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注意力研究一个最新综述

管理者注意力研究一个最新综述
管理者注意力研究一个最新综述

管理者注意力研究:一个最新综述

2014年07月07日08:51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杭州)2014年2期作者:刘景江/王文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62

【作者简介】刘景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组织认知与战略管理研究;王文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

一、引言

注意力(attention)作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广泛关注。March强调,管理者决策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配置自己的注意力。Ocasio进一步指出,管理者通过配置自身注意力来影响企业行为。已有研究表明,作为企业行为的关键内容,创新行为、创业行为、战略决策行为和国际化行为受到管理者注意力的影响。以宝丽来公司为例,正是由于它的高层管理者将过多的注意力聚焦于即时成像技术,而未能将足够的注意力聚焦于数码相机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最终这家曾经辉煌数十年的跨国公司轰然破产。

尽管管理者注意力(managerial attention)在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非常重要,但迄今为止学界尚未对已有管理者注意力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因此,很有必要系统回顾和评述已有相关文献,以帮助学者们识别管理者注意力研究的关键问题,并进而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管理实践。

二、管理者注意力的定义及测量

(一)管理者注意力的定义及分类

注意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Simon最早提出了注意力的概念,他将注意力定义为管理者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部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从过程和内容两个角度定义了注意力。从过程来看,注意力配置是指决策者对刺激因素的觉察、编码、解释和聚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注意力是指与决策相关的众多刺激因素中占据决策者意识的那个刺激因素。基于前人研究,Ocasio将注意力定义为组织的决策者对议题(issues)及其解决方案的觉察、编码、解释并集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其中,议题是指决策者基于对环境的理解认为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机会和威助等,解决方案则是指诸如建议、惯例、计划、项目和流程等各种可用的备选行动方案。

一些学者对管理者注意力进行了分类。例如,Yadav等把管理者注意力焦点按照时间维度分为过去焦点、现在焦点和未来焦点;按照空间维度分为外部焦点和内部焦点。过去焦点是指管理者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注意程度;现在焦点是指管理者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注意程度;未来焦点是指管理者对尚未发生的事件的注意程度;外部焦点是指管理者对公司外部的对象及其事务的关注程度;内部焦点是指管理者对公司内部的对象及其事务的关注程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脑成像技术识别出了个体的三种注意力:选择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注意性警觉(attentional vigilance)和执行性注意力(executive attention)。Ocasio认为,注意力受到由认知图式驱动的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和由外部刺激驱动的自下而上的认知过程的双重影响。他把注意力分为三种类型:注意性洞察(attentional perspective)、注意性施加(attentional engagement)和注意性选择(attentional selection)。注意性洞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认知和动

机结构,该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有关刺激和反应产生不断高涨的意识和关注;注意性施加是指为引导问题解决、规划、意义建构和决策,有意地持续配置认知资源的过程;注意性选择是指自动或有意注意过程所呈现的结果,该结果集中关注仔细挑选的刺激或反应。

(二)管理者注意力的测量

目前,管理者注意力的测量主要有三类方法:内容分析法、问卷测量法和案例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是目前测量管理者注意力最常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领域,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研究问题确定管理者注意力配置的重点,选择一系列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对企业的相关文件档案(如致股东的信函和董事会决议等)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得出关键词在文件中出现的频数,从而测量管理者的绝对注意力或相对注意力。例如,Eggers和Kaplan运用公司致股东的信函的内容分析法,探讨了CEO的注意力对在位企业进入剧烈变化的新技术市场时机的影响。总的来说,内容分析法扩大了可研究资源的范围,增强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然而,采用内容分析法需要收集公司的相关文件档案。相比而言,国外主要采用致股东的信函;国内这些资料难以获取,因而主要采用董事会报告。

