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蒙氏数学《认识长短》

小班蒙氏数学《认识长短》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小班蒙氏数学《认识长短》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具:长棒

2.学具:长棒

3.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4.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5.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活动过程:

蒙氏《认识长短》

(一)预备活动:

走线:幼儿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那根最长那根最短。)(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幼儿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和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小班蒙氏数学教案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小班蒙氏数学教 案大全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考!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模版一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比多少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

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

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小班数学教案完整版

小班数学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班数学教案(粗与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物体的粗与细。 2.学习比较生活中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两根木棒,户外事先选择两颗粗细不同的树。 2.每人一根计算棍和一支铅笔。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两棵粗细不同的树。 1、问:那棵树粗?那棵树细? 2、引导幼儿亲自体验,比较两棵树的粗细。 请三个幼儿手拉手围住粗的树,一个幼儿围住细的树。引导幼儿感知三人围得树粗,一人围得树细。 一.学习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木棍,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细还是粗?如果幼儿说粗,教师就出 示一根更粗的木棍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说细,就出示一根更细的木棍进行比较。 2.教师小结:一个物体是无法进行比较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行 比较粗细。 二、幼儿操作 1.幼儿取出铅笔和计算棍,比较谁粗谁细。 2.幼儿相互比较各自的铅笔和计算棍,谁的粗、谁的细? 四、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粗?什么细? 五、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粗与细”。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物体,那个粗?哪个细?并按要求涂色。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寻找生活中高矮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墙面上粘贴画有大象和老鼠、长颈鹿各山羊的两组画画。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墙上布置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二、游戏:比一比,比较同伴的高矮。 1、教师请一位高个子的幼儿,再请一位矮个子的幼儿,两个幼儿分开站在前面, 引导幼儿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高矮。 3、请两个幼儿背靠背站好同,引导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他们的头部感知个子的高 矮。 三、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比高矮”。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动物,哪个动物高?哪具动物矮?并按要求涂色。 重点提示:比高矮时,引导幼儿要底端对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高矮。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的名称、玩法,并能建立玩具的概念。 2、学习将玩具分类 活动准备 汽车类、飞机类、皮球类玩具,分类筐3个。 活动过程

蒙氏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蒙氏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图形分类内容,此活 动以到“图形王国”参观为主线,让游戏贯穿于活动中。凭门票入场 环节,为下一步分类作好铺垫,以“送图形宝宝回家”形式,自然地 进行图形归类,最后的电脑操作,又体现了班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感受到是在“图形王国”中玩耍,使幼儿在欢乐 愉悦中感受到数学为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发展幼儿的记忆力、观 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 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 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 难点: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知识:幼儿已经分别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场地准备:用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的入口,分别标注圆形、 正方形、三角形图标。 3、教具准备:课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脸谱各一个,展板一块,游戏光盘一盘,电脑,软件, 4、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 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室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比如:由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 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①提问幼儿,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 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 过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 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每一部先提问幼儿,再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最后出示课件验证。 如: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 过渡: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 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①圆形分类:出示圆形脸谱,提问问题:“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教师找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形,引导幼 儿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 们分在一起;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讲解: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 妈妈的宝宝,②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③检验结果后,变化图形脸谱,引起幼儿的兴趣。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图形妈妈为咱们一份礼物: 一张游戏光盘,光盘里有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4、游戏巩固:请幼儿操作游戏《小老鼠的家》,操作过后,引导幼儿说出:“你用哪几种图形为小老鼠盖的房子”,根据操作情况及时 颁发奖品。 三、结束: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 音乐从出口回教室吧 【篇二:《图形的分类》教案】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图形分类》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蒙氏数学《1和许多》

