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歌》教学设计

《祝酒歌》音乐欣赏教唱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学、生活、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对同一主题歌曲,音乐表现风格的差异以及民族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征,我大胆尝试了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走进乡土音乐课堂,感受民族文化的音乐美。高中的大部分音乐课程都是音乐欣赏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音乐欣赏教唱课,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体会并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属于第七单元浓郁乡情歌唱模板,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感受乡音乡情,了解混声合唱,体会歌曲的欢快活泼,感受撒尼族人民丰收后与远方客人载歌载舞,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意在勾起学生浓郁的乡情。懂得敬酒的礼仪并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了解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民族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掌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征。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掌握复二部曲式。了解歌曲齐唱、对唱、轮唱等歌唱形式对艺术表现的作用,了解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对同一主题歌曲,音乐表现风格的差异。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了与本课符合主题的歌曲《祝酒歌》作为教唱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西南地区彝族的民间音乐,感受这个民族的音乐特色。

2.欣赏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解混声合唱的一般知识。

3.通过学唱使学生会有表情的演唱彝族《祝酒歌》,懂得敬酒的礼仪并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解彝族的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

学唱《祝酒歌》并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钢琴、黑板、敬酒杯。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导入:教师弹唱歌曲《阿西里西》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这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学生可跟着哼唱)引出主题彝族。

(2)(讲授)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3)彝族音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的形象。(出示课件阿诗玛图片)

(4)简单介绍彝族的民间乐器有30余种,流传最广的有无膜短笛、葫芦笙、三弦、月琴,以及巴乌、马布和口弦等。

(5)感受彝族的热情和豪迈情怀,播放彝族《七月火把节》视频(感受快乐激发学生对彝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6)师播放有关彝族文化的相关图片并做相关介绍。(开拓学生视野,民歌源于人民生活,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热爱和向往,让他们知道更多有关彝族的知识,感受乡音乡情,引出歌曲)

2.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播放视频)

1.聆听这首歌曲,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3)歌曲表达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心情。

3.播放介绍《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属于一首混声合唱曲,在演唱过程中,有女声领唱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体会歌曲特色,找出典型节奏,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

4.学生畅谈歌曲特点,师小结:女生领唱导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随后混声合唱与之呼应,使得整首歌曲欢快活泼,更加突出了撒尼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风尚。

5.播放《半个月亮爬上来》对比两首歌的不同演唱形式,第一首是无伴奏合唱,第二首是男生四重唱,整首歌丰满、宁静、人声和谐。

6.民族音乐特征:运用中国北方民间锣鼓点的节奏

××××I××××××××××I××××I

123 3I123 3I123335|542 2I

主要用于前奏、尾声等,锣鼓点节奏欢快而跳跃,表现举国欢腾的场面。

7.教唱歌曲《祝酒歌》

(1)谈话导入—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

同学们《祝酒歌》,歌名的关键词是什么?(酒)。说明这首歌的内容与酒有关。那么,酒文化与音乐有关吗?

中医学认为:“酒是百药之长,可以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使大脑神经兴奋----”,所以喝酒的人爱说话、爱唱歌。在央视原生态歌曲大奖赛中,我们就看到过两个羌族歌手,抱着一坛酒上台,用长长的吸管边喝边唱。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酒歌,如蒙古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维族等,用于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主要是通过喝酒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2)作曲家简介

《祝酒歌》的作者施光南,生于四川重庆, 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在天津歌剧院任创作员,1978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199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49岁,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等。《祝酒歌》是一首欢庆胜利的颂歌。

(3)师播放《祝酒歌》,(让生聆听感受演唱情绪)

(4)师钢琴带唱。

组织学生创编:分组唱,男女唱、轮唱、齐唱等演唱形式。(唱出感情,唱出风格,唱出心声)

(5)介绍彝族敬酒的姿势,并讲解礼仪。老师带领学生全班齐唱歌曲并模仿动作给客人敬酒。

【拓展延伸】——感悟乡音乡情

师:你熟悉家乡的民歌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演唱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示范童谣:婆梳梳,捡田螺,捡几多?捡三箩。一箩博米煮,一箩博柴烧......

课堂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枝朵花,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绚丽多彩。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请同学们下去多去了解各民族的多彩文化。谢谢!

作业:通过民歌感受民族的浓郁乡音乡情,如果你被感动,请用文字谈谈如何发扬与传承地方音乐?

板书设计:

作品风格特点

强烈的时代气息

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