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はとても小さいけど、強いですね。

日本には毎年たくさんの地震がありますが、十分安全ですよ。地震がある時、人を傷つけられないために、日本人は家に軽くて小さい結構を設計させます。普通な家はよく庭があって、自分が好きな花か樹を植えさせます。

日本の歴史は本当に複雑で、江戸の時代しかほとんどう分からないん。「篤姫」というドラマを見たことがあるので、江戸の歴史ちょっと知りますよ。そして,日本の歴史中で武士が一番有名。私も武士が大好き。今いろいろなアニメは武士の物語というから、見たあとで武士道についてもっと分かる。例えば「銀魂」の中で銀時は武士道を持つ人で十分かっこいいですね。

そして、日本の食べ物は中国よりとても不同ですね。日本は島で、周りが海ですので、魚を作る食べ物は多いですね。それで刺身は一番普通食物です。でもほとんど中国人は刺身の味が嫌い、私も。しかし,寿司や、うどんや、カレーなどは中国中でとても人気がありますね。私は時間がある時,家族に寿司かカレーを作ってあげて、自分でできるんですよ。それに、日本のお店へは日本酒を飲んだことがあります。日本酒の方がお美味しくて、好きです。それ後、何回もスーパで日本酒を買って、友達と寮で飲みました。

とこので、日本は本当に綺麗です。春になると、町の道路の両側にも桜を飾られていて、樹の下に歩いている時,桜ひらひら舞ってばかりいます。美しくないの?日本の桜の種類によって,花の色は違うよ。ただし、ピンクな花は一番多くて綺麗だと思っていますよ。

これに、日本の伝統的着物はとても有名で、日本の文化が好きな人に本場

の着物を1つ持ちたい。特に女性は。将来、いつか日本へ行ければ,必ず8月の時行こと思っていて、夏祭りがありますので。アニメを見た時、よく夏祭りについて見られますから、羨ましいね。桜の模様がある浴衣を着て、友達と一緒ににぎやかな通りに歩いて、眩しい花火を見て本当によくロマンちくですよ。こんな夢は現実できるなら、私はぜひ幸せが感じられますよ。

だから、今から、一生懸命日本語も英語も勉強すると,日本へ行けれるはずでしょうか。いつも日本へ行く日に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ね。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是现在亚洲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科技、政治以及国家软实力上都高于中国,甚至军事力量可能也在中国之上。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日本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后却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焦土中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我认为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原因中有一些可以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提到日本的崛起就不能不提到美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十年里日本人经历了“笋式生活”(人们一层层剥下自己的衣服去卖,以换取食物)而如果没有美国的经济援助恐怕连这样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充当了日本的军事和政治保护者,这为日本崛起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更是奖11.3亿美元(一说24.7亿)的所谓“特需”订单交给了日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工业。 美国的援助只是起到了加速日本崛起的推进剂的作用,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应该从制度层面去寻找。1947年日本接受了一部《和平宪法》,日本正是在这一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之路。在这部宪法的框架之下(也可以说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即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通过解散财阀并建立相关的健全的法律系统创造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而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则使得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提高了国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建设的活力。通过彻底的改革,日本的政治形成了“1955年体制”这种特殊的体制,经济上则制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其崛起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重视教育也是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在教育上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实行了很多政策以保证国民素质的提高。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普及了四年及六年义务教育,1950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而我国在2008年才基本普及义务教育,1956~1978年间每年日本的教育经费更是占到行政经费的20%~30%。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日本国民的素质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种人才都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与此同时日本的科技水平、工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再加上日本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 还有一点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也就是日本很高的储蓄率。家庭储蓄进入各种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低息资金来源,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战后初期资金紧缺的日本来说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长期面对紧张的生存压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勤勉肯干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使得整个大和民族在面对战后重建的艰难局面时能够不懈努力全民一心。另外日本人有着一种极端的认真细致,日本学者圆了源曾经说“日本人不擅长慢悠悠地制定长期规划或耗费几代人来完成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在寄深意于微小,出色

