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社区休闲椅设计使用说明-BJ121229SJH

公园,社区休闲椅设计使用说明-BJ121229SJH
公园,社区休闲椅设计使用说明-BJ121229SJH

公园、社区休闲椅设计说明书

一?公园、社区休闲椅的市场调研分析

一、现状调研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时间休闲娱乐,而公园成了最受青睐的地方。是儿童、青年、成年、老年都可以活动的场所。座椅就成了公园必不可少的设备,什么样的座椅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呢? (以下是我对现代公园座椅的优缺点分析)

分类示图优点缺点

圆形纯木材公园开放式座椅

圆形座椅给人

和谐自由的感觉,并

且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这样的座椅没

有靠背,只能短时间

休息

长方体木材两人位公园座椅

长形座椅方便

两人休息,木材也是

很有亲和力的

这样的座椅没

有把手,不适合儿童

使用,有危险

仿木材公园长椅

仿木材的座椅

坚固耐用,造价低可

以做成任何颜色

这样的人工座

椅太过坚硬,坐上去

会不舒服

无靠背无把手木材长椅

这样的座椅简

洁大方,造价低。

无把手无靠背

的座椅会很不舒服支

适合短暂休息

靠背式连带小型方便桌公园座椅

在别的座椅挤

出上多加了方便桌,

游客使用很方便

虽然加上了桌

子但是在侧面,利用

率低

靠背式石材公园座椅

石材座椅坚固

耐用不怕分吹日晒,

大方简约又时尚

石材会非常坚

硬,儿童会磕破,表

面粗糙对衣物损害

金属结构单人

座椅

单人金属座椅

有着机械美,让每个

人都有独立的空间

金属材料造价

高且维护花费大,不

适合建在多雨的地区

简单总结一下现有座椅的优缺点:

优点:1双人及多人座椅,实用且美观。

2铁质或木质的材料,防腐蚀,结实,耐用。

3座椅与环境颜色相近,美观,显得十分和谐。

缺点:1座椅高度不适合儿童

2座椅坚硬且部分座椅没有扶手,不符合人体曲线

3公共座椅有着不卫生等问题

4缺少杀菌功能,不卫生、不干净

二、市场调查

○1您的性别○2您的年龄

○3您的职业○4您是否经常去公园、

○5那你一般会选择和谁一起去

○6你去公园是喜欢坐在公园座椅上吗

○7您喜欢哪种材料的公园座椅

○8您希望公园的座椅倾向于哪种类型

9您喜欢哪种形式的公园座椅○10您喜觉得公园座椅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三、公共桌椅使用分析

分类图示坐姿受力方式及座椅高低

儿童

10岁以下儿童身高早120cm以

内,且谷歌发育尚未完成,座椅应该采

用适合儿童脊椎骨骼的线条

青年人

青年人在12-18岁,是学习的阶段,无论去哪里都会有看书的习惯,座椅应该是适合正确坐姿看书的

老年人

老年人骨骼已经退化,身体变的僵硬,通常会出现驼背等现象,公园座椅应该采用较为符合老人身体的构造,采用舒适柔软材料

成年人

成年人工作繁忙,难得能有时间到公园放松,座椅要采用舒适的材质,符合人机结构,并且能带有音乐播放的功能最好。

四、数据测量

五、就坐方式分析

(1)、就座方式分析

人的行为取向是复杂的, 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 有人喜欢宁静, 有人喜欢热闹, 有时三五成群, 有时独自伤怀。这就对坐憩设施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必须要考虑到各种人群各种场合的各种要求, 以便提高它的利用率, 因此对人的行为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就坐方式

○1、组合式。

针对青年人群, 参与活动人口数量较多, 组合方式相对复杂, 设计出多种组合方式和多座位坐椅, 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三人组合与独自伤怀

○2、情侣式。

针对情侣交流需要, 特别设计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解决他们的交流性障碍问题: 按照坐满数据来算, 座椅总宽度为800 mm, 两人胸厚210 mm+ 240 mm= 450 mm, 他们保持距离

为800 mm- 450 mm= 350 mm, 符合人们密切距离交流要求,从而满足了他们心贴心的交流需要。

情侣式

○3、零散式。

针对独自伤怀者和老年人、残疾人活动不便、喜欢寂静的特点设计出单人悠闲的坐息方式, 即使是丙的位置也可以保证两侧各450 mm 的距离, 让人们独自享受空间的寂静, 缓解心理不快, 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来自主选择朝向和视野, 而且不存在视觉对视产生的尴尬, 从而提高座椅的使用率, 极其适合放在区域和区域的过度区。