1、学会区别1和许多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所有玩具堆放在一个盆里,幼儿毛巾一条条挂好;铅笔苹果若干 3、操作册第一册17——18。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小鱼游。幼儿在线上站好,一边念儿歌一边游戏念到“一条鱼,水里游”时就请一个小朋友到圆圈中做鱼游的动作;念到“许多小鱼水里游”时,就请全体幼儿到圆圈中做鱼游的动作2.集体活动 区别1和许多 创设情境超市里有好多东西啊,一个一个许多个,小朋友快快来,看看认识哪几个,教师出示教具“超市游戏”将物体摆放在货柜上,让幼儿感知一个货柜和许多物品 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引导幼儿玩“超市游戏”让幼儿感知许多货品卖出时都是一个一个的,

一个一个的货品放在货柜里就成了许多的货品了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放玩具和收毛巾 放玩具:一个盆里有多少玩具?请每个小朋友帮忙,把玩具摆到玩具架上去,应该怎么做?幼儿每人拿1个玩具,要求幼儿说出1个 收毛巾:每个钩子挂着一条毛巾,请小朋友帮老师收在一个盆子里。幼儿每人取一条并说出“我拿了一条”盆里现在又许多条毛巾,幼儿再次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第二组:收铅笔。每人有若干支铅笔。请幼儿一支一支地收起来放在铅笔盒里,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第三组:取、放苹果。出示一筐苹果,请全体幼儿边取苹果边说:“筐子里许多苹果,我拿了一个一个地拿出苹果,把苹果洗净,说:“现在我们要把苹果吃掉。” 4.游戏活动 游戏“蚂蚁搬豆”幼儿随歌曲内容有序表演,音乐开始时,教师请出一名幼儿演蚂蚁,在室内自由走动,随着歌词内容,进行表演搬豆的模仿动作,可以夸大搬不动的着急情绪,如摇头、跺脚等,然后跑回来,向许多小朋友招手,大家一起去搬豆,高兴的扛着大豆回家,体验人多力量大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完成《操作册》17到18页

蒙氏数学

蒙氏数学教具展示顺序 1.第一个柜子:数与量的对应 数棒、砂纸数字、纺锤棒箱、零的游戏、数字与筹码、(彩色串珠) 2.第二个柜子:量的认识 数的形成、银行游戏、寒根板(1、2)、 100 10000串珠链、邮票游戏、点的游戏。第二个柜子与第三个柜子放串珠架 3.第三个柜子:十进法 接龙游戏(加算、减算)、乘法鸟瞰图、一百板和数宇卷(位置不固定) 4.第四个柜子 加法板乘法板减法板除法板分数小人分数延伸工作 数棒 直接目的:了解数的集合体。(量) 记忆从1——10的名称。(数词) 间接目的:为十进法做推备。 导入数的概念. 展示步骤:1、感官展示。2、认识量。3、量与砂纸数字板结合。4、合十。5、加算。 砂纸数字 直接目的:幼儿认识0——9的数字和数词。 间接目的:为数字书写做预备。 注意亊项:注意书写的笔顺。 展示步骤:1、名称练习(三阶段教学法)根据幼儿情况分两次进行 2、取量练习 3、制作砂纸数字 数棒与数字 直接目的: 认识1——10数字与量的关系。 间接目的:进入十进法的准备。 数量概念的导入。 展示步骤:1、数棒与砂纸数字对应。2、砂纸数字与数棒相对应 纺锤棒箱 直接目的:指导0的概念。 加强数与量的结合的概念。 间接目的:练习9以内的点数。 晨示步骤:有两种展示方法。(美国、台湾) 零的游戏 直接目的:加强0的概念的练习。 间接目的:线习9以内的点数. 展示步驟:1、第一次零在老师手里。2、第二次零在幼儿手里。 数字与筹码 直接目的:了解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种。 间接目的:认识数的念法与相同量的关系。 展示步驟:1、配合数字排列红色筹码。2、奇数与偶数的名称练习。

