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以黄石职业技术学院由中职升格为高职院后,经历从理念、体制到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转型发展为例,指出非示范、非骨干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如何提升内涵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目标定位经过国家示范性院校、骨干院校等立项建设之后,高职教育内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更是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仍是以合格高职院校的数量居多,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仍然纠结于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基本理念:“如何把地方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真正的岗位需求?”“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地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为这些企业服务,与这些企业搞好关系,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专业设置,产业是基础,行业协会是纽带,企业是合作实体

“为地方经济服务,坚持以服务为办学宗旨,紧跟地方经济发展步伐,培养地方紧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中高职院校系部改革方案(上传版)

×××学校 系部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稿) 为了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根据学校第三个五年(2016-2020)发展规划和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以下系部管理改革实施试行草案,呈报校委会研讨论证。 一、系部改革的意义 改革,代表创新;发展,激发活力;突破,示范引领。我校将改革、发展、创新、突破融入到学校的第三个五年发展战略中,围绕我市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名市的总体发展要求,坚持以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对接迫切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以学校与当地骨干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形式,坚持走内涵发展和多元化办学之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扩大高级技工学制教育招生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促进学校从当前“行政管理型”向今后“行政服务型”的转变,突出教育教学为中心,一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 二、系部建设架构图

三、教育教学中心职责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委会当前彰显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现拟定教育教学中心的职责如下: 1、熟悉国家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现依法治校 2、掌握学校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了解国内外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熟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实施与评价的相关政策和知识。——体现终身学习能力 3、组织多方(含行业、企业专家)制订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确立学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细则。 4、指导各校区、各系部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以及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5、组织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学校各专业系部建设的规划、常规、实训、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各系部的常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以学分制为依托,建立各系部“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学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6、根据各校区提出的改进意见,诊断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实施状况,及时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各系部工作计划、修订专业建设方案等大政方针; 7、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树立育人品牌。 8、熟悉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在政府、行业、企业等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 9、落实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推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落实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 10、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指导,每学期听评课

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文件

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标 加强大学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兼顾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成效。 (一)教学要求定位在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各项技能指标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基本指标,较大幅度提高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下简称四级考试)成绩。 (二)调整教学安排,采取整体教学加分类强化的模式,促进英语成绩优秀者冲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较高要求,培养更多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学生。 二、改革方案 (一)非艺术类本科生 总体教学安排为二学年四学期,周课时为4,总课时256,共16学分。上机自主学习作为辅助教学,不计入总课时。第一学期安排四周集中上机时间,由英语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会自主学习模式,完成教师布臵的任务。四周后,自主上机,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和学习内容。 1.第一学期教学安排 所有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另外对高考英语成绩排列前30%的新生,从校历第七周至第十五周,安排每周2学时的四级考前强化。这部分学生可参加12月份举行的四级考试。 2.第二学期教学安排 所有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另外依据第一学期课程成绩确定第二批前30%学生(第一批已参加四级考试成绩达425分以上的学生除外),从校历第五周至第十六周,安排每周2学时的考前四级强化,这部分学生可参加6月份举行的四级考试。第一学期中参加四级考试成绩达425分的学生也继续跟班学习,并自行抓紧课后学习,参加6月份举行的六级考试 3.第三、四学期教学安排 第三、四学期教学主要针对尚未参加四级考试和前两个30%中少部分已参加四级考试但未达到425分的学生进行教学,除课内每周四课时外,还要增加课外强化,这部分学生可参加12月份举行的四级考试。12月份四级考试达不到425分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同样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安排进行教学,参加当年6月份举行的四级考试。 第一学年内已在四级考试中达到425分的学生,在第二学年里以选修英语类选修课的方式完成另外8个大学英语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第三学期参加四级考试达425分的学生,第四学期也以英语类选修课的方式完成另外4个大学英语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9年教育文档

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更是处在新形势之下。然而,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新形势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若干思考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已初步形成,也初步有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因此,高中教育是学生的重要基础,高中教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良好的高中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顺利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在小学、初中阶段的一些挫折,因此,要特别重视高中教育阶段。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教育系统中的瓶颈,现状令人堪忧。高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在题海战术,高分压力下成为缺乏创新的高分低能者。人们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但是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是片面的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这样的教育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切实性。.

