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分类

中国煤层分类

中国煤层分类

范围内往往大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在地质勘探和煤矿生产中应当做分层对比的煤层。

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性、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等。 我想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史的基本特点来说,先介绍一下学界对中西哲学范畴史比较研究的若干成果,不过这些研究重点是揭示中国哲学范畴史的特点,当然在比较中也提到了西方哲学范畴史的一些特点。 有的学者主要从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的整体,即客观上来把握其特点。成中英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美学范畴有这样的理解,他指出:中国哲学的中心观念与用辞在历史发展中具备较大的通用性与稳定性。这一点与西方哲学是不同的。综观西方哲学,自从亚氏提出十大范畴以来,此后哲学体系的建构比比皆是,且喜好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因而很难见到历史传统很长时间的直接递承。各种哲学体系在起点上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刻意引起新观念(范畴)以建立新系统之努力,则不胜枚举”。“迪卡儿之心物异体二元说,斯宾诺萨之泛神一体无限属性论,莱布尼茨之先天和谐单子说,各据不同之基本范畴,呈一时立论之盛。”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求新的过程。成先生在揭示西方哲学范畴史不断变动、求新的特点方面是对张先生的重要补充。这对我们的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西方美学范畴所体现出的对通用性的抗拒与对意义的稳定性突破,使得我们必须对任何一个范畴在具体文本中的使用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历史还原,还原的目的是对其意义进行历史定位,并在其与已有意义的差异中确定其当下意义。因此,对于西方美学范畴来说,从“史”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变”的角度来看。从这角度上看,西方美学范畴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历史性。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范畴是约定俗成的。“古人对范畴概念常常是用而不论,一般不作定义,只有约定俗成(或言‘不完全的抽象’);只提供启示而非确切论断,注重主观体验而不强调实证(如气、势、韵、风骨);理论家一般不太在意体系的建构,大多围绕中心范畴立论。”而“西方范畴多由理论家提出,有自己的定义和系统”。该论者指出,中西范畴的这种差异产生于它们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媒介等的结果。如果说西方的范畴理论是“完全抽象的,以逻辑的语言定义的,各有明确的体系归属和定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则“谁也不曾有意识地构建过自己的范畴体系,一些范畴本身就带有模糊的、感性的成分,大都沿用了千百年却从未有过确切的定义”。这些古代的术语概念即使到了今天,仍无法以任何逻辑的语言严格界定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正如我们在上面指出的,中国美学的范畴具有集群性,一个范畴的意义来自它与其他范畴相结合而构成的意义域。因此,一个范畴的意义只能在与它相关的范畴的对照比较中得到说明,我们无法用某个现代范畴简单地进行替代。 由此可见,对于中西“范畴”的比较,国内学者侧重于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对差异方面的阐释中,相当一致的意见,是认为:其一,中国哲学、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多是模糊的,反之西方多是确定的;其二,中国哲学、美学范畴在历史的形态上相对比较稳定而缺乏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延续性,而西方哲学、美学的范畴体系,在历史的总体表现上多有刻意求新、求变的建构;其三,中国哲学、美学范畴主要是经验型、实用型思维的产物,而西方哲学、美学范畴则主要是科学型思维或具有强烈逻辑分析色彩的理性思维的产物。我们基本上认同以上比较,正是西方美学范畴在历史性上体现出的这些特点,使我们在掌握西方美学范畴的意义时,除了理清它的历史,别无它法。而这种“历史”,就是对它的意

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

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学科分类及划分标准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 (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 我国高校学位点(硕士)的申报一般是依托二级学科来进行的,学位点申报成功后,也多设在二级学科之下。重点学科基本属于二级学科范畴 教育部将学科门类分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中国学科分类标准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浅析中国古典艺术美的两个美学范畴