零散式

六、人机工程学分析

1、座椅设计主要依据

坐姿是人体较自然的姿势,它有很多优点,当站立时,

人体的足踝、膝部、臀部和脊椎等关节部位受到静肌力作用,

以维持直立状态;而坐着时,这些肌力,减少人体能耗,消除

疲劳,坐姿比站立更有利于血液循环。

在脚操作场合,坐姿保持身体处在稳定的姿势,有利于

作业,因而坐姿很重要。

2、坐姿生理学

(1)、脊柱结构

在坐姿状态下,支持人体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

腿和脚等。正常的姿势下,脊柱的腰椎部分前凸,而至骶骨时

则后凹。在良好是坐姿状态下,压力适当的分布于各椎间盘上,肌肉组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当处于非自然姿势时,椎间盘内压力分布不正常,产生要不酸痛、疲劳等不适感。

(2)、腰曲弧线

脊柱侧面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与坐姿舒适性直接相关的是腰曲。人体正常腰曲弧线是松弛状态下侧卧的曲线,欲使坐姿能形成几乎正常的腰曲弧线,躯干与大腿之间必须有大于90度的角度,且在要不有所支承。

(3)、腿的位置

①适当的座高应使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脚平放于地面。

②座面不能过高,否则小腿悬空时,大腿受椅面前缘压迫,使坐者感到不适,长时间这样坐着血液循环受阻,小腿麻木。因此,座高一般按低身材人群设计,座面前缘应比人

体膝窝高度低3—5cm,且有半径为2.5—5cm的弧度。

③座面亦不能太低,否则腿长的人骨盆后倾,正常的腰椎曲线被拉直,致使腰酸不适。

3、臀部位置

人体在坐姿状态下,与座面紧密接触的实际上只是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其上只有少

量的肌肉,人体重的75%左右由约25cm2的坐骨周围的部位来支承,这样久坐足以产生压力

疲劳,导致臀部痛楚麻木感。

4、其他

外,还有坐姿生物学的各个方面,比如,“肌肉活动度”、“体压分布”、“股骨受力分析”、“椎间盘受力分析”等。

5、座椅的功能尺寸

(1)、座高

座高指地面至就坐座面上坐骨支承部位的高度。舒适尺寸的座高应使大腿保持水平,小腿自然垂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户外座椅座面过高时会造成小腿悬空,座面过高,也会使大腿部受座面前缘的压迫使血液循环流通不畅久坐可以导致小腿麻木。户外座椅座面尺度太低会造成骨盆向后倾,腰椎曲线被拉直,时间长会腰酸不适。故座高一般按小腿加足高这项人体测量尺寸百分位数据低的的人群设计。在百分位数据选择上,遵循环境设施百分位数据选择表中在不涉及到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可选择第50百分位数据。

(2)、座宽

座宽是指人就坐时水平面的宽窄,座宽应满足使用者臀部就坐所需的尺度,并使就坐者能自如的调整坐姿,如果坐面座宽尺度太小会让就坐着感到拥挤压迫。43—45cm座宽必

须能容纳身材粗壮的人。座椅坐面座宽太大人在就坐时肘部必须向两侧伸展来寻求支承长时间会引起肩部疲劳。在人体测量部位选用上,由于人体测量项目中臀宽的测量项目尺寸女性大于男性,所以在选用测量项目时,要选用成年女子的臀宽测量尺寸,如果户外座椅带扶手,在人体测量尺寸选择应该选择成年男子坐姿两肘肩宽,双人座椅选择成年男子最大肩宽人体尺寸。在百分位数据选择上由于涉及到问距的问题,在不涉及到健康的情况下,选用成年女子臀宽测量尺寸的第90百分位,满足度为90%,在涉及到安全和这样选择百分位数据的优点是尺度宽的人使用健康的问题选用成年女子臀宽测量尺寸的第99百分位,满足度为99%,那么尺度小的人也适用。

(3)、座深:

休息用椅40—43cm,指椅面前缘至后缘的距离,这个尺寸不能太大。正确的座深应使靠背方便地支持腰椎部位,如座深大于身材矮小者的大腿长(臀部至膝窝距),座面前缘将压迫膝窝处压力敏感部位,这样若要得到靠背的支持,则必须改变腰部正常曲线;否则,坐者必须向座缘处移动以避免压迫膝窝,却得不到靠背的支持,为适应绝大多数使用者,座深应按较小百分位的群体设计,这样身材矮小者坐着舒适,身体高大的人只要小腿能得到稳定的支持,也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压力疲劳。坐深尺寸设计时要选用中国成年女子坐深这一人体测量尺寸,百分位选择上建议选择第l0百分位数据,具体尺寸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着衣修正、环境修正和座椅形式功能修正。(详见表2、表3)

