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药会变成什么样

变质药会变成什么样

变质药会变成什么样

资料来源:《生命时报》

如果保存不当,即便没有过期,药品也可能变质。那么,从药品的外观如何辨别它是否已经变质了呢?

1.片剂:白色药片变黄,表面粗糙、松散或潮解,或有结晶析出。药片上有斑点、发霉、有异味等。需要注意的是,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特别是维生素C、抗生素类药,遇光后颜色会发生改变,降低药效甚至变成有害物质。

2.糖衣片:有黏片或黑色斑点、糖衣层崩裂、黏连、发霉等不可使用。如酵母片、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等。

3. 胶囊及胶丸:硬胶囊如有明显软化、破裂、漏油或互相黏连等不宜使用。软胶囊多装油性或其他液体药物,胶丸往往很难从颜色来判断出来,如果有走了油的气味时就最好不要服用了。

4.冲剂、散剂:正常的都是能疏散滚动的干燥颗粒、色泽一致、大小均匀。如见其发黏结块、融化、有异味等不可服用。冲服时有沉淀、絮状物出现等,都可能是变质的表现。

5.栓剂:若有异味、酸败味,或见明显颗粒干涸及稀薄、变色、水油分离等不可使用。如避孕栓在室温较高时易变形,变形后仍可应用,但若变色则不可使用。

6.滴眼剂:一般为澄清液体,无黑点或纤维,无混浊、沉淀、变色。如出现结晶、絮状物、发霉、混浊等均为变质,不可再用。

药物变质反应

一、药物的变质反应 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水解、氧化、异构化、脱羧及聚合反应等。其中,水解和氧化反应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当药物水解产生新的物质,则变质失效。常见易发生水解的药物结构有酯、酰胺、酰脲、酰肼、苷、缩氨及含活泼卤素化合物等结构类型,其中含有酰基的羧酸衍生物最常见。1.药物的水解过程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多由亲核剂(如)进攻缺电子的酰基碳,酰基碳原子由平面型杂化变成四面体杂化的过度态,形成新的C-Y键,原有的C-X键断裂,离去,碳原子又恢复平面杂化状。酰基脱离X基团,转换成与Y基团成键,也称酰基转换反应。酯的碱催化水解是不可逆的,酯的酸催化水解是可逆的。 2.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①在羧酸衍生物中,离去酸的酸性越强的药物越易水解。 ②羧酸衍生物的酰基邻近有亲核基团时,能引起分子内催化作用(即邻助作用),使水解加速。③在羧酸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时,水解速度加快,反之,水解速度减慢。④在羧酸衍生物中,若在羰基的两侧具有较大空间体积的取代基时,由于空间掩蔽的作用,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而减缓了水解速度。 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水分的影响是药物在相对湿度愈大,药物的结晶愈细时,接触湿空气愈多,愈易水解,所以易水解的药物在贮存时,应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②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酸碱度(pH值)有关,一般来说溶液的pH值增大,愈易水解。所以将溶液调节至水解速度最小的pH值,是延缓药物水解的常用有效方法。③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温度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实验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速度增加2~4倍。所以在药物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④某些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促使药物的水解,故在药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以缓解药物的水解。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药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药物的常见而重要的性质之一。药物的氧化反应一般分为化学氧化反应和自动氧化反应。化学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质量分析的氧化反应;自动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贮存过程遇空气中的氧气引起氧化反应,所以很多的药物发生自动氧化反应后使药物变质。 1.药物的自动氧化不同的结构中C-H键的离解能不同,C-H键的离解能愈小,愈易均裂成自由基,也愈易发生均裂自动氧化,在光照(如紫外光线)、金属离子催化和引发剂(如过氧化物)存在时,可催化均裂自动氧化进行。各种碳氢键发生均裂自动氧化的活性顺序依次为: 醛基C-H键≥ α-C-H键> 叔C-H键> 仲C-H键> 伯C-H键 酚类药物由于苯氧间P-π共轭,使苯环的电子密度增大,易于形成苯氧负离子,易于发生异裂自动氧化。在酚类药物的苯环上引入供电子基(如氨基、羟基、烷氧基、烷基)时,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大,还原性增强,易发生自动氧化;反之,如引入吸电子基(羧基、硝基、磺酰基、卤素原子)时,环上电子云密度减小,使还原性减弱,较难发生自动氧化。 醇的氧化发生在α-C-H键的均裂。叔醇因没有α-C-H键,难以氧化。仲醇比伯醇易氧化,因为仲醇中的C-H键离解能比伯醇的C—H键要低的原故。烯醇的自动氧化与酚类相似,首先以O-H键异裂失去一个质子,生成烯氧负离子,然后发生自动氧化。当pH值增大时,自动氧化反应活性增强,使药物易氧化变质。 含巯基药物的自动氧化,一般芳香性或脂肪性的巯基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硫原子电负性小于氧原子,易给出电子,故巯基较酚羟基或醇羟基易被氧化。 胺类药物的自动氧化一般是芳胺比脂胺容易发生。芳胺中又以芳伯氨基和肼基的还原性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完整版)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试剂选择 现象化学方程式 酸 碱 盐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 水,滴加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②取①所得的上层清 液滴加___________。 提纯变质的氢氧化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滴加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不成立. (2)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 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 A.CuCl2溶液B.KNO3溶液C.CaCl2溶液D.NH4Cl溶液2.(2016?衡阳)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第二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doc

