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中国民航大学

Electric Drive Control System Course Design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老师:张健

目录

一、设计参数及要求 (2)

二、调速的方案选择 (2)

1、电动机供电方案 (2)

2、系统的调速方法 (3)

3、调节器的选择 (3)

3、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 (4)

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及稳态参数计算 (6)

1、稳态结构图及静特性 (7)

2、稳态参数计算 (7)

四、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8)

1、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8)

2、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9)

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 (10)

五、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11)

1、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1)

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2)

六、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13)

1、利用MATLAB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13)

2、利用仿真曲线分析系统启动过程 (15)

3、利用仿真曲线验证系统性能指标 (16)

七、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参数及要求

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空整流电路供电,数据如下:

直流电动机:V U N 48=,A I N 7.3=,min /200r n N =,Ω=5.6a R ,

允许过载倍数2=λ; 晶闸管装置发达系数8.4=s K ;

电枢回路总电阻Ω=8R ;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ms T l 5=,机电时间常数s T m 2.0=;

电源电压V U s 60=

转速给定的最大电压为V U nm 10*=;

转速调节器输出限幅值V U im 10*=;

电流调节器输出限幅值V U cm 10=。

转速设计要求为:

(1)稳态指标:无静差

(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i σ,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10≤n σ。

(3)利用MATLAB 软件进行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仿真,要求有仿真曲线及分析结论。

二、调速的方案选择

1、电动机供电方案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大功率开关器件构成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整流设备一般都是通过变压器与电网连接的,因此其工作频率为工频,初级电压即为交流电网电压。经过变压器的耦合,主电路可以得到一个合适的输入电压,然后采用大功率开关器件进行整流,并通过移相控制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可使开关器件在较大的功率因数下运行,故可以得到很高的稳压和稳流精度及很短的动态响应时间。变流主电路和电网之间用变压器隔离,还可以抑制由变流器进入电网的谐波成分,减小电网污染。

结合本次设计的的小型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供电质量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由晶闸管构成的相控电源供电。其整流方式有全波整流和半波整流。半波整流利用晶闸管单向导通特性,在输入为标准正弦波的情况下,输出获得仅有正半部分,负半部分则损失掉。全波整流使交流电的两半周期都得到了利用,在输入三相正弦工频交流电的情况下,三相桥式整流输出频率更高,脉动成分低,可获得更高的供电质量。

2、系统的调速方法

根据反馈控制规律可知,采用某一物理量的负反馈构成闭环控制,可以近似地保持该量恒定不变。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转速负

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又能实现转速无静差,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环

节后,能够限制启动和堵转时的冲击电流。但

是系统的动态性能还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

电流截止负反馈只能限制最大电流,系统起动

图 1 理想快速启动过程

时,随着转速的上升,反馈电压的增加及电机反电动势的增长,会使电枢电流达到最大值后迅速降低下来,电动机转矩亦迅速减小,使起动加速过程变长。对于经常处于起动、制动、反转运行的生产机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要求尽量缩短过渡过程时间。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是,在整个起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将电枢电流保持在最大允许值上,电动机输出最大转矩,转速直线迅速上升,使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得到理想起动过程。

3、调节器的选择

积分调节器的优点是实现了稳态无静差,但它的暂态特性却不如比例控制。同样在阶跃输入作用之下,比例调节器可以立即响应,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只能是逐渐变化。调速系统一般应具有快与准的性能,满足系统静态无静差,又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实现方法是把比例和积分两种控制结合起来,组成比例积分调节器(PI)。

为满足系统需要,调节器采用带有限幅作用的PI 调节器,一旦PI 调节器饱和,其输出量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即饱和的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相当于使该调节器处于断开起到保护作用。除非有反极性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而输出未达限幅时,调节器才起调节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在调节过程中趋于零,而在稳态时为零。图2(a)是利用二极管钳位的外限幅电路,其中二极管VD1和电位器RP1提供正电压限幅,VD2和电位器RP2提供负电压限幅。调节电位器RP1和RP2可以任意改变正、负限幅值。当Uex 达到限幅值后,如果输入信号Ui 符号不变,C 点的电位不会一直增加。因此当输入信号符号改变时,调节器退饱和时间也不会太长。图2(b)是稳压管钳位的内限幅电路。正限幅电压等于稳压管VST1的稳压值,负限幅电压等于稳压管VST2的稳压值。如果输出电压超过限幅值时,因稳压管导通,对运算放大器产生强烈的反馈作用,使U ex 回到限幅值。 4、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

为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 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如图2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

