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名来历

山西地名来历
山西地名来历

1.太原市

太原:

太原,即大平原(古“大”与“太”通用)。《诗经》、《尚书》、《左传》等典籍中的“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中,的大原皆如此。“太原”作为地名称谓,出现于春秋以后。战国时,太原作为赵地,都晋阳。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攻赵,定太原”,次年“初置太原郡”。治所晋阳,为太原置郡之始。宋、金、元、明、清时期,“太原”广义上指太原府,狭义则专指在唐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原城。民国16年(1927年),设立太原市。辖六区一市三县。

小店区:

小店区:

因小店村而得名。村落形成于北宋初年,宋毁晋阳城后,该地成为新建的平晋现成向西通往晋阳故城之汾河渡口要的。初有小片客栈,后商贾汇集成村。因店小且多,故称小店。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1954年,太原市第四区改成小店区,区政府驻小店村。1970年,太原市郊区划分为南、北郊区,南郊区政府驻小店镇。1997年太原市调整小区行政区划,将原南郊区改为小店区。

迎泽区:

因迎泽门而名。明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城,迎泽门(又称大南门)为八大城门之一。太原解放后,在大南门外修建了迎泽大街、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迎泽”为名将原南城区改为迎泽区。

杏花岭区:

因明晋王府花园而名。明洪武年间,这里是晋王府的花园,多植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名“杏花岭”。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杏花岭街,设有杏花岭办事处等。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杏花岭”为名将原北城区改为杏花岭区。

尖草坪区:

很久以前,该地区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故名尖草坪。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尖草坪街、尖草坪立交桥,设有尖草坪办事处等。“尖草坪”一词也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范围,泛指以太钢为中心的周边地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尖草坪”为名将原北郊区改为尖草坪区。很久以前,该地区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故名尖草坪。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尖草坪街、尖草坪立交桥,设有尖草坪办事处等。“尖草坪”一词也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范围,泛指以太钢为中心的周边地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尖草坪”为名将原北郊区改为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

因柏树林而名。太原解放前,当地居民在此大量种植柏树,因数量众多,故称“万柏林”。1954年,太原市第五区改称万柏林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万柏林”为名将原河西区改为万柏林区。

晋源区:

因晋水而名。地处晋水源头,故名晋源。古记“夑父迁晋水之旁”,而唐国改称晋,含唐晋始源之意。1947年,设晋源县。1954年,太原市第六区改称晋源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晋源”为名设晋源区。

古交市:

原称交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此置交城县。唐武后天授二年(691年),移县治于山南却波村,此地遂称故交城,简称故交、故、古词义相同,渐演变为古交。清为古交镇,1958年,成立古交矿工区,1988年改称古交市。

清徐县:

由清源县和徐沟县两县首字合并而名。清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清源水而名。民国5年(1916年)废清源县并入徐沟县,原县治改为清源镇,次年复制清源县。徐沟,因金水、嶑峪二河汇流徐徐而下,涨冲喂沟,其城以旧沟为限而筑,故名徐沟。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与徐沟县个兵,取两县首字为清徐县,属榆次专区。1958年,清徐县划归太原市管辖。

阳曲县:

汉置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二十五史补编汉书地理志补志》载:“应劭曰: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名阳曲也”。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将阳曲县治所移至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隋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杨坚恶阳曲之“曲”,改为阳直县。后又复称阳曲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阳曲县治所移于太原城西郭外。金天会年间移于太原府城内,阳曲县成为山西首县,史称“三晋首邑”。

娄烦县:

以古代楼烦部落得名。历史上曾有过娄烦国、娄烦郡、娄烦监、娄烦县等行政建置,但治所大都不在今境内。其作为今娄烦特定的地名称谓,当始于唐。唐龙纪元年(889年)置娄烦县。之后,时废时置。明初废县为镇,入静乐县。1971年,重置娄烦县,属吕梁地区。1972年,娄烦县划归太原市管辖。

2.大同市

大同:

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辖四区七县。

大同市城区:

1949年5月2日,大同和平解放,改县为市,城区为市的一部分,称城内。初设四个区,1950年改为三个区,1952年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西北隅、北关;二区辖东南隅、西南隅、南关、东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同年4月改为大同市城区。

大同市矿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由口泉区划出,成立大同市矿区。

南郊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正式成立南郊区。

新荣区:

建国初期,本区分属大同市和左云县,归属察哈尔省。1958年,除郭家窑、东胜庄、破鲁三个乡外,其余区域划归大同市郊区。1960年属古城区。1964年,复归大同县管辖。1970年,在今新荣村西成立大同市北郊区。1972年4月,因所在地村名改名为新荣区。

大同县:

县名由来之意同“大同市”。1949年5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地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1960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1965年恢复大同县建制,归雁北专署。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归属大同市。大同县行政中心自古以来一直在市区,1971年迁到西坪镇。

阳高县:

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天镇县:

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唐置天城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

浑源县:

西汉置崞县、平舒二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两县合并为崞县,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年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北魏置崞山县,隶司州,为京畿内地。唐初为云州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

灵丘县:

灵丘之名,战国时就已出现,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后废。北魏复置灵丘郡,属司州。

广灵县:

战国时为平舒邑,属赵国。秦属代郡。西汉始置平舒县,隶属幽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因县西15公里处有广灵泉而得名。

左云县: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镇朔卫。永乐七年(1409年)改名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3.朔州市

朔州:

