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案例

急性白血病案例
急性白血病案例

护理专业经典案例

案例描述:

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入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问题:

(1)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

(2)写出该患者的预期目标

(3)护理措施及评价。

案例分析:

(1)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白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有关

(2)护理目标:

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体温下降至正常

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体位

保持病室清洁

保持皮肤、口腔卫生

饮食

寒战和大量出汗的护理

降温护理

有关检查的护理

药物护理

出院指导

(3)评价:

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218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全科临床论著】 218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赵皓,余晾,吕合作,郑宏波,项平 【摘 要】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 M)对218例初诊急性 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 (C D7)表达。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14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 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结论 FC M免疫分型是在细胞形 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 【中图分类号】 R733.7 R44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152(2010)1021239202 Ana lysis of Imm unophenotype in218Ca ses w ith Acute L eukem i a by Flow Cyto m etry ZHAO Hao,YU L iang,LV He2zuo, et al.Central L aboratory,the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of B engbu M edical College,B engbu233004,A nhui,China 【Abstract】O bjecti ve To exp l ore the acute Leukem ia i m munophenotype and its diagnosis value.M ethods A ssay the i m mune phenotype in218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 m ia by fl ow cyt ometer.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 oid leukem ia(AML)ex2 p ressed more than t w o kinds of myel oid antigens;part of the m 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CD7).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y m2 phoblastic leuke m ia(ALL)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part of them exp ressed one or t w o kinds of myel oid antigens.Fourteen patients with m ixed acute leuke m ia(MAL)showed t w o kinds or more ly mphoid and myel oid antigens.Four patients with chr onic granular differentiated t o acute ly mphatic leukem ia not only exp ressed myel oid antigens but als o 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 Conclusi on The i m munophenotype by fl ow cyt ometry is the i m portant supp lementary t o acute leuke m ia diagnosis and typ ing in mor phol ogy and cyt oche m ical dyeing foundati on. 【Key words】 Acute leuke m ia;I m munophenotype;Fl ow cyt ometry 白血病细胞是一种高度异源性、异质性并具有一定增殖活力的恶性细胞。传统的F AB(法国、美国和英国形态学标准)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进行的,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有其局限性。流式细胞术(Fl ow cyt ometry,M)是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和胞内的特异性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对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进行更精细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弥补F AB分型的不足,对确定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采用FC M对218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218例患者为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2月血液科住院患者,年龄10~79岁,男性132例,女性86例。112 研究方法 1.2.1 取材 E DT A2K2抗凝骨髓或血液标本1m l。 1.2.2 仪器与试剂 F 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购自BD公司。单克隆抗体:F I T C标记的CD2、C D33、HLA2DR、C D15、CD10,PE 标记的CD7、C D13、C D34、C D11b、C D19,Per CP标记的CD45, APC标记的CD5、CD14、CD20、C D45,同型对照I gG1/I gG2a以及混合抗体CD3/M P O/CD79a,透膜剂F I X&PER M及溶血素,以上试剂均购自BD公司,鞘液为自配的P BS缓冲液。 1.2.3 试验方法 表面标志染色: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E D2 T A2K2抗凝骨髓或血液50μl,按表1中的抗体组合分别加入相应的抗体或同型对照(F I TC、PE及PercP标记的抗体为30μl, APC标记的抗体为5μl)室温避光孵育15m in,分别加1000μl 溶血素,室温避光孵育10m in,离心去上清,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入0.5m l P 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胞内标志染色:先用CD452APC同上进行表面染色、溶血、洗涤,然后加200μl 作者单位:233004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通讯作者:赵皓,电子信箱:icecool1980@https://www.360docs.net/doc/d76080922.html, 固定液室温固定细胞15m in,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200μl透膜液及胞内染色抗体或同型对照30μl,室温避光孵育10m in,离心去上清,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入0.5m l P 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检测结果采用Cell Q uest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在FSC/SSC散点图中,根据细胞大小和颗粒度进行设门选中有核细胞群体;然后,在C D45/SS C散点图中,根据CD45表达强度和颗粒度,对有核细胞进行设门,选中幼稚细胞群体;最后,再对幼稚细胞群体进行分析,确定各种标志的阳性率。判断阳性的标准为:胞内染色标志CD3/M P O/CD79a>10%,其他表面标志>20%。 表1 AL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抗体组合 抗体A1A2A3A4A5A6B1B2 F I TC I gG1CD2CD33DR CD15CD10I gG1CD3 PE I gG2a CD7CD13CD34CD11b CD19I gG2a MP O Per Cp CD45CD45CD45CD45CD45CD45-CD79a APC I gG1CD5--CD14CD20CD45CD45 2 结果 119例经临床确诊的AM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 P O(95.80%)、C D13(90.76%)、C D33(81.51%)、HLA2DR (73.95%)、CD34(54.62%)、CD15(30.25%)、C D11b (22.69%)、CD14(10.92%),其中有19例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C D7的表达。 经临床确诊为ALL的83例患者中,经FC M免疫分型,有21例为T系AL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CD3 (100.00%)、C D7(100.00%)、CD2(90.48%)、CD5(85.71%)、HLA2DR(61.90%)、C D34(42.86%),其中有4例患者伴有CD13等髓系抗原的表达;有62例为B系AL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CD79a(100.00%)、CD19(93.55%)、CD20 (82.26%)、C D10(69.35%)、HLA2DR(83.87%)、CD34 (69.35%),其中有5例患者伴有CD13等髓系抗原的表达。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得护理 时间:2013年12月15日 地点:内二护办室 责任护士:张艳利 参加人员: 张艳利: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急性白血病患者得护理。现在先介绍一下患者得病史。 患者基本情况:31床张斌男34岁主诉:反复发热3月伴阵发性呼吸困难予2013年12月11日13:39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T36。6℃P:92次/分BP:110/60mmHg 辅助检查:红细胞16。82/L ,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0/L 治疗经过:给予护胃、止血、输血、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营养等对症处理。 许小红:概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得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得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与BCR—ABL融合基因。病程发展缓慢,脾脏肿大、由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胡静: 病因:1、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与重组等改变