一、当前制约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也已逐渐普及,高等教育更是实现了大众化。当今世界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密切,国际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在这种形式下,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应对新的挑战,顺应时代的变革。然而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关注程度高,远远高于普通高中教育,致使普通高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发展水平偏低,并且不均衡。国家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用在了义务教育上,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学校因此面临着资源短缺和运转困能的局面,不能把更多更好地经历投入到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中。资金短缺的同时,也使得不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如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药品、模型等教具,还用专门用来开展实践活动和研究学习的专业教室以及教师的办公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不足,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也使得学校无法有利地进行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发展。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数量和结构不均衡,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也不均衡。根据有关规定,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应该是1?U13,然而实际上普通高中教师的数量有很大的缺口,学生多,教师少,大班教学问题突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影响着课程和教学的有效实施。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高中的教师的学历.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下的生本初探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下的生本初探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生本教育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拥有传统教育理论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生本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探讨了生本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标签:院校教育改革生本初探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下,高职教育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如此轰轰烈烈的改革呼声中,我们该如何正视传统与创新的对接,在仍然以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教育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改革,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以“人”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运用,是值得探讨的热点话题。 一、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1.生本教育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目标与动力 现在的高职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远非以往任何时候所能比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改革更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往往被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以我所在的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录取学生为专科第三批次,录取分数线仅为220分。大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文化素养不高,如果按照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寻求适合自己的教育理论。自2009年起,我院尝试开展“智能化生本教学”的改革,4年以来我们从最初的盲目模仿,到后来的反复研究调整,再到现在的初步成型,给学院带来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前所未有的活力。基于此,可以看出生本教育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的目标和动力。 2.生本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现的途径与保障 生本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它的主要思想表现在:(1)人具有发展的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压抑人的潜能。(2)人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内在动力。(3)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使人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4)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生本教育理论在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形成自身新的特点,也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二、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院尝试将生本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下面我结合自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为更好地培养从事临床服务的高级护理人员,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医学护理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护理实训教学课程的优化程度。本文结合医学护理专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护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建议。 标签:高职护理;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护理实训考核形式不合理 国内高校针对理论课程的考核都有一套成型的评判标准,但针对实训项目的考核目前仍无法实现系统化的评定。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训环节考核分数所占比例较少是导致学生对实践环节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进优化护理实训课程考核制度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护理实训考试的安排上部分院校仍开展如同理论课程考试一样的考核方法,只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定,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护理实训的学习时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规范化动作的学习。 2.高职护理实训教学内容不相符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重点仍以护理阶段的基本操作规范为主要内容,但其中很多操作手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已经被新兴的护理方式取代。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能够实现与实际工作的平稳接轨,就需要教师不断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脉络更新教学内容。但在笔者对高职护理实训的教学方式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高校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普遍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要授课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充分思考的机会,无法充分掌握实训中的要点,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3.高职护理实训教学条件不达标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正进行较快更迭,然而反观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与实际工作岗位中使用的医护设备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学生实训之后仍无法在工作单位中进行实际应用,使得学生在护理实训的课程上兴趣不高。此外,在护理实训设备的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通常没有制订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得实训基地权责指派不明确,造成了实训设备使用时间短和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 二、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优化建议 1.优化高职护理专业考核方法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 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离当前学校发展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校长,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现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自我现状分析: (一)自身优势: 1、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小学校长,自2005年9月份开始,进入到小学校长行列。应当说,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德育工作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自己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坚定了自己依靠科研和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信心。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自己处惊不乱、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言行举止注意做广大师生的表率,努力做让广大师生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善于学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十几年来,可以说自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自己不仅喜欢阅读反映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及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书籍,也非常喜欢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还特别注意学习反映全国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各种权威报刊,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几年来,自己特

