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尤金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

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成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

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

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

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

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Peter Newmark(彼特·纽马克)

From Wikipedia

Peter Newmark (1916–2011) was an English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萨里大学)

Biography

He was one of the main figures in the founding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twentieth century. He was also very influential in the Spanish-speaking world.

He is widely read through a series of accessible and occasionally polemical辩论的works, the titles of which are as straightforward as the man himself: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89), About Translation (1991),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8).

H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at Surrey. He was chai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He also wrote "Translation Now" bimonthly for The Linguist and was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s.

彼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核心:“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由英国著名的翻译家Peter Newmark 在所著的《翻译探索》(Approach to Translation)(1981)和《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里提出。

语义翻译指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Newmark 1981)

1988年,Newmark 在《翻译教程》中,对语义翻译重新下的定义“试图译出原文确切的语境意义,同时使内容和语言都容易为读者接受、理解。”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景中之物。

Translation Methods 翻译方法

Source Language (SL) Emphasis Target Language (FL) Emphasis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逐字译Adaption 编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Free translation 意译Faithful translation 信译/帖译Idiomatic translation地道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Newmark 1981/1988:45)

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产生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张美芳,2004:96)

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J].四川外语学院

学报,2004,20(3):95-98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本,同时根据布勒(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纽马克将所有的文本分为三大范畴: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根据语言的主要功能,将语篇类型分为:“表情类”(expressive)、“信息类”(informative)和“呼唤鼓动类”(vocative),具体又分为:(1)“表情类”语篇:包括虚构性文学作品,权威人士演讲、人物传记、散文及私人信函;(2)“信息类”语篇:包括教材、科学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记录或议程;(3)“呼唤鼓动类”语篇:包括公共告知、产品说明书、广告、政治宣传、劝诱性文章,有时也包括通俗小说(Newmark, 1988:37)。

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递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根据翻译类型模式,纽马克提出严肃的文学作品及权威性语篇表情型文本,原文的形式是译者关注的焦点,如作者个人的习惯及独特的表达形式等,翻译的重点放在源语上,译者应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尊重原文和原作者。换言之,既要尊重原作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风格。表情型文本可使用语义翻译法。对于目的在于煽动情绪的政治演说、宣传品、商业广告等属于呼唤功能型文本,译者翻译时要以源语为归依,采取交际翻译法。

表情型文本

例1静夜思(李白) 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 (许渊冲译)床前明月光,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疑是地上霜。O 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

举头望明月,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低头思故乡。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评论:本例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以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为中心,译文尽可能贴近原文。尽量保留作者的印记,原文的第一、二、四句压尾韵[ang],英译文极力靠近,第一、三句压韵,特别是第四句译文,通过调整句序,既突出了作者的“思乡情结”,又与第二句押韵。

信息型文本(相比表情型文本的翻译,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

例2厦门市抓住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利契机,围绕“依靠基层,依托项目,内外结合,引侨进山,借船出海,搭车出山”的发展战略,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译文: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being listed as one of the open cities in the coastal economic zone, Xiamen is stepping up a multi-level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by eagerly seeking foreign investment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rough various means.

评论:原文引号部分大量使用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文义对比,达到音形意皆美的效果。原文内容有虚有实,从新闻角度看,引号部分显然没有特别的新闻价值,反而有套用语录的感觉,英语新闻中几乎找不到类似的风格。此时,译者应在抓住原文主要信息的基础上,遵循英语新闻的表达习惯,大胆改写。

呼唤型文本

此类文本的语言特别强调可读性,讲究通俗易懂。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译文应使原文想要表达的效果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不一定要在形式上对等。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译者的自由度最大,可采用交际翻译。

广告文本是典型的呼唤型文本,其以读者为中心,主要功能是吸引读者、观众的注意力,介绍产品和服务,并说服受众采取购买、消费等行为。

例3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速效救心丸的广告)译文: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评论:原文采用四字词组,朗朗上口。译文借用一则家喻户晓的名言成功地把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凝结其中。

例4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译文:Environment friendly, culture-enriched and technology-propelled Olympics

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它摆脱了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方法,运用功能和交际方法来分析、研究翻译。其代表人物有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J.Vermeer)、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译文功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费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赖斯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对文本功能进行划分有助于分析原文进而有助于评估译文。她把主要文本功能分为三类:信息功能(informative)——语言本身传递的信息、表情功能(expressive)——语言表达情感的功能、宣传鼓动类/施加影响类”(appellative/operative)——作用于接收者所产生的效果(1971)。

费米尔最早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1978)中提出目的论理论,目的论理论主张,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曼特瑞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Munday,2001:77)。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委托者、原文产生者、译文产生者、译文使用者及译文接受者。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因此,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功能服务。