问卷调查法是一类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管理者注意力的实证研究中也有采用。例如,Bouquet等在分析跨国公司总部高管的国际注意力与跨国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测量国际注意力的主要方法,同时辅以深度访谈和档案资料。与其他测量方法相比,问卷调查法较为快速和有效,调查的结果容易量化且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但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较高,且难以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案例研究法按照数据来源可分为文件法、档案记录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采用案例研究法测量注意力需依赖多重证据来源,不同数据必须在三角验证中收敛,并要求获得相同的结论。研究者可以在同一个案例研究中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例如,Ocasio和Joseph采用文件法和访谈法分析了通用电气公司管理者的注意力如何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Rerup在对Novo Nordisk公司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时,综合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文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是上述前两类方法的补充,其不足之处是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且对研究人员的要求较高。

三、管理者注意力的元理论

研究注意力的结构、过程和结果常用到五类元理论:企业行为理论、管理者认知、议题营销、企业注意力基础观和注意力生态观。

企业行为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个有限注意力的问题解决实体,一个具有多重竞争目标和冲突的准解决(quasi-resolution conflict)系统,涉及组织部门和企业政治联盟成员间相互竞争的注意性洞察。当一个组织未能实现既定的抱负水平(aspiration level)时,它会产生注意性施加行为,从而产生在决策和注意力规则制定过程中的本地搜索和组织学习。

管理者认知的元理论将组织视为解释系统,并认为组织和组织工作的中心是设定和意义建构,而不是目标和决策制定。这个元理论使用诸如觉察等相关概念取代注意力,且只涉及选择性注意力。总的来说,基于管理者认知的研究聚焦于解释注意性洞察如何塑造战略适应力。

议题营销的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是一个组织的稀缺资源,中层管理者和其他组织成员相互竞争以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议题营销本质上是一种向上影响的途径,中层管理者通过议题营销能够影响高层管理者对某些议题的注意力,从而影响组织变革、战略决策和组织绩效。

企业注意力基础观视组织为一个注意力配置系统,承认组织决策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稀缺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企业的行为需要首先理解组织决策者如何分配它们的注意力。企业注意力基础观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原理:第一是注意力焦点,即决策者做出什么决策取决于他们所关注的议题及其解决;第二是情境注意力,即决策者关注什么议题及其解决以及他们做什么,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特定情境;第三是注意力的结构化分配,即决策者发现自己处在什么特定情境以及他们如何关注这些情境,取决于组织的规则、资源和社会关系如何调整和控制议题及其解决,以及决策者的具体活动、沟通和程序。根据这个元理论,情境注意力促成特定的注意性选择,从而驱动组织行为和结果。

注意力生态观强调备选对象间注意力相互竞争的性质。这个元理论主要强调注意力的凸显性,并更倾向于将选择性注意力视为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9]。例如,Hansen和Haas采用注意力生态观解释了为什么在知识市场里一些文档源受到了关注,而另一些没有受到关注[21]。

四、管理者注意力与创新、创业、战略决策及国际化行为的关系

理解组织如何配置并管理其决策者的注意力是预测和解释组织行为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注意力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创业行为、战略决策行为和国际化行为。因此,本文重点评述这四类关系的已有研究。

(一)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

已有关于注意力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主要探讨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行为以及绩效的内在机制。如何有效配置注意力是高层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指出,CEO或高层管理团队若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特定企业议题或项目,该议题或项目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取得更好的绩效。

以往研究表明,高层管理者对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企业创新行为的注意力将促使其更好地识别环境中的创新机会,并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这些创新机会。首先,由于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他们更能够注意到新兴市场环境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的因素并能有效地将其告知企业员工,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其次,高层管理者能够通过营造管理创新活动的诱人前景来增加员工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与承诺。最后,在创新思想转化成为现实产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各种资源的投入,高层管理者通过对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资源进行配置来影响企业创新行为。例如,Yadav等认为,高层管理者注意力的配置影响企业创新机会的发现、开发和利用。Eggers和Kaplan发现,CEO的注意力聚焦于现有技术将导致企业放缓进入新市场的节奏,CEO的注意力聚焦于新兴技术将加速企业进入新市场。