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文化

[摘要]作为第一个非白人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日本能给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与其相似的东亚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怎样的激励和样板呢?很多 国人将日本的成功归功于外在因素。本文力图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的企业经营模式与企业文化展开论述,以探究日本崛起的奥秘。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儒家思想人文价值 一、儒家思想与日本的企业文化 东西方的界定,主要在于文化的划分。尽管日本曾经历过全盘西化的维新,东方文化还是对他有深深影响。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人”的定位。西方文化,可以被归结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而受儒家精神濡染的东亚诸社会的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社群文化。东亚的社群文化主张企业、经济和社会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协调一致的运作。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视角来看,东方文化下的人简直就是“无我”。与这种精神资源中的“无我”意识联系的是在社会秩序网络结构中的“克己”即“自我舍弃”。每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的个人“人格”,从而变成了社会秩序网络结构上的一个“结”。社会秩序已把人的“人格”甚至“人性”内涵于其中,从而变成了这些社会中注重人事关系、人互相牵制的秩序网络。这种“无我”在日本经济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企业中强烈的团队本位主义。日本人重 视他人的评价、暗示、期待和赞许,即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中行善。这在企业中,就表现为鼓励员工之间的公开竞争,并把企业的诚信摆在首要位置。 正是这些日本特有的文化和制度特征保证了外在机制的成功运作。比如说,日本产品之所以能以“高质量、低价格”出口到国外,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竞争与日本的历史传统是相契的。这种竞争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为单位的竞争,而以集团为本位,在整体上形成了“对外竞争、对内和谐”的格局。日本人公认的观点是:社会并非个人竞争的场所,而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集体竞争的地方。一个公司的雇员组成的队伍应该像一个统一体那样行动,以便与另一个公司所建立的团队竞争。于是为了在一场无休止的集体竞争中击败所有对手,最重要的是保持企业内部的亲密和谐。这样,日本儒教中的忠诚精神就成为每个企业的绝对律令。企业在雇用雇员时,如同挑选夫婿一样,要估计他的性格、忠诚感和从长远看它对公司可能做出贡献的潜在能力,这些特征要比员工的“专业本领”更加重要。这种雇用就像结婚一样,是一种终身承担的义务。于是类似中世 纪那些超家族的封建集团,一种强烈的“家长式的”、“家族的”、“同事的”气氛弥漫于公司之中。 引申至国际竞争圈中,日本人觉得国家就像一个放大的企业,它作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参与世界贸易竞争。而企业对于政府犹如雇员对企业一样,信奉的仍是传统的儒教的忠诚原则。在日本的民主中,渗透着协调一致的集体传统。他们觉得,决定不应有任何个人做主,而应该通过协商由集体共同做出。开会的目的在于达成一致,其意义在于达到普遍统一和没有人持强烈的异议。等级制度和集体决策在日本的传统中相辅相承成为统一体。如果说中国的等级观念往往与官位的高低相联系、带有冷冰冰的行政隶属意味的话,日本的等级观念则染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家族色彩。这种纵向、横向间反反复复的协调商量、集体决策,对于日本的经济腾飞和企业的做大做强是十分有益的。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对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地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 二、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

1 政策研究报告 2011年第2期 总第22期 2011年4月30日 对标国际一流企业集团系列之二 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 久保田株式会社成立于1890年,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从生产衡器铸件起步,以其技术和市场逐步向相关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到生产铸管、发动机、农用机械、工程机械、水处理设施以及环境设施,通过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走出了一条相关多元化的道路。久保田的经营围绕“粮食”“水”“环境”这一主题,不断在农用机械、水与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等等产业领域发展;久保田已经成为全球农业 机械巨头,其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产品市场占有世界第 一;久保田将业务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在二十多个国家设立 了生产销售公司,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占到了50%左右;2011 年,久保田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区域总部,加速其全球化进 程和全球市场反应。 《政策研究报告》 指导委员会 主 任:刘明忠 副主任:姜国钧 刘三省 成 员:郭士进 栗美霞 何可人 沙 鸣 杨 彬 孟福利 高雅巍 徐建华 主 办: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承 办: 新兴际华集团政策研究室