2、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3、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汪柳:临床表现: 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得发展。半数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得贫血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得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就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就是出血得主要原因。4常伴有器官与组织浸润得表现①淋巴结与肝脾肿大②骨骼与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③眼、口腔与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与失明。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⑤睾丸:无痛性得肿大,多为一侧。⑥还可浸润其她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穆倩玉: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得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有感染得危险与粒细胞减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 时间:2013年12月15日 地点:内二护办室 责任护士:张艳利 参加人员: 张艳利: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现在先介绍一下患者的病史。 患者基本情况:31床张斌男34岁主诉:反复发热3月伴阵发性呼吸困难予2013年12月11日13:39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T36.6℃P:92次/分BP:110/60mmHg 辅助检查:红细胞16.82/L ,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0/L 治疗经过:给予护胃、止血、输血、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营养等对症处理。 许小红:概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病程发展缓慢,脾脏肿大。由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 胡静: 病因:1、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和重组等改变2、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3、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汪柳:临床表现: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的发展。半数

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的贫血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4常伴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③眼、口腔和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和失明。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⑤睾丸:无痛性的肿大,多为一侧。⑥还可浸润其他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穆倩玉: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的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 预感性悲哀与患白血病和感受到死亡威胁有关 4潜在的危险与贫血、发热、出血有关 何玉露: 护理措施:1、 根据病人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可与病人共同制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5

---------------------------------------------------------------最新资料推荐------------------------------------------------------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4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4 ㈩病理形态学骨髓病理活检可较全面地了解骨髓造血的情况,可弥补骨髓穿刺局限性的不足,尤其是对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增生减低,骨髓脂肪化、纤维化或合并骨髓坏死等情况下更适合做病理检查。 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已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1975~1976 年,法国、美国、英国的 7 位血液学者在伦敦、巴黎先后观察了大量的血及骨髓标本,讨论并制订了急性白血病分型方案,称为 FAB分型。 他们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型和非淋巴细胞型(髓细胞白血病),前者可分为 L1、L2、L3,后者可分为 M1~M6。 后又经多次修改及补充,1985 年又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划为M7,1991 年又提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0)。 FAB 分型方法已被国外广泛采用。 我国在 1978 年南宁的全国血液学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同年 12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内科学会会议上又进行了修改。 1986年 9 月在天津会议上又对 ANLL 的分型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以使国内的诊断标准尽可能地与国外的 FAB 分型相吻合。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 FAB 分型还在不断补充、修改、完善。 分型新的发展会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预后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 20

