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色油墨配色技术

专色油墨配色技术
专色油墨配色技术

专色油墨配色技术

目前,专色油墨的配色方法主要分为传统专色油墨配色和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两种。笔者基于对胶印专色油墨配色技术研究经验的总结,针对专色油墨配色技术提出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传统专色油墨配色方法

传统专色油墨配色方法是凭借操作人员多年的技巧和经验,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进行配色,一般适用于对色彩要求较低的小型包装印刷企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企业反映,即使该配色方法运用合理,印品与原稿的色差任然很大,次品率较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据了解,在将采用传统专色油墨配色方法配置的专色与原稿专色进行比对时,一般做法是首先进行人工搭墨,然后与原稿专色对比,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墨层的均匀性和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色油墨的色彩效果,当搭墨后的油墨色彩与原稿色彩相差不大时,操作人员会误以为专色油墨已配制完成便开始印刷,结果导致印品与原稿的色差相距甚远。在这个过程中将传统专色配色方法与机械匀墨机构相结合,这样便可减少主官判断失误而造成的印品色差。

此外,纸张对传统专色油墨配色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同材质的纸张对印品的呈色效果不同,在式样制作和与原稿对比过程中,需要使用与印品材质相同的纸张。

即使如此改善,仍可能因用色不对产生同色异谱现象,表现为两种彩色印刷样本在某一种光源下看起来相同,但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差异。因此,恒松建议,在条件允许下,尽量使用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

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方法

对色彩要求较高的大型

包装印刷企业在配色时通常采用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方法。其原理是首先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目标色,经计算机配色软件处理后,以客观数据的形式表现出目标色的颜色信息,然后采用储存在数据库中的基础颜色数据进行配色,经计算得到能配制接近目标色色相的专色油墨配方。当复制色和目标色之间因原料性质和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色差是,计算机配色系统会自动修正所用配方,将色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为了能更高效、精确地还原专色色彩,需要对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技术进行优化,并注意一下几点:

(1)基色采样必须准确,否则将直接影响配色效果。因此,在建立基色标准时必须严格、细致,尽量排除一切外界因素的干扰。

(2)确保油墨稳定转移。多次实验发现,若直接采用打墨机打出油墨印刷色样,色样上的油墨厚度和均匀性并不能满足大型包装印刷企业较高的色彩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油墨过稠、流动性差,造成油墨转移性降低,色差较大,进而影响基色采样的准确性。在式样制作前需将油墨置于月100℃的烘箱内,冷却半小时后使用,这样大大增加油墨的流动性,使油墨更好的转移。另外,取墨称量时必须准确干净,避免墨条浮色、发花等现象对油墨转移造成的影响。

(3)底材须从承印物上选取。其中一部分底材经测定后将其相关性能参数存入计算机,另一部分底材用于制作基色试样。

(4)试样制作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试样须由同一人制作,手法须一致;制作一套基色试样的油墨须一次性称取;基色试样的制作条件应尽量模拟生产工艺条件,助剂的种类、用量、时间、温度以及后处理条件也须与生产条件类似。

(5)尽量选用最少种类的油墨进行配色,因为油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和油墨颜色的饱和度就会越好。

(6)在配色过程中尽量选择同一厂家或同一系列的油墨,否则会产生调色不均现象,严重时油墨会发生凝聚而报废。

(7)确保I GT打样机的胶辊完好且清洁。这对试样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在测量试样数据时,可在同一试样上取不同位置的三个测试点分别测量,最后取其平均值。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点: (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同理,若需要某种间色调配的,亦须用间色原墨,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和鲜艳度。调配深色墨时,应根据用墨的重量,将主色油墨放入调墨盘内,然后逐步加辅助色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 (2)凡以冲淡剂为主、原色或深色墨为辅,所调配的油墨统称为浅色油墨。浅色墨的调配在方法上和调深色墨略有不同,是在浅色油墨中逐渐加入深色油墨。切不能先取深墨后再加浅色墨,因为浅色油墨着色力差,如果在深色油墨中加入浅色油墨的方法去调配不易调准色相,往往会使油墨越调越多。 (3)调配专色油墨前要调配小试样。这是说根据原稿色相初步判断所要采用的油墨颜色,然后按比例从各色油墨中用天平称取少许油墨,准确称量,放在调墨台上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妥善保存。 (4)调配复色专色油墨时,运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例如:当某种复色墨中紫味偏重时,可加黄墨来纠正;若红味偏重,则可加入青墨(如孔雀蓝或天蓝墨)来纠正;再如黑墨偏黄黑度不够时,可加微量的射光蓝作为提色料,因为射光蓝是带红光的蓝墨,有利于提高黑墨的黑度。 (5)掌握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例如,在调配淡湖绿色油墨时,宜采用天蓝或孔雀蓝,切忌用深蓝去调配,因为深蓝墨带红味,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同样道理,也不能用偏红的深黄墨,而采用偏青的淡黄墨效果较好,又如,调配桔红色油墨时尽量要用金红油墨,因为金红油墨的色相是红色泛黄光,可增加油墨的鲜艳程度。另外,有些油墨的选用要根据画面效果来定,例如,印刷人物肖像和风景画选择的油墨应有所区别。

