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07, 15 (2): 124–133 doi: 10.1360/biodiv.050291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860242.html,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吴纪华*宋慈玉陈家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摘要:近二十多年来, 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受到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土壤动物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和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对土壤微生物、土壤氮矿化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 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都有助于土壤氮素等养分矿化, 从而促进植物生长。这种作用主要是线虫通过取食活动加速微生物周转, 并通过代谢分泌和释放微生物所固持的养分而实现的。但这种作用会因不同的线虫、微生物和植物的种类以及土壤基质的C/N营养状况而异, 此外还受线虫的营养类群及其与其他土壤动物之间复杂关系的影响。今后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深入研究线虫、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2) 增加控制实验系统的复杂性, 研究线虫不同功能群之间及其与其他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 (3)加强长期实验和观察, 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了解线虫的生态功能; (4)加强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研究, 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综合了解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 (5)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了解土壤线虫的响应, 并预测土壤线虫对全球变化的反馈。

关键词: 细菌, 真菌, 生态功能, 全球变化, 反馈, 营养级联

Effect of microbivorous nematodes on plant growth and soil nutrient cy-cling: a review

Jihua Wu*, Ciyu Song, Jiakuan Chen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soil fauna have attracted widespread interest from ecologist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 growing number of evidences show that the soil fauna interact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soil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plant growth.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issue of how bacterial- and fungal-feeding nematodes influence soil microorganisms,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plant growth. Most studies suggest that bacterial- and fungal-feeding nematodes stimulated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promoted plant growth.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effects are the impact of nematode grazing on microorganisms and the release of nutrients from consumed microbial biomass. How-ever, these effects vary with different nematode species, microorganism species, plant species and C/N ratios of substrates, and are influenced by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rophic groups of nematodes as well as other soil fauna. Future studies should (1)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echanistic basis of the interaction of nematodes, microorganisms and plants; (2) address mor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rophic groups of nematodes and other soil fauna; (3) examine the ecological roles of soil nematodes at a longer temporal scale; (4) compare different ecosystems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roles of soil nematodes at a broader spatial scale; and (5) predict the responses and feedbacks of soil nematodes to atmospheric drivers of global changes.

Key words: bacteria, fungi, ecological function, global change, feedback, trophic cascade

——————————————————

收稿日期: 2006-11-23; 接受日期: 2007-01-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85)、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4QMX1405)和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04D219301)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jihuawu@https://www.360docs.net/doc/d84860242.html,

第2期吴纪华等: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25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 这是全世界科学家关心的问题, 但过去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生态系统(above-ground ecosystem)。事实上, 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below-ground ecosystem)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且土壤生态系统中有着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是我们对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干扰如何响应, 其改变对生态系统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了解很少(Wardle, 2002; Bardgett et al., 2005)。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而且土壤的恢复极其困难, 因此近年来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Copley, 2000; Wardle et al., 2004; Wardle, 2006)。

以往的研究一般强调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而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常常被忽略(Bonkowski et al., 2000b), 事实上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一起参与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和植物生长过程(Yeates & Coleman, 1982; Bardgett et al., 1999)。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有关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报道以描述性为主, 80年代后才出现大量的定量研究工作(Wardle, 2006)。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 土壤动物尤其是取食微生物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土壤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考虑土壤动物的作用, 就不可能对土壤生态过程及调控机制有全面的认识(Bonkowski, 2004)。

线虫是土壤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多细胞动物。以前主要是将它们作为重要的农业病原生物进行研究, 现在研究重点已逐渐转向它们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线虫以食微生物线虫为主要营养功能类群,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食微线虫通过捕食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释放固持于微生物生物量中的养分, 进而影响土壤生态过程和植物生长(Bonkowski et al., 2000a, b)。

本文主要介绍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对土壤微生物、土壤氮矿化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概述食微线虫在土壤分解者食物网中的功能, 并探讨它们在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影响土壤生态过程和植物生长的机制, 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1食细菌线虫对细菌生物量、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食细菌线虫通常是土壤线虫中最优势的营养类群, 它们直接捕食微生物, 因此与土壤生态系统过程的联系最密切。食细菌线虫对植物及土壤生态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细菌的生物量、活性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而实现的。

根据Carpenter等(1985)提出的营养动态假说, 一个营养级的生产量在上一营养级动物的中等强度捕食压力下达到最大。这种现象在牧食食物链中很普遍(Owen, 1980; McNaughton, 1983), 然而相当多的研究发现, 食细菌线虫对细菌的捕食同样也会造成细菌的正反馈响应(Coleman et al., 1977; Abrams & Mitchell, 1980; Anderson et al., 1981a; Trofymow & Coleman, 1982; Traunspurger et al., 1997 ; Bardgett et al., 1998; 胡锋等, 1999; 毛小芳等, 2005; Fu et al., 2005)。例如Ingham等(1985)采用悉生微缩体系发现, 无论是添加或不添加角质素的处理, 食细菌线虫(三等齿属线虫Pelodera sp.和拟丽突属线虫Acrobeloides sp.)都能够提高细菌的生物量及活性。Djigal等(2004a, b)也发现3种食细菌线虫(Zeldia punctata、矮小拟丽突线虫Acrobeloides nanus、伪小头叶线虫Cephalobus pseudoparvus)提高了细菌活性。

通常认为主要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正反馈效应: (1) 线虫中等强度的捕食使细菌种群保持快速增长和繁殖或者活性提高(Ingham et al., 1985);

(2) 线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含有能够为细菌提供营养或刺激细菌生长的物质 (Ekschmitt et al., 1999; Riemann & Helmke, 2002; Moens et al., 2005)。Traunspurger等(1997)用食细菌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食真菌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进行了为期7 d的实验, 发现添加食细菌线虫促进了细菌的生长, 而添加食真菌线虫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效应。他们由此推断, 线虫对细菌数量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来自其取食行为, 这个作用要大于分泌排泄的作用。然而也有些野外调查发现, 细菌生物量和食细菌线虫数量之间并不相关, 而和线虫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此支持线虫的分泌及排泄物促进了细菌生长这个观点(Villenave et al., 2004)。此外, 线虫的活动有助于细菌扩散, 这可能也是正反馈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Jensen, 1996; Ingham, 1999; Knox et al., 2003, 2004)。

但是, 也有研究发现细菌对食细菌线虫捕食有负反馈响应, 如Coleman等(1977)、Anderson等

12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5卷

(1979, 1983)、Wardle等(1995)发现食细菌线虫降低了细菌的生物量或者活性。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食细菌线虫和细菌生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Brussaard et al., 1995)。

对于上述不一致的结果, 一般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1) 基质土壤孔隙度、实验湿度、温度等培养条件, 尤其是基质营养条件的差异会影响细菌的种群增殖, 并进而影响食细菌线虫的捕食作用。(2) 虽然任何食细菌线虫都能够刺激细菌的生长, 但不同种类线虫对细菌的捕食强度不同, 由此产生的反馈也不同。例如Fu等(2005)研究了两种食细菌线虫(三分十字线虫Cruznema tripartitum和波氏拟丽突线虫Acrobeloides bodenheimeri)对细菌的捕食, 发现前者造成的正反馈效应强度大于后者。此外还有不少研究也发现不同种类或不同生活史对策的线虫对于细菌生长有不同影响(Mikola & Set?l?, 1998a)。(3)线虫对细菌的选择性捕食会造成细菌群落或多样性的改变。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Griffiths等(1999)和Djigal等(2004a, b)发现食细菌线虫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尤其是改变了优势细菌种群的相对数量。de Mesel等(2004)研究了4种食细菌线虫, 发现它们都能够改变细菌群落结构, 其中3种单宫线虫(Diplolaimelloids meyli, Diplolaimelloids oschei, Diplolaimella dievengatensis)在低密度下也能够改变细菌群落的原因是其选择性取食, 而盆咽线虫(Panagrolaimus paetzold)的高强度捕食还可以造成细菌多样性上的差异。

在有关食细菌线虫影响细菌生长的报道中, 大多数实验设计是研究某种线虫单独存在时对细菌的影响。现在, 大家开始关注多种食细菌线虫共存状态下的种间关系。如Mikola和Set?l? (1998a)发现矮小拟丽突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在同时捕食细菌时具有竞争关系。Postma-Blaauw等(2005)将3种具不同生活史策略的食细菌线虫(单宫伞线虫Bursilla monhystera、矮小拟丽突线虫和细微绕线虫Plectus parvus)两两组合, 发现单宫伞线虫和矮小拟丽突线虫之间有竞争关系, 而单宫伞线虫和细微绕线虫, 以及矮小拟丽突线虫和细微绕线虫之间则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细菌生长。

