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考试复习资料1

农业推广学考试复习资料1
农业推广学考试复习资料1

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这里仅列出参考答案部分要点,答题时要自己根据所联系的实际情况发挥)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

(1)项目推广

(2)示范辐射

(3)技术与信息咨询

(4)技术承包

(5)经营服务

(6)技术转让

(7)技术入股

(8)技术开发

(9)公司加农户

(10)民间组织加农户

1如何全面理解农业推广的概念和作用?

狭义的农业推广起源于英国剑桥的?“推广教育””和早期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是指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特征,其理念是?以物为本?的技术推广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FAO,1973)。广义的农业推广以教育为特征,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等。重点包括对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对农家妇女的家政指导,对农村青年的?4健?(手、脑、身、心)教育。

农业推广的作用:

(1)、农业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不是?万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性。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需要做大量的适应性试验,探讨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生产条件被改进了的成果。

(2)、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3)、农业推广是联系科研、教育及农业生产的纽带。

2、举例说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广义上讲:指农业科技成果在科技部门内部、科技部门之间、科技领域到生产领域的运动过程。狭义上讲:指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运作过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第一步为纯基础性理论成果再到应用理论研究过程,经过应用技术研究过程到应用性技术成果,经过开发研究过程直接进入应用,进入生产过程,通过技术操作实施过程,形成新的生产力,最后到劳动者使用,提高其素质或使其劳动手段显著提高。

纯基础性理论成果——应用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性技术成果——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结束新生产力形成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劳动对象可持续发展劳动手段显著提高应用理论研究过程应用技术研究过程开发研究过程直接进入应用技术操作实施过程突破性转化阶段(第一层次)飞跃性转化阶段(第二层次)

“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与利用” 成果转化案例:

从1971-1981年的优良基因融合聚集、遗传力测试等工作,其核心是种质创新,属于应用基础研究阶段。从鲁麦11号杂交选育到19971997年1313个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属于应用技术研究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利用经典遗传理论向实用技术转化的第一个大阶段,主要由山东农业大学和有关育种研究系统完成(突破性转化阶段)。

从利用??矮孟牛??((即矮丰33号//(//(孟县201/牛朱特))))种质育成鲁麦11号开始,所进行的配套技术研究与扩繁、示范等,是将应用技术成果扩散应用到生产并产生效益的过程,属于转化的第二个大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推广和应用两个系统完成(飞跃性转化阶段)。

3、结合十八大谈谈,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推广所发挥的作用?

(1)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难点是农业现代化。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补齐?三农?短板,是?四化?同步的根本性工作,也是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是发展农业新产业,要进行农业产业调整,突出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是将传统农业调整到观光农业、创艺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上,使其占农村经济的70%以上。

二是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发展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牧渔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四是加强农业装备,重点推进信息网络武装、现代工业设备武装、农业机械化武装农业等,构筑农村社会产业、信息知识的普遍服务体系。

(2)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新形势的发展,扩充、延伸了农业科技推广内涵,由单纯的农业科技推广变成为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推广是为更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农业推广是指除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示范户、指导并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扩大农民收入。它以农村社会为背景,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主、农头企业或者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不仅仅是提供教育,传播技术提供远程培训和推广,更是农业科技推广不断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时代音符。

4.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分析讨论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发展的对策。(第七章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 三、我国农业推广组织概述)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现状(p19-25)

截至2003年底,农业部所属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5个系统,全国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15.1万个,其中县级2.37万个,乡级约12.75万个;有农技推广人员100.78万人,其中.县级推广人员33.4万人,乡级农技推广人员67.4万人:乡镇农业?五站?现有国家编制内农技人员60.8万人。与此同时,全国有40多万个村设立了服务组织.还有10多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数百万个科技示范户。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p28-30)

(1) 机构设臵和职能定位不清

由于是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下形成的产物,按行政区划设臵,按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机构重叠分散、条块分割;管理与服务职能不分(三权下放)。

(2)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考核晋升内容及指标严重脱离实际,特别是三权下放后,政绩考核以乡政府行政工作为主,业务考核以外语、计算机为主。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激励和竞争机制,导致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及效率不高。

改革发展的对策(p32)

(1)县乡基层推广机构实行大融合,按产业设臵区域站,转变乡镇级人员身份,精简人员提高素质。

(2)组建乡镇级综合服务站,实行一站两制。

(3)配备村级技术信息员,健全推广网络。

+P261-264五条

5. 试举例说明我国农业推广的程序和主要方式? (第九章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 1农业推广程序,2农业推广方式)

P189-193+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

概括起来可分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等7个步骤。

一、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是一个收集信息、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项目的过程,是推广工作的前提。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2、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成果