关键词:技术和市场延伸多元化

日本株式会社久保田(KUBOTA)是个百年企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久 保田自1890年创业以来,从铸件的生产和销售起步,起初是主要产品是水道用 的铸铁管,1893年起逐步在日本实现了铸铁水管的国产化,1922年,久保田公 司成功开发出了农用柴油发动机,之后陆续开发了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种产品。现在,通过水道用铁管、农业机械和环境设施等各种产品,在完善现代供排 水系统、提高粮食产量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及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共处等方面,为人 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广泛的贡献。久保田将本着“通过提供人类生活的 基础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和保护地球环境做贡献”的经营理念,进 行全球性的事业拓展,以解决“粮食”“水”“环境”这一世界性的课题。 久保田的事业分 为三大部分:即机械 (包括农机和工程机 械)、水和环境、社会 基础设施,其中农业机 械占约60%的份额。久 保田已经成为全球农 业机械巨头,其水稻插 秧机和联合收割机产 品市场占有率多年来 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在 中国半喂入式联合收 割机的市场占有率高 达75%;久保田拖拉机在美国40马力以下拖拉机市场占有率40%,40-100马力拖拉机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5%,亚洲被久保田视为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市场,在泰国拖拉机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型小型建设机械的生产厂家之一,特别在专业小型挖掘机生产领域更是独占鳌头,市场占有率高达20%,居全球“小挖”销量第一,也是全日本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生产专业公司;日本全国六成的水管都是久保田建设的,久保田的水道、水泵、阀门、自来水饮用、城市粪便处理等都是全日本最好的,此外,还承接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及工程建设。 3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日本中金综合研究所相关专家来访音频整理资料

日本中金综合研究所相关专家来访音频整理资料古谷周三:大家下午好!我就是刚刚介绍的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所长古谷周三,这次有幸来到浙江农林大学,能够跟在座各位见面我感觉非常高兴,众所周知,农协即我们所说的合作社,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这个研究所就是农协也就是农林合作社的研究所,我们研究范围涉及比较广,包括农业协会、农产品流通、粮食等。惭愧的讲,今天在这介绍的是我和冈山,我们两个都不是搞研究的,前些年我们是在农协的农业银行做金融业务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介绍的是日本农业系统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情况,真正做研究的是阮蔚,研究世界农业问题也包括中国和日本。今天呢,分两个部分来介绍,由冈山和我来分别来作介绍,主要是讲日本的农业和农协概括,讲完之后我会讲一些农协今天面临的具体问题,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我们分两步来介绍一下,首先第一步就由冈山来讲。 冈山信夫:大家下午好!我就说刚刚介绍的冈山信夫,请多多关照。我今天讲两个问题,一个是日本农协的框架、组织结构,另一个是日本的农地问题。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农协机构,我这里的表上写的就是农协和股份公司,它写“注释会社”就是我们的股份公司,我们交给翻译公司翻译,最终也没有确认它,翻译公司翻译成了“注释会社”,它就是股份公司的意思,有什么区别都在这上面写着。与中国的合作社一样,它的组织者,就是谁来成立这个公司、谁来成立这个农协,和中国不太一样的是农民合作社的社员必须是农民,成立农协的人也必须是农民。它有很多正式社员和准社员,一些不干农活的农民也可以成为准社员,但是决定权即投票权必须是正式社员,准社员只是享受一些服务而已。 正式社员必须是农民,决议权遵循国际合作联盟的最原始的决定,即不管你出资多少一人一票,这是跟股份公司最大的区别。农协分两种,一是综合农协,二是专业农协,综合农协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除了专业农协的业务之外,还做农民指导,特别是金融和保险等,相当于将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农民专用合作社等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综合农协。日本以综合农协为主,也有一些专业农协,专业农协相当于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据了解,中国现在的农民专用合作社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万家。农协是从下往上控股的机构,农民出资成立农协,在过去,农协以村为单位组建,为不影响生存,有严格的地域划分,农协在地方是联合在一起的,即供销社,信用社,也包括保险合作社等,目前,综合农协大概有700个。 日本的市町村,市和村是一个级别的,它是三级行政架构。日本有1700多个市町村,而综合农协只有700个,所以有些农协是跨市的。二战时,农协最多的时候有13000多个,每个村都有农协,后来合并为700个。它的行政架构是国家级、省级、市町村级,市町村级是综合农协,省级将其分为信联和经济联,前