大多数研究表明, 一定密度的单一食细菌线虫会使细菌保持在对数生长期, 表现为高生物量或者高活性(Ingham et al., 1985)。但是当多种食细菌线虫共存时, 其多样性对细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机制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还有待研究。因此, 从细菌多样性水平研究其中的机制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

2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对土壤养

分矿化及分解作用的影响

2.1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相当多的研究发现, 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土壤氮矿化(Coleman et al., 1977; Woods et al., 1982; Anderson et al., 1981a; Ingham et al., 1985; de Ruiter et al., 1993; Brussaard et al., 1995; Bouwman et al., 1994; Ferris et al., 1998; 胡锋等, 1999)。Coleman等(1977)发现接种细菌21 h后, 细菌几乎固持了土壤中所有的NH4+-N; 当添加线虫后, 已被固持的氮可以被全部矿化出来; 而在不加线虫的处理中仅有不到1/3的氮被矿化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线虫的新陈代谢特点以及食细菌线虫与细菌之间C/N比的差异(Ferris et al., 1997)。一般认为食细菌线虫的C/N比要大于细菌的: 如Ferris等(1997)测定8种食细菌线虫的平均C/N比为5.89 (5.16–6.83), 5种土壤细菌及大肠杆菌的C/N比为4.12 (3.65–4.92)。食细菌线虫在取食细菌时获得了超过自身机体生长所需要的氮, 过量的氮就以NH4+-N的形式通过体表及其他形式排出体外。根据Ferris等(1997)的计算, 食细菌线虫同化的氮素中大约70%会被排出体外。不同的食细菌线虫种类由于生活史对策不同, 对于促进氮矿化的贡献可能略有区别: 个体小、世代时间短的线虫单位体积对氮矿化的贡献要略大于个体大的线虫(Ferris et al., 1997, 1998)。

应该说, 食细菌线虫提高土壤养分矿化的作用已经获得普遍认同, 但也有研究发现添加食细菌线虫对土壤养分矿化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出现固持(Bardgett et al., 1998; Bonkowski et al., 2000a; R?nn et al., 2001)。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1)在细菌生物量增加的情况下, 释放的氮又重新被细菌利用而固持。(2)当实验中有植物存在时, 矿化的氮会被植物吸收。如Djigal等(2004b)发现当没有植物存在时, 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使得土壤无机氮含量上升; 而当有植物存在时, 土壤无机氮含量就大幅下降。(3)土壤基质的营养水平: 当土壤基质C/N比较高时, 因为氮源限制, 新矿化的氮很快又被微生

第2期吴纪华等: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27

物固持; 只有当基质C/N比较低时才会表现出线虫促进氮矿化的作用(Hassink et al., 1993, 1994; Savin, 2001; Ingham et al., 1986a; Ferris et al., 1998)。

2.2对磷素矿化的影响

有关食细菌线虫和细菌相互作用影响磷矿化的报道相对较少, 结果也不太一致。Coleman等(1977)曾报道, 在食细菌线虫何氏中双胃线虫(Mesodiplogaster lheritieri)与细菌的组合中, 磷矿化率显著高于细菌单独作用以及细菌与多噬棘变形虫(Acanthamoeba polyphaga)组合的情况。Anderson等(1981a) 发现食细菌的拟丽突属线虫、中双胃属线虫和小杆属线虫都能够促进磷矿化。但是, Ingham等(1985)发现, 无论有无植物存在, 添加食细菌线虫均比仅有细菌的处理出现更多的磷固定。胡锋等(1999)也发现食细菌线虫(原小杆属线虫Protorhabditis sp.)的活动并没有促进磷矿化, 反而出现较强的微生物固持, 这可能是因为线虫和细菌的C/P比相近, 线虫取食细菌时释放的磷很少; 更重要的是, 当土壤有效磷较低时, 这部分释放出来的磷源很快被土壤微生物再次固持。

2.3对分解作用的影响

相当多的研究发现, 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或落叶降解。如棘壳三等齿线虫(Pelodera punctata)通过促进细菌活性, 可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降解速度提高1.8–2.5倍(Abrams & Mitchell, 1980)。Alkemade等(1992)发现, 食细菌线虫Diplolaimelloides bruciei可使大米草(Apartina anglica)降解速率提高约30%。Pradhan等(1988)报道, 线虫使热带土壤及落叶有机质降解速率提高15–30%。以上研究表明, 在以细菌分解为主时, 食细菌线虫对于土壤有机质降解过程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 这主要因为食细菌线虫促进了细菌的生长(Elkin & Whitford, 1982; Freckman et al., 1988)。然而, de Mesel等(2003)研究了4种食细菌线虫对大米草的降解作用, 发现它们并没有促进大米草降解, 植物凋落物的降解速率和线虫的密度间也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 食细菌线虫与细菌之间的密度控制关系是否是降解速率改变的决定因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de Mesel等(2003)还指出, 由于同一功能群中不同种类线虫的生活史、习性、取食策略等各不相同, 它们对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养分的作用各异, 因此对降解过程的影响也会各有不同。3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对植物吸

收及生长的影响

植物根系分泌的碳大约占其光合作用所固定碳物质的10–20%,甚至高达40%(Bonkowski, 2004), 根际分泌物维持着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及食微动物的生存。那么植物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能量来支撑一个庞大的土壤生物群落?它们能从中获益什么?现在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土壤中尤其是植物根际存在着微生物圈(microbial loop)(Clarholm, 1985),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固持养分, 而土壤动物通过取食微生物把氮、磷等元素释放出来, 使植物从中获取养分。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食细菌线虫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Ingham et al., 1985; Alphei et al., 1996; Bonkowski et al., 2000a; Laakso et al., 2000)。胡锋等(1998a)发现杀灭土壤中的线虫(主要是食细菌线虫)后, 小麦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均受到抑制; 而添加原小杆属线虫则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胡锋等, 1998b)。Djigal等(2004a)发现食细菌线虫可以使玉米鲜重提高12%。没有线虫时玉米对无机氮的吸收率是47%, 而添加线虫后吸收率可提高到63%。然而Bardgett和Chan(1999)发现, 添加食细菌线虫并没有促进山地植物甘松茅(Nardus stricta)的生长, 他们认为原因是土壤中铵氮含量太高, 抑制了植物的生长。据此分析, 线虫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只发生在微生物矿化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情况下。从影响时间上来看, 已有研究表明线虫的促进作用大多只是短期效应, 但如果是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会对植物生长起关键的调控作用(Ingham et al., 1985)。

一般认为, 食细菌线虫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及吸收的原因是它们提高了土壤中植物有效养分的矿化率(Ingham et al., 1985)。而Mao等(2006)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即食细菌线虫可促进植物根尖发育。他们发现食细菌线虫促进了番茄和小麦根系的生长, 使根系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多更细的根尖, 这可能与食细菌线虫可以帮助那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细菌(如硝化细菌)到达新生长的根尖有关(Knox et al., 2003, 2004)。

食细菌线虫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还因植物的不同部位而异。胡锋等(1998a)发现, 杀灭

12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5卷

土壤中的线虫后, 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Djigal等(2004b)也发现, 在添加食细菌线虫Zeldia punctata后, 玉米根系生物量增加23%, 而地上部分生物量只增加10%。胡锋等(1998b)以15N同位素作为标记, 发现接种原小杆属线虫后, 小麦穗部的含N量以及积累的15N含量明显增加, 但根部没有显著变化。他们的结论是食细菌线虫有助于氮素向小麦穗部转移, 这对于改善谷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植物不同部位的研究还很少, 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对于土壤生物作用的响应机制。

由于不同植物对于生物作用的响应不同, 食细菌线虫和细菌的相互作用还可能改变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群落演替。但到目前为止, 研究还集中在短期实验和食细菌线虫对单一植物生长的影响, 没有看到有关植物群落方面的相关报道, 这可能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4食真菌线虫对土壤氮矿化、植物生长及真菌的影响

4.1对养分矿化的影响

真菌和细菌都是土壤有机质重要的分解者, 尤其在某些生态系统如森林中, 真菌分解途径(fungal decomposition pathway)会比细菌分解途径(bacterial decomposition pathway)更重要。食真菌线虫是真菌分解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Chen & Ferris, 2000), 然而关于食真菌线虫对土壤养分矿化及有机质分解影响的研究远远少于对食细菌线虫的相关研究, 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真菌线虫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多数情况下食真菌线虫会促进真菌对氮矿化的作用, 但是其效果取决于线虫和真菌的种类以及土壤基质的营养情况。

