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限流电抗器技术规范书

10kV限流电抗器技术规范书
10kV限流电抗器技术规范书

10kV限流电抗器

技术规范书

工程名称:

广西电网公司

2007年8月

目录

1.总则

2.使用环境条件

3.技术要求

4.技术参数

5.供货范围

6.供方在投标时提供的资料

7.技术资料和图纸交付进度

8.技术服务与设计与联络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限流电抗器,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GB10229-1988 电抗器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 1094.5-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4109-199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GB 7328-19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 7354-2003 局部放电测量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ISO 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

Q/GXD 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上述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列标准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上述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标准之间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使用环境条件

2.1户外使用

2.2限流电抗器接入系统概况

系统标称电压: 10 kV;

系统最高电压: 12 kV;

系统额定频率: 50 Hz;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

2.3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50 ℃;

最低温度:-5 ℃;

最大日温差: 25 K;

平均温度:+22 ℃;

日照强度: 0.1 W/cm2(风速0.5m/s)。

2.4 海拔高度:≤1000 m。

2.5 最大风速: 35 m/s(离地面高10m处持续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

2.6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 %;

月平均值:≯90 %。

2.7地震烈度:8 度。

水平加速度: 0.3g。

2.9 环境污秽等级:III级。

2.10覆冰厚度: 10 mm。

3.技术参数和要求

3.1 电抗器型式:户外,单相,干式,空芯或半铁芯、磁屏蔽型。

3.2 排列方式及进、出线端子夹角:水平“品”字型排列,进出线端子夹角度为180°。

3.3额定单相损耗(额定电流、额定频率折算至75℃时):见供货范围,偏差0或负值。

3.4 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每相额定阻抗:见供货范围, 单相偏差0~4%,每三相电抗值互差<±2%。

3.5额定短时电流(有效值):见供货范围。

额定短时电流持续时间为4s。

3.6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不小于额定短时电流峰值的1.8倍。

3.7 绝缘耐热等级:120℃(F级)。

3.8 线圈最大平均温升(额定电流下):≤70K。

3.9 线圈最高热点温升(额定电流下):≤80K。

3.10 噪音水平:≤60dB。(距离2m)

3.11出线端子板为铝质立式,其截面能满足最大连续工作电流,并能承受下列机械荷载:

水平纵向:2500N;

水平横向:1000N;

垂直方向:1500N;

安全系数:>3.5。

3.12绝缘水平:

1min工频耐受电压(效值): 30/42kV(绕组内绝缘/外绝缘对地);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75kV

3.13外绝缘尺寸要求:电气距离≥400mm。

3.14结构要求

3.1

4.1 电抗器采用环氧玻璃钢包封的多层并联筒式绕组,层间有通风道。

3.1

4.2 电抗器出线端子为铝材平板式。

3.1

4.3 为防止紫外线辐射,表面涂防紫外线漆。

3.1

4.4 制造厂提供配套的支柱绝缘子及支撑件。

3.1

4.5 绝缘材料能承受如下要求:电气应力作用;震动或变化的机械力;重复的膨胀和收缩;暴露在户外自然环境中。

3.1

4.6 绕组用整根导线绕制,不允许有焊接点。

3.1

4.7 支柱绝缘子满足如下要求:

a)支柱绝缘子为实芯棒状、户外型;

b)颜色为棕色;

c)抗弯强度不小于10kN;

d)爬电距离1015mm;

e)1min工频耐压(有效值)95kV,雷电冲击耐压(峰值)200kV。

3.1

4.8磁净空距离要求

在距离电抗器中心为2倍直径的周边及垂直位置内,不得有金属闭环存在。

电抗器中心与周围金属围栏及其它导电体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电抗器外径的 1.1倍。

三相水平安装的电抗器间的最小中心距离应不小于电抗器外径的1.7倍。

3.1

4.9结构件应采用非导磁材料或低导磁材料。防腐耐久性达到H级(15年以上。至少达到M级中等水平,即10年以上)。

3.1

4.10采取防雨、防晒措施,一般应采用防护帽、假包封;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采用憎水性、憎水迁移性好的材料。

3.15铭牌

每台电抗器应提供用不受气候影响的材料制成的铭牌,并安装在明显可见的位置。铭牌上应标出下述各项,所示项目应该用耐久的方法刻出(如用蚀刻、雕刻和打印法)。3.15.1 电抗器名称,型号、产品代号。