“壮美”与“优美” ——浅析中国古典艺术美的两个美学范畴壮美与优美,或者说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是古典和谐美艺术的两种形态,但是现在很多人常把古代的壮美与近代的崇高等同起来,而对壮美与优美的分析不是那么的全面,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种历史的审美形态来叙述。在本文中,将会着重分析壮美和近代崇高的本质差别,也会叙述中国古代艺术由壮美向优美又螺旋地回到壮美的历史发展。 壮美和优美作为古典的美,与近代崇高相比,都是在对立中强调和谐。但是在此基础上,壮美和优美作为两种不同的美的类型,又有各自的特点。相对地说,壮美偏于对立,有更多的对立、严肃的因素,优美偏于和谐,更强调均衡与和谐。壮美更偏重与刚,更强调刚健、运动、气势、力量;优美更侧重与柔,更突出柔媚、宁静、含蓄、神韵。壮美更趋向于无限、主体、观念;优美则牢牢地守在有限、客体、感性里面。在感性特征上,壮美追求着高大、方正;优美则以娇小、圆润为特征。对壮美的感受,在审美的自由愉悦中,还夹杂着一种昂扬奋发的情感;而对优美的感受,则多是一种单纯的愉悦和静观的享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诗),优美之景;“大漠狐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诗),壮美之景,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 但是古典的壮美不能等同与近代的崇高,近代的崇高是建立在社会阶级尖锐对立,主客体彻底分裂的基础上,在统一中强调对立是它的本质特征。壮美中虽有较多的对立因素,但它是建立在古典式的阶级斗争和主客体均衡和谐的基础之上,始终未能突破均衡和谐的古典圈,始终不能达到崇高那样本质对立的程度。在古典美中刚柔是不可分的,壮美是刚柔的结合,以刚为主;优美也是刚柔的结合,以柔为主。只有到了崇高,刚柔才彻底分裂,弃柔而取刚。壮美虽趋向于无限、主体、观念,但它的无限始终不离有限。“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九万里当然有无限之感,但“九万里”也是一个有限。壮美中有更多的主体性。但是这种主体并不同于客体完全分裂,或者在主体包容着客体,如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或者主体融化于客体又超越于客体,如庄子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研究可谓早已形成一门“显学”。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探析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我们常常会随口说某样东西有“意境”,但是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是“意境”;就往往无疾而终。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以来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叶朗的《说意境》一文通过对意境这一重要范畴的分析,区别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说明了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特点。在《说意境》中作者首先区分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认为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而“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作者认为意象说和意境说的思想根源是老子的哲学;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认为作为艺术本体的意象具有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其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老子“道”的思想促使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不重视一个具体事物的刻画,而是突破具体的“象”去追求“道”的无限。因为“意境”是要进入无限超越具体的有限,因此就会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它的特殊规定性。作者从中国绘画﹑诗歌﹑园林等三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会超越具体的事物而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意境”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孟二冬的《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主要是从中唐时期的一些诗歌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其产生中唐时期作家和理论家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主要探讨了中唐的意境论。。。。首先探讨了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前人以及同时代人的创作实践;魏晋以来,文艺理论家对于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融合的重视;儒释道中有关学术与哲学的思想,尤其是玄学中“言﹑象﹑意”关系的辨析和佛教中关于“象外”说的理论与意境理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作者着重分析了《诗格》和《诗式》中对于意境问题的论述。《诗格》中所言及的境象超越了眼前的确定之景,与佛教中“观心”,“象外”之说完全相同;其注重“心法”的理论和见解 意境不可能凭空出世,关于它的诞生一定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能起

学科门类专业划分

公务员考试录用专业(学科)试行指导目录 为解决网络报名时用人单位所需专业与高校开设专业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参照教育部门的分类规则,根据公务员考试的性质,设立不同“学科”,“学科”下设“门类”(以下简称“类”),“类”下设“专业”。 一、学科设置: 学科分为:文史体艺哲学、经济学、政法学、理工学、农学、医药学等六个学科。 二、门类及专业设置: 1、文史体艺哲学学科含哲学、文秘、非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类、历史类、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等九个门类。 (1)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专业。 (2)文秘类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文秘教育、经济秘书、中文、现代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 (3)非汉语言文学类下设: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加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世界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韩国语语言类、藏语、蒙语等专业。 (4)新闻传播学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广告学、媒体创意、传播学、法制新闻、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官方版)

大学正规专业学习分类 (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2个学科门类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8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 (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58个二级学科 (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6 美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从历史上看,西方美学长期专注于对美的研究。尽管18世纪后,一些西方美学家开始将研究对象调整为趣味或感性认识,19世纪后有用审美经验研究来取代美的研究的趋势,20世纪后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占据了美学的大部分内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可以说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有些研究者认为,美既然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就应该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就像其他科学或学科的情形一样。于是,他们以美为线索到卷帙浩繁的文本中去寻找美学思想。结果令人失望,他们期待的深刻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被发现。这与中国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宝库很不相称。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 20世纪上半期活跃的美学家王国维、邓以蛰、宗白华等人发现,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可能不是美,而是意象、意境、气韵等独特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他们发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美学宝库。等到80年代叶朗撰写《中国美学史大纲》时,他已经非常自觉地通过这些概念来发掘这座宝库,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美学通史的写作,并且产生了

国际影响。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就承认,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受到叶朗美学研究的影响。他回忆说:“1994年我有机会到北京大学进行三个月的访学,有机会跟叶教授见面,他告诉我不应该从美来看中国文学,应该从意象、境界来看,这完全有道理。这不是说我不能用西方的方法来分析中国文学,但是如果我们也能够同时从中国美学来做研究工作的话,那显然就能够加深中国文学作品的深邃和深度。所以我们需要中国的学者发现并指出我们的问题所在。叶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得非常具体。所以叶朗丰富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印象,我从1994年开始在他的影响之下写了《中国文学史》。”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它与美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通过追溯中国美学史来回答,也可以通过与西方美学的比较来回答。 从中国美学史上来看,意境与意象和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易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和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