“朔”作为地名,指地之北端,国之边陲,处于两国交界的地方。北齐天保六年于马邑西南47公里筑新城置朔州,八年移于马邑故城,即现在的朔州城,自此以后历经几千年,朔州地名与置地相对固定。1989年设立朔州市。辖两区四县。

朔城区:

“朔”意同“朔州”之“朔”。尧时为冀州之域,舜时属并州,夏归荤粥(薰鬻),商属土方,西周属北戎,春秋时为北狄所据,战国时为赵国所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筑成马邑县。北齐设朔州延续到明清,民国初设朔县。朔州市1989年成立后,朔县更名为朔城区。

平鲁区:

明置平虏卫,清为平鲁县。1958年平鲁和朔县合并统称为朔县,1961年恢复平鲁县,1989年平鲁县撤销改设平鲁区。

山阴县:

春秋为代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隋为神武县地,属马邑郡。唐为马邑县地,属朔州。辽置河阴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更名为山阴县,因位于恒山余支翠微山的阴坡而得名。

怀仁县:

春秋属代。战国属赵。秦汉属雁门郡。隋为云内县地。唐为云中县地。辽置怀仁县,因后唐武皇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云州之东城,有“怀想仁人”之义,取其意而得名。

年)把长城外的云川卫并入,称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应县:

唐为马邑县地,唐末置应州,民国元年改为应县,因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而得名。

右玉县: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1409年)复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称右玉林卫。清初为右玉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右玉县。

4.忻州市

忻州:

古称秀容,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以勾注山为界,北属雁门郡,南属太原郡,东汉末年置新兴郡,西晋改新兴郡为金昌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郡设州,始称忻州,“以有忻口而名”。另有一说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逃兵。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1949年境内为忻县地区专署。1983年改为忻州地区行署。2001年改称忻州市。辖一区一市十二县。

忻府区:

“忻”意同“忻州”。民国初改忻县。1983年改忻州市。2001年,改称忻府区。

定襄县:

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把和林格尔一带命名为定襄,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后汉末由内蒙古迁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县。

五台县:

北魏太和十年(486年)置驴夷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因境内有五台山而改名五台县。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台州。明洪武二年

1369年)复为五台县。

原平市:

因地形为原而得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原平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崞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称唐林县。1958年改名为原平县。1993年撤县建市。

代县:

代县之“代”,源于代国、代郡之地名。古代国,战国属赵,赵武灵王置代郡,为秦朝36郡之一,治所在今天的代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把云中、雁门、代郡中的53县合并为代国。汉代以后,代国和代地之名还被经常使用,但区域范围不断变化。现在的代县,是一个古老地名的重要见证。

繁峙县:

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归赵,秦灭六国,始置繁畤县,因其环列皆山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为县,改繁畤为繁峙。

静乐县:

西汉初年置汾阳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为静乐县,取“静和颐乐”之意。唐武德六年(623年),汾阳、六度二县并入静乐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将宪州治从娄烦移来静乐,废静乐县,始筑城;熙宁三年(1070年)复置宪州,领静乐县。金代设静乐郡,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管州。元承金制,仍为管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为静乐县。

宁武县:

元大德五年(1301年)建宁武屯,以“咸宁偃武”故名。明成化四年(1468年)置宁武关。雍正三年(1725年)设宁武县,县以关名而成。

神池县:

神池由来,缘于北距黄花岭,皆重峦叠嶂,迂岭而下,约三十里,地少平,有水一泓,来无源,去无迹,旱不涸,涝不溢,名曰神池。又一说,相传古时有一女子,无婚而生双龙,龙子腾空而去,龙母亦不见,但见其羊水渐涨,遂成西海子,亦即神池由来。

五寨县: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城堡,以堡辖东西南北中五大堡寨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五寨县。

岢岚县:

北魏为秀容郡地,因境内有岢岚山而得名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置岢岚镇。唐永淳二年(683年)改为岢岚州;长安三年(703年)置岚谷县,属岚州;五代因袭前制,仍名岚谷县。宋于岚谷县置岢岚军。金废军,升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岢岚县后复岢岚州。民国元年复称岢岚县。

河曲县:

因地处黄河曲折之处取“黄河千里一曲”之义而得名。战国属赵。汉为西河郡宣武县地。西晋属羌胡。唐为宜芳县地。五代北汉置雄勇镇,属岚州。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属代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置河曲县,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隶保德州。

保德县:

宋淳化四年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义。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

偏关县:

五代北汉天会元年于韩光岭始筑寨,其地东仰西伏,如人首之偏隆,故名偏头寨。元大德三年(1299年)升寨为关。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偏关县。

5.阳泉市

阳泉:

阳泉地名的形成与此地特有的“漾泉”自然现象及其自然环境有关,起先为村名,后用作火车站名、镇名,1947年5月成为市名。清光绪版《平定州志》记载:阳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皆自平地涌出,本名漾泉,讹为阳云。阳泉村立村不晚于北宋,随着村民人口逐步增多,一村变成了“大阳泉”、“小阳泉”两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太铁路通至小阳泉村域并设车站,取名“阳泉站”,渐渐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工商、军事重镇“阳泉镇”。1947年5月,阳泉市正式建立,成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一座人民城市。辖三区两县。

阳泉市城区:

1952年置第一区,1956年改站上区,因阳泉市火车站得名,1957年与荫营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改置站上公社,1963年复改站上区,1969年更名为城区。

阳泉市矿区:

1980年,由过去阳泉矿务局政企合一建置改为行政建置,成为矿区。

阳泉市郊区:

1952年置第二区,1956年改荫营区,1957年与站上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平定县、郊区合并仍称阳泉市郊区,1961年,撤销阳泉市郊区,设市直人民公社,1963年恢复荫营区,1969年改称阳泉市郊区。

平定县:

西汉置上艾县,北魏曾改称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24年)更名广阳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此建平定军;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清光绪版《平定州志》记载:“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属镇州。”以“平定”名之,寓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见《诗经·大雅·江汉》)之意。

盂县:

春秋时期白狄人建立仇犹国,战国初期被晋国智伯(荀瑶)所灭,并于其址置原仇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更名为盂县,因县城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明代山西提学沈钟在《题盂城》诗中,曾用“三里孤城四面山”描写盂城地貌。

6.晋中市

晋中:

1949年8月设置榆次专区,因为于山西中部,1958年11月改称晋中专区,1968年9月起称晋中地区,1999年9月改设地级晋中市,辖一区一市九县。

榆次区: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北魏、北齐曾两度易名为中都县。公园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称,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58年,设县级榆次市。1999年,改成榆次区。

太谷县:

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此地赐大夫阳处父为食邑,时有阳邑之称。西汉时设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地处太行山谷,该县名为太谷。

祁县:

祁县因古有“昭余祁泽薮”得名。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将祁地赐给代夫祁奚作食邑。战国时祁地属赵。西汉设置祁县。新莽时,祁县一度改称示县。东汉复祁县名。北齐天宝七年废祁县。隋开皇十年重置祁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于太谷县置太州,祁县属太州。六年废太州,仍属并州,宋属太原府。金改称祈县,属并州。元仍名祁县,属太原路。

平遥县: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汉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西汉时,置平陶县。北魏太武帝时,中都县迁往榆次,平陶县来治,治所迁京陵村,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京陵县亦同时废入平遥县。从此。平遥县名一直沿用。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年废,历代平遥县基本属汾州管辖。

介休市: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设置邬县,西部设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设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

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榆社县: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南朝时为箕子的子爵国,国名“箕”。周朝属并州。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置涅氏县。晋析涅氏县分置武乡县,榆社属之,隋开皇十六年析武乡县分置榆社县。

左权县: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属涅氏县。东汉末年,因由轑河水(清漳河西源)流过,始置轑(lao)河县,属上党郡。西晋改轑阳县,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并入县乡,孝昌二年(526年)复置县并改名辽阳。北齐并入梁榆县(今和顺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县西北辽山为名,改为辽山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在辽县麻田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和顺县:

北齐置梁榆县,因境内有梁榆河而得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更名为和顺县,以县东北有和顺故城而得名。“和顺”之意来自于石勒与李阳争沤麻池后又和解的离石故事:石勒称帝后很注意笼络民心,礼贤下士,特意把家乡的亲朋故旧召到襄国去作客,当发现过去和他争夺沤麻池多次争斗的李阳没来时,就说:“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天下,宁仇匹夫乎?”李阳听说后赶忙前往请罪,石勒笑道:“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后又特赐李阳住宅一所,并拜为参军都尉。“和顺”一名是对石勒治国方略的积极评价。

昔阳县:

春秋属晋,西汉置沾县。金大定二年(1162年)设平定州。1914年改称昔阳县。《元和郡县志》中“昔阳故城,一名夕阳城”。援引《尔雅》:“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的解释,“昔阳”乃因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寿阳县:

西晋太康年间置寿阳,因地处寿水之阳而得名,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寿阳迁大陵城(今文水县),并改名受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于寿阳故城再置受阳县,属并州。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受州于县城,受阳县属之。贞观八年(634年)废受州后,仍属并州。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受阳为寿阳。

7.吕梁市

吕梁:

吕梁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市区境内的骨脊山,古称吕梁山。据万历《汾州府志》记载:“吕梁山,一名骨脊山,……以太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嵩山为抱,衡山为朝,此山穹窿居中,为天地之骨脊……”。骨脊的古意与吕梁相通,故以吕梁山引申命名。辖一区两市十县。

交城县:

西周属北唐,为狐氏戎地。春秋属晋,西北山区为狐氏食邑,东南平川为祁氏之田,晋倾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置平陵县于境内大陵

地属平陵。战国属赵,西部地为大陵县,东部地属晋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晋阳、文水之地置交城县,因居汾、孔二河交汇之地而得名。唐武后天寿二年(691年),移县治于山南却波村。

文水县:

春秋时属晋国祁氏之田。战国属赵,为大陵邑。西汉王莽时改名为大宁县。东汉复为大陵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改为受阳县(又称西寿阳)。隋开皇十年(590年),因境内文谷水多纹,始更名为文水县。唐武则天称帝时,将其故里文水县改为武兴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复为文水县。

汾阳市:

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地。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兹氏县属西河郡所辖,郡治设于兹氏故城。西晋改西河郡为西河国,改兹氏县为隰城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48年)置汾州,辖隰城县。唐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经唐末、五代、宋、金、元、明初未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置汾阳县。汾阳县因县境濒临汾河之阳(西),且宋、金两代皆于西河县驻过汾阳军而得名。1996年8月改为汾阳市。

孝义市:

战国属魏,秦属太原郡,为兹氏县地。三国魏初元年移置中阳县,属并州西河郡。西晋永嘉元年改属并州西河郡隰河县。北魏改置永安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因县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名闻朝野,唐太宗敕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1992年2月改为孝义市。