3.15.2 标准代号。

3.15.3 制造厂名(包括国名)。

3.15.4 出厂序号。

3.15.5 制造年月。

3.15.6 相数。

3.15.7 额定容量。

3.15.8 额定频率。

3.15.9 额定端电压。

3.15.10 电流:额定持续电流;额定短时电流和时间。

3.15.11 最高运行电压。

3.15.12 额定电压时的电感、电抗或阻抗(实测值)。

3.15.13 冷却方式。

3.15.15 使用条件。

3.15.16 绝缘的耐热等级。

3.15.17 绝缘水平。

3.15.18 损耗 (实测值)。

3.15.20 总重量。

3.15.21 在某些情况下需列出的补充项目:

a. 温升(当不是标准值时);

b. 运输重量(总重量超过5t的电抗器);

c. 器身重量(总重量超过5t的电抗器)。

3.16产品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应保证使用寿命不小于15年。产品从交接验收合格之日起,如运行单位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运输、保管、安装和使用,当产品五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时,要求生产厂家免费更换新品或维修。

4. 试验

4.1 试验分类及一般要求

试验分为工厂试验和现场交接试验,工厂试验又分为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试验中能够影响电抗器性能的任何外部零件和附件,应安装于所在位置。

除绝缘试验以外的所有特性试验,均以额定条件为基础。

4.2 例行试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绕组电阻测定

(3)绕组阻抗(限流电抗器)或电感(阻尼电抗器、调谐或滤波电抗器)的测量(4)损耗测量

(5)品质因数测量(调谐或滤波电抗器)

(6)绝缘电阻测量

(7)外施耐压试验

(8)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采用感应耐压试验、脉冲电压法匝间耐压试验或雷电冲击试验

(9)瓷瓶探伤试验

4.3 型式试验项目

4.3.1 温升试验

4.3.2 雷电冲击试验

4.4 特殊试验项目

4.4.1 振动测量

4.4.2 声级测量

4.4.3 外表红外热像图谱检测

4.4.4 短时电流试验和短时电流时的阻抗测量

4.4.5 绕组线的焊头探伤(有试验条件时)

4.5 现场交接试验项目

现场交接试验按照Q/GXD 126.01-2006《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进行。主要试验项目如下:

4.5.1 直流电阻

4.5.2 绝缘电阻(对地;必要时测量径向绝缘电阻)

4.5.3 交流耐压

4.5.4 冲击合闸试验

4.5.5 红外测温

4.5.6 瓷瓶探伤试验

4.6 试验方法

4.6.1 绕组电阻测量

测量时应使线圈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基本相同,测定时的温度应取放于线圈表面的几个温度计(至少3个) 读数的平均值,线圈的电阻和温度应同时记录。

4.6.2 阻抗的测量

对于限流电抗器要求测量绕组阻抗。

(1)应在额定频率下测量。

(2)在额定端电压的10%~100%之间的任何电压下进行。

(3)三相电抗器应在对称三相电压施加在电抗器线端上时测量。

4.6.3 损耗测量

损耗测量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符合安装条件下进行。电压应该采用平均值。厂家应对采用方法的精度提供资料。

4.6.4 三相电抗器间的互电抗测量

在其中一相线圈两端加电压V1,其它两相开路,测量该相的电流A1、其它两相的电压V2、V3,互电抗分别为V2/A1、V3/A1。三相分别加压进行测量。该测量在额定电压下进

行。

4.6.5 绝缘耐压试验

(1)外施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应符合绝缘水平的规定。

试验电压应加在被试线圈与地之间,其余所有线圈、铁芯、夹件、外壳等均连在一起接地。频率为50Hz,试验电压施加时间为60秒。

(2)感应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的频率小于或等于2倍额定频率时,全电压的施加时间应为60秒。试验电压的频率大于2倍额定频率时,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20×额定频率/试验频率(秒),但不少于15秒。

对于限流电抗器,试验电压为额定短时电流在绕组两端产生的电压的两倍。

本试验可用脉冲电压法匝间耐压试验代替。

(3)雷电冲击试验

试验电压应符合绝缘水平的规定。试验波应是标准雷电冲击全波:1.2±30%/50±20%μs。试验电压一般采用负极性。线圈每个端子的试验顺序为:先在全电压的50%和75%之间进行一次校验性的冲击,然后进行3次全电压冲击。

