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优质文档】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优质文档】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空。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用()作单位。

(2)量一根纸条的长度的方法是:先把尺的()刻度对准纸条的()端,再看纸条的()端对准尺的几刻度,这根纸条就长几厘米。

(3)你的手掌宽大约是()厘米。

(4)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使用(直尺)来测量。

(5)要得到相同的结果,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单位来测量。

(6)尺子上的刻度从0到5是()厘米,从6到10是()厘米。

(7)拿一根绳子,两个同学把它的两端拉紧就成一条()。

(8)用铅笔沿着直尺边可以画一条长2厘米的()。

(9)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10)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可以用字母()表示。

(11)生活中(一拃的长度)约为()厘米,也就是()分米。

二.在()填上厘米或米。

(1)一座塔楼高30()。(2)一枝自动铅笔长15()。

(3)一根日光灯管的长度是80()。(4)一枝粉笔的长度是8()。

(5)一根跳绳长2()。(6)一张课桌高70()。

(7)人手一拃大约长16()。(8)数学书长约2()。

(9)教室的门高2()。(10)茶杯高10()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米<10厘米。()(2)一棵小树高100米。()

(3)红红的身高是140厘米。()(4)一本书厚2米。()

(5)一棵大树高约9分米。()(6)小明立定跳远的成绩是8米。()

(7)100厘米的绳子和1米的绳子一样长。()

(8)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就不一样。()

(9)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10)一辆自行车高11分米。()

(11)长度单位只有厘米和米。()

(12)一间教室长12厘米。()

(13)测量长度的工具有直尺、米尺、折尺、卷尺等。()

(14)一张木床长20分米。()

(1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一样长。()

(16)小刚今年9岁,身高45厘米。()

(17)一棵大树高120厘米。()

(18)桌面上的四条边都是线段。()

(19)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20)别针长5米。()

(21)100厘米是1米。()

(22)一座楼房高80厘米。()

(23)因为一米相当于100厘米,所以厘米要比米大。()

四.填空。

(1)测量篮球的长度常用()作单位。

(2)1米=()厘米100厘米=()米3米=()厘米200厘米=()米

(3)54米-38米=1米-60厘米=30厘米+70厘米=26厘米+40厘米= 80分米—()分米=50分米1米—3分米=()分米

9分米—()厘米=20厘米

五.在○里填上“>”、“<”或“=”。

5米○500厘米100厘米○2米3厘米○3米7米○70厘米1米○99厘米

9厘米()9分米2分米()20厘米45厘米()4米

99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200厘米()1米+1米

六.填空。

1米=()厘米100厘米=()米

8米=()厘米500厘米=()米

七.在○里填上“>”、“<”或“=”。

3厘米○4米10厘米○9米100厘米○1米2米○20厘米

1米○90厘米99米○100米3米○300厘米5米○100厘米

八、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35厘米20厘米3分米34分米30米

()

(2)40厘米3米28米1米

()

九、解决问题我最棒:

1.小红的铅笔长17厘米,小亮的铅笔长9厘米,小红铅笔比小亮长多少厘米?

2、小红的身高是9分米,小明的身高是93厘米,小明比小红高多少厘米?

3、小芳今年70厘米,比去年增高了8厘米,小芳去年有多高?

4、小红身高90厘米,再长多少就是1米?

5、小丽身高8分米,再长多少就是1米?

6、一根蜡烛长2dm,烧掉6cm,还剩多少?

7、用一把长2分米的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需要量几次?

8、小玉身高92厘米,明明身高1米,明明比小玉高多少?

9、一条公路已经修了80米,再修9米就修完了,这条公路有多长?

10、一盘彩带用去28米,还剩6米,这盘彩带有多长?

11、小红在百米赛跑中已经跑了95米,还要跑多少米才能到达终点?

十、竖式计算:

15÷2=65÷7=25÷5=20÷9=22÷7=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案

认识角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2-64页“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活动,经历抽象出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经历探究角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初步了解点线面的特征,运用几何直观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认识角的大小由两边的张口所决定,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圆片活动角 学具:一张圆片每人一个活动角三个大小不同边长短不同的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那我就先来个自我介绍吧!我来自龙三小,姓刘,叫刘雪梅,你们该叫我什么呢?猜猜看,刘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小朋友?刘老师喜欢爱动脑筋,爱举手,大胆发言,遵守纪律的小朋友,你们能作到吗?)好,上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1、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角"字,认识这个字吗?看到“角”你想到什么?(请四人) 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谈到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板书:认识)数学中的角! 2、(举起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老师这个神奇的袋子里就藏着一些尖尖的角,不许用眼睛看,很快的把角摸出来,谁想来试一试?(请四名小朋友来摸,摸到就藏在背后)好!一个一个告诉大家,你找的角在哪里?(真能干,谢谢你,好!不错!) 你这么快就摸到了角,高兴吗?你怎么摸到的?把你的经验告诉大家好吗? 刚才老师发现你摸呀,摸呀,半天才摸到,你怎么想的呢? 告诉大家,你失望吗?为什么失望?为什么圆上没有角呢? 生可能汇报:圆是弯的,没有角,其他的图形都有角!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真会动脑筋!谢谢你) 小朋友们真厉害,在长方形上找到了四个这样的角,在三角形上找到了三个角,在五角星上找到了5个这样的角,因为圆是弯弯的没有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故事导入 谈话: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物中感知角 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例1(统一长度单位);例2、例3以及相关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米,用米量);例6、例7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例8(估测、解决问题)。 1.统一长度单位。 在呈现测量情景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长度单位(1庹、1拃、一个脚长)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长度单位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单位“拃”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一拃,但长度也因人而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田字格的宽度和图钉的长,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2)用厘米量。 注意指导学生具体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从而领会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3.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黑板、教室门等建立米的长度概念。 4.认识线段。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用语的科学性。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直的。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画法的指导: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5.解决问题。 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让学生尝试进行长度估测,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亲身体会1庹、1拃、1个脚长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6.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应全面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观念建立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 二、教材简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也 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和角 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 藏在情境中,1 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 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 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 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 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 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园 做早操。”(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同桌互相说一说,你 都看到些什么?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电 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 红色闪动的角)。你们认识它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和音乐的营造,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 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 二、探究引导,掌握新知 (一)角的认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长度单位_人教新课标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 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 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 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 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小学数学小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第2页)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的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件。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结果不 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 课件出示:(1)人们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师: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生1:不准确,大人和孩子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生2: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孩子,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

生3: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样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很久以前,人们就是这样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 位。你们看,像这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仍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2)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3)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4)步测教室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师:现在咱们就用拃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然后告诉大家你测量的结果。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量的结果做对比。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就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是啊,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我们拃的长短本身就不一样。 师:是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拃的长短相同吗? 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一物 体的结果不同。 师: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吗?(只有统一长度单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统一长度单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试题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试题 一、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0厘米29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7厘米21厘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一支粉笔长是7() 4.铅笔盒长是23() 5.教室宽6() 6.一棵树高() 7.小明的身高130() 8.操场长80() 9.手掌宽7()10.毛巾宽29()11.教学楼高10()12.妈妈身高165()13.铅笔长11()14.教室门高2()15.一张床长2()16.茶杯高10()17.小刀长5()18.电视塔120()19.语文书长21()20.一张桌子高80()21.图钉的长是1()22.一根针长5()23.筷子长15() 24.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5.电视屏幕的宽是29() 三、小小会计师 20厘米—()厘米=1米 1米—10厘米=( )厘米 95厘米+5厘米=()米 84厘米+16厘米=()厘米=()米 76厘米—18厘米+14厘米=()厘米 2米—10厘米=()米()厘米 72厘米+8厘米+24厘米=()米()厘米 100米—55米=()米 26厘米+8厘米=()厘米 10米—5米=()厘米 70厘米—7厘米=()厘米 1米+4米+()=15米 23厘米—()厘米=8厘米 400厘米=()米 250厘米=()米()厘米 1米—12厘米=()厘米 2米—20厘米=()米()厘米 四、小小画师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画一条比8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5.画一个四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6.画一个三条边都是4厘米的的三角形 7.用两条长2厘米的线段组成一个图形 8.画一条比6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角)

感悟。大小和什么有关? 小结:【百度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d713381086.html,/i?c t=503316480&z=&tn=baiduima gedetail&word=%C8%CF%CA%B6 %BD%C7+%CB%D5%BD%CC%B0%E6+ %BD%CC%B0%B8&in=24059&cl=2 &lm=-1&pn=15&rn=1&di=25801 805655&ln=320&fr=&fmq=&ic= &s=&se=&sme=0&tab=&width=& height=&face=&is=&istype#p n20&-1 (2)想想做做4 学生折一折,怎样折出的角大?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 课堂小结刚才卡比丘带着我们一起角的王国探秘去了,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呢? 板书 设计 认识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后 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 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画的角,通过观察讨论逐 步摆脱实物,抓住角的本质特点,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 的特点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一 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再 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使学生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角的边长无关这两个难点时。我通过操作事先准备好的活动角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活动角 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变化,通过拉开和合拢两边,角的大小却发生了变 化,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角的大小和什么无关,又和什么相关。为了加深 学生的理解,我运用动感的课件,演示将角的边变长后与原来的角比较, 角的大小不变;把角的开口变大,与原来的角比较,角变大。学生通过 观察意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60厘米○100厘米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4厘米○1米50米○5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是1()46();(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练习本长22()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1米1厘米1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一、在○里填上“>”“< ”或“ =”。 5米○5厘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1米○1厘米 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 1米-30厘米○60厘米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二、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三、()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河水深8()学校操场长200()一个茶杯高11() 电梯高18()一根跳绳长2()课本的宽约14() 旗杆高20()公共汽车长10()梳子长26() 粉笔长10()小红身高125()缝衣针长3() 大树高15()手掌的长约10()哥哥的身高1()60()一枝毛笔长20()房间大约长6()中指的宽大约是1()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木料长1米,用去45厘米,还剩下多少? 2.小明身高86厘米,小强比他高11厘米,小强身高多少? 3.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4.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长度单位》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认识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尺子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法:讲解演示法 学法: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各种尺子、小棒、硬币、回形针、小刀、新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测量结果、提出疑问。 3.全班交流测量结果、列表。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为什么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却不一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来量呢?(尺子) 过渡:在日常生活之中,为了准确、方便而又统一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1)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2)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3)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 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1)每小组发一张纸条,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用尺子量一量。 (2)学生汇报: 纸条几厘米?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数学书的长、宽。 三、拓展运用 1.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2.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的长度。 3.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尺子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4.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的?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一起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总结。