3、专利局授权的专利

4、农民群众先进的生产经验

5、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改进

6、政府立项的农业推广类项目

二、试验

1、适应性试验

验证推广项目是否适应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经济条件及确定新技术推广价值和可靠程度的过程。

2、探讨开发性试验

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探讨性改进试验。以寻求该项新技术成果在本地最佳实施方案,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改进创新的重要过程。

三、示范

示范是树立样板,对广大农民、乡镇干部、科技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转化思想的过程,同时还要逐渐扩大新技术使用面积,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四、培训

培训是一个技术传输的过程,是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转变农民行为最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五、服务

服务不仅局限于技术指导,还包括物资供应便农服务。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必须行政、供销、金融、电力、推广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农民排忧解难,为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六、推广

推广是指新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的过程,是先进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产生效益的过程。目前常采取宣传、培训、讲座、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手段,并借助行政干预、经济手段的方法推广新技术。

七、评价

评价是对推广工作进行阶段总结的综合过程。推广基本结束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以便再研究、再提高,充实、完善所推广的技术,并产生新的技术。

我国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

一、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基本推广方式

据天津市农委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基层推广机构133个,其中区县级36个,乡镇级97个。全市基层推广机构实有人员5599人。

武清区和宁河县两个县级农技中心为研究对象。这两个农技中心均由政府设臵,下设推广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经作站、经营站等业务站室。职能以服务于国家的农业宏观计划为主,组织和实施上级推广部门和当地政府计划项目。

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体推广方式

辽宁农业学院与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合作项目?北方粳稻超级生产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辽宁农业学院每年举办多期农民培训工程项目。

三、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方式

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是一家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集优质小站稻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为一体。公司已与天津及周边省市2300余个农户形成订单生产,覆盖2.4万亩稻田。

四、民间组织推广方式。

蓟县出头岭镇食用菌协会属于典型的在食用菌生产销售过程中,由集体支持成立的专业化合作组织,由农户自愿加入。

五、公益性大众媒体的推广方式

各大卫视的农业频道都有农村科技信息类节目:如山东卫视的《乡村季风》、央视《乡约》、《科技苑》等节目。

六、农业技术开发型推广方式

6. 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简要撰写一份农业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十二章农业推广项目及其管理p20-23)

(说明:我自己根据网上的一篇项目分析报告,按照课件讲的那几个方面,从中概况出来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

2,项目承办单位: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技术负责人:

5,项目主管单位: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6,项目地址:南昌市郊区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8,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12月,3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三,项目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有机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该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建立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亦是某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2.《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3.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五,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项目主管部门为省计委,实施单位为农村产业指导中心。项目拟准备与某农业大学、省原种繁育中心建立联系,

六,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

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

高新技术内容

1. 主要组装配套技术

2. 立体种植技术

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评价

1.技术贡献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南昌市郊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2.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以推动项目区经济发展,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约1000元。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为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本项目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

7.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现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优点及不足,你认为应如何完善及创新?

案例:

监利县隆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有近30多户农户与福娃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新经济作物香葱100多亩。合作社农民由监利县隆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肥料,产品全部由该合作社收购,并且都设有保底价,保障农户的收益。监利县隆欣农产品专业合

作社将农户收上来的农产品统一提供给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由此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市场供求趋于平稳。过?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这种模式的推行,监利县五发家禽养殖合作社也与福娃集团合作,实现稻鸭共养,提高了有机稻的质量,降低了企业和养殖户的成本。

优点:

(1)在实践中,这类公司通常围绕当地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品,以利益机制为纽带,通过合同契约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2)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龙头或中介组织,有助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中间组织可以由有关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技术服务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充当。(4)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5)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

(6)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

(7)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商品化程度;

(9)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和保护农民利益。

不足之处:

(1)存在信息和履约方面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合约失败或者发生违约。

(2)缺乏与农民利益更紧密的结合。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第一,一旦农业经营的利润不再丰厚,公司就会转向其他领域。第二,利润分配不能使农户充分受益,真正的利润返还额在公司利润中只占一小部分。第三,公司往往对风险进行传递而不是加以负担。在经济利益分配的谈判中,农民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受市场特别是外贸形势影响,这种结合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而一旦发生,吃亏的往往是农民。

完善和创新(自己斟酌,信息供参考)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大、高效率的管理、信息渠道广、形成规模、带动作用强。

基地组织是联结农户与企业、市场的有效中介组织,它不仅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要求:1、强调生产的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使基地尽可能成方成片,形成规模。

2、在基地管理上,重点强调生产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推行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统一服务。

基地组织是农民基于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自愿性的、民间性的组织,因此它的建立应该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要根据市场化的进程循序渐进,而不能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法来强制推进,要尽量避免基地组织行政化、封闭化的倾向,尽可能地保持其自愿性、民间性、开放性的特色。

