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水文站实施方案要求及样板概要

新建水文站实施方案要求及样板概要
新建水文站实施方案要求及样板概要

注意:adcp(m9)的单价由45万改为50万,要根据上次会议的要求,按照下面的格式及要求写实施方案。

2011年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新建水文站实施方案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2年1月

目录

1 综合说明 (4)

1.1 项目背景 (4)

1.2 概况 (4)

1.3 气象与水文 (4)

1.4 地质 (4)

1.5 建设任务与规模(分局写) (4)

1.6 工程设计 (4)

1.7 施工组织设计 (5)

1.7.1施工场地 (5)

1.7.2施工分期与进度 (5)

1.7.3主要材料供应 (5)

1.8 工程管理 (5)

1.9 环境影响评价 (5)

1.10 水土保持设计 (5)

1.11 设计概算、资金筹措及效益评价(分局写) (5)

1.11.1设计概算 (5)

1.11.2资金筹措 (5)

1.11.3效益评价 (5)

2 气象与水文 (6)

2.1 河流水系 (6)

2.2 水文水资源 (6)

2.2.1降水 (6)

2.2.2蒸发 (6)

2.2.3径流 (6)

2.2.4暴雨、洪水 (6)

2.2.5干旱 (6)

2.2.6泥沙 (6)

2.2.7水文分区 (6)

2.2.8水资源 (6)

2.3 气候特性 (6)

3 地质 (7)

4 建设任务与规模(分局全写) (7)

4.1 现状与存在问题(要详细写,要针对每站的具体特点写。要求写河流概况、站

址、坐标、集水面积、距离保护目标距离、作用等,如果是中心站还要写承担任务,要扩展写到管理多少个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地下水站、墒情站、水质站等。) (7)

4.2 必要性与可行性 (7)

4.2.1必要性(要详细写,要针对每站的具体特点写) (9)

4.2.2可行性 (9)

4.3 建设目标、任务与规模 (9)

4.3.1建设目标 (9)

4.3.2建设任务 (9)

4.3.3测验方式及测验手段 (9)

4.3.4建设规模 (10)

5 工程设计(分局全写) (16)

5.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6)

5.2 基础设施设计 (17)

5.2.1 主要设计 (17)

5.2.2 新建水文站设计内容 (59)

5.3 新建水文站设计内容 (61)

6 施工组织设计 (64)

7 工程管理 (64)

8 环境影响评价 (64)

9 水土保持设计 (64)

10 设计概算、资金筹措及效益评价(分局全写) (64)

10.1 设计概算 (64)

10.2 编制原则及依据 (64)

10.3 总投资概算 (64)

10.4 资金筹措 (66)

10.5 效益评价 (66)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1.2概况

1.3气象与水文

1.4地质

1.5建设任务与规模

2012年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任务主要是新建6处水文站。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包括新建遥测雨量观测场2处,直立式水尺60根,观测道路600m2,水位自记架设桩9座,水准点18个,断面界桩和保护标志6个,断面整治21200m2,生产业务用房740m2,生产业务用房维修300m2,供暖设施1套。

仪器设备包括购置自记雨量计2个, 遥测自记雨量计6台,雷达水位计6台,水位遥测终端(RUT)9台,探照灯2盏,应急照明设备3套,全配置多频走航式ADCP(RTK)1台,GPS1套,电波流速仪8套,普通流速仪28套,流速直读仪8台,便携式测深仪1台,经纬仪5台,测深仪5台,电子水准仪1台,全站仪1台,便携式计算机6台,台式计算机10台,打印机6台,水准仪6台,对讲机12对。生产用车(桥测车)2辆,自备电源2台,变压器2台。

情报预报系统1套。

1.6工程设计

1.7施工组织设计

1.7.1施工场地

1.7.2施工分期与进度

1.7.3主要材料供应

1.8工程管理

1.9环境影响评价

1.10水土保持设计

1.11设计概算、资金筹措及效益评价

1.11.1设计概算

2012年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总投资1592.19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759.9万元,仪器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574.04万元,独立费用160.07万元,基本预备费44.8万元,新建工程一年运行费53.36万元。