Chen和Ferris (1999)选择了两种食真菌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和蘑菇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以及两种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 sp.)作为研究对象, 发现两种线虫对立枯丝核菌的取食都促进了土壤氮矿化, 其中蘑菇滑刃线虫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燕麦真滑刃线虫; 但两种线虫对木霉真菌的取食却都没有促进氮矿化。Chen和Ferris (2000)又研究了这两种食真菌线虫与8种真菌间的相互关系, 也得出类似的结果: 即线虫取食某些种类的真菌对氮矿化有促进作用, 而取食另外一些真菌则没有这种作用; 而且蘑菇滑刃线虫的促进作用普遍大于燕麦真滑刃线虫。

Okada和Ferris(2001)研究了温度对食真菌线虫与真菌相互关系的影响, 发现在某个温度下当线虫种群增长率最高时, 氮矿化率也最高: 可见氮矿化率和线虫种群数量直接相关。李辉信等(2004)发现燕麦真滑刃线虫与两种真菌(外皮毛霉Micheli cor-ticolus和丛梗孢科Moniliaceae一种)相互作用都能够促进氮矿化, 但线虫与前者的相互作用对提高氮矿化的贡献显著大于后者。Ingham等(1985)则发现添加燕麦真滑刃线虫并不能促进氮矿化。

以上研究说明食真菌线虫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既和线虫的种类有关, 也和真菌的种类有关。如果一种食真菌线虫在一种真菌上生长很好, 可以维持较高的种群数量时, 它们就会把真菌固持的氮释放出来成为无机氮, 从而表现出促进氮矿化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会因真菌的生长状态而异: 如果在线虫取食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真菌生长很好, 菌丝固定了大量的无机氮, 那么氮矿化率就会降低甚至出现氮固定。因此, 食真菌线虫是否表现出促进氮矿化的作用, 取决于线虫和真菌各自的种群生长情况。

关于食真菌线虫在不同土壤基质中对氮矿化的影响也有一些研究。Trofymow和Coleman (1983)发现在添加了纤维素和角质素的土壤中, 燕麦真滑刃线虫与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共同作用比真菌单独作用更能促进氮矿化, 但是仅添加纤维素时食真菌线虫反而降低了氮矿化率(Trofymow & Coleman, 1982)。然而, Chen和Ferris(1999)报道, 在不同的土壤C/N比条件下, 食真菌线虫和真菌的相互作用并未表现出改变氮矿化率的作用。

总的来说, 食真菌线虫是可以促进氮矿化的, 因为线虫通过排泄及分泌等方式释放真菌固持的无机氮。一般认为食真菌线虫对氮矿化的促进作用要小于食细菌线虫, 原因是食真菌线虫与真菌的C/N比比较接近。例如Anderson等(1981b) 测得三形茎线虫(Ditylenchus triformis)的C/N比约为10, Chen 和Ferris(1999) 测得燕麦真滑刃线虫和蘑菇滑刃线虫的C/N比约为8–11, 而真菌C/N比约为8–10(Griffin, 1972), 因此线虫释放的铵态氮较少。

第2期吴纪华等: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29

尽管如此, 在线虫呼吸过程中随着碳素的丢失, 还是有剩余的氮素以铵态氮的形式被排出(Chen & Ferris, 2000)。然而, 对这样的推论还有疑问存在: 因为食真菌线虫并不像某些食真菌的节肢动物一样吞入整个真菌, 而是通过口针吸取出真菌的细胞质。这样的话, 食真菌线虫本身的C/N比要远远高于真菌细胞质(C/N比约为3–4) (Ingham et al., 1986a), 那么食真菌线虫是否应该释放更多的氮?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证实。

食真菌线虫对真菌生长的影响取决于线虫和真菌的种类以及线虫的取食强度(Ingham et al., 1985)。Mankau和Mankau (1963)研究了燕麦真滑刃线虫对18种真菌的取食效果, 发现它可以抑制部分真菌的生长。Wasilewska等(1975) 发现燕麦真滑刃线虫可以使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的干重下降35–52%。而李辉信等(2004)则发现燕麦真滑刃线虫可以促进外皮毛霉生长: 在前10天真菌的生长速度是对照的1.1–2.0倍, 在11–25天内达到5.0–5.7倍; 而燕麦真滑刃线虫使丛梗孢科真菌的生长速度比对照提高了2.3–3.5倍。

在真菌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 食真菌线虫的作用也会有所变化: 如Chen和Ferris(1999)发现燕麦真滑刃线虫起初降低了立枯丝核菌的生物量, 而后又促进了它的生长。他们分析原因是后期线虫数量下降, 使得真菌迅速恢复生长。Hedlund等(1991)对于食真菌动物促进真菌生物量增长的现象提出了一个真菌生长模式改变假说, 即当真菌单独生长时, 其菌丝生长因受到抑制而产生更多的孢子; 但当食真菌动物存在时, 真菌倾向于减少孢子数量而把能量更多地用于产生菌丝。到目前为至, 还没有看到食真菌线虫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面的报道。4.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有关食真菌线虫对于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很少。Ingham等(1985)发现燕麦真滑刃线虫并不能促进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他们认为真菌本身矿化的氮已经足够植物吸收, 只有当氮源不足时, 食真菌线虫的存在才会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食真菌线虫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还应该取决于它们和三类真菌之间的关系: (1)食真菌线虫对腐生真菌的取食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矿化率, 从而促进植物的吸收;

(2) 食真菌线虫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取食不仅起到生物控制作用, 还能够释放其固持的氮素, 提高养分矿化率, 因为植物病原真菌不仅对植物直接造成病理上的伤害, 还通过氮固持与植物竞争养分; (3) 食真菌线虫对V AM真菌的取食会降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因为V AM真菌有帮助植物吸收养分的作用。尽管有过一些食真菌线虫与不同真菌种类种群生长相互关系的研究(Mankau & Mankau, 1963; Okada & Kadota, 2003), 但不同种类食真菌线虫与以上三类真菌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5不同食性或营养级线虫的相互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 有关不同食性、不同营养级的线虫如何相互作用, 进而如何影响微生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矿化有了较多的研究, 但对其影响程度及其机制的了解还很不充分。

大多数的研究发现, 第三营养级的捕食性线虫对第二营养级的食微线虫数量具有较强的下行控制作用(top-down effect), 但是有关捕食性线虫对于微生物以及土壤养分矿化、植物生长等的影响的结论却很不一致。有些实验反映出较强的营养级联效应(trophic cascade effect), 即低营养级生物的生物量受到一个或几个高营养级消费者的影响; 而有些实验却发现营养级联效应并不明显。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 捕食性节肢动物、食微线虫和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营养级联关系, 对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养分矿化有较强的控制作用(Parker et al., 1984)。Santos等(1981)发现去除捕食性螨类后, 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 细菌数量随之下降, 分解速率也趋于下降。Bouwman等(1994)以捕杀线虫的真菌作为第三营养级, 发现捕杀线虫的真菌可以抑制食细菌线虫数量, 但对氮矿化率的影响因时间而异。Allen-Morley和Coleman (1989)在一个微生态系统实验中发现, 作为第三营养级的捕食性线虫在减少食微线虫数量的同时却提高了碳、氮矿化率,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实验中的捕食性线虫事实上是杂食性的, 在捕食线虫的同时也取食了细菌。Brussaad等(1995)通过微生态系统实验发现, 捕食性螨可以控制食微线虫数量, 然而对养分矿化没有影响。

Mikola和Set?l? (1998b)建立了3个食物网, 分别由1个、2个和3个营养级组成: 10种真菌及10种细菌构成第一营养级; 食细菌线虫(秀丽隐杆线虫)和食真菌线虫(滑刃属线虫)构成第二营养级; 捕食性

13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5卷

线虫(棘壳锯齿线虫Prionchulus punctatus)构成第三营养级。实验发现微生物生产量在包含2个及3个营养级的食物网中比仅有微生物存在的食物网中高; 而无论第三营养级的捕食性线虫是否控制第二营养级的线虫数量, 都不影响微生物生物量和生产量; 碳和氮矿化率则在包含有2个营养级的食物网中最高。他们的实验证明, 捕食者可以调节食微线虫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矿化率, 但与微生物生物量和生产量没有明显的营养级联关系。Laakso等 (2000)发现捕食性线虫和螨类可以抑制以微生物及其碎屑为食的第二营养级动物, 增加微生物生物量并改变其组成, 进而抑制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 但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最终和每一个营养级生物内部的种类组成均密切相关。