油墨调色心得体会

油墨调色心得体会 篇一:油墨调色技巧 油墨调色技巧 蓝铂化工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企业。专业生产水性光油,UV光油,吸塑油等系列。打底光油,触感光油,连线触感光油,耐磨光油,哑光光油等水性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纸张表面处理,符合国家检测标准,质优价廉。 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调墨过程: 1.掌握所用油墨的体系、颜色、色饱和度、黏度、细度等指标。 2.对样张及客户要求、工艺要求、色相要求、油墨使用要求进行审定,对每一色组色序的排列、产品的印数、油墨的用量、主色调的调配等要深入了解。

3.稀释剂与油墨树脂的溶解性、气温偏差和稀释剂的配比是相关的,如气温高则稀释剂应采用慢干型。同时,溶解效果,挥发速度对产品的印刷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4.印刷前要做好油墨、稀释剂的准备工作。 5.在开机套印的短暂时间里,要根据颜色的搭配,适当利用原色墨,并把握好比例,依照样张对每一色组油墨的色相进行调配,使印刷车速稳定后,稍加调整即可达到样张效果。在正常印刷中,批量控制色相相同,对调墨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如稀释剂的添加量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颜色效果,这就要求调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调墨注意事项 1.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用油墨的色彩种类越少越容易调配和控制。能采用间色油墨就不要采用复色油墨,按照减色法,专色油墨采用的颜色越多其饱和度就会越低,黑色成分就相应增加。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准确。 3.调配打样和小样油墨时,尽量使用与印刷所用纸张相同的纸,因为油墨 的颜色会随着纸张吸收性的差别等因素而变化。只有保

配色技巧

在现实的丝网印刷中,有两种彩色印刷方式,一是网点印刷,一是专色印刷。网点印刷可印制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行业中应用较多。专色印刷可印制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专色油墨进行单色对位印刷就可达到原稿色样要求的色彩效果,所以也有不少的印刷业采用专色印刷,但由于印刷的专色 千变万化,而油墨制适厂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往往只生产几种常用的基本色油墨,这样对印刷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油墨的配色,来复制出原稿的色彩。下面就油墨的调色作一概述。 一、色彩基本知识 1.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光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颜色,便成一片黑暗,所以有光才有色。 2.光的三原色。在日常生活,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绿、蓝三种色光之间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实际上也是由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得到,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我们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3.色光的混合。 (1)概念: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产生的综合效应,称为加色法。 (2)混合规则: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品红光 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 若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消色时,则两色光互为补色。 蓝+黄=白光 绿+品红=白光 红+青=白光