有更大的推动。 ⒈按白血病细胞系可分为淋巴细胞型及非淋巴细胞型(髓细胞型)。 ⒉急性白血病的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 L1、L2、L3 3 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 8 个亚型: 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M3b)、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M4b、M4c、M4E0)、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急性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⒊特殊类型的白血病低增生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浆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成人 T 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未分化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⒋急性白血病各亚型的具体标准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特点: 见表 81-5。 表 81-5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各亚型细胞特征项目细胞大小核染色质核形核仁 L1 小细胞为主较粗,结构一致规则偶有凹陷或折叠不见或小而不清楚 L2 L3 大细胞为主,可大小不一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较疏松,结构不一致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 意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13例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13>CD33>CD15>CD14,AM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为35.40%。113例患者中有28例(24.78%)伴有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表达阳性率为71.43%,其次CD19表达阳性率为35.71%。Ly+AML与Ly-AML相比较,两者在个别形态学亚型、临床体征及CD3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CD+34组CR率(69.23%)较其阴性组(78.05%)低,但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y+AML组CR 率为52.94%(9/17),低于Ly-AML组78%(39/50),其中,CD+7组CR率(41.67%)与其阴性组(80%)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 患者高表达CD13、CD33,部分患者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CD34及CD7阳性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骨髓细胞 随着系列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广泛开展,使白

血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分型,而免疫标记结合FAB(法、美、英三国学者制定)形态学分型[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亚型的鉴别及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的发现、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本文对1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02—2007年间的住院初治AML患者113例,男58例,女55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39岁。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而确诊。FAB分型:M04例,M114例,M230例,M318例,M49例,M528例,M65例,CML急变5例。 1.2 免疫表型分析受检者抽取骨髓或外周血经肝素抗凝,采用活细胞三色免疫荧光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型号为FACS Calibur,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通过二维点图分析抗原表达情况;所用单克隆抗体均为美国BD公司产品。B淋巴细胞系单抗:CD10、CD19、CD20;T淋巴细胞系单抗:CD3、CD5、CD7;髓系单抗:CD13、CD14、CD15、CD33;造血干/祖细胞单抗:CD34。结果判定用Cell Quest 软件分析,CD45/SSC设计中的白血病细胞群表面标记检测阳性率≥20%判断为阳性。 1.3 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标本采自治疗前骨髓,用直接培养法和24h短期培养法,按常规制备染色体并进行R显带染色分析20~30个中期分裂相,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制(ISCN)》(1995)

一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一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 高温 2贫血 3初学 4感染 5疼痛 6高尿酸血症7DIC8化疗 9鞘化疗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入院方式不行,轮椅或平车 2 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情况 3 甚至,瞳孔,肌力情况 4贫血的及活动能力:贫血貌,胸闷,气急,心悸等 5初雪的不稳及症状体征:皮肤黏膜,鼻,牙龈出血,消化道,泌尿道,颅出血,女性患者月经量等 6感染的部位,症状体征:呼吸道肺部感染扁桃体炎牙龈炎,咽峡炎,皮肤臃肿,肛周炎,肛旁脓肿,败血症等 7疼痛情况:胸骨压痛,关节炎,骨骼的疼痛 8实验室: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9饮食习惯及全身营养状况 10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 11生活及工作环境 12过去史,家族史 13用药情况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及甚至,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疼痛措施 2全身营养状况 3心理活动和情绪波动 4感染情况,呼吸系统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是否完整,牙龈,咽峡,肛周,肛旁等局部皮肤粘膜有无红,肿,热,痛等。消化系统评