中国美学

题目: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合之美姓名:杨富 学号:084020432 班级:08哲学 任课教师:雷希老师

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合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和合”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与审美运思的源头活水。 和合之美最突出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点。以天人异质同构为基础并由此确立二者间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润了古代审美境界论,中国人由此而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和合”文化中的整体直观运思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论,视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为同一的中国诗性智慧特别强调物我互感互动的生命运动中的整体直观把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诗性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构架和展开。“和合”文化构建了中国美学的主导精神——对“和”美的追求,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和谐基调。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间并无绝对的分歧,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物,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调谐;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达到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质言之,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就是要求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这表现在: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与自然、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心源与造化、内根与外境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天人异质同构的这种深层文化意识使得中国古代人学与美学间有着内在的本体性关联,由此,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成为中国诗性智慧最具有特色和魅力之所在。中国美学深刻领悟了“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诗性智慧,并创造性地将之发挥由天至人的审美体认模式和以人合天的审美体验模式的双向运动中,从而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我的设计美学观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我的设计美学观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极简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主张功能化和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形式化和装饰化的设计风格。极简主义以其简约、纯粹的风格迅速渗透并影响了各个领域,它蕴含的“意境”的美学思想在其应用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极简主义”最早出现在艺术领域,美学理论家理查德•乌海姆于1965年1月在《Arts Magazine》发表的文章《Minimal Art》中,首次使用了“极简主义”这一词汇。关于“极简主义”的定义,总体来说就是:将设计不断地做减法,减少到只剩它的本质,抛弃不必要的细节而强调物体本身的美,注重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极简主义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文化艺术的各个范畴,除了建筑、绘画、雕塑和视觉设计外,音乐及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波普艺术的减退,极简主义成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潮流。它发端于1960年前后的美国纽约,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形式。但是若要追寻极简主义的渊源,早在古代,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与此相关的思想。

极简主义的渊源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中庸哲学中,推崇对事物自然和本质的追求,这种思想与极简主义的理念极为相近。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曾说过“少则得,多则惑”,他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与后来米斯•凡德洛“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最早应是起源于东方的禅宗 思想。 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中最高深的部分就是意境美。意境美是通过对传统美学熟练的掌握和 创作者平和豁达的创作心态来实现的。它高于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作品的灵魂和生命。而极简主义“以少胜多”的创作手法,在东方传统美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中国的古诗词中精炼细致的文字和水墨画里平淡随意的创作手 法向来都是极简主义的最好体现。综合东方传统美学思想,极简主义主要从以下两个大方向体现了其意境之美。 1.少就是多 道家学说里提到的“少则得,多则惑”指的是万物的共性。极简主义在设计中尽可能把 一切多余的东西剔除掉,追求简洁的造型和单纯的色彩。这样的设计理念与“少则得,多则惑”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国美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56918.html, 中国美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美学论文选题参考 1、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 2、当代中国美学在呼唤——告别古代 3、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概述 4、当代文化进程中的中国美学 5、中国美学如何跨入21世纪 6、世界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 7、中国美学史方法论略谈 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绪论》译后记 9、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 10、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 11、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 12、当代文化语境与中国美学 13、食品工艺中的中国美学思想 14、“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 15、在非主流中发现中国美学 16、文艺美学: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事件 17、摩尔诗歌与中国美学思想之渊源 18、梅兰芳表演艺术与中国美学“雅正”传统 19、朱熹美学思想与中国美学精神 20、杜威的“哥白尼革命”与中国美学鼎新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56918.html, 二、中国美学论文题目大全 1、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 2、大众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美学的转型 3、中国美学思想在书法中的表现 4、中国美学元素在文学翻译中的折射 5、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6、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 7、走向综合、融通的新世纪中国美学(纲要) 8、马克思《手稿》的实践观及当代中国美学论争 9、关于中国美学史真实性的拷问 10、王建疆教授与中国美学研究 11、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12、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 13、从佛教造像艺术管窥中国美学精神 14、宗白华为何没有写成《中国美学史》 15、理论还是文化: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未来走向 16、迪基《美学导论》与中国美学原理写作的差异 17、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反思 18、中国美学三十年:问题与反思 19、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展 20、新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六十年 三、热门中国美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人文社科类) (GB/T13745—92)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论 630.1510 管理哲学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3599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他学科 630.40 企业管理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4015 经营管理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4030 劳动人事管理 630.4035 技术管理 630.4040 营销管理 630.4045 物资管理 630.4050 设备管理 630.4055 质量管理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630.45 行政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0 人才学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630.60 未来学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630.6030 技术评估学 630.6040 全球未来学 630.6099 未来学其他学科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710 马克思主义 710.10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泽东思想研究 710.30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710.40 科学社会主义 710.50 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710.6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10.9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720 哲学 7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1010 辩证唯物主义 720.1020 历史唯物主义 720.10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720.10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 720.15 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 720.1510 自然观 720.1520 科学哲学 720.1530 技术哲学 720.1540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包括人工智能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等) 720.1599 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 720.20 中国哲学史 720.2010 先秦哲学 720.2020 秦汉哲学 720.2030 魏晋南北朝哲学 720.2040 隋唐五代哲学 720.2050 宋元明清哲学 720.2060 中国近代哲学 720.2070 中国现代哲学 720.2080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720.2099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25 东方哲学史 720.2510 印度哲学 720.2520 伊斯兰哲学 720.2530 日本哲学 720.2599 东方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30 西方哲学史