交口县:

交口县筹建于1971年4月,由隰县划出的交口、石口、川口、康城,灵石县划出的回龙、双池,孝义县划出的大麦郊、坛素、温泉等9个公社组成,因县址驻交口镇而得名,取吕梁山南北交通隘口之意。

石楼县:

殷商为沚国。春秋属屈地。西汉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土军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峪西县,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土京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石楼县,因县东有通天山(现石楼山)“石叠如楼”而得名。

柳林县:

1971年7月从离石县西部、中阳县西部各划出部分公社组建柳林县,以县城驻柳林镇而得名,取柳树成林之意。

中阳县:

战国始称中阳邑,属赵。西汉置中阳县,取“中午的太阳,如日中天”之意。东汉未并入离石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置宁乡、平夷两县,属离石郡。隋合并为平夷县,属离石郡。唐属石州。宋属太原郡。金泰和年间改宁乡县。1914年改称中阳县。

离石区:

相传古代有陨石落于县境,故名离石。另一说,县东北有离石水,因而取名。战国为赵离石邑。稀罕设置离石县。1996年5月改为离石市,2004年6年改为离石区。

交口县:

交口县筹建于1971年4月,由隰县划出的交口、石口、川口、康城,灵石县划出的回龙、双池,孝义县划出的大麦郊、坛素、温泉等9个公社组成,因县址驻交口镇而得名,取吕梁山南北交通隘口之意。

石楼县:

殷商为沚国。春秋属屈地。西汉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土军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峪西县,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土京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石楼县,因县东有通天山(现石楼山)“石叠如楼”而得名。

柳林县:

1971年7月从离石县西部、中阳县西部各划出部分公社组建柳林县,以县城驻柳林镇而得名,取柳树成林之意。

中阳县:

战国始称中阳邑,属赵。西汉置中阳县,取“中午的太阳,如日中天”之意。东汉未并入离石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置宁乡、平夷两县,属离石郡。隋合并为平夷县,属离石郡。唐属石州。宋属太原郡。金泰和年间改宁乡县。1914年改称中阳县。

离石区:

相传古代有陨石落于县境,故名离石。另一说,县东北有离石水,因而取名。战国为赵离石邑。稀罕设置离石县。1996年5月改为离石市,2004年6年改为离石区。

揭秘《平凡的世界》在陕西各地中的现实原型

揭秘《平凡的世界》在陕西各地中的现实原型 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当下正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该剧也是在路遥的家乡陕西榆林拍摄而成,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去探访《平凡的世界》小说地名、人物原型、拍摄取景地,看看电视剧是如何还原陕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一起来追忆那个纯真朴实的美好年代吧! 《平凡的世界》中的现实地名和原型1双水村双河村,路遥故居位于此!原西县:今延安市延川县,路遥先生7岁以后开始生活的地方。【也是习总书记插队7年的地方,谓之知青第一县,路遥先生妻子林达便是当时的北京知青】 路遥墓地:路遥先生葬于他的母校延安大学后山。 原西县立中学孙少平的母校:今延安市延川县中学。 原东县:今延安市延长县。书中描述“黄原市富裕县,以石油著称”,延长县有1905年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中国四大油企——延长石油所在地。 黄原市:今延安市,路遥先生母校延安大学所在地,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过13年的地方。 古塔山:今延安市宝塔山,延安的象征性地标。 梧桐山:今延安市清凉山,与宝塔山对峙,陈毅元帅有诗“万众瞩目清凉山”。

麻雀山:今延安市凤凰山,毛主席在这里写下《论持久战》。山水桥:今延安市宝塔桥,桥下便是书中的“黄原河”,此桥由周总理支持修建。 东关:今延安市东关广场,一直是揽工者待聘聚集地。 南关:今延安市南桥。 铜城:今陕西省铜川市陈家山煤矿,少平挖煤的地方,陈家山医院也是路遥先生的创作场所之一。 南部水灾城市:今陕西省汉中市,晓霞洪水殉职的地方。 黄原宾馆:今延安宾馆,现正拆迁重建,少平18元一晚住的地方,5星级,接待过诸多中外元首。 北方工业大学:今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科国内领先。 田福军:原型为某落马白姓高官,祖籍陕北。 省委书记:原型为马文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陕西省委原第一书记,人大主任。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取景地1取景地一:高家堡古镇——原西县高家堡古镇是《平凡的世界》的主要拍摄场地,再现了剧中的原西县,也让这座古镇的风貌第一次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高家堡古镇具有北方古城建筑风格,曾成功入围2013年陕西最美小镇网上评选,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现在略显冷清的小镇。高家堡古镇是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是一处具有浓厚人文积淀的文化古镇,也是一处很好的旅游文

河南部分地名的由来

河南部分地名的由来 河南省的县名由来久远,自春秋战国至今各代都有产生和演变。市名多由县名而来,是封建帝制灭亡后的近几十年间才兴起的。县市名称的命名与变更,常常受到各个时代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河南现有127 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

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可以看出,河南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汉时期,二是隋唐盛世,三是封建社会消亡后的近现代。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本文仅就河南县市名称的命名及其由来、含义作以下探讨。 一、与水有关的命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命名的规律如下: 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 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名内黄县。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 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 。洛宁县,隋称永宁县,1914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 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淮滨县,1952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 如: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 ,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 范县境内古有范水, 睢县境内有睢水,