估大便的颜色,两,次数,性状及腹部体征,泌尿系统评估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他脏器及全身感染的症状体征 5感染性休克密切注意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末梢循环,尿量等情况 6贫血情况评估睑结膜,甲床口唇颜色,面色,有无胸闷,心悸,气急情况及活动前 后生命体征的改变 7出血情况评估有无皮肤粘膜,鼻,牙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女性患者月经量及其它脏出血的症状体征 8颅出血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感觉鱼洞,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情况 9 器官组织侵润情况,评估有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有无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牙龈有无增生,肿胀,局部皮肤有无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皮肤结节, 有无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抽出,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表现及男性幼 儿或青年有无睾丸无痛性肿大,有无心律紊乱,心衰,呼吸困难等情况 10正确记录24小时尿量,进出量 11 深静脉置管情况 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结果 13辅助检查,新潮BUS 胸片,CT等 14对症支持治疗及用药效果 干预措施 1休息和活动 轻度贫血,乏力无力者可适当活动 缓解期的患者,可是体力情况鼓励活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 保持病史的安静和整洁,避免受凉,潮湿 中重度贫血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 饮食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急性白血病稿件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恶性肿瘤性疾病。疾病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并呈克隆性增生。因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能力,而分化成熟受阻,使得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聚积、抑制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并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而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和体征。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自然病程少于6个月,骨髓中原始细胞在30%以上。根据细胞形态学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1ymphocy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1ymphocytic leukemia,ANLL)。 主要病因 1.病毒因素:已有证据证明,从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逆转录的白血病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C型,又称C型逆转录病毒。以前也曾在患者白血病细胞中发现过病毒样颗粒。近年来有较多的资料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可能是人类白血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1978年、1980年日本、美国也从人T细胞白血病中成功的分离出逆转录病毒,统一命名为HTLV。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2.遗传因素:有统计资料表明,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症易发生白血病。如先天愚型(Down氏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Bloom综合征、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共济失调以及骨发育不全等遗传缺陷性疾病可诱发白血病。在同卵孪生子女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病机会比正常人高达25%,而且所患的是同一白血病类型。另外,亲兄弟之间患同一类型白血病机会也比正常高出4倍。但在确定遗传因素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后天与环境因素。 3.放射因素:电离辐射可诱发白血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长岛、广岛分别爆炸了原子弹,此后5年,这两个地区发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其他地区的17倍与30倍。从大剂量接触放射线到发病时间可有一较长的潜伏期,最低5年,最长可达25年。究竟接受多大剂量放射线后才能引起细胞克隆的畸变,尚难以确定,这与接触者所处环境以及对放射线敏感度有一定关系。 4.化学因素:苯及其衍生物与白血病发生关系密切,可高达13/105,比一般人高出2~3倍,且50%是急性白血病。从接触苯及其衍生物到发病的潜伏期为6个月~72个月不等。有报道化学药物中的氯霉素、保泰松、安眠药、镇静药、细胞毒药物、某些溶剂、杀虫剂等均可疑为诱发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5.某些血液病:某些血液病的晚期可发生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 发病机理 目前认为,病毒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前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当逆转录病毒进入细胞浆后,病毒去掉被膜释放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为互补的DNA,再经过DNA依赖性DNA多聚酶作用,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DNA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DNA内进行复制,但并不影响宿主细胞生长、发育。同时,前病毒整合于某种原癌基因附近,引起该基因的转录加强,转录因子活化可引起特异基因异常表达,在增殖过程中基因点突变的发生,也是发病的关键步骤。抑癌基因失活,染色体部分缺失或完全丢失,肿瘤和骨髓基质细胞可能通过自分泌及与具有细胞因子受体的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使细胞增殖加强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病史简介: 概念:急性白血病为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急剧增生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贫血、感染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分类: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L1 型:原始和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 )胞浆较少L2 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L3 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泡浆嗜碱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急非淋)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病因: 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和重组等改变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临床表现: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的发展。