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期中试卷(A)

物化期中试卷(A)
物化期中试卷(A)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试 卷 ( 期中 A -1 )

学院 专业 级 考试时间: 学年下学期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学生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已知反应H 2(g) +1

2O 2(g) == H 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 (T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1)?r H (T )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r H (T )是H 2 (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3)?r H (T )是负值; (4)?r H (T )与反应的?r U 数值不等。

2、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A 的沸点,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T b *,p A *和μA *

,加入少量不挥

发的溶质形成溶液之后分别变成T b ,p A 和μA ,因此有:( ) 。

( 1 ) T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2 ) T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3 ) T *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4 ) T b *< T b , p A *> p A ,μA *

>

μA 。

3、 ?U 可能不为零的过程为:( )。 ( 1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 ( 2 )等温等容过程;

(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 4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4、反应 FeO(s) + C(s) == CO(g) + Fe(s) 的?r H 为正, ?r S 为正(假定?r H ,?r S 与温度无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2)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3)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4)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

5、1mol 理想气体氦气(He),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 )。 (1)4157 J; (2)596 J; (3)1255 J; (4)994 J 。

6、若一化学反应的,0p m C ?>,则

(1)?r H m 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2)?r H m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r H m 不随温度而变化; (3)?r H m 随温度的变化无规律。 7、对于实际稀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的活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溶质用x B 表示组成):( )

( 1 ) 当 x A →0, γA →0; 当 x B →0, γB →1; ( 2 ) 当 x A →0, γA →1; 当 x B →0, γB →1;

( 3 ) 当 x A →1, γA →1; 当 x B →0, γB →1; ( 4 ) 当 x A →1, γA →1; 当 x B →1, γB →1。

8、反应C(s) + 2H 2(g) == CH 4(g) 在1000K 时的?r G =19.29 kJ/mol 。当总压为100kPa ,气相组成是:H 2 70%、CH 4 20%、N 2 10% 的条件下,上述反应:( )

( 1)正向进行; ( 2 )逆向进行; ( 3 ) 平衡; ( 4 )不一定。

9、 某坚固容器容积100 dm 3,于25℃,101.3 kPa 下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容器内压力、温度分别升至5066 kPa 和1000℃。数日后,温度、压力降至初态(25℃和101.3 kP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 1 )该过程?U = 0,?H = 0 ( 2 )该过程?H = 0,W ≠0 ( 3 )该过程?U = 0,Q ≠0

( 4 )该过程W = 0,Q ≠0

10、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1)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变化,其值越大,反应完成的程度越大; (2)化学反应进度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3)化学反应进度与所选择表示反应进度的特殊反应物或产物无关; (4)反应进度之值只能为正,单位是mol 。

11、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等容下由T 1升温到T 2,相同量的该气体等压下也由T 1升温到T 2,则两个过程热量的关系和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 )。

( 1 ) Q V = Q p ,?U V = ?U p ; ( 2 ) Q V < Q p ,?U V = ?U p ;

( 3 ) Q V > Q p ,?U V < ?U p ; ( 4 ) Q V < Q p ,?U V < ?U p 。 12、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A T V

??

?

??的值是:

( ) (1) 大于零; (2) 小于零; (3) 等于零; (4) 不能确定。

专业 级,学生姓名: 学号: 13、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反应( )。

(1)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在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2)非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选取的标准态相同;

(3)非理想溶液按规定Ⅰ与理想溶液选取的标准态相同;

(4)非理想稀溶液的溶质,选取不同的标准态,得到的活度与活度系数不同。

15、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热源相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而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 % ,则系统的熵变为( )。

(1) ?S Q T =5; (2)?S Q T =; (3)?S Q T =5; (4)?S Q

T =-

二、填空题 (共25分)

1、 已知CH 3COOH(l),CO 2(g),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 (298K) / kJ ·mol -1为-484.5,-393.5,-285.8,则CH 3COOH (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H (298 K) 为 。(2分)

2、TV γ?1 = 常数的适用条件是 。(2分)

3、在383K 、p ?下,1mol 过热水蒸气冷凝成水,则?H 0; ?G 0;?A 0;?S sys 0 ;?S sur 0 、?S iso 0 。(填<、>、=或不能确定)(6分)

4、下列偏导中, 是偏摩尔量, 是化学势。(2分) (1),,j B S p n H n ??? ????;(2),,j B T V n A n ??? ????;(3),,j B T p n V n ??? ????;(4),,j B T p n G n ??

