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后习题

塑料模具课后习题
塑料模具课后习题

1、塑料与树脂的关系?

树脂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者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的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者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物。

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能流动成型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2、塑料的成分有哪些?各自作用如何?(塑料——树脂+添加剂)

树脂作用:胶粘其它成分材料;赋予塑料可塑性和流动性

添加剂填充剂:减少树脂用量,降低塑料成本;改善塑料某些性能,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增塑剂: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柔软性;降低刚性和脆性;改善塑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稳定剂:阻缓材料变质(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

润滑剂:防止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粘模,减少塑料对模具的摩擦,改善塑料的流动性,提高塑件表面的光泽度。

着色剂:起装饰美观的作用,某些着色剂还能提高塑料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3、塑料按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几种?(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4、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主要区别?

热塑性塑料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是线型或支链型结构。(变化过程可逆)热固性塑料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其分子结构最终为体型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5、合成树脂与天然树脂的区别?

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6、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几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7、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收缩性,流动性,结晶性,其它工艺特性(热敏性,水敏性,吸湿性,应力敏感性,各种热性能)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收缩率、流动性、比容和压缩率、硬化速度、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8、塑料的成型工艺主要有哪些?

注射成型、压缩成型、压注(传递)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真空成型、浇铸成型(铸塑)

9、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包括哪几阶段?

1 成型前的准备:(1)原料的检验和预处理(2)金属嵌件的预热(3)料筒的清洗(4)脱模剂的选用

2 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等步骤。实质主要是塑化、流动与冷却定型两大过程。

3 制品的后处理:退火处理、调湿处理

10、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哪些?

温度(料筒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压力(塑化压力、注射压力),

时间(即成型周期:完成一次注射成型过程的时间):注射时间、闭模冷却时间、其它时间(开模、脱模时间)。

1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1)分型面应选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部位; (2)因推出机构一般设置在动模一侧,分型面应尽量选在能使制品留在动模内的地方;(3)保证制件的精度要求;(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减少塑件在合模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7)排气效果好;(8)考虑对侧向抽芯的影响。12、型腔布局有几种形式?

1平衡式布局:从主流道到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及尺寸均相同。

2非平衡式布局:分流道的长度不相等,但可缩短流道的总长度。各浇口的截面尺寸不相同。

13、注射模具有哪些部分组成?

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浇注系统、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加热与冷却机构、排气系统、支承零部件14、设计模具时应校核哪些注射成型机的工艺参数?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注射压力校核、锁模力的校核及型腔数的校核、

模具闭合高度H和平面尺寸的校核、模具的平面尺寸应小于注射机模板尺寸

15、何谓冷料穴?有何作用?

冷料穴:在注射机完成一次注射循环的间隔期,在喷嘴最前端的熔融塑料的温度较低,形成冷料渣,为了集存这部分冷料渣,在进料口末端的动模上开设一洞穴或者在流道的末端开设洞穴,这个洞穴就是冷料穴。

作用:除了具有容纳冷料的作用以外,同时还具有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钩住,将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的功能。

16、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主流道(进料口):连接注射机料筒喷嘴和注射模具的桥梁;熔融塑料进入模具最先经过的地方;

主流道的大小影响塑料进入型腔的速度和充模时间。

分流道:在压力损失最小的条件下,通过截面积和流向的变化,平稳地将来自主流道的熔融塑料,以较快的速度送到浇口处充模;同时分流道内残留的塑料最少,以减少冷料的回收。

浇口:可分为限制性浇口和非限制性浇口两种。

1.浇口是分流道和型腔之间的连接部分,除直接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但确是关键部分。

2.非限制性浇口起着引料、进料的作用;

限制性浇口一方面通过截面积的突然变化,使塑料熔体产生加速度,提高剪切速率,迅速而均衡地充满型腔;

另一方面改善熔体进入型腔的流动特性,调节浇口尺寸,可使多型腔同时充满。

3.同时起着封闭型腔,防止塑料熔体倒流,并便于浇口凝料与制品分离的作用。冷料穴:除了具有容纳冷料的作

用以外,同时还具有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钩住,将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的功能。冷料穴:冷料穴除了具有容纳冷料的作用以外,同时还具有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冷凝料钩住,将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的功能。

排气槽:防止形成气泡、接缝、表面轮廓不清及充填缺料等缺陷;

防止气体受压、体积缩小而产生高温会导致塑件局部碳化或烧焦(褐色斑纹);

防止气体积存产生反向压力而降低充模速度。

17、常用浇口有哪几种类型?各适合应用于何种制品上?

(1)直接浇口:适用于单型腔、深腔壳形和箱形等大型塑料制品;

(2)侧浇口:普遍使用于中小型塑料件的多型腔模具;

(3)扇形浇口:适用于成型横向尺寸较大的薄片状塑件或平面面积较大的扁平塑件;

(4)环形浇口:主要用来成型圆筒形塑件,开设在塑件的外侧;

(5)盘形浇口:类似于环形浇口,它与环形浇口的区别在于开设在塑件的内侧;

(6)点浇口:适用于薄壁塑件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的成型;

(7)潜伏浇口:又称剪切浇口,由点浇口演变而来,主要用来成型对塑件外表要求较高的塑件。

18、模具设计排溢系统的必要性?四种排气方式:

形成气泡、接缝、表面轮廓不清及充填缺料等缺陷;利用配合间隙排气;

气体受压、体积缩小而产生高温会导致塑件局部碳化或烧焦(褐色斑纹);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管;

积存的气体还会产生反向压力而降低充模速度。利用排气塞排气;

19、组合式凹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制性排气。

(1)拼块件数应少(2)拼块应无锐角(3)拼缝接线应尽量与制品的脱模方向一致

(4)拼块之间应采用凸凹槽嵌接(5)个别凸凹模易磨损部位,应制成独立件

(6)设计拼块和镶件时,尽量把复杂的内形变为外形加工

(7)为使接缝面正确配合,并减少磨削加工量,应减少接缝面的长度

(8)制品上的外形圆弧部分应单独制成一块

20、成型零件包括哪些零件?

成型零件是指模具中决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包括凹模、凸模、型芯、镶块、成型杆和成型环等。21、导向机构的作用?