中华法系解体下的日本因素

legal family。作者认为中华法系是源于夏商时期,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独立发展,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以中国为中心,影响到东亚诸国,历经4000多年的刑事上的法律体系。当然,这样的定义还不能囊括中华法系的所有特征。中华法系作为五大法系之一,在19世纪以前都是独立发展的,未受到外来影响。古代中国的法律传统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影响颇为深刻,其中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传统的封闭性等特征都是其他四大法系 ,但我认为,中华法系解体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虽然变法修律彻底瓦解了中华法系,但是中华法系的解体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沈家本主持的变法修律并不是中华法系解体的开始,而是中华法系母法(本土法)解体的开始。中华法系是一个囊括了日本、朝鲜、越南等诸多东亚国家法律在内的法系。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放弃了传承了1200多年的中国法律体制,转而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先法后德)建成了典型的大陆法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俄战争胜利后,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台湾、流球等岛被割让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自然而然的也脱离了中华法系。至此,中华法系域外国家纷纷脱离中华法系的传统制度和法律,这时的中华法系已经在解体了。依上述论断,中华法系的解体其实是从域外国(越南、日本、朝鲜等东亚诸国)的解体到域内国(中国)。因此,许多学者分析中华法系解体下的日本因素仅仅从清末时期日本法律制度对腐朽的传统法律制度的冲击和中国爱国人士、改良人士对日本法律制度的吸收借鉴来分析,是不够全面的,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自己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制度,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法律制度成为大陆法国家。 二、中华法系瓦解的日本因素 (一)为什么从日本大规模移植法律 1.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有相似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据考古发现,日本列岛与大陆紧密相连,大约在1万年以前才逐渐形成目前这种一衣相隔的状态。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专家对日本“丰田J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 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l/2或2/3; 3. 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 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 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 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 (1)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 (JIT)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2)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 --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 --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 --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

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

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 张 宇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海处在 两洋 两洲的十字路口,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运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所在。南海问题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六国七方,争议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多变。区域内外各方战略利益在南海地区重叠碰撞致使南海海域成为区域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日本因历来把东南亚地区看作其传统的战略势力范围和海上 生命线,所以,比其他域外大国,日本更加积极介入南海争端,这对中国试图解决南海争端的努力形成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日本因素;南海争端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10)05!0145!02 [作者简介]张宇(1976!),女,河南永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二战后日本对南海争端的立场政策变化 1、冷战时期避免介入南海主权争端 日本为了实施在东亚的侵略扩张政策,早在晚清时期就开始染指南海,不断在南海及周边掠夺战略资源、侵占岛礁。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被迫放弃了其在战争期间侵占的一切领土。1951年9月?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的一切权利。1952年4月,日本在?日台和约#中宣布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1]鉴于上述原因,日本在此后承认南沙群岛属于中国。1952年日本全国教育图书株式会社出版的?标准世界地图集#,1964年由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中都标有 南沙(中国)的标注。1972年日本共同通讯社出版的?世界年鉴#第193页记载:中国 除大陆领土外,还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南中国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2]1972年9月,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关于归还其侵占中国领土的规定,实际上是再次表明了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立场。 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和解后,美国并不公开反对南海主权属于中国。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外交上追随美国,从日美战略关系出发,同美国一样承认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另外,基于中日关系的大局考虑,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直至冷战结束前,日本对南沙争端也未作任何公开表态。 2、冷战后改变立场,极力介入南海争端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深刻变化,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也做了重大调整并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亚太地区事务。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日本把中国当成 潜在的对手,中日矛盾开始上升。这期间,南海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美国列为其要在世界上控制的16个海上咽喉要道之一,[3]美国逐渐介入对南海事务。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关注南中国海争端,并采取各种方式插手南海。 首先,舆论炒作 中国威胁论。1992年2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地位。日本以此为契机开始散布 中国威胁论。此后,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官员更是大肆炒作 中国威胁论。 其次,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军事安全交流。冷战结束后,日本出于其亚太安全战略的考虑,把南海争端与钓鱼岛争端、台海问题等紧密地联系起来。1999年5月日本通过?周边事态法#,将包括南海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划入所谓 周边事态范围。 9?11事件后,日本每年以各种借口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演习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演习,将军事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 二、日本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战略意图 1、维护 生命线安全 众所周知,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特别是石油等各种战略资源极度短缺。日本的石油来源地主要是中东,日本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主要经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的航线运抵国内,进口东南亚的石油也要通过南海!!!台湾海峡航线运输。因此,横穿南海的这条海上通道就成为关乎日本存亡的 生命线。此外,日本的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也主要经由南海航线,假如南海航线被封锁,就等于切断了日本经济的大动脉。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一个目的是为维护其 海上生命线安全,为日本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 145 第16卷第5期 工会论坛 V ol.16No.5 2010年9月 T r ade Unions%T ribune Sep.2010

