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3033546.html,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作者:全领萍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09期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数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数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数学进行“积极探索”,达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德育培养和应用价值之间的平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

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七年级教学“负数”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数”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负数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八年级教学“勾股定理”,可以介绍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数学学科渗透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在德育方面有很大的收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认真学习,热衷于玩电脑、游戏机,甚至赌博等。要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本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从教材内容看,数学体系中常见的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又如在讲授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等。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

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中的xx渗透 太和中心小学xx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借助xx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 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 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还有许多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刘徽、祖冲之、陈景润……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让他们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博,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课中的活动教学,它将自主权全部交还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支求索,这样不仅活生生对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随外可见。如我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口算时,就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我在板书这一例题时,就让学

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由于每个学生都只带了10捆小棒(即100根),所以无法独自一人完成。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小组4个人的小棒合起来发现还不够,大多数同学都束手无策,这时,有一个同学灵机一动,他邀请旁边小组的同学和他们组联合起来摆小棒,成功了。其他各组的同学也都合作起来。这样,就培养了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明白组与组之间也需要团结协作。 三、沟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 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凤冈县花坪中学付德生 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是使学习现生从事祖国建设和学习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我国成为科技强国而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如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德育有机结合的实例,仅供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理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自古以来我国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谊,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最新教育资料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数学思想的运用要产生质的飞跃。初一数学教材蕴含了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又要不断地运用与提高。因此把握好初一教材中的数学思想的运用是很严重的。 符号思想 用字母符号表示数是由分外到大凡的抽象,是中学数学中严重的代数方法。初一教材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的引言中,就蕴涵用字母符号表示数的思想。教师先让学生在引言实例中计算一些详尽的数值,启发学生归纳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认识到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大凡性,也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由此产生从算术到代数的认识飞跃。 学生领会了用字母符号表示数的思想,就可顺利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用字母表示问题如代数式概念,列代数式;用字母表示规律如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认识数式通性的思想;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应用题等。因此,用抽象字母符号表示详尽数的思想,对指导学生学好代数、入门知识能起关键作用,为后续代数学习奠定基础。 分类思想 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根据问题的特点,把它分为若干种情形,以利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这就是数学分类的思想。初一教材中的分类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的分类;整式分类。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分类的要求(不重、不漏),分类的方法(选择标准),使学生认识分类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通过分类思想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一个字母,在没有指明取值范围时,可以表示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三种情形。这样,学生做一些有关分类讨论的题也就不易出错,使学生养成运用分类思想解题的习惯,培养严格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一个代数问题用图形来表示,或把一个几何问题记为代数的形式,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可使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情形,常称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初一教材第二章的数轴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要讲清数轴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明确数轴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的合理性。任意一个有理数可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从这个数形结合的观点出发,利用数轴表示数的点的位置关系,使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都能直观地反映出来,也就是借助数轴的思想,使抽象的数及其运算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可突破有理数及其运算方法的教学困难。数形结合还要求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距离等有明确的认识,对学过的形体以及接触过的物体、场地、河山等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借助表象进行思考,以解决数学问题。方程思想 方程的思想,就是一些求解未知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从而化未知为已知(有时又称代数解法)。代数解法从一开始就抓住包括已知数、未知数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是同等的,通过等式变形,改变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最后使未知数成为一个已知数。而算术解法,往往是从已知数开始,一步一步向前探索,直到解题基本结束,才找出所求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这样的解法是从把未知数排斥在外的局部出发的,因此未知数对已知数来说其地位是分外的。与算术解法相比,代数解法显得居高临下,省时省力。通过方程思想的教学,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及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得到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学好方程知识,运用方程思想去解决问题。由此,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新的(或较繁复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它是数学最严重、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初一数学中化归思想主要体现在:1)用绝对值将两个负数大小比较化归为两个算术数的大小比较;2)用绝对值将有理数加法、乘法化归为两个算术数的加法、乘法;3)用相反数将有理数的减法化归为有理数的加法;4)用倒数将有理数除法化归为有理数的乘法;5)把有理数的乘方化归为有理数的乘法。教师如能这样的讲解,学生对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关系就能透彻的理解,形成对数学问题的转化意识。通过这样的化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教师,他们或者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认为育人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事;或者只会教学,不知如何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德育渗透运用数学史料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挖掘德育素材紧密联系实际提供数学欣赏提倡竞争合作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教师如何挖的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唯一显性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径。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的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而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如何。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利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初中数学充满物质的观点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往往掩盖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物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提示他的物质性,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迷惘之中,误认为数学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由少数“天才”数学家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 2.初中数学充满对立统一规律的因素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学校教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肖玲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虽然不同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但它依然具有教育性。也就是说,数学课的教学也应包含有思想品德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都有具体的规定。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数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习目的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教育的方法要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恰当进行,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教学中。如果不联系实际,空洞的政治说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而且会削弱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应该重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 一、学习目的性教育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结合数学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