1.11.2资金筹措

1.11.3效益评价

2气象与水文2.1河流水系2.2水文水资源2.2.1降水

2.2.2蒸发

2.2.3径流

2.2.4暴雨、洪水2.2.5干旱

2.2.6泥沙

2.2.7水文分区2.2.8水资源

2.3气候特性

3地质

4建设任务与规模

4.1现状与存在问题(要详细写,要针对每站的具体特点写。要求写河流概况、站址、坐标、集水面积、距离保护目标距离、作用等,如果是中心站还要写承担任务,要扩展写到管理多少个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地下水站、墒情站、水质站等。)

1、老山头水文中心站

处于八家子河上,八家子河属辽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康平县小城子镇三家窝堡,又系属康北涝区的排水河和新生农场水田区的主要排水干线。在郝官屯乡汇入李家河排干。流域面积511.22 km2,河长45.6km,主河槽宽8~50m,比降为1.2‰。

老山头水文中心站位于沈阳市康平县,东经123°33′03.6″北纬42°42′06.9″,集水面积768 km2,顺直河段长230米。距离下游重要保护目标郝官屯乡5km,可以为郝官屯乡防汛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数据,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该站同时做为水文中心站,负责魏家窝铺站、韩家水位站,以及康平、法库全境的雨量站、地下水站的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及日常测站管理。

2、魏家窝堡水文站

魏家窝堡水文站属老山头水文中心站属站,位于西马莲河,集水面积289km2。是一条发源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季节性河流,位于康平县西北部的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卧龙湖河流补水水源,季节性河流。

魏家窝堡站位于沈阳市康平县二牛镇,东经123°08′48.6″北纬42°41′18.7″,距离下游重要保护目标二牛镇6km,可以为二牛镇防汛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数据,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3、小西堡水文站

小西堡水文站隶属于沈阳水文中心站管理,位于白塔堡河上,白塔堡河是浑河流域一级支流,属中小型河流。白塔堡河发源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乡老塘峪,流经李相、古城子、五三、白塔、浑河五乡镇,在东陵区曹仲屯入浑河。主流河长51.3km,集雨面积201km2,河道比降1~3‰。白塔堡河流量丰枯相差较大,仅二十年统计,洪峰流量大则可达327立方米每秒,而枯水时流量较小。

小西堡水文站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东经123°22′48.1″北纬41°42′09.2″,集水面积177.4km2。距离下游重要保护目标苏家屯区2km,可以为苏家屯区防汛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数据,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该站同时做为水文中心站,负责小陈相水位站以及苏家屯地区的雨量站、地下水站资料整编及日常测站管理。

4、八栋房水文站

八栋房水文站隶属于大河泡水文中心站管理,位于九龙河上,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镇八栋房村,东经123°11′28.7″北纬41°55′51.3″,集水面积283km2。九龙河是蒲河支流,于裕国汇入蒲河,多为稻田灌溉尾水及部分居民、工厂排水。

5、腰长河水文站

腰长河水文站隶属于马虎山水文站管理,位于万泉河上,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乡腰长河村,东经123°28′52.2″北纬42°08′42.5″,集水面积336km2。

6、土台子水文站

土台子水文站隶属于辽中水文站管理,位于细河上,沈阳市辽中县长滩镇土台子村,东经122°59′42.8″北纬41°31′33.1″,集水面积241km2。

沈阳分局中小河流新建水文站、水位站一览表

4.2必要性与可行性

4.2.1必要性

4.2.2可行性

4.3建设目标、任务与规模

4.3.1建设目标

4.3.2建设任务

2012年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任务主要是新建xx处水文站。

4.3.3测验方式及测验手段

1、老山头水文中心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2、魏家窝堡水文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3、小西堡水文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4、八栋房水文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5、腰长河水文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6、土台子水文站

本站采取驻测测验方式,桥测测验方法,断面宽约

(要求每个站都要写,必须写清该站是巡测、驻测、缆道、桥测、固化、桥测、船测,断面宽)

