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名字解释

1.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2.宪法学:宪法学是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宪法的理论2、宪法的产生和发展3、宪法的实施4、国家和性质和形式5、国家政权的组织及其根本制度6、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

3.宪法惯例: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涉及有关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并为公民及全体社会普遍承认有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的结合。宪法惯例是一种不成文的政治行为规范,没有特定的法律文书表现形式,因而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也不具有司法上的适用性,违反宪法惯例并不构成违宪,也就不可能引起违宪审查。

4.宪法类型:【1】.形式上的宪法: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和柔性

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2】.新式宪法:1.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2.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3.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4.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5.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3】.实质分类宪法:1.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2.法定的宪法和现实的宪法.

5.违宪:违宪是指违反宪法的非法行为。违宪行为是最高的违法行为。违宪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违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宪法上的义务主体。第二、违宪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第三、违宪同样会产生法律责任,一般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实现。

6.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它是宪法监督的重要手段。

7.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8.宪法规范: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说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

9.宪法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内各民族、团体、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统一体系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10.宪政:就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也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11.宪法解释:指制宪者或者按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于实施中的宪法的内容、界限和精神所作的说明。

12.宪法判例:是判例法国家(主要是英美法国家)的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关于国家重大问题的判决而导出的宪法规范。这种宪法判例对下级法院有规范作用。其特点是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二.简答题

1.宪法有哪些社会作用?(《宪法》p.152)

答:指宪法规范通过调整宪法关系主体(公民与国家)的行为,从而最终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宪法主要对公民的权利行为和国家权利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宪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组织国家权力、限制国家权力;(2).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2.国家违宪审查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违宪审查通常只能由宪法明确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进行;第二,违宪审查

具有特定的程序和方式;第三,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第四,违宪审查机关作违宪判断或者合宪判断;第五,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则进行处理,及=即进行宪法制度。

3.宪法是什么?宪法主要规定哪些内容?

答:1、宪法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国体、基本经济制度、确认取得的成果、基本国策等。

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主要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3、国家机构的组织、设置。主要有,国家机构有哪些、如何组成、相互间关系如何、如何产生,等等。

4、国家的象征,或者叫国家的标志。现代国家一般都有国旗、国徽、国歌,其它的还有国花、国树、国鸟、国家口号、国家箴言等。

4.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答: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2.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动态的

宪法;3.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4.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表现。【宪法与宪政的关联可简单地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宪政运动是宪法的历史起点,没有历史上的民主宪政运动就不可能有宪法;但宪法一旦颁布和实施,宪法又成为宪政的逻辑前提和依据。另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表现,是对民主宪政事实的宪法确认和制度安排;而宪政又是宪法的实现,宪政的内容取决于宪法的内容,宪政的实践使宪法从条文上的内容转化为现实中的内容,并不断地推动宪法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总的而言,宪法与宪政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精神的现实反映,二者的价值目标大体趋向一致,即以规制国家权力为手段、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

5.宪法规范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一)根本性

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指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尽管宪法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宪法在具体规范这些方面的内容时,主要涉及的是最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事无巨细,都加以规定。

(二)最高权威性

宪法规范的最高权威性是指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母法、基础法,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因而宪法规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同时,虽然所有的法律都有法律效力,但宪法规范的法律效力最高,其他法律规范不能与宪法规范相抵触,否则无效。而且在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所有行为规范中,宪法规范是最根本性的行为规范。

(三)原则性

宪法规范的原则性是指宪法规范只规定有关问题的基本原则。如前所述,宪法是根本法,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如此广泛而复杂的问题,宪法规范当然不能规定得非常具体,而只能作非常原则性的规定,将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意志和利益,以最基本的原则的形式确认下来。而且在文字表述方面,宪法规范也非常简明概括。

(四)纲领性

宪法规范的纲领性是指宪法规范明确表达对未来目标的追求。虽然宪法规范主要针对宪法主体的现实社会生活,因而是现实社会人们的根本活动准则,但宪法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却决定了宪法不仅应该确认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和建国方案,而且应该确认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宏观发展思路。因此,宪法规范既要规范现实,也要规划未来。所以宪法规范必然带有纲领性的特点。