(4)脉冲电压法匝间耐压试验

由充电的电容器通过球隙对电抗器进行放电,在电抗器绕组上获得衰减的高频振荡过电压(第一个半波的峰值,70kV),连续重复该过程,通过试验电压下的电压波形与较低电压下的波形相比较来判断(振荡频率或衰减情况是否发生变化)。要求振荡频率一般约为100kHz,试验电压下时间为1min.,振荡次数不少于6000次。振荡波的频率与试品电感和储能电容器的容量有关,电容器容量的选择应保证每次振荡持续5个周波以上,以便可以清晰地观察试品损坏前后振荡波末尾相位的变化。

4.6.6 声级测量

对干式电抗器测量时,必须保证与绕组有足够的安全间距。

测量点应距绕组2m远,规定的测量水平面应在绕组高度的一半处。对于无磁屏蔽、无铁芯的空心电抗器,为防止磁场对麦克风的干扰,噪声测试点应布置在离开线圈表面3m 处。

注:对于大容量电抗器,若不可能在工厂实现声级测定,经使用部门和制造厂协商,可在安装现场进行此项试验。

4.6.7 振动测量

应在每个侧面多测几个点(至少3个)。

注:对于大容量电抗器,若不可能在制造厂实现振动测量,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可在安装现场进行此项试验。

4.6.8 温升试验

温升试验时的试验电流规定为额定持续电流。

4.6.9短时电流试验

对于单相电抗器,应该通过一次4s的额定短时电流。对于三相电抗器,应该在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对每一相进行一次单相试验,再用近似相等的三相电流进行一次三相试验。

4.6.10电磁线的焊头探伤

按焊头探伤仪器使用要求进行试验

4.6.11表面憎水性检验

可在电抗器表面喷水,目测包封表面憎水效果,不能出现浸润现象。

4.6.12外表红外热像图谱检测

在温升试验时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应记录所测得的最高温度,说明有无异常温度分布或过热现象,图谱归档。

4.6.13瓷瓶探伤试验

按瓷瓶探伤仪的使用要求对每个瓷瓶进行试验。

4.6.14 绝缘电阻测量

(1)线圈对地绝缘电阻测量使用2500V兆欧表,在被试线圈与地之间进行,其余所有线圈、铁芯、夹件、外壳等均连在一起接地。

(2)径向绝缘电阻测量:使用500V兆欧表。测试如图1所示,兆欧表L端子接于星形架,E端子接于附加电极上,所测到的绝缘电阻反映出电抗器绝缘老化、开裂、受潮等状况。

E

L

风道

绕组附加

电极

上星形架

兆欧表

图1 径向绝缘电阻测量示意图5.供方提供的设备技术参数

6.供货范围

供货范围见附件。

7.技术资料和图纸交付进度

7.1一般要求

7.1.1供方提供的资料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

7.1.2 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内容要正确、准确、一致、清晰、完整,满足工程要求。

7.1.3 供方资料的提交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签订后7天内给出全部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并经需方确认。

7.1.4 对于其它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却是工程所必须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供方及时免费提供。

7.2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7.2.1 供方在投标阶段提供有关资料。

7.2.2 供方须及时提供配合工程设计的资料与图纸。必须附加提供CAD软盘。

7.2.3 供方提供满足合同设备性能检验/见证所需的全部技术资料。

7.2.4施工、调试、试运和运行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料(需方提出具体清单和要求,供方细化,需方确认)包括但不限于:

7.2.4.1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

7.2.4.2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所需的详尽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

7.2.4.3供方提供备品、配件总清单和易损零件图。

7.2.5 供方须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需方提出具体清单,供方细化,需方确认)包括以下但不限于:

7.2.5.1 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

7.2.5.2 供方提供在设计、制造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规定清单。

7.2.5.3 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各种清单),设备和备品存放与保管技术要求,运输超重和超大件的明细表和外形图。

7.2.5.4 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和性能检验等的证明。

8.技术服务与设计联络

8.1合同签订后,供方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供方在工程中的各项工作,如设计图纸、工程进度、设备制造、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交底培训等。

