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德育: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广义指的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

2、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或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3、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4、班级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必要条件,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班主任的自我管理:(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6、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7、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班集体: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9、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10、班级目标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班级工作的目标进行的管理。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的方向,以目标达成度来评价其贡献的大小,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改变某种既有的品德认识和价值观念,而接受某种新的品德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

一种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维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13、班级制度管理:在认识班级建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

14、班级管理轴辐模式: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

15、榜样示范法: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16、品德评价法:教育者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其形成良好品德,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工作目标的方法。

17、班级绩效管理:

指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及学生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18、班级管理树状模式: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

19、研究型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办法。

20、心理疏导法: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代德育的发展走向。

(1)德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主体——发展性’道德教育

(2)德育内容:由脱离现实转向回归生活

(3)德育过程:由简单灌输走向师生对话

(4)德育方式:由单项传导转向参与式道德实践

2、德育目标与德育目的的区别。

(1)德育目的:总的标准和规格;最高理想,终极性。

(2)德育目标:德育任务的具体目标,具体努力方向。

3、我国目前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是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的一种德育方法。

(2)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3)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日常实践和专门组织的行为训练。

(5)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6)品德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一种德育方法。

4、班主任的任务有哪些?

(1)管好班级纪律

(2)把各科的作业抓好,配合各科老师

(3)把班级素质提高到一定水准

(4)教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快乐,是自己认为自己有成就感

基本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5、班集体的特征有哪些?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目标组织的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3)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纪律;

(4)有准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有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6、德育的超越性本质如何理解?

(1)“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而且德为先”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德一种优先性和重要性。

(2)在汉语中,“道”有道路、生长、引导之意;“德”虚心、容纳、养育之意;揭示了道德的先导属性。

(3)德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质量,超越性的核心是培养主体性的人。

7、当代我国德育目标的价值定向是什么?

(1)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

(2)强调社会价值与主体发展功能的整合

(3)兼顾基础品质与个性素质的培养

8、简述德育内容的含义。

德育内容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的教育对象必须掌握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总和。

德育内容给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哪些品德指明了方向,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与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纪律与法制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文明礼貌教育(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9、如何实施班级活动?

(1)做好班级的准备工作:给学生做动员会;搜集与了解相关知识与背景资料;安排人员角色分配;推敲及模拟演练活动过程;准备活动场地、工具及道具等。

(2)推进班级活动的实施:考虑如何将随机事件转化为教育因素;如何降低随机事件对主题活动的负面影响;如何组织学生回到主题活动的轨道上来。

(3)完满地结束班级活动:重申本次活动的主题;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给同学们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0、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突出两个主体(2)倡导个性释放(3)坚持多元合作

11、简述德育内容的决定因素。

(1)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

(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年龄特征;

(3)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学生的品德实际;

(4)人类普遍伦理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

12、简述班级管理的要求。

(10)爱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桥梁;(2)班级荣誉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基础;(3)规章制度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依托;(4)赏罚分明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保证;(5)班委会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6)师生间良好沟通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催化剂。13、简述班主任的能力因素。

(1)组织管理能力(2)创新学习能力(3)思想教育能力(4)交往和表达能力(5)自我反思能力(6)自我调控能力

14、简述班集体建设的一般策略。

确立共同目标、组建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培养优良的班风15、简述班级活动的作用。

(1)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级的重要构成(2)班级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3)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班级活动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6、见10、

17、简述班级管理的新概念。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健康向上的班级管理环境(4)新型的管理模式(5)因人而异的个性管理(6)多元合作的管理机制

18、简述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

19、简述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阶段——雏形阶段——成形阶段——成熟阶段

20、简述新型班集体管理模式的建构要求。

(1)树立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新型的民主教育观、树立开放的整体教育观

(2)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形成一致的目标系统、有一定难度并切实可行、明确具体且易于评价

(3)处理好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抓住同一性,突出差异性。

三、论述题

1、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教育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⑴对道德可教性的理解。⑵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⑶德育过程观。⑷偶发因素。

2、如何理解“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班级管理中引入“创新奖”,激发学生上进心,激励学生自我创新。

(2)班级管理中强调学生正确看待成绩,重视学习过程,善于发现学习生活中的智慧火花,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在学习中“创新”。

(3)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让学生制定班规;让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组织班会;让学生写“品德品语”。

3、我国德育内容体系的优化体现出什么趋势?

(1)突出道德教育的核心基础地位(2)注重德育内容设计的层次性

(3)强调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

4、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班级中的各种教育力量进行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与三种教育力量着手。

(1)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协调。任课老师作为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参与者,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有自己独特的课堂管理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班主任应该多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任课老师的基本情况。同时,班主任也应该与任课老师交换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确定班级的统一愿景以及具体的班级管理实施计划。

(2)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让家长成为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助手,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道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班主任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的实施情况,与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和方法以及一些东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3)班主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协调。首先,将学生作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力量。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上。其次,班主任与学生协调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作为班级的主人,对自己进行管理和教育。同时,平均分配机会,尽量让每一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除了这些之外,老师也要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5、试述当代德育的发展走向。

(1)德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主体——发展性’道德教育(2)德育内容:由脱离现实转向回归生活(3)德育过程:由简单灌输走向师生对话(4)德育方式:由单项传导转向参与式道德实践

6、试述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

(1)教师影响力的变迁:由传统的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利性影响过渡(2)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由“专制式”、“放任式”管理向民主式管理过渡(3)班级管理主体作用的变化:由教师唯一管理到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4)班级管理职能的变化:由“控制”向“服务”转变

7、试述德育过程的特点。

(1)德育过程的实践性(2)德育过程的主体性(3)德育过程的开放性(4)德育过程的多端性(5)德育过程的长期性

8、试述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质。

(1)正确的育人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人人可成才的观念)(2)热爱学生(真诚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宽容)(3)正确的师生观念(平等互信的观念;共同发展的观念)

(4)作风正派(穿着大方整洁得体;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