陕西地名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目前、管辖一个区、即榆阳区;县11个,即米脂、绥德、靖边、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定边、子洲、横山县、佳县。 宝鸡: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相传陈穆公时,陈仓人发现两位仙鸡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这两位神童后来一个飞至南阳,一个落至宝鸡,人称陈宝。宝鸡市管辖的区有3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其中,金台区得名与区内著名道观金台观有关。此观系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的修道之处。宝鸡市管辖的县有9个,分别是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咸阳: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渭南:渭城之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时仍沿用此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即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 ★秦:陕西省的简称,因陕西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地而得名。 ★三秦:秦朝灭亡后,项羽把泰国之地分封给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都废丘(今兴平市内);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都栋阳(今临潼北);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市东北)。故陕西又称“三秦”。 ★关中: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 西安:元代时称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是“西安”这一名称首次在历史上的出现。 ★临潼:因县城东有临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华阴:因在华山的北面,山北为阴,故名。

★韩城:是东周春秋时韩国故地。因市西有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 ★咸阳:据《元和郡县志》解释;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泾阳:因位于泾水之北,水北为阳,故为泾阳. ★兴平:西周时称犬丘,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里驻扎了兴平军,因以县名。 ★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据《太平寰宇记》载;在今县东三十里处,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因此称醴泉宫。隋时又因宫名县。解放后,因醴字生僻,改名礼泉。 ★乾县:据《雍大记》解释,乾州因其地位于长安西北隅,西北为乾,故名乾州。即今乾县的来历。彬县:古为豳地,取名于“公刘居豳”。豳为山名。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为邠。解放后,国务院又改邠为彬,遂为彬县。

陕西各地地名

陕西省名、九个市名、八十六个县名的来历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目前、管辖一个区、即榆阳区;县11个,即米脂、绥德、靖边、清涧、吴堡、神木、府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的由来 1、天桥 2、大栅栏 3、东四、西四 4、大北窑 5、亮马河 6、呼家楼 7、黄庄 8、保福寺 9、五棵松10、公主坟11、六里桥12、八里庄13、王府井14、象来街(长椿街)15、护国寺16、八王坟17、五大镇石18、北京的福禄财寿吉19、八达岭20、神路街21、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22、“花椒地”——“花家地”——“画家地”23、北京胡同名24、北京动物地名25、以“营”为名的地名26、铁狮子坟27、北京的大西天和小西天28、明光村29、索家坟30、西土城路31、蓟门32、积水潭32、学院路与学院南路33、冰窖口胡同34、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外大街与新街口豁口35、杏坛路36、小西门37、北京地名中的“居”38、北京地名中的“店”39、北京地名中的“百家姓”40、《论语》与北京地名41、北京地名的数字掌故42、北京街巷名称的由来43、北京的蔬菜地名44、京城地名的民俗情结45、北京地名中的“龙”46、被皇帝篡改過的北京地名47、北京城周边的“窑” 北京的由来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1、天桥 原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意为通天之桥,故称“天桥”。原来的天桥是有桥的,明朝在此建有汉白玉单孔高拱桥,以通“御路”。皇帝又称为天子,天子所走之桥,故叫天桥。这就是天桥一名的由来。天桥平时有木栅栏封起来,除了皇上老儿其他人等不许通过,一般官民只能走两侧的木桥。桥下原有的河道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龙须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将这条路上原来铺的石条一律拆去,改建成碎石子的马路,天桥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

北京地名的由来(中)

北京地名的由来(中) 【续接上集】25、以“营”为名的地名北京以“营”为名的地方有很多。最资深的“营”,首推顺义区的“高丽营”,是公元六四五年唐太宗亲征高丽班师后,安置归顺唐朝的高丽将士及家属的地方,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辽、金时代,粮食经船运到京郊,在坝河码头换用骆驼驮载进城,因此在码头建有骆驼房。押运粮食的都是军人,他们的营盘叫“驼房营”,在今酒仙桥地区的坝河南岸。一二七二年,忽必烈建立元大都。如今在圆明园西侧有个“骚子营”,曾是蒙古兵军营,因汉人蔑称蒙古兵为“骚鞑子”而得名。一三六八年,明朝朱元璋称帝这年,大将军徐达拿下元大都,派副将军常遇春镇守通州,留下了“常营”,在今通州区西邻的管庄北部。常遇春是回族,常营至今还有不少回民。一四○六年,明永乐皇帝发兵征伐安南国(即古代越南),搜罗安南工匠七千多名参加营建北京城,安置在安南营居住,即今大栅栏地区的“大安澜营胡同”。其中有个安南人阮安,在正统年间还任过续建北京城的指挥官。明朝末年,四川女将秦良玉,曾两次入驻京城,防范八旗军的攻掠。四川兵的驻地叫“四川营”,今菜市口东有“四川营胡同”。如今在雍和宫西边,有个“五道营胡同”,明朝是“武德卫营”驻军之地,后转音讹变为