即红、绿、蓝三色光的补色为黄、品红、青。 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 4.色料的混合。色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是反映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而得到某一色的现象,当颜料显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颜色物质对白光光谱中的某些色光实现了选择性的吸收,减去了某些白光的结果,比如:黄色,就是吸收了蓝、紫,反射出红、绿光,红光+绿光=黄光,即呈现黄色。 减色法物质有反射体和透射体之分,人能从有色物体前面观察色彩,称为反射体,从其后面观察色彩的称为透射体。 5.色料的三原色。根据色料的混合法则,色料的每一种原色都应反射两个光谱区的色光,而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及光的混合法则可以得到,品红、黄、青三种为色料的三原色,它是混合其他颜色的基础,它们与光的三原色的补色一致。 二、配色原理 1.颜色的混合是减色的过程,相加的颜色越多,减去的色光也越多,就显得越暗,为此,配色时,最好用三原色或基本色。有三原色可调配出的颜色为1330种左右,若加上黑色,可调出14640种之多,即几乎可调出所有颜色。例如PANTON色卡上的颜色。色料的三原色的混合法则为: 品红+黄=红 黄+青=绿 品红+青=蓝 原色相加得间色,等量的黄、品红、青相加为黑色。 等量间色与间色的混合法则为: 红+绿=红绿(黄灰色) 绿+蓝=绿蓝(青灰色) 蓝+红=蓝红(红灰色) 2.在各品牌油墨的色卡中,都标有三原色、基本色和标准色等,配色时,为什么要用三原色或基本色,而不用标准色呢?这是因为,三原色与基本色由单一颜料组成,而标准色则是基本色配成的,每一种标准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专色油墨调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专色油墨调配 碰着专色打稿及专色印刷时,偶尔都会问技师,调配专色油墨时,是依据什幺理论、什幺方式,来将原色墨作调配,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凭经验」。心总是想着,调配又怎能「打乱章」呢?总有其依据。 油墨减色法油墨是依据色料的三原色,黄、洋红及青蓝,它们均属非发光体,特性是分别吸收(或减去)白光内三分一色光,而反射其馀两色光合成后而得的,就如黄色,它吸收(或减去)白光内的紫蓝色光,反射出红绿两色光,而这两色光合成后而得出黄色,洋红吸收白光内的绿色光,而青蓝则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油墨三原色被称为减色法原色(Substractive Primaries或Substractive Primary Colours)。颜色 的特性油墨颜色的性质取决于: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及明度(Luminosity)。色相是因油墨反射的色光在可见光的光谱中,都具有一定的波长,这波长就是油墨颜色的色相或就是某油墨色彩的相貌。饱和度就是指颜色的纯度。纯度最高时,就是完全根据油墨减色法的理论,吸收(或减去)三分一色光和反射三分二色光。明度是指油墨表面反射出来光量的多少,而直接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而油墨颜色的色相是不变的。 第二次色为原色墨相加的色彩。如红=黄+洋红,绿=黄+青蓝,紫蓝=青蓝+洋红。三原色等量调配时,就是中心的灰位。举凡原色墨混调另一油墨时,都已形成带灰度及亮度减低。专色的调配将原色墨用密度仪量度后,绘画右图,就可检视油墨的色相及饱和度,和互相关系。即黄、洋红各1:1;黄、青蓝各1:1,洋红、青蓝各1:1,调配出大红、绿及蓝紫,叁色等份就偏向黑。从图中亦可检视出各色的互补关系,如黄与紫蓝,洋红与绿,青蓝与红,当调配的油墨色相有色偏现象,如色相偏绿时,可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油墨调配: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天意数字快印】上回跟大家谈到如何选择配方的技巧,在最后的连载中,笔者会示范整个配色的过程及投资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并作一总结。电脑配色加人工调墨 从上期测量的一个绿色作为演示,从电脑运算得出的配方(图一),所选择的配方其△E为0.28、MI为0.73、CFI为1.67。因为是试验关系,笔者只调配20g油墨(表一)。利用电子天秤,抽取所需分量(图二),注意分量的比重,因为分量少,所以要准确至小数点后3个位。若分量超过10kg,可把误差值退至个位数。把油墨彻底调匀,完成后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印制色样(图三),从目视在三种不同的光源下判定专色复制的重现性,以及是否有同色异谱的情况发生。(图四)於5000K的光源下(图五)於6500K的光源下(图六)於A光源下 表一 油墨百分比20kg分量 维力油0 0 四色蓝59.4229% 11.885g 四色黄37.7173% 7.543g 四色黑 2.8598% 0.572g 对客人及印刷厂而言,在三个不同的光源下判定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因为考虑同色异谱的问题,能减低色彩於不同色温环境的差异,减低日后争辩的机会,这是传统配色方法不及的好处。等待色样乾燥至7成左右,我们

便可把色样测量,输入实际调色资料到电脑,然后比对最初由电脑计算出来的配方,从颜色容差△E观察双方颜色的不同(图七)。 (图一) (图 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更改颜色 (图七) 电脑得出的结果是否合格,当然要视乎我们原来设定的色差范围。一般而言,我们建议合格的色差范围为△E1.5-2.0之间。合格的话,固然不用再顾虑其他事情。但是,利用人工调墨及秤墨,始终给予我们某程度上的误差,如秤重的方法和调墨技巧等等,作一次微调是十分正常的。倘若从第一次完成的结果於△E=2.2以内已算是很理想,那么真有差异的话,我们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电脑已知道色样的资料,然后比较电脑原来配方的资料,透过配方改正功能(Formula Correction),输入所剩的分量,便自动计算我们还需加入什么分量才能达到我们要求的专色。而该加入多少,则视乎刚完成的色样与标准的误差。据经验所得,若△E与合格相差0.5以内,只需加百分之三至五左右分量的油墨,便可到达合格范围。同时各位要注意此功能的真正含意,并不只是改变由电脑所得出的配方,而是把旧有油墨循环再用。旧墨重生

专色印刷技巧

1专色的检测 专色配墨系统由电脑、配色软件、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墨仪、展墨仪组成。用该系统将公司经常使用的纸张、油墨的参数收入数据库中,应用配色软件对客户提供的专色进行电脑自动配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CIE Lab值、密度值、△E,从而可以实现专色配墨的数据化管理。 2影响专色色差的因素 2.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 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 (2) 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明显。 (3) 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2.2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响 包装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有覆膜(亮光膜、亚光膜)、上光(罩亮光油、亚光油、UV光油)等。印品经过这些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和色密度变化。覆亮光膜、罩亮光油和UV油时,色密度增加;覆亚光膜、罩亚光油时,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来自覆膜胶、UV底油、UV油内含有的多种有机溶剂,它们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变化。 2.3撤淡剂对颜色的影响