总体来看,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价值是:(1)为理解管理者认知与特定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迈开了关键性的一步[7];(2)将注意力配置与组织学习过程相结合,从而丰富和扩展了组织学习领域的相关研究[26];(3)为解决战略调整过程中管理者作用的争议问题提供了权变的观点[10]。然而,这个领域的已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忽视了分析管理者注意力对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和利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二是未能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间(如现存企业与新进入者)管理者注意力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性[10]。因此,未来研究需要深入系统地探讨这些问题。

(二)管理者注意力与创业行为的关系

已有关于注意力与创业行为关系的研究侧重于揭示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的注意力配置机制。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是创业过程的核心内容。前人研究指出,发掘机会是创业活动的重点,真正的创业过程始于企业家对创业机会的发现,即企业家通过识别并发掘那些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业活动,以促进企业持续成长和财富创造,从而最终实现卓越的企业绩效。在复杂、动荡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将其有限的注意力用于关注企业的成长和财富创造,聚焦于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利用那些由财富创造的不确定性、不连续性所带来的创业机会,以使企业适应环境,促进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在企业识别、发掘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创业注意力有利于企业觉察和解释外部环境中的创业机会,并集中投入各种必要资源以开发和利用这些创业机会。

创业注意力的配置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具有关键作用[29]。正如Gifford所指出的,创业注意力是有限的,因而它需要在维持现有创业活动和开展新创业活动之间进行有效配置[32]。Ren和Guo从注意力基础观出发,分析了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创业过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层管理者由于受企业注意力结构的制约,可能从较低的组织层级预选那些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创业机会。Shepherd等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排队网络来模拟企业家获得风险投资的过程,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在投资活动前后的注意力配置及其在决定资助企业时的选择性注意力。

总体来看,管理者注意力与创业行为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价值是:(1)考察了不同情境下注意力配置的问题;(2)将中层管理者的注意力与公司创业过程相联系。然而,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考虑环境因素对创业注意力配置的影响;二是聚焦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实证研究[32-34]。因此,这些问题应当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三)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战略决策行为的关系

已有关于注意力与企业战略决策行为关系的研究主要是运用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 theory)探讨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配置对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响应的影响机制。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层管理者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企业注意力基础观认为,高层管理者注意力影响企业战略行为及其结果。例如,Nadkarni和Barr的研究发现,行业变革的速度影响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焦点,后者进一步影响组织战略响应的速度。Cho和Hambrick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实证研究发现,注意力在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起中介作用。

总体而言,已有关于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战略决策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的主要价值是:(1)将产业结构和管理者认知观有机结合;(2)以管理者注意力焦点为中介,提出并验证了行业变革速度影响组织战略响应速度的过程模型[36-37]。然而,已有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未能揭示政府规制等因素影响管理者注意力焦点的内在机制;二是缺乏检验不同产业类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衰退产业)和企业类型(如现存企业和新企业)对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战略决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克服这些不足。

(四)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系

已有关于注意力与企业国际化行为关系的研究主要运用注意力基础观探讨高层管理者的国际注意力对企业全球战略定位及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国际注意力定义为高层管理者在理解全球市场的活动、沟通和讨论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前人研究指出,国际注意力是一个多维构念,包含全球环境审视、海外管理沟通和全球决策讨论三个维度[11]。

例如,Levy研究发现,当高层管理者将较多的注意力聚焦于外部环境并考虑该环境中不同类型的要素时,企业更可能采取扩张性的全球战略定位;而将较多注意力聚焦于内部环境时,企业不太可能采取扩张

性的全球战略定位[38]。Bouquet和Birkinshaw研究发现,强调全球“游戏规则”、全球领导力发展以及在公司年报中强调全球性问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国际注意力[39]。此外,Bouquet等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部高层管理者的国际注意力与跨国公司绩效呈倒U形关系;同时,高层管理者的国际化经验、产业动态性以及价值链增值活动的独立性对该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11]。