换器UPE 。转速一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n U 为转速给定电压,n

U 为转速反馈电压,*i U 为电流给定电压,i U 为电流反馈电压,是电枢端电压,c U 是控制

电压,ASR 为转速调节器,ACR 为电流调节器,GT 为晶阐管触发装置,VT 为整流装置,TA 为电流互感器,VT 为整流装置,M 是电动机,TG

是测速发电机。两个调节器之间串τ

τττττP I p p p P P PI K s

K K s K K K K s W =+=+=+=+=11111s 1s s 1)((a) 二极管钳位的外限幅电

路 图 2

(b) 稳压管钳位的内限幅电路

5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级联接,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是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从闭环结构上看,转速环是外环,电流环是内环,这就构成了转速一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原理图画出其稳态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及稳态参数计算 1、稳态结构图及静特性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如图5所示,图中AC 段描

述了调节器不饱和时的静特性,调节器ASR 处于线性调

节状态,电流的大小是从理想空载状态I d =0一直延续到

I d =I dm ,表现为一条水平的特性。系统所采用的是带限

幅的PI 调节器。在稳态时,PI 调节器的作用使得输入偏

差电压U ?总为零,即图5中AC 段。 在起动或堵转时,负载电流I d ≥I dm 后,图5中AB 段,转速调节器ASR 饱和,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器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电流给定值是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实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若负载电流减小,I d ≤I dm ,则使得转速上升,0n n >,0

2、稳态参数计算

双闭环调速系统工作在稳态时,转速变化率为零,故电枢电流等于负载电流,

dl d I I =,由ACR 得输入0=?i U 推得,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即电流调节器的给定

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

根据各调节器的给定值和反馈值可以计算出响应的反馈系数

dl

d i i I I U U ββ===*s

d n

e s d e s d c K R I U C K R I n C K U U +=+==α/*03514.17.321005.0min

/20010*max *=?=====A

V I U r V n U dm im nm βα

图 6 他励直流电动及在额定励磁下的等效电路图

四、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1、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图6表示了他励直流电动及在额定励磁下的

等效电路,假定主电路电流连续,则主电路电压的微分方程为 在额定励磁下

忽略摩擦力及弹性变形,电力拖动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

额定励磁下的电磁转矩

定义下列时间常数: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单位为s

——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单位为s

代入微分方程,并整理后得:

0()d

d d l dI U E R I T dt -=+

式中,/dL L m I T C =——负载电流(A )。

在零初始条件下,取等式两侧得拉氏变换,得电压与电流间的传递函数

(1)

电流与电动势间的传递函数为

0d

d d dI U RI L E

dt =++e E C n

=2375e L GD dn

T T dt

-=?e m d

T C I =m d dL T dE

I I R dt

-=?0()

1/()()1

d d l I s R

U s E s T s =-+()

()()d dL m E s R I s I s T s

=-(1)

(2)

2

375m e m

GD R T C C =l L

T R =

图 7 额定励磁下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a)式(1)的结构图 (b)式(2)的结构图 (c)整个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2、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在分析系统时我们往往把它们当作一个环节来看待。这一环节的输入量是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U c ,输出量是理想空载整流电压U d0。把它们之间的放大系数K s 看成常数,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以看成是一个具有纯滞后的放大环节,其滞后作用是由晶闸管装置的失控时间引起的。

下面列出不同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表1 各种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f=50Hz )

用单位阶跃函数来表示滞后,则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按拉氏变换的位移定理,则传递函数为

由于上式中含有指数函数s T s e -,它使系统成为非最小相位系统,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为了简化,先将s T s e -按台劳级数展开,则变成

d U

U (a (c )

)

(10s c s d T t U K U -?=s

T s c d S s e K s U s U s W -==)

()()(0

考虑到T s 很小,忽略其高次项,则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可近似成一阶惯性环节

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

由于电流检测信号中常含有交流分量和检测干扰信号,为了不使它影响到系统的性能,需加低通滤波,其滤波常数i T 0按需要选定。但滤波器也给反馈信号带来了延迟,为了平衡这个延迟作用,在给定的信号通道上加入一个时间常数相同的惯性环节,称作给定滤波环节。对于转速环而言,同样需要一个滤波环节,用来抑制转速检测干扰信号,滤波时间用n T 0表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下:

???++++===-33220!

31!211)()(s T s T s T K e K e K s U s U s s s s s T s s T s c d s s s

T K s U s U s W s s c d S +≈=1)()()(0图8 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动态结构图 (a)准确的结构图 (b)近似的结构图

(a ) (b ) 图9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

五、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1、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①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 s :由表1对照选取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 s =0.00167s 。

② 电流环滤波时间常数T 0i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ms ,为了基本滤平,应有(1~2)T 0i =3.3ms ,因此取电流环滤波时间常数T 0i =0.002s 。

③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i 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i T ∑=T s +T 0i =0.001s+0.001s=0.002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5≤i 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电流环通常按典型Ⅰ型系统来设计。要把内环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统,显然应该采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式中 i K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i τ—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①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 τ:为了让调节器零点对消掉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选择

② 电流环开环增益I K :