“五道营”。清朝是距今最近的朝代,留下的“营”字地名更多。一六四四年,多尔衮率清军占领北京城,于六月十五日下达“清城令”,将内城汉人全部驱赶至外城及郊外,将内城(除皇城范围)划分为八块,分驻清军八旗,号称“京旗”。清初的八旗军作战以骑马射箭为主,因此各旗都设有修造弓箭马具的工匠营。雍正八年曾有谕旨,“五匠俱系出征、行围所需,命定期考验,其技艺不精者勒限学习”。京旗五匠的构成为:弓匠一千一百一十八名,铁匠一千一百一十三名,鞍匠四百四十七名,盔匠二百二十二名,铜匠二十三名(雍正时的编制。“匠”指师傅,徒弟、助手人数在外)。现存的工匠营地名列举数例:东直门内海运仓有北弓匠营胡同,阜成门内福绥境有东、西弓匠胡同;福绥境有鞍匠胡同;蒲黄榆一带有东铁匠营,建国门内古观象台的附近有铁匠营胡同和盔甲厂胡同;东城区炮局胡同(清初的造炮厂)附近以前有铜厂胡同。至于城外留下的营的地名就更多了,例如:东营房胡同,在工体西里;西养马营胡同,在金融街以北;南营房胡同,在日坛公园以北;北营房中街,在阜成门外华联商厦以西;来广营乡,成了北京最大的居住小区———望京;勇士营,在朝来农艺园以北,是“九门提督”下属的五营之一;火器营,在海淀区蓝靛厂北路,是火枪手驻地;船营,在昆明湖南岸,是“昆明湖八旗水师”驻地。因水师教官是福建来的,旧时称南方人为“南蛮子”,所以附近还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各个省(直辖市)名称和别称的由来源远流长,各具特色,读来使人对祖国的秀丽山川倍感亲切。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当时的“北平”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江苏各地地名来历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各地地名由来(至县级止) ●徐州 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丰县 远在春秋战国时,丰县就已出名。旧通志上说:“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 沛县 远古时代,沛县称沛泽,秦王政二十四年设置沛县。(更多细节未找到,抱歉:)) 铜山 清雍正十一年,徐州升州为府,设立铜山县,并以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 睢宁 境内睢水曾在汉初黄河夺淮时为沙土所淤,良田毁没,人民长期颠沛流离,此后600余年无县,直至金,恢复县制,始定为“睢宁”,以求睢水不在为患,生活安宁。 邳州 秦朝始置邳县,东汉设邳国,此后历代均为州郡县治所。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乌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乌衣巷了。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琵琶巷 与乌衣巷相比,离之不远的琵琶巷名称的来历要浪漫许多。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紫竹林 新模范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历史的改变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南京的街道名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除紫竹林外,还有新街口的大香炉。元朝时此处有一龙翔寺,寺前有一铁鼎,终年香火不断。南京人就把铁鼎所在的街道称为大香炉。 明瓦廊 与大香炉相邻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三山街 明清南京商业繁华之地至少有两处,一处在明瓦廊一带,另一处在以三山街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称可远溯至六朝时期。南京城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并列,世人称之为三山矶。此矶与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下游“三矶”。南齐诗人谢眺晚登三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建康城东南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写下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三山街名称即由此而来。 七家湾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这样充满诗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湾那样有着凄惨故事的巷陌。传说明初某年新春灯节,朱元璋微服游览,见一户人家门口悬一西瓜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并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大脚,下令把此处七户人家全部抄斩。当地百姓怜其无辜,就把此地改为七家湾。 龙潘路 龙蟠里、虎踞关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 多彩夏季,快乐出游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乐途驴友五一出游特辑聚焦国内知名企业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 长干里 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猫坊(柳叶街)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忌惮富豪俞通海(因谐音“鱼通海成龙”),便依刘伯温的风水之计,在俞通海生辰时赠其牌坊,上面雕着百猫图案,以显示猫吃“鱼”的王气。朱元璋还在街上遍植柳树,意指柳树串鱼、晒鱼干,以挫俞锐气,后来此街就名为“柳叶街”。 邀笛步

陕西各县的名称由来

陕西各县的名称由来 陕西: 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

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目前、管辖一个区、即榆阳区;县11个,即米脂、绥德、靖边、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定边、子洲、横山县、佳县。宝鸡: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相传陈穆公时,陈仓人发现两位仙鸡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这两位神童后来一个飞至南阳,一个落至宝鸡,人称陈宝。宝鸡市管辖的区有3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其中,金台区得名与区内著名道观金台观有关。此观系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的修道之处。宝鸡市管辖的县有9个,分别是凤翔县、岐山县、

陕西各市县地名的由来

陕西各市县地名的由来 陕西: 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 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

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延安: 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l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甘泉县一名得于该县的美水泉。隋炀帝曾以此泉水煮名茶,甘甜醇香,于是赐名甘泉,隋唐肘作为里室的专用贡水。 延安是中国石油的故乡,宋时,沈括在延安发现了石油,并命名为“延州石液”,最早提出石油的概念。1907年9月10日,在延川县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被命名为“延一井”。榆林: 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

中国各个省份名称由来的简介

中国各个省份由来的简介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 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天津各区地名的由来