总体而言,已有关于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国际化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的主要价值是:(1)揭示了国际化注意力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从而扩展了Ocasio提出的企业注意力基础观;(2)更好地理解了管理者注意力的功能和模式;(3)解释了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形成机制[3]。然而,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综合分析环境和结构等潜在因素对管理者注意力模式的影响[38];二是缺乏深入分析其他可能调节国际化注意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因素[11]。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现将以上有关管理者注意力的实证研究整理如表1所示:

五、结语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管理者注意力的定义、测量及元理论,并集中评述了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创新行为、创业行为、战略决策行为和国际化行为的关系。已有文献为未来管理者注意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但是,管理者注意力的研究尚处于前范式阶段,许多关键的问题期待学者们求解。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方向,我们认为,需要更多研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有效扩展管理者注意力研究的方法。根据研究方法论的匹配原则,未来研究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采取定性、定量或混合研究方法。例如,采用多案例追踪研究方法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纵向研究方法,可以揭示管理者注意力的改变及其动态作用机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可以揭示管理者注意力对相关心理与行为变量的认知神经作用机制。

(2)精细洞察管理者注意力影响企业行为的机制。在通常情况下,管理者注意力并不孤立地直接影响企业行为,而是通过环境感知、机会识别、资源配置和问题求解等中介或调节作用机制间接影响。因此,未来研究需深入细致地洞察管理者注意力影响企业行为的过程机制和权变机制。

(3)系统揭示影响管理者注意力配置的因素。以往研究表明,注意力配置受注意力结构的影响,而注意力结构则因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而异。现有研究已识别出影响管理者注意力配置的部分因素,如情境、结构、规则、管理者认知和高层管理团队特征等。然而,以往关于管理者注意力与企业决策行为及其结果关系的研究尚未深入考察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需系统揭示上述因素对管理者注意力配置的影响。^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目前的阶段,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1. 基础研究—大脑与心智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身心二元论,相反,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心智的基本认识就是“功能起源于结构”,“没有无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因此,研究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这个是最基础的。因此,可以把基础类的研究划分: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探索心智与大脑的技术与方法。

1)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被看作不同的阶段,从感觉,知觉,到注意,记忆,情绪动机,思维决策,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等。人多研究者都始于对某个信息加工过程的专研,希望能找到通往心智与大脑关系的钥匙。 2)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基础,研究的层次可大可小。精细的话可以达到细胞分子水平,谈到基因与上述心智过程的关系;宏大的话可以讨论文化对大脑和心智过程的塑造。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研究也应用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范式, 3)探索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方法:基础研究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上述研究话题的发展。目前已近于应用的探测人脑状态的方法有:对大脑状态进行客观观察的技术, 其根本的逻辑是找相关(如单神经元细胞活动记录、EEG/ERP 脑电记录、 MRI/fMRI 大脑核磁成像与大脑功能核磁成像、MEG 大脑磁活动记录、fNIR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Pupil size 瞳孔变 化测量等);对大脑状态进行操控,以寻找大脑活动和心理行为 过程的关系,本质是找因果(如TMS 经颅磁刺激、tDCS/tACS/tRNS 经颅电刺激等)。 2.应用性研究或转换科学—服务于现实 1)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发现心智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关系,而临床研究就是为了研究部分人的心智发生失常,能否在掌握心智的规律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认知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认知综述

