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强国梦 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制造业与强国梦 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制造业与强国梦 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制造业与强国梦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中新网7月8日电最新一期的《中国国情国力》杂志刊载了一篇邱晓华写的题为《振兴制造业与实现强国梦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国发展》的文章,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如下:

中国经济要实现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目标,既要继续深化改革,又必须在战略产业的选择上做出正确判断。如何做出决断,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世界经济大国兴起的奥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史上,至少有三个国家可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大国,这就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是制造业让这三个国家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殿堂。当然,在一定意义上,德国也不例外。

(一)第一个世界工厂——英国的兴起

在产业革命形成之前的1760年,英国人口约800万左右,拥有造纸、玻璃器皿、造船和手工纺织等行业。英国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并不是十分强大,人口数量和资源储备都相当有限。尽管作为工具机的纺纱机在当时已经普及,但从英国国民财富部门分类资料看,农业占77%,工商业仅占5%。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农业仍占统治地位。另外,在生产中使用的动力除了人力,即是畜力。所以,直至产业革命开始之前,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而平静。

产业革命改变了这一情况,激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劲冲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跨越。1776年第一台商业性的蒸汽机从索和工厂出厂,投入生产使用。蒸汽机在工业中的应用,结束了人类生产对食物动力(意即畜力和人力)的依赖,产生了真正的工业动力,使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工业为主导的动力经济。在产业革命时期,英国蒸汽机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步增加。

蒸汽机的应用改变了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迟缓发展的状况,推动经济发展进入真正的狂飙猛进时期。在蒸汽动力用于纺织业后,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8世纪末,英国的纺织业基本上已由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由此,英国的棉布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从此行销世界市场。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纺织业的改变,而且促进了冶金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的繁荣,牵引了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英国的经济面貌。到19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实际上,自1760-1870年的11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0倍,19世纪的前70年里,英国的进出口额分别由1801年的3180万英镑和3490万英镑增加到1870年的25880万英镑和19960英镑。这段时间里,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人,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以及世界贸易的1/5到1/4掌

握在自己手中。英国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霸主。

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英国原料供应地。例如,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值占总产值的比重1819-1821年为66.6%,1829-1831年为67.4%,1844-1846年上升到71.4%。而英国所消费的棉花则完全依赖从美国、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岛等地进口。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既是世界各国消费品的供应者,又是生产资料的供应者。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向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输出了大量煤炭、铁和机械装备,并由此开启了这些的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二)第二个世界工厂——美国的崛起

在日不落帝国辉煌了一百年之后,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第二个世界工厂。一时间,美国的产品充斥全球,其制成品的总量在1860年还居世界第四位,但到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就已等于英国的两倍。而在1895-191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同一时期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了近5倍。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美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已经是欧洲最先进的工业国家。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已相当于英、德、日、法四国的总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191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在南北战争爆发前1859年的不足2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2倍以上。

美国成功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围绕政府政策、法律环境、技术运用和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对美国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看政策环境。应该说,美国政府对制造业非常重视,其标志之一是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报告中就对制造业是强国的根本的强调。

实际上,汉密尔顿在1789年10月就任财政部长时就曾提出:“联邦政府的政策是尽快地引进制造业和促进国内商业,使美国成为工商业国家”。1790年其提出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更把其长期以来主张的发展制造业的方针变成了政府的政策。这一报告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有关制造业的理论和政策。汉密尔顿强调,一个国家如果需要从别国购买布匹而不是靠国内制造供应,国家就会受到损失,因为进口制造业产品注定将纯粹农业国的财富刮走,将欧洲制造业强国和只有种植业国家的情况相比,其悬殊是惊人的。他的观点与主张发展高效农业走农业国道路的托马斯?杰斐逊是完全不同的,尽管美国广博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提供了可能。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之所以被最后接受成为美国政府发展的策略也正是由于他们认识到了只有走工业立国的道路才能使得美国更为强大。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对美国当时制造业所作的调查报告。当时的美国制造业共有17个门类的上百种产品,其中纸张、鞋帽、酒类、精糖和部分棉麻织品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但从总体上看,制造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都无法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采用的机器生产的制造业工厂更是寥寥无几。

汉密尔顿发展制造业的理论基本上贯穿了美国工业史的始终,尽管直到19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北战争之前,美国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但美国制造业并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制造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迅速成为欧洲之外的又一个制造业中心。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在188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产业发展的变化中看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是如何使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

美国十大主导行业的增加值中,机器和钢铁始终居于前两位,应当说,1900年以前,美国的主导行业的构成变化比较小,到1920年时,十大主导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农副产品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业已经完全被剔出前十名;汽车制造业在1900年尚不存在,但1920年其增加值已经达到3.47亿美元;造船业1900年还没有排进前25名,但1920年造船业增加值已经上升到第五名;电气机械业1900年只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1920年已经排名第九。

其次,看一下法律环境。在美国制造业崛起的初期,政府推动的关税法案就完成了美国对制造业的保护,从而形成了从英国引进资金和技术但排斥英国产品的基本格局。

尽管今天的美国是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度,但在美国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却远不是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心所在。相反,美国和它的先行者们一样,都是依靠层层关税及非关税保护伞走向繁荣的。

翻开世界经济史,近300年来的各个发达国家都是在贸易壁垒下成长起来的。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是历史上落后于别国的“发展中国家”,在他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进行了严格的保护,而当他们已经成为最发达的国家时才主张所谓自由贸易的政策。对于这一点,即使是第一个成为强大工业国的英国也不例外,直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下议院才废除了带有保护贸易标志的《谷物法》,从而真正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美国在这方面更是世界的典范。1861年,美国通过新的关税法案,将本已很高的关税税率再提高到47%,1890年麦金莱法案进一步将关税税率提高到49%,超过所有欧洲国家的水平。今天即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2002年平均关税税率也只有12%,而1913年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达到32%,制造业关税税率更是达到44%。可以想见,没有这样的关税保护,美国是很难将物美价廉的欧洲产品拒于国门之外的,也同样是不可能发展起自己强大的工业体系,并最终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的。

今天,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不可动摇的信条,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也已经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相信,似乎只有自由贸易才是发展经济的正确路径。在加入WTO的今天,有些学者十分前卫地搬用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估算出了”中国如果接受一系列贸易自由化措施将使今后十年的GDP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从下表所展示的1875年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关税税率变化一览表中,我们很难与上述观点苟同。诚然,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各个国家的福利,这已经是李嘉图时代比较优势理论的老生常谈。以降低关税为特征的自由贸易政策总是那些最发达的国家提出的,二战前英国的关税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二战后则是美国的关税最低。即使真的中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政策促使未来的经济增长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也不是由于自由贸易本身的作用,而是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以至于我们都开始欢迎自由贸易这样生来由发达国家提出的政策了。应该看到,改革开放的20余年如果没有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中国的新兴产业的话,中国是断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的。

第三,看看技术运用。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并没有把开发自己的技术放在首位,在世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中,欧洲国家总是处在前列,相反美国强调的是形成生产能力。

欧洲国家的技术开发能力在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是处在顶端的,仅仅英国一国与美国相比都不会逊色太多。英国1662年就建立了专利申请制度,这为其在工业化早期占据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在相当长时间内,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牢牢掌握着技术领先的优势,美国真正成为技术第一大国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但美国在运用技术方面从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领先者,如内燃机虽然是在欧洲发明的,但美国却最快最普遍地得到应用;电力技术同样是欧洲发明以后在美国得到首先应用;英国最先发明的贝塞默尔新型炼钢法也是首先在美国得到大规模使用。由于美国是个移民社会,文化比较开放,新技术在美国很容易被接受,更重要的是,拥有专利或技术诀窍的人往往可以通过移民美国来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美国应用技术的能力比那些单一民族的欧洲国家要强很多。美国这种强大的技术传播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巨大号召力即使在今天同样毫不逊色,世界各地的新发明总是在美国首先得以运用。

第四,看看市场环境。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唯一的由国内市场支撑实现工业化的经济体。

在1870-1992年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的出口占GDP的百分比一直比较低,即使今天美国的进出口已经居于全球第一位,它的这一比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来没有突破10%。值得注意的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情况,以小国林立为特征的欧洲各国的出口/GDP比率明显比其他地区为高,到1992年欧洲四个样本国的出口/GDP比率均超过20%,荷兰甚至超过50%,即使从整个欧洲的角度来看,他们1992年的出口/GDP比率也达到了29.7%。同样,大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出口/GDP比率一直比较低,即使在以出口机器自居的新时代(1992年为例),日本的出口/GDP比率也只达到12.4%,很多人可能觉得日本是个小国模型,实际上日本是个典型的大国模型,内需支撑是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

(三)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的成长

如果说英国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主要依赖的是其拥有先进的技术,美国的崛起靠的主要的是其自然资源和社会建制,那么,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呢?