日本最新节目模式概要

日本高收视“非新闻”类电视节目介绍(一) (2012-01-31 09:20:11) 转载▼ 标签: 杂谈 近几年来国内卫视纷纷把视角直接投向欧美,甚至直接巨资购买节目版权,东方卫视就花费百万元购买了《中国达人秀》国外的原版版权,而东南卫视、辽宁等多家卫视也将在今年花费巨资购买外国版权。欧美电视节目往往大手笔,场面恢宏,投入巨大,如果引进来,一方面购买需要花巨资,另一方面在进行本土化改造时,同样需要一定的花费,这些费用对于城市台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实相对于欧美高成本的投入来看,日本的电视节目则更显经济、更易操作,但精彩、精细程度并不逊色于欧美电视节目。国内很多城市台或卫视台的地面频道已经把眼光投向了日本,而且有一些借鉴节目已经成功本地化,获得不俗的收视效果,如湖南卫视、山东综艺频道的《快乐向前冲》,就与日本JET电视台的《极限体能王》有着很多共同之处。笔者从多渠道收集了当前日本正在播出的高收视的电视节目,挑选几档可供城市台选择和借鉴的电视节目,希望能够给电视一线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1、《最终警告!恐怖的家庭医学》(最终警告!たけしの本当は怖い家庭の医学) 节目概况:

《最终警告!恐怖的家庭医学》,是一档兼具综艺和生活服务特点的跨界节目,节目通过真人演绎,展示疾病从最初发出信号,到形成疾病,再到导致严重后果的整个过程,并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揭示成病原理,最后通过专家讲解,告诉观众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 该节目最初是在2002年12月30日和2003年12月29日分别作为特别节目播出的,后来受到多方好评。于是在2004年4月13日定期播出。目前将近6 年时间,现在在做新的改版。 播出平台: 播出频道:朝日电视台(ANB) 播出时间:每周二20:00—20:54 内容设计: 《最终警告!恐怖的家庭医学》每期55分钟左右,是两期节目合成一期播出,实际上每一期时长在25分钟左右。节目内容是由演播室环节、情景剧环节(成片)、病理原理解释环节(成片)、嘉宾体检环节(成片)四部分组成。 演播室环节,是由2位主持人(一男一女)、1名医生(与片中疾病相关的专家)和6-7名嘉宾(是日本二三线演员或名人)构成。演播室环节不仅是起到转接整档栏目的功能,同时在演播室中的专家,要介绍通过何种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片中介绍的疾病,最后主持人还要揭晓,嘉宾中谁有可能罹患这种的疾病。 情景剧环节,用两条线拍摄手法,一条明线主人公所患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演进过程,通常展示的是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开始、中间、结局)身体所发出的信号。一条暗线,就是病魔入侵,病魔的展现是通过一些主观镜头来展示,如推镜头和血液急速变化的镜头。整个情景剧充满紧张和悬疑的气氛,十分具有观赏性。 病理介绍环节,是用动画的形式,形象地介绍疾病是如何形成的。 嘉宾体检环节,主要是介绍通过哪些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片中所介绍的疾病。