8.2供需双方可根据工程需要召开工程联络协调会议或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

8.3工程文件的交接要有记录,联络协调会议有会议纪要。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城市污泥低成本利用项目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规范书发出以后,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供方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具体款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供方对整套设备和辅助系统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1.7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 设计条件与使用条件 2.1 系统概况 2.1.1 本期工程:热网循环水系统扩容改造 2.1.2 改造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1台 2.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2.2.1 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2主厂房地坪(±0.000米)相当于海拔高度47.5m (黄海高程系) 2.2.3地震烈度:基本裂度 7 度 2.2.4各气象要素统计如下: 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 29.5度 冬季采暖期各月平均气温–5.62度 历年平均气温 7.8度 降雨量:日最大215.5mm,小时最大89mm 湿度:夏季七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8%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200mm 历年最大风速 29.7m/s 冬季主导风向北、东北 夏季主导风向南、西南 最大冻土深度 1.40m

ZMO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产品技术规范书(参考Word)

Z M O 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 技术规范书 一、概述: ZMO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检测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MOA阀电间接触不良的内部缺陷,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1996中14.2的规定,发电厂、变电所在每年雷雨季前和必要时应该对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做直流1mA电压(U 1mA )和0.75 U 1mA 下泄漏电流的检测。 本公司根据实地测量需求对仪器进行了改进,将直流高压电源、测量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缩小仪器体积,减轻重量。操作设置人性化,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量,并根据测量规程要求增加了自动测量环境温度功能,带有大容量存储器,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配备高速热敏打印机大大提高了测试结果打印速度。是电力系统以及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现场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 二、产品关键字: 无间隙避雷器测试仪、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避雷器测试仪 三、采用标准: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846-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系列标准》 DL/T 848-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96-2005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4793-198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191 《包装贮运标志》 GB/T.3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与配合》 四、仪器特点: 1.温度测量: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并记入测试结果。 2.遥控测试: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试,让测试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3.内部电源:可使用AC220V交流电,也可由内置充电电池供电使用。 4.使用方便:中文菜单,测量数据显示直观,内置前换纸打印机换纸方便,打印速度快。 5.测量准确:全数字化处理,内建精密数学模型,测量精度高,测试结果重复性好。 6.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并能随时查看打印。 7.携带方便:高度、体积、重量仅为同类产品的3 0 %~7 0 % ,携带方便。 8、功能齐全:测量、显示、时钟、温度、结果打印一步到位。 五、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电压:0~30kV 纹波系数:≤1.5% 电流:0~1000μA 2.分辨率:电流:0.5μA 电压:0.1 kV

10kV环网柜技术规范书

目录 1.总则 2.引用标准 3.使用条件 4.技术参数 5.技术要求 6.附属设备技术参数及要求 7.质量保证及试验(监造) 8.供货商应提供的供货范围和技术文件 9.包装、运输 附录一供方投标文件要求 附录二买方提出的技术文件 附录三试验大纲 附录四售后服务 附录五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仅限于10kV户外共箱式交流高压环网柜。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或优于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6 买方所指定产品厂家的元器件质量由卖方负责。 2 引用标准 户外环网柜各项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或更优于下列有关标准: 2.1 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94、298、420、265、129、56、529标准。 2.2 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GBll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4-2003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GB3906-1991 《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目录 第一章技术规范 (1) 1 总则 (1) 2 工程概况 (3) 3 工作范围 (6) 4 性能要求 (7) 5 质量保证 (10) 第二章供货范围 (13) 1 一般要求 (13) 2 供货范围 (14)

第三章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15) 1 一般要求 (15) 2 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15) 第四章工期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差异表 (16)

第一章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濮阳龙丰”上大压小”新建项目输煤构筑物外墙增加压型彩钢板及干挂蘑菇石封闭。它提出了该产品的性能、结构、设计、供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3 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差异(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技术规范书第5节要求的“差异表”中。否则将认为投标方完全响应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 投标方须执行本技术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投标方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规定。 1.5 产品采用的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总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 投标方应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即产品应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如投标方提供的产品由于设计、制造质量问题而无法长期连续、

10kV箱式环网柜技术规范

Q/……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10kV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 2006-9-17发布 2006-9-17实施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使用条件 (1) 3.1 环境条件 (1) 3.2 运行条件 (1) 3.3 系统条件 (1) 4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2) 5 技术要求 (2) 5.1 整体性能要求 (2) 5.2 箱体技术要求 (3) 5.3 环网开关技术要求 (3) 5.4 硅橡胶电缆插头 (3) 5.5 自动化升级配置 (3) 5.6 备品、备件 (3) 6 技术资料清单 (3) 7 质量保证和管理 (3) 8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 (4) 8.1 技术服务 (4) 8.2 设计联络 (4) 9 在卖方的工厂监造、检验 (4)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4)