半数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的贫血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4常伴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③眼、口腔和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和失明。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⑤睾丸:无痛性的肿大,多为一侧。⑥还可浸润其他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病例介绍:122床孙勇男30岁主诉:确诊AML-M2a3月, 入院化疗。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明确诊断为AML-M2a,之后行2次化疗,第一次为DA方案{(DNR 100mg,d1-3)及(Ara-C 0.1 im Q12h d1-5)},第二次为中剂量Ara-C方案(Ara-C 1.5g Q12h,d1-3)化疗结束于2012.1.1。现入院拟行第3次化疗,门诊以“AML-M2”收入院。自上次化疗结束至今,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时:T 36.5摄氏度P 78bpm R 20bpm BP 118/67mmHg.神清,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bpm,率齐,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既往有小肠疝气史,余无特殊,否认药敏史。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的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护理目标:活动耐力增强 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可与病人共同制定日常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的适量活动; 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将常用物品置于易取处,避免因体力消耗而加重心悸、气短症状; 饮食方面注意给予低油、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在化疗期间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活动耐力良好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年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已列足首位,死亡率较高。而长期存活率也不容乐观,例如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瘤,其成人2年生存率国外先进水平才30%-50%,国内不足30%,疗效差的甚至不到10%。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介绍 1、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发热大多数是由感染所致。 (2)出血:早期可有皮肤粘膜出血;继而内脏出血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贫血:进行性加重。 (4)白血病细胞的浸润表现: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压痛。亦可表现其他部位浸润,如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大部分患者均有贫血,多为中重度;白细胞计数可高可低,血涂片可见不同数量的白血病细胞;血小板计数大多数小于正常。 3、骨髓检查:形态学,活检(必要时)。 4、免疫分型 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6、有条件时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此外,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定稿版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着,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着,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形态学】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ANC原始+幼稚≧50% (FAB1976) ANC原始(包括Ⅰ及Ⅱ型)≧30%,若幼红≧50%,则按NEC中原始细胞的比例来鉴别M6和MDS。(FAB1985修订) 急非淋亚型标准 M1 NEC 原始≧90% POX或SBB≧3% M2 NEC原始细胞30~﹤90% ,单核细胞﹤20% ,若血象各期单核细胞﹥5000/mm3, 需作溶菌酶和细胞学以排除M4。 M2b:原始细胞常﹤30%,以有核仁而明显核浆失调者“中幼粒”﹥30% 为主。 M3 NEC之异常早幼粒≧50%,当﹤50~﹥40%时,早幼粒/原始粒在3:1以上。 粗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 细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 微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早幼粒常﹤40% M4 a幼单及成熟单核≧20~﹤80%,原粒~分叶核粒≧30~﹤80%,血象原幼成熟单核≧5000/mm3。 b BM符合而血象不符时,溶菌酶需大于正常3倍或细化提示20%以上的早期细胞为单核。 C BM不符合(象M2)而血象单核(+)时也需溶菌酶及/或细化证实。 符合上述a、b、c之一者均可定M4 M4E:嗜酸性细胞占NEC﹥5%。 M5 NEC原、幼、成熟单核≧80%,需作酯酶及溶菌酶。 M5a 原单≧80% , POX或SBB可以﹤3% M5b 原单﹤80% M6 ANC﹥50%为幼红, NEC中原始细胞≧30% M7 原始巨核≧30%,需作PPO染色及/或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检测 NEC 指粒和单核,不包括红、淋巴、浆、网状等 ANC指所有BM中有核细胞。 急淋亚型标准 L1 ≧75%原幼细胞N/C增高;≧75%核仁不清晰。 L2 ≧25%原幼细胞N/C降低;≧75%核仁明显。 若有矛盾,则按一下确定:≧25%原幼细胞核型不规则;≧50%属大细胞。有两者之一者符合为L2,均不符合的为L1。 细则说明;(1)N/C上升:无胞浆或细胞一侧狭边状浆胞浆占总面积﹤10%。 N/C下降:胞浆占总面积﹥20%。 (2)核仁不清晰:与周围染色质界限不清或仅一个小核仁。 核仁明显:大,周围有染色质浓集或多个小核仁。 (3)核形不规则:肾形,或因不规则而核形被明显歪曲。 (4)大细胞: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淋巴的直径。 L3 原幼细胞一致地大,核染质均一性,核规则圆,多数细胞明显有核仁,胞浆量中等,深蓝色,多数细胞有空泡。