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在学生学习每一种新知识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同实际的问题。如教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时,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又如在学测量和几何图形计算时,使学生认识测量和几何图形在修铁路和桥梁、建造楼房时的应用。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教材,讲祖国古今杰出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为“四化”建设而勤奋学习。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给学生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的故事,通过课堂讲述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先进性。讲祖国的重大发明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教算盘的认识时,教师向学生讲述算盘是中国首先发明的,用算盘计算又快又方便。通过讲述,让学生为之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具体数字,讲祖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增强学生为社会主义而学习的信心。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讲祖国文化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激发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 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丰富多彩的数学现象,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加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4-04-09T14:27:10.077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海河 [导读] 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 河北省涉县新北关小学韩海河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我国人文素质的发展状况。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从教育的方向性和倾向性来看,只要有对儿童的教育就有德育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挖掘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又如教学“比例尺”时,课前我向学生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联系在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学好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机。 三、在评价中渗透,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评价的导向作用无疑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评价中,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效果将会出乎意料之外。比如,教师经常用“如果先让同学说完,你再发言,将会更好!”“如果你能让同学先来,会显得更有礼貌!”“懂得保护小动物,你真棒!”等语言,学生将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德育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无到有,从感知到认知,从抽象到理念,所以小学数学很讲究阶梯性、阶段性。这就要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把知识串接连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使学生具有雷锋的钉子精神和意志力,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解答和解决问题中,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问题和困难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认真的、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比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或是计算不准确,或是书写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进行作业评讲的同时进行了如下的思想教育:作业马虎,会对你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如果有的同学将来担任会计,在书写数字时,误点了小数点或丢了一个0,这将给国家、人民和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教导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数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工程、机器的研究设计,电子计算,卫星上天等科学事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通向科学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为学生掌握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之中,当然应该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其中,占据着学校工作绝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年来的各科教学大纲也明确强调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小学数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实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也可结合教材,通过介绍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圆周率》一节时,圆周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课前准备的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我引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穿插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及光辉事迹,不但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编写故事例题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虽也具有德育教育思想,但不明显。所以,我就在不改变题型模式的情况下,把它改编成一个个趣味小故事,使学生在趣中动脑思考,乐中求知,同时又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已知圆和半径或直径,求圆的面积这个类型的应用题时,我把例题改编成这样的形式:爸爸要砌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可爸爸对圆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你能帮爸爸算一算修这样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占多大的面积吗?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该怎样做,更重要的使培养了学生的助人为乐品质,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从现在起就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贡献。再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在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附小学校四年级同学做了45件好事,而我们五年级同学做了60件好事,请算一算,五年级同学做的好事比四年级同学多几分之几?把学生生活中的事编成一道道相关的数学故事题,表现给学生,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的智力和品德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要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重视儿童品德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要抓住义务教育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面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抓住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蕴藏许多德育教育因素,充分发挥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自觉地结合教学内容,用有意义的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和教材之外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力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2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2篇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 是教学的重要规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道德修养之“源”。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 一、加强渗透的“三性” 针对性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的新特点及变化趋势,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政治家的敏感去接受新信息,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依据,必须长期贯彻,克服随意性,不 搞运动式,使德育内容规范、完整。

计划性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哪些内容跟思想教育联系紧,哪些内容能有机结合,要求数学教师要订出整体计划,形成相应序列,这样才能紧扣教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融入教材。 二、把握渗透的“点”、“时”、“度” 找准教材中的“渗透点”是重点。思想汇报专题教材是教和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之“源”,数学教材中蕴 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周率”、“国旗中五角星的大小比例”等。新教材中则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数学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几乎都寓于知识之中,有一定的“隐蔽性”,这要求数学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一一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中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 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掌握育人渗透的“时机”是难点。数学教学由于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运用,对课堂结构的严谨,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数学教学中不能不顾知识随意安排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强迫“渗透”冲击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捕捉其情思的变化信息。