(五)相对稳定性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变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宪法能否保持应有的权威和尊严。因此,宪法规范必须具有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条件。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推进,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发展,宪法规范也要相应地变化发展。

6.如何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答: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内容,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着更为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因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7.简述英国宪法的组成。

答:成文法:宪法性法律文件;判例法:英国法院特别是高等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某些案例

的判决和解释;习惯法:大多数是在立宪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法院承认的宪法性法律规则。

8.我国宪法的修改【64条】.

答: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9.我国宪法的结构。

答:1.宪法序言,2.宪法正文:主要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

3.附则。

10.宪法的渊源。【宪法典,宪法修正案.......】

答: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11.宪法修改的方式?

答:1.全面修改,指在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制宪权的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

修改机关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变动。2.部分修改: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在

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废除宪法条文中的某些规定,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删内容。3.无形修改:在宪法条文未动(包括修改、解释或

者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运作等,宪法条文

本来的含义发生边。

三.论述题

1.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内容、地位、效力、制定与

修改......】

答: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最根本

的最主要的问题.诸如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

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宪法不仅是指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宪法的指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等修宪机构。我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代表五分之一以上提议,并由全体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行。

2.论述马列主义关于宪法的本质。【主要是列宁的】

答:它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治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居于首要地位。它既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力量比被统治阶级强大,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也表现为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列宁曾经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表机关的选举全以及代表机关的权限等的法律,都体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3.论述宪法的基本原则。【1.2.3.4】

答:一.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2)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基本人权原则

(1)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权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就其原创意义而言,人权属于应有权利、道德权利。

(2)17、18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强调人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在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和人权口号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开始了争取人权的斗争,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人权口号逐渐被政治宣言和宪法确认为基本原则。

(3)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同样也在宪法中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2004年,我国宪法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基本人权原则表现为国家的基本价值观。法律敎育网

三.法治原则

(1)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重要的民主原则。其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代表机关,使宪法和法律有了广泛深厚的民主基础,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权力制约原则

(1)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律敎育网

(2)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制衡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则表现为监督原则。

(3)分权制衡原则是由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完成的。分权是指将国家权力分为几部分,分别由几个国家机关独立行使;制衡原则是指这几个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保持一种相互牵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1787年的美国宪法就是按照典型的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国家的政权体制。法国《人权宣言》则称:"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4)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原则是由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所首创。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七章六十条。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规定了中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各方面基本的方针政策。1954年宪法颁布前,曾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

3.英国宪法:由不同时期形成的反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相互妥协的事实、记载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成果的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和宪法性判例构成的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4.美国宪法: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完整的法典,在内容上,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5.1954年宪法: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具有鲜明特点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简答题

1.近代宪法的产生条件。(政治、经济……)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2.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为宪政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以洛克、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权力分立等一系列民主、自由与人权的宪政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经过广泛的宣传和在革命中的实际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成为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思想基础。

3.简述英国宪法的组成。

答:成文法:宪法性法律文件;判例法:英国法院特别是高等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某些案例的判决和解释;习惯法:大多数是在立宪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法院承认的宪法性法律规则。

4.分别简述82宪法第三、第四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答:第三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6条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第一,在序言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增加了依法治国的规定;第三,对国家和分配制度作出调整;第四,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第五,调整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第六,将“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第四修改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第一,序言中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第二,修改了关于土地征用的内容;第三,修改了国家对各种经济体制的态度;第四,修改了国家对公民利益的态度;第五,在第14条中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六,在第33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规定中,增加了“特别行政区”;第八,将“戒严”改为“进入紧急状态”;第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中增加“进行国事活动”;第十,修改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时间;第十一,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答: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1)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2)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体制;(3)确认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4)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特点:(1)它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反映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2)它既以《共同纲领》为基础产生,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年来革命建设的经验,丰富发展了《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3)它既确认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基本路线,又规定要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反映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