(4)、座面倾角:

休息椅10—20度,座面倾角指座面与水平面所夹角度。(详见表3)(5)、座面后倾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由于重力,躯干后移,使背部抵靠椅背,获得支持,可以降低背肌静压。

二是防止坐者从座缘滑出座面。休息椅座面倾角大,有利于身心松弛,大座面倾角与靠背倾角构成较大的角度应该大些,方便休息时保持舒适的姿势。因为人体背部处于自然形态时最舒适,此时腰椎部分前凸,座椅设计要从座面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和适当的腰椎支持来尽力保证。成年人腰椎部中心位置约在座位上方23—26cm处,腰椎支点应略高于此尺度,以支持背部重量。

(6)、靠背的人机尺寸:

靠背由肩靠和腰靠两部份构成,其中腰靠最主要。靠背的最大高度可达48—63cm,最大宽度可达35—48cm。靠背的尺寸主要由臀部底面到肩部的高度(决定靠背高)和肩宽(决定靠背宽)有关,确定高度时还必须计入座椅的有效厚度。为了使背部下方骶骨和臀部有适当的后凸空间,座面上方与靠背下部之间应有凹入或留一开口部分,其高度至少为12.5—20cm。

①使脊椎保持健康正确的曲率;②阻止骨盆向后倾斜;③尾骨和臀部最小化压力;④为骨盆(坐骨关节)提供有效支撑;⑤减轻和限制腿窝肌肉压力;⑥为骨盆和脚提供良好的支撑。

6、靠背角度

靠背的角度一般情况为103一112度指座面与靠背的夹角,其目的与座面角度相似,从脊柱正常形态来看,该角为115度左右较为合适。实际应用中,休息椅105—108度。

7、结合人群和人机综合分析

根据使用人群的情况分析:

儿童:是对以下儿童身高在120cm以内,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骨骼应采与儿童骨骼发育线条。

青年:青年初一学习阶段,座椅应设计比较看书方便的坐姿,更要符合人机学原理。

成年:成年人因工作了一天,去公园放松,因此要采用较舒适的座椅,要符合人机学,并且带有放音乐功能的更好。

老年:老年人骨骼已退化,身体变得僵硬,一般会出现驼背现象,因此要符合老人的身体构造,需要采用较软的材质。

座椅的舒适度分析:

1 躯干挺直或前倾的坐姿很容易引起疲劳。

2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以使疲劳降低。

3 大于90°的靠背可以防止盆骨的旋转,增加坐姿的稳定性且使坐姿

更接近于自然状态。

综上分析所得:

就现在常见的公园、社区休闲椅,我们因做以下几点改进:

1、坐高的改良——加高,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座

高最佳尺寸为:380mm~450mm。

2、坐深的改良——加深,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座

深最佳尺寸为:420mm~450mm。

3、坐宽的改良——加宽,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三人

座的座宽最佳尺寸为:1140mm~

1440mm。

4、靠背高的改良——加高,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靠

背高度最佳尺寸为:460mm~610mm。

5、靠背倾角的改良——加大,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

的坐面角度最佳尺寸为:120°。

6、扶手高的改良——加高,扶手的高度是指椅面到扶手上表面的距

离,一般在椅面有效厚度以上200mm~230mm。

7、材质的改良——不易变形且容易清理,建议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橡胶

等其它不易变形且容易清理的材质。

一、设计意义

据相关调查研究证明:在人的一生中,站着:30年,睡着:23年,坐着:

17年,因此得出坐着在我们生命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一把符合人体工程学需要的椅子能让我们坐得更舒适,生活更健康。时下,舒适、体贴已成为家具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谓休闲家具正是对温情脉脉的人性化诉求的呼应。

休闲家具的主体是休闲椅。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忙碌奔波了一天,回到家里,最舒服的就是放倒疲惫的身体,把自己扔进喜欢的"坐骑"里彻底放松一下。

椅子的局部形态和尺度对使用有很大影响。如:由它决定靠背和扶手的高度。从人体解剖特点考虑,人的臀部肌肉丰厚坚实,是人体最能耐压的部位之一。所以合适的坐具应当设计成使人体的重心落在臀部的骨骼上。小孩子都喜欢赖在妈妈的怀里,或是坐在爸爸的腿上,这些都是人天生的本能,父母对小孩子趴在身上或坐到腿上的感觉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孩子得到最为温软舒适的怀抱,再轻轻地摇摇晃晃,孩子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休闲椅就是对这种人生的温暖怀抱的模仿。时下,舒适、体贴已成为家具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谓休闲家具正是对温情脉脉的人性化诉求的呼应。

