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诚信的一组是

①一诺千金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立木为信④挂羊头,卖狗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学习,这是责任。在家里,我们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这是责任。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这是责任。这说明

A.角色不同,责任相同

B.角色相同,责任不同

C.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D.角色相同,责任相同

3.某市博物馆通过“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青少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各中小学校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一活动青少年可以

A.努力学习,享受生活

B.服务社会,提高自己

C.改进规则,受人尊重

D.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4.漫画《联合惩戒》给我们的启示是

A.辨别网络信息,警惕网络诈骗

B.遵守社会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C.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

D.一旦个人失信,就会联合惩戒

5.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

A.真诚待人

B.迁就他人

C.平等待人

D.诚实守信

6.下列表格中,①②处分别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违法案例违法种类承担责任(共同)

行人闯红灯①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

不能依法履行合同义务②行为

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7.梁某某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时机与司机发生争吵,后抢夺方向盘,造成公交车失控,与路边车辆相撞。关于此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梁某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②梁某某违背了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

③梁某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④梁某某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种

④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以下表述体现国家安全作用的是

A.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B.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C.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10.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示我们

A.实干就是理头苦干,不需创新驱动

B.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C.实干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发展的问题

D.只要实干,梦定成真

11.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角度看,下列行为中正确的是()

A.某高校研究生朱某将内部研究论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中

B.一游客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

C.一位渔民捕鱼时打捞到一个类似鱼雷的东西,当即电话通知国家安全部门

D.某居民在修建自家住房时将国防通信光缆挖断

12.《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

13.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意味付出,也意味获得回报

D.责任可以通过权衡代价与回报来选择是否承担

14.以下属于举止文明的是()

①衣着整洁,注意礼仪②道貌岸然,口是心非

③自以为是,孤芳自赏④谈吐有节,守时守约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5.八年级学生东东在假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并深刻体会到自己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在奉献中提升了价值。下列名言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关于国家利益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可以完全等同

D.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17.一个医生给国王看病,国王问医生:“你给我看病和给别人看病有什么不一样吗?”医生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国王。”这个故事说明责任来源于

A.上级的任命

B.传统习俗

C.职业的要求

D.对他人的承诺

18.下图漫画说明

A.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B.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责任

C.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每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9.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

①关注社会

②了解社会

③服务社会

④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小明在课间下楼梯时,不小心踩到小武的右脚,小明赶紧说“对不起”。但在放学后小武就叫几个哥们儿在校门口将小明暴打一顿,结果小明被打伤,用去医疗费2300元。后经学校调解,小武的父母付淸医疗费,并带小武向小明赔礼道敎,事情圆满解决。这种解决事情的方式属于

A.法律援助

B.非诉讼途径

C.法律服务

D.诉讼途径

21.下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

A.贩卖毒品

B.违反交通法规

C.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D.欠债不还

22.为传承革命精神,感受光荣历史,在实践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八年级某班拟举办“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班委拟定的一份《活动须知》,你认为需要修改的是

“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活动须知

①纪念馆免费纪念品实名领取,不得冒名顶替

②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本次活动每人必须参加

③自觉遵守纪念馆的规定,爱护纪念馆展品及其公共设施

④活动期间统一行动,按预定路线参观,私自离队者罚款10元

A.④B.②④C.①④D.②③

2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违法犯罪B.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没有联系

C.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D.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24.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下面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不正确的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规则只有道德、法律和纪律

25.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正确反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C.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D.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二、综合题

26.一项有关“国家安全”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受访者不知道国家安全机关的全国统一举报受理电话,33%的受访者未接受过国家安全教育。

看了上述调查结果,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深有感触。他们决定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围绕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设计一条此活动的宣传标语。

(2)同学们设计了关于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宣传手册发给居民,请你帮他们将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3)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捍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军队的事,与我们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27.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临近期末,年级内决定在学生中评出“讲规则守秩序”模范之星,请接受下面的考验吧。

(网络生态)针对网络短视频中出现的低俗庸俗、网络谣言、传播不良生活方式等问题,2019 年 1 月,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同时,我国还发布了《网络短视

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明确了网络播放的短视频节目不得出现的 21 类、100项内容。(1)请从秩序和规则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则的必要性。

(信用扬州)扬城有一家花店,长年无人值守,绿植随意摆在门口,市民自助扫码付款后即可搬走。十多年时间,没有一盆花失窃,也没有一个人少付账。店主说:扬州人文明素质高,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扬州人都拥有诚信品质,擦亮社会底色。

(2)希望越来越多的扬州人都拥有诚信品质,为什么?