三.论述题

1.1982宪法的基本精神。(基本思想、根本任务……)

答:(1)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2.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请结合实际谈谈人权入宪的意义。

2.结合现实谈谈人权入宪的意义。

答:人权入宪,对于提高全社会的人权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人权是当今世界受到普遍接受的时代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权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变成一种信念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是相当全面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都受到我国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但是,在现实中,公民的宪法权利往往被一些地方政策法规等所否定。一些陈旧的、封建的权利观念在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中仍有相当的影响,人权往往没有受到认真对待。人权不是恩赐,而是平等地属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使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善良等美好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的社会,“把人作为人来对待”的人权原则应当成为我们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国宪法高

举起人权旗帜,表明了我国促进人权的信心,也昭示了人权的神圣性和崇高地位,这必将促使全社会从宪法的高度来看待和接受人权。权利观念的创新,必将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3.论述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第三个方面)

答:1.类型上:资本主义宪法在短期内不会灭亡,还会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宪法必将摆脱错面临的挫折和困境,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两种宪法还将长期共存,相互斗争,相互借鉴。

2.形式上:当代宪法在形式上以成文宪法逐步取代不成文宪法。

3.(1)内容上: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2.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实行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

3.爱国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

4.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公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5.个体经济:指由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从事劳动生产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

6.私营经济: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用一定人数工人的营利性经济形式。

7.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8.所有制经济: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的经济形式。

9.政治文明: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是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

10.精神文明: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情况。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成果。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答:1、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成为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2、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都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 3、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是相同的。 4、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国家对各种经济形式的政策。

答: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3.我国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答:(1)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2)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者。(4)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1)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它是国家性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它反映国家中的各阶级、阶层的地位。(2)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3)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5.简述我国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答: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经济体制。

6.82宪法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答: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7.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意义。

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基础;和谐社会构建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论述题

1.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P.106 4.5.6)

答:工人阶级是人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人民主专政有着广泛的阶级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参加政权和管理国家事物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工农联盟主要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存在这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民主专政中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P.106 3)

答: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和活动体制。

2、共和政体:指国家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都不会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体。

3、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4、议会制:也称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一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5、总统制:是指以总统为国家政府首脑的政权组织形式。

6、国家结构形式:指特定的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来处理国家内部的组成,以及调整国家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7、单一制:是指以普通行政单位或同时包括自治单位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

8、联邦制:也叫联盟国家,它是以州、邦或成员国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的。

9、邦联制:一种松散的联盟,以某些国家签订的条约为基础,为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

10、特别行政区: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11、行政区划:指国家按照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大小不同、层级不同的部分,并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以便进行管理。

12、自治机关:是指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行使自治权的部门,也是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部门,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13、一国两制: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允许局部地方由于历史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依法保留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

二.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的区别。

答:第一,地方政权体系不同。

第二,行使权利的大小不同。

第三,中央对它们的干预程度不同。

第四,实施的法律不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第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中

央统一领导,反对分裂祖国的活动,是民族自治地方机关的全部活动都符合宪法的精神。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

答:1.从理论上说,马列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确定国家结构形式时,首先要考虑到无产阶级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历史关系上看,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建立的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尽管也曾有过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时间较短,而国家统一的局面则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从民族分布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少而且分布广,必然会产生一种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从而使各民族之间发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建立团结互助的关系。这样的局面,必须建立统一的国家。

4.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5.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阶级斗争形势来看,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任然威胁着我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祖国统一、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才能巩固与发展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4.特别行政区享有那些高度自治权?