国外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研究述评 应用心理学081班梁馨氏 0818010111 摘要:关于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过不少 ,并且也形成各种各具特色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由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掌握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受教育者更为迅速和准确的掌握概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本文尝试通过对前人关于概念形成的广泛研究中归纳和总结各种不同的学说。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材料,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论的发展研究脉络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概念形成理论发展评价 Abstract: the concept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also have a lot to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 Du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And at the same time, our knowledg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how to help educated mor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cept with powerful guida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all sorts of different summed up the theory. Because our country is lack of the materials, therefore,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research venatio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Keywords: concept form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1、前言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概念的形成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一个概念需要很长时间,加之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因此,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实验法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研究开始于美国心理学家贺尔(Hull,C,L,1920)。随后,心理学家海德布莱德(Heidbreder,E,1924)、巴特莱特(Bouthelet,L,1948)、布鲁克斯(Brooks,L,1978)、巴纳(Boure,L,E,1979)和迈尔武德(Millward,R,B,1980)等人都不仅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各自不尽相同的结论,同时也对概念形成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做了相关探索。从众多的概念形成研究来看,心理学对概念形成的研究可分为两类:①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②成人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实验室研究成人掌握人工概念的过程。 2、共同因素说 2.1基本观点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心理学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领域。国外研究报告很多,进展很快,国内有关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本文将对该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 1认知老化的界定 大量事实表明,在成年之前,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成年之后,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衰退,心理学中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说明这种衰退。在传统观点看来,认知老化是一个单调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但是现代观点则把认知活动看作复杂的,多维的,在认知能力发展中交互作用的不同过程,其中有些部分是可以通过干预加以补偿的。这里讲到的“认知”主要指三个方面: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初级加工和次级加工,以及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 2认知老化的机制 研究认知老化主要是通过对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等方面随年龄衰退的现象进行解释。而认知老化的特征则表现在加工速度、记忆力、抑制能力等方面,由此而产生了诸多理论与模式分析。 2.1加工速度理论这一理论由Salthouse在1985年提出。所谓速度主要指感觉速度和中枢加工速度[1]。老年人的感觉功能退化特点十分明显,运动速度减慢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2]。与其同时产生的还有对感知觉变迟钝和对刺激的反应变慢等。对于这种变慢的解释主要认为它与外周机制有很大关系。但是研究者发现,相对外周功能老化,中枢加工的老化要起到更主要的作用。中枢加工老化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外周功能的老化。 对于感觉速度和加工速度减慢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神经生物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从神经生物学观点看来,速度减慢是神经系统老化的结果,包含了神经噪音干扰增加、细胞死亡、疾病、人体生物钟速度、系统分解、功能废用等造成的功能退化、基因或者其他变化[3]。在心理学角度看来,速度变慢主要是由于在信息超负荷或人物过于复杂的时候,注意和记忆能力下降、过于注重准确性或选择策略墨守常规、激活水平和动机较低造成的。 加工速度理论通过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主要通过数字符号替换(digit symbol test)、字母比较(letter comparison)、数字比较(digit comparison)、模式比较(pattern comparison)和图形匹配(identical pictures)]和认知速度进行测量[3]。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成人的认知操作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是认知功能发生老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陈敏20090282 摘要: 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 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 主要理论, 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 心理理论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 世纪70—80 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或80 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 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 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 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90 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 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 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 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 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 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 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认知简介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林青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学科。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讨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来综述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发展 认知与语言的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语言学各种理论百家争鸣的局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又开始重视认知与智能的研究。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也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的。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从这一语言学科的发展趋势看,认知语言学将是21世纪中叶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1.认知语言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