前言 为规范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网设备、材料的技术要求,保证入网产品的先进、可靠、安全,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规程、标准等,结合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运行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生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东、任有学、陈学宇、马卫平、陈文义、谷明远、岳建国、杨万成、郑金鹏、宋庆秋、徐晓丰、吴红波、郑荣光、孙静

10kV电缆环网柜箱订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试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的招标通用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804-20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16926-1997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3906-200X 3.6 kV -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674-1997 72.5 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2706.4-2002 额定电压6-3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IEC60298 IEC60265 IEC60129 IEC60056 IEC60694 3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3.1.1海拔高度:≤1000m 3.1.2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40℃ 最大日温差: 25K 3.1.3最大风速: 35 m/s 3.1.4最大覆冰厚度:10mm 3.1.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0%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95% 3.1.6日照强度:≤1.1kW/m2 3.1.7抗震能力: 8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两种加速度同时作用。分析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3.1.8污秽等级:级 a)Ⅲ级 b)Ⅳ级 3.2运行条件 安装方式:户外 3.3系统条件 3.3.1系统额定电压:10kV

高压环网柜技术规范书..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使用条件 4. 技术参数 5. 技术要求 6. 附属设备技术参数及要求 7. 质量保证及试验( 监造) 8. 供货商应提供的供货范围和技术文件 9. 包装、运输 附录一供方投标文件要求 附录二买方提出的技术文件 附录三试验大纲 附录四售后服务 附录五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仅限于10kV 户外共箱式交流高压环网柜。它提出了该 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 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或优于本规范 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 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6 买方所指定产品厂家的元器件质量由卖方负责。 2 引用标准 户外环网柜各项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或更优于下列有关标准: 2.1 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94、298、420、265、129、56、529 标准。 2.2 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GBll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4-2003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GB3906-1991 《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IEC71(93)绝缘配合 IEC99—4(91)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名词术语、符号定义 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

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10千伏美式电缆环网柜,它提出设备的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提供一套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将认为供方提供的设备符号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 1.4 供方必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高标准执 1.5 合同签定后,按本规范书要求,供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需方,需方确认。 2、供方执行现行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IEC60298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 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 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309—8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IEC60129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11022—1999(IEC60694)《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条件》 GB14808—93 《交流高压接触器》 SD/T318—89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IEC60056《断路器》

GB1984-89 《交流高压断路器》 DL/T539—93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和元部件凝露及污秽试验技术条件》 DL/T593—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 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2、运行环境 2.1安装地点:户外 2.2海拔高度:≤1000 米 2.3环境温度:-30- +40℃ 2.4相对湿度(25℃):90%(月均)/95%(日均) 2.5最大日温差:25℃ 2.6地震烈度:8度 3.7空气污秽等级:III级 3、技术要求 3.1 环网柜采用电缆进出线。断路器的操作位置应有机械指示; 3.2选用美国G$W公司共箱式真空断路器,分支采用有接地位的三工位开关。 3.3真空断路器保护采用G&W公司带微处理器控制的VFD跳闸单元,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000/1,跳闸整定值分为12档。 3.4开关具备跳闸延时和躲合闸涌流延时装置。 3.5全绝缘、全密封结构,无需绝缘距离,可靠保证人身安全。 3.6户外型、耐腐蚀、抗污染,抗凝露,适合各种恶劣环境。 3.7 电缆插拔T型头、肘型头、应力锥、保护帽等采用美国COOPER公司产品,肘型头可带电插拔。安装带电显示器及短路故障指示器。进出线电缆采用YJLV22-8.7/10 3*240;馈线电缆采用YJLV22-8.7/10 3*50-3*150。 3.8断路器采用手动机构,预留配网自动化设备安装位置和相应接口,增加互感器、电动构和FTU后可以实现自动化功能。

高压环网柜技术规范书

1.总则 2.引用标准 3.使用条件 4.技术参数 5.技术要求 6.附属设备技术参数及要求 7.质量保证及试验(监造) 8.供货商应提供的供货范围和技术文件 9.包装、运输 附录一供方投标文件要求 附录二买方提出的技术文 件 附录三试验大纲 附录四售后服务 附录五备品备件及专用工 具