营养级联的存在时而明显时而又不明显, 这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 (1)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对于第二营养级的捕食有不同的反应方式, 有时会产生正反馈; (2)当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共同作用时, 它们之间也会互相影响。McQueen等(1986)曾提出一个基于淡水浮游生态系统的营养动态假说, 即下行效应在食物网的最高营养级表现最强, 随着营养级下降, 其影响逐渐减弱; 而上行效应则在食物网的底部最强, 随着营养级上升其影响逐渐减弱。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实验都发现捕食性动物对于食微动物具有较强的下行控制作用, 但它们对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却经常产生不一致的结果。

同一营养级中不同食性的线虫或其他土壤动物之间也有相互作用。Bardgett和Chan(1999)发现, 食细菌线虫的单独存在并不能改变土壤氮、磷矿化率; 但当食细菌线虫与食真菌跳虫共存时, 土壤氮、磷矿化率得到显著提高。他们的解释是: 食细菌线虫所释放的氮会很快被真菌固持; 而当真菌被跳虫取食后, 土壤的氮矿化才会增强。Nieminen和Set?l? (2001)发现, 在以真菌和食真菌线虫为主的分解食物链中加入细菌和食细菌线虫后, 土壤中残存的有机质比原来有所减少。可见, 真菌分解和细菌分解是两条独立并且可以叠加作用的分解途径。Ingham等(1986b)发现食细菌线虫及原生动物数量的下降会导致真菌数量的上升, 并进一步导致食真菌线虫数量的上升。Ingham等(1985)发现添加食真菌的燕麦真滑刃线虫会导致食细菌的拟丽突属线虫种群数量下降, 由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食物竞争关系, 因此推测两种线虫之间可能存在生境及环境资源上的竞争。

有关食微线虫之间以及线虫与其他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正如Bonkowski 等(2000b)指出, 在土壤中对物质循环和植物生长起作用的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食物网(microbial food-web), 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微生物圈(microbial loop)。只有对微生物食物网有了真正的了解,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微生物和食微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中发挥的作用, 并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等实践。

6结语和展望

大量研究表明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都有助于土壤氮素等养分矿化进而促进植物生长。这主要是因为线虫的取食活动加速了微生物周转, 其代谢分泌释放了微生物固持的养分。但这种作用会随不同的土壤基质C/N比、不同的线虫种类、微生物种类以及植物种类而异。此外, 土壤生态系统中处于不同营养级的土壤动物以及不同食性的线虫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营养级联效应在土壤碎屑食物网中有时并不明显。因此, 要真正了解食微线虫对土壤养分循环以及植物的影响, 必须对线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今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值得重视并加强:

(1) 我们对食微线虫对于微生物、土壤物质循环和植物的影响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但是对于线虫、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 因此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 目前所知的食微线虫对于微生物、养分矿化及植物生长的影响大多是在一些简单的实验体系下进行的。尽管这种简单体系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这种影响以及发生机制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还需要增加控制实验系统的复杂性, 研究不同功能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非生物控制条件的影响, 以求了解更接近自然、真实的情况。

(3) 大多数的实验是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进行, 这主要是因为线虫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表现出来。但我们需要加强长期实验和观察, 了解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线虫的生态功能。

第2期吴纪华等: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31

(4)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以草地或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而对于森林、湿地等其他生态系统的研究相对不足。在其他生态系统中, 土壤线虫的作用可能有很大不同: 例如许多森林土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别以真菌分解和细菌分解途径为主; 湿地中水分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影响生物的分布和活性。因此, 增加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综合了解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

(5) 生物并不是处在一个稳定不变的环境中, 而是受到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 动态地了解线虫及其他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 才可能较好地预测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效应。

参考文献

Abrams BI, Mitchell MJ (1980) Role of nematode-bacterial interactions in heterotrophic systems with emphasis on sewage sludge decomposition. Oikos, 35, 404–410. Alkemade R, Wielemaker A, Hemminga MA (1992) Stimula-tion of decomposition of Spartina anglica leaves by the bacterivorous marine nematode Diplolaimelloides bruciei (Monhysterida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159, 267–278.

Allen-Morley CR, Coleman DC (1989) Resilience of soil biota in various food webs to freezing perturbations. Ecology, 70, 1127–1141.

Alphei J, Bonkowskim M, Scheu S (1996) Protozoa, Nematoda and Lumbricidae in the rhizosphere of Hordelymus eu-ropaeus (Poaceae): faunal interactions, response of mi-croorganisms and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Oecologia, 106, 111–126.

Anderson RV, Coleman DC, Cole CV, Elliott ET, McClellan JF (1979) The use of soil microcosms in evaluating bacte-riophagic nematode responses to other organisms and ef-fects on nutrient cyc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13, 175–182.

Anderson RV, Coleman DC, Cole CV, Elliott ET (1981a) Ef-fect of nematodes Acrobeloides sp. and Mesodiplo- gaster lheritieri on substrate utilization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mineralization in soil. Ecology, 62, 549–555. Anderson RV, Coleman DC, Cole CV (1981b) Effects of saprotrophic grazing on net mineralization. Ecological Bulletin, 33, 201–216.

Anderson RV, Gould WD, Woods LE, Cambardella C, Ingham RE, Coleman DC (1983) Organic and inorganic nitroge-nous losses by microbivorous nematodes in soil. Oikos, 40, 75–80.

Bardgett RD, Keilier S, Cook R, Gilburn AS (1998)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animals and microorganisms in upland grassland soils amended with sheep dung: a mi-crocosm experimen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0, 531–539.

Bardgett RD, Chan KF (1999)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soil

fauna enhance nutrient mineralization and plant nutrient uptake in montane grassland ecosystem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1, 1007–1014.

Bardgett RD, Cook R, Yeates GW, Denton CS (1999) The influence of nematodes on below-ground processe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Plant and Soil, 212, 23–33. Bardgett RD, Yeates GW, Anderson JM (2005) Patterns and determines of soil biodiversity. I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Function in Soils (eds Bardgett RD, Usher MD, Hop-

kins DW), pp. 100–11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Bonkowski M, Griffiths BS, Scrimgeour C (2000a) Substrate heterogeneity and microfauna in soil organic ‘hotspot’ as determinants of nitrogen capture and growth of rye-grass.

Applied Soil Ecology, 14, 37–53.

Bonkowski M, Cheng W, Griffiths BS, Alphei G, Scheu S (2000b) Microbial-faunal interaction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

ology, 36, 135–147.

Bonkowski M (2004) Protozoa and plant growth: the microbial loop in soil revisited. New Phytologist, 162, 617–631. Bouwman LA, Bloem J, van den Boogert PHJF, Bremer F, Hoenderboom GHJ, de Ruiter PC (1994)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bacterivorous nematodes and nema-

tophagous fungi on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microcosm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7, 249–256. Brussaard L, Noordhuis R, Geurs M, Bouwman LA (1995)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oil in microcosms with or without bacterivorous nematodes and nematophagous mites. Acta Zoologica Fennica, 196, 15–21.

Carpenter SR, Kitchell JF, Hodgson JR (1985) Cascading tro-phic interactions and lake productivity. BioScience, 35, 634–639.

Chen J, Ferris H (1999) The effects of nematode grazing o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during fung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1, 1265–1279.

Chen J, Ferris H (2000) Growth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f selected fungi and fungal-feeding nematodes on sand amended with organic matter. Plant and Soil, 218, 91–101.

Clarholm M (1985) Interactions of bacteria, protozoa and plants leading to mineralization of soil nitrogen. Soil Bi-

ology and Biochemistry, 17, 181–187.

Coleman DC, Cole CV, Anderson RV, Blaha M, Campion MK, Clarholm M, Elliott ET, Hunt HW, Shaefer B, Sinclair J (1977) An analysis of rhizosphere saprophage interaction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Ecological Bulletin, 25,

299–309.

Copley J (2000) Ecology goes underground. Nature, 406, 452–454.

de Mesel I, Derycke S, Swings J, Vincx M, Moens T (2003) Influence of bacterivorous nematodes on the decomposi-

tion of cordgra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96, 227–242.

de Mesel I, Derycke S, Moens T, van der Gucht K, Vincx M, Swings J (2004) Top-down impact of bacterivorous nematodes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 micro-

cosm stud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6, 733–744.

de Ruiter PC, Moore JC, Zwart KB, Bouwman LA, Hassink J, Bloem J, de Vos JA, Marinissen JCY, Didden WAM,

13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5卷

Lebbink G, Brussaard L (1993) Simulation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the below-ground food webs of two winter wheat field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30,

95–106.