定位作用:合模时保证模具的正确位置,保证型腔形状和尺寸精度;在装配时也起定位作用。

导向作用:合模时,首先是导向零件接触,引导模具准确闭合,避免型芯先进入型腔,造成成型零件损坏。

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熔体充型时可能产生单向侧压力,或由于成型设备精度低的影响,使导柱承受了一定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若侧压力很大时,需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22、导向机构的类型?合模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形式

23、推出机构的组成?各零部件的作用?(3.7)A

推出机构一般由推出元件、复位元件、导向元件等三大元件组成。

推出元件:与塑件直接接触并将塑件从模具型腔中或者型芯上推出脱下

复位元件:使推出机构能回复到塑件被推出时的位置

导向元件:对推出机构进行导向,使其在推出和复位工作过程中运动平稳无卡死现象,同时,对于推板和推杆固定板等零件起到支承作用。

24、推出机构的类型?

根据推出元件的不同主要有三种:顶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

25、推出机构的复位方式?A

复位杆复位:合模与复位同时完成,对推件板不必另设复位杆,也可利用推杆兼做复位杆;

弹簧复位:先于合模动作完成复位。

26、双向推出机构?A

有一些塑件,开模后,既可能留在动模一侧,也可能留在定模一侧。为了使其顺利脱模,需考虑动、定模两侧都设置推出机构。27、顺序推出机构?A

在双分型面或多分型面的模具中,模具的各分型面的打开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满足这种分型要求的机构称为顺序推出机构。

首先要有保证先分型的机构;其次考虑分型距离的控制及采用的形式;最后还需保证合模后各部分复位的正确性。这类机构,导柱通常设在定模一侧。

28、脱螺纹机构的类型?A 强制脱模、手动脱模、机动脱模

29、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分哪几类?A

1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液压或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3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30、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主要由与开模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导柱、侧型腔或型芯滑块、导滑槽、楔紧块和侧型芯或型芯滑块定距限位装置组成。

31、斜导柱的倾斜角如何确定?A

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垂直时:经计算推导α取22°33′比较理想,一般设计时α<25°,最常用的为12°≤α≤22°。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不垂直时:

(a)为滑块向动模一侧倾斜β角度的情况:斜导柱的有效倾斜角为α1=α+β,

斜导柱的倾斜角α值应在12°≤α+β≤22°内选取,比不倾斜取小些。

(b)为滑块向定模一侧倾斜β角度的情况:斜导柱的有效倾斜角为α1=α-β,

斜导柱的倾斜角α值应在12°≤α-β≤22°内选取,比不倾斜取大些。

32、何谓干涉现象?如何避免?

所谓干涉现象是指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致使活动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造成活动侧型芯或推杆损坏的事故。(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出现在两者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的投影有重合的情况)

设计时应避免“干涉”现象:?(1)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侧型芯投影范围内设置推杆。

(2)如一定要设置推杆时,首先应考虑能否使推杆推出一定距离后仍低于侧型芯的最低面。

(3)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必须分析产生干涉的临界条件和采取措施使推出机构先复位。

33、斜导柱的几种应用形式各有何特点?

斜导柱安装在定模、滑块安装在动模: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既可以用于结构简单的单分型面注射模,也可

以用于结构较复杂的双分型面注射模。

斜导柱安装在动模、滑块安装在定模:特点是脱模与侧抽芯不能同时进行,两者间要有一个滞后的过程。

斜导柱与滑块同时安装在定模:这种结构要造成斜导柱与滑块之间相对运动,否则就无法实现侧抽芯动作。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就必须在定模部分增加一个分型面,因此就需要用顺序分型机构。斜导柱与滑块同时安装在动模:这种结构一般可以通过推出机构来实现斜导柱与侧型芯滑块的相对运动。

斜导柱的内侧抽芯形式:

34、设计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的必要性?

对塑料质量的影响:

(1)塑料成型要求有适宜的模具温度范围,使塑料熔体具有好的流动性,易充满型腔,制品收缩和翘曲变形小,形状尺寸稳定,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也高。为了控制模温,必须设计温度调节系统。

(2)对于粘度低、流动性好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等),工艺要求模温都不太高,所以常用温水对模具进行冷却,有时为了缩短冷却时间,亦可用冷水;

(3)对于粘度高、流动性差的塑料(如聚碳酸脂、聚砜、聚甲醛、聚苯醚和氟塑料等),为提高充模能力,要求较高的模温,因此经常需要对模具进行加热;

(4)对于热固性塑料,模温要求在150~200℃,必须对模具进行加热。

模具温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模具温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主要由冷却时间来体现。

塑料在模内停留冷却的时间与型腔内塑料和型壁的温差成反比。若要缩短塑件在模内停留冷却时间以提高生产率,就必须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温差。只能靠温度调节系统来保证。

35、冷却系统设计的原则?

(1)冷却水道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应尽量大。

(2)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但当塑件不均匀时,厚的地方冷却水道至型壁表面的距离应近些,间距也应适当小些。一般水道孔边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0mm,常用12~15mm。

(3)浇口处加强冷却。冷却水的入口设置在浇口附近;(6)尽量避免接近熔接部位;

(4)冷却水道出、入口温差应尽量小;(5)冷却水道应沿着塑料收缩的方向设置;(7)易于加工清理,一般水道的孔径为10mm左右(不小于8mm);(8)要防止泄露。

36、溢式压缩模、半溢式压缩模、不溢式压缩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4.1)

溢式压缩模结构特点:无加料腔;凸模与凹模无配合部分;有环形挤压面B

不溢式压缩模结构特点: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延续部分;无挤压面;凸模与加料腔有小间隙的配合

半溢式压缩模结构特点:在型腔上方设一截面尺寸大于塑件尺寸的加料腔凸模与加料腔呈间隙配合,加料腔与型腔分界处有一环形挤压环。A

37、设计压缩模时,对压机需要进行哪些参数的校核?

成型总压力的校核;开模力和脱模力的校核;压缩模合模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压机工作台面有关尺寸的校核。

38、压缩模的脱模机构有几种形式?