第一,日本跻身西方列强行列,主要是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形成强大的制造能力实现的,明治维新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经验,建立并强化日本的工业基础。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出了相对保守的幕府时代,以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明治精英们为首的日本明治精英在认识到日本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落后的同时,尤其认识到了美国和欧洲的繁荣是制造业发展的结果,制造业则是产业革命的产物。从制造业的发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富裕社会的现实来看产业革命,可以说,产业革命创立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制造业。

对于推进工业化的重视尽管是发达国家共同的理念,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工业化的重视超乎其他所有国家。在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旗帜下,1870年日本专门成立了主持工业化领导的工部省,集日本所有力量扶持工业发展。为引进技术人员日本不惜重金,当时聘用的外国专家中,收入最高的铁道专家卡基尔的月收入2000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务总理800日元月薪的2.5倍。1874年支付给外国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薪金竟占工部省经常性支出的33.8%。

日本下大血本发展新兴制造业的努力,在1870年后的40年里成效显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纺织、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造船甚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01-1914年,日本工业年平均增长6.3%,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第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和平宪法的框架内开始重构日本的工业基础,并迅速通过朝鲜战争带来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工业基础的恢复。

尽管日本在战前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一只脚踏进了发达国家俱乐部,但经过毁灭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可以说已经被彻底摧毁了。重建日本经济的道奇计划虽然在废除统制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对恢复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大规模关闭原有的工厂却令日本的制造业雪上加霜,加之由此产生的大量失业使得供给和需求双双紧缩,造成了日本经济史上特有的所谓“稳定恐慌”。但朝鲜战争为日本的制造业恢复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谓美国在朝鲜战争的“特需”为战后日本第一次经济景气提供了动力,为配合美国的战争需要,在煤炭、钢铁、电力和海运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钢铁业以世界上先进的带轧钢机取代了递回式轧机,效率提高了1000倍。而在电力方面,1952年第一次从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成套设备。此外,各种新兴产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比如化肥、合成纤维等都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更值得称道的是日本的日产公司和丰田公司开始着手生产汽车,日本的汽车工业终于起步。

到五十年代中后期时,日本的制造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恢复,而且在许多行业,甚至是一些新兴行业也迅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1956年日本的造船业跃居世界前列,当年接受外国油船订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标志着日本汽车产业的丰田皇冠问世,并迅速实现了批量生产。在通产省制定的《第一期石油化学计划》中,日本四大化学公司-日本石油化学公司、三菱油化公司、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相继建立,致力于聚乙烯的生产。家电王国松下在1955-1960年的几年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日本的家用电器普及率也奇迹般地上升,以电视机为例,1955年以前的普及率在1%以下,而1960年则达到将近50%。

第三,以迟田内阁提出的十年倍增计划为指导,日本在六十年代末实现赶超目标,1968年日本的GDP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资本主义强国,而这一时期提出的贸易立国的战略本质上还是工业立国或制造业立国的战略。

1960年迟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现代经济史上的里程碑,该计划拟通过十年的努力,在1970年时把经济规模扩大一倍,正是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所谓日本奇迹。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尽管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但日本在十年后的表现更令人吃惊,基本上所有的指标都比倍增计划有所提高,日本在钢铁、化工、机电、汽车等制造行业迅速建立了在全世界的优势。经过十年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目标的50%以上,进、出口额增长速度达到16.8和15.5%,比计划指标分别超出6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生产指数每年的增幅更是达到13.9%。

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必须大量利用海外资源才能支撑经济快速成长,也正是这

种客观环境使得日本将贸易作为立国的基础。特别是加入关贸总协定(WTO前身)之后,日本更是将大进大出作为发展制造业的基石。由于新兴制造业往往具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延伸非常成功,产业间的相互递进成为日本制造业不断升级的重要特点,所谓“投资引起投资”的现象不断出现。例如,生产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企业,为实现批量生产增加了设备投资,这种投资带来了对机床需求的迅速增加,这又达成了机床行业为扩大生产进行投资的诱因。同样,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重工业以外领域的需求,引发了生产橡胶轮胎、合成树脂等部门的投资扩大。当然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不中断的条件是能够生产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对于这一点,只要看看日本与主要发达国家在1950年以后出口增长的比较就不难得到解释。日本的出口在1973年达到951.05亿美元,是1950年出口额的26.89倍,大大高于所有发达国家的增幅,即使在此后,各国的贸易增长相应缓慢下来,日本的出口增长也仍然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正是在六、七十年代这短短的20年里,“日本制造”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发起的攻势让整个世界都难以抵御,日本也迅速成为除美国以外最强的经济体。

第四,八十年代提出的技术立国战略的实质同样可以用深化制造业来概括,正是深化制造业基础,使得日本在包括汽车、石化、重型机械、电子等领域建立了连美国也必须予以重视的国力,使得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衰落在八十年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于日本在八十年代的经济攻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只能用极端惶恐来形容。一时间,日本模式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在石化、重型机械等领域,日本在很短的时间超过了欧洲,在汽车和电子等领域则同样让美国老师狼狈不堪,我们可以从日本在1980-1995年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中看到日本在这几个领域的巨大进步。日本在八十年代以后工业结构明显走向了所谓重化工业化,化工、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的出口一直占到总出口的70%以上,1995年甚至已经超过了80%。与此同时,工业原料和燃料在日本进口产品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在迈向重化工业化的初期,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

当然,在八十年代,以丰田汽车为首的轿车工业建立的显著业绩是最让日本人自己称道的日本的轿车几乎踏平了整个发达国家轿车市场,1980-1985年,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轿车20%是日本制造,而美国这一汽车大国的轿车总进口量不过占总销售量的25%左右。

许多研究者指出,日本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初就跻身列强行列,并在二战战败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它在制造业领域的长足进步。

二、“离制造业”故事引起的思考

许多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的高增长均源于制造业的蓬勃活力,亦即工业化的推动:当一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时,该国整体经济增长同时高企;当一国制造业开始衰退时,该国整体经济增长相应低迷。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开始衰退。此后,美国经济整体呈现明显后工业化特征并且增长持续低迷;英国和德国的制造业衰退开始于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也是英德两国工业终结以及经济增长步入低迷的转折点;日本制造业衰退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与此同时,日本整体经济也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低迷增长并且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四小龙”和东盟的经济起飞源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强劲推动,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上述地区的高增长依旧由区内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所支撑;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20世纪七十年代,

拉美经济高增长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快速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拉美的经济动荡也与该时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密切相关。

(一)大英帝国的衰落

考察英国经济的衰落过程可以发现,其经济上的滑落基本上与其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不断下降是吻合的。英国的工业生产从1870年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32%一直下降到1913年的14%。而相应地,德国的份额则从1870年的13%上升到1913年的16%,美国的份额更是从1870年的23%直线上升至36%而居于世界第一位。