8.如何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有?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四靠改革?的精神。

(1)一靠政策,切实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确保把政策实惠落实到农户。1993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颁布实施。至此我国农业推广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截止2000年,北京、山东、河南、湖北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制订了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二靠投入,积极争取财政和信贷支农资金,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就投入方面论,只有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支持院校科研机构研究出新品种、新肥料、新的科技理念从而使劳动成果推广向农民,提高农业的收入。农民本身也要投入物力、财力才能保证自己的产业收获。?付出才有收获?是不变的真理。

(3)三靠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在农业发展中,科技的投入,可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四靠改革,积极推动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市场条件下,要不断改革新方法、新措施,适应市场,保证农业的收入;农民也要不断改革理念,与时俱进,在农推人员或政府机构的政策、技术支持下,使收益翻倍。

9.简述农业创新S型扩散理论及其应用。

农业创新S型扩散理论是一项农业创新成果从采用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扩散趋势可用S 型曲线来表示。这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创新采用累积数量(或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在农业推广学中,S 型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S扩散理论”。包含3个规律:

1、阶段性规律,

2、时效性规律,

3、交替性规律。

1、阶段性规律:

扩散阶段对应的时期

(1)起始阶段(1)试验期

(2)发展阶段(2)示范期

(3)成熟阶段(3)推广期

(4)衰退阶段(4)交替期

2 、时效性规律及其应用

(1)任何一项创新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衰退是必然的,人们无法阻止它的最终衰退。(2)但是可以设法延缓其衰退的速度。不同技术成果衰退的速度不同。

3 、交替性规律

(1)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涌现,这就形成了新旧创新的不断交替现象。

(2)根据交替性规律,推广工作者应该不失时机地、积极地引根据交替性规律,推广工作者应该不失时机地、积极地引进、开发和储备新的项目,保证创新交替的连续和发展。(3)选择适当的交替点,既要使前一项创新充分发挥其效益,选择适当的交替点,既要使前一项创新充分发挥其效益,又要使后一项创新及时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无断桥)。

10、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准则、要领和技巧。(来源:ppt-农业推广沟通-5,p39-p41)

沟通的一般准则:

1)维护和提高信息源的信誉。

2)信息内容要与推广对象相关。

3)信息的组织与处理应简单、明确。

4)适当重复信息的关键内容。

5)运用比较和对比。

6)加强信息反馈。

7)改善沟通环境。 8)重视沟通网络。基本要领:

1)摆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

2)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

3)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

4)善于启发农民提出的问题。

5)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

6)注意利用他人的力量(义务领袖)。

7)注意沟通方法的结合使用和必要的重复。

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

1)给农民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3)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

4)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

5)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

6)了解并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

7)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1、简述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和一般规律。(来源:ppt-农民行为改变理论-4;p11-p17)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

(一)态度改变理论

1、平衡理论:对两个认知对象不一致,调整到平衡状态,两害相权取其轻,态度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人得两个认知元素之间有协调、不协调、不相关。消除紧张、态度改变。

3、参与改变理论:个人参与群体活动中能改变态度。

(二)激励理论

1、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得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环境条件,人的行为就可随之改变,其核心是行为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归因理论:人对过去行为结果和成因的认识,对日后行为有决定性影响。把成功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如农民素质高、创新质量好),而把失败的原因归于不稳定因素(如灾害、管理不善),将会激发日后的积极性,反之则反。

3、期望理论: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产生激励力量。(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概率E)

4、公平理论:投入:报酬===投入:报酬(他人或行业)。

一般规律:

(一)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个体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由容易到困难)(二)行为改变的阶段性

个体行为改变需要经历三个时期

(1)解冻期(醒悟)(2)变化期(认同和模仿)(3)冻结期(内在化、习惯)

在解冻期应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善于发现积极的因素,因人施教;冻结和变化期要进行有效的强化。

12、举例说明成果示范的概念、基本要素和方法步骤。(来源:ppt-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10;p34-p37)

省长指挥田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东武村,核心攻关面积 15亩,是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展示粮食高产攻关成果的重要载体,2008 年夏玉米平均亩产1084.41公斤,为我省当年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今年,省长指挥田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登海 661 ,在管理上主要采取了抢茬直播、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适当晚收等技术。目前,田内玉米个体健壮,群体整齐,预计亩产可达 1120 公斤左右。

要充分发挥省长指挥田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积累经验,切实搞好高产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措施落实,确保秋季丰产丰收,确保全年粮食目标实现。农业示范的概念:

在农业推广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在农业生产者经营场所或科技示范园等特定场地中,把经过当地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的某个单项技术成果获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敦促他们效仿的过程。