与注射模具的脱模机构相似,有推杆、推管、推件板脱模机构等。

此外还有二级脱模机构和上下模都带有脱模机构的双脱模机构。

39、压缩模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与注射模的有什么不同?

压缩模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与注射模相似,但略有不同:注射模是先合模后注入塑料,而压缩模是先加料,后合模,因此有些侧向分型机构不能用于压缩模。如斜导柱侧向分型。可侧抽芯。

40、压注工艺过程?

压注成型的一般过程:先闭合模具,然后将塑料加入加料腔,受热成熔融状态;

在与加料室配合的压料柱塞的作用下使熔料通过设在加料腔底部的浇注系统高速挤入型腔。

塑料在型腔中继续受热受压而发生交联反应并固化成型。

然后开模取出塑件。压注成型又称为传递成型

41、压注模具与压缩模具有什么不同?

与压缩成型比较,压注成型有如下特点:

(1)效率高:硬化快,其硬化时间相当于压缩成型的1/3~1/5。

(2)质量好:塑料受热均匀,交联硬化充分,塑件强度高,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得以提高。

(3)适合于成型带有细小嵌件、较深的孔及较复杂的塑件。

熔融状态挤入;孔深不大于直径10倍的通孔,不大于直径3倍的盲孔。(压缩成型分别为3倍、1.5倍)(4)尺寸精度高。塑料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分型面处飞边很薄,合模方向也能保持较准确的尺寸。

42、压注模具分类?

按其是否与压机固定,可分为固定式压注模和移动式压注模。

按其加料室的特征又可分为罐式压注模(移动式和固定式)和柱塞式压注模(上加料腔柱塞式压注模和下加料腔柱塞式压注模)。

43、塑料气动成型包括哪几种工艺?

气动成型是用来成型瓶、罐、盒类塑料制品的方法,主要包括中空吹塑成型、真空成型及压缩空气成型。

44、何谓中空吹塑成型?中空吹塑时为什么要控制型坯温度?

中空吹塑成型是将处于塑性状态的塑料型坯置于模具型腔内,使压缩空气注入型坯中将其吹胀,使之紧贴于模腔壁上,冷却定形得到一定形状的中空塑件的加工方法。

控制型坯温度是因为:

型坯温度较高时,塑料易发生吹胀变形,塑件外观轮廓清晰,但型坯自身的形状保持能力较差;

型坯温度较低时,型坯在吹塑前的转移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破坏,但其吹塑成型能力就会变差,

成型时塑料内会产生较大的应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 2.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退火和调质处理。 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两大类。 4.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5.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6.塑料注射模主要用来成型热塑性塑料件。压缩成型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件。 7.排气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是塑件脱模的需要。 8.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组成。9.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10.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11.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12.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是压力、时间和温度。 二、单选题 1. 卧式注射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 D ) A、5003cm B、503cm C、50kN D、500kN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什么(A ) A、前高后低 B、前后均匀 C、后端应为常温 D、前端应为常温 3.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A ) A、玻璃态 B、高弹态 C、粘流态 D、气态 4.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是(D )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冷却 5.凹模是成型塑件(B )的成型零件 A、内表面 B、外表面 C、上端面 D、下端面 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D )内容 A、大平面 B、孔 C、键槽 D、轮廓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 D )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 8.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D ) A、垂直 B、相交 C、相切 D、重合

塑料模具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 设计无关。(V) 2、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V) 3、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X) 4、注塑模具顶出位置应设置在脱模力较小的地方,如靠近型芯,筋等等。(X ) 5、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V) 6、冷却系统是为保证生产中的模具保持一定的恒温,避免模具局部温差而设计的循环冷却回路。(V) 7、产品顶出的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承受力最小的部位。( X ) 8、零件图是表示产品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 X ) 9、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型面上取 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X ) 10、分型面选择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开设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否则,制品只能强脱或抽芯。( V) 11、聚碳酸酯(PC熔体黏度较大,在加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熔点,成型过程中 宜选择较高的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以减小制品内部的残余内应力。(V) 12、注塑模具中设置支撑柱的主要目的是给顶针板导向。( X ) 13、任何塑件产品上的螺纹脱模都可以采用强行脱模的办法推出. ( X ) 14、模具冷却系统中,入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之差越小越好。( V)

15、某塑料件两孔间距离为10mm(自由尺寸),塑料平均收缩率是%模具上该尺 寸可以设计为。(X) 16、注塑机喷嘴圆弧半径必须小于模具主流道衬套圆弧半径。(V) 17、两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X ) 18、对于已经淬硬的模具钢,无法用CNC S行精加工。(X) 19、抽芯机构设计在定模比较简单,而设计在动模就比较复杂。( X ) 20、ABS与PA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飞边现象,这是因为前者的流动性较强。(X ) 21 、熔融塑料进入型腔后,由于型腔的表面散热黏度下降,使流动性改善,因此流到末端时其熔接强度提高。( X ) 22、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一般可以分为手动、气动、液动和机动四类。( V) 23、潜伏式浇口和点浇口都是可以自动脱落的进浇方式。( V) 24、在安排产品在型芯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V) 25、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脱模,一般而言,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保证制品在开模后停留在定模一侧。( X ) 26、三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V) 27、设计分流道时,应先选较大的尺寸,以便于试模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X) 28、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主要方法有螺钉直接固定和压板固定两种形式。( V) 29、开模行程( 又称合模行程) 是指模具开合过程中注射机动模固定板的移动距离。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第一章塑料成形基础 1.1 塑料概论 1.1.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塑料的组成及分类 1、塑料的组成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它由合成树脂和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增添的不同添加剂所组成。 (1)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塑料的基本成分,它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2)填充剂(又称填料): 添加填充剂的目的是降低塑料中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品成本;其次是改善塑料 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填充剂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控制在40% 以下。 (3)增塑剂: 增塑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4)增强剂 增强剂用于改善塑料制件的机械力学性能。但增强剂的使用会带来流动性的下降,恶化 成型加工性,降低模具的寿命以及流动充型时会带来纤维状填料的定向问题。 (5)稳定剂 添加稳定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抵抗光、热、氧及霉菌等外界因素作用的能力,阻缓塑料 在成型或使用过程中的变质。稳定剂的用量一般为塑料的0.3~0.5%。 (6)润滑剂 润滑剂对塑料的表面起润滑作用, (7)着色剂 合成树脂的本色大都是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的。在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着色剂来增加 塑料制品的色彩。