休闲椅所表现出的极度的舒适感,就像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温软怀抱。从很多休闲椅的设计和造型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它的中心和重心是:体现产品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产品主动地去适应人,不要人去适应产品。

二、设计研究的目的

人们对城市户外活动热情的增加,一方面要求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求有较高的户外活动质量,向户外空间提供更多休闲设施,可以供人们在劳累时得到暂时的休闲与交流。这是对家庭空间的延伸,将对人们家的归属感延伸到对城市的归属感。新式休闲椅设计将帮助人们之间的交往,丰富人们的生活,完善城市与农村的服务功能。

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人们的身体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与疼痛。因此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市场对现代休闲椅的设计有了新的不同的要求。

现代的休闲椅设计的功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休闲放松之用了,结合现代节奏与现代生活工作的特点,要要求现代休闲椅不仅具备传统休闲椅的休闲、放松之功用,另外需兼具减压、“治疗”之功用。

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当代,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正逐渐发生变化,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对户外休闲休闲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物质功能上了,人们期望休闲椅在具备良好性能的同时,还能为其带来心理的愉悦。

这使得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户外休闲休闲椅在满足用户多元化、时尚化、情感化需求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时代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应当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根据调研提出的公园、社区休闲椅设计构想

公园、社区休闲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坐高的改良——加高,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座高

最佳尺寸为:380mm~450mm。

2、坐深的改良——加深,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座深

最佳尺寸为:420mm~450mm。

3、坐宽的改良——加宽,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三人座

的座宽最佳尺寸为:1140mm~1440mm。

4、靠背高的改良——加高,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靠

背高度最佳尺寸为:460mm~610mm。

5、靠背倾角的改良——加大,严格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

坐面角度最佳尺寸为:120°。

6、扶手高的改良——加高,扶手的高度是指椅面到扶手上表面的距离,

一般在椅面有效厚度以上200mm~230mm。

7、材质的改良——不易变形且容易清理,建议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橡胶

等其它不易变形且容易清理的材质。

三?公园、社区休闲椅的草图设计

针对调研报告做出的初步的草图设计:

草图一:

该方案是的主要设计思路是考虑到去公园还有一些社区公共场所一般都是一家人,其中也包括小孩,一般公园和社区都没有特别为孩子准备椅子,旁边的椅子加宽的扶手,可以使使用者更舒适的休息。在休息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坐在中间的孩子。

草图二:

该方案是为了适应一些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在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没有设立单独座椅。然而单独座椅可以给使用者独立空间,获得更好的放松休闲的机会。

草图三:

该方案将座椅的座面继续降低,椅子的背面采用不镂空的形态,靠背的曲线形态增加舒适感。草图四:

该方案为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树木,围绕着树木建造六边形或者多边形的座椅。很和谐。

草图五:(最终方案草图)

现在常见的等候区长排椅,给人的感觉十分的冰冷,也没有曲线美且不符合人体构造。对于该椅子进行改进,增加扶手宽度和踏板,让舒适度达到最大化。座背倾角加大,材料可选用塑料,露天情况下不容易损坏。增加有些挂钩,让使用者挂一些包包之类的物品,更加人性化。

四?电视机遥控器的三维建模成果根据草图进行三维的建模:

此图是表示滑盖遥控器合上之后的图示。

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固体废物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永福镇垃圾填埋场设计 设计时间:2007年07月14日

目录 1.概论 1.1项目简况 (4) 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4) 1.2.1设计依据 (4) 1.2.2基础资料 (4) 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4) 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5) 1.3.1城市概况 (5) 1.3.2城市总体规划 (5) 1.3.3自然条件 (6) 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 (7) 1.4.1垃圾清运 (7) 1.4.2垃圾成分 (7) 1.4.3现有垃圾堆放场 (7) 1.5建设的必要性 (7) 1.5.1存在的主要问题 (7) 1.5.2建设的必要性 (8) 1.6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 (8) 2.总体设计 (8) 2.1工程规模 (8) 2.1.1服务人口及面积 (8) 2.1.2垃圾产率 (8) 2.1.3垃圾产生量预测 (9) 2.1.4工程规模 (9) 2.2处理方法选择 (9) 2.2.1处理方法简述 (9) 2.2.2处理方法选择 (9) 2.3场址选择 (9) 3.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 (9) 3.1工程内容 (10) 3.2卫生填埋场 (11) 3.2.1库容及使用年限 (12) 3.2.2填埋工艺 (12) 3.2.3覆盖材料 (12) 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 (12) 3.2.5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 (12) 3.2.6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 (13) 3.2.7地下水层排 (16) 3.2.8填埋气体导排 (17) 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 (18)