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马克·约翰逊及朗奴·兰盖克。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 认知语言学是解释语言学,它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所以,认知语言学立秋用较少的归结解释较多的、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现象,而且力求提出能独立论证的(independently motivated),而不是特设的解释。这有利于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解释语言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是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它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反映,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是共性语言学。它的目的是寻找人的认知和语言的普遍规律。如认知语言学已经发现基本范畴与原型对概念形成的作用,隐喻是词义演变和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可见,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共性取向,这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有利于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奥秘,想实现语言理论最终追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2.认知语言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基于对认知语言学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的梳理,我们大致把认知语言学近3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地图是行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的概念体系、地理学与心理学对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②受旅游活动特点和旅游地类型影响的旅游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地图类型与空间结构:③旅游者在环境习得速度和过程方面都与一般环境学习存在显着差异;④旅游者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游客类型影响因素;⑤旅游领域的研究多采用适合现场情境的方法和技术;⑥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思想、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最后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几个多学科的重要命题。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旅游者认知地图;认知映射;综合表象;空间定位;环境学习 1 引言 旅游者认知地图是编码和存储于游客 大脑中的动态、立体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它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帮助游客有效组织空间离散的旅游信息,确定场所的空间位置和他们本人的当前位置,引导旅游者在有限时间内领略旅游地精华。了解旅游者认知地图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描述、分析和推测旅游者环境学习过程、景观知觉评价和旅游者行为规律,而且能帮助旅游地规划、管理人员合理评估旅游地空间结构、导引系统设计、景观和设施的区位条件与服务管理质量。先前研究虽记录了大量旅游者行为观测资料,但由于忽视了旅游环境和旅游者行为的中间变量(旅游者认知地图),所以不能合理预测旅游者行为。因此,探讨旅游环境与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内在本质联系时,必须考虑这一中间变量。近30年来,研究者在零星的研究文献中对之进行了探讨,但究竟旅游者认知地图是什么,旅游者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2005年第2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04期No.2,2005Journal o f Fuyang Teacher s Co lleg e(Social Science)Sum No.104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李晓侠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阜阳 236032) 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自我中心;观点采择;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05)02-0087-03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粗略的介绍,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社会认知提供方法和借鉴。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有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80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1998年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四、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 收稿日期:2004-12-16;修订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李晓侠(197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 ? 87 ?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 [ 作者:王德春 张 辉 来源:《外语研究》2001年3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1 文章录入:xhzhang ] 【字体: 】 1.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生成语法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八十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Duisburg, Germany 1989)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认知语言学大会每二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出版了一批摘引率较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例如Lakoff 和Johnson(1980), Talmy(1983), Fillmore(1985), Fauconnier(1985), Lakoff(1987), Langacker(1987,1991), Talmy(1988), Rudzka-Ostyn (1988), Lakoff 和 Turner (1989), Sweetser(1990) 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 (CLR )第一辑Langacker(1989)。这些著作确立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该框架有以下五个研究主题:(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 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4)语言的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并涉及到语言现象的各个方面,在本文中我们试选出几个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简述其来龙去脉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发展趋势。 2.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属于功能主义传统。从根本上讲,认知和功能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受其服务的功能和一些相关的因素制约,这些相关因素包括环境的、生物的、心理的、发展的、历时的和社会文化的。怎样对待这些相关因素是区分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关键。功能主义认为,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语言结构进行描写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和基本的,而形式主义则认为,这些因素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和研究是不重要和从属的。这就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差异。 Langacker (1999)指出语言研究领域有两个: 1、描写领域 2、功能领域