日本崛起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文化、民族心理以及社会风俗上有较强的相似性。对我们而言,日本自近代以来的崛起和进入现代以来的复兴也能给中国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与影响。 (一)初次崛起——日本近代化开端 一、外部因素 日本近代化初期西方列强都在加强对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的掠夺,西方列强采取的是通过向外扩张来促动经济发展及国力的增强。他们在亚洲毕竟不是轻车熟路,所以需要一个导航者,一个马前卒。此时的日本就自告奋勇的当上了西方列强侵略亚洲的马前卒,开始了对向亚洲其他国家的对外扩张。虽说西方列强都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取向,但总体来说,日本对外扩张的相关政策符合欧美列强在远东地区扩张的需要,得到列强的支持。此时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着远东地区,无暇顾及日本,给日本向外扩张造成了可趁之机。 二、内部因素 1、地理环境造就品格 地理环境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对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特有的作用,因为它是一个火山众多的国家,对日本最有危害的自然灾害就是火山和地震。它不仅使日本民族具有东方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牢固的劳动观念,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在各种困难之后重建家园的巨大能力。日本海岸线蜿延曲折,西北部沿日本海一侧,悬崖多,良港少,而东北部临太平洋的一侧,特别是本州东南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这为日本的海上运输、国际交流、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民族精神带来的强大凝聚力 日本民族的凝聚力与他们的天皇制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当时大多数日本民众来说,天皇就如同宗教,是日本传统之魂。当时的明治政权也是充分利用这点,从而学习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并用德意志的法律精神组成日本帝国宪法,奠定日本近代天皇的法律基础。 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方面,多数是物质层面而非思想层面的,日本依然保持了大和民族传统的精神。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超越了利益诉求的层面,上升到光荣与忠诚的高度,是大和民族民族性的体现,增强了日本民族的凝聚力。 3、对教育的自觉 日本对教育的热情比较高,很重视教育。正如依田熹家认为,日本早期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从很早开始日本就普及了教育。近代日本教育是日本民众自己开始普及的,不是由政府主导。日本没有科举制度,日本的一般民众认为学问是一个谁都能用的上的东西,不是像中国一样是官僚阶层所特有的。从日本的教育来看,是人民大众推动了历史。在当时,日本是一个在教育上非常舍得投入的国家。重视教育也许是日本当时的必然选择。就像东京大学校长所说:“对于日本来说,也只有教育了。日本是一个没有能源、没有资源的国家,除了提高人的能力之外,没有其他的途径。” 4、明治维新,多方改革 其一,着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强化经济实力,为崛起奠定物质基础。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废除落后的生产关系,日本从落后的封建体制迅速转变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体制。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繁荣了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明治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进而带动了轻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发展,使日本成为当时世界列强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日本株式会社

日本株式会社 日本企业称为“株式会社”,含义即企业如一个大家庭,为了避免家庭内部产生对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受日本殖民影响,韩国也会使用“株式会社”的习惯。 株式会社概念 株式会社是日语里的一个常见词汇。日语假名写作:かぶしきかいしゃ。其实说白了是分开的两个单词:株式和会社。 “株式会社”即日本的股份公司。株式就是股份、股权、股票的意思。会社(かいしゃ)就是公司、有限公司、商行的意思。“株式会社”即日本的股份公司。日本叫股份为株,如一股,日本叫作“一株”。几个股东凑起钱办公司,就叫有限公司,日本叫“株式会社”。 日本现在有很多学者写了“和拢经营革命”、“和拢经营哲学”等书。“和”即和谐,“拢”即靠拢,就是说:一个工厂、企业的内部,要凝聚在一起,大家紧密地连结成一体。整个公司好比一部机器,每一个人便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缺少任何一个,机器便要发生故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经多层次的研究,以及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然后才集中,尽量避免上下、左右之间的对抗而消耗自己的力量。韩国股份有限公司在日本和韩国称呼为“株式会社”(日文:かぶしきがいしゃ?(株),韩文:?????(?)。)“株式”与“股份”同义,“会社”为“公司”的意思。株式会社依法也是负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公司,但习惯上不特别标明。一般情况下,公司名称前带有“㈱”标志的,例如“㈱鹭宫制作所”,表示该公司属于日本株式会社性质的组织。 辨析 株式会社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的大公司和我们国家基本一样,分为: 1.株式会社(かぶしきがいしゃ)股份(有限)公司 2.合资会社(ごうしかいしゃ)合资公司 3.合名会社(ごうめいかいしゃ)合股公司(出资者全是无限责任股东的) 4.商事会社(しょうじかいしゃ)商社、商行 5.有限会社(ゆうげんかいしゃ)有限公司