对着色剂的要求是:耐热、耐光,性能稳定,不分解、不变色、不与其它成分发生不良 化学反应,易扩散,着色力强,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不发生析出现象。着色料添加量应<2%。 (8)固化剂 在热固性塑料成型时,有时要加入一种可以使合成树脂完成交联反应而固化的物质。 (9)其它辅助剂 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与制品的使用要求,在塑料中添加的添加剂成分还有:阻燃剂、发 泡剂、静电剂、导电剂、导磁剂、相容剂等。 2、塑料的分类 (1)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成型特性分类 1) 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都是线型或带有支链型结构的聚合物,在一定的温 度下受热变软,成为可流动的熔体。在此状态下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型制品,冷

塑料模具设计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1、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能特点,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2、塑料成型最重要的工艺是温度、压力和时间。 3、按注塑部分和锁模部分的位置和方向不同,注射机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直角式三种类型 4、由于一副模具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分型面,一般把动模和定模部分之间的分型面称为主分 型面,在模具装配图上用“ PL ”表示,并用“”标出,箭头的指向为动模移动的方向。 5、注射模的零件比较多,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一般把注射模分为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温度调节装置、结构零部件及其它机构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6、注射模的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7、常用的一次脱模机构有推杆脱模、推管脱模、推块脱模、推件板脱模和多元件联合脱模等形式。 8、常用的复位机构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两种形式,而常用的先复位机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和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9、注射模具常用的导向机构有导柱和导套导向和锥面对合导向。 10、根据流到获取热量方式不同,一般将热流道注射模分为绝热流道注射模和加热流道注射模 11、压缩模具又称压制模,简称压缩模或压模。 12、根据具体的成型方法,吹塑成型工艺可分为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 拉伸吹塑、多层吹塑成型和片材吹塑成型等5 种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计10分) ( √)1.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2.多数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较高,受力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 √)3.成型零件的磨损是因为塑件与成型零件在脱模过程中的相对摩擦及熔体冲模过程中的冲刷。 ( √)4.塑料模的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 √)5.冷却回路应有利于减小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差值。

塑料模具设计操作规范和制造操作规范

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设计经验与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产品分析与修改,确定模具结构,缩水图: 1、产品分析:开模方向,分模线与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应抽芯方式,进胶点与进胶方式,模穴数等等。 2、转工程图:用三维软件出图,一般建立三个视图:第一个主视图(后模表面投影),第二个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他视图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摆放,剖视图(X和Y,剖切位置线通过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开标数处理。 3、缩水图:将上一步工程图镜像一次并且放大一个缩水率的倍数。(标明:MI,缩水率) 第二步:产品排位:在模具内怎样排列 考虑因素:模具长宽方位,产品模穴数,进胶位置,间隔(强度,放什么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个视图是后模侧俯视图抓主视图,第二个视图排前模侧俯视图,先把第一个视图中心线镜像到正右方然后抓后视图,然后排第三个X方向剖视图放在后模侧俯视图的正下方,第四个视图Y 方向剖视图排在前模侧俯视图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订购 根据产品的大小,生产批量,模穴数,抽芯机构等. 第四步:模胚订购 根据模仁大小与抽芯机构(侧),进胶方式与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开模动作,油缸),产品材料,顶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将模仁装配至模胚内 第六步:模仁与模胚安装与定位设计 第七步:分模线,枕位,镶件设计 第八步:如果客户产品有倒勾要设计抽芯机构如行位或斜顶设计 第九步:设计浇注系统(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牛角式,点浇口,扇形浇口,搭浇口等)第十步:如果是细水口模具那么要设计开闭器与塞打螺丝 第十一步: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位置与产品溢边值大小) 第十二步:顶出系统设计(顶针,斜顶,司筒,顶块,推板,气顶等) 第十三步:冷却系统设计(水路样式如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辅助零件开设(弹簧,垃圾钉,撑头,中托司,锁模板,扣机,边锁,平衡块,限位块,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检查与修改,视图补充与位置调整 第十六步:2D转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图(3D+2D) 第十八步:图纸审核,改图。 第十九步:图纸合格后打印归档 第二十步:图纸发给模具制造车间加工 以上模具设计从客户给3D图开始到设计出模具图到加工整个流程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户提供的图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纸(二维电子图档)及技术规范要求(此时需要用三维软 件构建3D图)。 2)给定3D图档,处理成2D图(出工程图纸)。 3)给定样板(手板),此时需要测绘出2D和3D图。 以上是一般有三种,其中第二种情况最常见,就是客户产品设计师设计好了3D产品拿给你开模。模具设计工程师需要绘制图纸有:成口工程图,缩水图,模具装配图,散件图,开模顶出示意图,改模图等,而且我写的就是按顺序排序的。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二章 1、塑件的成型方法有:注射成型、压缩成型、压铸成型、挤出成型 2、塑料的概念:塑料是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制成一定结构形状,必能在常温下保持形状的材料。 3、塑料的成分:树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其他添加剂。 4、塑料的分类: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5、塑料受热时的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6、收缩率的影响因素: 1不同塑料的收缩率不同、 2塑件的形状尺寸有无嵌件壁厚对收缩率影响较大、 3塑料模具的分型面是呀方向浇注系统的结构对收缩率的影响 4一般挤塑注射成型件的收缩率都比较大。 7、影响热塑像塑料的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模具结构 8、塑件的公益性就是塑件对成型加工的适应性 9、塑件在脱模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保证塑件在强制脱模是不会变形,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等能适应这种情况。 10、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脱模斜度大;形状较复杂的或成型孔较多的塑件取加大的脱模斜度;塑件高度尺寸较大、孔较深则取较小的脱模斜度;壁厚增加,脱模斜度应取大些 11、热塑行塑料抑郁成型薄壁塑件,最小壁厚能达到0.25,但一般不能小于0.6到0.9,常取2~4。 12、分析塑件的工艺性性:

1塑件的原料分析 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5塑件工艺性分析结论与解决方案 第三章 1、塑料模具的分类:压缩模、压铸模、注射模、挤出机头 2、塑料模具的组成零部件按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 3、分型面:塑料模具在在成型塑件是分成两个或几个可以分离的部分,这些可以分离部分的接触表面分开时能够取出塑件及浇注系统凝料,当成形时又必须接触封闭,这样的接触表面成为模具的分型面。 4、选择模具的分型面时应考虑的原则:1便于塑件的脱模2要保证塑件的质量3简化模具结构4尽量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 5、凹模是成型零件外表面的主要零件,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 6、型芯又称为凸模,是成型塑件内表面的零件。成型塑件中较大的、主要内型的零件称为主型芯,成型塑件上较小的孔、槽的零件称为小型芯。 7、影响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1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2成型零件的磨损3成型收缩率的误差和波动4模具安装配合的误差5水平飞边厚度的波动。 8、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的方法有两种:平均值法和极限值法 9、导向机构的作用:1导向作用2定位作用3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10、成型零件的设计实施步骤—确定零件的结构及尺寸:

塑料成型模具复习题参考答案

塑料成型模具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模具?什么叫塑料模具? 模具是利用其本身所特有的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成型塑料制品的模具叫塑料模具。 2*、对塑料模的要求有哪些? (1)能成型出合格的塑件;(2)自动高效,操作方便;(3)结构合理,制造方便,制模成本低。 3、按成型方法,可将塑料模分为哪几类? 有注射模,挤出模,压制模,传递模,吹塑模,真空及压缩空气成型模具等。 第二章塑料制件设计 1、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塑件的使用要求;(2)塑料材料的性能;(3)成型设备的规格参数; (4)成型的工艺条件;(5)模具的结构。 2*、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2)成型零件的磨损;(3)塑料的收缩率波动; 此外,还有模具零件的安装、定位误差及飞边的厚薄变化。 3、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模腔的表面粗糙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模腔的表面粗糙度应该比塑件的高一级。

4*、对塑件的结构形状有什么要求? 塑件的结构形状除满足其使用要求外,还应尽可能使其对应的模具结构简单,以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5、沿塑件的开模和抽拔方向,为什么应设斜度?斜度值一般为多大? 为便于塑件脱模,减少和避免塑件在脱模和抽芯过程中产生划痕、拉毛、变形等缺陷,沿塑件的脱模和抽拔方向应设一定的斜度。 6*、对塑件的壁厚有哪些要求? 塑件的壁厚在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薄些,以节省材料,但应满足成型的要求;塑件各处壁厚应尽量均匀。 7、试述加强筋的作用和热塑性塑件加强筋的典型尺寸。 作用:加强,有时可便于料的流动充模。尺寸:高度不要过大,宽度不超过塑件壁厚,脱模斜角2~5°。 8*、塑件的转角处为什么一般应用圆角过渡?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圆角过渡? 可提高塑件和模具的强度,便于料的流动,有时可便于模具的加工。在分型面、零件的镶嵌处及使用要求不能用圆角的地方,不要用圆角过渡。 9、设计塑件上的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保证孔周围的强度,孔与孔之间、孔与边壁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受力孔应用加强结构,孔深不要太大。 10*、成型塑件通孔的型芯的安装固定方式有哪几种(作图表示)?各有什么特点? 成型塑件通孔的型芯的安装固定方式有:(1)一个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型芯;(2)两个对接型芯;(3)一个一端固定一端导向的型芯(图略)。其特点可从型芯的稳定性和模具结构的复杂性两方面考虑。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2)

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与模具温度。 2、根据塑料的特性与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塑后处理,常进行退火与调湿处理。 3.塑料模具的组成零件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两大类。 4.在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5.塑料一般就是由树脂与添加剂组成。 6、塑料注射模主要用来成型热塑性塑料件。压缩成型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件。 7.排气就是塑件成型的需要,引气就是塑件脱模的需要。 8.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组成。 9.凹模其形式有整体式与组合式两种类型。 10.导向机构的形式主要有导柱导向与锥面定位两种。 11.树脂分为天然树脂与合成树脂。 12、注射模塑最主要的工艺条件,即“三要素”就是压力、时间与温度。 1、卧式注射机SX-Z-63/50中的50表示锁模力为( D ) D、500kN 2、注射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就是什么? ( A )A、前高后低 3.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 A )A、玻璃态 4.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失效形式的就是( D )? D、冷却 5、凹模就是成型塑件( B)的成型零件?B、外表面 6.球头铣刀主要用于加工塑料模具零件中的( D )内容? D、轮廓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就是( D )? D、推杆 8.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射机的喷嘴轴心线( D)?D、重合 9、下列不属于推出机构零件的就是( C )? C、型芯 10.压缩模具中凸模的结构形式多数就是( B )的,以便于加工制造。B、整体式 11.以下属于天然树脂的就是( A )A、松香 12.下列不属于塑料模具结构零件的作用的就是( D )? D、成型 13.下列不属于稳定剂的就是:(D ) D、树脂 14( C )的作用,除了用其顶部端面构成冷料穴的部分几何形状之外,还负责在开模时把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 C、拉料杆 15、多型腔模具适用于( B )生产? B、大批量 1、任何模具上都不需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 (×) 2、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就是相同的。 (×) 3.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 4.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在成型前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5.在注射成型中,料温高,流动性也大。(√) 6、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就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7、移动式模具绝对不需要具备轻型易搬的特点。(×) 8.推杆截面形状最多的就是圆形,其原因就是便于加工与装配。(√) 9.填充剂就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10.为了保证塑件质量与胜利出模,推杆数量应越多越好。(×) 11、所有的塑料制件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 × ) 12.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 × ) 13.注塑机额定注射量大于制品及流道所需塑料质量即可。( ×) 14、设计加强筋时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 15.当分流道较长时,其末端也应开设冷料穴。(√) 16、浇口的截面尺寸越大越好。(×) 17、水敏性强的塑料成型前不需要干燥。(×) 18、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19.注射成型工艺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与塑件的后处理。(√) 20、尺寸较大的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分为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 2、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值法和公差带法。 3、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温度、压力、各阶段的作用时间。 4、注塑模的支持零部件包括固定板、支承板、支承块、模座等。 5、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6、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冷却、和脱模几个步骤。 7、导向机构的作用有导向作用、定位作用和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8、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 9、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准备、注塑过程和塑件的后处理三个阶段。 10.塑料按理化特性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A) A、玻璃态 B、高弹态 C、粘流态 D、气态 2、注塑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A) A、前高后低 B、前后均匀 C、后端应为常温 D、前端应为常温 3、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的中心,它及注塑机的喷嘴轴心线(D) A、垂直 B、相交 C、相切 D、重合 4、多型腔模具适用于(B)生产 A、小批量 B、大批量 C、高精度要求 D、试制 5、模具排气不畅可能导致的塑件缺陷是(A) A、烧焦痕 B、翘曲 C、拼接缝 D、毛刺 6、注塑机XS-ZY-125中的“125”代表(D) A、最大注射压力 B、锁模力 C、喷嘴温度 D、最大注射量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D)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 8、合模时导柱及导套间呈(B) A、过孔 B、间隙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配合 9、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C) A、聚乙烯 B、ABS C、酚醛 D、尼龙 10、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是(A)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U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 2、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3、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的、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4、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5、尺寸较大的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塑料?塑料有哪些性能特点?(列出5条即可)