第一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生物转化 【学习要求】 一、掌握药物的水解变质反应。 二、掌握药物自动氧化变质反应。 三、熟悉药物体内氧化代谢反应。 四、熟悉药物体内水解代谢反应。 五、了解药物的其他变质反应。 六、了解药物体内代谢的结合反应。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变质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1.药物的水解过程 2.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 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1.药物的自动氧化 2.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 二、药物的代谢反应 (一)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 (三)水解反应 (四)结合反应 【学习指导】 一、药物的变质反应 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水解、氧化、异构化、脱羧及聚合反应等。其中,水解和氧化反应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当药物水解产生新的物质,则变质失效。常见易发生水解的药物结构有酯、酰胺、酰脲、酰肼、苷、缩氨及含活泼卤素化合物等结构

类型,其中含有酰基的羧酸衍生物最常见。 1.药物的水解过程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多由亲核剂-Y (如-OH )进攻缺电子的酰基碳,酰基碳原子由2SP 平面型杂化变成3SP 四面体杂化的过度态,形成新的C -Y 键,原有的C -X 键断裂,- X 离去,碳 原子又恢复平面2SP 杂化状。酰基脱离X 基团,转换成与Y 基团成键,也称酰基转换反应。酯的碱催化水解是不可逆的,酯的酸催化水解是可逆的。 2.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 ①在羧酸衍生物中,离去酸的酸性越强的药物越易水解。②羧酸衍生物的酰基邻近有亲核基团时,能引起分子内催化作用(即邻助作用),使水解加速。③在羧酸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时,水解速度加快,反之,水解速度减慢。④在羧酸衍生物中,若在羰基的两侧具有较大空间体积的取代基时,由于空间掩蔽的作用,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而减缓了水解速度。 3.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 ①水分的影响是药物在相对湿度愈大,药物的结晶愈细时,接触湿空气愈多,愈易水解,所以易水解的药物在贮存时,应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②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酸碱度(pH 值)有关,一般来说溶液的pH 值增大,愈易水解。所以将溶液调节至水解速度最小的pH 值,是延缓药物水解的常用有效方法。③药物的水解速度与溶液的温度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实验规律为,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速度增加2~4倍。所以在药物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④某些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促使药物的水解,故在药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以缓解药物的水解。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药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药物的常见而重要的性质之一。药物的氧化反应一般分为化学氧化反应和自动氧化反应。化学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质量分析的氧化反应;自动氧化反应多见于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10 / 1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4)锥体外系反应(EPS):有五种表现形式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四个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以上三种锥体外系反应均可减药、停药、合用对抗药。4)迟障(TD):处理:减、停、换药。停抗胆碱能药;对症治疗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多巴胺阻滞剂;抗组胺药非那根;促大脑代谢药;抗焦虑药安定。说明:TD重在预防。5)兔唇综合征:停药可消失,抗震颤麻痹药可能有效。 (5)植物神经系统:轻的不必处理,如症状持续发展并渐趋严重,则可能出现抗胆碱能中毒综合征或抗胆碱能危象。此时应停药,可用毒扁豆碱1-2mg肌注。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伴高热、意识障碍,可能与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和体