答:1.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2.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保持自由港、独立关税地区,香港还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3.可自行制定有关经济、贸易、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自行发行货币。4.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物。5.负责维持社会治安。6.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极其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5.我国行政区划的原则、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答:1.便于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原则。2.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团结的原则。3.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4.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5.照顾历史状况的原则。

6.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阶级的本质关系。

答:1.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都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性质的体现和反映,对国家性质有能动的反作用;3.国家性质是政权组织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这政权组织形式的存在形式。

7.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答:(1)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①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②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2)共和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①议会制②总统制③委员会制。

8.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形式的基本观点。

答: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权后,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首先要考虑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到国内的民族关系。所以,在一般条件下,无产阶级应坚持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即单一制国家;原则上反对建立联邦制国家。

9.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答: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的体现。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政治、经济制度,但它不是经济特区。这是针对我国尚未完成统一的祖国大业,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情况的。同时,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我们又有很大的灵活性,充分照顾到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以及那里的人们和各方面人士的利益。这些地方在实现和平统一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变等。这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

10.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

答:特定国家究竟采取何种结构形式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主要并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统治阶

级的政治需要,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都须通过统治阶级意志的认可而得以发挥出来。然而,统治阶级在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时候,又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而历史因素和民族因素则是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其他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种。历史因素是指一个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传统,它既包括统治阶级在国家结构形式方面代代相沿的统治经验,也包括国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民族因索则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民族关系、民族经济的发展等要素。如果统治阶级选择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国

家结构形式问题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寓于历史、民族等多种因素之中。

三.论述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答: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③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④各民族一律平等⑤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⑥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⑦自治机关有权管理本地方的财政、经济,安排和管理各项建设事业以及发展本地方文化建设,国家要给与大力支持和帮助。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①这一制度最能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a.由选民产生各级人民代表保证了实现民族平等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能进入国家机关领导岗位,从而保证这些国家机关比较完善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c.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一切国家机关的活动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准则②这一制度最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创造了基础和条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充分贯彻人民意志创造了基础和条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为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形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③这一制度最能体现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革命政治斗争的直接产物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确立,即成为国家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涵盖我国政治生活各个主要方面的政治制度。

3.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答: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议行合一、议行一致的优越性,它能保证人民意志在国家机关活动中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优越性,它能保证在民主分工基础上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能,它能切实实现人民对国家机关工作及工作人员的监督。

4.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度原则。

答: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2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国家的行政机关,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府;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公民: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言论自由:指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间接的自由

人身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

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享有按照自己意愿是否信仰、信仰何种宗教的自由

国籍: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选举权: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代议籍贯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劳动权: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

受教育权:指公民有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权利人格尊严: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等

财产权:指公民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休息权:指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的过程中,有为保护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有关规定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权利

基本权利:指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

基本义务: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一定的主体必须作出某种作为的责任

二.简答题

1.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基本范围有哪些?

答: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与人身自由相联系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以及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我国公民应尽哪些基本义务?

答: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义务。

3.简述公民的监督权。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诉讼、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答:(1)范畴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范围不同。公民除人民外,还

包括人民的敌人(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相反(4)公民表达的是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的是群体概念(5)公民的含义是稳定的。人民的含义随国家的政治形式变化而变化。

5.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宪法意义。

答:第一,财产权是人的人格形成的主要契机,财产权的保障,提供了独立的人格发展所

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第二,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支柱。第三,财产权的保障对当代中国宪法来说还具有特殊的意义。

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

的权利。2.公民有平等的就业权、选择职业权、劳动报酬权,国家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劳动。3.国家提倡劳动竞赛,提倡义务劳动,奖励劳动模范。(二)休息权1.休息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规定劳动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养的权利。2.国家规定了休假制度,如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制度、节假日制度和探亲假制度等;同时,国家发展各种休息场所与设施。(三)财产所有权1.范围--公民可合法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2.保护途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偿等三种。3.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同时意味着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答:一、宗教信仰自由1.信教自由。即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

于公民个人的思想、精神范畴、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精神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2.择教自由即公民有选择信仰何种宗教或者何种教派的自由,有改变或者放弃自己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二、宗教活动自由1.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2.宗教出版自由3.宗教集会自由4.