虽然英国的衰落有种种原因,历史学家的解释更是有很多版本,但过度把眼光放在虚拟投资而忽视实业投资,尤其是国内的实业投资才是根本原因。事实上,一战前后,英国的制造业技术不仅已经无法和后起的德国、美国相比,甚至于英国长期保持的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第一,证券投资的无限膨胀导致投资沉淀严重,产业投资的力度却相应地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也使得曾经以创新精神为旗帜的英国人变得十分懒惰。

即使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英国新增财富大部分都沉淀在了证券投资上了,相反,支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指标——国内资本形成却始终处于低水平,这一度被称之为资本主义腐朽的集中表现。资本过多地集中于流通领域虽然体现的是一国较为发达的特征,但长期的国内资本形成不足在经济学的含义上是必然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英国的产业空心化使得工业革命初期以具有创新精神自居的英国人失去了原有的锐气,经济地位并没有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而强大,相反,在19世纪末相继被德国和美国超过。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国内资本形成中,英国排在最后一位,而美国和德国则保持了较高的国内资本形成水平。如果把这一数据与战后的日本和德国的数据加以对比的话,则可以看到更大的反差。在高速发展的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的国内总资本形成都大大超过20%,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日、德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第二,国外投资极度扩张,尤其是对殖民地和美国投资的极度扩张导致国内投资的不足,从而最终影响到国内产业的升级。

考察英国1865-1914年近50年的资本流向就可以看出,作为经济活力发动机的私人资本在这50年中并没有大规模地投向英国本国的产业,这期间英国的私人资本只有30%投向了国内,远低于投向美国的42%。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资本成为美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动机,正是南北战争后的近30年的持续增长使得美国超越英国等欧洲国家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直到1914年,英国对美国的投资仍然占其海外投资的21%。19世纪末期,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说都已经比英国更有竞争力,英国的经济增长也比德、美两国缓慢了许多。

对于英国过度海外投资的争论在英国议会经常是热门话题,但从来也没有形成一个针锋相对的策略,相反,投资海外的步伐还大大加快了。直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仍然是依靠外来资本支撑的经济体,而其最重要的资本输入国仍然是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繁荣

的今天就是大英帝国繁荣的继续,作为一个英国人似乎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但作为一国发展战略的选择,英国有很多机会可以使得大不列颠岛在世界上的地位比今天更为高大一些。如果不是在19世纪末期英国忽视了大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衍生的制造业,英国就不会很快出现今天称之为产业空心化的现象,也就当然不会迅速沦为一个不仅不能和美国相提并论,并且与德国这样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相当大差距的二流国家。

第三,技术移民的过度增长导致英国竞争对手实力提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自身技术的进步,削弱了英国产品在全世界的竞争力。

英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三十年代,1832年英国的海外移民就达到10万人,1842年达到13万。而1847-1849年间平均每年海外移民达到25万人。尽管大部分移民与英国在海外开掘殖民地密切相关,但大规模的技术工人的流失在英帝国的衰落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个英国早期的技术移民审查机构在1823年就强调了技术移民对英国技术进步产生的恶劣影响,仅在这一年英国技术移民流入法国的就有1600人之多。此外,技术移民携带的大量资金也使得英国的资本流失非常严重,1853-1880年间,英国外流的人口总数达到246.6万,就其资本流失而言,平均每年达到近8000万英镑。当然,比之技术移民流失造成的困境而言,资本流失还算不上很恶劣的后果,在英国的移民中,将近60%的人口属于技术工人及工程师,他们不仅在各国为英国培养了大批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过度增长的技术移民严重影响了英国国内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升级,德国正是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举超越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的,而美国更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实现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近30年的经济增长而嬗变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第四,英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培植自己的分工体系,在工业化以后,英国一般制造业主要是通过殖民地和欧洲大陆来完成的,这从长期影响了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殖民地独立性的逐渐提高和欧洲大陆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英国控制全世界的这种特征逐渐不复存在了,而英国国内的老工业基地却在殖民地和欧洲大陆的竞争中逐渐衰落,从而最终使英国的制造业优势变成了劣势。

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真正被纽约所取代是在二战以后才有的事,在此之前,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存在了300年。英国在完成工业化以后就开始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全球分工体系:通过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建立了一个分工严密的殖民体系,印度、埃及这样的殖民地就主要为其提供主要的纺织业产品原料,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样的殖民地则为英国提供大量廉价的农产品,欧洲大陆和美国成为其主要的制成品生产基地和庞大市场,而英国自身则逐渐成为为全世界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本输出的场所。

英国在1870年以后,虽然经过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但英国几乎没有从这次革命中得到什么强化自己工业霸主形象的本钱,相反,英国人满足于靠着剪息票这样的历史经典来打发自己悠闲的时光。尽管英国的很多传统工业已经严重落伍,但改造这些工业的动力却没法和将手伸向国外相提并论,号称钢铁、内燃机时代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里,英国几乎没有在本土建立起这两个领域内优于美国和德国的强大制造能力,虽然最先进的贝塞默尔新型炼钢法是从英国开始的。而英国的海外投资步伐却从来也没有减缓,产业空心化就是在这种日不落帝国的高歌猛进过程中日积

月累的。

(二)日本经济的衰退

日本制造业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从1960-1973年,美国经济的运行堪称二战后的一个全盛时期,制造业生产指数增长了99%,而同期日本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增长了362%,其中关系制造业命脉的机械工业增长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612%;1973-1990年,美国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增长了61%,而同期日本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增长了183%。进入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尽管其衰退可以找出包括政治体制落后、金融体系混乱等诸多原因,但最为本质的原因还是其制造业的竞争力逐级下滑。总部设在瑞士洛桑的“经营开发国际研究所(IMD)”,每年都发表《世界竞争力报告》,该报告针对有影响和有实力的47个国家和地区的8个领域、288个评价项目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根据这个报告,日本的国际竞争力1989-1993年连续为第一位,1995-1996年下降为第四位,1999年猛降为第16位,排在美国、新加坡、芬兰、卢森堡、荷兰、瑞士、香港特区、丹麦、法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和英国等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出现国际竞争力如此大幅下滑的状况在日本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第一,家电、汽车等行业的相对萎缩是日本制造业衰退的一个重要导因,与此同时,日本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及时跟上以支撑传统行业下滑导致的经济衰退局面。

二次大战后,一直到八十年代,日本在推行“贸易立国”的战略中培育了钢铁、汽车、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确实取得了成功,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扩展,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日本经济的锋芒甚至远远盖过了美国,一度传出所谓“购买美国”这样的体现日本实力强大的事件。但进入九十年代,日本遭遇了其发展史上最大的滑铁卢,十年间经济运行每况愈下,与美国连续127个月经济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有人因此说,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已经是日本国力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在传统的家电、汽车行业上,日本在九十年代不再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攻势,相反,其萎缩是十分明显的。2001年日本的四大家电企业都出现亏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国家,日本产品正逐渐被本国产品替代,这种趋势将会长期存在。另外,曾经创造巨大优势的日本汽车在九十年代也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单位生产成本比同样的美国汽车低将近1000美元,但九十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美国汽车的单车成本低1000美元。其原因在于美国在九十年代用先进的IT技术对汽车工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降低了成本,而日本汽车工业在九十年代应用IT技术方面则明显落后于美国。

日本制造业面临的这种困境在九十年代变得十分突出。一方面在新兴的IT产业领域,不论是欧盟,还是日本都无法与美国所处的强大优势相比,特别是在IT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与美国相距甚远,这就导致其只能在美国创新的基础上发展IT的支援体系,事实上日本的IT产业结构基本上也是这样一个格局。但另一方面,日本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人均GDP在发达国家中也居于前列,在生产要素投入的几乎任何一个环节与新兴工业国家相比都处于劣势,在IT支援体系的几乎全线产品上,亚洲四小龙都与日本形成一种新型竞争关系,尤其韩国和台湾地区与日本的竞争十分激烈。在半导体领域,韩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同样在芯片领域,台湾现在也积累了不小的优势,可以想见,今后日本在IT支援体系的发展中还会遇到更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包括