社会领域理论与及相关研究研究综述

社会领域理论与及相关研究研究综述 ——应心142 吴睿贞1466130008 摘要:从儿童道德发展模式的探究开始,一直到理性与直觉的争论,道德判断 一直是道德心理学内重要的研究主题。与此同时,道德推理水平与道德行为之 间的微弱关系又让其他的一些研究者开始质疑研究道德判断的实际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国内对于被誉为“第三代的建构道德心理学”的社会领域理论的介 绍和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介绍社会领域理论,和解释近年的一些新的道德 心理学研究,总结出社会领域理论的适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道德判断,社会领域理论,理性与直觉,道德伪善 1.问题提出 在哲学的范畴内,从边沁的功利主义,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到后来的自由主义,都对道德问题做过许多的思考和讨论。但无论是以最大化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的功利主义,还是强调不仅要讲“善”,还要追求有品质的善的美德伦理学以及强调个人利益的自由主义,这些道德哲学家几乎都是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的:“道德基本上是处理人的关系的,讨论人如何对待其他存在物,以促进共同的福利、发展,创造性和价值,力求扬善抑恶、扶正祛邪。”(Jacques P. Thiroux,2008) 而在心理学领域内,道德被划分成知、情、意三个成分,分别对应着道德推理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道德心理研究的重点都在放在了通过理性地道德推理和道德认识所得到的道德判断上; 对于道德情感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负性情感是道德学习、良心发展以及社会价值维持的根本,是道德的核心;对于道德行为的研究,心理学家则会关注共情、观点采摘与亲社会行为(安.希金斯-D’.亚历山大德罗,2002)。由此可见,相较于心理学家,哲学家们更多的是道德认知这一成分范围内去理性地讨论道德。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很多时候会,个体是具备道德判断的知识和能力的,但却表现出不道德的行为。比如说很多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是不正确的行为,但总有各种理由让他们铤而走险。因此,就有研究者开始质疑道德推理的作用。对于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二者关系的元分析表明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研究道德推理的工具及被试的年龄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吴鹏,2014)。 2.道德判断的“情”“理”之争 传统的观点看来,道德判断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一个人行为或特性的好坏做出评价。持理性观点的是以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个体在做出道德判断之前是需要经过认知加工和推理的理性思考过程的。心理学家使用道德两难问题作为材料,让被试设想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场景,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抉择。然而,相对于被试选择何种行为,认知心理学家们更关注的是行为选择背后的理由。通过访谈、记录这些理由,柯尔伯格构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具有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的个体其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服从、惩罚定向(第一阶段)和利己主义定向(第二阶段);习俗阶段的个体是好孩子定向(第三阶段)和权威秩序定向(第四阶段);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比较少,将道德视为是一项灵活的可适当转换

认知科学发展综述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MINZU UNIVERSITY 认知科学导论 论文题目:认知科学发展综述 专业:14级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方

向) 作者:田如志 班级学号:0112 定稿时间:2016年12月1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诗句是诗人随意的诗性,还是诗人对世界、对人类,对事物的思考再者,这是诗人无意的发现,还是生活对事物有意识的认知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人很早就对自我的认识发出了探索,这种探索是对事物,也是对人心智的探索。人类在不断地进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这跟对世界的探索,跟对人性的认知是离不开的。那么,怎么系统的去了解,去认知,去探索人类的认知呢 一、什么是心智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科学首先,心智,何谓心智:从字意上讲:“心”是心脏,即是构成人体生理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血液畅通加压。另一层为“内心”即“里面的”,“内在的”含义。“智”则是“智力”,“智能”之意。简而言之:心智是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

就像电脑里的数据资料被播放器打开能够进行播放、计算、搜索与存储一样,人类将自己心念思维,类似于电脑播放器的虚拟机器,称之为:心智。 心智是人之心念思维中,由情感集结而形成的一种虚幻的机器。或称之为:智能播放器。人之情结信息在自己心智引擎的驱动下,就可以进行感觉、联想、推理、归纳、回忆与想象等等的思维活动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它涵盖了“哲学”对已知事物的积累和储存,结合了“生物学”的大脑信息处理,即“生物反应”,运用了为实现某种欲需(动因)而从事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为实现动因结果而必须产生的智能力和“潜能”力。 那心智成熟又有几种表现呢一般来说,平等看待异性、肯定自己、学会宽容、重视简单这四个就称为心智成熟的表现。 其次,认知,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