1 总则 1.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仅限于10kV 户外共箱式交流高压环网柜。它提出了该 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或优于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6买方所指定产品厂家的元器件质量由卖方负责。 2 引用标准户外环网柜各项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或更优于下列有关标准: 2.1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94、298、420、265、129、56、529 标准 2.2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GBll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4-2003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GB3906-1991 《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593- 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技术规范书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规范书 一、总则 1、本技术规范书是2017-2018年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 室内覆盖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向投标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 投标方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投标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点对点应答,投标文件必须对 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不应使用诸如“已知”、“理解”、“同意”等非明确答复, 否则可能导致投标无效。投标人须对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如果需要,可给出详细的应答内容),否则将可能被视为放弃应答。诸如“已知”、“理解”、“明白”或“同意”等这样非确切的答复 是不可接受的。如招标文件中所列指标有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要求的,投标文件中除回答“满足”、“部分满足”或“不满足”外,还须列出具体要求、参数或指标。 2、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方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条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如有不符合之处,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 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3、投标方按本技术规范书要求为招标方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网络建 设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工程施工服务”是指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覆盖系统、WLAN系统建设中 涉及的协助设计院进行工程勘测、站点方案设计配合、物业协调和谈判、系统安装、开通调试(不含主设备调测、交钥匙工程涉及设备的调测)、培训、保修和售后服务等一切服务。 4、投标方所提供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功能应完全符合投标方申明的标准,并满足或 高于招标方提出的要求。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中国联通集团及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已有相关要求或建议的,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和辅助材料的性能、 功能应符合相应的最新要求或建议。 5、投标方应按应答承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和辅助材料,不得擅自更换。 6、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方应在建议 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7、投标方应派遣具备相应资质、熟悉设备、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或技术人员提供优良的 服务。 8、所有由投标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由投标方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项目包 括技术,软硬件等)所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由投标方负责,招标方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9、若因投标方提供的辅助材料品质不合格或工程服务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费用或损失由投 标方承担,由此造成重大损失的,招标方有权取消投标方的中标资格,并保留向投标方提出进一步索赔的权利。

HY5W-72-186避雷器技术规范书[1]

HY5WZ-72/186变压器中性点特制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技术规范 孙浩良 二00六年十一月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HY5WZ-72/186复合外套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复合外套避雷器的采购,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 2执行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执行时,所列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相应的执行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IEC71(93)绝缘配合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使用条件 3.1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与电力系统标称电压相适应的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见表1(有效值)。 3.2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3海拔高度 不超过1000m。 3.4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不高于54℃; 最低温度不低于0℃; 最大日温差不大于25℃。 3.5最高相对湿度 25℃下为90%。 3.6最大风速 不大于35m/s。 3.7日照能量 在风速0.5m/s下为0.11W/cm2。 避雷器运行在该日照下,复合外套表面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0℃。

3.8污秽等级 根据避雷器安装地区的污秽情况选用避雷器外绝缘污秽等级。见表2。 表2电力设备污秽分级标准 注:本规范执行污秽等级Ⅳ级。 3.9耐地震能力 地震烈度8度地区: 地面水平加速度0.25g; 地面垂直加速度0.125g。 4技术参数 4.1直流1mA参考电压 避雷器本体,应测量通过直流参考电流为1mA时的直流参考电压,其值不小于下表: 4.2 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μA。 4.3避雷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 避雷器雷电冲击(波头时间1μs-10μs)伏秒特性曲线应比被保护的变压器中性点雷电冲击伏秒曲线低10%以上。 4.5额定拉伸负荷 避雷器应承受至少15倍避雷器自重的额定拉伸负荷1min不损坏,完全符合《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要求。 4.6密封性试验 避雷器本体应有可靠的密封,在运行中不应有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性能。 4.7短路电流性能 保证在通过以下短路电流时,避雷器不发生损坏:

技术规范书

1、。 1.1 招标货物一览表 2项目概况 2.1 建设背景 现场作业的安全主要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及现场作业人员的自律,由于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及违章操作现象,从而造成或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措施的研究是为了根治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如现场出现有操作不规范或安全隐患的信息,立刻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以确保现场作业的安全运行、规范操作,为电力现场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人身安全监控与防护手段,对于预防或减少电力系统人身等恶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2 现状分析 安全监控困难:现场作业的安全主要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及现场作业人员的自律,由于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及违章操作现象,从而造成或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不能指挥多个现场作业:现场作业地点分散,现场管理人员只能对一个现场作业进行监督,不能做到同时指挥多个现场进行作业,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现场作业的进度。 2.3 建设目标 通过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系统,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实时将现场作业的视频传输到监控中心,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作业现场安全工作的部署,监控中心能够同时指挥多个现场进行作业,实现现场作业视频文件的存储与回放。 2.4 建设原则 根据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及图形化实时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和系统建设的目标,本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性原则 项目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网络等设施类环境资源;最大限度依托并整合现有技术应用、数据信息等资源体系;在可用性的前提条件下充分保

证系统建设的经济性,提供投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2、成熟性原则 本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的采用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技术,减少技术风险。 3、可扩展性原则 为适应发展要求和系统自身建设需要,本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应用动态变化因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规划设计,充分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支持迭代开发。 4、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业务、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实施进行初步设计,充分体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5、安全性原则 安全体系建设是本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有关政策、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信息系统在网络、应用、数据信息等多层面获得有力的安全保障。并且采用业界成熟的安全技术,切实避免系统破坏和数据泄密。 6、先进性原则 立足先进技术,采用主流技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使系统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水平。 7、开放性原则 采用的技术均为开放技术、利于移植,这样有利于降低采购价格,保证服务质量。 8、易用性原则 本系统使用涉及电业局各个层面的用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保障本系统建成后的应用与推广。 2.5 建设内容 软件系统应实现以下的基本内容: 1.图像管理:监控中心可对作业现场所选摄像头实时图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显 示、抓拍等操作。 2.现场监督:现场作业与安全监控相结合,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显示现场作业 动态。 3.现场复查:图像实现自动保存,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图像资料,对现场作业 人员的工作行为、工作内容及流程进行分析。

跌落式避雷器的专用技术规范

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专用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投标须知: 1.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绝缘导线、裸导线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包装及供货要求。1.1.2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标书文件,投表人提供的设备技术规范应与本标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也可推荐满足本标书中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是必须提出详细的规范偏差; 1.1.3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有关资格文件; 1.1.4投标人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本标书的条文作出应答,否则视为废标。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标书的意见和同标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5本标书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技术指标执行; 1.1.6本标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部份,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 投标人在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1.2.1投标人应提供与本招标书中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的核心部件---(氧化性避雷器) 必须取得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投标活动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结果的证明函件; 1.2.2投标人应是防雷设计、施工等范畴的生产厂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专业证书); 1.2.3投标人提供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应是避雷器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借助绝缘拉闸操纵杆对准避雷器原件上的圆环进行方便的操作,其操作方法等同跌落式熔断器; 1.2.4投标人提供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产品在电网内无不良运行记录; 1.2.3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产品图片必须与供货产品一致,如有偏差视为弃标; 1.2.6应提供投标书与招标书的差异表。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本标书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本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因遵循最新版本的有关标准(GB、DL、IEC和IEEE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投标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投标方提供的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限流元件应遵循如下主要标准:

10kV箱式环网柜技术规范

10kV箱式环网柜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使用条件 (1) 3.1 环境条件 (1) 3.2 运行条件 (1) 3.3 系统条件 (1) 4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2) 5 技术要求 (2) 5.1 整体性能要求 (2) 5.2 箱体技术要求 (3) 5.3 环网开关技术要求 (3) 5.4 硅橡胶电缆插头 (3) 5.5 自动化升级配置 (3) 5.6 备品、备件 (3) 6 技术资料清单 (3) 7 质量保证和管理 (3) 8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 (4) 8.1 技术服务 (4) 8.2 设计联络 (4) 9 在卖方的工厂监造、检验 (4)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4)

10kV电缆环网柜箱订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试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10kV户外电缆环网柜技术规范的招标通用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804-20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16926-1997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3906-200X 3.6 kV -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674-1997 72.5 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2706.4-2002 额定电压6-3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IEC60298 IEC60265 IEC60129 IEC60056 IEC60694 3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3.1.1海拔高度:≤1000m 3.1.2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40℃ 最大日温差: 25K 3.1.3最大风速: 35 m/s 3.1.4最大覆冰厚度:10mm 3.1.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0%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95% 3.1.6日照强度:≤1.1kW/m2 3.1.7抗震能力: 8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两种加速度同时作用。分析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3.1.8污秽等级:级 a)Ⅲ级 b)Ⅳ级 3.2运行条件 安装方式:户外 3.3系统条件 3.3.1系统额定电压:10kV