? ?

???;(5) ,,j

B T V n S n ??

? ?

???

5、某一化学反应在温度为300K 与310K 及标准态下,其?r G 分别为121.34kJ ·mol -1及 123.43kJ ·mol -1。已知该反应在此温度内(),0B

p m C B ν

=∑,则此反应的r m S θ

?为

(填入具体数据)。(2分)

(A -1)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6、写出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 的化学势表达式,其中溶质B 的摩尔分数用x B 表示,μB =_______ 。(2分)

7、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液态组分混合形成非理想溶液,其混合吉布斯自由能?mix G = 。(2分)

8、等压反应热Q p = ?r H 是指 ,且满足 时,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2分)

9、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Q 0,W 0, ?U 0。( 选填>,=,<,≠ ) (3分)

10、在25 ℃时,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 + D ,当达到平衡时,p K C K (填<,= 或 > )。(2分)

三、判断题 (共5分)

1、化学反应热Q p 其大小只取决于系统始终态;( )

2、理想气体等容过程的焓变为)(d 2

1

m ,p V T nC H T T V ?+=

??

;( )

3、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trs trs

H S T ??=计算;( )

4、一个已经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

5、物质B 在α相和β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移至浓度低的相。( )

四、计算题 (共40分)

1、(6分) 将0.528 g 液态苯[C 6H 6(l)]在氧弹量热计中于298 K 下充分燃烧,放出 22.3 kJ 的热量,其最终产物为CO 2(g)和H 2O(l)。求(1)苯的摩尔等容热效应Q p,m 和摩尔等压热效应Q v,m ;(2)苯燃烧反应的?r U m 和?r H m 。(已知C 6H 6的摩尔质量M = 78.11 g ·mol -1 。)

专业级,学生姓名: 学号:

2、(10分) 4 mol氮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始态531 K,600 kPa,先等容加热到708 K,再绝热可逆膨胀至292.3kPa的终态。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W、?U、?H、?G、?A、?S各为多少?

3、(6分)25℃时,气态正戊烷[(C2H5)2CH2(g) ]和异戊烷[(CH3)CHC2H5(g) ] 的?f G分别为-194.4 kJ·mol-1 和-200.8 kJ·mol-1。纯液体正戊烷和异戊烷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68.1 k Pa 和91.4 kPa 。试求反应:

(1)(C2H5)2CH2(g) == (CH3)CHC2H5(g) 在25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

(2)(C2H5)2CH2( l ) == (CH3)CHC2H5( l )在25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设反应混合物为理想液态混合物。

(A-1)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4、(8分)25O C时,纯溴(B)的饱和蒸汽压为28.40 kPa,溴(B)与CCl4(A)组成的溶液摩尔分数为X B=0.00599时,测得溴(B)的分压为0.319kPa, (1)、以纯溴(B)液体为标准状态,求溶液中溴(B)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2)、已知溴(B)的亨利常数k B=53.86 kPa,把B作为溶质,以X B→1仍服从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为标准状态,求溴(B)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4、(10分

有关数据如下:

(1)分别计算298K和800K时,上述反应的?r H、?r S、?r G和K;(8分)

(2)800 K时,将A(s)和Y(s)置于气相组成分别为x(B)=0.50, x(Z)=0.40, x(惰性气体)=0.10的混合气体中,上述反应将向哪个方向进行?(p=100 kPa)。(2分)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车站上并排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 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2. 在学校“使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个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B. C. D. 3. (2020呼和浩特)如图2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准确的是( ) 图2 A B C D 图3

