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班工作计划

团结协作勤奋拼搏再创辉煌

中学毕业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初中毕业班工作要在厂党政工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与时俱进、团结协作、不断创新、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质量,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再创来冶学校辉煌。

毕业班工作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成绩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评价考查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班教师责任重大,要对学生、对家长负责,更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教初三,就意味着要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和利益,教初三,就意味着肩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要明确目标,面向全体;要想办法、添措施;要注重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要狠抓基础,培养能力,要防止急躁,稳扎稳打。

二、工作目标:

1、毕业合格率达100%。保教学质量,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

2、中考“三率”总成绩进入兴宾区前25名。实验班各科进入兴宾区前10名。

3、上兴宾区高中录取分数线8人以上,其中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3人以上,力争1人考上地高。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

4、违法犯罪率为零,安全事故为零。减少在校违纪违规现象,力争做到无重大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5、力争初三阶段各学科在区级以上的竞赛中取得好的名次。

三、组织机构:

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机构如下:

组长:邓朝晖

副组长:岑炳乾、韦海兵

组员:张欣、黄浩才、吴秋虹、李爱姬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毕业班领导小组的集体力量,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抓方向。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把握方向,制定计划,安排实施。

(2)抓协调。协调各学科关系,协调教学进度,协调课时安排,协调作业分布,协调培优扶差,保证阶段工作科学有序。

(3)抓落实。落实班级工作、教师备课工作;落实班主任、毕业班教师、毕业班学生会议;落实“强科更强,弱科提高”;落实政审、鉴定等工作;落实各阶段教学检查,考试安排等。

(4)抓信息。加强与上级教育部门、教育学院、兄弟学校联系,订阅有关中小考信息资料,订购复习教学参考资料,做好各地中小考信息和先进经验的收集工作,组织毕业班师生学习、研究,提高复习质量。

(5)抓士气。营造中考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动员会、表彰会、交流会,提高学生的中考意识;召开家长会,要使家长认识到位,积极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2、构建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家长为辅的强大教育队伍。

主要抓好以下教育工作:

(1)理想教育。运用主题班会、报告会、往届生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

(2)常规教育。包括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等。强调自查自纠,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做“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的学生。强调时间观念、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刻苦

锻炼、刻苦钻研、提高效率。

(3)心理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将心理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班风学风。班风学风至关重要。班风强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目标明确、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学风强调:独立思考、力求创新,有错必纠、不留缺漏,勤学好问、学会学习。

(5)体育卫生。中考的竞争不仅是智力的竞争,还是体力和毅力的竞争。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卫生保健,学会调节学习生活,保证学生以最佳状态完成学习任务,顺利参加中考。

(6)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共同教育学生。做到家长认识到位;家校常沟通、常反馈;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

3、构建以教导处为主,科任教师为辅的强大教学队伍。

主要抓好以下教学工作:

(1)发挥以班主任为中心的教学集体的作用。创造群体优势,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要面向学生实际,制定计划,以中下面学生为基础制定复习方案;坚持前紧后松、细水长流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备好以下内容:一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复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探索解题规律与方法;三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能力。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考题及教材,按标准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归纳出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每位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团结协作,互相理解与支持,服从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2)强化教学复习过程的优化管理。

①把对“双基”的落实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习习惯、提高能力上做足文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与大纲、考纲出发进行教学与布置练习;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理解消化,思考巩固,

形成知识体系和提高解题能力。

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解决问题;每位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每堂课的最大效益。

③贯彻“寓复习于平时”的原则,坚持“基础——综合——基础”的教学复习过程,复习资料与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量适当;复习资料的订购应报领导小组和教导处统一管理订购;提倡选编、自编练习,提高实效性。

④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提倡个别辅导。要把握教学起点,课堂教学应面向中下面;以班级为主体,科任教师负责制,进行促优导差工作;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因而,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科,克服偏科现象,既要把重点放在拔尖,也要使后进生跟上。

⑤及时反馈,补缺补漏。对作业与练习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普遍问题在课堂上要讲深讲透,个别问题要面批辅导;若有布置作业,必须批改;凡有考试,就须进行分析讲评。

⑥抓紧各阶段质量分析,准确把握学生水平,实现动态管理。月考、毕业考、模拟考(适应性考试)等各大考试要进行班级整体分析,细致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分析薄弱学科的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把学生落实到科任教师。

⑦注意利用有关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⑧严格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

4、掌握毕业班特点,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总复习质量。

(1)处理好上新课与复习课关系。新课要稳扎稳打,不赶进度,以“新”忆“旧”、固“旧”,以“旧”知“新”,注意彼此联系。

(2)处理好平时与战时关系。重视平时的复习工作,反对考前突击。平时要紧、严、规范,考时要宽、松、灵活。在阶段复习安排上,要注意“稳步前进,适度超前”的原则。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上想点子、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填鸭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