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这一领域大幅投资的时候。

第二,六十年代以后形成的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势头一直没有改变,到九十年代,这种产业转移后形成的反出口直接与国内相关产业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迫使日本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而由于美国在高技术行业上几乎垄断的优势使日本难以在这里找到突破口。

日本吸取了大英帝国衰落的教训,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产业空心化这样的发达国家综合症非常敏感,所以,除八十年代在美国大幅投资外,对外投资的步伐一直不是很快。而且日本的投资往往带有强烈的占有当地市场的目标,日本的大多数的投资之所以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欧美国家不断增加的对日本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日本被迫采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战略。但八十年代以后日本改变了发展战略。在著名的《前川报告》(也就是《为了国际协调的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会报告》)和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的报告《21世纪产业结构的设想》的推动下,日本提出了所谓“技术立国”和“投资立国”的发展战略,强调进行产业转移。此后,日本的海外投资增长较快,尤其是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大幅增长,对亚洲的投资比重在1992年后增幅巨大,1995年已经达到23%,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增加对这一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日本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

亚洲国家,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而言,日本的投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6-1995年东亚国家发展黄金的十年中,除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尼等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仅日本的投资就占到了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左右,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就是东南亚国家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同时这对日本经济十年的衰退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这是日本的必然选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日本的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尽管在投资的初期是以占有本地市场和出口欧美各国为目的的,但这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前,此后则逐年开始返销日本市场,和日本形成激烈的国内竞争关系,到九十年代这种竞争关系已经引起了日本的高度关注,甚至还时有贸易争端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日本甚至不顾各危机国的强烈反对,坚持收缩东南亚投资和生产线填补国内漏洞,这让东盟国家十分失望,实际上,随着东盟国家逐渐与日本形成竞争关系,他们的蜜月就很难继续,一如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关系。第二,和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并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彻底转型,尽管在IT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一些传统的家电厂商如SONY、TOSHIBA等的IT收入已经远远大于其家电收入,但就IT行业的整体而言,比之美国则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撑仍然集中在传统的家电、汽车等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与东南亚国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但跨国公司从自己生存的利益出发只能继续这样的产业转移,而有意思的是日本经济同时也显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九十年代的大多数时间内业绩优良,但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程度却越来越深。

第三,过度发展金融和房地产行业,而削弱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制造业使得日本在金融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出现主导产业乏力,制造业竞争能力下降。

日本在完成了赶超任务以后,资本由短缺转为过剩,1985年的日元升值进一步促使财富大量增长。19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休养地法”,促使大量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和相关传统行业。由于日本属于土地极为稀缺的国家,地价本来就较其他发达国家为高,国土开发计划导致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短时间内暴涨,东京的一栋普通住宅售价超过100

万美元,东京股票指数更是一度冲上了16000点,和现在跌破10000点的状况相比何止十万八千里。此外,股市和地市的双高产生的高额利润还使得大量资本沉淀于房地产行业和相关传统行业,部分造成了新兴产业投资相对于美国的滞后,这一恶果在九十年代美、日经济的对比中清晰可见。而泡沫破灭后,日本的资产价格下跌造成房地产缩水900多万亿日元,股票比高峰时期缩水300多万亿日元。资产缩水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那些贷款购房和持有股票的居民财产减少,消费下降;企业资产减少、负债过大,资产负债率猛增,企业经营困难或破产;银行不良贷款大增;促使物价下跌,导致通货紧缩。除了泡沫经济这一恶果以外,没有及时促进产业升级是第二大恶果:由于没有找到新的主导产业,以至日本的产业结构至今仍是以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传统工业为主,没能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虽然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日本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技术创新却严重落后于美国,日本的IT整体而言只能算是美国IT的支援体系,这使得日本的IT产业的独立性很差,极易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出现的负增长就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产物。而同期美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在研究和开发上站在了世界的最前端,领导了IT行业的几乎所有的技术革新,也促进了其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使得其传统产业的效率也提高了,经济进入一轮良性循环。反观日本,其家电产业和汽车产业双双出现大幅衰退时,日本经济也因此进入了最冷的寒冬,2000-2001财年日本的四大家电巨头竟然同时出现巨额亏损,创造了日本近3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新记录。

(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九十年代中期新加坡、台湾地区为了和香港竞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惜牺牲制造业的利益导致九十年代中后期经济逐年滑坡,目前他们都开始意识到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对于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来讲,香港作为区内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采取各种措施力争成为香港的替代者和部分替代者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就成为他们十分普遍的政策,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并在建立亚洲货币和期货市场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领先,而台湾地区则把成为亚太经济的营运中心作为长期目标,台北相应地成为区内的金融中心。但在新加坡出了李森事件,并进一步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他们都相应调整了自己的目标,巧合的是,他们都把重塑和深化制造业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

第一,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最小,受到冲击时间最短的台湾地区关键是靠了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才得以鹤立鸡群。

在很大程度上,台湾地区不仅没有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创,反而在东亚经济普遍走入低谷时很好地利用了他们衰退留下的真空,成为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在东亚的最大受益者。台湾的这种上升势头主要得益于其竞争力强大的制造业,特别是IT制造业。起始于八十年代初的台湾电子科技业发展飞速,作为岛内最耀眼的明星产业,目前已成为台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持对外竞争力的发展动力。据统计,台湾已有近半数出口是靠高科技产品。在1996年排名世界第一的11项产品都属于高科技产品,电子科技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主要的资讯电子产品微型电脑、监视器、电脑终端机、软磁碟机。打印机、鼠标等自九十年代初就已居世界前列。台湾电脑业竞争力强,为世界主要品牌代工,是全球个人电脑主要供应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28.6%,尤其是笔记本型电脑居世界第一,1999年出货936万台,市场占有率达49%。在监视器的生产上,台湾

居世界龙头地位,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57.5%,出货量为1.02亿台。

最近几年,台湾地区的电子、资讯与通讯产品先后取代纺织业的出口地位,成为第一大外销订单来源。近年这类产业出口增长率,更是领先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提升。据统计,1996年45.7%的出口,是靠高科技产品支撑。台湾电子、资讯产品,1996年占制造业产值比重约10%。预计到2005年,这些产业产值将高达新台币27567亿元。届时台湾制造业每生产4元中,就有1元来自这些产业的贡献,显见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工业发展相形见绌,后者占制造业产值比重,已由1986年的40%衰退为26.6%。以新竹科学园区为中心的台湾高科技工业共有203家高科技产品厂商,1996年产值为新台币3118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值为2023亿元,虽只增加1.5%,但已占全台外销值的7%。同时,一批著名半导体企业,如台积电、联电、华邦、茂矽、日月光、旺宏等也脱颖而出成为台湾企业界的新贵。

第二,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关键是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在制造业上的全面替代,尤其是在家电和其他日用消费领域,他们的危机同样在于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急剧下降。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概而言之就是成长为出口机器,不论是亚洲四小龙,还是东盟其他新兴国家概莫能外。亚洲四小龙从1980-1996年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新加坡和香港的比率一直高过100%,香港本土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制造业,但正是“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支撑了香港经济近20年的繁荣,也就是说,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体化造就了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新加坡的情况实际上也比较类似,它把整个东南亚当作了自己的腹地,某种程度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关系类似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关系。实际上,他们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赶超时期所创造的速度。韩国在1960-1990年的30年中出口的增长平均达到了近30%,台湾地区也超过了20%,在中国大陆崛起之前,亚洲四小龙供应了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市场大部分的家电和日用消费品,实际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在美国低端消费品市场才超过台湾地区成为最重要的供货商。

第三,亚洲金融危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金融领域的问题,实则正是核心制造业竞争力下降,而同时又没有发掘出新的优势产业的结果。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国家九十年代热衷于金融领域的国际接轨,而对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却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