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

---------------------------------------------------------------范文最新推荐------------------------------------------------------ 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 1加强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建设:,购置仪器设备一定要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护理实训基地配备了如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婴儿护理模型、NICU抢救设备、多功能护理模型人、高级急救护理模型、多功能分娩床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型和设备,并不断外出学习考察,及时更新仪器设备;另外搜集购置临床医院使用的新型器械用品,让学生熟悉并及时掌握,弥补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或滞后临床的状况,以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工作。2完善实训条件,营造临床环境:我校儿科护理实训室全部以模拟儿科病房形式组建,营造仿真的临床环境。婴儿生长发育室配备有体重、身高(长)测量仪,以及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仪器,并在墙壁上张贴不同年龄小儿动作发育的图片;婴儿沐浴室配备有沐浴池、抚触圆床、游泳池等,墙壁上贴有婴儿沐浴和抚触的操作图片;另外我校在实训中心设置了母婴同室,供学生们学习了解现代护理中的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整个儿科护理实训中心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设置其独特的环境,以粉红色为基础色调,窗帘、被褥配合可爱的卡通图案,完全贴合临床儿科病房的特点。突出了专业训练的真实性、实用性。3校院一体,医教结合:临床护理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学校遵循“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学校教学不与临床脱节,教师每五年中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一年,学习临床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医生、护士轮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不 1 / 4

护理实践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

护理实践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 发表时间:2018-12-24T14:17:52.0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4期作者:李波[导读]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大理护理职业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护理专业,促进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护理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 身教学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护理实践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策略。关键词: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高职;改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护理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理论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在护理教育工作中,实践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想促进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应该从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其专业技能,成为现代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护理学的应用性较强,实践教学也是护理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实践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当前高职护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 1、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很多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限制了护理教育的改革步伐。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对于已有教师也缺乏专业培训,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不能够切实提升护理教育改革的效果。其次,护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较差【1】。很多高职院校固步自封,没有与当地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深入合作,学生的实习锻炼机会较少,对于护理学科的前沿动态不够了解,限制了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未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主要是笔试成绩,缺乏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分析。在执行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专业性与严谨性,导致考核标准不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护理实践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策略 2.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个人水平与能力,是决定高职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改革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为护理教育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次,应该不断完善相关考核标准,以督促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素养,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还应该聘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明确当前护理行业发展动态,明确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掌握护理专业相关先进技术与操作技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2.2 创新教学方法在护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顺应当前社会用人需求特点。行动导向教学是开展护理实践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其过程包括了异质性分组、导入、提示工作任务、完成任务和成果展示等等。行动导向性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践当中找到平衡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 加强院校合作在护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校与当地医疗卫生单位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利用医院的器材和设备资源等,充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一方面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实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断调整自身学习计划,明确当前高水平护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能够为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大量优秀的毕业生资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注入活力。院校合作是高职护理教育改革走出校园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 2.4 完善实践技能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时,应该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比考核流程不规范、笔试成绩占比较大等。因此,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发展实际状况和学生学习水平,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考核在学生能力考核中的比重,突出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此外,还应该丰富考核内容,不应该以同一个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多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全面分析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应该对考核流程进行规范,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考核流程的监督管理,保障考核工作能够真正反映学生能力,督促学生不断进步【3】。 2.5 优化课程设置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明确当前社会与医疗卫生单位的用人需求特点,进而制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明确现代化护理专业人才开展工作所必备的技能与素质。在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的同时,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2.6 加强设备与技术投入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护理专业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综合模拟仿真系统,增加护理操作演示系统的投入,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帮助【4】。校内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领导人员应该加强重视,保障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结语 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创新,是开展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当前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考核制度不完善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应该在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护理专业课程,完善相应的考核标准,增强护理教育改革效果。参考文献: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下高校不断追求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主提,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目前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自己的阐述,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修养和民族精神,它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增强自我认可度和提升自信心。我国越来越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问题,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在世界上斩落头角。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实质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重大课题和研究。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大高校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的看重。国家发展伴隨的就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也随之提高。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我国的教育依旧沿用苏联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不够灵活。在教学上,对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粘结性不够,无法把创新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做得不够完善。2、没有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很多都毕业于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水平和能力上比较欠缺,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略显薄弱,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3、高校的教师在上学阶段接受教学已无法跟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任教后会把这种传统教学继续沿用至自己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术科方面的双重提高,无法把新的知识和思想传递给学生。 二、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建议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怎样把教学和社会相结合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要求,就无法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在这样传统的教育和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动在讲,学生被动的在听。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只会有板有眼的进行,不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和被动的在学习、接受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新课改转变教学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不再是被动强制的让学生去接受知识。在教学的课堂中,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 点和趋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教材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P110 第八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在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M:学习质量就大受影响)。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和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以下特点:师生交住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之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