儿童的权威认知研究综述

儿童的权威认知研究综述 刘敏红 摘 要:权威认知是社会认知的重要方面,儿童权威认知发展研究对儿童教育和儿童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儿童权 威认知发展的阶段,探讨了影响儿童权威认知的影响因素以及儿童应对不同权威时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儿童;社会认知;权威认知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12)02-0083-02 所谓权威,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对他人或群体的影响。由于权威对社会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对儿童来说,父母、教师及有影响力的同伴是主要的权威。权威认知(conception of authority)包括对权威关系和权威特征的认知,权威关系主要指的是权威者和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1]。而儿童对权威特征的认知是权威关系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权威认知最早出现在4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权威认知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3]。要使儿童的言行符合社会期望,顺利实现社会化,儿童首先要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儿童来说,尊重正确的权威,会促进儿童知识的获得、正确行为方式的获取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儿童对权威的漠视、不合理反抗甚至不合理服从都可能造成以后的反社会人格。 一、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权威的研究始于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戴蒙( Damon )把权威认知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戴蒙通过两难故事,对4~11岁儿童的权威概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权威概念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的变化,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Tisak 以6岁、8岁、10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多个两难故事(内容包括偷窃、家庭冲突、交友选择)研究了儿童父母权威概念,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儿童意识到某些行为仅仅对个人有影响,是属于个人权利所决定的内容,父母的权威有一定的界限。国外对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对儿童认知的发展还较零散。1993年以来,张卫等对我国儿童的权威认知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设置权威情景和讲述两难故事,探讨了5、7、10、13岁儿童对权威的认知。结果发现,儿童服从父母的主要因素随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评价及服从强制性有所不同;在公正—父母权威冲突判断中,年幼儿童不能分辨公平与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追求公平和考虑其他因素的服从。安秋玲[4]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7~8岁(小学二年级)、10~11岁(小学五年级)、13~14岁(初中二年级)、16~17岁在与权威(父母、教师与社会上的成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处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有关权威的规则与命令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不服从,而是依据自己对权威的一种认知而行动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处于一种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水平不同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参照Da-mon 对儿童权威认知所做的3个水平6个阶段的划分,安秋玲将儿童的权威认知发展做了4个水平的划分:1.外部信息定向水平,表现在儿童能够区分权威关系中自我与权威的权利,在做出认知判断时会受到自身以外因素的影响,自己不能主动去维护自我的权利;2.工具价值定向水平,儿童虽能够采取一定方式去维护自我在权威关系中的权利,但缺乏坚持性,通常以对权威的妥协互惠或其他欺骗行为来维护自我的权利;3.个人自我定向水 平,儿童能够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来认知权威关系,维护自我的权利,强调自我发展;4.协调水平,儿童能够合理地认知权威关系,协调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规则要求,能够体察双方不同的立场而试图协商解决。 总的来说,儿童的权威发展遵循这样的规律,起初,儿童对权威盲目崇拜,逐渐地儿童开始意识到自身愿望与权威人物的要求冲突,但由于对权威的崇拜或者对惩罚的畏惧而单方面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对服从带有理性的评价,把权威关系看做是双方互惠的关系。即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对权威的外部行为倾向方面表现出了由服从到不服从的变化趋势。 二、儿童权威认知的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对儿童的权威认知有影响,各种因素共同对儿童的权威认知产生影响。 1.权威特征会影响儿童的权威认知。权威特征指权威人物所具有的使其成为权威的具体特征,儿童对这种权威特征的认知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皮亚杰(1984)认为,年幼儿童的权威定向是基于成人的体积、年龄、力量等身体特征。劳帕(Laupa)进一步探 讨了儿童对更一般权威特征的认知,他抽取7岁、9岁、11岁和13岁被试共80名,让被试评价各种权威形象的命令,并且还要求被试在发布相反命令的一对权威形象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被试在判断命令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服从,儿童更看重的是社会地位、知识,较少看重成人的身份,儿童并不象皮亚杰认为的那样成人是权威的特征。 2.命令的性质会影响儿童的权威认知,儿童不认为权威者有绝对的权利,对于权威者也并非总是服从的,儿童首先要判断命令的合理性,根据命令的类型,作出自己的判断。提萨克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认为父母的权威有一定的权限限度,与父母在家务或儿童交友上的权威相比,儿童更认同其在制定禁止偷窃等规则上的命令。戴蒙的研究发现,4~10岁的儿童会接受父母让其 刘敏红/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宁夏银川750021)。 Feb.2012Vol.29No.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2012年2月第29卷第2期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