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所谓雁行结构在东南亚国家开始全面起飞时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开始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相比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中国有更便宜的劳动力,也有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这就使得试图通过替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留下的国际市场真空(甚至有些产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还没有放弃)而完成经济起飞的东南亚国家在吸收外来投资进行产业转移、占领美日等国市场的战略在很多行业遭到中国的强有力的竞争而很难实现,为了更进一步达到有效吸收外国投资的目的,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放开资本流入渠道的方式吸收外国投资,加上此时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东南亚国家金融改革的加速进行。到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东南亚国家几乎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基本上完全放开了金融市场,包括被称为金融领域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市场也几乎完全放开。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并没有意识到造成其经济增长放缓,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原因在于其制造业结构不合理,既没法和台湾地区和韩国竞争,又没法和中国大陆竞争,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非常容易走向边缘化。直到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国家才开始大幅调整产业结构走专业化的道路参与国际竞争,而以东南亚国家的实力还难以服

务业立国,对于这一点,即使是区域内相对发达的新加坡也同样无法做到。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是这样呼吁的:“我国不能放弃制造业,而且还必须设法维持它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一定比例,目前是四分之一;即使大力发展服务业,也不能放弃制造业。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必争论,即使还有人要争论,未来的争论点,应该是怎样让制造业继续有立足之地。”八十年代中期和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新加坡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从而确保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三、一点启示

今天,人们更有兴致讨论的是新经济,是网络信息产业这样时髦的话题,而制造业则被一些人称之为夕阳产业,不仅大量的资本倾向于从制造业流出而不断虚拟化,人们对制造业的关注也降低到了让人忧心的地步了。

本文的讨论表明,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到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到创造第一个东亚奇迹的日本,无一不是靠制造业崛起的。即使后来者如亚洲四小龙、东盟诸国,也同样是靠制造业的强劲扩张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的。而与此相对应,一些经济大国所以未能创造新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再象其强大时那么强大。

我们认同和肯定新经济的价值和贡献,正象我们认同和肯定其它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价值和贡献一样。但这种认同和肯定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和特别贡献有丝毫的怀疑。

本文的探讨强化了我们对制造业的认知和理解。由此,我们不难获得下述结论:大国的兴衰印证的是制造业的兴衰,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选择上,应当毫不犹豫的把振兴制造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把制造业做大做强,这是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My name is Jason, from New York City, America. I have just come here for 3 years.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go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from TV, newspaper, the Internet, and so on. I think they were the real China. But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plane, I found that China is outstanding than I have ever thought.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Although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good, but it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hina. Languag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As an American, Chinese is arduous for me. I had to put my soul in it to deal with it. Chinese food is really good, and it has multitudinous dissimilar kind. I love hot food, so Sichuan food was always my first choice. By the way, I love chopsticks. Festival! Yeah.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ar more than thousand years. Its festival has many engrossing points. And some of it should be learned by us, at least I think so. Chinese people loves their parents, loves their family.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always go home and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These days will be fill with happiness all the time. I cherish these days, too. Especially When the Mid-autumn come, I can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I Like it. Lately I read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 a glorious story. My favorite role is Chang’e. And I wish one day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I love China! I love Chinese culture

到国外中国人最易被问到十个问题

到国外中国人最易被问到十个问题 1.你最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到了西方,刚结识的外国同事、朋友或老师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我们国家,最令你震惊和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应该是: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差不多。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中国人通过报刊、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媒介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实的了解,来到国外,除了一时语言还有所不适应以外,真的怎么也体会不到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许多外国朋友对这个答案自然很不过瘾。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觉得你们来自“黄土地”上那个至今还“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穷乡僻壤,乍一到我们这灯红酒绿的发达世界一定觉得头晕目眩,有很多感触吧! 2.北京什么时候“改名”的? 出国在外,总是有外国人问“Peking”(“北京”过去在英文中的通常拼法)什么时候被改成“Beijing”(“北京”的汉语拼音,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拼法)的。 对这个问题,我总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从来就没改过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国汉语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汉语的法国人接着问:那为什么“中国”不用汉语拼成“Zhongguo”在国外通用呢?我一时语塞。是啊,“中国”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发音“士因呢”),在阿拉伯语中是“思因”,在泰语中是“今”,还真就是没有叫“Zhongguo”(中国)或是“Zhonghua”(中华)的。不过不要着急,将来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以后的中国的外文名称说不定就叫Zhongguo 3.狗肉好吃吗? 刚到巴黎时,有法国人问:你喜欢吃狗肉吗?我那时初出神州,不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不论我怎么回答,我都承认了吃狗肉这个事实,而这正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在这些外国人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你们怎忍食而啖之!?不过,我很难告诉外国人,狗儿在中国虽然一样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却不高,名声也不大好。比如我们中国人在贬低他人时常说“狗仗人势”、“走狗”、“臭狗屎”等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吃点这“狗东西”的肉也算不上什么吧。当然在老外面前千万不要夸耀鱼翅熊掌燕窝,免得担上虐待动物的罪名。 4.用筷子怎么喝汤? 许多老外下功夫练习使用筷子,到了中国餐馆就拒绝用刀叉,说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许多外国人始终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么喝汤?我听见有老外自作聪明地说一定是有一种像吸管那样的筷子,平时夹菜吃饭,喝汤的时候就放在嘴里吸。我告诉他们,中国人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在一边,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国人听了似信非信:就这么简单? 5.哪个是姓,哪个是名?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后,很符合逻辑。而西方人则不然,要先说名字,然后再说姓。所以外国人见了中国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问:那个是姓,那个是名?回答当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后面的名字是名字。别看这么简单,用英语说就罗嗦了,老外总是弄混。所以现在好多中国人出国后自报家名时干脆把姓名颠倒。 6.你不高兴吗? 记得那次去法国,在戴高乐机场有法国朋友来接,张牙舞爪,连亲带吻,夸张的动作好像几辈子没见面。同时来接机的还有在巴黎的中国同学,老乡遇老乡,虽然是两眼泪汪汪,但仅仅是握握手而已,脸上却平静如水。这令老外大为不解:难道你们不高兴吗?怎么跟外国人解释呢?中国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悦,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现。当然,凡事总有个例外。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爱说爱笑,表情发达,虽然也是黑眼睛、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一直都听到的是身边谁谁出国之后就不回来了,又或者是出国旅游一趟之后,对国外的整洁街道,车让人的行为那是满满的羡慕……可是,你们看,又到了转折的时候,其实外国人是很羡慕中国人的,绝对是真的! 比如一个美国大叔,还有瑞典的朋友会觉得中国治安很好,没有枪支泛滥,而且晚上可以出去玩,根本没有危险啊!枪支泛滥开来,那真的容易形成巨大的恐慌,人人自危,还奢谈什么幸福度? 俺们在英国念的书,周末无聊撒,各种店早早关门,食品爆难吃。英国小混混还是出了名的多,赶上踢输足球那一阵子,各种酒瓶就往人堆里丢啊,警察纷纷出动,小狗狗都上阵了。

还有澳洲的朋友,他们感叹:哇塞,中国商店会营业那么晚,节假日也营业啊!在澳洲出差过,真的,那些大的SHOPPING MALL下午六点就关门的光柱公众号hongmeng_live有惊喜。只有每周四会延迟到晚上9点。国内真的方便一些。 还有英国的朋友,哈哈哈哈哈,中国的食物真的很好吃。以前有个外教,英国人,本来打算在中国就呆一年,结果现在4、5年了都没回去,他跟我们说中国好,人民友善物价低,会拿便宜货跟我们讲款式好看。

对于毒品这块,外国朋友也是很赞成的,有个来自毒品泛滥的国家的歪果仁就和我说过,他觉得中国这么严厉的打击毒品,非常好,他们那有个传闻,只要带毒品进入中国,一旦被抓,立马枪毙,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富商。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但是说明国内打击毒品交易很严厉,对犯罪分子很有威慑力。