撤淡剂是一种油膏状的无色透明物质,在专色印刷中主要起冲淡颜色的作用。撤淡剂的加入量不同,对色相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蓝色表现得明显。 2.4干退密度差异的影响 刚印出的印品,油墨尚处于湿态,与干态时有一个密度差。湿色密度大于干色密度的现象称为干退密度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所以表面反射以镜面反射为主,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处于干燥状态时,表面反射以漫反射为主,色泽自然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要暗淡无光。 2.5.系统差异的影响 用匀墨仪、展墨仪制作色卡的过程是"干印"过程,没有水参与,而印刷是"湿印"过程,有润湿液参与印刷过程,所以在胶印中油墨必然要发生油包水的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墨由于改变了颜料粒子在墨层中的分布状态,必然要产生色差,印出的产品也就显得色泽灰暗、不鲜艳。 3专色的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同批、不同批产品的色差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我们在印刷过程中对专色进行了这样的控制。 3.1.制作色卡 首先根据客户提供的颜色标准样,用电脑配色系统给出专色油墨比例;再调出油墨小样,用匀墨仪、展墨仪"展示"出不同密度的颜色样;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客户)对色差的要求范围,用分光光度计确定标准、浅限、深限,制作印刷标准色卡(色差超标需进一步修正)。色卡一半是普通颜色样,另一半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颜色样,这是为了方便质检时使用。 3.2.验证专色

印刷工艺论文

书籍封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研究从古到今书籍与印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封面的设计更是创新不断、创意无穷,单纯的用普通的印刷方法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现在的书籍封面设计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和印刷工艺的不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书籍封面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专色设计另一种是镂空反白文字的设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设计与印刷工艺的联系。 1.专色的设计 专色的意思代表准确的颜色和较大的色彩区域,由于专色的印刷是由C、M、Y、K四种色彩以外的某一种特指的色彩来直接拷贝原稿的颜色,提前混合好的特指的彩色油墨就是只专色的幽默,因此专色的使用也与常用的四色印刷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专色的颜色名称要统一。如果需在两种以上的软件中应用数据文件,那么在规整后的分色输出前,必需统一同样专色运用的名称。 (2).专色设定尽量选择标准。标准配色手册是专色算定的最好道具,此种道具书集色相全、分配合理于一体,还能在设计师与印刷企业的交谈平台中使用,同时也可以保证专色油墨高效率的完成。 (3).合理的转变专色与四色。因为色彩区域的不一样,四色印刷在许多状况之下不能够全部精准的还原专色。容易出现色彩失真效果。 (4).对点阵绘图软件,指定或增设是专色中必须的。对点阵绘图软件来说,图案上运用到专色时,它会与应用这个颜色的数据图像自动转变成一样的颜色模式,因此指定或增设是专色中必须的。 (5).若金色或银色被专色所用,先铺底色是必须的。如果是特别细的线条与阴阳文字则不适合采用银墨或印金,所以小于四号字的文字不适用于此。 2.镂空反白文字的设计 现在书籍封面印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白字效果。反差越大的背景反白字的效果则越明显。在设计中运用到反白字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不要出现大面积运用镂空反白字。黑色背景白色字与白色背景黑色字相对比,让人感觉视觉疲劳的效果更显著,镂空反白字的设计在部分运用时,才会更加符合视觉规律。 (2).细的线条和小的字体的镂空反白应该少量使用。将反白细线条与小字体文字适用于深色背景下,才更加可以展现纸张档次和印刷的质量,以此展现出封面的规格。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1 “精”:突出调墨实训教学中的理论精华 学生在参加调墨实训之前须学习过《印刷色彩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所以,在调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重点理论,讲解要透彻。 1)油墨颜色调配的色彩学理论:色料减色法混合Y+M=R,Y+C=G,M+C=B,Y+M+C=BK 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获得。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典型的间色是R、G、B,还包括Y、M、C色料两两进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颜色。复色是指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互补色是指两种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最典型的三对互补色是Y—B,M—G,C—R。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