表 3 典型Ⅰ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关系

要求%5≤i σ,按上表选取i I T K ∑=0.5,因此

s

1s )(i i ττ+=i ACR K s W 250002

.05.05.0===∑i I T K s

T l i 005.0==τ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

(4)检验近似条件:

① 电流环截止频率:1250-==s K I ci ω

② 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③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④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①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I K /1:已取i I T K ∑=0.5,则

②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n T 0: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的纹波情况,取s T n 01.00=。

③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n T ∑:按小时间近似处理,取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根据静态无静差及其他动态指标要求,按典型II 型系统设计转速环,ASR 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① 按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选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542.13514

.18.48005.0250=???==βτs i I i K R K K ci s s T ω>=?=-)(60.19900167

.031311ci m l s T T ω<=??=-)(73.382

.003.013131ci i s s T T ω>=??=-)(8.180002

.000176.013113110004.0002.0221=?==∑i I

T K 012.001.0002.010=+=+=∑n I

n T K T s

1s )(n n ττ+=n ASR K s W 06

.0012.05=?==∑n n hT τ

② 转速环开环增益N K :

③ 直流电动机电动势系数e C :

④ ASR 的比例系数n K :

(4)检验近似条件 ① 转速环的截止频率)(6.340867.010.3991-=?==s K n N cn τω

②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

满足简化条件。

③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5)校核转速超调量

表 4 典型I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系统要求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10%≤n σ,当5=h 时,查上表知%2.81/max =?b C C ,可得

满足系统要求。

)(33.833012.052152122222-=??+=+=∑s T h h K n N )min (120.0200

5.67.3481-??=?-=-=r V n R I U C N a N N e 0542.4012

.0805.0522.012.03514.1)15(2)1(=???????+=+=

∑n m e n RT h T C h K αβcn i I s T K ω>=?=-∑)(22.6400367

.024.13631311cn n I s T K ω>=?=-)(90.3801

.024.136313110%10%73.342.001734.020012.08

7.32%2.812))((2*max <=?????=?-?=∑M

n N b n T T n n z C C λσ

六、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1、利用MATLAB 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根据系统原理图及相关参数,在matlab/simulink 中画出仿真模型,如下图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 调节器。在直流调速系统中,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需限制电动机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因此, PI 调节器一般都设有不同形式的限幅电路。带饱和限幅的PI 调节器的Simulink 仿真模型, 如图10所示,图中n K 是调节器的比例部分, 虚线框内是调节器的积分部分,

积分部分本身设置上、下限幅,比例与积分两者通过加法器Sum 构成了PI 调节器。后面

再加一饱和非线性限幅环节。其工作过程分三种情况:

① 当积分部分未饱和且比例加积分的和小于饱和非线性环节的限幅值时, 调节器表现为线性的PI 调节器;

② 当积分部分未饱和而比例加积分的和大于饱和非线性环节的限幅值时,调节器的输出被限制在限幅值之上,积分部分继续积分;

③ 当积分部分的输出达到本身的限幅值时, 其输出便停止增长, 比例与积分之和被后面的饱和非线性环节限制住了。当输入信号改变极性时, 积分部分是从本身的限幅值开始退饱和的。

图中ASR 限幅值为:上限10,下限-130;ASR 积分限幅值为:上限10,下限-10。由于 图10 带饱和限幅的PI 调节器的Simulink 仿真模型

图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图

ACR 一般工作在不饱和的情况了,所以用Transfer Fcn 模块来仿真PI 调节器。

该模型在V U nm 10*=,空载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如图 10所示:

2、利用仿真曲线分析系统启动过程

第Ⅰ阶段突加给定电压后,通过两个调节器的控制作用,使转速和电流都上升,当0>d I 后,电动机开始转动。由于机电惯性的作用,转速的增长不会很快,因而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入偏差电压数值较大,其输出很快达到限幅值,强迫电流d I 迅速上升。电机开始启动。

因电流反馈信号随着电流上升迅速增大,使ACR 的输入偏差衰减很快,因此ACR 的输出电压还达不到饱和值,当电流上升到dm I 时,ASR 饱和使d I 不再增加,保持动态平衡。在这阶段中,ASR 由不饱和很快达到饱和,而ACR 在此阶段应不能饱和,以保证电流环的调节器的调节作用。

第Ⅱ阶段恒流升速阶段,即电动机保持最大电流作等加速起动阶段。从电流升到最大值dm I 开始,到转速升到给定值为止,是起动过程的主要阶段。此时ASR 一直是处于饱和状态的,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在恒值电流给定作用下的电流调节系统,基本上保持电流d I 恒定,电动机以恒定的加速度上升,转速呈线性增长。与此同时,电动机的反动势也按线性增长。对电流调节系统来说,这个反电动势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扰动量,所以系统做不到无静差,而是d I 略低于dm I 。ACR 起调节作用,使0d U 基本上按线性增长,以克服这个扰动。