塑料期末复习思考题(答案版)

期末复习思考题(08102311、312班) 一、塑件设计 1.在哪些情况下可采用强制脱模? 根据工件的结构,合理选择顶杆的位置和数量,保证工件脱模时不变形,即考虑脱模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塑件上斜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塑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在脱模前会紧紧包在型芯上,或由于黏附作用,塑件紧贴在型腔内。因此,为了便于从塑件中抽出型芯或从型腔中脱出塑件,防止在脱模时拉伤或擦伤塑件,在设计塑件时必须使塑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留有足够的斜度,在模具上即称为脱模斜度。 3.塑件壁厚过大或过小会产生哪些问题?塑件壁厚为何应尽可能均匀?对不合理的壁厚 会修改(见课本上的举例)。 塑件的壁厚对塑件质量有很大影响,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塑件就难以充满型腔。塑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方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脱模时能经受推出机构的推出力而不变形;能承受装配时的紧固力。塑件最小壁厚值随塑料品种和塑件大小不同而异。壁厚过大,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对热固性塑料成型来说增加了模压成型时间,并易造成固化不完全;对热塑料性塑料而言,则增加了冷却时间,降低了生产率,也影响产品质量,如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所以,塑件的壁厚应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同一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翘曲、缩孔、裂纹甚至开裂。塑件局部过厚,外表会出现凹痕,内部会产生气泡。如果结构要求必须有不同壁厚时,不同壁厚的比例不应超过1∶3,且应避免厚薄过渡部分的突然变化。 4.一般应如何提高塑件的刚性? 单纯采用增加壁厚的办法来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和刚度是不合理的。厚壁塑件成型时易产生缩孔和凹痕,此时可采取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设置加强筋。除了采用加强筋外,薄壳状的塑件可制作成球面或拱面,这样可有效地增加刚性和减少变形。 5.塑件为何较多采用圆角过渡? 塑件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之外,其余所有转角处应尽可能采用圆角过渡,因为带有尖角的塑件,往往会在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发生破裂,甚至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成型内应力而开裂,特别是塑件的内角处。此外塑件设计成圆角的还有如下作用:●使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避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模具的坚固性。 ●利于塑料的充模流动和脱模。 ●使塑件更美观。 6.何为伏陷物?嵌件上设置伏陷物的目的是什么? 圆柱型零件采用开槽和滚花结构保证塑件牢固地固定在塑件中 二、注塑模具设计 1.何为单分型面注塑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零件名称是什么?单分型面注塑模的特点 有哪些? 单分型面注射模习惯上又称两板式注射模。它是注射模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动模和定模构成。其凹模型腔设在定模上,凸模型芯设在动模上,主流道设在定模上,分流道和浇口设在分型面上,开模后塑料制品连同流道凝料一起留在动模一侧。动模一侧设有推出机构,用以推出塑料制品及流道凝料(又称脱模)。这类模具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对塑料制品成型的适应性很强,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2.何谓锁模力?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设计实例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是通过设计图1.1所示的防护罩的注射模,全面介绍了从塑料成形工艺分析到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制出模具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全过程。 设计任务: 产品名称:防护罩 产品材料:ABS(抗冲)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料尺寸:如图1.1所示 塑料质量:15克 塑料颜色:红色 塑料要求:塑料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料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 图1.1 塑件图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 1.材料性能分析 (1)塑料材料特性 ABS塑料(丙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 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 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 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型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型塑 料的表面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高。ABS 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 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材料成形性能

使用ABS 注射成形塑料制品时,由于其熔体黏度较高,所需的注射成形压力较高,因此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故塑料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另外熔体黏度较高,使ABS 制品易产生熔接痕,所以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ABS 易吸水,成形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形条件下,ABS 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好。 (3)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查有关手册得到ABS (抗冲)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 密 度 1.01~1.04克/mm3 收 缩 率 0.3%~0.8% 预热温度 80°c~85°c ,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c~170°c ,中段165°C~180°c ,前段180°c~200°c 喷嘴温度 170°c~180°c 模具温度 50°c~80°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上未注精度要求的均按照SJ1372中8级精度公差值选取,则其主要尺寸公差标注如下(单位均为mm ): 外形尺寸:26.0040+φ、 1.2050+、12.0045+、94.0025+R 内形尺寸:26.008.36+φ 孔 尺 寸:52.0010+φ 孔心距尺寸:34.015±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外表面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Ra0.4μm ,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最新塑料模具设计试题