(完整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深化小学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来讲,如何充分发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功能,探索德育教育的路径,是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善于模仿,尤其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不管好坏,他们都会在短时间内模仿学会,却无法有效进行辨别和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地处理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因素就要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鼓励和引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即使学生有什么错误的行为,教师也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二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作用。 二、用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 数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用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当前,在小学生中存在一些对数学的错误理解,如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认识,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且进行正确地引导。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列举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事迹:在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落后,祖冲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直接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教材里,反映着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反映着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隐藏在基础知识的背后,需要教师加以分析、提炼才能使之显露出来。数学知识是对生活的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提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一、通过学习数学史了解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化归思想、优化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概率统计思想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联想与猜想等方法。 数学史本身就蕴涵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向学生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由来,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探索史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知道来龙去脉,也就把握了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 二、通过挖掘教材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呈现隐蔽形式,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屋建瓴,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纳和揭示其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极限思想在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渗透,如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初步体会“极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学l÷3=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再如,在“圆的面积”这节中圆面积的求法:先把圆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若干等分,然后把它剪开,再拼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如果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面积就越接近圆的面积了。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用“无限逼近”的方法来求得圆面积的,也就是验极限思想的运用。 三、通过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 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如,在“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中,当学生无法直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引进“小方块”,并把它一个一个地铺在被比较的两个图形上,这样,不仅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而且,使两个图形的面积都得到了“量化”。使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小方块”所起的作用。接着又通过“小方块大小必须统一”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任何量的量化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标准要统一。很自然地渗透了“单位”思想。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因此,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 的责任。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西师版数学中“你知道吗?”这个版块,收入了许多 生动的素材向学生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及古代数学家的一些发现、早期研究等。西师版第十一 册第二单元中,上完《圆的周长》这个教学内容后,我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他算出的圆周 率早于西方1000多年,这样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介绍了许多中国的数学的发展史及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培 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材料,老师应该深挖教材,充分利用其内容实施德育。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 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在学习习惯中彰显德育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 仅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 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培养。 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获得成功。这将 促进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自觉受到思想教育。 1.学会尊重。尊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学会了尊重才能体会 到与别人交往的快乐。教师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做学生 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其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尊重,学生的一言一行,在课上交流时,要有条理,用准确的语言 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要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或反驳,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乐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2.学会学习。有无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学 习方法的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在学习活动中少走弯路,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 种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以教学生独立检查作业的方法为例,口算 题的检查方法是“一数,二对,三算”。“一数”,数一数题的道数够不够;“二对”,和课本上 的题对一下,看题抄对没有;“三算”,就是再算一遍。又如:在解决问题时要按“读、找、想、算、答、查”几步去做,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是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学生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让他们掌握一些逻 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也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方法,使他们思维更加灵活。及时纠正错题,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 3.学会合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近年来成了许多教师投身课改追求的时尚 与潮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与方法,交流彼此的 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 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会到如果要与人合作的话,需要与人沟通,与人协商,有的 时候需要谦让。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蛤蟆塘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课题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学习内容课标要求课本第86-87页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掌握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掌握在解方程过程中如何“合并”。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经历进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 过程。 2、渗透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会用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去年的 2 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 创设情境 1、巍峨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导入新课 三百六十四支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x x + = 364 3 4 以 古 诗 引 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同时向 学生介绍阿 尔 - 花拉子 米的写的代 数书,让学 生感受到数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 学的历史和 要想算出有多少僧人需要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从 文 化 的 陶 本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介绍阿尔花拉子 冶,提高数 学素养 米展现古老的数学文化。 以学生身边 的实际问题 1、出示教科书 88 页问题 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 140 展开讨论, 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 2 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 突出数学与 现实的联系 指明解题思 路,强化本 2、引导学生回忆: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设问 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① 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 x 台 ② 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 量=140 台 ③ 列方程:x +2x +4x=140 设问 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 x=a 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 的项合并,即 x +2x +4x= (1+2+4)x=7x 老师黑板演解方程过程: 略) 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理解,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 设问 3: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 章的中心问 题 分析到位, 渗透模型化 的思想。 初步渗透化 归思想。 为使解方程 的主线更连 续,这里暂 不提“同类 项”一词, 淡化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