小班蒙氏数学《1和许多》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小班蒙氏数学《1和许多》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活动目标 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活动准备袋子、两个装满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环境布置有一和许多科学:蒙氏《“1”和许多(一)》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组织幼儿听着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区别1和许多 出示2个神秘袋: 师:猜一猜袋子里装的什么?你们知道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了多少块花片吗?”(教师晃一晃袋子,幼儿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不同的数量)。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的装一个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来很少,摇摇没什么声音;“许多”摸起来满满的,摇一摇有声音。 2、出示2个摇摇瓶:教师拿瓶子摇,请幼儿听豆子在瓶中摇晃发出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豆子在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哪个瓶子里装了1粒豆子?哪个瓶子里装了”许多“粒豆子?” 教师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请幼儿观察“1”和许多粒豆子。同时摇晃瓶子,辨别“1”和许多。 小结:装“1”粒豆子的瓶子,摇晃是发出的声音很脆,“许多”粒豆子发出的声音很响,“哗啦哗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儿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1、出示毛巾架,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师:瞧!在老师这儿呢。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知道吗?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一组一组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自己的号数上。 师:你们的毛巾都在哪?现在毛巾架上有几条毛巾? 师小结:你们每个人手上的毛巾,一个人只有一条,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许多条毛巾,一条一条毛巾,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 (四)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我们教师有些东西是一个的,我些东西是许多的,等一下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K12学习】小班蒙氏数学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是一套通过"游戏"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材。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过兴致勃勃地操作蒙氏数学纸面教具、完成配套的练习(涂画、剪切、粘贴)等,就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小班蒙氏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一:蒙氏数学《认识颜色及配对》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 2、尝试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色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即时贴点点;。 2、教具准备:“色卡”彩色笔和笔帽;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彩娃娃及相应的上衣;白纸、白纸、固体胶。 3、操作册3~4页。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河教师一起走线,教师变换两臂动作:屈肘—侧平举—摸肩—上举,幼儿模仿。另一教师在另一处,给每一位经过的幼儿额头上贴一个颜色点点。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教师里来了三位新朋友,他们是小红、小黄、小蓝。 (1)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 颜色配对 (3) 幼儿自由操作学具“色卡”进行颜色配对 3、游戏活动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二: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通过辨认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2.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发展观察、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活动难点 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小班蒙氏数学

小班蒙氏数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蒙氏数学小班下教案

第1周下午 活动内容:配对(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个相同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 2、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熊的一家”。4种颜色的彩笔:与彩笔同色的4个篓子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袜子和手套,4种颜色的彩笔及相应颜色的笔篓,幼儿打击乐器;大小不一的按扣若干,大小不同的锁和钥匙,螺钉与螺帽,锤子和钉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动一动。幼儿一边按节奏《动一动》(儿歌附后)一边走线,并做相应动作,走、跑、跳等交替进行。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彩笔对对碰”。 (1)请幼儿看一看桌子上的彩笔,教师问:“小朋友,这些彩笔的笔帽哪里去了?我们把它找回来吧!” (2)教师示范:给红色的彩笔戴上红色的笔帽。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红色的笔就找红色的笔帽,然后放在红色的篓子里。 (3)幼儿操作彩笔。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及时指导。 引导幼儿找与彩笔相同颜色的笔帽。完成后,让幼儿按颜色将彩笔放入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3、游戏活动:“对对碰”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1-2页的活动 第2周 活动内容:按一种特征分类(数学)

活动目标: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熊的一家”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等),摸箱;各色塑料雪花片及彩色一珠子 3、《操作册》第2册第3-4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线上游戏:幼儿一边念儿歌《小小手》,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1)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教师就出示个就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黄色……教师就出示相应的颜色标记,并小结:它们的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黄色的……。 (2)幼儿自主探索分类标准。 提出活动要求:给小熊一家的用品分类。分类的特征可以自己来设计,想好后按这种特征将所有的物品分完。 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小结。 4、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3-4页的活动。 第3周 活动内容:变得一样多(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3、乐于探索,相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青蛙头饰一个;布置一个娃娃家(里面有4个小板凳,其它根据情况设置)