4.3.4建设规模

2012年辽宁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任务主要是新建6处水文站。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包括新建遥测雨量观测场2处,直立式水尺60根,观测

道路600m2,水位自记架设桩9座,水准点18个,断面界桩和保护标志6个,断

面整治21200m2,生产业务用房740m2,生产业务用房维修300m2,供暖设施1套。

仪器设备包括购置自记雨量计2个, 遥测自记雨量计6台,雷达水位计6

台,水位遥测终端(RUT)9台,探照灯2盏,应急照明设备3套,全配置多频

走航式ADCP(RTK)1台,GPS1套,电波流速仪8套,普通流速仪28套,流速

直读仪8台,便携式测深仪1台,经纬仪5台,测深仪5台,电子水准仪1台,

全站仪1台,便携式计算机6台,台式计算机10台,打印机6台,水准仪6台,

对讲机12对。生产用车(桥测车)2辆,自备电源2台,变压器2台。

情报预报系统1套。

站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内容统计表

5工程设计

(应用GPS到实地去测量)

注意:1必须提供水位计平台和缆道地面高程。2如有30年、50年一遇洪水水位及流量也要提供。3如果是固化断面,要把固化宽度、河床组成写上。4要针对每个站的实际情况写,不要张冠李戴)

5.1设计依据及标准

(1)GB5017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2)(GB/T 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

(3)GB50159—92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4)GB50201—94 《防洪标准》

(5)SL276—2002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6)SL21—2006 《降水量观测规范》

(7)SL384—2007 《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

(8)SD265—88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

(9)SL43—92 《河流推移质泥沙及床沙测验规程》

(10)SL443-2009《水文缆道测验规范》

(11)SL338—2006 《水文测船测验规范》

(12)SL24—91 《堰槽测流规范》

(13)SL20—92 《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

(14)SL61-2003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15)SL195—97 《水文巡测规范》

(16)SL58—93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1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设部JGJ37-87)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设部GBJ16-87)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房屋建筑部分)

(2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设部JGJ67-89)

(2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设部GB50207-2002)

(22)SL506-2011《水文设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5.2基础设施设计

5.2.1主要设计

(1)雨量观测场

依据《降水量观测规范》和《水面蒸发观测规范》的规定确定观测场规模、仪器设备选型及信息传输方式。雨量、蒸发数据实现自动采集、现场自动存储、随机或定时报送,实现自动收集水文资料和实时报送雨情信息功能。

雨量观测场设计

观测场地设置、观测场环境等应符合《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有关条款的要求,本次雨量观测场设计12m*12m规格。

①观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使在该场地上观测的降水量能代表水平地面上的水深。

②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要求雨量器(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保证在降水倾斜下降时,四周地形或物体不致影响降水落入观测器内。

③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观测场时,可设立杆式雨量器(计)。如在有障碍物处设立杆式雨量器(计),应将仪器设置在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过障碍物的侧风向,杆位离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1.5倍。

④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植草或作物,其高度不宜超过20cm。场地四周设置栅栏防护,场内铺设观测人行小路。场地周围设置1.2m高的不锈钢栅栏,栅栏用不锈钢管、基础用30×30钢筋混凝土梁;为便于观测工作,场内需修建宽1.0m的水泥方砖观测路; 铺设20mφ20的pvc信号传输管线,场外周围需挖筑排水沟,避免场内积水。杆式雨量器(计),可在其半径为1.0m的范围内设置栅栏防护。栅栏条的疏密以不阻滞空气流通又能削弱通过观测场的风力、不产生雪堆

为准。

⑤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为0.7m;自记雨量计的安装高度为0.7m或1.2m。

12m*12m降水量观测场布置示意图

(2)水位观测设施

1)直立式水尺

永久性直立式水尺由水尺板、水尺桩和水尺桩基础等3部分组成。根据断面实际情况,为保证水尺强度,水尺桩采用20cm*20cm×150cm混凝土砼桩。水尺桩混凝土基础尺寸为80cm×80cm×120cm。