基本要求:

1)技术要成熟可靠。

2)示范目标与农民生目标相一致。

3)具备成果示范必需的条件。

4)示范点的选择和布局要合理。

方法步骤:

1)制订示范计划。

2)示范场所的确定。

3)创建高质量示范样板。

4)观察记载。

5)组织观摩。

农业推广学习题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 4.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5.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6.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7.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8.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是什么? 10.如何挖掘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潜力和经济潜力? 1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打破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1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重要的? 1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 1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的心理产生影响? 15.人的行为特征理论在农业推广上如何应用? 16.需要、动机理论在农业推广中怎样应用? 17.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加动力,减少阻力?18.公共推广机构和民间推广机构的行为特点有何不同? 19.为什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有极其重要作用? 20.农业推广沟通有哪些沟通要素组成? 21.如何克服农业推广中的沟通障碍? 22.农业推广教育有何特点? 23.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24.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与普通农民的培训有何不同? 25.为什么农业推广人员要高度重视在职培训? 26.研究国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27.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应该如何改革?

28.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应如何培养? 29.做好农业推广工作为什么必须注意外部环境因素? 30.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推广立法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31.为什么说《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我国农业推广的基本法规?32.如何利用WTO的“绿箱”政策为我国的农业推广服务? 33.农业推广试验与科研试验有何异同? 34.如何有效控制试验误差? 35.如何做好成果示范? 36.如何做好方法示范? 37.为什么说掌握信息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工作基础? 38.如何快速、准确地采集和传播农业推广信息? 39.你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40.如何选择农业推广项目? 41.如何写好农业推广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42.如何总结农业推广项目? 43.农业推广人员在经营服务中应树立哪些观念? 44.推广营销服务中为什么要有品牌意识? 45.你如何训练自己的营销技能? 46.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47.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48.简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的写作要点。 49.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宣传应用类文体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50.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51.演讲稿的撰写应掌握哪些要点?请撰写一篇10分钟的演讲稿。 52.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你将如何培养、锻炼与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53.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 54.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有哪些经济评价指标?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狭义农业推广是_________ 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人们(传播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禾U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4、农业推广_________ 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 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________ 5、农业技术推广是_________ 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6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二、填空: 1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界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 三个方面。 2、教育推广产生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然后普及到全世界 _____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设有推广部门,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 1、农业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小,不能雇佣推广员; 2、国家研究部门主要搞研究,经费来自农产品税。 3、农民有用的知识量的迅速增加也需要建立农业推广体系 2、给农业推广下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第一,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造成的误差。_ 第二,不同国家的政治及其传统所造成的误差。如西方发达国家推广沟通强调双向性”,而中国的推广则习惯于官方机构自上而下”。 第三,农业推广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所设定的 推广目标不同。 3、农业推广应从那些方面进行界定? 第一、农业推广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第二、农业推广对象一一农民的职 能及其需要的变化。第三、农业推广目标第四、农业推广手段和方法第五、农业推广的理论指导4、农业推广分为几种类型?各适应的条件和采取的手段有什么不同? 即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 从以上农业推广三种不同的涵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狭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 阶段,农业商品生产不发达,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 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展,以信息和咨 询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 5、为什么我们对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认识不足?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一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受传统封建社会的劝农” 督导”的影响,加上长期推行政府指令和 计划为主的政策,把农业推广工作看成主要是行政工作。二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长期以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p6 现代农业推广就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她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与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前者就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就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就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就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3-4 4个方面:一就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就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与一般消费者)。三就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与自助型5种)。四就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瞧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与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与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 A .目标团体系统 B .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 .推广服务系统 D .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2.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 ) A .项目选择、试验和推广 B .项目选择、示范和推广 C .项目选择、培训和推广 D .试验、示范和推广 3.下列关于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微观三级经验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和工作目标 B .基本目标、总目标和一般目标 C .基本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D .基本目标、子目标和教育目标 4.推广指数=( ) A .应推广规模实际推广规模 B .%100?总的成果项数已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 C .推广度推广率? D . 成果使用年限 推广度 5.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 A .农民行为 B .农民 C .普及学校学生 D .乡村农业推广人员 6.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 ) A .成立农业大学 B .兴办农业学堂 C .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 .制定农业推广法案 7.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是( ) A .年经济效益 B .推广年人均效益 C .推广成效率 D .推广直接效益 8.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 ) A .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 B .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