Djigal D, Brauman A, Diop TA, Chotte JL, Villenave C (2004a) Influence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Cephalobida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during maize growth.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6,

323–331.

Djigal D, Sy M, Brauman A, Diop TA, Mountport D, Chotte JL, Villenave C (2004b) Interactions between Zeldia

punctata (Cephalobidae) and bacteria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aize plants. Plant and Soil, 262, 33–44. Ekschmitt K, Bakonyi G, Bongers M, Bongers T, Bostrom S, Dogan H, Harrison A, Kallimanis A, Nagy P, O’Donnell

AG, Sohlenius B, Stamou GP, Wolters V (1999) Effects

of the nematofauna on microbial energy and matter trans-

formation rates in European grassland soils. Plant and

Soil, 212, 45–61.

Elkins NZ, Whitford WG (1982) The role of microarthropods and nematodes in decomposition in a semi-arid ecosystem.

Oecologia, 55, 303–310.

Ferris H, Venette RC, Lau SS (1997) Population energetics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carbon and nitrogen budget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9, 1183–1194.

Ferris H, Venette RC, van der Meulen HR, Lau SS (1998)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by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ver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Plant and Soil, 203,

159–171.

Freckman DW (1988) Bacterivorous nematodes and or-ganic-matter decompositio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4, 195–217.

Fu SL, Ferris H, Brown D, Richard P (2005) Does the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of nematodes on the biomass and activity

of their bacteria prey vary with nematode species and population siz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7,

1979–1987.

Griffin DM (1972) Ecology of Soil Fungi.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Griffiths BS, Bonkowski M, Dobson G, Caul S (1999)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presence of

microbial-feeding nematodes and protozoa. Pedobiologia,

43, 297–304.

Hassink J, Bouwman LA, Zwart KB, Brussaard L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habitable pore-space, soil biota and

mineralization rates in grassland soil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5, 47–55.

Hassink J, Neutel AM, de Ruiter PC (1994) C and N mineralization in sandy and loamy grassland soils—the

role of microbes and microfauna.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6, 1565–1571.

Hedlund K, Boddy L, Preston CM (1991) Mycelial responses of the soil fungus, Mortierella isabellina, to grazing by

Onychiurus armatus (Collembola). Soil Biology and Bio-

chemistry, 23, 361–366.

Hu F (胡锋), Li HX (李辉信), Wu XQ (武心齐), Wu SM (吴珊眉) (1998a) Effect of soil nematode exclusion on wheat

growth and its N and P uptak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9,419–4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 F (胡锋), Li HX (李辉信), Wu XQ(武心齐), Wu SM (吴珊眉) (1998b) Effect of nematode inoculation on fate of fer-

tilizer-15N in soil-crop system. Journal of Nanjing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1, 125–12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 F (胡锋), Li HX (李辉信), Xie LQ (谢涟琪), Wu SM (吴珊眉) (1999) Interactions of bacterivorous nematode and bacteria and their effects on mineralization-immobi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

学报), 19, 914–9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Ingham ER (1999) Nematodes. In: Soil Biology Primer (eds Tugel AJ, Lewandowski AM).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860242.html,/sqi/ soil_quality/soil_biology/soil_biology_primer.html Ingham ER, Trofymow JA, Ames RN, Hunt HW, Morley CR, Moore JC, Coleman DC (1986a) Trophic interactions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a semi-arid grassland soil. I.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natural populations, their interactions and effects on nitrogen cycling.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3, 597–614.

Ingham ER, Trofymow JA, Ames RN, Hunt HW, Morley CR, Moore JC, Coleman DC (1986b) Trophic interactions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a semi-arid grassland soil.Ⅱ. System responses to removal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oil microbes or fauna.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3, 615–630. Ingham RE, Trofymow JA, Ingham ER, Coleman DC (1985) Interactions of bacteria, fungi, and their nematode grazers: effects on nutrient cycling and plant growth. Ecological Monographs, 55, 119–140.

Jensen P (1996) Burrows of marine nematodes as centres for microbial growth. Nematologica, 42, 320–329.

Knox OGG, Killham K, Mullins CE, Wilson MJ (2003) Nematode-enhanced microbial colonization of the wheat rhizosphere.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25, 227–233. Knox OGG, Killham K, Artz RRE, Mullins CE, Wilson MJ (2004) Effect of nematodes on rhizosphere colonization by seed-applied bacteria.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

biology, 70, 4666–4671.

Laakso J, Set?l? H, Paloj?rvi A (2000) Influence of decom-poser food web structure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on plant growth. Plant and Soil, 225, 153–165.

Li HX (李辉信), Mao XF (毛小芳), Hu F (胡锋), Ma JP (马吉平) (2004) Interactions between fungal-feeding nematodes and fungi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5,

2304–230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nkau R, Mankau SK (1963) The role of mycophagous nematodes in the soil. I. The relationship of Aphelenchus avenae to phytopathogenic soil fungi. In: Soil Organisms.

(eds Doeksen J, van der Drift J), pp.271–280. North- Hol-

land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Mao XF (毛小芳), Li HX (李辉信), Long M (龙梅), Hu F (胡锋) (2005)Effects of bacteria feeding nematode at its dif-

ferent density on bacterial number, bacterial activity and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6,1112–11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o XF, Hu F, Griffiths BS, Li HX (2006)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s enhance root growth of tomato seedling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8, 1615–1622.

第2期吴纪华等: 食微线虫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33

McNaughton SJ (1983) Compensatory plant growth as a re-sponse to herbivory. Oikos, 40,329–336.

McQueen DJ, Post JR, Mills EL (1986) Trophic relationships in freshwater pelagic ecosystems.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 43, 1571–1581.

Mikola J, Set?l? H (1998a) Relating species diversity to ecosystem functioning: mechanistic backgrounds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with decomposer food web. Oikos,

83, 180–194.

Mikola J, Set?l? H (1998b) No evidence of trophic cascades in an experimental microbial-based soil food web. Ecology,

79, 153–164.

Moens T, dos Santos GAP, Thompson F, Swings J, Fonseca-Genevois V, Vincx M, de Mesel I (2005) Do nematode mucus secretions affect bacterial growth?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40, 77–83.

Nieminen JK, Set?l? H (2001) Bacteria and microbial feeders modify the performance of a decomposer fungus. Soil Bi-

ology and Biochemistry, 33, 1703–1712.

Okada H, Ferris H (200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f fungi and fungal-feeding nematodes. Plant and Soil, 234, 253–262.

Okada H, Kadota I (2003) Host status of 10 fungal isolates for two nematode species, Filenchus misellus and Aphelen-

chus avena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5,

1601–1607.

Owen DF (1980) How plants may benefit from the animals that eat them. Oikos, 35, 230–235.

Parker LW, Santos PF, Phillips J, Whitford WG (1984)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and roots of a Chihuahuan desert annual, Lepidium lasi-

carpum. Ecological Monographs, 54, 339–360.

Postma-Blaauw MB, de Vries FT, de Goede RGM, Bloem J, Faber JH, Brussaard L (2005) Within-trophic group inter-

actions of bacterivorous nematode spec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ecologia, 142, 428–439.

Pradhan GB, Senapati BK, Dash MC (1988) Relationship of soil nematode populations to carbon : nitrogen in tropical habitats and their role in the laboratory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amendments. Revue d’Ecologia et de Biologie du Sol, 25, 59–76.

Riemann F, Helmke E (2002) Symbiotic relations of sediment-agglutinating nematodes and bacteria in detrital habitats: the enzyme-sharing concept. Marine Ecology, 23,

93–113.

R?nn RM, Griffiths BS, Young IM (2001) Protozoa, nematodes and N-mineralization across a prescribed soil textural gra-

dient. Pedobiologia, 45, 481–495.

Santos PF, Phillips J, Whitford WG (1981) The role of mites and nematodes in early stages of buried litter decomposi-

tion in a desert. Ecology, 62, 664–669.

Savin MC, G?rres JH, Neher DA, Amador JA (2001) Uncou-pling of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ole of mi-

crobivorous nematode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3, 1463–1472.

Traunspurger W, Bergtold M, Goedkoop W (1997) The effects of nematodes on bacterial activity and abundance in a freshwater sediment. Oecologia, 112, 118–122. Trofymow JA, Coleman DC (1982) The role of bacterivorous and fungivorous nematodes in cellulose and chitin de-

composition. In: Nematodes in Soil Ecosystems (ed.

Freckman DW), pp. 117–138.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Texas.