①垫层摊铺

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片石垫层(或土路基)的表面进行碾压和检查。碾压应达到要求压实度,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垫层摊铺应保证厚度、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

②水泥混凝土施工

水泥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拌和、运输、振捣、等工序进行,缩短延迟时间,控制好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严格检查混合料符合质量要求。

③养生

砼浇注完成12小时后,可拆模进行养生。采用草袋或麻布湿润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表面。2小时后再洒水。在7天内应始终保持基层处于润湿状态,至少在15天内正常养护。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④检验

施工结束后,对已成型的段落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厚度、平整度、横坡度等进行抽检。

2)水位自计平台

根据《水位观测标准》相应条款对水文站水位观测设施进行改造,改造后水位观测设施按照防洪标准50年一遇标准建设。根据各站已有的水文设施条件、河道特性、地质条件以及水情特性选择相适用的水位观测设施、水位计。

根据目前水位自记情况和使用经验,浮子式水位计可靠性和精度最高,对于主槽稳定、河道冲淤变化不大的水文站,水位自记以建设自记测井配备浮子式水位计为主。河岸条件不适合建测井的站,根据河道特性、地理状况、洪水特点等因素,选用气泡式水位计或雷达水位计。雷达水位计需要建设水位自记架桩,气泡式水位计需要进行管道铺设。

水位信息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利用移动公网GPRS或GSM通道,将采集的数据传至站房或水情中心站。

水位自记井:

水位测井的改建按以下要求设计:

①水位测井应设置在岸边顺直、水位代表性好、不易淤积、主流不易改道的位置,并应避开回水和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地方。测井不应干扰水流的流态,测井截面可建成圆形或椭圆形。

②测井应能记录水位全变幅,井壁必须垂直。进水管应在历史最枯水位以下

0.5m~1m,井身高程在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5m~1m。条件不具备可只建中高水位测井。

③水位测井内径根据情况一般在0.8m~1.2m之间。

④测井井底及进水管应设防淤和清淤设施,沉沙池应设计良好,以避免泥沙在测井内大量淤积,冲淤变化和含沙量相对较大的测站应建两级或多级沉沙池。卧式进水管可在入水口建筑沉沙池,测井及进水管应定期清除泥沙。

⑤进水管入口选址要慎重,以免管口淤死造成测井失效。

⑥水位测井设计:设计水位测井要进行基础承载能力、抗倾覆、危险截面、进水管内径等计算。确保高洪期测井不被洪水冲毁并保持正常收集水位资料。

自记水位计由自记仪和自记台两部分组成。自记台按结构形式和在断面上的位置可分为岛式、岸式、岛岸结合式。本项目设计采用岛岸结合式自记台。岛岸结合式自记台兼有岛式、岸式的特点,与岸式自记台相比可以缩短井水管,适用于中低水易受冰凌、漂浮物、船只等碰撞测站,适用范围广,自记台主要由测井、支架、仪器室、进水管、测桥等组成。

水位自计井结构设计

①测井基础

测井建设位置地层以沙卵石为主,基础需进行开挖,基础长2.5m×宽2.5m×高2m,采用C30混凝土连续浇筑。在基础上用模板隔离出Φ1.2m×高1.5m圆孔,在北面(面向水流方向)±0.000m以上1.00m处预留Φ500mm低水位进水管道安置孔。

②测井井身

测井井身设计成椭圆形,内径Φ1.0m,井壁厚350mm。采用Φ20mm罗纹钢筋为纵向主筋、Φ8mm钢筋为横向箍筋,按每间距100mm布设一道,用Φ1.5mm扎丝连接。井身内部南面设置检查井爬梯,爬梯宽300mm采用Φ20mm罗纹钢筋每间距0.3m 设置一处,直至顶部。

③进水管道

进水管道采用Φ500mm铸铁管材,为防止泥沙对管道淤塞和便于清淤,在进水管适当部位修建长1.5m×宽1.5m×高1.0m低水沉沙池。沉沙池北面连接2m进水管。低水位进水管根据断面地形形状埋深≥0.8m。

④栈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