碱变质问题的探究(专题讲练)

一.河北中考考试说明的描述: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知识精讲 1.变质问题的考查内容和层次 (1)考查内容:只考查NaOH的变质和Ca(OH)2的变质; (2)考查层次:①变质的原因;②检验是否变质;③检验变质的程度。 (3)易分离:利用简单的操作就可将物质与杂质分开,如过滤、蒸发等。 2. Ca(OH)2的变质问题 (1)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验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有CaCO3存在 检验方法一: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检验方法二: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3)检验变质的程度 思路分析:若检验出样品已经变质,变质的程度分两种,一种是部分变质,样品中既含有Ca(OH)2又含有CaCO3;另一种是完全变质,样品中只有CaCO3。 检验方法: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在滤液中加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含有Ca(OH)2,样品部分变质。 2. NaOH的变质问题 (1)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验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有Na2CO3存在 检验方法: 样品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根据无气泡产生判断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变质的程度 思路分析:若检验出样品已经变质,变质的程度分两种,一种是部分变质,样品中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另一种是完全变质,样品中只有Na2CO3。难点是检验是否有NaOH存在,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应先排除Na2CO3的干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加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步骤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思考:①在除去Na2CO3后除了用酚酞可以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外,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上述实验中除去Na2CO3时是否能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战演练 1.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 化钙粉末,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 钙而变质? (2)进行猜想:药品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A.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B.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C.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填写下表。 1

药学毕业论文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规律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随着大量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市,且联合用药机会大大增加,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这也使ADR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ADR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ADR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568例有效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查阅我院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ADR共568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年龄与ADR发生的关系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60岁老 人(180例,占31.69%)和小于14岁儿童(103例,占18.13%)是发 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ADR的一半(共283例);且 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严重或新的ADR共10例,占71.43%)。见表1。 2.2给药途径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ADR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占72.89%),口服和其它给 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见表2。 2.3药物种类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68例ADR报告中涉及多类别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 药物为抗菌药物(排名前20位中占8个品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 和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良 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据前三位,分别是阿洛西林(30例)、头孢 呋辛(20例)、头孢他啶(19例)。见表3。 2.4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对ADR累及的器官或系

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氢氧化钠的性质是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内容,碳酸钠的性质是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物质检验又是复分解反应应用的知识。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是在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运用。也为后面复习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的鉴定提供了思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说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写出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及程度的简单方法。 3.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的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运用酸碱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重点、难点: 重点: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2、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其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 1.学生已经具备了氢氧化钠以及酸碱盐的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 2.对酸碱盐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能力分析 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障碍分析 在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和变质的程度中涉及较多的酸碱盐的反应,不易吃透,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上还比较缺乏。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多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法

2019中考化学专练----药品变质问题的探究题

2019中考化学专练----药品变质问题的探究 1.(2019衡阳)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 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 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有产生加足量稀盐酸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 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 2CO 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 钡溶液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实验现象 有生成 上层清液变红 结论 猜想成立 ﹣3滴酚酞溶液 (3)【提出问题3】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反思交流】 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提出问题1】气泡,CO 2+2NaOH=Na 2 CO 3 +H 2 O;(2)【提出猜想】NaOH、Na 2 CO 3 ; 【实验探究2】白色沉淀,二;(3)【提出问题3】①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②大于;(4) 【反思交流】将碳酸钠完全除去。 2.(2019广安)中国医学著作博大精深,许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医书中。如李 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绿矾(FeSO 4?7H 2 O)的相关记载。绿矾又名皂矾、青矾,性酸、 凉、无毒,主要药用功能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1)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欲用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绿矾(FeSO 4?7H 2 O)晶体,小明同学提出 该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 ①FeSO 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 2 (SO 4 ) 3 而变质。 ②Fe2+在溶液中呈浅绿色,Fe3+在溶液中呈黄色。 ③Fe3+的检验: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Ⅱ: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操作步骤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 实验现象 试管中溶液变成血红色 实验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篇一:药品不良反应概述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 第一节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广义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用药引起的任何不良情况。其中包括超剂量用药、意外给药、蓄意用药、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WHO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在预防、诊断、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了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定义: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过敏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与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一样,排除了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误用、药物滥用(包括吸毒)、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等情况引起的责任性或刑事性事件。这种设定是为了便于监测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将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临床合理用药必须掌握的两个要点即有效性和安全性。前者是指对症选药,即使所选药物的作用符合于治病的要求,后者是指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一药品不良反应按发病机制分类