油墨配色软件

油墨配色 传统配色工艺,一直依赖作业人员长年累积下来的技巧与经验,一个可信赖的专色油墨调配员,最少需要8至10年时间,才能完全掌控调墨时色彩之变化。假如印刷厂用上2-3个品牌的油墨,那就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它们的色彩特性。以四色的蓝为例:当然,不同地区出产的油墨亦有不同,欧美等地区生产的油墨中黄墨成分浓度都较高,相反日亚地区出产的油墨都较为骄艳。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都影响着配色人员对油墨色彩的判断。以今天印刷业而言,可靠而富有经验的配色人员亦可谓买少见少,越见罕有。加上现在印刷厂聘请或雇用的都是能立即配合工作岗位的熟手工人,又怎会再花十年、八年时间训练配色人员? 工传统配色步骤 1:观看色(品),根据经验判断色致油墨比例,或查色卡找接近颜色,按色卡配比例调配 2:色彩变化复杂性,工经验初配色差,肉眼能看色偏,能准确计算要加入油墨重量,能边调配边加油墨搅拌,边用手压或用展色机展色条,少则3~5,则加油墨要十几,油墨越调越,费费力,甚至配合格专色,配专色色差没电脑配色控制准确,否存同色异谱根本知 现代配色,相信大家都知道能解决上述传统印刷技术带来的问题,不论成本、时间和信心都能大大提高。近年来才发展成熟的电脑油墨配方系统(Ink Formulation System)可能是个不错的方案,但很多人都误解其真正含意,说到底,我们要的都是一个准确,符合要求的成品。 那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调墨和配色呢?试用一点时间,看看这次的介绍。我们当然要预备必要的器材: (一)毫克电子秤--能测量小数点后三个位重量的电子秤。 (二)调墨刀--与厂房应用的差不多,要预备大小不同种类的较适合。 (三)玻璃--视乎调墨量多少,一般测试可用18"x 36"。 (四)打样机--能把油墨平均印在承印物上的仪器,能以着墨份量来控制厚度的如IGT、RK。 (五)电脑油墨配方软体--能计算油墨资料及配方,建立资料库等功能如GretagMacbeth(Ink Formulation)、X-Rite(Color Master)、彩谱科技(ColorMatch)。 (六)分光测色仪:测量原理应用d/8球体型散射式原理,能计算印刷品镜面反射含量,如国产的CS-600分光测色仪 (七)底材--建立资料库用,建议选择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分涂布与非涂布两种,能把油墨颜色充分表现。 (八)油墨--以印刷四色为基本,再配以常用之专色CMYK、透明墨、白墨、紫墨、绿墨和橙墨等等,务求以最少的油墨种类,调配最多之专色油墨。(日后将以此12种油墨为主要配色色种) (九)标准对色灯箱--可配合紫外光灯、D50、D65及A光源的为最理想。这样可同时观测在不同光源下,印刷品同色异谱的情况。 电脑配色步骤: 1;用分光测色仪测量目标色 2;测量印刷材料前用或存印刷材料直接调用数据 3;在软件中选用油墨系列,计算配按各种同条件滤配选用计算配方。

CMYK 颜色值

CMYK 颜色值 印刷肤色参考、常用印刷色值 非洲人肤色:C35 M45 Y50 K30 以上 亚洲人肤色:C15 M43 Y53 K0 白种人肤色:C15-18 M45 Y30 K0 天空的颜色: 天蓝:C60 M23 Y0 K0 偏暖:C60 M45 Y0 K0 偏冷:C60 M15 Y0 K0 深紫色:C100 M68 Y10 K45 深紫红:C85 M95 Y10 K0 海水蓝:C60 M20-28 柠檬黄:C5 M18 Y75 桔红:C5 M100 Y100 K5 橙色:C5 M50 Y100 K0 粉红色:C5 M40 Y5 K0 假金色(四色模拟而非专色):C5 M15 Y65 K0 假银色(四色模拟而非专色):C20 M15 Y14 K0 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再调图时就能把握主次了,知道改减什么色,加深什么色了。 人物肤色的调图规律:M、Y 的量差不多,C 是M 的1/3 至1/5 人脸数值规律: 人脸数值规律:C8 M36 Y35 头发数值:C71 M82 Y73 K22 苹果:C7 M99 Y71 香蕉:C4 M54 Y93 橙子:M55 Y78 红色系列 M10 淡粉红色 M20 Y10 玉红色 M30 粉红色 M30 Y10 淡桃红色 M20 K10 浅红色 C10 M30 浅曙红色 M50 樱红色 C20 M50 玫红色 M70 洋红色 M40 Y20 K10 暗桃色

C10 M30 Y30 K10 水红色 M50 Y30 K10 绯红色 C10 M70 Y20 桃红色 M80 猩红色 M70 Y50 胭脂红色 M100 品红色 M60 Y40 K10 橘红色 M80 Y20 淡艳红色 Y4M70 Y4-0 珊瑚红色 C30 M100 玫瑰红色 M100 Y60 艳红色 C20 M70 Y40 K10 锈红色 M90 Y85 朱红色 C20 M80 Y40 K10 朱砂色 M100 Y100 大红色 C50 M100 紫红色 C20 M100 Y30 K10 绛红色 C40 M70 Y60 K10 土红色 C10 M100 K30 曙红色 C20 M90 Y70 K20 枣红色 C20 M100 Y100 K10 石榴红色C20 M80 Y60 K30 酒红色 M90 Y50 K50 深艳红色 M90 Y70 K50 棕红色 C50 M100 Y90 K20 酱红色 M100 Y100 K50 深红色 M100 K80 暗红色 C80 M100 Y30 K80 深玫红色橙(棕)色系列 M10 Y10 蛋壳色 M20 Y20 肤色 M30 Y30 藕色 C10 M30 Y40 木色 M50 Y50 橙色 M30 Y30 K10 奶咖色 Y80 M40 Y80 杏色 M60 Y90 橘色