第十章 急性白血病

第十章急性白血病 本章考点 1.M0的实验诊断 2.M1的实验诊断 3.M2的实验诊断 4.M3的实验诊断 5.M4的实验诊断 6.M5的实验诊断 7.M6的实验诊断 8.M7的实验诊断 一、M0的实验诊断 1.血象: 白细胞数较低,血小板可较低或正常,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骨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原始细胞大于30%,红系、巨核系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减低。 3.细胞化学染色:POX及SB染色为阴性或阳性率小于3%。PAS及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 4.免疫学检查:免疫细胞化学MP0阳性。免疫表型表达为髓系分化抗原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种阳性。不表达B系特异性抗原和T系特异性抗原,可表达未成熟标志CD34,TdT,HLA-DR。也有免疫细胞化学MP0阴性,但表达髓系分化抗原。 二、M1的实验诊断 1.血象: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4.免疫学检验:本型往往显示HLA-DR、MP0、CD34、CD33及CD13阳性,CD11b、CD15阴性。CD33阳性者CR率高,CD13阳性、CD33阴性者CR率低。 三、M2a型的实验诊断 1.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6)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约见于1%的AML,主要为本型。 4.免疫学检验:表达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 DR、CD13、CD33和CD57阳性。 5.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检出率高达90%。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 四、M3的实验诊断 1.血象: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轻度到中度减少,部分病例为重度减少。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

急性白血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鉴别诊断:(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鉴别根据细胞形态的差别。(3)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巨幼贫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大小一致核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发育落后于胞浆。PAS反应常为阴性。(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检查可鉴别。(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 小体。治疗:(1)一般治疗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碱化尿液。(2)化学治疗①化学治疗的策略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完全缓解的要求a.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b.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c.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②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A.药物组合应符合以下各条件:a.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b.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c.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B.经诱导缓解达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阶段的治疗4~6疗程。然后进入维持阶段。③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常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方案)、(VAP方案)即VP方案加门冬酰胺酶。(VDP方案)、(VADP方案)。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开始时需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可以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④急非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DA方案,HOAP方案等。全反式维甲酸可使M3白血病诱导缓解。⑤其他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差,常规化疗方案中剂量应减少。过度虚弱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宜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静滴治疗,直至缓解。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病情危重,应立即用血细胞分离计清除血中过多的白细胞,然后再用化疗。(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常为髓外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以急淋白血病尤为突出。可用甲氨蝶呤鞘内注射。甲氨蝶吟疗效欠佳,可改用阿糖胞苷鞘内注射,同时可考虑颅部放射线照射和脊髓照射,但对骨髓抑制较严重。(4)睾丸白血病治疗:即使一侧睾丸肿大,也要两侧放射治疗。(5)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三 任务十三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案例】 张女士20岁。不明原因的低热1月,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散在出血点。1周来高热、乏力、出血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1cm。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22×109/L;涂片中有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 思考: 1.该患者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什么? 2.该患者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护理要点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具备对化疗出现外渗行皮下注射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白血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病情评估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制定护理方案的能力。 (图片)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本病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及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二、病因 1.病毒感染。 2.放射:电离辐射可致白血病已被肯定。 3.化学因素。(视频) 4.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 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仅为数月。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 1.贫血(图片) 常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贫血原因主要是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发热(图片) 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常伴恶寒、出汗。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成熟粒细胞缺乏。以口腔炎最多见,牙龈炎、咽峡炎也是常见的感染,还有肺部感染及肛周炎、肛周脓肿。 3.出血(图片) 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多数病人有出血表现,但出血程度不同。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口腔血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可影响视力,颅

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2-0-8

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2-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下列血液病中哪种疾病骨髓无病态造血().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C.红白血病(M6)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检验中有诊断价值的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伴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PAIg和(或)PAC3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增高或阳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红白血病(M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有明显的病态造血,骨髓检验有诊断价值。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骨髓检查原始单核细胞35%,原始粒细胞24%,幼稚单核细胞15%,早幼粒细胞8%,诊断(). A.急非淋白血病M5a B.急非淋白血病M5b C.急非淋白血病M4 D.急非淋白血病M3 E.以上都不正确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monocyticleukemia,AMMOL)简称急粒,单(M4型),是一种由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系同时发生恶性增生的急性白血病。(1)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为中度到重度减少;白细胞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可见粒及单核两系早期细胞,原单核和幼单核细胞有时可达30%~40%,而粒系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均易见到。血小板呈重度减少。(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巨核系受抑制。依据增生细胞特征及数量,本病可分为4亚型:M4a、M4b、M4c及M4E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