农业推广学离线作业答案

农业推广学离线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业推广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序论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五大类型:1、传递服务模式。2、合同约束模式。3、意识启蒙模式。 4、参与服务模式。 5、综合咨询模式。 2.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 答: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3.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 答: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身,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5.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一、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二、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6.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这两个基本的子系统,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7.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8. 答:研究对象是推广对象在推广沟通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的方法论。 9.怎样加强我国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研究 答: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十分丰富,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技术推广与我国实践中的推广站上,而要深入到农业推广实践中各类推广对象、推广人员、组织机构以及众多的农业推广实务和复杂的农业推广环境之中去。 第二章农民行为的产生与改变 1.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2. 答: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的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向着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进行。当他的行为达到目标时,需要就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有新的需要和刺激、引起新的动机。产生新的行为……。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就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 3.简述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农业推广学复习总结

农业推广新整理 绪论 1.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通过适当的方 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 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推广工作的重点包括:对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对农家妇女及其他人员的家政(农家生活教育) 指导,对农村青年的4H教育即“手Hands 、脑Head 、身Health 、心Heart”教育。)3.现代农业推广是一种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并且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4.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农业技术界定为“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 和实用技术”。 农业技术具体包括: (1)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2)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3)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4)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5)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6)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7)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8)其他农业技术。 第一章 1.创新: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创新并不一定或并不 总是指客观上“新”的东西,也可以指解决问题的一种较新的方法。 2.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3.创新采用过程: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分为5个阶段 1)认识阶段(即感知阶段) 2)兴趣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用阶段(即尝试阶段) 5)采用阶段(即接受阶段) 罗杰斯根据采用时间的先后,将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 1、革新先驱(即创新者) 2、早期采用者 3、早期多数 4、晚期多数(后期多数) 5、落后者(晚期采用者) 4.创新的扩散方式 传习式(世袭式) 接力式(单线式) 波浪式(辐射式) 跳跃式(飞跃式)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同名35307)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同名35307)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相对优越性 2、创新的采用 3、创新的扩散 4、发明 5、创新 二、填空: 1、美国学者罗杰斯根据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 2、农业创新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与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中应用实践的(),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而某项具体的()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3、在农业推广学中,S形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 4、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扩散速率的特性变化,可把其分为4个不同时期()、()、()、()。 5、代代连续不断的往下传的方式叫()。 三、简答题: 1、简答创新的特性。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3、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4、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5、技术的适用性具体有几种情况? 四、论述题: 1.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1.试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技术 3、科技成果 4、科技成果转化 5、应用性研究成果

二、填空: 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是()、()、()。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有()、()、()。 3、科技成果依据表现形式分为()和()。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和()基础之上的更高形式的综合性效益。 5、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的运行机制是()、 ()、() 6、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 三、简答题 1、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 2、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3、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什么?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农业推广学试题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2.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 A.项目选择、试验和推广 B.项目选择、示范和推广 C.项目选择、培训和推广 D.试验、示范和推广 3.下列关于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微观三级经验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 A.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和工作目标 B.基本目标、总目标和一般目标 C.基本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D.基本目标、子目标和教育目标

4.推广指数=() A. B. C. D. 5.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 A.农民行为 B.农民 C.普及学校学生 D.乡村农业推广人员6.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农业发展上办的一件实事是() A.成立农业大学 B.兴办农业学堂 C.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D.制定农业推广法案7.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参加推广的人数是() A.年经济效益 B.推广年人均效益 C.推广成效率 D.推广直接效益 8.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 A.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 B.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系统的成员 D.农业服务人员 9.用于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 A.推广度 B.推广指数 C.推广率 D.平均推广速度 10.对于县级推广组织机构,高、中、初级人员合理的比例是() A.1∶5∶9 B.3∶2∶1 C.1∶2∶3 D.1∶3∶5 11.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是农业推广的() A.因地制宜原则 B.合作推广原则 C.服务配套原则 D.综合效益原则 12.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狭)农业创新的传播活动。(广)农业创新的传播、采用和扩散活动。 2.相对经济效果:[新成果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对照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单产(产值)增量缩值系数 3.农业创新传播:指推广组织、科研院校及其科技人员通过宣传、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有意识地推广农业创新的过程。 4.项目推广:以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借助项目经费,从事以项目内容为课题的农业推广活动。 5.农业创新集群传播:是推广人员把农民集中起来传播创新的方法。 6.农业推广学:研究农业创新传播、采用、扩散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 7.推广上的农业创新: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的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推广对象而言是新事物的统称。 8.农业推广示范:在推广过程中,以观看实物、讲座说明和动手操作,直接有效地此向农民展示科研成果,加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兴趣和认识的一种活动。 9.农业创新扩散:指一项创新被传播到农村之后,农民之间对创新的交流沟通和模仿学习的过程,是农民的无意识推广活动。 10.农业创新人际传播: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通过交流传播农业创新的过程。 11、案例研究法:从若干典型案例中找出一般性规律的研究方法。 12、经验效应: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某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 13、成果示范:把在当地试验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科技示范户采用,将其技术成果在大田生产的表现展示出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效仿采用的一种推广方法。 14、推广度和推广率: 推广度:反映创新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推广率: 16、先驱者农民:最早接受或采用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或技术的农民。 17、刻板效应: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将某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18、现代农业: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19、半结构访谈:当访谈的框架是受控制的时候,在访谈的过程中融入参与式的方法,则会使访谈具有更多的对话式的、非正规的,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就某一主题进行轻松交