3.2.10垃圾坝及截污坝 (19) 3.2.11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19) 4.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20) 4.1环境质量现状 (20) 4.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1) 4.3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21) 4.4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21) 4.5环境保护措施 (22) 4.6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23) 4.7生态保护(影响及措施) (23) 4.8环境监测 (23) 5.设计计算书 (24) 5.1总体设计 (25) 5.1.1服务人口 (26) 5.1.2垃圾产生量 (26) 5.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 (26) 5.2.1库容 (26) 5.2.2使用年限 (27) 5.2.3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 (27) 5.2.4渗滤液及气体的收集设备 (28) 5.2.5调节池的容积 (29) 5.3防洪工程 (29) 5.4防渗工程 (35)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休闲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案例说明

休闲体育公园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而体育公园规划设计需充分把握其属性,创造出适应时代特点的园林公园。 体育公园的类型很多,有从事某一项(如网球、游泳)运动的;有供某一年龄组(如少年儿童、青年)使用的体育公园;或按功能作用不同而分的(如训练、体育表演、体育医疗等);也有多功能的综合体育公园,既可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又可供游人进行积极休息。总之,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基点是需要绿化",其关键是"运动"。 目前,体育休闲公园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推广。这类公园的布局形式很多,其布局基础就是创造出美丽的风景,并将体育活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例如英国的可片-希尔公园,它是英国的第一座体育公园。园内考虑了游泳池、网球场、有小船、湖泊、码头和其他设施。在英国,草地和铺设了地被植物的林中空地多用作体育运动场,从而使这些场地真正具有公园特色。 瑞典的格夫列市的体育公园中,设计师在林中流出大片空地供游人休息及自由玩耍。公园东部夏季使用率很高,这里有游泳池和水上娱乐项目。西部主要供人们冬季从事体育锻炼,在30米的小山岗上建造了具有不同坡度和地形的山坡,这对于乘雪橇或滑雪板的青少年很适合。 这些都是国外体育休闲公园中较为成功的范例。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如北京、西安、深圳等也在兴建体育公园。 上海市闵行区环城体育公园是上海市正在兴建的第一个体育休闲公园,公园设计方案是经过5家国内外景观设计单位的国际竞标来实施方案的。是集丰富的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公园的设计突出体育公园的特色,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之中。公园的设计明确划分了三大功能分区,即体育活动区、自然休闲区和生态健身区。自然休闲区是公园的主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开阔的草坪、宽广的湖面、河流,四周密林环抱,景色宜人,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而在绿地上面则开设了生态健身区和体育场馆等体育活动场所,其中,生态健身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身的生态环境。该体育活动区建成后将成为闵行区的一个集散方便、个性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体育活动区。在自然景观的营造方面,通过棕榈植物园、湿地植物园与色叶植物园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富有勃勃生机的植物景观,其设计表达了设计与自然相融的理念。公园空间环境的创造,将现代都市人的关注生命、享受生活的需求始终置于首位,力求体现生态化和人性化。 休闲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参考: 安徽合肥名流体育公园总体规划 导读:安徽合肥名流体育公园总体规划:以康体休闲运动为特色,引领区域时尚运动新风尚,开拓山地生态景观地产模式。 规划面积:369.3公顷 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 规划特色:以康体休闲运动为特色,引领区域时尚运动新风尚,开拓山地生态景观地产模式。 更多文章请浏览:https://www.360docs.net/doc/d98625146.html,