技术规范书(模板)

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工业废渣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 回转窑规范书 招标单位: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技术规范 1.1 总则 1.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工 业废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的回转窑。本规范书包 括回转窑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结构、性能、安装和实验设 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技术部分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投标方应提供符合 本技术部分的技术条件和满足招标方使用要求的优质产品。1.1.3 本技术部分所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2 工程概况 1.2.1 项目名称 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水泥技改扩建项目综合利用工业废渣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1.2.2 建设地点 新疆阜康市甘河子镇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公司东侧空地。 1.2.3 建设规模、范围及产品方案 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带9000kW纯低温余 热发电的4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熟料124.00万t;年 产水泥170万t,其中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119.00万t、

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51.00万t;年发电量为5112×104kWh,年供电量为4703×104kWh。 建设范围自原料进厂至水泥成品出厂(包括煤粉制备及输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9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1.3 自然条件 厂区所在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6.3℃; 年平均降水量:176mm; 蒸发量:2141mm; 无霜期平均:156天; 年日照时数:2280~3230小时。 据阜康市气象站有关气象资料查明,该场区主要气象特征参数(1963年-2009年)如下: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在7~8月 最热月平均气温:25.8 oC; 极端最高气温达:41.5 oC(1973年);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2~1月 最冷月平均气温:-19.4oC; 极端最低气温达:-37oC(1976年); 多年平均气温:7.0oC左右; 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降雪,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为冻结期,历年最大积雪厚度:33cm(2000年2月); 最大冻土深度:202cm(1969年3月); 多年年平均降水量:220.3mm; 年最大降水量:388.6mm; 年最小降水量:106.1mm;

避雷器泄漏电流带电测试仪技术规范书

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仪技术规范书 桂林供电局 2012年01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技术性能要求 (1) 3. 供货范围 (2) 4. 供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和参数 (3) 5.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3) 6. 技术服务与设计联络 (4)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仪技术规范书,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技术性能要求 2.1 技术参数 全电流测量范围:0~10mA有效值,50Hz / 60Hz 准确度:±(读数×5%+5uA) 阻性电流基波测量准确度(二次法不含相间干扰):±(读数×5%+5uA)电流谐波测量准确度: ±(读数×10%+10uA) 电流通道输入电阻:≤2Ω

环网柜技术规范

环网柜技术规范.

环网柜 技术规范书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总1 则2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仅限于户外10kV户外共箱式交流高压环网柜。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或优于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6 买方所指定产品厂家的元器件质量由卖方负责。 2 引用标准 户外环网柜各项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或更优于下列有关标准: 2.1 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94、298、420、265、129、56、529标准。 2.2 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GBll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4-2003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GB3906-1991 《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3 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

GB1208-1997 《电流互感器》GB1207-1997 《电压互感器》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

10kVSF6环网柜技术规范书

投标文件技术文件 1.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技术规范文件适用于10kV SF6环网柜的设备订货招标。 1.2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文件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在合同签定后,我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范等发生变化而提出补充要求。 2. 应遵循的标准 按本招标书供货的设备,包括供货方由其它厂家外购的设备和附件都应符合下列标准的最 新版本。 2.1 GB4208-84 (IEC529~76)《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2.2 GB3906-92 《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2.3 IEC-298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4 IEC-420 (1990)《高压交流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2.5 GB-3804-90 《3-63kV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和GB1985-89国家标准 2.6 GB11023-89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 2.7 GB3309-89 《高压开关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2.8 GB2706-89 《交流高压电器动稳定试验方法》 2.9 GB311-83/683 《高压试验方法》 2.10 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2.11 IEC6052 《额定电压6~35kV电缆附件试验报告》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使用场所:户外 3.2 环境温度:-40℃~40℃ 3.3 最大日温差:25℃ 3.4 海拔高度:<1000m 3.5 抗震能力: 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

避雷器技术规范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 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 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 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 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 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中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93 标准电压 GB 31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2900.12—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