第Ⅲ阶段转速调节阶段,在这阶段开始时,转速已经达到给定值,ASR 的给定与反

馈电压相平衡,输入偏差为零,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所以电动机仍在最大电流下加速,必然使转速超调。转速超调后,ASR 输入端出现负的偏差电压,使它退出饱和状态,其输出电压即ACR 的给定电压立即从限幅值降下来,主电流d I 随之从dm I 迅速降下来。但是由于仍0>d I ,在一段时间内,转速仍继续上升。到0=d I 时,转速达到峰值,此后电动机才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减速。与此相应,电流也出现一段小于零的过程,直到稳定,在这最后的转速调节阶段内,ASR 与ACR 都不饱和,同时起调节作用。由于转速调节在外环,ASR 处于主导地位,它使转速迅速趋于给定转速。而ACR 的作用则是力图使d I 尽快地跟随ASR 的输出量,电流内环的调节过程是由速度外环所支配,故电流环处从属地位,成为电流随动子系统。

3、利用仿真曲线验证系统性能指标

在matlab/simulink 仿真后通过scope 观测到在转速超调阶段,转速最大值为min /05.1615r n Nm =,则转速超调量

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与调速系统理想启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作对比,发现电动机的启动特性已经十分接近理想特性,所以该系统设计对于启动特性来说,已经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对于系统性能指标来说,显然这一指标与理论最佳设计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将ASR 与ACR 的参数作进一步调整,还可使系统动态参数进一步改善。

七、参考文献

[1]阮毅,陈维钧.运动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荣生.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许月华.MATLAB 在直流调速设计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4.

[4]王力红.基于MATLAB 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

%62.10%1001460

146005.1615=?-=-=

N N Nm n n n n σ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IANG SU UNIVERSITY 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械 (卓越14002) 姓名:张文飞 学号: 3140301171 指导教师:毛卫平 2017年 6月

目录 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 1.2 气动回路图 (3) 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 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 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 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 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 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 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 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 五:参考文献 (20)

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解析

学号:0121018700306 课程设计 题目组合机床加工过程PLC自动控制设计 学院物流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行政1001班 姓名徐宏华 指导教师徐沪萍 2013 年 6 月29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徐宏华专业班级:物流行政1001班 指导教师:徐泸萍工作单位:物流学院 题目: 组合机床加工过程PLC自动控制设计 初始条件: 1.编程环境:Step7v5.5软件 2.PLC型号:西门子公司S7系列,S7-300 3.机电传动的相关资料指导书 4.仿真环境:S7-PLCSIM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液压滑台式组合机床在原位启动后,快速向前到设定的位置时转为慢速前进,到达攻丝进给位置时停止前进,转为攻螺纹主轴转动,丝锥能向前攻入,打到规定深度时,主轴快速制动。接着攻螺纹反转退出,回到原位时快速制动,同时滑台能快速退回原位,并在原位停止。 时间安排:十八周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0第一章基本知识介绍 ------------------------------------------------------------------------ 1 1.1 设计的任务要求--------------------------------------------------------------------- 1 1.2 组合机床概述------------------------------------------------------------------------ 2 1.2.1 组合机床部件分类 --------------------------------------------------------- 2 1.2.2 组合机床的特点 ------------------------------------------------------------ 2 1.3 PLC控制系统 ----------------------------------------------------------------------- 3 1.3.1 PLC简介 --------------------------------------------------------------------- 3 1.3.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4 1.3.3 PLC控制系统的一般步骤 ------------------------------------------------ 4第二章总体方案选择和控制方式选择----------------------------------------------------- 6 2.1 总体方案选择------------------------------------------------------------------------ 6 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6第三章电路图的设计 -------------------------------------------------------------------------- 6 3.1 主电路的设计------------------------------------------------------------------------ 6 3.2 PLC的I/O地址分配--------------------------------------------------------------- 8第四章控制程序的设计 --------------------------------------------------------------------- 10 4.1 顺序功能图的设计---------------------------------------------------------------- 10 4.2 梯形图的设计---------------------------------------------------------------------- 11 4.3 语句表的设计---------------------------------------------------------------------- 15 第五章调试及结果分析 ------------------------------------------------------------------- 21 5.1 硬件组态---------------------------------------------------------------------------- 21 5.2 仿真结果分析---------------------------------------------------------------------- 21 感想----------------------------------------------------------------------------------------------- 25 参考资料书-------------------------------------------------------------------------------------- 26

电气综合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综合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级:2013建电1班 学号: 姓名: 同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25日

目录 概述 (1) 一、PLC的分类及特点 (1) 二、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 三、S7-200 PLC的硬件组成及指令系统 (2) 四、常用低压电器介绍 (3) 第一部分 (6) 课题一电动机带延时正反转控制实操模拟 (6) 课题二天塔之光控制模拟 (10) 课题三机械手控制模拟 (15) 第二部分 (20) 课题一电动机点动控制 (20) 课题二电动机自锁控制 (22) 课题三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停控制 (24) 课题四三台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 (26) 总结 (28)