农业推广学-(1)教学文稿

农业推广学》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2 分) 1.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B ) A .推广人员 B .农民 C .推广项目 D ?信息 2.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 称为( B ) A ?试验示范期 B ?发展期 C .成熟期 D ?衰减期 3?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 A ?意志过程 B ?认识过程 C .情感过程 D .评价过程 4?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 A .创新 B .创新的扩散 C .创新的采用 D ?创新的类型 5.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 C ) 7.最能实现产供销协调一致的推广方式是( C ) A .群众性推广方式 B .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C .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 ?项目推广方式 8.农业推广的转化功能是指( B ) A .转变农民的行为 B .把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 .转变农民的观念 D .有限资源的转化利用 9.我国农业推广人员中技术职务最高的是( D ) A .高级农艺师 B .专家教授 11. "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 B ) A .采用农民数 B .采用农民的百分数 12. 按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分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属于 A. 物化产品 B .技巧与技能 C.服务性知识产品 D.技术性产品 D ) B ) A .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C ?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6.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农民 C ?科技成果 B .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D ?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B ) B .农民行为 D .推广机构 C .推广站长 10.组织设计的结果是( A .形成组织结构 C .强化组织内部建设 D .推广研究员 C ) B .形成新的领导班子 D .形成组织文件方案 C .当地所有农民数 D .创新者数量

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 (4) 第三章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 (5) 第四章农业推广程序和原则 (8) 第五章农业推广组织 (10) 第六章农业推广计划 (12) 第七章农业推广教育 (15) 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7) 第九章农业推广人员 (20) 第十章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22) 第十一章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27) 【使用说明】选择题中加粗部分为参考答案;名词及问答题中有加粗的为近10年考过的题目,要重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2.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A.畜牧业为主 B.种植业为主 C.林业为主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 4.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A.种植业生产 B.教育过程 C.信息传播 D.采用技术 5.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 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 D.农村老年人 6.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 A.新技术的传授 B.信息传播 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资源的利用 7.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农民的数量 B.农民的需要 C.农民的素质 D.农业生产水平 8.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国家的需要 B.农民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农业的需要 9.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中介作用 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 D.科技成果的管理 1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发展生产力 1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12.农业推广学科是()。 A.经济学科 B.技术学科 C.社会学科 D.行为学科 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A.美国形成 B.前苏联形成 C.英国形成 D.中国形成 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15.媒介是()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传播学 16.“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7.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8.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 B.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C.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D.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19.公共关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等活动内容属于() A.广义农业推广 B.狭义农业推广 C.非农业推广 D.传统农业推广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共五套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广义农业推广 2.成果示范 3.方法示范 4.农业技术市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农业技术市场的构成要素。 2.农业推广方法有哪几类? 3.影响农民行为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农业推广工作从狭义到广义并发展到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内容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些变化是由那些因素所说决定?(20分) 2.目前农村社会中农民在接受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哪几种不同的类群?他们在接受新技术的速度上有何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0分) 3.试述如何实施农民培训。(1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现代农业推广 2.创新 3.集体指导 4.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农民采用创新的认识过程有几个阶段? 2.简答如何实施农民培训。

3.农业创新在传播中有哪些制约因素? 三论述题 1.使农民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有那些?请用图表述农民行为产生的机理,并说明与农业推广工作有何关联?(20分) 2.农业推广方法有哪几类?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怎样综合运用这些方法。(20分) 3.试述成果示范的实施程序。(1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农业科技成果 2.行为 3.动机 4.沟通 5.集体教学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创新的特性 2.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 3.简答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 三论述题 1.试述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15分)

2.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10分) 3.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20分)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双向沟通 2.现场参观教学 3.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4.传播媒介 5.科普文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答创新采用者的分类 2.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3.简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 三论述题 1.试述农业推广语言特点及原则(10分) 2.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15分) 3.试述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运行机制的类型及特点(20分)

农业推广学相关复习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 1.农业推广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内容: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 2、广义农业推广涵义: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2)地位: 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 3)作用: 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2.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农 村社会教育,是农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的推广 应用。