油墨调配基本基础知识

(一)油墨调配的基本知识 油墨调配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工作,要在有专用的房间进行,主要是把握好色相以及防止砂尘落入油墨中。 调配油墨的器材与参照物 (1)调墨工作台:坚硬光滑表面的桌子(或石板)即可当作工作台。 (2)调墨刀:二把调墨刀(最好是一宽一窄)可以调匀。 (3)台秤、刮刀、刮样纸张、装墨盘盒。 (4)配方记录每次应该记下各组分及多种添加物的比例 (5)色表(谱) 除了配方外,墨样及打出的样张均应该保存下来。 室内四周应保持整洁,墙壁不能有面积较大的其它鲜明的色彩。因为环境色对正确辨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色错觉,同是一种灰色的色块,在绿色的环境里偏红,而在红色的环境里却偏青。同一块颜色,周围都是深色,它就 显得偏淡。周围都是淡色,它就显得偏深。因此调配油墨时,无论是观看原稿的 色样,还是调墨后的墨样,都必须避免环境色的影响。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方法 对于连续调原稿的复制,必须用网点组合的方法得到。而对于实地原稿,如果用四色网点组合的方法,复制难度极大,复制效果不好,色彩模糊不实,色相 也容易产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按照原稿调配出多种专色来配合印刷。 1、深色油墨的调配 仅用三原色或间色原墨,不加任何冲淡剂来进行油墨调配,统称为深色油墨的调配。深色油墨的调配有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色料减色法成色规律,将原稿色样与色谱对照,分析确定色样中 三原色含量的比例关系,排出主色、辅助色顺序。 (2)选用同型号的三原色油墨备用,精细产品可选用亮光快干油墨,一般 产品可选用树脂型油墨。 (3)确定调配数量后,然后按调配比例,依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加放油墨。 先秤取含量最多的主要原色,再秤取含量较少的辅助色,然后分几次将辅助色油墨加入主色油墨中,并调合均匀。 (4)利用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调配的茶色、假金、赤紫,古铜,橄榄绿 等一系列深淡不等的色相,在调配过程中必须注意色相准确,另外,要掌握好燥油的加放量以及根据不同的色相采用不同的燥油。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pp油墨快干油墨慢干油墨耐汽油性油墨玻璃油墨金属油墨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调整剂对油墨的影响,《印刷工艺》中通过密度计的测量来计算油墨的色彩要素,色序的安排对油墨的影响等,让调墨实训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 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 黄+品红=红[(W-B)+(W-G)=(2W-G-B)] 品红+青=蓝[(W-G)+(W-R)=(2W-G-R)] 黄+青=绿[(W-B)+(W-R) =(2W-B-R)]

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 红+绿=黄灰[(Y+M)+(Y+C)]=[Y+K]。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 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 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 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 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 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 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 ②复色不等量调配 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 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 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油墨配色技巧

油墨配色技巧 在现实的丝网印刷中,有两种彩色印刷方式,一是网点印刷,一是专色印刷。网点印刷可印制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行业中应用较多。专色印刷可印制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专色油墨进行单色对位印刷就可达到原稿色样要求的色彩效果,所以也有不少的印刷业采用专色印刷,但由于印刷的专色 千变万化,而油墨制适厂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往往只生产几种常用的基本色油墨,这样对印刷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油墨的配色,来复制出原稿的色彩。下面就油墨的调色作一概述。 一、色彩基本知识 1.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光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颜色,便成一片黑暗,所以有光才有色。 2.光的三原色。在日常生活,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

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绿、蓝三种色光之间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实际上也是由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得到,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我们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3.色光的混合。 (1)概念: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产生的综合效应,称为加色法。 (2)混合规则: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品红光 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 若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消色时,则两色光互为补色。

蓝+黄=白光 绿+品红=白光 红+青=白光 即红、绿、蓝三色光的补色为黄、品红、青。 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 4.色料的混合。色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是反映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而得到某一色的现象,当颜料显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颜色物质对白光光谱中的某些色光实现了选择性的吸收,减去了某些白光的结果,比如:黄色,就是吸收了蓝、紫,反射出红、绿光,红光+绿光=黄光,即呈现黄色。 减色法物质有反射体和透射体之分,人能从有色物体前面观察色彩,称为反射体,从其后面观察色彩的称为透射体。 5.色料的三原色。根据色料的混合法则,色料的每一种原色都应反射两个光谱区的色光,而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及光的混合法则可以得到,品红、黄、青三种为色料的三原色,它是混合其他颜色