概 述 一、PLC 的分类及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 )颁布的PLC 标准草案中对PLC 做了如下定义: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 的分类:按产地分,可分为日系、欧美、韩台、大陆等;按点数分,可分为大型机、中型机及小型机等;按结构分,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按功能分,可分为低档、中档、高档三类。 PLC 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3.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4.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二、PLC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PLC 的结构:PLC 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编程器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整体式PLC 的组成框图 PLC 的工作原理:PLC 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 运行时,CPU 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电源 电源 限位开关选择开关按钮

卧式镗床(T68)-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班:学号:姓名: 一、课程设计课题某型号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至 三、课程设计技术说明和控制要求 1、设备机械部分运动说明 某型号卧式镗床主要有床身、前立柱、镗头架、工作台、后立柱和尾架等部分组成。其运动形式有三种:镗轴与花盘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进给运动包括镗轴的轴向进给、花盘上刀具的径向进给、镗头的垂直进给、工作台的纵向与横向进给;辅助运动为工作台的旋转、后立柱的水平移动、尾架的垂直移动及各部分的快速移动。 2、设备电气控制要求及技术参数 1)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由同一台双速电动机M1拖动,各方向的快速运动由另一台电动机M2拖动 2)主轴旋转和进给都有较大的调速范围 3)要求M1能正反转,能正反向点动,并带有制动,各方向的进给都能快速移动,正反向都能短时点动 4)必要的保护环节、连锁环节、照明和信号电路 5)电动机的功率 M1:5.2KW M2:3KW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分析设备的电气控制要求,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草图; 2、进行电路计算,选择元器件,并列出元器件目录表,绘制电气原理图(包 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3、通电调试、故障排除、任务验收,编写设计说明书 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六、主要参考资料 1、齐占庆. 机床控制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邓星中主编. 机电传动控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齐占庆. 王振臣主编. 电器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陈远龄. 机床电气自动控制.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5、方承远.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张万奎主编.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摇臂钻床简单介绍 钻床是一种专门进行孔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和攻丝等。钻床得主要类型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和多轴钻床等。摇臂钻床是立式钻床中的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灵活,应用范围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大型零件的孔加工,是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常见的机床。 图1 摇臂钻床示意图 1—内外立柱;2—主轴箱;3—摇臂;4—主轴;5—工作台;6—底座;SB1—主电动机停止按钮;SB2—主电动机启动按钮;SB3—摇臂上升按钮;SB4—摇臂下降按钮;SB5—松开按钮;SB6—夹紧按钮 二电气控制要求 (1) 主要控制电器为四台电机: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机。 (2)主电动机和液压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摇臂升降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均为短时工作,不设过载保护。

(3)摇臂的升降,主轴箱、立柱的夹紧放松都要求拖动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能够正反转。 (4)摇臂的升降控制:按下摇臂上升起动按钮,液压泵电动机起动供给压力油,经分配阀体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使摇臂松开。同时摇臂升降电动机旋转使摇臂上升。如果摇臂没有松开,摇臂升降电动机不能转动,必须保证了只有摇臂的可靠松开后方可使摇臂上升或下降,可使用限位开关控制。 当摇臂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摇臂上升起动按钮,升降电动机断电,摇臂停止上升。当持续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的夹紧液压腔,摇臂夹紧,同时液压泵电动机停止,完成了摇臂的松开—上升—夹紧动作。 (5)摇臂升降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将造成电源两相间的短路。 (6)因为摇臂的上升或下降是短时的调整工作,所以应采用点动方式。 (7)摇臂的上升或下降要设立极限位置保护。 (8)立柱和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控制:主轴箱与立柱的松开及夹紧控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由开关SA2和按钮SB5(或SB6)进行控制。SA2有三个位置:在中间位置(零位)时为松开及夹紧控制同时进行,扳到左边位置时为立柱的夹紧或放松,扳到右边位置时为主轴箱的夹紧或放松。SB5是主轴箱和立柱的松开按钮,SB6为主轴箱和立柱的夹紧按钮。 (9)主轴箱的松开和夹紧为的动作过程:首先将组合开关SA2扳向右侧。当要主轴箱松开时,按下按钮SB5,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正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放松。主轴箱和立柱松开指示灯HL2亮。当要主轴箱夹紧时,按下按钮SB6,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夹紧。同时指示灯HL3亮,HL2灭,指示主轴箱与立柱夹紧。 (10)当将SA2扳到左侧时,立柱松开或夹紧。SA2在中间位置按下SB5或SB6时,主轴箱和主柱同时进行夹紧或放松。其他动作过程和主轴箱松开和夹紧完全相同,不再重复。 (11)机床要有照明设施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年12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制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报告正文 摘要 关键词 设计内容 三、设计总结 四、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简明)任务书——供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6班)本科学生用 引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既有别于毕业设计,更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统筹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完整的全面分析和综合。 一设计题目:I型二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二系统说明: 该I型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物理模拟结构图 其中:R=1MΩ;C =1uF;R0=41R 三系统参量:系统输入信号:x(t); 系统输出信号:y(t);