Trofymow JA, Morley CR, Coleman DC, Anderson RV (1983) Mineralization of cellulose in the presence of chitin and assemblages of microflora and fauna in soil. Oecologia, 60, 103–110.

Villenave C, Ekschmitt K, Nazaret S, Bongers T (2004) Inter-actions between nematod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 tropical soil following manipulation of the soil food

web.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6, 2033–2043. Wardle DA, Yeates GW, Watson RN, Nicholson KS (1995) The detritus food-web and diversity of soil fauna as indicators of disturbance regimes in agro-ecosystems.

Oikos, 73, 155–166.

Wardle DA (2002)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Linking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omponen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Wardle DA, Bardgett RD, Klironomos JN, Set?l? H, van der Putten WH, Wall DH (2004) Ecological linkage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ta. Science, 304, 1629–1633.

Wardle DA (2006) The influence of biotic interactions on soil biodiversity. Ecology Letters, 9, 870–886.

Wasilewska L, Jakubczyk H, Paplinska E (1975) Production of 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 (Nematode) and reduction of saprophytic fungi by them. Polish Ecological Studies, 1, 61–73.

Woods LE, Cole CV, Elliot ET, Anderson RV, Coleman DC (1982)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in soil as affected by bacterial/microfaunal interactions. Soil Biology and Bio-

chemistry, 14, 93–98.

Yeates GW, Coleman DC (1982) Nematodes and decomposi-tion. In: Nematodes in Soil Ecosystems (ed. Freckman DW), pp. 55–80.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Austin, Texas.

(责任编辑: 时意专)

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养分及化学氮肥 2

第七章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第一节土壤氮素营养 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含量 (一)来源 1. 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 2. 动植物残体的归还 3. 生物固氮 4. 雷电降雨带来的NH4+-N和NO3--N (二)、土壤氮素的含量 1 土壤氮素的含量 1:不同作物种类含量不同:豆科》禾本科 2:同一作物不同器官含量不同:叶》籽粒》茎 3:同一作物不同发育时期含量不同 4:土壤供氮水平 北增加 西 东增加 增加 (三 )、土壤中氮的形态 ( 1)土壤无机态氮 交换性NH 4+、溶液中 NH 4+和NO3-最易被植物吸收,土壤无机氮还包括NO2-, (2)土壤有机态氮 已分离鉴定出的含氮化合物单体有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微量存在的叶绿素及维生素等。 (四)、土壤中氮的转化 2 、NO、N2O 生物固定 硝态氮 生物固定硝酸还原作用 或固定态铵 (一)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与生物固持作用 1:矿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生成氨的过程。 过程: 异养微生物 解蛋白作用 氨化作用 氨化微生物 -N+有机酸 2: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1):定义: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2):结果:减缓氮的供应 (3)土壤铵粘土矿物对NH4+的固定 1;定义 2:晶格固定 (四)硝化作用 1:定义: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或NH3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2: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 土壤通气:,土壤反应,温度, (五)反硝化作用 1. 生物反硝化作用 (1)定义: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逸失的现象 2. 化学反硝化作用 (六)氨的挥发损失 1. 定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在土壤液相中的一种化学平衡,土壤中的NH4+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 (七)硝酸盐的淋洗损失 第二节作物的氮素营养 一、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影响因素: 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 品种:高产品种>低产品种 器官:种子>叶>根> 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非生长点 生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老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2. 分布: 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 生长点>非生长点 二、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氮的生理功能) 1. 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含氮16~18%)--生命物质 2. 氮是核酸的成分(核酸中的氮约占植株全氮的10%)--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 3. 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 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白质45~60%)--光合作用的场所 5. 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B1、B2、B6等)--辅酶的成分 6. 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CK)--生理活性物质 7. 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 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 第三节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铵(氨)态氮肥 养分标明量为铵盐(氨)形态氮的单质氮肥称为铵(氨)态氮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土壤与植物》.doc

最新资料推荐 9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性目标: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活动一:

自学指导: 小组内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1 分钟) 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 资料卡。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活动二: 自学指导: 1、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5 分钟)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 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1.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细砂(~)、粉砂(~)和粘粒(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的方法 如何正确判断整个区域的养分充裕状况呢,这需要做正确的取土样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样本测试值的统计量,从而估计整个区域的养分状况。所以这个时候实地取出来的土样非常重要,如何采集的土样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呢,是能直接放映和代表整个区域的呢?取土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选择取土区域: 选择样区时首先须考虑样区在整个区域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区域生态系统包括地理景观等时空格局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以土壤养分循环为研究目的选择样区时,应以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区域划分理论为基础,所确定的样区要能代表研究区域的完整地貌单元和生态群落结构.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循环过程的重要因子,选择样区时还须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代表性.从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类型、社会经济因素等多个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区,是由样区研究结果向区域推断的首要条件。2、保证取土样的随机性: 在大尺度上,区域土壤养分受地带性规律和时间性节律的支配,但在小尺度上,由于受土壤母质及耕作施肥非均匀性的影响,它们却表现为/随机分布0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区域中的样区、样区中的采样单元、采样单元中的样点数都是越密越接近真实值,但在实践中却不可能做到.利用统计学原理的随机性原则,可以用样点来反映其代表的采样单元,以采样单元来反映代表的样区,以样区来反映代表的区域.在选定的样区内按统计学要求设置适当数目的采样单元,根据每个样点都有相同概率的原则进行随机采样. 3、保证取土样的重现性 重现性是指在已定的样区内多次重复采样,结果都能获得相同的规律性.要保证研究区域结果重现性,必须统一区域内各样区的采样标准和方法,并有足够密度的样点,尽可能消除采样方法引起的人为误差.为便于样区内重复采样与样品化验结果的正确分析,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有必要对各采样单元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方式、农艺管理措施等实地情况进行详尽的记载,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区域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的因素. 4、保证取土样的时间统一 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植物生物量都存在季节性变化,各样区采样时间不一致易导致样区间结果缺乏可比性,也无法保证样区内土壤养分特征及循环规律与整个研究区域接近。保证各个样区采样时间的相对统一,是样区研究结果拓展到整个区域的关键之一。 土壤养分的状况对植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测土施肥方案的实施,也充分体现了土壤养分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德国STEPS有一款土壤养分速测仪,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度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产品。 .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土壤与植物的生长》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土壤与植物的生长》说课稿 今天,我所讲的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能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研究出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并结合自己研究的结果说出什么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从能力培养来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思路是:首先指导学生认识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有没有黏性等。然后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土壤的表面现象。在认识了土壤的这些特征基础上,研究土壤渗水速度的快慢和保水能力的高低。培养学生爱护土壤,保护家园和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重点是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三种土壤和土壤渗水实验, 难点是指导学生探究土壤渗水情况。 在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上: 首先是出示一组图片,以“是什么使这些美丽的植物生长的如此美丽?”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说一说,随后引出“土壤”,紧接着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观察土壤,从而对土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突出问题“为什么有时下过雨后有些地里的水很快就干了,而有的地里上的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干呢?”从这一问题入手,展开讨论,设计土壤渗水的实验,通过实验推出沙质土渗水最快,其次是壤土,黏质土渗水最慢,并且由土壤渗水的快慢推出土壤保水能力的大小。 本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由问题引入;结合实际经验确定了实验方案;并实验;形成认识。这个思路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

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 对于全课的教学过程来讲,是在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运用科学探究来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提出假设、实验证明、汇报结果。与此同时,在确定实验顺序这个主要环节上,也是体现一个解决科学问题思维方法的教与学,这就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重难点所在。

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第五章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1.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 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 (二)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土壤质地可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沙土。沙土的特性粒间孔隙大,通气性强,保水性差,不耐旱。有机质分解快,保肥能力弱,但肥效快。土壤温度变幅大,常称“热性土”。作物前期生长快,后期易脱肥,“发小苗不发老苗”,肥水管理应是少量多次。 2.壤土。壤土兼有沙土与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较快,供肥性能好;土温较稳定,耕性良好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发小苗也发老苗——“壮子送老” 3.黏土。黏土的黏粒含量较多,其粒间孔隙小而总孔隙度大,毛细管作用强烈,透水透气性差,但保水保肥性强;黏质土矿质养分丰富,加之通气不良,有机质分解缓慢,肥效稳长后劲足;黏土水多气少,土温升降速度慢,昼夜温差小,称“冷性土”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及病毒等。 (二)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 >来源: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的秸秆以及残留的根茬等。 >元素组成:C、O、H、N,分别占52%~58%、34%~39%、3.3%~4.8%和3.7%~4.1%,其次是P和S。 >物质组成:糖类(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占10%~15%。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土壤养分循环