不良反应的分类,揭示了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关注引起同类反应的共同因素和表现形式,从而采取相应的共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传统的分类方法通常把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B 型和C型三大类。这种简单明了的分类从1977年廷至今天,但因为粗略,不能准确地把各种不良反应的成因机制归于某类,因此就出现了目前新的、内容更丰富、定义更准确的分类方法,即A、B、C、D、E、F、G、H、U共九类。新的分类方法保留了A类,对B类则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划分。 A型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在的不良反应。它是药物常规药理作用的廷伸和发展,反应程度与药物在体内浓度高低密切相关,因此本型反应是可以预测的,在人群中发生率高,死亡率低。毒副作用是本型反应主要内容,其它还有过度反应、首剂反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B型反应:又称质变异常性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常规毒理筛选不能发现,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B型不良反应又可分为药物异常性和病人异常性两种,如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变态反应。 C型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难以预测。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长、不可重现。 有些药物反应难以用A型或B型反应来分类,如由于药物作用诱发的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患病率增加,药物引起三致作用、二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汇编

1、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此瓶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验证该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 ,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除尽溶液中的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试剂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尚存 NaOH 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在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该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⑵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该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变质 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2.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 和固体NaOH 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 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 、固体NaOH ;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和Na 2CO 3。 则CaO 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如下图所示: (3)【判断】 2323 (填:成立、 不成立) 碱石灰样 品取少量于试管中1加足量水2 用手触摸试管 试管外壁发热 3 浊液 滤液 滤渣 滴入稀盐酸 气泡滴入稀盐酸 气泡滴入澄清石灰水 白色沉淀 4 5 6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急功近利的物欲刺激影响,使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传统医德受到打击和挑战,临床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引发了众多的医源性不良反应,甚或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现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急功近利的物欲刺激影响,使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传统医德受到打击和挑战,临床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引发了众多的医源性不良反应,甚或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现将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如下。 1.超量应用 某些药物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临床应用,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照公斤体重核算药物用量,稍有超量,就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如辽宁省某市中心医院,1997年7月在治疗急性肠炎患儿时,静脉点滴磷霉素钠,药物剂量超过正常量3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腹痛,抽搐,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另有报道,某个体诊所业主,无证行医,在为一婴儿治病时,超剂量用药,两种药品用量超出正常用量的10倍以上,导致患儿死亡,构成一级医疗事故。 2.药品质量不纯 药品质量不纯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关系密切。据李燮彬报道,青霉素精制品皮试阴性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20%,而一般正常品发生率为0.43%,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另外,抗生素制剂中有大量的微细结晶、聚合物或降解物,输液中的微粒异物可导致静脉炎,在输液装置上加“终端滤器”,可防止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另据赵誉华报道,在21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出现的输液反应当中,送检9例,结果热原反应阳性者5例(占55%),并将同批号丹参注射液5盒(50支),按药典要求用3只家兔进行测定,结果初测和复测均显示热原阳性。 3.过敏反应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药品种用于临床,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逐渐增多。唐静怡等统计了一组病例,药典未规定需先行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中,有52种药物导致了过敏反应猝死;有些药物试验阴性而用药过程中出现反应;部分药品在常规做过敏试验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更需注意的是,某些抗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 4.给药方法不当 临床用药,有严格规定,违规操作,会增加副作用。据郑玲等报道,某心衰患者,护士未严格执行医嘱,将应该静脉点滴的维生素C7g未稀释直接静脉输入,5min后,患者局部剧烈疼痛,静脉沿线明显红肿、压痛,经硫酸镁湿敷了3d后红肿始退,但血管仍呈条索状硬化。 5.违反操作常规 医疗工作人命关天,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每个环节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据窦氏报道,某患儿行唇裂修补术,术前护士将吗啡误为阿托品而注射,造成中毒,幸抢救及时而获救;另一8个月的支气管炎患儿,医生处方氨茶碱20mg,每日3次口服,药房人员误将10mg1片的氨茶碱拿成100mg1片,且分装2袋,也未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结果每次服每袋中2片,实际每次服用400mg,较原量大20倍,造成严重中毒;临床护理中,违反操作规程,同样会酿成恶果,唐静怡等曾报道了2例猝死病人,均系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将药物用错病人所造成。 6.忽视某些药物排泄特点 某些药物,能通过乳汁排泄,忽视此等特点,会殃及乳儿。据窦氏报道,2例冬眠灵中毒的患儿皆系其母服用冬眠灵所致;另据潘月清报道,一足月顺产正常男婴的妇女,产后3个月内因放置节育环出现“子宫功能性出血”而服妇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服1个月后,使本来毛发乌黑、发育正常的乳儿造成内分泌紊乱,从而出现毛发白色、皮肤干燥、不出汗、烦躁哭闹、食欲不振、睡眠等一系列类似西蒙综合症和早老症的现象。 7.忽视药物副作用