四设计指标: 设定:输入为x(t)=a×1(t)(其中:a=5) 要求动态期望指标:M p﹪≤20﹪;t s≤4sec; 五基本要求: a)建立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b)利用根轨迹方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单数同学做); c)利用频率特性法分析和综合系统(学号为双数同学做); d)完成系统综合前后的有源物理模拟(验证)实验; 六课程设计报告: 1.按照移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写课程设计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 3.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过程、分析过程,包括: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原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图一张(自绘); (3)系统分析,综合用精确Bode图一张; (4)系统综合前后的模拟图各一张(附实验结果图); 4.提供参考资料及文献 5.排版格式完整、报告语句通顺; 6.封面装帧成册。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0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3年7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

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大中型中高压锅炉中比较显著,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虚假水位”现象属于反向特性,变化速度很快,变化幅值与蒸汽量扰动大小成正比,也与压力变化速度成正比,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222()()()1f K K H s G s D s T s s ==-+ (1.2) 常用的锅炉水位控制方法有: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及三冲量控制。单冲量方法仅是根据汽包水位来控制进水量,显然无法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而双冲量是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汽包水位的调节,构成前馈-反馈符合控制系统,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影响。但双冲量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具有好的线性特性,并且不能迅速消除给水压力等扰动的影响。为此,可将给水流量信号引入,构成三冲量调节系统,如图1-2所示。图中LC 表示水位控制器(主回路),FC 表示给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二者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在实现锅炉水位控制的同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系统扰动影响;而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

南理工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随机切换系统

随机切换系统的仿真

目录 摘要 (3) 1 引言 (4) 1.1 切换系统概述 (4) 1.1.1 切换系统工程背景 (4) 1.1.2 切换系统研究现状 (4) 1.1.3 切换系统的特点 (4) 1.2 问题描述与准备 (5) 2 一般随机线性切换系统 (5) 2.1 切换系统模型 (5) 2.1.1 模型形式 (5) 2.1.2 反馈控制律 (6) 2.2 仿真实例 (7) 3 对随机切换系统性能的研究 (8) 3.1 线性切换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8) 3.2 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 (9) 4 随机切换系统的有趣现象探索 (10) 4.1 切换函数的选取 (10) 4.1.1 切换函数依赖状态变量 (10) 4.1.2 切换函数为随机数 (11) 4.2 系统结构的选取 (12) 4.3 时延函数的选取 (12) 4.4 多个子系统切换探究 (13) 4.2.1 改变初值 (14) 4.2.2 改变切换函数 (15) 5 总结和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本文研究了随机切换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仿真问题。首先介绍切换系统的发展背景、特点、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本文要讨论的问题;第二部分介绍随机切换系统的一般模型,用实例分析了切换系统的运动特性;第三部分简析了切换系统性能,并结合实例说明切换函数的存在对于稳定性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改变系统参数、不同切换函数等情况,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程序、系统状态曲线,试图从各个系统状态曲线的不同现象的特点和系统性能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并对随机切换系统进行展望。 关键词:随机切换系统simulink仿真状态响应曲线分析有趣现象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一、目录 引言 2 设计说明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计题目 3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3 (三)、设计内容 4 一、控制方案设计 4 二、线路设计 4 三、控制电路的设计 6 四、元件的选取 6 五、柜体设计 8 六、结束语 11 七、参考文献 12

二、引言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需电知识结构的躯体。在学习《机电传动控制》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其重要性。作为机械类专业本基础教材,本课程涵盖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内容与机械类课程现代控制理论相衔接。本书所讲内容突出机电结合,电为机用。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简化理论分析,加强反映了当前机电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强实例的分析、设计,力求做到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以利于我们开拓思路、深化知识。《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的教材之一,可以作为机械类专业及与之相近专业的同学们学习和研究。本课程不仅在于它是一门系统理论基础课程,是我们掌握控制论的基础知识,解决机械工程中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呵护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建明阐述,使我们学会用控制理论观点,系统论方法,分析、处理机械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启迪和发展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现代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控制理论应用于机械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将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设计的课程设计实践,可以激发我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我们初步掌握系统性能分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本次课程设计势在必行!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实验