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4

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4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唐大明官属于哪个阶段? A.茅茨土阶 B.高台宫室 C.前殿后苑 D.前朝后寝 答案:D [解答] 《中国建筑史》P116。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①“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②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③宏伟的前殿与宫苑相结合阶段; ④纵向布局“三朝”的阶段。唐代大明宫属于纵向布局“三朝”的阶段,即前朝后寝。 2.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盛行高台宫室 B.雄伟前殿与官苑相结合 C.纵向布置“三朝” D.严格对称的庭院组合 答案:B 3. 唐代东内大明官的正殿是: A.麟德殿 B.含元殿 C.大明殿 D.太极殿 答案:B

[解答] 《中国古代建筑史》P120:含元殿为大明宫的正殿,利用龙首山做殿基,现在残存遗址还高出地面10余米。 4. 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空间序列有三个高潮,它们是: A.天安门、太和殿、乾清门 B.大清门、天安门、午门 C.天安门、午门、太和门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D [解答] 《中国建筑史》P123:天安门第一个高潮,午门第二个高潮,太和殿达到全局第三个高潮。 5. 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A.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D 6. 太和殿是清朝皇官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下述对它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A.和玺彩画,汉白玉台基,大理石铺地 B.重檐庑殿,11开间,和玺彩画 C.重檐庑殿,3层台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 D.面阔13开间,进深5间,3层台基 答案:B [解答] ①A选项大理石铺地有误,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4718块。

从“意境”范畴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

第25卷第4期2003年7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5No.4 J ul.2003 从“意境”范畴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Ξ 邓桂英 (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关键词:意境;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B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3)04-0097-03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时代,经汉代过渡,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正式形成,唐宋时其思想被广泛运用,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笔者选取了“意境”这一核心范畴,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一特征的形成与我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为本”的社会农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而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自然条件,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注重二者的和谐一致并能自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尼恩在《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一书中说:“这个民族似乎在其连续不断的记忆里一直保留它原始时期的经验,中国人似乎把他们早期与动物世界的友善关系从最遥远的上古一直带到了文明时代。”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天贵真的宇宙观和审美观正是其产物。中国的先哲们认为,人生命活动的盛衰和心灵世界的惨舒与天地自然具有同一性或同构关系。这种哲学思想的产生直接影响到了审美领域。人们普遍认为惟有顺应自然之道,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人的生命活动才能获得自由,才能体验到美之所在。在审美实践中,着力体悟、把握以至表现这种同一性或同构关系,千百年来始终是华夏诸门类艺术所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大量的诗,画、音乐作品就常常表露出一种人与自然交融冥和的意境情味,符合自然又超越自然,人内在的生命力搏动与外在自然界生机活力交感统一。“审美范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美学的历史,审美范畴的内涵也 就是美学的内涵,审美范畴的美学特征,也就表现了美学的特征,揭示中华美学中的审美范畴的辩证性质及其美学内涵,也就大体展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内涵及其特征……”[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深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追求美、表现美,表现人同自然的和谐契合,与物无忤,恬然自安和无所不适,以及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天”“人”可以相互感应,物我可以彼此交流,因此,中国古人面对高山流水、春花秋月,总喜欢悄然对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也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意境的创造主体打破了现实的界限,打破了与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物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心灵因此找到了一片洁净的栖息地。这样,意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与言外”(欧阳修语),展示给我们一幅浩瀚无垠的宇宙生命图景,奏响了一首永恒无限的宇宙生命交响曲。意境以其强大的审美冲击力,将审美主体内在生命的存在延伸至无限,使审美主体在获得极度的精神愉悦的同时还获得了具有生命本体意义的真正超越[2]。 二 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这一特征主要受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不是依靠理性分析、抽象思辩、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一种诗性方式,从审美的感性活动中,于自然或艺术的感性体验中,整体地领悟到审美客体所隐含的意蕴,直觉把握宇宙人生的真谛, 79 Ξ收稿日期:2002-09-12 作者简介:邓桂英(1980-),女,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文艺美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