很多老外过来下载盗版,我教会他们国内几款软件以后,就疯狂地下载啊,还让我一起听,可惜葡萄牙语听不懂,而且那个软件在他们电脑上就是一团乱码文字,我都没法看,他们还是下的很开心……电影也是,我上次给了他们一个bt下载的地址,告诉他们有中英文字幕,还有在线可以看,还免费啊,不用登陆啊,他们泪流满面啊…… 日本人羡慕中国国土广阔,有个日本外教,一次问一个家在新疆的坐火车回新疆要多久,得知要两天后不信,最后相信了感叹了一句“中国真大啊”。 坐高铁,运气好的时候,会有一辆车在此站不停,直接开过去,那速度坐在车里的人是体会不到的,风驰电掣般的感觉。

外国人看中国:综合填词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more and more __________(foreigner) have a ________/?bet?(r) /understanding of our country. Three foreign friends are_________(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China. Bruce comes______ America. He_____/ w?ns/ studied in China. He thinks there are lots of_______/?bju?t?fl /schools in China and most students are smart. Carol is an English woman. She has visited China many times. She thinks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_____ lots of places of interest. What's more, people can taste all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in China. As for David, he lives in Canada. He _____(enjoy) shopping in China. He thinks products ____ in China don't cost so much and are of very high qualities. And mobile payment in China is ______(quick) and more convenient.

从国外自来水看中国供水行业的差距和发展空间

从国外自来水看中国供水行业的差距和发展空间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系统性整改,那么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供水行业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控、管网改造、系统控制、环境监管、法律完善、第三方检测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在很多外国片中,中国观众都惊奇地看到,剧中主角扭开水龙就敢直接喝水。这在中国只存在于古代小说中,至少也要追溯数十年才能回到人们敢于直接饮用生水的时代。作为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水资源安全问题在很多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长期严格的监管和治理,这些国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使自来水水质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为契机,全面审视国内水安全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系统性整改,那么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供水行业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控、管网改造、系统控制、环境监管、法律完善、第三方检测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欧洲人直饮自来水 在欧洲人眼里,自来水就是可以直接喝的水,并且,欧洲的饮用水标准是统一的,不管是自来水还是瓶装水。 欧盟出台的《饮用水水质指令》是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依据。指令明确要求所有欧盟国家对水处理过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品建立审批制度,对水质监测指标和频率提出指导意见。 欧洲各国大都依此出台自己的国家饮用水技术标准,有的比欧盟标准还高。 日本水龙头一开就喝,要求喝一辈子也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坏处 相信许多人曾经在日剧中看到,主角早上起来后帅气的直接在厨房将水龙头转开,生饮自来水的画面。这样的情景不禁让我们怀疑,日本的水真的可以直接生饮吗?自来水在日文称为「水道水(すいどうすい)」,也就是从下水道来的水。水道水与井水在日本又称为「饮料水(いんりょうすい)」,也就是可供应人饮用的水。 但鲜少人知道的是,日本的自来水法有许多严厉的规范及规定,成为人民使用的自来水,需经由许多程序及检验。日本水道法(自来水法)规定水道水的水质基准,是由以下两样观点为准则所延伸:喝一辈子也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坏处;除了提供人民饮用及洗涤,味道及颜色上不带来任何影响。在如此信念坚强的法规下,也难怪日本的自来水能够生饮。 因海啸而导致核能物质外流的福岛县及宫城县,当地居民对核能留下的阴影,至今仍无法生饮自来水的虽不占少数,但根据政府及县市自治机关的定期检查结果,两地的水都十分安定、未曾检测出放射线物质的碘及铯。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看外国品牌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到今天的跨国收购,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编者注:本文中的中国市场,特指中国内地市场)。随著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来说,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进入有间接进入、直接进入、特许经营等途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进入的途径也就不同。 途径一:合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外资企业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往往举步艰难,因此,当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途径就是合资。通过合资伙伴,了解国内行业形势、法律法规,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从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成立首家合资美发企业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数采取合资的形式,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合资的鼎盛期。 由于国外品牌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操作的经验,再加上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其铺路搭桥,使得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就“攻占”了大部分中国市场。例如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以迅猛的发展优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日化市场,将一些中国日化老品牌打个措手不及,很多最终被迫淡出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透明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放弃合资,转而采取独资或者控股的形式,独自享用中国市场利益。 途径二:OEM/ODM 在没有加入WTO前,按照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外资企业是不允许单纯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它们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然后才允许其产品在中国进行销售,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必须在国内生产才能在国内销售”这一硬性规定取消,国外品牌就可以更本质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比如考虑是OEM/ODM还是直接进口。但基于制造成本、交通便利、研究和开发时间、地理特征、生产/卫生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外化妆品品牌通常选择OEM/ODM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源丰富,许多生产原料都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分灌包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其成本也是非常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外品牌首选OEM/ODM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催生了国内OEM/ODM的兴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千家OEM/ODM企业,为国外品牌进行OEM/ODM生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华盛顿8月1日电: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可以看到,标有“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更是到处都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则络绎不绝。家庭主妇莎拉就对“中国制造”食品作了如此评价:“我经常买中国的食品,质量应该说很不错,一些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便宜。” 日本 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新华网东京8月5日电:家住在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50多岁男士对记者说,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在日本的大商场、连锁店和百元店里到处可见。而且,中国产品的价格比日本本国产品价格低很多,从电器、玩具到衣服、食品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一般老百姓都愿意买,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 俄罗斯 中国货在俄罗斯的命运变迁 新华网莫斯科8月4日电:作为法国大型连锁店“欧尚”在莫斯科梁赞大街分店的收银员,伊斯坎德罗娃和同事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小到钓鱼竿,大到液晶电视,种类非常多。“只要是质优价廉的东西,总会有人买的,”伊斯坎德罗娃对新华社记者说。 俄罗斯人离不开中国货 国际先驱导报:从事日贸商品批发零售的俄罗斯人米罗诺夫和中国商人打交道已经有几年了。他最常去的是莫斯科集装箱大市场(俗称“露天市场”),那里销售的日贸商品基本都是来自中国。预定4月份“全面禁止不具俄国籍的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主要针对露天市场)工作”的规定发布后,米罗诺夫的生意习惯可能也会因此而被打破。 英国 伦敦哈姆利玩具店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伦敦8月1日电:英国连锁玩具店哈姆利对小朋友们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位于伦敦著名商业街摄政街上的哈姆利总店总是一派热闹景象。在这家店里,带“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比比皆是。店员和顾客也都称赞说,来自中国的玩具造型可爱,是孩子们的好伙伴。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韩】申惠善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作为外国人观看中国电视的第一感受是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在电视剧的形式方面,中国与韩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仍然存在审查制度。在韩国把审查制改为等级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等级制也带来一些弊端,但是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关键词:外国人视角;中国电视剧;类型;大众文化;观众 《(判官)包青天》是我在韩国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视剧,略微夸张的粉饰以及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包青天的形象很是新鲜。因为是在韩国首次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记得很多韩国受众是带着好奇观看的。后来赵薇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甚至那些汉语学习班拿《情深深雨蒙蒙》的剧本当教材使用。其实,对我来说在韩国观看中国电视剧时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反正都是“外国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当我身在中国,再去看中国电视剧的时候却有了与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许源于我是研究电视剧的学者身份,还有当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类型和众多电视台播出的各色各样的电视剧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所致:“中国电视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韩中两国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在我看来韩中两国的电视剧存在以下主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第一,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电视台数量非常多,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绝对数量也相应地多。韩国制作并播出电视剧的只有韩国国家广播公司(KBS,包括KBS1、KBS2两个频道)、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韩国首尔广播公司(SBS)等三大广播公司,即使这些电视台播放相当数量的电视剧,与中国的各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数量比起来其差距是明显的。在韩国,只要是喜欢看电视剧的受众,说他们对每个台播放的电视剧目了如指掌,一点也言不为过。三大广播公司的频道转来转去,受众基本上对这些台播放的每部电视剧的故事梗概以及哪些演员出演等都能清楚地知道。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 第二,中国电视剧的类型(体裁)多样性是韩国电视剧无法比拟的。播出的电视剧目多,体裁的多样性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喜剧、言情剧、家庭社会剧、古装剧、偶像剧、亲情剧、历史剧、涉案剧等各种体裁表现社会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又带来体裁的多样性。 韩国的电视剧也是有各种体裁的,但是每年制作的电视剧数量有限,因此比较偏向于选择那些受众缘好的体裁来制作电视剧,例如偶像剧、言情剧等。有些体裁是韩中两国相同的,而有些体裁是中国有而韩国没有的。比如,历史戏说剧在韩国是没有的,韩国只有历史正剧。至今韩国的电视剧好像没有一部是将历史事件拍摄成戏说形式的。其原因可能是韩国的儒教情绪与中国相比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对历史的戏说化表现形式还是很陌生的。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花是春天的使者,是美的化身。随着春寒渐渐退去,很快我们将迎来鲜花绽放的时节。以下是10种最能代表中国的花,看看你都认识吗? 梅花 Plum blossom In Mao Zedong's poemOde to Plum Blossom, he described the flower like this: "Fair and beautiful. Not craving for spring for her own, only to tell the coming of the season. When all flowers bloom in full, she smiles among them. " 毛泽东的《咏梅》一诗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Mao used the plum blossom as a metaphor to praise great martyrs who sacrificed their lives for a better life for Chinese people. 他把梅花比作为国捐躯的烈士。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lum blossom stands for noble, unsullied and modest qualities. Along with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they are praised as the "Four Men of Noble Character".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象征高洁和谦逊。梅花和兰花、竹