小班蒙氏数学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幼儿园小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小班数学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 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 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 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 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 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 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 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 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 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 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 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 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 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 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 操作的兴趣。 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活动) 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活动)一、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物体的粗与细。 2.学习比较生活中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两根木棒,户外事先选择两颗粗细不同的树。 2.每人一根计算棍和一支铅笔。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两棵粗细不同的树。 1、问:那棵树粗?那棵树细? 2、引导幼儿亲自体验,比较两棵树的粗细。 请三个幼儿手拉手围住粗的树,一个幼儿围住细的树。引导幼儿感知三人围得树粗,一人围得树细。 一.学习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木棍,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细还是粗?如果幼儿说粗,教师就 出示一根更粗的木棍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说细,就出示一根更细的木棍进行比较。 2.教师小结:一个物体是无法进行比较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 行比较粗细。 二、幼儿操作 1.幼儿取出铅笔和计算棍,比较谁粗谁细。 2.幼儿相互比较各自的铅笔和计算棍,谁的粗、谁的细? 四、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粗?什么细? 五、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粗与细”。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物体,那个粗?哪个细?并按要求涂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寻找生活中高矮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墙面上粘贴画有大象和老鼠、长颈鹿各山羊的两组画画。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墙上布置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二、游戏:比一比,比较同伴的高矮。 1、教师请一位高个子的幼儿,再请一位矮个子的幼儿,两个幼儿分开站在前面, 引导幼儿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高矮。 3、请两个幼儿背靠背站好同,引导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他们的头部感知个子的高 矮。 三、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比高矮”。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动物,哪个动物高?哪具动物矮?并按要求涂色。 重点提示:比高矮时,引导幼儿要底端对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高矮。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欢迎大家前来参考! 模版一 ——比多少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_@我是分割线@_@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