塑料模具设计试题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2006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B)卷 本试卷适用班级:04模具1,2,3班命题教师:张建卿共印份数: 1.注射模主要由成型零件和、、、推出机构、及排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2、推杆通过模具成型零件的位置,应避开。 3、塑料制品收缩不均匀性,必然造成塑料制品产生、、甚至等缺陷。 4、对吸水性强和粘附水分倾向大的塑料,在成型之前一定要进行处理。 5、冷却时间通常是指熔体充满到制品温度降到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6、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及四部分组成。 7、完整的注射成型过程主要包括有、、、保压、和等步骤。 8、无流道注射模在每次注射成型后,只需取出而没有实现了 加工。 9、抽芯距是指侧型芯从位置抽到不妨碍制品位置时,侧型芯在方向所移动的距离。 10、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中,斜导柱倾斜角度在生产中一般取。 12、模具排气是制品的需要,可开设和利用模具零件的 排气。 13、结晶型塑料收缩〈填大或小〉,容易产生和且性能各向 显著。

14、塑料制品的后处理主要为处理或处理。 15、塑料的粘度高,则其流动性,型腔填充。 16、推块的复位一般依靠实现。 17、模具中导向装置的作用是和以及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18、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和。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以()为佳。 A 、一般式 B、平衡式 C、非平衡式 2、专门用于要求透明度高和无内应力制品成型的浇口是()。 A、点浇口 B、侧浇口 C、护耳浇口 3、适用于以无流道凝料注射模成型的塑料是()。 A、聚甲醛 B、聚丙烯 C、聚砜 4、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与所在型腔或型芯的表面的关系是()。 A、前者略高于后者 B 、两者等高 C 、前者略低于后者 5、有加料腔而无挤压面的压缩模类型是()。 A、溢式 B、不溢式 C 、半溢式 6、为避免塑料制品产生熔接痕,在设计模具时,要求在熔接处的外侧开一 ()。 A 、溢料槽 B、排气槽 C、反料槽 7、适合于自动切断浇口的浇口是()。 A 、直接浇口 B、中心浇口 C 、潜伏式浇口 8、被称作尼龙的塑料是()。 A 、聚甲醛 B、聚酰胺 C、聚碳酸酯 9、有“塑料之王”美称的塑料是()。 A 、 ABS 塑料 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聚四氟乙烯 10、下列塑料中,成型后需要进行调湿处理的是()。 A 、聚乙烯 B、聚甲醛 C、聚酰胺 11、下列三种失效形式中,哪一种失效形式不属塑件的失效形式()。

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知识分享

模具设计 一、判断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1、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大。X 2、注塑制品发生烧焦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注塑压力过大。X 3、圆筒形产品通常使用推板顶出。 4、斜导柱角度与锁紧块角度不同是为了在开模时使楔紧面的分开慢于斜导柱驱动滑块分开。X 5、排气槽通常设置在熔体最后充满的地方。 6、滑块斜导柱孔与斜导柱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X 7、流道末端的排气间隙一般比型腔末端排气间隙小。X 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塑料与型芯的摩擦系数越大,脱模阻力越大。 9、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无关。X 10、一般地,立式注塑机所占的高度较大,卧式注塑机所占的长度较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1、常用A4图纸的尺寸为??。A A、210X297 B、297X420 C、420X594 D、594X841 2、若模具闭合厚度大于注塑机允许的模具最大厚度时,则可采用??来调整,使模且闭合。D 、增加面板厚度B 、减少顶针垫板厚度A. C、减少顶针板厚度 D、减少面板厚度 3、注塑成型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如聚氯乙烯等,应特别注意选择??的钢材。C A、高硬度 B、高强度 C、耐腐蚀 D、耐磨 4、以下哪一个部件是成型零件???B A、导柱 B、型腔 C、锁紧块 D、斜导柱 5、如果注塑机喷嘴头部半径为18mm,那么主流道衬套凹坑半径不可以采用的是??。A A、18mm B、20mm C、22mm D、24mm 6、一般地,模具设计和制造时,型芯尺寸先取??值,型腔尺寸先取??值,便于修模和防止模具自然磨损。D A、大、大 B、小、大 C、小、小 D、大、小 7、一般地,设计模具冷却系统时,冷却水孔数量尽可能??,入水和出水温度差尽可能??。A A、多、小 B、多、大 C、少、小 D、少、大 8、一般的,塑料收缩率??,脱模阻力越大;型芯长度??,脱模阻力越大。B 、越大、越长B 、越大、越短A. C、越小、越短 D、越小、越长 9、精密注塑机器、精密注塑工艺和??是精密塑料成型加工中的三个基本因素。A A、精密注塑模具 B、精密加工中心 C、精密钳制工艺 D、精密电加工

