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计划

和环境保护规定。

学习与工作内容 学习对象

工具

工作要求

?应对新能源汽车车主

用户使用手册、驾驶员手 ?组内成员之间、员工与

的咨询并正确指导合理 册、维护手册等资料; 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

使用; 汽车使用维护通用工具、

人员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合 ?纯电动汽车认识、使

汽车举升器、维护检测专

作;

用、安全作业

用工具及测量仪器设备。 ?注意车上作业的安全、环

?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系 工作方法与顾客进行新 保、经济性;

统结构与控制技术的认 能源车辆使用、 保养、故 ?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

识与应用 障情况等方面的沟通; 存档,评价和反馈; ?对纯电动汽车底盘系

与维修接待员或车间主 ?自觉保持规范、安全作业

统结构与控制技术的认 任就新能源车辆维护工 及“5S ”的工作要求

知与应用 单内容的沟通与记录;

?对纯电动汽车电气系 制订完成工单作业项目 统结构与控制技术的认 的工作计划,确定必要

知与应用 专用工具和仪器设备;

?对纯电动汽车维护与

检查和维护,向维修接待

诊断的认知与应用 员或车间主任反馈必要

?完成相关保养维修合

的检查、维护新增项目;

同或维修工单。

确定所需的保养材料、 汽

工作对象 车配件的型号及数量;

?与客户、维修接待员、 自检、互检工作质量;

车间主任和质检员沟通;

填写作业工单。

?专用工具仪器设备、保 劳动组织

养维修材料及配件的领 ?独立或合作形式完成

用;

作业内容;

?车型及保养维修资料 ?维修接待员或汽车机

的查阅和应用;

电维修车间主任向各汽

、课业计划

项目一纯电动汽车使用通过本任

务学习,应

能描述:

1、纯电动

汽车的类

型和性能

特点;2、

纯电动汽

车的结构

并正确操

作穿电动

汽车;3、

纯电动汽

车安全使

用的注意

事项和纯

电动汽

1、纯电

动汽车认

知;

2、纯电

动汽车使

用;

3、纯电

动汽车安

全作业

1、自我评价各小组在任

务实施过程中,对照实

施活动自查任务完成的

准确程度,做好过程记

录, 根据过程记录,自我

评价解决方案的合理

性。

2、小组评价(1)小组

内部评价;(2)未作业

小组对作业小组进行监

督检查,重点检查作业

的规范程度,并做记

录。小组间交叉评价

(重点评价方案的合理

性、可操作性和经济

性)3、教师评价根据

学生自评结果、小组互

12

1、建议采

用多媒体资

源进行结构

原理的学

习;2、上

车实践操作

和电脑模拟

情境中相结

合。

车的安全

作业方法。

案进行综合评价。

项目二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结构与控制技

术通过本任

务学习,应

能:1、描

述纯电动

汽车直流

电动机驱

动系统组

成、直流

电机组成

及工作原

理2、描述

纯电动汽

车交流电

动机驱动

系统结构

与控制技

术、三相

交流异步

电动机工

作原理、

机械特性

及控制系

统3、叙述

纯电动汽

车能量存

储及回收

1、纯电动

直流电动

机驱动系

统结构与

控制技

术;

2、纯电动

汽车交流

电动机驱

动系统结

构与控制

技术;

3、纯电动

汽车能量

存储及回

收系统结

构与控制

技术。

1、自我评价各小组在任

务实施过程中,对照实施

活动自查任务完成的准确

程度,做好过程记录,

根据过程记录,自我评价

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2、小组评价(1)小组

内部评价;(2)未作业

小组对作业小组进行监督

检查,重点检查作业的规

范程度,并做记录。小组

间交叉评价(重点评价

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和经济性)3、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自评结果、小组

互评结果、实施过程及完

成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15

1、建议安排

学生在模拟

情境的实验

台架上进行

操作,在车

上观察仪表

显示数据进

行判断;

2、在车上实

践训练务必

注意安全问

题,不得破

坏原车的各

种安全保护

设备,以防

发生危险。

三、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控制技术实践教学装备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纯电动汽车使用手册、维修手册、维修资料、维修数据计算机查询系统等;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 个

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8 人/ 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

解剖总成或零部件等教学辅助设备;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实际的行业技术进展、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