小班蒙氏数学修订稿

小班蒙氏数学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蒙氏数学

蒙氏数学小班(上) (1-2)颜色配对 (3-4)求异同 (5-6)归类 (7-8)按规律排序 (9-10)对应 (11-12)认识长短 (13-14)按长短排序 (15-16)区别“1”和许多 (17-18)比多少 (19-20)3以内点数 (21-22)4以内点数 (23-24)5以内点数 (25-26)圆形 (27-28)正方形 (29-30)图形分类 (31-32)区别上下 蒙氏数学小班(下) 1-2页:配对 3-4页:按一定特征分类 5-6页:变得一样多 7-8页:按大小排序 8-9页:比较高矮 11-12页:按高矮排序 13-14页:对应 15-16页:2的形成 17-18页:3的形成 19-20页:4的形成 21-22页:5的形成 23-24页;5以内按数取物 25-26页:目测数群 27-28页:认识长方形 29-30页:感知三角形 31-32页:认识前后、里外 蒙氏数学中班(上) 1-2页:物体对应 3-4页:按粗细排序 5-6页:10以内的点数 7-8页:目测数群 9-10页:6、7的形成 11-12页:数物结合6、7 13-14页:8、9的形成 15-16页:数物结合8、9 17-18页:10的形成 19-20页:数物结合(10以内)21-22页:数字标记 23-24页:描数字(一) 25-26页:描数字(二) 27-28页:序数1-5 29-30页:序数6-10 31-32页:复习序数33-34页:10以内的倒着数 35-36页:半圆形 37-38页:椭圆形 39-40页:梯形 41-42页:复习几何图形 43页:图形拼搭 44页:图形分割 45-46页:区别上、中、下 47-48页:逻辑关系 蒙氏数学中班(下) 1-2页:按两种特征分类 3-4页:比较宽窄 5-6页:按规律排序 7-8页:认识时间(一) 9-10页:认识时间(二) 11-12页:复习基数和序数 13-14页:20以内点数 15-16页:认读50以内的数 17-18页:数物结合(一) 19-20页:数物结合(二) 21-22页:复习数物结合 23-24页:20以内的倒着数 25-26页:数的守恒(5以内) 27-28页:数的守恒(10以内) 29-30页:认识单数、双数(一) 31-32页:认识单数、双数(二) 33-34页:复习单数、双数 35-36页:相邻数2-5 37-38页:相邻数6-9 39-40页:10以内数的等差关系 41-42页:平行四边形 43-44页:图形分类 45-46页:图形联想 47-48页:发现关系 蒙氏数学大班(上) 1-2页:多角度分类 3-4页:多角度排序 5-6页:测量(一) 7-8页:测量(二) 9-10页:认识“0” 11-12页:5的分解、组合 13-14页:5非人加法 15-16页:5的减法 17-18页:复习5以内加法、减法 19-20页:6、7的分解、组合 21-22页:6、7的加法 23-24页:6、7的减法 25-26页:复习6、7的加法、减法 27-28页:8、9的分解、组合 29-30页:8、9的加法 31-32页:8、9的减法 33-34页:复习8、9的加法、减法 35-36页:10的分解、组合 37-38页:10的加法 39-40页:10的减法 41-42页:复习10的加法、减法 43-44页:1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45-46页:多边形 47-48页:面积守恒 48-50页:正方形 51-52页:长方形 53-54页:球体 55-56页:认识左右 57-58页:认识货币(一) 59-60页:认识货币(二) 61-62页:简单规律 63-64页:简单推理 蒙氏数学大班(下) 1-2页:感知过去、现在、将来 3-4页:认识日历(一) 5-6页:认识日历(二) 7-8页:认识整点 9-10页:认识半点 11-12页:二等分 13-14页:四等分 15-16页:认读100以内的数 17-18页:按数群计数 19-20页:感知数位 21-22页:数与量的对应 23-24页:写数字 25-26页: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 法 27-28页:学习20以内的加法(一) 29-30页:学习20以内的加法(二) 31-32页:学习20以内的减法(一) 33-34页:学习20以内的减法(二) 35-36页: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37-38页:整10加、整10减 39-40页:分类计数 41-42页:简单统计 43-44页:连加、连减 45-46页:相同数相加(一) 47-48页:相同数相加(二) 48-50页:平均分配(一) 51-52页:平均分配(二) 53-54页:圆柱体 55-56页:体积守恒 57-58页:容积守恒 59-60页:复习形和体 61-62页:运用货币(一) 63-64页:运用货币(二)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教案:《对应》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游戏形式贯穿始终,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或接触过的玩具作为辅助材料,真正做到了《纲要》中所说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坐椅子、喝杯水、吃萝卜、当司机等形式来感知一一对应,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小班蒙氏数学活动:感知三角形

小班蒙氏数学活动:感知三角形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游戏中体验乐趣。 2、感知各种三角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找出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3、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并乐于在生活中辨认三角形。 活动准备: 1、蒙氏线、各种三角形及图片、吸管、音乐、相机、投影仪。 2、学具:构成三角形、操作册第2册第29页、连线变出三角形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向客人老师问好,走三角形线。 提问: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现在站成了几排?(三排)有几个人站在角上?(三个) 线上游戏:变出三角形玩法:师幼同念儿歌:变变变变,变出三角形?你用什么变?我用手(或脚等身体部位)来变,跟随儿歌用身体各部位变出三角形。 二、集体活动: 1、感知三角形的形成:请幼儿用吸管在地上摆出各种三角形,教师用相机帮幼儿记录。 2、感知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集体验证三角形的特征。 (1)请幼儿用投影仪观看自己刚才摆出的各种三角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三角形是否完相同。并小结:三角形有各种各样的外形。 (2)教师依次拿出各种样子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这不同的三角形。并小结:这些三角形虽然样子不同,不过它们都是三角形它们都有三个角,三个边。 (3)请幼儿每人拿一个三角形,摸一摸三角形的角和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的不同样子。 4、尝试找出相同的三角形。 请幼儿玩游戏:找朋友(请幼儿听教师指令,根据自己手中三角形的外形,找到拿着与自己完全相同三角形的好朋友,一起合影留念)。 三、分组活动: 红组: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9页。黄组:用已有的三角形进行拼图。 绿组:将相同颜色的点连线,变出不同外形的三角形。 四、收拾学具,交流小结。 五、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每人找一张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客人老师。 六、和客人老师道别,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蒙氏数学