二年级下数学长度单位换算

二年级下数学长度单位 换算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数学练习 一、填空。 1、单位换算。 4米=()分米 2厘米=()毫米 50厘米=()分米 90分米=()米 7厘米=()毫米 30厘米=()分米 10分米=()米 8分米=()厘米 1分米=()毫米 9分米=()毫米 400毫米=()分米1米=()厘米 2、一把小刀长7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毫米;一条绳子长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分米。 3、在○里填上“﹥”“﹤”或“=”。 4厘米○4分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5厘米○7毫米 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 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99厘米 9分米 90毫米 10厘米 10分米 (2)2米 20厘米 200分米 20毫米 ————————————————————————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书长约2()教室的门高2()

大米宽约2() 10张纸的厚度约1() 茶杯高10()一本新华字典厚5() 指甲宽8()黑板长约3() 旗杆高8()课桌高约6() 6、8毫米+23毫米=()厘米()毫米 7、东东身高80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二、画一画。 (1)画一条长40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4毫米的线段。 二、解决问题。 1、一枝铅笔用去60毫米,还剩12厘米,这枝铅笔原来长多少厘 米 2、一盏台灯75元,一只篮球比一盏台灯贵22元,一只排球比一 盏台灯便宜11元。 (1)买一只篮球要多少元 (2)买一只排球要多少元 3、一捆电线有500米,第一天用去195米,第二天用去218米,这 捆电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4、一辆三轮车每次能运6箱苹果,50箱苹果至少要几次能全部运完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设计理念: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重点知识及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重点知识及练习题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0页图例)。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课本44页第7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三角尺都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7、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 答:拿一张不规则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10、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11、拼角:一直(角)加一锐( 角)就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12、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 )条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一、填空 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7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 5厘米=( )毫米 4米=( )分米 100厘米=( )米 ( )厘米=1分米 2.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 7厘米+23厘米○3米 300厘米○40分米 6分米○58厘米 1米-2分米○8分米 60毫米○6厘米 4分米○39厘米 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5米○ 8米 32厘米○ 40厘米 8米○800厘米 35厘米○ 25厘米 5米○500厘米 45厘米○54厘米20厘米○ 2米 5米○ 50厘米 1米8厘米○180厘米 99厘米○ 1米 4米○ 400厘米 6米○550厘米2米10厘○210厘米 66厘米○ 67厘米 8米10厘米○8米1厘米 3米10厘米○ 400厘米 5厘米○5米 3、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个杯子高10()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二、选择 1.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A.2克 B.2毫米 C.2厘米]

2.姐姐3分钟( )行200米。[A.步行B.骑自行车C.乘汽车] 3.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A.米、分米、毫米、千米、厘米 B.吨、克、千克] 4.临海到宁波的公路长是150( )。[A.米 B.千米 C.分米] 5.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A.米 B.千米 C.分米 D.毫米] 三、判断 1.一枝铅笔长18米。() 2.一栋楼高50千米() 3.一座山高1568厘米() 4.宁波到北京距离1361米() 5.珠穆拉玛峰大约高8844米() 四、连一连。(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工具用线连起来。) 飞机货车人自行车 40千米 1800千米 5000米 15千米 五、把下列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6厘米 6千米 6毫米 6米 6分米 2、3千米 300厘米 30米 3分米 六、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与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与材料来制作角与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 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就是互不可分的,操作就是前提,思维就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瞧一瞧、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自信心与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她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您能把它找出来不?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不?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您能把它们找出来不?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您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1、2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小学二年级数学20道长度单位换算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20道长度单位换算题 (内容:长度单位) 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填一填。(34分)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面三条线中, 【①②③】 2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5分)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四、量一量。(2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 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 五、画一画。(10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你能举出三个例子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