90年代初,诺德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及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忠实”(function plus loyalty)理论模式。这里的“忠实”并不针对原文,而是指尊重翻译过程发起者、原文作者、原语文化和译文读者。这种尊重不仅意味着传达原文内容、异国文化色彩和语体风格,还包括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包括删减甚至改写。同时,诺德明确提出,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即被译语语言文化系统所接受,并达到与语篇类型和功能相一致的得体性(Nord,1992)。

德国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奠基人之一H. J. Vermeer 是这样表述他的目的性原则(Skopos rule)的:每种语篇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并服务于这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 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 Dubois 11. “Tran 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Nida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 一·主要观点: 1.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 2·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 3·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 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 二·代表人物,代表作及突出观点: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论观仍是建立在以原文作为中心的“等值”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2. 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费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3—),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和外语教学。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李晓玲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翻译;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4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译学 研究的视角。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翻译。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到的 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 研究视角。 一、理解的历史性在理解的模式上,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前结构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建立在一种前有的基础上,为了理解某个事物,我们总得先要具有这个事物。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前见”的影响,这种“前见”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译者只有把自身置身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原作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性”。[1]我们是历史性地存在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历史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伽达默尔认为这 种偏见是“合法的” 。他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声称“偏 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 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 的倾向性”。[2]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的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庞德唐诗英译中 的错误在美国引起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的激潮,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 二、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第二大原则。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作为理解者或解释者的译者,其视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动态的。因此,作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译者,其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 “视域融合”。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 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各有自己的视域。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其带来的各种成见所规定的,它们构成了译者现在的视域。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带着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但这种理解 5 41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162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O文章编号:1673–2804(2011)01-0162-03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张 睿,韩 虔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主体;翻译客体;权力话语;翻译标准 摘 要: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 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 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的科学主义转向了语言论的阐释哲学(Hermeneutics),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巨大,不仅仅使人们开始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而且人们认知范式的变化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理论研究。对强调“忠实性”的翻译标准、作者的主体性、文本的绝对权威等等方面,阐释学开启了崭新的视角,对研究语际间语言转换的翻译学理论来说,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一 现代阐释学的内涵 阐释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论,“它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不过是用来指传达神喻、解释经典的学问”[1]。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三个阶段。古典阐释学局限在宗教层面,解读经典、注释经书,满足于获得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传统阐释学由施莱伊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和赫斯的意图说文本理论三大体系构成。传统阐释学承认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意识活动,都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传统阐释学力求使阐释者摆脱一切历史影响,超越历史环境,达到对文本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的、透明的、无蔽的理解”[2]。他们把阐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成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所以传统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核心是避免误解,阐释者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还原作者及文本的原初意义。 现代阐释学沿袭了传统阐释学的阐释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但是却接受了阐释者对文本的误读。两大领军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 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包括了“先有”、“先见”、“先知”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三个层面涵盖了历史、文化、语言、意识、心理等人类一切从逝去到当下的精神物化物。他认为,任何一个阐释主体在进行文本的阐释前,就已经处于这种前理解状态中,受到既定的文化,历史、语言、意识、心理的侵占,不可能无蔽地、透明地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阐释。因此,“阐释主体从前理解起步达向文本,势必带着历史‘偏见’去理解文本的意义”[3]。可以说,就是历史导致了“此在”的阐释主体对“彼在”的文本意义获得中的偏见。 迦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承接了“前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含义,统统把他们纳入到他自己创建的术语“视域”中,即他认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一个是阐释主体的视域,一个是文本(作者)的视域。“阐释主体的视域指浸淫阐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彼端(逝去)与此端(当下)之间”,亦即“从逝去的历史延伸而来的阐释主体存在着的当下视域”[3:44],被称为第一视域,是历史强加给主体展开理解的起点;文本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为第二视域,它影响了作者的理解即文本意义的生成。