专色配色手册

专色配色手册 在包装品、广告、书刊封面等彩色印刷中,所采用的颜色以专色实地平涂为多数。这些设计中的专色色彩,不能在印刷机上通过青(C)、品(M)、黄(Y)、黑(BK)四色叠印而成,在印刷厂里往往找不到原装的油墨直接使用。不同颜色的专色油墨必须由操作人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配色方法,对原墨进行不同比例的调配而得。 一、经验配色法 许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印刷企业仍普遍采用经验型的配色方法。即利用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根据色彩变化规律和原理,配调出各种色彩的油墨,印刷出符合原稿要求的印刷品。 对于经验配色法可分三步进行: 1.分析彩色原稿 对原稿进行色彩构成及特点分析,判断原稿色属于哪种复色色调,以便确定需用油墨的色相、比例及冲淡剂的种类和比例。 利用印刷色谱确定三原色油墨比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配色方法。油墨配色与三原色网点面积有类似规律,色谱中每个色块旁边都标注有原色网点面积百分比,可以根据这些数值来确定原稿色样中三原色含量比例。计算时应注意,在印刷色谱中的单位面积上,除去三原色含量,余下的白纸面积百分比,就是白色墨含量。 例如:原稿色样与40%的品红网点形成的淡红色相同,计算方法如下: M:W=40%:(100%-40%)=40%:60%=4:6=2:3 即按照2份品红原墨与3份白墨的比例调配可得淡红色。 又如:原稿色样与50%黄色网点、50%青色网点组成的淡绿色相似,计算方法如下: Y:C:W=50%:50%:[(100%-50%)十(100%-50%)]=50%:50%:100%=b:b:10=1:1:2 即按照1份黄色原墨、1份青色原墨、2份白墨的比例调配。但由于等比例的黄墨与青墨混合,可得绿色墨,根据减色法理论,调墨时应尽量少用原色墨的种类,否则会降低所配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的饱和度,使墨色灰暗不鲜明。也就是说,用两种原墨能够调出来的颜色,最好不用三种原色油墨调。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实际配墨时,均按1份绿色原墨加2份白墨的比例调配。 2.调墨 按照计算出的配比,先用少量的原色墨进行调试,同时,将调和均匀的油墨一小部分稀释到印刷要求的程度,用两块小纸片打成小色样(一定要把油墨打均匀,并且墨层越薄越好)

专色油墨调配技巧知多少

专色油墨配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其他包装,对胶印机操作者来说,如何正确调配油墨至关重要,它也是衡量操作者胶印技术的关键手段之一,更是印刷企业技术力量的体现。因此,掌握专色油墨的调配技巧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专色油墨调配方面的几点认知浅谈拙见: 在实际印刷中北人集团,根据原稿设计需要,有时需专色做衬托。另外,一些用四色原墨印刷出来的产品由于套印问题及水墨平衡不易控制,不易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有时也需要专色印刷制版,尤其是在包装装潢印刷中,有些产品追求个性,所以,更多的选择了专色印刷。 一、调配油墨前要认真分析色稿或样稿 分析色稿时,主要是对色稿上的颜色和所用的油墨进行分析。其基本原理是:色料三原色是调配一切墨色的基础色《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万变不离其宗。同时要尽可能地弄清楚该色稿是以网线印刷为主,还是以实地印刷为主。如果以网线印刷为主,在调配油墨时就要侧重于底色一致,如果以实地印刷为主,调配油墨时可以侧重于面色为主输纸,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调配油墨时底色和面色都要兼顾。机构/组织 当色稿分析完毕后,要对所用油墨的颜色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油墨调配操作者或机长,对油墨颜色的观察特别敏感评奖,能看出其中的成分,例如黄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黄相还是带蓝相(或带绿相),对于品红色油墨,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蓝相(或紫相)重组,对于青墨,则要善于鉴别它是带红相还是带绿相(或带黄相)。如果用带红相的青墨和带红相的黄墨调配绿墨,则混合所得的绿色就会发暗,因为这实际上等于在青墨和黄墨中加入了品红墨(黄+青+品红=黑),所以胶印机,对油墨颜色的观察是胶印操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十点: 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同理,若需要某种间色调配的包装容器,亦须用间色原墨,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和鲜艳度。调配深色墨时,应根据用墨的重量,将主色油墨放入调墨盘内。然后逐步加辅助色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 2、凡以冲淡剂为主、原色或深色墨为辅个性化印刷,所调配的油墨统称为浅色油墨。浅色墨调配的方法上和调深色墨略有不同,是在浅色墨中逐渐加入深色油墨。切不能先取深墨后再加入浅色墨,因为浅色墨着色力差,如果在深色油墨中加入浅色油墨的方法去调配不易调准色相,往往会使油墨越调越多。打样 3、调配专色油墨前要调配小试样绿色印刷,这是说根据原稿色相初步判断所要采用的油墨颜色,然后按比例从各色油墨中用天平称取少许油墨,准确称量,放在调墨台上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检查书刊印刷,并做好相关记录,妥善保存。 4、调配复色专色油墨时,运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例如:当某种复色墨中紫味偏重时,可以加黄墨来纠正;若红味偏重,则可加入青墨(如孔雀蓝或天蓝墨)来纠正;再如黑墨偏黄黑度不够时设备操作,可加微量的射光蓝作为提色料,因为射光蓝是带红色的蓝墨,有利于提高黑墨的黑度。 5、掌握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例如,在调配淡湖绿色油墨时绿色印刷,宜采用天蓝或孔雀蓝,切忌用深蓝去调配,因为深蓝墨带红味,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同理印刷检测,也不能用偏红的深黄墨,而采用偏青的淡黄墨效果较蓝,切忌用深蓝去调配,因为深蓝墨带红味,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同样道理凹印,也不能用偏红的深黄墨,而采用偏轻的淡黄墨效果较好。

十分钟学会调专色油墨!