2)任务: (1)揭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研究总结各国农业推广产生与发展历史; (3)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机构;(4)研究探讨有效的农业 3)研究对象: 农业推广学理论部分包括:农业创新的传播扩散原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民行为特点转变原理;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史;农业推广与外部环境关系;社区发展理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技能部分包括: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写作与讲演;计划的管理与评价;推广人员管理与培训;农业推广教育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科学必须具有新的发现和学术价值;技术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 联系:科学的使命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技术的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的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的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技能。 4.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及属性? 内涵: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有认识自然的理论知识,又含有支配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方法。 属性:科技成果的社会属性;科技成果的自然属性;科技成果的商品属

农业推广学自考试题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真题农业推广学 课程代码:026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中介作用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D.科技成果的管理 2.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 A.农村社会教育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产量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D.发展生产力 4.农业推广人员是() A.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B.农业推广专职人员 C.农业推广机构的成员D.在农村传播农业技术的人员 5.我国农业推广的渠道很多,下述中属于农业推广机构推广渠道的是() A.乡(镇)农技站 B.教育单位推广部门 C.科研单位推广部门D.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6.推广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 A.技术上限B.农民成果分布 C.经济上限D.推广人员收入 7.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 第 1 页

8.推广年人均效益是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除以() A.推广的面积B.参加推广的人数 C.年推广对象数D.年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 9.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之一是() A.机构设置是否合理B.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 C.创新的扩散情况D.推广人员工作效率情况 10.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A.推广效率B.推广经济效益 C.采纳率D.教育效果 1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的设置是根据() A.评价方法B.评价方式 C.评价效果D.评价内容 12.推广方法对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可以用作() A.衡量农业推广方法优劣的尺度B.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 C.衡量农民接受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D.评价农业技术效果的尺度 13.不计成本而取得每亩的最高产量称为() A.经济上限B.成果分布 C.实际产量D.技术上限 14.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假定目标人口的()A.不一致性B.异质性 C.年龄相同或相近D.一致性 15.双向沟通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农户访问B.大众传播 C.方法示范D.成果示范 16.人类行为的知识层面是指() A.人们对人、事、物的反应B.知识、智能等 C.人们对技术的反应D.人们的操作技能 17.农业推广的两种推广战略均强调同一结果,即改变() 第 2 页

《农业推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312029) 一、名词简释题 1.农业推广信息 2.项目可行性报告 3.多因素试验 4.创新 5.大众传播法 6.沟通 7.农业推广组织 8.项目验收 9.农业科技成果 10. 绿色证书 12.创新的采用 13.科技实验报告 14.现代农业推广 15.成果示范 16.方法示范 二、单项选择题 1.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史密斯-利弗法》最早通过于【C 】。 A.1866年 B.1924年 C.1914年 D.1851年 2.狭隘的农业推广对“推广”理解为【B 】。 A.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 B.农业技术推广 C.科技成果推广 D.农村家政推广 3.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不包括【D 】。 A.心理学 B.传播学 C.社会学 D.物理学 4.同一群体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D】 A.从众 B.模仿 C.感染 D.相容 5.“需要层次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于【A】。 A.1943 B.1953 C.1843 D.1853 6.“大家干我就干”的行为规律属于【C】。 A.服从 B.相容 C.从众 D.感染与模仿

7.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C 】。 A.动机 B.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8.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C 】。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9.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分别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C 】。 A.单串型 B.车轮型 C.扩散型 D.全通道型 10.一个人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B 】。 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11.在S—M—C—R沟通模式中,R代表的含义是【C 】。 A.传播者(信息源) B.媒介(传播渠道) C.接受者 D.信息 12.扩散曲线是横坐标为【B 】。 A扩散规模 B.时间 C.采用者的数量 D.百分比率 13.下列选项不属于创新的是【D 】。 A.新的技术 B.新的产品 C.新的设备 D.空想主义 14.创新早期采用者所占的百分率为【B 】。 A.2.5% B.13.5% C.34% D.16% 15.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不包括【C 】。 A.小组讨论 B. 示范 C. 农户访问 D. 实地参观 16.个别指导法的特点不包括【A 】。 A.信息反馈及时 B. 针对性强 C. 沟通的双向性 D. 信息的发送量的有限性 17.用来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文件称为【C】。 A.可行性报告 B. 调查报告 C.项目申请报告 D.科技实验报告 18.科技简报的写作格式,一般为【C 】。 A. 报头、正文、报尾、密级 B. 期号、报头、正文、报尾 C. 报头、正文、报尾 D. 报头、正文、报尾、签名 19.农业推广合同的写作格式一般为【A 】。 A.标题合同当事人合同正文结尾 B. 合同当事人标题合同正文结尾 C. 标题合同正文合同当事人结尾 D. 标题合同正文结尾合同当事人 20.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和农业推广探索性试验一般采用【D 】。 A.大区对比试验 B. 多因素试验 C.综合性试验D小区试验 21.一次正规的试验一般要求的重复数【D 】