一位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

我说,“200年后日本人就回家了吗?” 父亲又瞪我一眼:“不是,占了中国20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日本了。 后来长大了,耳濡目染接触到了许多社会现实,包括认识了一些国外的友人,不谈政治,但会经常聊到意识形态对国家实力的影响,其中一个法国的朋友给我的印象最深。 她那时候是中国广播电台的法语主持,丈夫是台湾人,在美国一个医疗器械的公司上班,她们常年分居,因为她丈夫不喜欢大陆,而她不喜欢台湾,她在中国只呆了两年,就因为父母的病离开了中国。我记得我问她,为什么喜欢中国,她说,她小时候随父母来中国逛长城,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最后一根卖给了一个中国女孩,而她对糖葫芦很好奇很想吃,后来,那女孩把糖葫芦给了她,“在法国,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谁先排队买到的东西,就是谁的,同等地位下,她不会把她的东西让给你,这是法国人的教育方式。”她说。 来中国上班以后,她又发现中国人很热情,大家经常会在下班后聚餐,或者邀请串门,而且给她很多中国特色的食物,她再一次莫名其妙的感动,“我们国家,偶尔的聚餐,是AA制的,送东西,也只是亲人之间,在这里,我远离父母,却感觉从未远离亲人。”而我深知,这是中国的老习俗,何况她孤身一人在中国,同事们难免会有怜悯之心,很正常的事情。 她离开中国的前一天,我邀请她来我家,我的母亲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东北大馅饺子(这 丫头一顿能吃三盘子,差不多五十个,惊的我妈妈直吐舌头)。 再往下说可能就跑题了。 我们谈的是中国的真实实力,那就不得不说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人为什么不断包围中国?是因为政府所谓的意识形态么?是西方人所说的“中国威胁论么”? 以现下日本和南海诸国对中国的态度,仅仅是因为领土争端么? 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是因为中国从弱小变得强大使然么? 其实,都对了,但并不是全对了,这就如同说“太阳东升西落”是对的,但“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太阳在我们感官里的东升西落”才是更对的! 现实是: 中国即使更改了某些制度,依旧改变不了西方包围中国的事实,俄罗斯就是前车之鉴。 中国即使没有“威胁论”,也一样会有其它的“论”。 说“干涉”中国是正确的,但不够正确;说“阻止”中国发展是正确的,但也不够正确; 说分裂中国是正确的,但同样不够正确。 我们与近海各国即使没有争端,也依旧阻止不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虎视眈眈。

中国孩子一定要看的国外教育类动画节目TOP8

中国孩子一定要看的国外教育类动画节目TOP8 (乐兔原创)2013-09-24乐兔幼儿教育 (乐兔独家编辑,版权所有,企业用户如需使用,请联系Letu-classroom公众账号) 第一部,《Teletubbies》又名《天线宝宝》,

该片由英国BBC出品。适合1-4岁的儿童。对话较少,但是对低幼儿童的吸引力很大。大人觉得很枯燥,但是儿童看得非常入迷,这是因为制作方认真研究了儿童的行为特点,主要角色的发声、行为、喜好和1-4岁的儿童很像,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共鸣。 第二部,《Sesame Street》又名《芝麻街》,

它来自美国,风靡于美国的大街小巷。美国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这部片子开始培养和形成。每集都有一个主题,涵盖安全教育、科普知识、音乐等多方面内容,这是一部妈妈们认为不可不看的好片子。 第三部,《Dora The Explorer》又名《爱探险的朵拉》 它是很多2-6岁女孩子的最爱。每集都有一个任务,让孩子们感觉使命在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孩子们帮忙是朵拉的一大特色。孩子和电视主角进行了最好的互动,孩子的成就感也变得很强。这部片子教孩子学英文,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孩子看全英文的版本,更纯正。 第四部,《Barney And Friends》

这部片子来自美国,是一个美国妈妈发起的,后来成为美国很有名的独立制作的电视节目。很多国际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用它来做教材。《Barney And Friends》每集有个情景故事,孩子们载歌载舞的形式非常受欢迎。从片中可以看到美国孩子的自由和热情。 第五部,《Blue's Clue》 蓝色斑点狗Blue's Clue在美国是给学龄前的儿童看的真人动画片,每集30分钟左右。根据Blue那个标志性的脚掌的暗示或主持人的语言提示来寻找线索,解决问题或找出答案。这个找Blue脚掌的过程还是挺有趣的,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六部,《The Wiggles》,

外国人眼里中国人60个奇怪习惯

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的60个奇怪习惯 01.在公共场合喜欢喧哗甚至起哄 02.喜欢吃鸡脚、猪肝乃至猪大肠 03.认为鱼头比鱼肉更好吃 04.汽车里会吊有许多晃来晃去的摆设 05.比日本人还喜欢唱卡拉OK 06.房间里的家具比德国人多得多 07.热衷于攀老乡 08.亲友中还有一些小圈子 09.习惯将遥控器放入塑料袋 10.父母和孩子从不亲吻,也从不拥抱 11.有点余钱就存银行 12.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了 13.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4.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论不休 15.喜欢用折价券或淘便宜货 16.为了买到最廉价的汽油而不惜开着车子满城找 17.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18.对宾馆里的非免费食品碰都不碰 19.中国男人的体毛简直比欧洲女性还少 20.说的外语往往调门过多(可能是受汉语四声的影响) 21.求人办事前往往送点小礼 22.比大多数西方人都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23.常常把吃下的鱼骨头直接吐在餐桌上 24.电冰箱里常常存放有一个月的食物 25.往往把洗碗机当碗橱 26.每家都有许多热水瓶 27.经常就在厨房用餐 28.会在餐桌上剔牙,但会用手巧妙地遮着嘴 29.冰箱里时常存有三口剩饭、一只鸡翅或数块乳腐