早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率兵北上,攻打元军,民间称这次北征为“燕王扫北”.朱棣从江淮一带迁来许多百姓在京、津一带安家落户,开辟村庄.军队则战时打仗,平时屯垦.几年功夫,就改变了元时的荒芜面貌.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十分高兴.燕王心想,自己能文善武,功高望重,居诸王之首,日后定能继承皇位.没料到朱元璋死时却让长子长孙朱允炆(建文皇帝)继位.燕王朱棣认为是朝中奸臣捣鬼,就一面公开宣布在北京登基称帝(永乐皇帝),一面兴兵伐罪,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一天,燕王朱棣督师来到三汊河口海河边,放眼一望,河里舟船相连,岸上车车相接,夹岸人烟稠密,店铺林立,十分热闹.燕王问:“这是什么地方?”左右回答是“小直沽”.阎王想了一下说:“这里有大城市的气势,况我大军路过此处,何以为小?不妥吧!”随臣连忙附和说:“请大王赐名.”燕王命群臣先试取几个.大臣们取了几个歌功颂德的名字,无非恩、德、福、寿之类.燕王听了未加可否,只是仰脸看天.群臣见燕王看天,料定他意在“天”字上.一位大臣说可以改为“天平”,是天子御驾亲征,除奸平乱时路过之地嘛.燕王还是不太满意.另一位大臣说:“依臣之见,不妨改为…天津?二字.”燕王听了很喜欢,吩咐继续说下去.大臣得意地说:“吾皇乃当今天子,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所以叫…天?.吾皇树万世不移之基,亲率文武百臣,千军万马,在此渡过河津,所以叫…津?.”天津由此得名.朱棣定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因此天津又称津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海河: 说到天津,就不能不说海河,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是天津城市的象征,也是天津历史的见证.老人们一提起天津,总爱说“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其实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海河贯穿市区,河床宽100—250米,流向东南经大沽口流入渤海,全长72公里,在未建海河二道闸前3000吨级轮船可以直驶市区.天津市区基本上处于海河下游,即这五大干流的下梢,因此,确切地说应该是“五河下梢”,而不是“九河下梢”.那人们为何又习惯地称之为“九河下梢”呢?有人说所谓“九河下梢”,是包括了五大干流的支流.但细数一下,五大干流的支流又何止九条?那“九河下梢”又是咋回事呢?中国传统观念“九”为极数,即最大、最多的数,因此把海河水系大大小小的支流汇总在一起,用一个“九”字来表达,正是代表多的意思,所以,“九河”并非真的是九条河,而是海河水系所有支流、干流的总称.当然,也有人说“五河下梢天津卫”,这是一种很实在的说法,但似乎不如“九河下梢”更动听.所谓三道浮桥,是指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俗称北大关浮桥或北浮桥),北运河上的窑尘浮桥,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也就是现在金汤桥的前身.二道关,指的是北大关和海河关. 大直沽: 天津有句老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方舆纪要》中记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俟,固有大直沽之名." “直沽”二字,最早应源于“直沽寨”.金灭辽后于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并改燕京为中都.由于漕运与盐业的不断发展,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日益兴盛.金代末年,为保障中都及漕盐储运的安全,约在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河口建立了“直沽寨”.因此“直沽”二字是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早的名称,直沽寨则是天津最早的建置. 直沽寨形似神龟,后台为龟首,前台为龟身,背分八格.这座军事据点,打宋代就有.所以当地流传着两句话:“先有大直沽盐粮兵屯,后有天津卫干戈拱北.”当年大直沽四周洼淀密布:南有河滩洼,东有义大湖、东大洼、东大湖,西有镜湖、薛家湖、西大湖,后台以北为龟湖,俗称王八坑.金代任命梁佐为都统,李咬住为副都统戍直沽寨,直到今天,大直沽的梁、李二姓仍然很多.今天的河东体育场,旧时在后台西南,是宋,金、元的教军场.解放后修体育场的时候,还挖出过石棺、金(属)人头.据说

安康地名的由来

其实以前安康不叫安康,它叫做金州:金州夏代属梁州,商、周时,先成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后属楚国、秦国。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金州设西城县,首置汉中郡,设在西城。从此,金州成为陕西省国土的组成部分。汉承秦制,在金州设汉中郡治,下设五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迁移至汉中南郑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汉中郡东部即金州市为西城郡。曹魏、西晋设魏兴郡,辖七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之称始于此。 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其实以前安康不叫安康,它叫做金州:金州在夏代属于梁州的一部分。据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记载,将全国分为九州,《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唐代学者认为梁州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找资料证明 商周时期,安康成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为“群夷之国”。商朝建立政权后,对周围的部族大加征讨和掠夺,汉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幸免。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庸人参加,并能征善战。西周时期,曾破昭王胶船,使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后来穆王、宣王相继南征,均无功而返。后王室衰微,郡国兼并,东周安康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这一带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并。据《太平寰宇记》载:“金州于战国为楚地,附庸地,后为楚所灭,复为楚地”。 据《尚书。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庸国位居八国之首。春秋中期,“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处“秦头楚尾”,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在安康汉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设西城县,属汉中郡,郡治设在西城。从此,金州成为陕西省国土的组成部分。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划汉水上游为汉中郡,西城县为汉中郡治,领十二县,辖今汉滨、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七县。 汉承秦制,在金州设汉中郡治,下设五县。西城县辖今天汉滨区的大部和紫阳、岚皋全境。东汉建武元年至六年(25-30年)刘秀遣将军李通领兵,与巴蜀公孙述战于西城,取汉中地,郡治改迁南郑,隶益州刺史部。西城县辖今汉滨区、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郡之东部即安康为西城郡,划归荆州,西城郡辖今汉滨、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区。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取“曹魏兴盛”之义,设魏兴郡,辖七县。 西晋沿之。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先称直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设金州,

