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的价格改革述评

烟草行业的价格改革述评
烟草行业的价格改革述评

烟草行业的价格改革述评徐晓伟(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将烟草行业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在专卖制度下,烟草行业成为政策性(法定)垄断行业,禁止行业外其他任何人、任何单位的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只能来自行业内部,从而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特殊待遇”。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其经济形态仍具有极强的计划色彩,实行指令性计划生产和销售,卷烟价格的制定、管理受国家利益、行业体制、市场基础的直接制约,因而没有市场价格机制完全自由作用、自发作用的条件和基础。

但从本质上讲,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行业需要国家在宏观上总体安排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方向和目标.却并不能排斥价格机制在烟草行业的调节作用。

一、烟草行业价格改革的历史沿革

建国以来,卷烟价格管理方式先后经历了几次放开和统管,但总是难逃“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自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期,卷烟价格管理的模式大体经历了如下两个阶段:

1.1988年前的政府定价模式。

对价格的管理,曾在计划经济时代经历过卷烟价格的“大一统”。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国在烟草价格管理上一直采取计划价格管理方式,对卷烟价格的制定、调整实行严格的政府审批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卷烟计划价格多年一贯制、一成不变,只是起到了经济“核算”和“结算”作用,并服务于“核算”和“结算”,不具备、也没有赋予它经济调节职能。没有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烟草行业的经济运行就显得僵化、缺乏效率,并造成了许多资源配置的错位和浪费。

2.90年代的企业自主定价模式。

1988年,我国首先放开了当时国内13种名优卷烟价格,由企业自主定价;随后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省进行卷烟价格改革试点工作。199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卷烟零售和批发价格;1992年12月放开卷烟调拨和出厂价格。至此,卷烟价格完全放开。这顺应了卷烟计划价格的改革要求,对于烟草行业“八五”期间和“九五”初期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卷烟价格宏观调控制度,价格管理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真空”状态,甚至有些烟草专卖局的价格管理部门也被撤并。各省、各企业在卷烟价格管理问题上由于以前的规定不再适用,新的价格问题出现时无章可循,普遍采取“放任自由”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而各地价格管理

形式各异、价格行为多样,导致后来卷烟价格管理的松懈、价格管理队伍涣散,由此产生企业价格行为的自由、无序,引发了我国烟草行业一个时期以来经济运行的不规范,给国家、行业带来了损失。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烟草行业走向持续下滑。1998-1999年,行业恶性竞争达到了高潮,卷烟商业企业也纷纷不由自主加入竞销行列,行业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增长率等指标均降至“九五”以来最低点。

二、2000年以来烟草行业的价格改革

2000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卷烟价格管理改革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1.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卷烟价格管理体系。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尤其是2003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先后出台了《卷烟价格宏观调控和管理暂行办法》(1998)、《卷烟定价规范》(1998)、《关于进一步加强卷烟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1999)、《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系统卷烟价格管理的暂行规定》(2003)、《关于规范系统内卷烟价格行为的暂行规定》(2003)、《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统一卷烟批发价格和编制卷烟价格目录的通知》(2003)、《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国产卷烟价格梯次化管理的实施意见》(2003)、《烟草行业卷烟内部交易规则》(2003)、《关于进一步规范卷烟价格行为的暂行规定》(2004)、《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卷烟价格管理的通知》(2004)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对卷烟价格制定、价格梯次化、价格目录、价格的监督及检查、区域统一批发价格、卷烟交易价格审核和调整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全行业卷烟价格管理工作已经从研究、探索阶段逐步走向成熟。

2.实现了卷烟调拨价格的全国统一。

2001年,国家对卷烟消费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卷烟调拨价与消费税计征直接联系在一起。原来的卷烟出厂价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调拨价的制定、调整涉及到工业利益、商业利益和国家税收,因此不再单纯是工业企业自身的行为:

2003年下半年,省际间卷烟网上集中交易实行调拨价格锁定,这一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企业加快统一卷烟调拨价格的步伐,实现了省际间交易卷烟调拨价格的全国统一。2004年实施的《烟草行业卷烟内部交易规则》,明确规定所有参加网上交易的卷烟牌号规格的调拨价格必须经国家局价格管理部门审核,未经核准调拨价格的卷烟不能参加交易:从今年下半年卷烟省内交易统一平台工作的推行开始^所有牌号规格的卷烟价格均经过国家局价格管理部门的审核,从而基本实现了国产卷烟调拨价格的全国统一。