第十章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是指在生物参与下,营养元素从土壤到生物,再从生物回到土壤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壤元素通常可以反复的再循环和利用,典型的再循环过程包括: (1)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2)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 (3)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释放养分 (4)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 一、土壤氮素循环 (一)氮素循环由两个重叠循环构成,一是大气层的气态氮循环,几乎所有的气态氮对大多数植物无效,只有若干种微生物或少数与微生物共生的植物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有效氮。另一个是土壤氮的循环,即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氮在动植物体、微生物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质各分室中的转化和迁移,包括有机氮的矿化和无机氮的生物固持作用、粘土对氨的固定和释放作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腐殖质形成和腐殖质稳定化作用。 (二)土壤的氮的获得(来源) 1土壤氮的获得(来源) (1)土壤母质中的矿质元素 (2)大气中分子氮的生物固定 大气和土壤空气中的分子态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同化,必须经生物固定为 有机氮化合物,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 (3)雨水和灌溉水带入的氮 灌溉水带入土壤的氮主要是硝态氮形态,其数量因地区、季节和降雨量而异。 大气层发生自然雷电现象,可使氮氧化成NO2及NO等氮氧化物。 (4)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 2土壤N存在形态 土壤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是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的主要存在形态,一般占土壤全量氮的95%以上,按其溶解度的大小及水解的难易分为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三类。 土壤溶液中的铵、交换性铵和硝态氮因能直接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常总被称为速效态氮。 3土壤中氮的转化 (1)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 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铵态氮的过程 矿化过程: 第一阶段:把复杂的含氮化合物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氨基糖及其多聚体等,经过微生物酶的系列作用下,逐级分解而形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称之为氨基化阶段。 然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各种简单的氨化物分解成氨,称为氨化作用,氨化作用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2)硝化过程 有机氮矿化释放氨(氨、胺、酰胺)在土壤中转化为铵离子,铵离子通过微生物作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的化学性质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都有关系。土壤酸碱度常用pH值表示。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 。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前者是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对植物的营养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3)土壤中的无机元素: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无机元素中有13种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N、P、K、S、Ca、Mg、Fe、Mn、Mo、Cl、Cu、Zn、B。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储备源,通过矿化作用缓慢释放可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高职院以培养应用性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授课内容要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园林、生物技术、农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把种植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综合在一起,合成《植物生长与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紧扣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把理论讲活,增加学生兴趣;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将来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一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是种植类专业学生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类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亲缘关系等植物系统学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各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小气候有机地交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为种植类专业课-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课打下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参考学时总计160学时(理论教学118学时,实验教学4 0学时),实践实训1.5-2.0周,学时分配参考表见下表。

第二课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地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种。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小组的研究活动。 2、能坚持长期进行实验、观察及实事求是地记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结合自己地研究结果说出什么是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2、能分别据说2种分别适合在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中生长的植物。(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通过多种调查方式说出当地地土壤适合栽种哪些植物,并能分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教学难点是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和拓展

活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翻开书第5页,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最上面的一段。学生朗读。 教师: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大家想一想,花生适合种在什么样的土壤中?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花生为什么都种在沙地里。(花生是根部有根瘤菌共生的一年生豆科植物,由于其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分,营养丰富,因此被广泛种植。我们看到的花生都种在沙地里,因为花生属于豆科植物。豆科植物是一个相当大的、相当特殊的家族。它的成员众多,绝大多数都会结出可爱的荚果,其中大部分在根部都会长出一个个小瘤,我们称之为“根瘤”。根瘤内有所谓的“根瘤菌”和根部共生。因为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就特别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大量的氮气,使花生获得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另外一个原因是花生的特殊习性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花生的果实是长在地下的,课时花生的话还是和其他植物一样开在地面上。当花儿凋谢之后,子房的胚珠已经受了精,子房下部就会迅速生长伸长,并接触地面,钻进沙土中,好让果实在地下发育完成。如果花生不种在沙地里,不但根瘤菌不活跃,子房也不易钻入土壤中,花生的果实就结得不好了。)

土壤学第九章 土壤养分(英文版)

全文电子教材 土壤与土壤资源学 (上篇:土壤学) 林学专业 2 O 2 SO 2 H 2O O 2 Mineral Nutrients

英文版—土壤养分 Chapter 9. Soil Nutrients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often limit tree growth and soil productivity. Other factors commonly limiting for tree growth can include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climate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drainage and soil compaction),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N is often a nutrient that is most deficient for plant growth. Nitrogen deficiency can be caused by low N content in the soil or by the slow release rate in ecosystems such as the boreal forests or peatlands where low temperature or poor aeration encourages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reduces N mineralization rates. Phosphorus is also frequently deficient in soils where there is very little P in the parent material or where most of the P has been lost through weathering during the soil formation processes, such as in the tropics. There are 16 elements that are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plant growth. Lack of any of those essential nutrients will hinder the proper growth and functioning of the plants and will prevent the plants from completing their life cycle. Among those 16 essential nutrients, C, H, and O come from the air and water and are usually not deficient, although recent climate change studies using CO2 enriched air showed that increasing atmosphere CO2 concent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forest productivity; however, plants usually acquire the other essential nutrients from the soil. Among the macronutrients (N, P, K, Ca, Mg, and S), Mg and S can also sometimes be deficient for tree growth. Potassium and calcium deficiencies in forests are very rare. In terms of micronutrients (Mn, Zn, Cu, Fe, Mo, B, and Cl), B, Zn, Cu, and Fe deficiencies, especially B deficiency, are most frequently reported. These nutrients are called micronutrients because they usually exist on the earth and are required by plants in very small quantities. In addition to those 16 essential nutrients, cobalt (Co), vanadium (Va), nickel (Ni), silicon (Si), and sodium (Na) have been found to be essential to some plants. For example, nickel has been found to be essential for soybeans and Si for rice.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nutrients in tree growth, discuss the 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 describe the cycling of nutrients in the soil, and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nutrient uptake. 9.1 Nutrients: available forms, avail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The interaction of numerous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in soils controls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for plant uptake. Understanding these processes will enable us to manage selected soil properties to optimize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soil productivity. To understand these interacting processes will require us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soil properties and processes covered in the earlier chapters. Not all nutrients present in the soil are available for plant uptake and different nutrients have different available forms.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教学设计(二)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继续研究各种类型的土壤是如何影响植物生长的,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让学生们在实验中了解土壤的保水能力,最后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壤里的生长状况,让学生们从中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别适合栽种什么植物。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的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小组的研究活动。 2.能坚持长期进行实验、观察及实事求是地记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说出什么是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2.能分别举出2 种分别适合在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中生长的植物。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通过多种调查方式说出当地的土壤适合栽种哪些植物,并能分析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图片及实物。 课时建议: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翻开书P5,看书上最上面的一段,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学生朗读。 教师: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大家想一想,花生适合种在什么样的土壤里沙地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花生为什么都种在沙地里。(内容见文本素材) 教师:看来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 1.认识三种土壤 (1)观察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三种土壤的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三张图片,说说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三堆土。 教师:为了大家观察的更清楚些,老师按照这三幅图片准备了土壤,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取土,然后仔细观察。 学生上讲台前取土。 教师: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感官从颗粒大小、颜色和粘性等方面来认识。 教师:看来大家的观察方法还真多,下面就用你们自己想到的方法或老师提示的方法开始观察土壤,记着要做好记录呦。 学生活动,亲自体验三种土壤特性的不同。 (2)交流汇报 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教师适当点评。 (3)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教师对三种土壤的性质进行陈述。 ①沙土。结构松散,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燥。因此,用沙土作 为盆栽基质时,应多施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沙土性质。 ②粘土。质地细密,通气性差,容易积水、板结。用这种土壤作盆栽基质,不利于根系生长,必须要掺入适量的腐殖土、沙土或腐熟煤灰,经改良后才能利用。

第7章+土壤的形成分布

第七章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土壤。土壤作为一个历史自然体和地理体,有其在分布上的地理规律。 笫一节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是地理景观的一面镜子,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认为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是在这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自人类利用土壤从事农业生产开始.人为因素就干预了土壤的形成,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干预日益深刻和广泛,它在农业土壤的发展变化上已成为—个具有特殊重大作用的因素,成为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之外的成土因素。 (一)母质因素 (一)母质因素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母质中的某些性质,如机械性质、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 如黄土母质出于本身的特点是质地细匀,上下一致,所以在此母质上形成的土壤也必然