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是当前高职护理教育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随着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培育,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理论学习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提出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旨在促进高职护理教学事业的全面开展。 标签:高职护理医学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对于护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更多发展要求,在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护理行业发展要求,对教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更好的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为社会输入更多综合性人才。 一、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交流能力的培育 从目前护理学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没有强化护理人员与病者之间沟通技能的培养。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在护理教育中需要對人员人文素质进行培育。可以融入礼仪与美学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规范化培养。在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下对自身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此外,目前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人文教育,让学生个人素养有效发展。在进入实习阶段之前,学校可以针对护理人员个人形象以及职业操守开展岗前培训。在目前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进行培养,还需要借助临床相关知识展开健康知识模拟教育等。 2.强化教学改革实效性,突出实践活动 目前高职教学改革活动对高职医学类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教学部分复杂性不能太高,能够满足日后工作要求即可,重点是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培育。需要根据学生专业岗位要求展开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在今后实习过程中能够最快进入学习角色,在实践工作中应用基础技能。在目前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育,教师需要对已有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各项医学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要对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特色进行分析,结合人才培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各项教学方法,培育出更多优秀护理人才[1]。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成为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在行政组织、教师观念、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旨在帮助教师们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障碍对策 一、引言 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 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

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学校行政机关、课程改革者和一线的教师而言,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革中的障碍与对策 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教师观念、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学生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 1.行政组织。在中国,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教育的垄断。校长往往是整个学校的最终决策者,而校长工作往往以完成政府任务和实现自我目标为出发点。由于缺乏影响力,一线教师往往只能根据校长的意图进行教学。学校发展过多地着眼于短期效果,从而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迎来了高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推动下的新契机与新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针对思想滞后、教师实践经历缺乏、缺少经费投入等阻碍教育改革成效的因素,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改专项经费,完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因素对策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向导,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方向日益清晰。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环节。职业技术院校要在打造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职业教育平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师资与设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足。校企合作无疑是高职院校的福音,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师资与设施的不足,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缩小成本的投入,更能使高职院校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方便人才输出。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知识宽泛,技能扎实 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拥有在社会上谋生能力的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今,现代企业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作为为国家和企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的发展,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同时开设多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之余也有其他方面的涉猎,开拓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时多一点信心。所以,知识宽泛、技能扎实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又一发展方向。 (三)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环境 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发展的主体,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特色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特色 一、理论教学改革的特色 (一)、强化培养目标,淡化学科意识。 传统的课程模式按照以学科为中心来设置,每门课程的内容都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不论其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关系的紧密程度如何,造成各门课程内容的庞杂和重复。由于知识的迅速增加和更新,使各门学科在知识大大扩展的同时,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趋势也日益突出。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注意到学科和课程的联系与区别。课程可以以单学科为基础,也可以是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不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强化培养目标,淡化学科意识,有机地将原本属于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原学科的内容进行精选和优化;大胆删减不适合的内容;在课程的冠名上,摒弃了传统的学科冠名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即把教学方法当作一个有机系统,又多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及有科学根据地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最优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

件的最佳效果。医学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4类:1)平铺直叙式,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轴,如课堂讲授法、演示法,这是传统医学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引导—启发式,其精髓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自学—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3)训练式,其特点是学生通过反复联系,掌握操作程序;4)愉悦式,其特点是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如情境教学法、审美引真法、陶冶法及畅想法。 本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直到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二,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展,即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知识,还能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第三,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并不是简单的以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与课外、教材与参考材料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重在突出学生自我学习、管理及调节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声、光、化、电设施,通过改革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以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