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前内的平均速度是,后内的速度是,则该汽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6. (2020湖北宜昌)如图4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7.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8.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 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水准,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初三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经典

房山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2015年1月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矿石粉碎C.水分蒸发D.纸张燃烧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硅B.氧C.铝D.铁 4.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量筒C.烧杯D.集气瓶 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6 A.倾倒液体B.过滤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8.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O2B.N2C.CO D.CO2 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 10.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

1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2H B .2H + C .H 2 D .2H 2 12.下列做法不会..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 .焚烧秸杆 B .燃烧鞭炮 C .植树造林 D .工厂排放烟尘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 CO 2 B .O 2 C .H 2O 2 D .KMnO 4 14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5.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说明 A .氧分子可以再分 B .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 .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16.碘酸钾(KIO 3)中,碘(I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5 1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铁 FeO B .氧化镁 MgO 2 C .氯化铝 AlCl D .硫酸铜 CuSO 4 18.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19.右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 .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 C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D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D .氢气用于填充氢气球 21.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C 2H 4O 2),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B .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 .醋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2个水分子 22.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 ..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植树、建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树,他看到的树比实际位置()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的地方比闪电的地方远 B、这是双耳效应 C、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 D、闪电先发生,雷声后发生 4、如图1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图-1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5、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 A、音调越高 B、越低沉 C、响度越大 D、音色越好 6、关于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 B、红外线和紫外线都看不见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凹透镜没有焦点 7、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水中的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8、如图2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决定音调的因素 图-2 9、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A 、 B 、 C 、、 10、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的夹角为() A、30° B、45° C、60° D、9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1、说出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词语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 (1)“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的_______大;(2)“优美动听”说的是声音的_________美;(3)“尖细刺耳”说的是声音的_______高; 12、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3、敲打铜锣,是因锣面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14、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c=_____________m/s,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到达地球,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m。 15、看话剧时,演员穿红色裙子、白色上衣,若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们的上衣是______色的,裙子是______色的。 16、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混合以后是_____光。 17、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__,照相时能在底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____像。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60分,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 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 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 “响度”、“音色”) 2、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 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⑴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 ⑵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填“实像”或“虚像”), 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 3、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 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色。 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跟镜面成35度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5、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甲和乙,已知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则对光 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6、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 镜的________处。 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的屏上成一侧立 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8、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9、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 A.地上的雪 B.月亮 C、通电的探照灯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 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2011 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物理化学课程 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分, 共30分) 1. 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1,则表示该气体: ( ) (A) 易被压缩 (B) 难被压缩 (C) 易液化 (D) 难液化 2. △H = 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 ) (A ) 理想气体从 1013250 Pa 反抗恒定的 101325 Pa 膨胀到 101325Pa (B) 0℃ ,101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 CuSO 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K,101325 Pa) 可逆变化到 (373K,10132.5 Pa) 3.熵变D S 是: (1)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 (2) 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 (3) 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函数 (4)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 以上正确的是: ( ) (A) 1, 2 (B) 2, 3 (C) 2 , 4 (D) 4 4. 若以B 代表化学反应中任一组分,0 B n 和 n B 分别表示任一组分 B 在ξ= 0 及反应进度为 ξ时的物质的量,则定义反应进度为: ( ) (A) ξ = 0B n - n B (B) ξ = (n B -0B n )/νB (C) ξ = n B -0B n (D) ξ = (0B n -n B )/ νB 5. 下列四种表述: (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 相变/T 相变 (2) 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d S > 0 (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 两者都不正确者为: ( ) (A) (1),(2) (B) (3),(4) (C) (2),(4) (D) (2),(3) 6.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 (A) ΔS = 0,W = 0; (B) ΔG = 0,ΔU = 0; (C ) ΔU = 0,ΔH = 0 (D ) ΔG = 0,ΔH = 0 ; 7. 298 K 时, 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 (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8.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下列哪一个式子是不正确的的? ( ) γ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以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以及答案 你越是害怕物理期中考试,直接影响到你的物理复习的进度和质量。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42分) 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2.下列四个成语都涉及声音,其中不是强调声音响度这一特征的是( ) A.如雷贯耳 B.高唱入云 C.声如洪钟 D.低声细语 3.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B.利用B超为病人作检测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4.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一光斑是( )