30.把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上 31.喜欢带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孩子外出旅游 32.中国女人喜欢随时都带着零食:话梅、坚果或烤鱿鱼干 33.喜欢把大米洗得太干净 34.家里没有一般外国家庭都拥有的量杯,但秤倒是一定有的 35.用筷子,而不是搅蛋器打鸡蛋 36.家里茶杯大多有盖子 37.看比赛时总希望中国队赢,而且赢得越多越高兴 38.送客喜欢送出家门很远 39.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40.上班时喜欢悄悄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 41.即便身在异国,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仍然会相互见不惯 42.厨房里的瓶瓶罐罐特多 43.常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德国人或美国人解释堂哥和表哥,或叔叔和舅舅的区别 44.大多对日本人敬而远之 45.往往将牙膏挤到不剩一点点 46.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学习都很用心 47.常常在吃饱后还坚持“消灭”餐桌上的剩菜 48.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 49.在餐馆用餐后互相抢着埋单 50.在大学喜欢攻读实用型的学科,如工程学、机械学或法学 51.上了些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喜欢听收音机 52.喜欢跟父母住在隔壁或同个小区,甚至三代同堂 53.驾车时不喜欢礼让行人,而且欺软怕硬 54.常常给亲友“介绍”男友或女友 55.吃面条时喜欢用嘴吸,喝汤时不避发出声响 56.朋友之间喜欢互相借钱 57.不太喜欢去洗牙,但每日数次的刷牙却很认真 58.重视室内卫生远远甚于室外卫生 59.下班回家总喜欢忙个不停 60.年纪轻轻就热衷吃各种补品

外国人看中国人(精)

外國人看中國人 對于西方人來說,中國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從十六世紀開始,西方航海家、旅行家、傳教士陸續來華,通過他們,歐洲喚起了對這個東方古國的熱情,至十八世紀中期尤為熾烈。這時,中國贏得歐洲人普遍的欽敬和頌揚;但是,十九世紀以后,原先 較為一致的看法被打破了。 對中國的介紹,最初偏重于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后來轉向政治文化制度,于是批判代替了贊美。這里包含著對制度優劣的價值判斷在內,未始完全出于武力征服者的驕蠻與愚妄。 在塑造中國的文明形象方面,耶穌會傳教士起到“領唱者”的作用。由于這些傳教士都是經由嚴格挑選的著名學者,因此影響特別廣泛。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最為人知,他出版的《基督教遠征中國》便是 權威著作之一。其中,他這樣說到中國人:“因為他們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頌。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成就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在他們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而一旦真相大白,他們便越自卑。” 法國傳教士多說中國的好話,啟蒙思想家伏爾泰(1694-1778大受影響,對中國文化推崇備至,認為比西方更理性、更人道,雖然中國在科學方面不如西方,但是精神文明是值得效法的。提出“三權分立”的思想家孟德斯鳩(1689-1755強烈反對伏爾泰的看法,他明確指出:“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他說,中國人生殖過快,子孫繩繩,但都傾向于“奴隸性的服從”。又說,中國施行“人治”,一種道德至上的政體,其特質是有規則而無精神。他還特別指出:中國開國之初尚講道德,其后則整個制度屈從單一的個人意志,戕害人性,腐敗成風,由是興替得以不斷循環下去。經濟學家、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物魁奈(1694-1774贊同伏爾泰而反駁孟德斯鳩,他出版《中國的 專制主義》一書,認為中國的政治是合法的專制政治,為中國統治者的專制主義和絕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

外国人眼里的xx文化 __读《我的留学》xx土木工程24 学习在深圳大学,我的心里时常有一种喜悦,因为我在感受着这里的文明,生在中国,我更有着无比的自豪,因为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中国给了我不屈的灵魂。 作为深大人,我一直在体味着身边的事物,我来自东北,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时日久了,这个在我心中有着无限传奇色彩的特区大学的魅力却在不断淡化,每当我窥透她的一丝面纱,她便以很平凡的面貌立在我的面前。也许总会有那么一天,我将看到她赤裸的身躯,他便不再神秘。 然而,当我无意中翻开一本作文书时,我感到万分的惶恐与遗憾,之后又有一丝的欣喜。我为自己曾经幼稚的思维忏悔,又为终于发现我的幼稚而庆幸。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只身于深大的百余名留学生中,我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个演唱活动。那次活动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更让我兴奋的是我得到了他们赠送给我的一本作文书《我的留学》。 确切的说,《我的留学》仅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作文选,根本不是什么名著,也不是什么有艺术色彩的文学作品,更不是什么名人大家所为。甚至内容语言的精彩程度还比不上我们的中学作文选。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深大01级的留学生所作,里面虽然没有什么高谈阔论,却凝结了数十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与生活的理解与探索,他们的独到见解有时让人匪夷所思。 在我看来,任何一名大学生或者是中学生都应该拿这本书来读读,它会让你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震撼,它会让你对一直流行着的中国文化而慨叹,更能让你了解一个外国人身在中国的特殊的细腻的心理,会让你感觉到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却能塑造出许多传奇的经历。而后你会感叹: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篇国内被禁国外很火的文章

一篇国内被禁国外很火的文章 今早一口气看完了这篇文章,不得不佩服于韩寒犀利的笔锋,文字之间带给我心灵的震荡和惊憾!文中所语种种也许是我们都知道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写不出这样大快人心的东西。他的愤世嫉俗让我想起鲁迅《呐喊》中种种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呼唤。只是韩寒的这种呼唤不是对国民,而是对国家现行体制的呐喊!!! 以下是转载内容: “ 我的祖国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国富民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处处想着与民争利,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富人们肆无忌惮的忘乎所以,穷人们走投无路般的苟延残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会的约束中扼杀,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价击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环境毁灭。学术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败堕落,娱乐界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还有一丝想要抗争与改变的人们,所有中国人都在争骗抢夺,生怕自己被别人挤下去。高油价,高房价,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绑架了整个中国的向前发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网上穿着马甲,搞笑娱乐,无奈自嘲,解构雷人。这便是如今国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欢声笑语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祖国,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年轻人,我担心未来的国家会像虚幻的巴比伦之城一样在顷刻间坍塌毁灭。所以,我亲爱的祖国,请你不要继续堕落了。

2004年左右是中国人的集体幸福年代,那时物价尚低,人民收入稳中有升,食堂半勺肉菜1块2毛5,93汽油3块2毛3,伊利芦荟味酸奶也曾经1块5毛,北京三环以内房价才万元不到,个税起征点调到2000元。但之后随着2007年的猪肉上涨,中国物价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直奔九天。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各类物价至少上涨30%,而此时,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并没有上涨30%,更有大学生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每个月挣1000元不到,在大城市中贷款租房,贷款买公交月票,死死挣扎在生活底线的边缘。不是我们不去心怀理想,而是这个社会不允许我们心怀理想。傻.逼脑残超级不反应中国社会现状的《一起去看流星雨》没有被封杀,反而是打动感动每个80后,反应房价居高不下的《蜗居》准备开始封杀了。说什么,剧中言语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就不明白了,大家都是成年人,又不是释迦摩尼,谁没看过A.片,谁没有过圈圈叉叉,谁心里没想过这个那个。要知道孔夫子也是有儿有女的。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也是被激情燃烧过的... 亲爱的广电总局,把好片子好电影禁播后,留下一群毫无内涵的文化垃圾,污染已经被严重污染的祖国花朵…山西黑砖窑,陕西华南虎,云南躲猫猫,贵州俯卧撑,湖北捞尸船,湖南小白宫,重庆黑社会,杭州欺实马,北京圈地运动,上海钓鱼执法,广州飞车抢劫,纵观中国天下,社会已经浑成了这样,广电总局还管什么“马上回去给你吃棒棒糖。”

外国人评价中国人的七副面孔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2011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总人数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31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评价一: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

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50%呢。 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或许传统观念已经深深植根在国人脑中了吧。这并不是一个好坏价值判断的问题,只是对于像一些老美这样习惯了思想极端开放的人来说,中国留学生让他们觉得有些难以接近和不好相处。 评价三:英语交流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