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学生版)

专练07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从该瓶中分别取适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A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②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B试管. (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 (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填A或B)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4)你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证明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在下面写出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春节期间,部分同学对用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 (1)下列有关固体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酒精的各种分子间没有间隔B.固体酒精就是酒精的固体物质 C.固体酒精中各种成分仍保持各自的性质D.固体酒精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2)通过化学的学习,小芳知道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他想用实验检查一下春节用剩的工业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再取上层清液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 钠没有变质 (3)小芳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严重的问题,理由是。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往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第二章 药物的变质反应和生物转化精选.

第一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药物的变质反应是指药物在生产、制剂、贮存、调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即质量发生了改变。 药物的代谢反应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转运(吸收、分布和排泄统称为转运)过程可发生代谢反应,而引起的化学变化。 第一节药物的变质反应 药物的变质反应主要有水解、氧化、异构化、脱羧及聚合反应等。其中,水解和氧化反应是药物变质最常见的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 (一)药物的水解反应的类型: 1.盐类药物类型 ①强酸弱碱盐:硫酸连霉素、氯化胺 ②强碱弱酸盐:磺胺嘧啶钠、碳酸钠 2.有机药物类型 ①酯(-CO-O-) ②酸酐(-CO-O-CO-) ③酰卤(-CO-O-CO-) ④酰胺(-CO-NH-) ⑤酰肼(-CO-NH-NH-) ⑥酰脲(-CO-NH-CO-NH-) (二)影响药物水解的因素: 1.影响药物水解的内因 ①药物的水解过程对水解的影响 ②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水解的影响 a.在羧酸衍生物中,离去酸的酸性越强的药物越易水解。因为羧酸衍生物在水解时,羰基正碳原子的正电荷增加时,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而水解。 常见离去酸的酸性强弱为: HX > RCOOH > ArOH > ROH > H 2NCONH 2 > H 2 NNH 2 > NH 3

常见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速度为: 酰卤 > 酸酐 > 酚酯 > 醇酯 > 酰脲 > 酰肼 > 酰胺 b.邻助作用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酰基邻近有亲核基团时,能引起分子内催化作用,使水解加速,这一过程称为邻助作用。 举例:阿司匹林能在中性水溶液中自动水解,除了酚酯较易水解,还由于邻位羧基负离子的邻助作用所致;青霉素类药物的β-内酰胺环不稳定,很容易水解开环,除了内酰胺不稳定,还因其侧链酰基氧原子的邻助作用所致。 c.电性效应的影响在羧酸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的电性效应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时,水解速度加快,反之,水解速度减慢。 举例:如在苯甲酸乙酯对位上引入供电子基团,使相应的苯甲酸酸性减弱,水解速度减慢,反之,引入吸电子基团,使相应的苯甲酸酸性增强,水解速度加快. d.空间位阻的影响在羧酸衍生物中,若在羰基的两侧具有较大空间体积的取代基时,由于空间掩蔽的作用,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而减缓了水解速度。 举例:如水解速度乙酰水杨酸异>丁酰基水杨酸;哌替啶亦因为空间位阻效应,使其稳定性增大;利多卡因结构中酰胺键的邻位有两个甲基可产生空间位阻,因此利多卡因不易水解。 2.影响药物水解的外因及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 二、药物的氧化反应 药物的氧化反应一般分为化学氧化反应和自动氧化反应。化学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质量分析的氧化反应;自动氧化反应多见于药物的贮存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判定标准