农业推广学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狭义、广义、) (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都属于此。 ⑵广义的农业推广:指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等方面。 ⑶中国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2.现代的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3. 人的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4.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力量,是指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和想法……………………………………………………………………………………... 5.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6. 创新的扩散: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

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6. 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法的条件下,把情况相似或相同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 7. 方法示范:农业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种技能的推广方法。 8.农业推广适应性试验是在较小规模上进行实施,以观测和检验新技术成果在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和社会推广应用价值的一种试验 9.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一般泛指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在生产中应用。 11. 农业推广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12.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是服务与经营的结合。“服务”是指“用以交易并满足他人需要,本身无形和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活动”,而“经营”就是经济的运营,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拟议中的若干项目实施备选方案,组织有关专家从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及环境影响、财务、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方案是否可行,并对他们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全部分析研究活动。

浙江4月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推广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7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提高经济上限,首先要提高() A.技术上限B.经济效益 C.资金周转D.农民素质 2.组织基础理论中,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组织的特点B.机构的组织结构 C.组织的职能D.组织的运行机制 3.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A.行政命令B.法律法规 C.沟通D.新技术 4.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是() A.推广服务系统B.推广组织形式 C.农业知识信息系统D.目标团体系统 5.要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最为重要的能力是() A.推广教学能力B.经营管理能力 C.口头表达能力D.社会工作能力 6.中国“农师制”首创于() A.西汉B.唐朝 C.宋朝D.清朝 7.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 A.成果扩散系统B.成果采纳系统 C.目标团体系统D.推广服务系统 8.推广服务系统是指() 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9.采纳率可用来反映() A.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B.接触推广对象比例 C.创新的扩散情况D.推广的成效 10.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应是() A.推广目标的实现程度B.改变农民行为的程度 C.推广成效率D.推广对象经济效益 1

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总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选(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A.目的B.手段C.信息D.组织 5.推广服务系统是指()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6.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A.推广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B.推广系统和研究系统C.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 7.推广项目的技术不具备(),则没有推广价值。A.计划性B.先进性C.社会性D.公正性 8.推广对象的规模,一般比推广工作者个人所接触到的农民群体()。A.小B.大C.差不多D.无法比较 9.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己拟定计划,这种方式是()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 B.自下而上的计划拟定方式C.联合拟定方式D.上下结合双程式10.农业推广服务必须有明确的()和指明努力方向的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村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目的。A.具体步骤B.具体内容C.建议D.目标11.农业推广教育是(,指开发农村的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A.咨询B.宣传C.开发D.传播12.进行农家记帐、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内容的教育称为()A.“四健”教育B.管理教育C.技术教育D.家政教育1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用()评价。 A.转化率B.转化模式C.转化体系D.转化途径 14.经济上限或成果分布的提高都不能超过甚至达到相应的()A.转化率B.推广度C.推广指数D.技术上限 15.对准备专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的教学活动是()A.职前培训B.职后培训C.在职培训D.个别指导培训16.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推广项目一般是由()制定。A.地方组织B.商业组织C.行政部门D.农民个人17.我国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中,承包者()A.只能是个人B.可以是技术推广组织或个人C.只能是推广组织D.只能是专家组成人员18.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的培训主要是针对()A.基层推广人员B.广大农民C.基层行政干部D.农民积极分子19.推广成效率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A.推广后的总收入B.推广总经济效益C.实际推广面积D.推广总面积20.为了评价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需要考察( )A.推广人员培训农民数量的多少B.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C.农民的产量与产值增加情况D.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每2分)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以下()等几个层面。A.推广理论和方法论B.教育法C.具体研究方法与形式D.各种研究技术E.田间试验法2.选择推广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是()A.技术先进适用B.综合效益显着C.适宜范围广 D.考虑环境和生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E.技术成果鲜未人知,科技含量高3.农民学习的特点()A.目的明确B.互相学习C.精力分散D.学习时间少E.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4.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指()A.农村B.农业研究C.农民 D.农业教育E.农业推广5.大众传播媒体包括() A.报纸B.农业杂志C.广播D.电影、电视E.陈列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经济上限是指在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等)存在着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2.专家评价方式是聘请推广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和推广管理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的方式。3.鼓励教学法是通过企业竞赛、评比奖励、企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4.把资源物质、技术、劳动力等的拥有量、质量要求,全面比较分析;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状,找出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展望未来,拓宽发展前景,为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提供科学依据。5.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与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四、简答(每5分)1.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有哪些形式?1)联产提成技术承包2)定产定酬技术承包3)联效联质技术承包4)专项技术劳务承包5)农业集团承包。2.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主要有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