中国知名主题公园简介

中国知名主题公园简介 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经 历短暂的生命周期后就被人们所遗忘。个中原因已有业内人士做过分析,在这里我就不想再重复了。 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主题公园的现状和前景。特别是2006年,我认为今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主题公园 发展年”,因为新增的主题公园似乎都钟情于在今年开业,例如:北京的欢乐谷,广州的长隆欢乐世界、珠海 的神秘岛、大连的发现王国、宁波的凤凰山主题乐园、沈阳的皇家极地海洋世界,以及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等。这些主题公园均具有一定规划和档次,在国内属于大中型主题公园。那么可想而知,小型的、叫不出的名字的 主题公园还真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套用“7·11”便利店的经典广告语——“梗有一间系左近”(总有一家在你附近)来形容如今的主题公园现状也许最贴切不过了。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中国比较知名的主题公园吧。看看你知道的,或者去过的有多少个。 一、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是华侨城集团新一代大型主题乐园,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 资15亿元人民币,是一座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现代主题乐园,集海、陆、空三栖游乐为一身,融日、夜两重娱乐为一体。 全园共分九大主题区:西班牙广场、卡通城、冒险山、欢乐时光、金矿镇、香格里拉森林、飓风湾、阳光 海岸、玛雅水公园(每年5月1日—10月7日开放),加上高空单轨列车“欢乐干线”,有100多个老少皆宜、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从美国、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引入众多全国乃至亚洲独有的项目:如中国第1座高空 摇摆“发现者”、世界最新、亚洲第1的家庭乘骑项目“UFO”、世界最高落差的“激流勇进”、中国第一座悬挂式过山车“雪山飞龙”、亚洲最高、中国第一座“惊险之塔”——太空梭、亚洲首座集视觉、听觉、触觉于 一体的四维影院、亚洲唯一获国际水公园协会的国际大奖“行业创新奖”的玛雅水公园…… 欢乐谷建立零距离表演体系,为游客奉献精彩绝伦的表演节目。现代高科技表演——《欢乐水世界》,首 创中国首个真山真水真场景的水上特技实景表演,倍受游客追捧。全园天天上演近 30 场街舞表演、乐队演出、哑剧表演、极限运动表演、魔术、杂技表演及夜光大巡游等特色演出;黄金周和暑期,每天的表演场次高达近 100 场。 2005 年欢乐谷景区游客接待量达 302 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 3 亿元,与 04 年同比增长二十几个百分点 , 创近十年中国主题乐园最好水平。至此,深圳欢乐谷连续三年全国主题乐园游客量翘楚,是 1997 年后全国主 题乐园年度接待量的最高峰。标志着深圳欢乐谷这一品牌从年度接待量增长型向自主创新型主题乐园迈进,成 为中国现代主题乐园的排头兵! 2006 年暑期,欢乐谷接待游客 81 万人次,营业收入近亿元,重游率 41.5% ,创下了深圳景区暑期旅游 十一年来的新高。 日场票价全票 140元/人半票 70元/人 全园一票通玩,玛雅水公园开放期间可免费游玩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工程设计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姓名:郝飞 麻太刚 王屿

姜浩 指导教师:董军、迟子芳2014 年8 月

目录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1) 一.工程概况 (1) 1.1项目背景 (1) 1.1.1城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况 (1) 1.1.2社会经济现状 (1) 1.1.3城市发展基本情况 (3) 1.1.4环境卫生现状 (3) 1.2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4) 1.3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 (4) 1.3.1采用主要规范及标准 (4) 1.3.2方案设计原则 (5) 1.4设计特点 (6) 1.4.1总平面布置特点 (6) 1.4.2污染控制技术特点 (6) 1.4.3雨污分流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6) 1.4.4卫生填埋工艺 (7) 1.4.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7) 二.厂址选择与确定 (7) 2.1 厂址选择要求 (8) 2.2 厂址选择与确定 (9) 三.工艺设计 (9) 3.1 建设规模以及服务年限 (9) 3.2 覆盖土来源 (10)

3.3 填埋方案 (10) 四.主体工程设计 (12) 4.1 场底处理及边坡平整 (12) 4.1.1 场地平整 (12) 4.1.2 边坡平整 (12) 4.2 防渗 (12) 4.3.渗滤液收排系统 (13) 4.3.1渗滤液收排系统的作用 (13) 4.3.2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结构 (14) 4.3.3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类型选择 (14) 4.4 场外排水系统 (15) 4.5 场外排水系统 (16) 4.6 垃圾渗滤液处理 (16) 五.辅助设施设计 (16) 5.1 调节池 (16) 5.2 截污坝 (17) 5.3 垃圾拦挡坝 (17) 5.4污水处理站和渗滤液处理站 (17) 5.4.1 污水处理站 (17) 5.4.2 渗滤液处理站 (17) 5.5 垃圾填埋场气体处理 (18) 5.6 覆土备料场地 (21) 5.7地磅站布置 (21) 5.8 道路设计 (21) 六.封场技术方案 (2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天津宜兴埠项目的规划设计说明书

天津宜兴埠项目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概况 宜兴埠镇项目位于天津市北辰区,东至外环线西侧,西至均贵路,南至北环铁路以北,北至新宜白大道绿化带南侧,占在总面积3300多亩。居住区内保留道路为:场富路、宜白道、汀江东路——宜兴路、埠北道。埠北道及场富路均有规划中的地铁站,基地邻近京津塘高速公路宜兴埠出入口,交通十分便利。 该居住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宜兴埠的居住品质,并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天津市规划设计管理局规划要点说明书》 4、《宜兴埠镇对镇区平改保留用地的意见》 5、《天津宜兴埠镇规划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三、规划设计理念 1、结合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塑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绿色人文景观,顺应地形地貌合理规划住区的用地构成,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从住区合理的功能编排切入,铺叙恰如其分的用地分配、结构体系、交通组织、绿化系统、公建布局、空间秩序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整合,为住宅的商品化开发、社会化管理和循序实施创造条件。 2、遵循天津市总体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应规范和规定,承继天