宗教结社自由5.传教自由。6.宗教捐赠自由和接受宗教资助自由。7.宗教营销自由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选举制度: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二.论述题

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宪法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外,凡年满十八周岁

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中国国籍;而是年满十八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选举的平等性原则。选举的平等性原则是指每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享有一个投票权,每一选民所投票的价值与效力是一样的。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侧重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平等。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4、秘密投票原则。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5选举的物质保证和法律保障。家从物质上、法律上为选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供切实保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原则之一

2.了解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答:(一)选举的组织我国主持选举工作的组织有两种:间接选举时,由该级的人大常委

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直接选举时,设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二)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选区是指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区域,也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三)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候选人,按照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选民或者代表,10 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举法》第29 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均实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多于应选代表的1/3 至1 倍,间接选举多于应选代表的1/5 至1/2 倍。选举委员会或者人大主席团,应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也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在选举日须停止介绍。(四)投票选举投票是选民或代表行使选举权的最后环节。直接选举时,由选举委员会主

(0141)《宪法学》大作业A答案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一、大作业题目 请在“文本阐述题”和“理论阐述题”中各选1题来完成: (一)文本阐述题 1.1 试述我国现行宪法典总纲部分中的“自然资源”条款。 1.2 试述我国现行宪法典总纲部分中的“土地制度”条款。 (二)理论阐述题 2.1 试述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 2.2 试述我国直接选举程序。 (一)文本阐述题 1.1 试述我国现行宪法典总纲部分中的“自然资源”条款。 答:A、宪法总纲中关于自然资源的规定: 1、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2、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B、为何上述二条款要规定国家所有? 对于自然资源,宪法上的“国家所有”不能简单认为是国家通过占有自然资源而直接获取其中的利益,而首先应理解为国家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基础下,通过使用负责任的规制手段,包括以建立国家所有权防止垄断为核心的措施,以确保社会成员持续性共享自然资源。规制模式的核心在于:既要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同时也戒备与民争利的攫取型资源财政之生成,强调作为一种规制国家的负责性、公共性。最终共同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现我国“基于平等之自由”的政治道德与宪法精神。 理想状态上说,公有制的本质就是确保物质生产资料必须在劳动者手中——而当全体人民都是“劳动者”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消除了剥削——因为没有人(包括代表少数人的政府)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富而不劳而获。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实现和巩固公有制的一种法律工具,它将“全体人民”在法律上拟制为“国家”这个人格,要求将一部分自然资源由这个人格通过整体的所有来保证全民的共享,并由民主立法程序来决定对自然资源的处分,防止任何人的独占和垄断,从而限制了剥削产生的可能。 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国家所有”为所有人实现人生计划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必需品;然后通过建立使用权市场,让每一个有志于通过自然资源实现自己人生计划的人可以自由实现价值,这个过程中通过建立使用收费制度、公共收益共享制度、资源补偿制度等实际上是为每一个人买了一份保险,基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这种保险当然是强制的,但它是正当的:它为每一个人都未雨绸缪,当你在自然资源市场上失败的时候,你还可以通过公共收益共享制度而获得补偿,你还可以通过资源补偿制度仍然享受蓝天、白云——难道你的人生计划注定不会失败吗?——这实际上类似于罗尔斯的论证,将每一个人的思考都逼到对人生处境的极端预设——也就同时预设了一个政府对于个体人生最深切的关怀。而在今天的中国,只有国家以“所有”的形式对资源占有、使用予以规制,并基于“平等的自由观”对每一个国人的人生处境都抱有同样关切,才能遏制人性与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才能让每一个人的人生梦、中国梦得以真正的实现。 (二)理论阐述题 2.1 试述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政体是关于国家权力的归属以及基于国家权力运用的需要而设置的相应国家机关,并在这些国家机关间进行权力配置的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是有关国家权力在归属已定的情况下,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进行权力配置以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用的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有关国家的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的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纵向的国家权力配置关系。

k高等教育自考宪法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宪法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086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D 2.D 3.A 4.D 5.B 6.A 7.B 8.D 9.C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B 17.D 18.D 19.B 20.D 21.B 22.C 23.C 24.D 1.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2.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人权宣言》 B.《权利请愿书》 C.《世界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3.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 ) A.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B.指出了宪法的内容 C.指出了国家形式的不同 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4.现行宪法序言明确宣告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 )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国家制度 D.根本任务 5.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导源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791年法国宪法 C.1215年《自由大宪章》 D.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8.现阶段,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是( ) A.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 D.非公有制经济 9.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 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准予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10.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 ) A.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B.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C.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 D.党组织、厂长(经理)和工会相结合实行民主管理 11.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做( ) A.刚性宪法 B.柔性宪法 C.不成文宪法 D.钦定宪法