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1853年,在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选择了不战开国。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1965年到1970年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二次崛起。历经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长期衰退和痛苦的体制改革,日本于21世纪初又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经济触底反弹,持续复苏。2007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发文指出,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崛起”。纵观这一历史过程,我们发现,危机意识的心理文化、强国意识的战略文化、塑造秩序和权威的等级文化,以及集团主义的群体文化等文化因素是日本崛起背后的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量。 危机意识的心理文化 危机意识是日本独特的集体心理文化,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富足殷实的20世纪70年代,反映日本人深刻危机感的电影《日本沉没》仍能引起日本国民广泛而强烈的心理共鸣。一方面,危机意识源于日本自身的缺陷。国土的狭小、资源的短缺、灾害的频发等恶劣的现实存在都使得日本人缺乏安全感,心底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危机意识也源于日本在文化形成早期与发达的其他文明在交往和比较中因自卑而产生的自我警醒。古代日本周围分布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大古文明,而恶劣的环境使得日本自身的古代文明与这些文明比较起来毫无光彩,日本无时不感觉到压力与紧张。没有可以提供依赖感和安全感的生存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国际社会生存压力,注定使得日本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方面--强烈的危机感。在与危机感斗争的历史中,日本民族铸就了勤劳、节俭、坚毅、顽强、忍耐、努力拼搏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应对未来的危机,日本在创造和积累国内财富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增强实力,提高抵御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日本的崛起。 在危机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很善于意识到危机并把它化为“机遇”,积极学习外部先进文化,日本也因对发展契机的特殊把握能力而迅速崛起。1862年1月,幕府派出遣欧使节团中的福泽谕吉在《西洋事情》中回忆说:“先到法国,然后又周游英、荷、普、俄、葡等国,文明的文物无不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我们这一行日本人不只停留在吃惊上,而是一面感到吃惊,同时又加以羡慕,想在日本国也把这些实行起来。这种雄心当然禁也禁不住。” 1871年,出访欧美的岩仓使节团“任务书”中也提出:“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开明之风俗移往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明治政府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等为国策,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大力移植资本主义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对日本影响深远。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扶植 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破产。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从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即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二.政治改革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比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而农村的土地改革,则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另外,美国出于在远东战略的需要,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集中精力抓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经济第一 战后的日本,在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反省”战前的“军刀政治”、“版图扩张”的富国强兵文化,认识到“军事第一”绝不能使日本通向幸福,从而确立了“经济第一”的新的经济观。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3. 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

“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二)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 在美国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为了使经济进入战后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政府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内资源贫乏的实际,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作”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国内企业,保护大型企业,鼓励发展托拉斯企业。为了立足国际市场,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与干预经济的政策,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 (三)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 1.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科学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开创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新纪元。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普及运用的关键时期,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赶上了机遇,更抓住了机遇,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选择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为振兴日本工业的突破口,引进国际尖端技术,进行消化后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2.制定“高度经济成长”政策。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内阁制定了“高度经济成长”政策,即《国民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下面几点,供大家参考: 1.-----时间控制 下班——滞后思考原则 下班时间——滞后思考原则:在办公室,下级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生产现场,上司随时处于保障状态。 在日本企业中,办公室工作的员工,职务越低,下班时间就越晚。因为下级必须随时准备回答上司提出的问题,随时为上司提供所需要的材料,随时执行上司的每一个命令。 只有当上司离开公司之后,下级才会有自己的时间,才能整理属于自己的内容。员工们都会意识到:从社长到职员,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每一个下级的工作只是上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优先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保证上司工作的完成。 大家不禁要问,难道下级就不能比上司早下班吗?不是的,下级同样可以在上司之前下班,只要你在下班前同上司打声招呼,告诉他“我有事要先走”等,就行了。不仅如此,上司在下班之前,也要同下级打招呼:“我要下班了,”这种每天都相互通气和相互关照的企业风气,奠定了日本企业严格管理的基础。 而生产现场下班的时间顺序与办公室下班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职务越高,下班时间就越晚。这是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决策人和上司,一旦签订了契约,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交货期内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的真正生产者是员工。而且,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不仅无法独自完成某一个复杂完整的产品,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须要上司大量的协作和协调来保障员工的操作。如果上司先于员工离开现场,当天的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 举个例子:日本某企业完成汽车轴承工作。生产看板会这样写: 工作内容:轴承 100个。 工作时间:8个小时(上午完成,下午完成)。 完成工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