上海电力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报告 课名:自动控制原理应用实践 题目: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船舶航向的自动操舵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一.系统背景简介 水翼船(Hydrofoil)是一种高速船。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称为水翼飞航或水翼航行,Foilborne),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 水翼船的高速航行能力主要依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航向自动操舵仪工作时存在包括舵机(舵角)、船舶本身(航向角)在内的两个反馈回路:舵角反馈和航向反馈。 当尾舵的角坐标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会引起船只在参考方向上发生某一固定的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递函数中带有一个负号,这是因为尾舵的顺时针的转动会引起船只的逆时针转动。有此动力方程可以看出,船只的转动速率会逐渐趋向一个常数,因此如果船只以直线运动,而尾舵偏转一恒定值,那么船只就会以螺旋形的进入一圆形运动轨迹。 二.实际控制过程 某水翼船渡轮,自重670t,航速45节(海里/小时),可载900名乘客,可混装轿车、大客车和货卡,载重可达自重量。该渡轮可在浪高达8英尺的海中以航速40节航行的能力,全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该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上图: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 已知,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过程模型,执行器模型为F(s)=1/s。 三.控制设计要求 试设计一个控制器Gc(s),使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在海浪扰动D (s)存在下也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假设海浪扰动D(s)的主频率为w=6rad/s。 本题要求了“优良的性能指标”,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通过网络资料的查阅:响应超调量小于10%,调整时间小于4s。 四.分析系统时域 1.原系统稳定性分析 num=[50]; den=[1 80 2500 50]; g1=tf(num,den); [z,p,k]=zpkdata(g1,'v'); p1=pole(g1); pzmap(g1) 分析:上图闭环极点分布图,有一极点位于原点,另两极点位于虚轴左边,故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还是一种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系统无稳态误差。 2.Simulink搭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不考虑扰动)。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通过Matlab仿真熟悉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及传递函数的构造; 3、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根轨迹分析; 4、学会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设计要求 1、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画出原理框图。(按给出的形式,自行构造数学模型,构造成1 个零点,三个极点的三阶系统,主导极点是一对共轭复根) G(s)=10(s+2)/(s+1)(s2+2s+6) 2、构造系统传递函数,利用MATLAB绘画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零极点图;(分别得 到闭环和开环的零极点图)参考课本P149页例题4-30 clear; num = [10,20]; den =[1 3 8 6]; pzmap(num,den) 3、利用MATLAB绘画根轨迹图,分析系统随着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并估算超 调量=16.3%时的K值(计算得到)。参考课本P149页例题4-31 clear num=[10,20]; den=[1 3 8 6]; sys=tf(num,den); rlocus(sys) hold on jjx(sys); s=jjx(sys); [k,Wcg]=imwk(sys)

set(findobj('marker','x'),'markersize',8,'linewidth',1.5,'Color','k'); set(findobj('marker','o'),'markersize',8,'linewidth',1.5,'Color','k'); function s=jjx(sys) sys=tf(sys); num=sys.num{1}; den=sys.den{1}; p=roots(den); z=roots(num); n=length(p); m=length(z); if n>m s=(sum(p)-sum(z))/(n-m) sd=[]; if nargout<1 for i=1:n-m sd=[sd,s] end sysa=zpk([],sd,1); hold on; [r,k]=rlocus(sysa); for i=1:n-m plot(real(r(i,:)),imag(r(i,:)),'k:'); end end else disp; s=[]; end function [k,wcg]=imwk(sys) sys=tf(sys) num=sys.num{1} den=sys.den{1}; asys=allmargin(sys); wcg=asys.GMFrequency; k=asys. GainMargin;

自动控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根据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和串联校正方法的原理,编写MATLAB程序,要求针对被校正系统的特点以及校正目 标,实现串联校正装置结构的选择以及相应参数的计 算 1)在频域内进行系统设计,是一种间接设计方法,因为设计结果满足的是一些频域指标,而不是时域指标。然而,在频域内进行设计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在伯德图上虽不能严格地定量给出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却能方便地根据频域指标校正装置的参数。 2)频域设计的这种简便性,是由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与闭环系统的时间响应有关。开环频域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和噪声抑制性能。 3)因此,用频域法设计控制系统的实质,就是在系统中加入频率特性形状合适的校正装置,使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形状变为所期望的形状:低频段增益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要求;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一般为-20db/dec,并占据充分的频带,以保证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高频段增益尽快减小,以消弱噪声影响。 4)串联校正就是将校正装置G(s)与待校正系统在主调节回路里串联连接。控制环节的设计的实质就是,当系统的静态、动态性能指标偏离要求时,在系统的适当位置加入适宜的特殊机构,通过调节它们的参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特性发生改变,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性能指标。