A.三角形 B.方形 C.五角形 D.圆形 5.小明同学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1所示,他所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6.灯光下,小明为了能从镜子里看清楚自己的脸面,则( ) A.脸朝灯,镜面背着灯 B.脸朝灯,镜面也朝灯 C.脸背着灯,镜面也背着灯 D.镜面朝灯,脸背着灯 7.为了保护工人的听力不受损害,车间的噪声应控制在( ) A.90 dB B.50dB C.70dB D.120 dB 8.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10.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镜子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A、两个鸡蛋B、一只公鸡C、一支铅笔D、一张课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所施的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1)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4)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5)待指 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是顺序是:( ) A、(1)(2)(3)(4)(5) B、(2)(3)(4)(1)(5) C、(4)(1)(2)(3)(5) D、(3)(4)(1)(2)(5) 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B、摩擦力的大小有时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摩擦力总是阻力,它一定要阻碍物体的运动 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7.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 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最小分度为1米的测绳 B、最小分度为1厘米的皮尺 C、最小分度为1分米的刻度尺 D、教师上课用的三角板 11、下列物质中,质量为0.2千克的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12、冰的密度是0.9g/cm3,把质量为36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小了40g,体积减小了40cm3 B、质量增加了40g,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40cm3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电池在放电时所进行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必须互为逆反应2)根据热力学可逆过程的概念,只有当电池充电或放电时E 与 E 外只差一个无限小即E 外=E±dE,使电流为无限小,因此不会有电能不可逆的转化为热能现象发生,方符合可逆过程的条件。 2、液体接界电势,如何消除 一是避免使用有液接界面的原电池,但并非任何情况都能实现;二是使用盐桥,使两种溶液不能直接接触。 3、第二类导体的导电机理 考正负离子的移动导电,气导电任务是由正负离子共同承担的 4、科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5、离子氛 中心离子好象是被一层异号电荷包围着,这层异号电荷的总电荷在数值上等于中心离