地名的来历与地名含义的区别全解

地名的来历与地名含义的区别 【地名的来历:主要讲述一个地名的形成过程、由来,即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地名含义:主要阐述一个地名所包含的意义,即这个名字有什么意思。】 注意:地名的来历与地名含义非常重要!请不要放空!不要全部写“由当地村民俗称而成”!不要写的跟主题完全对不上!若是时间来不及,至少要写几个关键字眼,我们好围绕着它的意思编辑通顺,如果任何信息都不提供又不在可掌控范围内,我们没办法胡乱编辑!真的! 以下是平时我们较常遇见的地名,在此统一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1、以姓氏命名的 例如:曾厝村 地名的来历:曾厝村名,系以姓氏加“厝”而名。 地名含义:曾为姓氏,厝为住房的意思,曾厝即为曾氏所建住房,可引申为曾氏群居之意。

2、以寓意命名的 例如:永春县 地名的来历:原称桃源,因“众水会于桃溪一源”而得 名,后因其“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美 誉而改称永春; 地名含义:永,为永远的意思;春,为季节名;永春一 词,借喻该县气候四季如春,春季花开之后永不凋谢。 3、以起止点命名的 【地名的来历:因该路由xx村通往xx村,故名。】 【地名含义:x,xx村名;x,xx村名。】 例如:福厦高铁 地名的来历:因该铁路是福州通往厦门的高速铁路,故 名。 地名含义:福,福州;厦,厦门;福厦高铁,即福州开 往厦门的高速铁路。 例如:田水路 地名的来历:因该路由田坑村通往水坑村,故名。/(以 路的起止点命名。) 地名含义:取田坑村、水坑村首字命名。 4、国道 “1”开头的国道 地名的来历:该道系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按路线的

顺时针方向进行排列,将其编制为G1XX线。 地名含义:G为国道标识符,1为放射线标识符,xx为具体编号。 “2”开头的国道 地名的来历:该道系北南走向的国道,按一定的路线顺序将其编制为G2XX线。 地名含义:G为国道标识符,2为北南走向标识符,xx 为具体编号。 “3”开头的国道 地名的来历:该道系东西走向的国道,按一定的路线顺序将其编制为G3XX线。 地名含义:G为国道标识符,3为东西走向标识符,xx 为具体编号。 5、省道 “1”开头的省道 地名的来历:该道系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放射线,按一定的路线顺序编制为S1X线; 地名含义:S为省道标识符,1为放射线标识符,xx为具体编号。 “2”开头的省道 地名的来历:该道系北南走向的省道,按一定的路线顺序将其编制为S2XX线;

家乡地名的由来

家乡地名的由来 楚汉战争时期,家乡产生的地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围绕赵将司马昂所产生的地名。二是围绕汉高祖刘邦西征时汉军的驻扎地所产生的地名。下面谈谈司马昂被封为殷王时所产生的地名。 殷王司马昂出生在孝敬镇孝敬村,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十三世祖,是项羽分封的18个分封王之一(即殷王)。他被封为殷王后所设的王都在距离我出生的东王贺村东邻1000米的内都村。 司马昂出生在孝敬村的一个破庙里,当年他的母亲讨饭到这里,在破庙的舞楼下生了他。生他的时候是冬天,好心人在破庙门前放了半包(袋)面,才没把他母子二人饿死。靠讨饭,他的母亲把他拉扯大,他后来参加了赵国的军队。楚汉战争时为夺得河内的政权,司马昂立下了很大功劳,正像《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那样:“赵将司马昂定河内数有功,故立昂为殷王,王河内。” 在孝敬村的四个十字街口,都有四个石羊,群众称为“石狮”,传说为司马昂诞生的信物。这四个石狮一个被埋在一个十字街口的电线杆旁。另一个在张村。孝敬村与张村相连,张村有个年轻人叫牛虎,他将石羊掂回家一只,练武功用了,现在还在张村。另外两只在大岩村。与牛虎同时,孝敬村有个年轻人叫王楞,也是力大无穷。有一年,大岩村人不知为何要和孝敬村人打架,于是,王楞两手提了两只石狮到了大岩村。大岩村的年轻人看孝敬村有能人,便再也不敢提打架的事了。这两只石羊现在还放在大岩村。 有11个村名、地名的来历与司马昂有关,其中孝敬镇7个、金

城乡2 个,其他乡镇2个。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司马昂高尚品质产生的地名,有两个:孝敬村、扒庄村。因司马昂对母亲至孝,他在赵国当兵以及被封为殷王后,仍不忘母亲的生育养育之恩,母亲去世葬于孝敬后,他利用战斗间隙常回家祭祀母亲,每次回去.便在距孝敬村东5里远的扒庄下马,跪在地上叩三个头(一说一步一叩头).步行到母亲的陵寝处祭奠。为了张扬司马昂的美德,人们便将生养司马昂的村庄更名为孝敬村,将他每次开始叩头的地方命名为爬庄,后人因爬字不雅,又将爬庄改为扒庄。二是由司马昂王河内产生的地名,共7处。据孝敬镇内都村村志记载,司马昂王河内后,在内都建立了王都。司马昂所建的内都城,周长九里十三步,至上世纪50年代初仍保持完好。到了1958年,县里组织修沁河堤,便将南城墙作为堤基,拆去东、西、北三面城墙,将土运到了沁河堤上。60年代在我幼年的时候,还经常在西城墙上玩耍,逮蚂蚱、捉知了。目前,唯存西城墙30米左右,被焦作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司马昂被封为殷王后,许多官员前来朝贺。朝贺官员的下榻的驻地形成了两个村庄,叫东王贺、西王贺。王都的粮仓建在王都的东边,后来形成了两个村庄,叫东粮食、西粮食。后人因这两个名称太土气,便更名为西良仕、东良仕。 《晋书〃宣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宇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此官克年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侯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