1 算法实现流程图

2 伯德图超前校正的设计 2.1 伯德图超前校正设计的方法 1)超前校正环节的两个转折频率应分别设在系统截止频率的两侧。因为超 前校正环节相频特性曲线具有正相移,幅频特性曲线具有正斜率,所以校正后系统伯德图的低频段不变,而其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比原系统的大,这说明校正后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2)然而,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总是顾此失彼。一般, 我们在选用超前校正时,以提高截止频率为主要目的。 3)利用系统频率响应性能可以试凑地解决超前滞后类校正器的设计问题, 但这样很耗时,有时还不能得出期望的结果。本次本人用基于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和相位裕度设定的算法来设计超前校正。 2.2 超前校正设计的步骤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调用伯德函数可以轻松求出。 3) 根据幅值关系计算出α。 由超前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可知,在最大相角处,幅值增益为10lg α由此 可算出α。 4)计算零、极点z 、p 的值 由 c m ωω=== 得p ω=、/z p α= 5)得出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并作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得相角裕度。 2.3 超前校正设计的程序 [mag,phase,w]=bode(sys0); m1=spline(w,mag,wc);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报 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引言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30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从无到有,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今天的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世界各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现在,仍常常将PLC简称PC。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1 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2.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4. 适应发展的需要 PLC机型选择 随着PLC的推广普及,PLC产品的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功能日趋完善。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的PLC产品及国内厂商组装或自行开发的PLC 产品已有几十个系列。上百种型号。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法、价格等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择PLC产品,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可靠性上都是过关的,机型的选择主要是指在功能上如何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浪费机器容量。PLC的选择主要包括机型选择,容量选择,输入输出模块选择、电源模块选择等几个方面。 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I/O点数估算 I/O点数是衡量可编程控制器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总点数,选择相应规模的可编程控制器并留有10%~15%的I/O 裕量。估算出被控对象上I/O点数后,就可选择点数相当的可编程控制器。如果是为了单机自动化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选用小型机,如果控制系统较大,输入输出点数较多,被控制设备分散,就可选用大、中型可编程控制器。 2、内存估计 用户程序所需内存容量要受到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内存利用率;开关量输入输出点数;模拟量输入输出点数。 (1)内存利用率用户编的程序通过编程器键入主机内,最后是以机器语言的形式存放在内存中,同样的程序,不同厂家的产品,在把程序变成机器语言存放时所需要的内存数不同,我们把一个程序段中的接点数与存放该程序段所代表的机器语言所需的内存字数的比值称为内存利用率。高的利用率给用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智能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 (2) 1 意义与要求 (2) 1.1 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2 设计总体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2) 2.2 总体设计方框图 2.3 完整原理图 (4) 2.4 PCB制图 (5) 3设计原理分析 (6) 3.1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7) 3.2 声光报警控制电路 (7) 3.3 排气电路工作原理 (8) 3.4 整体工作原理说明 (9) 4 所用芯片及其他器件说明 (10) 4.1 IC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图 (11) 5 附表一: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电路所用元件 (12) 6.设计体会和小结 (13)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1 意义与要求 1.1.1 意义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煤气或者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及时检测出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并将其排除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本人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联系实际,设计出一套有毒气体的检测电路,可以在有毒气体超标时及时抽排出有害气体,使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一个保障。 1.2 设计要求 当检测到有毒气体意外排时,发出警笛报警声和灯光间歇闪烁的光报警提示。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能自行启动抽排系统,排出有毒气体,更换空气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抽排完毕后,系统自动回到实时检测状态。 2 设计总体方案 2.1 设计思路 利用QM—N5气敏传感器检测有毒气体,根据其工作原理构成一种气敏控制自动排气电路。电路由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气体排放电路构成。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QM—N5检测到有毒气体,元件两极电阻变的很小,继电器开关闭合,使得555芯片组成的多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间歇发光;同时LC179工作,驱使蜂鸣器间断发出声音;此时排气系统会开始抽排有毒气体。当气体被排出,浓度低于气敏传感器所能感应的范围时,电路回复到自动检测状态。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1201.120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划、任务与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了解一般交直流调速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要求,并巩固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的所学内容,初步具备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熟悉交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的一般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设计程序的要求。 2、掌握控制系统设计制图的基本规范,熟练掌握电气控制部分的新图标。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4、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完成某一给定课题任务,按给出的工艺要求、运用变频调速对系统进行控制。四、进度安排:共1.5周 本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进度安排如下: 1、设计准备,熟悉有关设计规范,熟悉课题设计要求及内容。(1.5天) 2、分析控制要求、控制原理,设计控制方案。(1.5天) 3、绘制控制原理图、控制流程图、端子接线图。(2天) 4、编制程序、梯形图设计、程序调试说明。(1.5天) 5、整理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1.5天) 五、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完成下列课题的课程设计及报告(课题工艺要求由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 1.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2.变频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3.变频流量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变频供水系统设计 5.变频调速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6.变频器在印染机械多电机同步调速系统中应用 7.线缆设备恒张力变频器控制设计 8.空气压缩机变频调速的设计 六、参考书 1.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2.陈伯时, 陈敏逊. 交流调速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张燕宾著SPWM变频调速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王兆义主编2《可编程控制器教程》主编 5.徐世许主编2《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原理、应用、网络》主编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