子的电荷,统计的看,这层异号电荷是球形对称的,这层电荷所构成的球体称为离子氛6、基元反应 反应物微粒经碰撞直接生成产物 7、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通常有的五种类型 (a)型r--T之间呈指数上升关系;(b)为爆炸型;(c)为先升后降型(d)型较为复杂,前半段与(c)型相似,继续升高温度,速率又开始增加;(e)为下降型。 8、活化分子;阿仑尼乌斯活化能 每摩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每摩尔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值,称为活化能 9、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参与了反应,缩短达平衡的时间,改变了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不改变平衡常数,有选择性 10、多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1)反应物由气体主体向催化剂的外表面扩散;2)反应物由外表面向内表面扩散;3)反应物吸附在表面上;4)反应物在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5)产物从表面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 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原因不明 4、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原因正确的是()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C.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应用的是() A、利用“声呐”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 B、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C、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 D、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 D.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噪声 7.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8.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 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 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9.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 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 ___不同. 2、“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3、科学考察工作者通过测量声波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再返回海面的,能够准确地测出海底某处的深度;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4、温度是反映物体___ 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 _ 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6、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__ __(选填“甲”、“乙”,下同);处于凝固过程的物质是___ __。 1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光、光和光. 12、遥控器发出的不可见光线是 ,验钞器荧光管发出的不可见光是。实验探究遥控器发出光线是否存在,可用(选填“温度计”、“钞票”或“秒表”)。 13、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 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 为光的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 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 或“响度”)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实验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2、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 B.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水能够传声 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 D.利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 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 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 (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 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 (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 (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G/?p)T(C) (?U/?V)T (D) C V 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2.一个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平面镜前面,他看不到自己的脚的像,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的脚的像 A.应该向前移动 B.应该向后移动 C.向前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 D.向前或向后移动都能看到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4.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其种类和用途分别是: A.凸面镜,扩大司机的观察范围 B.凸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C.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D.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6.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的大型电子钟的显示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 它的显示应为: A.20:15B.21:05C.21:15D.20:05 7.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声音的音调不同 B.甲、乙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乙声音的响度大于甲声音的响度 8.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9.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10.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的噪声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光线从物质甲斜射入乙,甲、乙两种物质是空气、水,从图中 可知,物质甲是_____,物质乙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 折射角是______°。 12、下图是小悦同学的一幅写生画,在仔细观察后,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其 中的两个物理现象:1)________________;2)____ ____________。 1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光 在真空中的速度要小____,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声音 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声音速度要______。 14、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 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 色”) 15、秋天的夜晚,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 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抬头见天空中的那一轮弯月,低头看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____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___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传来的。大地上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_____成像。 16.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十五分之一秒,人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________米。(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7.在医院中,医生诊断病人时,常用的听诊器及B超都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而超声波洁牙及超声波碎结石都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 18.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教室外的是某同学说话,是根据______来判断的,蚊子、苍蝇飞过身边时,我们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它们的振动频率高于___赫兹低于____赫兹,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蜻蜓从身边飞过时,却听不到声音。感冒发烧的人比正常人向外辐射 的_______多强。 19.如图所示,一激光器将一束光射到一空容器底部,容器底出现一亮点P,现往向容 器中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亮点P将______(填“向左移”或“向右移”或“保 持原位置不动”) 20.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人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同 一个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 A B C D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11题图 12题图 14题图 19题图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请注意:选择题答案一律填写在以下答题卡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纳米、微米、毫米 B. 毫米、纳米、厘米 C. 毫米、纳米、微米 D. 毫米、微米、纳米 2、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同时沸腾了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3、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4、 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 是 A.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5、 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 .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6、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 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7、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 之比是 A.2 ∶9 B. 2∶1 C. 9∶2 D. 1∶2 8、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 =vt ,在右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 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A. v 甲>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 乙 D. 无法确定 9、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 A .29 ℃ B . 32 ℃ C .30 ℃ D .35.5 ℃ 10、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 甲<v 乙<v 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 A .地面 B .甲机 C .乙机 D .丙机 11、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3、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 14、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高于26 ℃ B .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C .低于26 ℃ D .等于26 ℃ 甲 乙 t s

第一学期物理化学其中试卷

2009/2010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 1. 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包括的四个平衡为( ),( ),( ),( ); 2状态性质按其是否具备加和性可分为( )和( ). 3.Kelvin 和Plank 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叙述可简化为( ). 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为:( ). 5.化学势的物理意义为( ). 6. Le Chatelier 提出“平衡移动原理”,其内容为:( ) 7.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对C(石墨)、CO(g)与CO 2(g)之间,( )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 8.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对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公式0≤?A ,是( ).对吉布斯函数判据公式0≤?G ,是( ).对热力学基本方程式,如Vdp SdT dG +-=等,是( ). 9.只有系统的( )性质才具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自身是系统的( )性质.偏摩尔量的值与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 ).混合物系统中各组分的同一偏摩尔量间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分别是( )与( ). 10.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中,在6.0=B x 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为4.0=B x 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总B B B x l x g x 的大小顺序为( ).将4.0=B x 的溶 液进行精馏时,塔顶将得到( ). 11.对理想气体反应,p K K ,θ 均只是( )的函数,与压力、组成无关;而对真实气体 反应,( )仍只为温度的函数,但( )的值还与压力有关. 二.选择题 1.一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10540J 的功,同时吸收了27110J 的热,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A).0; (B).37650J ; (C).16570J ; (D).-16570J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过程进行之后,若系统能够复原,则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B).某过程进行之后,若环境能够复原,则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