津宜兴埠地区地域文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精心构思高标准、高水平、高技术、高情感的新世纪居住园区,营造一个功能合理、 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的宜人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表达“诗意地居住”的理想,示范当前的居住时尚和建设导向, 同时表达业主公司高屋建瓴追求完美的卓越企业形象。 四、规划立意 1、本区以绿化作铺垫,水系作串联,功能作线索,道路作构架,人文地域文化作灵魂,铺叙全区的空间秩序。以“人文文化” 与“绿色生态”作为两条交织主线,以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为核心,营造广义的“绿色生态文化公园”,使居住环境与绿色生态文化公园溶为一体,使公园生长在小区内,营造“诗意地居住”的理想居住境界。 2、对规划地块进行整体研究,形成大社区概念,以绿色生态文化作为贯穿整个居住区的主线,将十五个居住小区贯穿起来, 形成“绿色生态文化珠链”,并在规划的各个系统层面上重新刻划这一生动的结构构图,展示自由舒展的空间形态,张弛得宜的规 划结构和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表达了对完美居住理想的憧憬。 五、形态结构规划 “我们不能制造一个规划,只能培植一个规划” ——W·鲍尔 住区的规划结构和空间形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结构是形态的约定,形态是结构的表述。规划结构是设计师基于对地块开发经济性预测、当地地域文化的系统研究、居住生活的体验洞察和对居住理想模式的构思,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生活线索;空间形 态是在住区结构的基础上融汇地域文化和现实条件的个性发挥,描绘生动的生活场景,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通过对这块用地的深入分析,及对天津宜兴埠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在设计中首先根据已有的城市及道路在用地上划分为“三片一区”,“三片”其一为:埠北道以北,新宜白大道绿化带以南的公建景观带,其二为北环铁路以北,宜白大道以南的以安排 回迁为主的居住小区带;其三为东至均富路,西到均贵路的条形用地,将此用地的北端作为整个居住区的开发起点,在此用地中布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项目背景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选址的考虑因素 选址的程序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填埋区基底工程 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防渗材料 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渗滤液收集系统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填埋气的组成 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3.8.4 库底地下水导排系统 为防止库底地下水蓄集后对防渗膜产生顶托从而破坏防渗层,本工程在库底及调节池池底防渗膜下层设置排除地下水盲沟,与渗沥液主盲沟对应设置,主盲沟采用三角形断面,最大断面尺寸为底宽2m,深,盲沟中铺设HDPE 穿孔排水花管和级配卵(砾)石,HDPE花管管径为dn315,级配卵(砾)石粒径为d20~d50mm。地下水由盲沟中的排水管引排至调节池下游冲沟。 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1.2.2堆肥 堆废化是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体育主题公园设计说明

体育主题公园设计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九州体育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 1 兰州市九州体育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印象篇Impression 1.1 区域位置及用地规模宏观区位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中观区位九州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离兰州市较近距城区中心仅5公里开发区东侧是风景秀丽的五一山南边是着名的白塔山公园西侧是有名的九州台区内环境优美自然地貌相对平缓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微观区位本次规划区位于天沁山庄和五金仓库以北、九州开发区东出口道及兰州北山林场以南、109国道以西、五一山西坪以东的九州区域该片区是兰州市实施中心城市向黄河北岸拓展战略的重要区域距市中心约3公里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2500亩左右。 1.2 规划编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城市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因此在全球化下城市要实现最优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和发展战略。由于历史文化机电和天然赋存的原因盐场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旅游资源稀缺度高密度大多样性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虽然旅游市场的前景广阔但丰富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其他第三产业尚

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为此打造城市吸引点提高城市竞争力势在必行。“兰州市九州体育主题公园”项目作为兰州市大型项目的建设将大幅度提升兰州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影响力成为兰州市对外的重要窗口。。 1.3 项目意义 1.3.1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3.2 有利于兰州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及支柱产业的形成 1.3.3 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利于改善兰州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性城市有利于打造兰州品牌城市有利于塑造城市个性有利于吸引广泛的关注。 1.4 规划编制目标九州市综合体育公园是以大型儿童公园、体育公园、兰州市警察学校特警训练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商业开发等项目为主要建设内容同时本项目为多功能复合体以休闲、度假、健身为题材充分利用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交通、资源环境兼顾餐饮、旅游、娱乐为一体的适应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化综合性体育公园。 1.5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兰州市盐场地区规划》200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 九州体育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 2 《公安特警营房建设