宪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汇总

宪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汇总 篇一: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 1.本次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B.三十一 C.二十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 D.其他执法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 D)相适应。 A.社会发展B.社会资源的增长 C.生态环境D.社会发展计划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 D )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 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自治州.自治县区域划分由( B )审批。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自治区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最高人民法院(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监督,领导B.领导,领导 C.领导,监督D.监督,监督 11.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

宪法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简答题题库 32.简述宪法实施的监督及其内容。 参考答案: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2分) 内容包括: (1)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2分) (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2分) (3)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2分) 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有: (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分) (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 (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2分) (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 (5)根据我国尚未完全统一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我国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具有灵活性的单一制国家。(1分) 31.简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 参考答案:

宪法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3分)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3分) (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2分) 32.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1)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的。(3分)(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分) (3)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2分) 32。如何理解宪法规范的科学性?参考答案: 所谓宪法规范的科学性是指宪法的各项规定必须真实的反映现实的社会关系,使宪法具有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2分)首先,取决于宪法在指导思想上的正确性;(2分) 其次,它要真实的反应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使之规范化、条文化;(2分) 再次,还要求宪法必须概念清晰、含意严谨、明确界限分明、做到解释的排他性,避免使用时产生歧义。(2分) 33.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的主要依据。参考答案: (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分) (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分) (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2分) (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

《宪法学》在线作业三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宪法学课程综合测试3 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 1、简述差额选举的意义。 答: 差额选举是候选人的名额多于应选人的名额的选举。 从民主选举的本质要求,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其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使选民在选举中有更大的选择性,以选出满意的代表,有助于提高人民代表的素质。 (2)差额选举可以增强当选代表的责任感,从而促使人民代表在行使代表职责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有助于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进程。 2、简述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答: 宪法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中的法律现象的,但它不是研究所有的法律现象,而是研究法律现象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法律。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讲,有以下两大部分,一是宪法理论,一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 ①有关宪法的基础理论,如宪法的产生、本质和类型,发展历史等; ②中外宪法的发展历史; ③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⑤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 3、宪法原则有哪些? 答: 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4、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答: (1)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序言。 (2)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写入宪法第六条。 (4)对宪法第八条,第十一条的内容作了修改,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5)确立了农村集体组织的经营体制; (6)还将宪法二十八条的"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5、资本主义国家保障宪法实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 资本主义国家保障宪法实施的主要形式有: ①宣布违宪的法律、法令无效 有权宣布违宪的机构主要有:代表机关(即立法机关或代议机关);司法机关(即法院);宪法法院。 ②弹劾、罢免失职或违法、犯罪元首、政府首脑及其他政府成员。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阶级力量对比B.物质生活条件C.精神文明建设D.经济制度的改革 2.在宪法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瑞士 3.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对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合宪性所进行的审查,叫作 A.事后审查B.预防性审查C.附带性审查 D.事先审查 4.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1689年的《权利法案》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C.1777年的《邦联条例》D.1787年的《美国宪法》 5.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 () A.到会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B.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6.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 A.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B.工农联盟为基础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7.现行宪法序言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A.即无产阶级专政B.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C.形式上接近无产阶级专政D.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 8.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国家所有制 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称为 A.爱国统一战线B.全体劳动者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宪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宪法学复习题及答案(2) 一、简答题 1.简述宪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答:宪法学是以宪法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即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也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正因为宪法学是关于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之科学,由此可知,宪法是宪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体而言,是指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宪法现象是相对于宪法发展规律而言的,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一种法现象,即表现于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成文与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宪法概念)及其形式、宪法的运行制度(宪法的创制、实施、监督制度)、宪法行为(合宪与违宪)、宪法关系、宪法文化、宪法传统等总和。具体说来,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1)宪法的基础理论,这主要是关于宪法的概念界定、宪法的本质与分类、宪法的渊源形式与结构、宪法规范概念、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价值与作用、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中外宪法的历史发展等宪法的理论层面问题。 (2)宪法的实体规范,这是关于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性规范与操作性规范的展开,它具体涉及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系列问题的宪法确认、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维护与国家机关权力体系的规制等宪法的规范层面问题。 (3)宪法的运行程序,这主要涉及宪法的创制(包括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宪法的实施和实现(包括宪法关系、宪法的适用与遵守、