十分钟学会调专色油墨! 专色油墨: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叠印出来的,套色意味着准确的颜色。 专色油墨的调配 1油墨调色基础 1、基本色油墨 基本色油墨按混合方式不同分为三类:原色墨、标准间色墨和标准复色墨。 原色墨:是指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出来的三原色油墨、如黄、品红、青色墨。油墨的三原色从理论上讲,按不同比例和方式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在实际中,无论怎样拼配也不能配出纯墨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大都采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来叠印墨。 另外,不同国家和厂家生产的四色油墨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我国的胶印亮光快干四色油墨的颜色指定为中黄、洋红、天蓝和黑。 标准间色墨:指任何两种原色等量混合形成的色墨。 标准复色墨:指任何两种间色等量混合或三个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彩色墨。 2、深色专色油墨调配 用一种和几种原色墨,不加任何冲淡剂进行拼色统称为深色专色墨的调配。根据减色法原理,调配深色墨时应尽量少用原色墨的种数。否则会降低油墨的亮度和色彩鲜艳度。但某些产品对墨色有特殊要求,如深棕色墨一般用红墨、黄墨加少量黑墨调配。另外,以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的古铜、赤紫、敢榄绿等深浅不等的复色,必须用补色理论来纠正其偏色,如绿相太重,可加少量红墨来校正;红相太重,可加少量蓝墨来校正;紫味太重,可加少量黄墨来校正;如果要加深黑墨的浓度,可加少量深红、射光蓝来调整。正如在胶印黑墨的生产中,用射光蓝、耐晒大红、酞青蓝等颜料

来调整黑墨色相的原理一样。射光蓝常用在专色墨中,它能消除黑墨中原有的棕色底,使黑墨更深、更浓。 3、浅色专色油墨的调配 凡需加入冲谈剂或白墨进行的墨色调配统称浅色墨调配。调配浅色专色油墨不能采用在原色墨中加入冲淡剂的方法,因原色墨在冲谈剂中显色能力较强,而各原色墨着色力不一,容易造成色相不准和浪费原墨。正确的调配方法是采用在冲淡剂中逐渐加入原色墨,待色相达到要求后,再扩大比例调配需要的墨量。 浅色油墨可分为三种: 1〕以冲谈剂为主的冲淡型油墨:它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适合油墨的多色叠印。 2〕以白墨为主的消光型油墨:具有很强的遮盖力、墨色较鲜艳。一般合成纸用浅色油墨都用白墨调成。 3〕用冲淡剂和白墨混合调配的浅色油墨。 专色油墨的调配方法 1、比例法 油墨颜色调配,首先要认真观察、分析墨样或印样。墨样,可以是道林纸上刮片样,也可以用印刷适性仪打印出印样,一般四段辊墨量为0.1m、二段辊墨量为0.15ml。首先要观察、分析该印样可能由哪几色的油墨组成,可用带刻度的铜吸墨管,按比例粗调。看粗调的油墨印样(刮片)与标准样是不接近,并记录下墨配比和墨量。若接近,则把比例数换算成百分比,然后用分析天平细调;若不接近,应更改名色墨比例,继续调配。 2、减量法 已确定标准样(客户提供的标准色样或不接近标准样的墨样)由哪几个颜色的油墨组成后,找出所含油墨,用硫酸纸名称10g或5g放在玻璃板上,任意调取所用油墨,当墨色接近标准样时,可用少许墨样刮片,观察面色、底色、刮片时所用的油墨要收回。若接近标准样,称取剩余的墨量可换算出该专色油墨的百分比含量。然后用天平细调,若按近标准样,继续调配。 3、PANTONE配色法

油墨的配色

油墨的配色 在现实的丝网印刷中,有两种彩色印刷方式,一是网点印刷,二是专色印刷。网点印刷可 印制成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行业应用较多。专色印刷 可印制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专色油墨进行单色 对位印刷就可达到原稿色样要求的色彩效果,所以也有不少的印刷业采用专色印刷,但由于 印刷的专色千变万化,而油墨制造广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往往只生产 机种常用的基本色油墨,这样对印刷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油墨的配色,来复制出原稿的色 彩。如何才能配好色呢?这就要求调墨人员对专色油墨的调配技术必须有充分深刻的了解和 掌握,才能避免因调色不对而造成的损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下面就油墨的调色作一概述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色彩基本知识 1. 色彩与光的关系 色光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 颜色。 2. 光的三原色 在日常生活,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整个可 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 绿、蓝三种色光之间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实际上也是由红、绿、蓝三种光混合 得到,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得到。所以我们把红、绿、蓝称 为光的三原色。 3. 色光的混合 (1) 概念: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产生的综合效应, 称为加色法。) (2) 混合规则: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品红光 若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消色时,则两色光互为补色。 蓝+黄=白光 绿+品红=白光 红+青=白光 即红、绿、蓝三色光的补色为黄、品红、青。 4. 色料的混合 色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是反 映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 而得到某一色的现象,当颜料显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 颜色物质对白光光谱中的某些色光实现了选择性的吸收,减去了某些白光的结 果,比减色法物质有反射体和透射体之分,人能从有色 物体前面观察色彩,称为反 射体,从其后面观察色彩的 称为透射体。 绿G 红R 黄Y 青C 白W 品红M 蓝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