黄花岗公园休闲餐厅优秀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7、规划用地坐标及红线图 二、现状分析 黄花岗公园位于广州市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它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本项目位于黄花岗公园内西南侧方向,规划用地面积5400平方米,地块东南侧与先烈中路贴临,其余三面与公园绿地相临,公园内风景秀美,景色宜人。周围交通设施便利,有多个公交站、地铁站可到达黄花岗公园附近,市政配套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条件成熟。 用地现状地形为小山坡地,地块形状规则长方形,整体朝向为北偏东44.33度,园区内部用地与外部先烈路约有2米多高差,地块内部场地高程相对较为平缓。如何利用园区内外的地形高差,如何与周围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然合理的公园休闲餐厅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设计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用地内外两米多的高差。我们引进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概念,采用园林建筑的多种设计元素,力求将建筑融入环境中,同时又能提升餐饮建筑的餐饮气氛和品质。所以本方案从入口到到建筑内部共分三个层次:“入口迎宾景观跌水—江南休闲庭院—宜人舒适的室内用餐环境”,维持了空间流动性的变化,让人有一种步移景异的感受,顾客进出餐厅时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 三、规划原则 尊重自然——充分尊重原始生态地形,尽量保留基地原有的树木、竹林和植被等,为本方案塑造绝佳的自然景观资源,并将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景观最大化原则——将主要建筑面及主要的功能房间面朝主要的景观带,注重房间的“均好性”,强调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诸如竹林、水景、绿岛大树等景观,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渗透。 尊重生态环境——采用科学的生态学分析方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引入景观建筑的概念进行设计,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观景面。 四、交通组织 本方案实行人车分流,停车场就近设置在北面入口处,车辆不需要经过园区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主题公园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利用自然生态与艺术加工共同构建而生成的典型的形象产业(杨艳蓉,2004)。从我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主题公园建设的热潮。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主题公园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不论从全国范围的宏观管理角度,还是从具体的主题公园开发与建设角度,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公园”为篇名进行搜索,共得到文章153篇。这些文章涉及城市规划与研究、地理、园林、商业经济、旅游等诸多种类,但其中只有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旅游学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城市规划等。年份与文献分布如表一: 表一显示了搜索到的153篇文章的年份分布。可以看出,对主题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7年以后。综述发现,此前只有少数学者就主题公园的布局与效益进行了研究。此后的几年间,学者们对主题公园的研究日趋多样化,并逐步深入起来,研究对象扩展到主题公园的影响因素、布局选址、建设开发、发展趋势等等。尤其是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主题公园纷纷上马又纷纷落马的现实,该方面的研究也逐步细化。学者们给予了主题公园个案的研究以极大关注,此外,研究逐步深入,广度逐步拓展——剖析主题公园现状、存在问题及误区类的文章数量较多,(李兆华,2006;芦宝英,2005;曾实文,2005;文立玲,2002)。规划设计及营销方面的研究数量有所增加,并逐步关注主题公园与其它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以及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应用起来。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更是反映了上述趋势和特征。 下面拟对文献研究的主要方面综述如下: 一主题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 主题公园与区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同时,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保继刚,1997)。

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设计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

滨海体育公园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体育公园,A-104-a号地块,地块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滨海大道东南侧,明珠路东北侧,滨海一道西北侧,总用地面积为13765.3m2,总建筑面积为:2617.6m2。 二、设计依据 1.甲方设计要求及委托书,设计任务书及工程设计合同 2.温州市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及详细规划批复 3.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7.《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2013版 8.国家相关设计法律、规范 三、设计思想、原则及目标 1、有机处理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尊重用地周边的环境,努力保存现有地形以及可利用的环境,创造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2)合理布置使用功能,组织恰当的空间序列使建筑充满文化底蕴又不乏体育建筑的趣味性。3)突出园区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和体现园区文化的地区特色,富有创新形象的空间标识;“以人为本”的人性思想,“结合自然”的环境观;同时反映温州体育建筑特点,发挥新材料、新技术的建筑表现力。4)重视协调建筑的高科技化、人文化之间的关系;而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时代氛围的建筑形式能给人富有情感体验的建筑艺术享受,建筑的个性特征也随之而生。 2、确保使用功能合理 功能是建筑生成机制的主要控制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建筑设计的至高原则,以牺牲使用功能来换取简单的形式上的虚华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建筑应综合地区发展,协调周边相关地段,合理确定功能布局,建立方便的交通系统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这都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发质量及经济收益。 本设计方案主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重视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新时代,新运动精神。 四、经济技术指标 1. 建设总用地面积:13765.3 ㎡ 2. 建筑占地面积:2148.16㎡ 3. 总建筑面积:2441.1㎡ 其中:运动场地:1718.06 ㎡ 附属用房:239.37 ㎡ 夹层用房:312.02 ㎡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