宪法秩序的形成与宪法实现)、宪法实施的监督等宪法的实践层面问题。2.简述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由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所决定,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和核心地位。一般而言,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至上是宪政与法治的关键。宪法的至尊地位使宪法学具有了超越于其他部门法学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宪法学通过其研究成果促进宪法、法治、宪政以及宪法学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宪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之间的联系远比宪法同其他部门法的联系要紧密得多。宪法学的原理构成了各部门法学统一性和“合法性”的依据,它是一国法律、法学体系的基础。一部法律可以没有宪法条文上的依据,但一个法学部门却不能超越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没有宪法学的繁荣,就“不会有其他部门法与部门法学的繁荣,更不会有整个法律体系和法学的繁荣”。 3.何为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答:宪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学,也存在诸多要研究和解决的特殊学科“问题”:如宪法的本质和特征问题、宪法的形式和结构问题、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宪法的价值和作用问题、宪政问题、宪法的产生和演变规律问题、国家基本制度问题、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宪法的创制与实施问题、宪法的保障实施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归结为宪法本质问题、宪法原则问题、宪法历史问题、国家权力的规制问题、公民权利的配置问题、宪法实施问题共六大问题。在这六大问题中,有一个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基本问题,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

《宪法学》作业题

第一讲 一、中西方宪法的概念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 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 二、宪法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1、确认作用 2、组织协调作用 3、限制作用 4、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5、指引作用

6、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7、思想教育的作用 第二讲 一、宪法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产生有哪些 不一样的原因? (一)宪法产生的原因 1、宪法产生的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 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宪法产生的政治原因。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原因 (1)社会契约(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卢梭) (2) “主权在民”(法国的卢梭) (3)权力制约,三权分立(法国的孟德斯鸠) 其和一般法律的产生有哪些不一样的原因: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 第三讲 一、宪法修改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修改在原因方面有何不同? 1、宪法修改的一般原因:成文法的局限性。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1:关于《宪法》对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1.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2.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3.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4.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2:下列解开了世界宪政运动序幕并且成为近代宪法先驱的是()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英国不成文宪法 2.美国独立革命产生的美国成文宪法 3.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法国成文宪法 4.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 3: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有关村规民约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村民委员会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2.村民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3.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4.村规民约由村民委员会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4:正式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宪法修正案。 1.1988年 2.1993年 3.1999年

4.2004年 5:根据1982年中国宪法,宪法的修改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的多数通过。 1.二分之一以上 2.三分之二以上 3.四分之三以上 4.全体一致 6: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1.法国的宪法 2.德国的宪法 3.奥地利的宪法 4.意大利的宪法 7: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国务院总理 2.国家副主席 3.军委副主席 4.国务院副总理 8:根据逃离国家的自由、接近国家的自由和依靠国家的自由的宪法基本权利分类,下列属于逃离国家的自由的是() 1.生活保障权 2.自由权 3.参政权