目地要求: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准备:袋子、两个装满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环境布置有一和许多。 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组织幼儿听着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区别1和许多 出示2个神秘袋: 师:猜一猜袋子里装的什么?你们知道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了多少块花片吗?”(教师晃一晃袋子,幼儿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不同的数量)。 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的装一个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来很少,摇摇没什么声音;“许多”摸起来满满的,摇一摇有声音。 2、出示2个摇摇瓶: 教师拿瓶子摇,请幼儿听豆子在瓶中摇晃发出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豆子在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哪个瓶子里装了1粒豆子?哪个瓶子里装了”许多“粒豆子?” 教师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请幼儿观察“1”和许多粒豆子。同时摇晃瓶子,辨别“1”和许多。 小结:装“1”粒豆子的瓶子,摇晃是发出的声音很脆,“许多”粒豆子发出的声音很响,“哗啦哗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儿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1、出示毛巾架,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师:瞧!在老师这儿呢。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知道吗? 师小结: 老师这里有很多条毛巾,是不是?现在老师要把这许多毛巾分给小朋友。 (1)分毛巾给每位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师: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条毛巾啊?老师刚才有几条毛巾啊? 师小结:老师有许多条毛巾,现在把毛巾分给你们了,你们手上有几条毛巾?许多条毛巾分给你们就变成了每个人只有一条毛巾了,许多就变成了很多个“1”。 (2)挂毛巾,感知很多个“1”可以变成许多。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一组一组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自己的号数上。 师:你们的毛巾都在哪?现在毛巾架上有几条毛巾? 师小结:你们每个人手上的毛巾,一个人只有一条,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许多条毛巾,一条一条毛巾,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 (四)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我们教师有些东西是一个的,我些东西是许多的,等一下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小班蒙氏数学

小班蒙氏数学《五以内的数》(附说课) 活动名称:小班蒙氏数学 活动内容:5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会辩认数字1、 2、 3、 4、5,了解1、2、3、4、5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1、2、 3、 4、5取相应的实物。 3、增强对数字的敏感性。 4、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分组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一个数字转盘;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5; 工作台;物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印章若干12个;左边写好数字,右边画了格子的作业纸; “数、物拼板”12份 “数字卡片”中空心数字1——5;水彩笔12份。 3、活动室准备:在每个桌子摆放1、2、3、 4、5的数字。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老师一起走线,教师变换两臂动作;叉腰——侧平举——摸肩,幼儿模仿。另一教师在另一处等待,给每一位经过的幼儿发一张数字卡片。(1—5的数字卡片) 线上游戏:辩认数字1——5。 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去寻找数宝宝的家,找到了就坐下来。 请手上拿着数字1的小朋友把“1”字举起来,请你们坐到1号桌上。 依次请其他的孩子坐到座位上去。 2、集体活动。 A教师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数字转盘上有什么?”(指针和数字) B教师转动转盘,待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数字几,就请幼儿集体大声的读出这个数字。 C5以内的按数取物。 现在请小朋友《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 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a每个幼儿一套1——5的物卡,请幼儿根据转盘上的数字举 相应数量的物卡。请3—5名幼儿转动数字转盘,其他幼儿在读出数字的同时要从工作台上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B操作“数物拼板” 出示物卡,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相对应的数字放在拼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