阐释者无法摆脱由自身历史存在而来的“先见”,但同时却又不可能以自己的“先见”去任意曲解阐释对象,“先见”只接纳它所能接受的理解。因此,对任何文本的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个不同历史背景,即阐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迦达默尔称这个过程为“视域融合”。所以阐释者因为受到自己“视域”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理解的偏失,这个偏失就是理解在走向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见”。迦达默尔不强调无蔽地、透明地获得文本的原初意义,而是充分肯定了阐释者或读者在阐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承认个人的历史存在对个 第11卷 第1期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V ol.11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Hebei Poli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3-11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1.西方翻译理论发轫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x标志。 2.中世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代表人物曼里乌?波伊提乌。 3.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代表人物:德西德利乌?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乔治?查普曼。 4.近代时期从17世纪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黄金时代)。代表人物:约翰?德莱顿,夏尔?巴托,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莱尔马赫, 施雷格尔(August Sxhlegel,1767--1815)和洪堡。 5.现当代翻译理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今。“翻译范围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成果之丰,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谭 载喜?《西方翻译史》1991),四大学派: a、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 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乔治?穆南、冉佩尔特、维内. 主要论点 是:(一)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二)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b、伦敦派: 创始人是弗斯. 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萨瓦里和纽马克. 主要论点是: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 的言语环境中. c、美国结构派; d、交际理论派。 6. 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介绍有六大学派: a、语言学派:代表安德烈?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b、交际学派:现于7、80年代,代表奈达和雷伯恩。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 c、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d、文学—文化学派; e、结构学派; f、社会符号学派。 7.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38)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k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主要代表人物有解渴的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Jiri Levy)、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德国的冉佩尔特(R·Jumpelt)、加拿大的维内(Jean-Paul Vinay),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曼·雅可布逊和列维。主要论点是:a.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知功能、表达功能等b.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8.伦敦学派: 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创始人弗斯(J·R·Firth,1890-1960),主要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John Catford)、萨瓦里(Theodore Horoace Savory)和纽马克(Peter Newmark)。该派的主要论点: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弗斯认为,(一)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三)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种语言的。但两种语言的文化越是接近,社会环境是相似,翻译的困难就越小,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桥梁就越易架构。萨瓦里则在归纳总结翻译家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项翻译指导原则:(一)必须译出原文文字;(二)必须译出原文意思;(三)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四)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五)必须反映原作风格;(六)必须带有译者风格;(七)必须译成与原文同时代的作品;(八)必须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九)可以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不可对原文进行增减加工;(十一)诗体必须译成诗体。这是六对相互矛盾的翻译原则,一者可以根据本人所好,根据原文,语文及读者的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原则。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语义翻译法”(semantic approach)的概念,提出了“关联翻译法”(associative approach)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 9.语言学派: 现代翻译理论是从语言学派开始的,该派兴起于5、6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一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文和译文的等值,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早年的奈达(Eugene A·Nida)和前联邦德国威尔斯(Wolfram Wilss,1925--)。 10.交际学派 交际学派出现于7、80年代,以奈达和雷伯恩为代表(Nida& Reyburn),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又称通讯理论或交际理论和社会语言学)。11.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 60年代初,美国依阿华大学首次开设翻译培训班安格尔(Paul Angel)的积极倡导与推动美国文学翻译协会也于70年代后期成立,出版了题为《翻译》的学术杂志。代表人物有诗人兼翻译家庞德(Ezra Pound)等;该派以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兹(Richards)的理论为依归,注重文学翻译实践,以及通过翻译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其研究重点和方法与古代的语文学派比较相像。 12. 学—文化学派: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72833183.html,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作者:王鸣竹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2年第10期 【摘要】阐释学是对意义进行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基于阐释学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本文从《飘》的不同译本来探讨这些步骤。 【关键词】阐释学阐释学翻译行为意译 1 前言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是“精确的艺术”,阐释学是“对原文意义的诱出与盗用的转换行为”。阐释学的动机是:①最初的信任;②进攻渗透;③合并;④补偿。自斯坦纳的译作《通天塔之后》置疑当时的翻译理论:直译、意译、自由模仿后,后人多探讨译者的主体性,翻译批评等,而本文讨论的是他的翻译四步骤。 2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过程 斯坦纳认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步骤是:最初的信任、侵略、合并、和补偿。最初的信任是,译者首先相信原作中的某些东西可理解并可译的。侵略,指这是个“侵入、提取、侵略”的过程。此时对原文的理解是“盗用的”、“暴力的”。原文好比露天矿井,译者占领了它,并将它的煤矿(意义)开采出来。译者象是入侵后开采并将煤矿带回家,有些原作的文本与体裁由于译得不成功被耗尽,而有些则由于译得太好而被译文取代。他认为翻译中的理解带有进攻、俘虏、渗透penetration之意。(因penetration 还表性交,被女性主义者批评。)合并指由于吸取了原文之意并被带到译入语中后,译入语自有的词汇出现了各种同化现象,会有完全归化,即译文完全用译入语的标准和永久异化两个极端。引入的意思可能会重新安排或打乱译入语的整个结构。也就是目标语文化要么吸收了异国文本后变得丰富,“神圣的汲取”;要么就是被它“感染”后最终抛弃了异国文本。正如译入语文化会由于引进了某种译文而失去平衡一样,译者创作自己的作品的创造力也会因为翻译文本而被消耗掉。这种有害的不平衡是由于阐释行动还未完,只有通过补偿才能恢复平衡。补偿或“展现对等”是翻译工作与翻译道德的的关键。在侵略性地盗用与合并原文意思后,原文就变成了残余品,不平衡随之出现,只有补偿才能恢复平衡。若译文不如原文,拙劣的译文衬托了原文的优点;若译文超过了原文,原文被认为还有发挥的潜力。凡不能补偿与不能重获“完全平衡”的,都不是成功的译文。但译文若任意发挥,这份精彩也只是“过分补偿”,仍未达到平衡。 3 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