塑料模具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按塑料受热时的行为分类,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两类;2.按塑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分类,塑料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三类; 3.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模具结构); 4.影响塑料收缩性的因素主要有(塑料品种)(塑件结构)(模具结构)(成型工艺);5.为改善和提高塑件的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塑件经脱模或机械加工后应进行适当的后处理。后处理主要是指(退火处理)(调湿处理)两种方式; 6.塑料模塑成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气动成型)等; 7.注塑成型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和(时间)等; 8.注塑成型过程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和(注射压力)两种; 9.挤塑成型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挤出速率)和(牵引速度)等; 10.注射成型机通常由(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1.注塑机按外形特征分类可分为(立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直角注射机);12.注塑机的基本参数是设计、制造、选择与使用的基本依据。描述注塑机性能的基本参数有:(公称注射量)(注射压力)(额定塑化能力)(注射速度)(锁模力)(顶出力)等; 13.根据模具上各零部件所起的作用,一般注塑模具由(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推出机构)(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支承零部件)等几部分组成; 14.注塑模具按成型塑料的材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15.注塑模具按其采用的流道形式可以分为(普通流道注塑模)(热流道注塑模);16.注塑模具按其成型腔数目可分为(单型腔注塑模)(多型腔注塑模); 17.注塑模具按其总体结构特征可分为(单分型面注塑模)(双分型面注塑模)(带活动镶件的注塑模)(侧向分型与抽芯的注塑模)(自动卸螺纹的注塑模)(定模设置推出机构的注塑模); 18.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19.常用的浇口形式有(直接浇口)(中心浇口)(侧浇口)(环形浇口)(轮辐式浇口)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1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塑料: 。 2、分型面:。 3、冷料穴:。 4、塑料的相容性: 。 5、成型零件:。 6、干涉现象: 。 7、最大注射量:。 8、主流道:。 9、抽芯距:。 10、注射压力:。 二、填空题: 1、注射成型一般用于的成型。压缩模塑主要用于塑料成型. 2、注射时,模具型腔充满之后,需要的一定的时间。 3、塑件的花纹,标记,符号,及其文字应易于和,便于模具制造。 4、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 5、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和,通常用导柱导向。 6、固定式压缩模的推出机构与压机的顶杆有和两种连接方式。 7、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在分型面的排列有和两种.。 8、排气是塑件的需要,引气是塑件的需要。 9、常见的引气方式有和。 10、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度,最大不超过度. 11、注塑模塑过程需要控制和压力有和。 12、推杆通过模具成型零件的位置,应避开。 13、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及四部分组成。 14、抽芯距是指侧型芯从成型位置抽到不妨碍制品位置时,侧型芯在方向所移动的距离。 15、塑料制品的后处理主要为处理或处理。 16、塑料的粘度高,则其流动性,型腔填充。 17、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和。 18、通常注射机的实际注射量最好在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的以内。 19、塑料中的添加剂之一的稳定剂按其作用分、和。 20、分型面的形状有、、、。 21、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和。 22、塑料一般是由和组成。 23、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 24、塑料的性能包括和,使用性能体塑料的;工艺性能体现了塑料的。 25、塑料成型方法的种类很多,有, 及等。 26、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可分为和塑料两种 27、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和。 28、在挤出模塑中,塑件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取决于和。 三、选择题 1、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1 () A、小1~2mm; B、大1~2mm ; C、大2~3mm; D、小2~3mm;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主考教师:廖秋慧 学院材料工程班级_0511031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塑料模设计》课程试卷A答案 (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 六总 得 分 题分20 10 12 18 20 20 100 得 分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顶出推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 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 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4.压制成形与压铸成形均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二者在模 具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压铸模具有浇注系统,而压制成型没有。 5. 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 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6.在斜抽芯机构中锁紧楔的楔角一般比斜导柱的倾斜角 大。主要是为了模具开模时防止造成干涉。 7.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 有关。 8.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 组成。 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10.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 的主要有: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 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11. 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 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2. 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 潜伏式浇口。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分为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 2、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值法和公差带法。 3、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为温度、压力、各阶段的作用时间。 4、注塑模的支持零部件包括固定板、支承板、支承块、模座等。 5、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6、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冷却、和脱模几个步骤。 7、导向机构的作用有导向作用、定位作用和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8、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 9、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准备、注塑过程和塑件的后处理三个阶段。 10.塑料按理化特性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热塑性塑料在常温下呈坚硬固态属于(A) A、玻璃态 B、高弹态 C、粘流态 D、气态 2、注塑机料筒温度的分布原则是(A) A、前高后低 B、前后均匀 C、后端应为常温 D、前端应为常温 3、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的中心,它与注塑机的喷嘴轴心线(D) A、垂直 B、相交 C、相切 D、重合 4、多型腔模具适用于(B)生产 A、小批量 B、大批量 C、高精度要求 D、试制 5、模具排气不畅可能导致的塑件缺陷是(A) A、烧焦痕 B、翘曲 C、拼接缝 D、毛刺 6、注塑机XS-ZY-125中的“125”代表(D) A、最大注射压力 B、锁模力 C、喷嘴温度 D、最大注射量 7、下列不属于注射模导向机构的是(D) A、导柱 B、导套 C、导向孔 D、推杆 8、合模时导柱与导套间呈(B) A、过孔 B、间隙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配合 9、下列塑料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C) A、聚乙烯 B、ABS C、酚醛 D、尼龙 10、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是(A)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U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 2、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3、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的、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4、注射成型时,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5、尺寸较大的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塑料?塑料有哪些性能特点?(列出5条即可)

塑料模具设计基础习题与答案(doc 11页)

塑料模具设计基础习题与答案(doc 11页)

第三章塑料模具设计基础——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塑料模按模塑方法分类,可分为__压缩模_、_压注模_、_注射模_、__挤出机头_;按模具在成型设备上的安装方式分为_移动式模具_、_固定式模具_、_半固定式模具_;按型腔数目分为_单型腔模具_、_多型腔模具_。 2.分型面的形状有__平面__、__斜面__、__阶梯面_、__曲面__。 3.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_动模_或________上。 4.分型面选择时为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型芯设置在_垂直开模方向_上,陈液压抽芯机构外,一般应将抽芯或分型距较大的放在__开模方向_上。 5.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分型面选择时,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_同一模板内_。 6.为了便于排气,一般选择分型面与熔体流动的__末端__相重合。 7.对于小型的塑件常采用嵌入式多型腔组合凹模,各单个凹模常采用_机械加工_、__研磨__、__抛光__或_热处理_等方法制成,然后整体嵌入模板中。 8.影响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有_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_、_成型零件的磨损_、_成型收缩率的偏差和波动_、_模具的安装配合误差_、_水平飞边厚度的波动_。 9.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_塑料的品种_、_塑件的结构_、_模具结构_、_成型方法及工艺条件_。 10.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__Δ/3__。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对于中小型塑件取__Δ/6__;对于大型塑件则取__Δ/6以下__。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通常为分型面。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指的是成型零件上用以直接成型塑件 部分的尺寸,主要包括型芯和型腔的径向尺寸、型芯和型 腔的深度尺寸、中心距尺寸。 加热后效: 四、问答题 1.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选择模具分型面时,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便于塑件的脱模 ②考虑塑件的外观 ③保证塑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④有利于防止溢料和考虑飞边在塑件上的部位 ⑤有利于排气 ⑥考虑脱模斜度对塑件尺寸的影响 ⑦尽量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3.2.2) 2.塑料模的凹模结构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凹模的结构形式有: ①整体式凹模 ②整体嵌入式凹模 ③局部镶嵌式凹模 ④拼块式组合凹模 3.对螺纹型芯的结构设计及固定方法有些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螺纹型芯按其用途分为直接成型塑件上的螺孔和固定螺母嵌件两种。两种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