能错过职场上的“一个亿”。

想要打破恐惧,缓和和领导的关系,继而得到认可升职加薪,这都需要我们先自我剖析:“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领导?” (1)领导自带距离感 我们和同事之家是平级,但是和领导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会带天然的等级悬殊,自然不能像同事一样愉快相处。 虽然我们和领导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对接,甚只团建的时候还一起吃过饭玩过游戏,但仍会存在一些距离感,比如汇报工作的时候。 领导基于自身所承担着的更大的职场责任和压力,所以他会更关注一些硬性指标和数据,结果令他不满意,自然在言语和脸色上有一些不友善的表露。 而下属作为一个执行者,也会随着领导的习惯有了自己的一套晴雨表。 领导常说:“上班的时候我是领导,下班我可以和你们是朋友。” 但是我们和领导相处的时间大部分是工作的时候,所以这套晴雨表,和生活不匹配,这会让自己形成一种职场排斥反应,渐渐地,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害怕领导的状态。 (2)员工能力不够 其实领导和老师的属性是一样的。上学的时候好学生都能和老师相处的很好,但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会惧怕老师,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更不敢睁眼瞧老师。这是因为自己不会,心里没底害怕说错话,老师会批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