关于发布《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 的通知 各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业经2010年度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该标准可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技术参考,请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特此通知 二0一0年二月二十日

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判定评价标准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强烈全身变态反应综合征,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机体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血压下降达休克水平。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免疫反应强度、用药途径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一、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1、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有一过性皮肤潮红、周围皮痒、口唇、舌部及四肢末梢麻木感,继之出现各种皮疹,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鼻、眼、咽喉粘膜充血、水肿等。 2、呼吸系统表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可见血压迅速下降,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比基础血压降低20%或脉压差小于20mmHg。病人还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然后发展为四肢厥冷、发绀、脉搏细弱、心动过速及晕厥等。 4、神经系统表现: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等。 5、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严重的可出现血性腹泻。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该溶液是否变质,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有NaOH和Na 2CO3; 猜想3: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 【查阅资料】Na 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猜想3错误。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2)乙同学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中含碳酸钠。 【实验启示】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瓶长时间放置NaOH固体,某学习小组对其变质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1)对其是否变质作出三个猜想(填化学式): 猜想1:没有变质,即全部是; 猜想2:部分变质,即既有,又有; 猜想3:全部变质,即全部是; (2)小红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变红色,她认为NaOH样品没有变质。你(同意、不同意)小红的结论,理由是。 (3)为探究该样品是否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 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稀盐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没有变质); ②若有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为什么?。 22 3、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选行探究。

药物氧化变质实验

药物氧化变质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药物结构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及原理。 2.掌握影响药物氧化变质反应的外界因素。防止药物氧化及水解变质反应的常用方法。 实验原理: 1、有机药物具有还原性,药物或其水溶液露置日光、受热、遇空气中的氧能被氧化而变质,其氧化速率、药物颜色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加快、加深。氧化剂、微量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可加速、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加入少量抗氧剂、金属络合剂,可消除氧化反应的发生或减慢反应速率。 (3) 实验器材: 试药:维生素C、水杨酸钠、盐酸氯丙嗪、3%过氧化氢溶液、2%亚硫酸钠溶液、硫酸铜试液、0.05mol/L EDTA溶液、10%氢氧化钠试液等。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为1/100)、试管、小锥型瓶(100ml)、水浴锅等。

实验内容与方法: 1、样品溶液的配制:取对氨基水杨酸钠0.5g、维生素C0.25g、盐酸氯丙嗪50mg,分别置于小锥形瓶中,各加蒸馏水30ml,振摇使溶解;分别用移液管将上述三种药品各均分成五等份,放于具塞试管中,试管加塞编号。 2、将上述三种药品的1 号管,同时拔去塞子,暴露在空气中,同时放入日光的直接照射下,观察其颜色变化。 3、将上述三种药品的2号管,分别加进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5、20、60min的颜色变化。 4、将上述三种药品的3号管,分别加进2%亚硫酸钠溶液2ml,再加进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 5、20、60min的颜色变化。 5、将上述三种药品的4号管,分别加进硫酸铜溶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6、将上述三种药品的5号管,分别加进0.05%mol/LEDTA溶液2ml,再加进硫酸铜试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实验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的各项实验均应平行操作,即相同的试剂及加入剂量、反应的条件及时间等。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麻醉药物的性质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麻醉药的定性鉴别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利用酯基水解反应进行鉴别。盐酸普鲁卡因碱化后,即析出普鲁卡因的白色沉淀。沉淀初热时熔融呈油状物,继续加热则酯基分解,放出二乙胺基乙醇的碱性蒸气;酸化后析出对氨基苯甲酸的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