西南大学《宪法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它是一种宣言或声明 C.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它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3.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 A.修改的程序不同 B.制定的主体不同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D.与现实关系紧密程度不同4.宪法的主要功能是(A )。 A.保障公民权利 B.规范国家权力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 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制 6.下列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方能生效的是( C )。 A.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B.国务院部门的行政规章C.自治区的自治条 D.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7.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D )。 A.全国人大 B.各省级人大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8.民族自治地方的( B )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政府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院检察长 9.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B )召集。 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委员长会议 10.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B )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1.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B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1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13.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1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B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 )。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 B.三十一 C.二十 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宪法学作业综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4(综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着述。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5、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制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世界着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魏玛宪法 3、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A B C D)A、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4、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A、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A、共产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 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贵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 7、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A、分工负责 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6 课程代码:0162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A)。 A. 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B.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C.全体人民均有选举权 D.一切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2.我国采取(A)国家结构形式。 A.单一制 B.复合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3.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B)。 A.5人以上联名B.10人以上联名 C.15人以上联名 D.20人以上联名 4.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D)。 A.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B.规范宪法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D.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C.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D.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6.下列关于两党制的表述,错误的是(B)。 A.两党制产生于英国 B.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 C.有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两党制 D.两党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7.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D)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8.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A.《独立宣言》 B.《世界人权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请愿书》 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1.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是(ABC)。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民族乡的人民政府 1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 A.没收B.征收 C.征用 D.并给予补偿 13.我国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AB)。 A.县、自治县人民法院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 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法庭 D.省辖市的人民法院 14.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ABCD)。 A.公布法律 B.任免国务院总理 C.任免国务院各部部长 D.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15.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

2018年法学成人本科期末考试《宪法学》发在线考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综合作业 1. ( 单选题 ) 下列不属于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本题1.5分) A、货币发行权 B、财政独立权 C、防务独立权 D、司法终审权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2. ( 单选题 ) 根据1982年宪法,具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3. ( 单选题 ) 根据2006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本题1.5分) A、十五日内 B、三十日内 C、四十五日内 D、两个月内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4. ( 单选题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本题1.5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学生答案:B

解析: 得分:1.5 5. ( 单选题 ) 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6. ( 单选题 )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 法性文件()(本题1.5分)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018年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 B.三十一 C.二十 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宪法学作业电子版

学号:SM14216083 宪法学作业 专业:公共管理硕士 班级: 14级秋季月度集中班 学生姓名:张颖 日期: 2014年11月

一、简述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宪法至上。这就意味着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二、简述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1.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第一个宪法修正案。这个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

宪法学试卷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律、法学专业宪法学试题·200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 A)。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a钦定与民定宪法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B)是无产阶级专政。 A.原则上B.实质上C基本上D.形式上 3.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主集中制 5.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选代表名额的( C )。 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一倍 C.三分之一至一倍D.两倍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四实三虚”制 7.我国国旗上的五星象征( C )。 A.我国各民族的团结B.我国务阶级的联合C我国全国人民大团结D工人阶级的领导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 B )。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9.全国人大任届期满的( A)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的选举。 A.2个月B.3个月C.5个月D.6个月 10.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 B)。 A.5人以上联名B.10人以上联名C.15人以上联名D.20人以上联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与民主性表现在( AC )。 A.废除了封建帝制B.反对帝国主义 C.确认资产阶级民主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 2.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有( CD )。 A.乡人大代表 B.县人大代表C省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代表 3.我国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有( ABC )。 A.主席B.副主席 C.委员 D.秘书长 4.澳门行政区长官在任期内,不得( ABC)。 A.取得外国居留权B.从事私人营利活C隐匿个人财产D.接受他人的馈赠 5.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AB )。 A国体B.政体C国家结构D.国家机构 6.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 AB )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A.侵占B.买卖C出租D.征用 7.下列属国务院的职权的是( ACD)。 A制定行政法规B决定个别省、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的区域划分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8.下列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ABCD )。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委员长D最高法院院长 9.全国人大依照法律程序提出质询案的条件是( AC )。 A全国人大开会期间B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期间 C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D.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以下的自由权利( ABC )。 A.言论B.出版C.游行D.罢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