3.实现了卷烟批发价格的逐步统一。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各省在实行省内统一批发限价的基础之上,于2003年基本完成省内卷烟实行统一批发价格的任务,为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实施统一批发价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规范经营”、“规范价格”、加强和完善卷烟价格管理,以2004年4月12日京津冀实行卷烟区域统一批发价格为标志、区、域统一批发价格工

作全面展开。目前,全国所有宵份均参加了区域统价,共形成北方、西北、华东、华南、西南五个卷烟统--批发价格X域。2005年上半年,西北和西南两个统价区域将实现合并,形成西部10个省(区市〉的卷烟统一批发价格区域,包括云、贵、川、渝、藏、陕、甘、宁、青、新。华东和华南的区域合并工作将于2005年下半年进行,届时将形成南方12个省(区市)统价区域,包括沪、浙、苏、皖、闽、浙、鄂、湘、粤、深、桂、琼。加上2004年底已经形成的华北东北11省(区市)区域,到2005年年底,全国将形成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卷烟统一价格区域。

目前,部分全国性的名优卷烟牌号规格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批发价,或者在各区域之间的批发价格差异已经非常小。区域统价所形成的卷烟价格联动协调机制,大大减少了商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冲击,保持了区域卷烟市场的稳定,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004年,国家局完成了行业所有牌号规格卷烟的调拨和批发价格目录的编制,并将所有价格纳人“卷烟价格管理信息系统”,对卷烟价格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夯实了利用价格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因而,实现了工业环节新牌号规格调拨价定价全部纳入梯次化管理,商业环节批发价制订与调整均经国家局价格管理部门审核批准。至此,烟草行业的价格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启动了零售价格管理。

烟草产业链是一条集农、工、商于一体的价值链。从定价方式来看,产业链内部的烟叶和卷烟调拨、批发价格属于垄断竞争定价(烟叶一直是由国家定价,卷烟的调拨价和批发价也逐渐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处于产业链外部的零售价格

则是零售户自由竞争定价:两种不同体制下的定价机制并存直接导致了零售户经营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内部,也使得行业内部与外部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着烟草行业顾客满意度的提高。烟草行业现在实施的卷烟价格梯次化政策虽然在控制工业企业盲目开发新产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价位设置不合理,价位过多等问题,影响了零售户毛利率的提高。

卷烟零售价格的管理政策性强、复杂程度高,涉及千家万户,十分敏感。随着国家局卷烟品牌整合力度的加大,应该从保证零售户合理利益和公平竞争角度,力争零售价格相同,批发价格也相同,高的降下来,低的提上来,即做到“同价同差”:这项工作的基础便是零售价格的相对稳定。目前,已开展的一项卷烟零售价格管理改革丁作,就是加快推行卷烟零售明码标价。明码标价的核心目的是,维持零售价格稳定,加强烟草系统对市场的控制力,保护零售户合理利益。从已经实施明码标价的地区来看,各方面的效果是明显的。2005年全行业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明码标价,争取2005年底在33个省级局(公司)全部实行。

三、卷烟价格政策评述

伴随着卷烟价格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2000年以来烟草行业的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为价格管理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以来,烟草行业开展了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刹住了工商企业违规经营、不正当竞争的歪风。行业出台“五条禁令”的高压线,使利用价格违规操作的行为大大减少,严重打击了体外循环行为。全行业自查自纠,两烟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2002年,烟草行业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和以分公司为主体利益模式的体制改革,大大推动了区域统一批发价格的进程。

2003年,为了适应“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目标的要求,烟草行业实施了工商分离体制改革,打破了二十多年的工商一体经营模式,为价格改革扫清了区域保护的壁垒。

到2004年底,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的数目已从185家锐减至84家。随着中小烟厂的关停并转,使昔日激烈的价格战、倾销战、不正当竞争与经营活动也大大消减;与此相应的是,品牌结构调整的大力实施,令人眼花缭乱的牌号急剧减少,也为全国统价扫清了不少障碍。

此外,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的逐渐走向成熟,为价格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南通模式、武汉模式、成都模式,再到上海、福建模式,我国卷烟网建走过了10年漫漫创新路,行业对于卷烟销售的控制能力和实力大大增强。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条件的基本成熟,行业才能在经济状况良好、运行控制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将改革的矛头指向价格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使得我国卷烟价格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2000年以来,烟草行业在卷烟价格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标志着行业对价格机制的宏观驾驭和调控能力大为提高,在“市场经济”与“专卖体制”之间,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适合烟草行业特点的价格机制并发挥作用的管理模式。展望未来,随着行业价格改革的深入与完善,卷烟价格的宏观调控必将日趋成熟,价格机制也必将在做大做强中国烟草和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致平,关于烟草价格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J],1994.4

【2】刘伟,烟草“批零联盟”的经济学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J],20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