保留黄土母质的特点。 如在酸性花岗岩风化物中,由于石英质量分数较高的,而所含的盐基成分(Na2O,K2O,CaO,MgO)较少,在强淋溶下极易完全淋失,使土壤呈酸性反应。 如而富含盐基的基性岩或中性岩,如玄武岩、辉绿岩等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则多为中性。 如沙质母质,透水性强,而不易引起母质中的化学风化作用,故其成土作用缓慢,土壤剖面不易发育。壤性母质,有适当的透水性.母质可以充分进行化学分解,分解产物又能随水下移淀积.从而发生较为明显的层次分化。粘质的母质,则由于透水不良,水分在土壤中移动缓慢,土壤物质由上向下的垂直移动现象不显著,而且有时还能出现潜育化现象。 (二)气候因素 气候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水分和热量不但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物质的地质淋溶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着营养物质的生物学循环的速度和范围。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 土壤与植物

3 土壤与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疏松程度。 2.能准确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保水性的大小。 3.能准确判断三种不同土壤适合生长的植物。 4.能通过动手感受三种是土壤的疏松程度,并能准确判断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 5.能正确的使用研究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6.能根据土壤的特性。说出某种植物生长适合的土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疏松程度和保水性的大小。 难点:能根据土壤的特性,说出某种植物生长适合的土壤。 三、教学用具 为学生准备:三种不同的土壤、烧杯、量筒、木棒、纱布、塑料过滤器、烧杯、水等实验材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 【知识解析】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mp4、【知识解析】土壤类型及它们适合种植的植物.pptx。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这片花生长的真好,粒大又饱满。 【展示】展示两幅对比图。 【讲述】这块地里的花生长的又小又瘪。 【过渡】同样的花生为什么长势不一样呢?和这里的土壤有关系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新知讲解】 知识点一:哪种土壤更疏松 【展示】展示花生。 【讲述】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提问】花生的生长和土壤的疏松有关系吗?土壤的疏松程度和土壤颗粒大小有关系吗? 【展示】展示实验所需材料和工具(三个塑料杯、三种土壤、1根玻璃棒)。 【组织活动】尝试用木棒戳一戳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比较它们的疏松程度,说说哪种土壤更适合种植花生。 【展示】展示活动步骤。 a.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杯中,数量一样多。 b.尝试用木棒分别戳一戳三个杯中的土壤。 c.比较三种土壤的疏松程度,并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按照要求进行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与指导和纠正。 【展示】展示表格。

植物与环境

植物与环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的一些重要因素,知道植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培养观察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3、培养关心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前准备 PH试纸,酸、碱土壤各一块,玻璃棒一根。 四、教学过程 (一)引题 同学们认识它是什么植物吗?君子兰美不美?它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而美丽的君子兰又对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和环境》。(二)植物与土壤 1、你还记得土壤有什么成分吗?根据砂和黏土的多少我们又把它分为几类?

2、那么不同的植物所喜欢的土壤都一样吗?请你举举例子。 3、酸、碱土壤 (1)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大家看仔细了。 把酸、碱性土壤分别放在蒸馏水中搅拌,用滴管吸取分别滴在PH试纸上。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动手实验,试试土壤的酸碱性。 汇报哪一包土壤是酸性,哪一包是碱性。 (3)不同酸碱性的土壤能适应不同植物的生长。 (4)请同学们课后用PH试纸测测学校周围的土壤,看看分别长着什么植物。小结: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不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什么? (三)植物与光的关系。 1、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呢? 2、出示文竹和广玉兰投影,你看看这两种植物分别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阴和阳) 3、你还见过其它什么植物是喜欢阴的,什么植物是喜欢阳的?

4、小结:因此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但不同的植物需要的阳光多少也不同。 (四)植物与水的关系。 1、植物生长有了阳光和土壤还需要什么? 2、投影:荷花、仙人球、水稻,说说这些植物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小组讨论:如果将荷花种在干旱的土地时,给仙人球浇很多的水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4、小结: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 5、出示投影:麦、苔藓、地衣、小麦、菊花。讨论它们分别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五)植物与温度的关系。 1、同学们喜欢吃香蕉、荔枝吗?那么我们这里怎么不种香蕉、荔枝呢? 2、讨论:为什么有此花卉在冬天要放在温室里? 3、投影出示各种植物,看看哪些是喜寒,哪些是喜热,它们分别生长在哪里? 4、看图,讨论桃树在一年四季中随温度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5、你知道其它植物在四季中是怎样变化的吗?

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优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地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它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这些基本性质都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提高土壤的肥力,就必须使土壤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土壤质地、结构、容量、孔隙度)、化学性质(土壤酸度、有机质、矿质元素)和生物性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称土壤肥力。土壤的这些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如水分多了,土壤的通气性就差,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而且容易流失;相反,土壤水分过少,又不能满足药用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同时由于好气菌活动强烈,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过快,也会造成养分不足。各种植物对土壤酸碱度(pH)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植物适于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营养保证,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钼等养分,其中尤以氮、磷、钾的需要最多。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平衡施肥,同时重视农家肥的利用,以利改良土壤。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铝和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长和演替有重大影响;在强酸性土壤中含铝多,生活在这类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铝甚至喜铝(帚石兰、茶树);但对于一些植物来说,如三叶草、紫花苜蓿,铝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铝时生长受抑制;研究表明铝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壤紧实度对养分向根表运输的影响也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本身的养分含量有关。在含水量适中、施肥量合适的土壤中,中度土壤紧实有利于养分向根表运输,这是由于中度紧实的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加大,非饱和导水率也加大,所以增加了质流和扩散,这样会有更多的养分离子运输到根系表面。但如果土壤紧实度继续增加,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机械阻力就成了主要限制因素,影响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 土壤污染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功能,通常同植物体内酶系统作用有关。铜已被公认为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在生物中参与铬氨酸酥酶生理.生化作用过程。如果土壤中有效态铜含量小于6~13ppm,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显著衰退,氮的代射过程也受到影响,如果过量,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形成稳定册络合物,就会破坏植物根系正常代谢功能,引起植物册生育障碍。土壤污染物有:(1)无机物(重金飞行员属、酸、盐、碱等);(2)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等);(3)注机废弃物(生物可以降解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废物);(4)化学肥料;(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6)放性物质;(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 污染物通过土壤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污染物通过大气或水作用于植物是大不相同的。这种影响既涉及污染物在不均匀的、多相的土壤系统内部复杂的运动过程,又涉及土壤胶体与植物根胶系统之间查互作用。如土壤受铜、镍、钻、锰、锌、砷、硼等元素污染,能引起植物的生 度发育障碍。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土壤与植物》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土壤与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土壤的哪些性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通过活动,知道植物对土壤具有保护作用 3.知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关注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状况和危害性,懂得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措施。 教学重点: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教学过程: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呢? 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是不同的。 一、土壤支持植物生长 活动1:不同土壤的水分状况P104 取相同质量的砂土、壤土、粘土中加入相同数量的水,观察花盆中水流出的速度和数量。并讨论哪种易失水?哪种易积水?水分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过程:1、感觉粘粒与砂粒的颗粒大小。 2、粘粒和砂粒的渗水实验: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装砂粒的漏斗。 3、粉砂粒的渗水情况--介于砂粒和粘粒之间。 (取2只漏斗,在漏斗口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B中放一些粘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漏斗中倒半烧杯水。5分钟后观察两个漏斗中各有多少水流到下面的小烧杯内。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___漏斗。) 思考: 1、哪种土壤通气性能最强?--砂土类土壤 2、哪种土壤透水性能最强?--砂土类土壤 3、哪种土壤保水性能最强?--粘土类土壤 4、哪种土壤通气性能最差?--粘土类土壤 提问:1.植物为什么不直接长在岩石中? 2.陆地上的大多数植物为什么不能在水中生活呢? 3.土壤中除了有水、有气,还能提供什么生长条件呢? 既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合植物的生长呢? 土壤的粘性差,如砂土类土壤,表示土壤中空隙较大,较疏松,水易渗入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差。 土壤粘性很强,如粘土类土壤,表示土壤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所以,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实验:土壤的性状于植物生长关系 注意: 1、分别种一株大小相近、同一质量的植物,放在窗台上,浇等量的水,不能被雨水淋到--这些做法的意义是:控制变量、防止干扰因素干扰 2、选取“生长旺盛”、“能照到阳光”是希望植物能在最适宜的土壤中继续旺盛生长。便于让3株植物在以后的生长中生长状况出现明显的差异,保证实验的成功。 结论:在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土壤名称性状 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粘土类土壤质地粘重,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