(守法公民)小嘉原来是一名优秀的初中生,自从沉迷于网络,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上课睡觉,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结交了一些社会小混混,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之后又抢劫同学和路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3)小嘉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28.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令人忧心)

中学生小明,因沉迷大型网络游戏而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降。父亲得知后,关掉了家里的网络。为了抗议爸爸的“暴行”,竟背着书包踏上了“流浪之路”……

(1)请帮助小明,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网谣,你我远离)

近年来,网谣事件在各地频发,有的造成严重恐慌,有的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对此,新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上述材料内容,警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网购,让我高兴)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网络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足不出户,购得商品的价格比本地商店还便宜很多,不用取货,就会有快递送上门来,节约时间,方便快捷。

(3)请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个“网购,让我高兴”的观点。

29.材料一某鲜花店老板李某因生意红火,决定扩大门面经营。在装修结束后,李某觉得正规建筑垃圾清运公司的费用“太贵”,为省事省钱,李某私自把建筑垃圾偷倒在人流较少的路上。小王同学看见偷倒垃圾行为后,向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进行举报。执法部门依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李某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处罚款5000元。

(1)李某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如何看待小王同学做法?

材料二以下是某网络论坛里几个网友关于“小区垃圾分类”的言论。

(2)运用《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元元”、“芳芳”、“薇薇”的言论。

30.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到漫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丰颂的金秋;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了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应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我为人人)

(1)请运用责任的相关知识分析,这里的“失去”和“得到”分别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教材说明你的理由。

(人人为我)

(2)在我们自觉承担责任的同时,周围许许多多的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贵任,你能列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②③反映了诚信的内容,符合题意;④没有反映诚信的内容,说法错误;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角色与责任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题文通过不同角色应该承担的不同的责任,

向我们说明了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说明了角色不同,责任不同,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青少年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B观点正确;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努力学习没有直接联系,A观点错误;题文中没有体现改进规则,C观点错误;题文中市博物馆组织的活动没有走出国门,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观察漫画我们可以看出本题旨在考查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对失信者进行惩戒,启示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C观点正确,D观点曲解了漫画的意思,错误;A观点体现的是理性使用网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合题意;B观点体现的是要遵守规则,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点睛】

在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尤其是漫画的标题、文字提示、人物表情等,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二要深刻理解漫画的寓意;三要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强调了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有职业的不同,没有出身的高低贵贱,也就是体现了要平等待人,C观点正确;真诚待人、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但题文中没有体现,A、D观点不合题意;我们要学会宽容,但宽容不是迁就,宽容也要讲原则,B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行人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应该承担行政责任;不能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中的合同法,应该承担民事责任,C观点正确,A、B、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文中梁某某与司机发生争吵,后抢夺方向盘的行为是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非诉讼或诉讼途径。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诉讼俗称“打官司”,即到人民法院起诉。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④错误,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故选A。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教材知识,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不是国家安全的作用,与题干不符。C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故选B。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文描述,习近平主席强调,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在说明我们要真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B说法正确;实干也需要创新,A说法错误;C夸大了实干的作用,说法错误;D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表现。朱某将内部研究论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游客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是没有国家安全意识的表现,A、B观点错误;渔民打捞到一个类似鱼雷的东西,当即电话通知国家安全部门的行为是有安全意识的表现,C观点正确;将国防通信光缆挖断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表现,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解析:C

【解析】

【详解】

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是社会秩序与规则的关系,与题干不符。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有助于维护秩序,④错误。故选C。【点睛】

解答本题要把握好维护公共秩序的原因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认识,题文中的公式表明,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获得回报,A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B观点错误,承担责任既有物质回报,也有精神方面的回报,我们要注重精神方面的回报;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我们要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承担责任,所以排除ABD,正确答案选C。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文明礼貌的表现。文明有礼,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不但体现着个人的素养,有时也关乎国家的形象。举止文明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整洁、礼貌待人、谈吐有节、遵守时间等,①④是举止文明的表现,正确;②选项道貌岸然,口是心非是不讲诚信,缺乏教养的表现,不正确。③选项中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骄傲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的表现,不正确;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八年级学生东东在假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并深刻体会到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在奉献中提升了价值。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A符合题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要体谅他人,B不符合题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要正确认识自己,C不符合题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应该有忧患意识,没有体现在承担责任中提升价值,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C

解析:C

【分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根据所学,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范围很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C。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医生的回答说明,在他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说明责任来源于职业的要求,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D的说法也都是正确的,是责任的来源,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C。

18.C

解析:C

【解析】

解答漫画型材料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漫画及漫画中的文字。通过对上述要素的观察可以看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公民都在社会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两个观点;B的说法错误,未成年人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依据教材知识,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应学会谦让、分享,学会帮助他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权方式的认识,根据所学,公民维权的方式包括诉讼方式和非诉讼方式,非诉讼方式包括协商、调解等。题文中小武和小明之间的纠纷是通过学校调解得到解决,属于非诉讼方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21.A

解析: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根据所学,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A贩卖毒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属于犯罪行为;B违反交通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C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欠债不还属于民事违法性,所以排除BCD,正确答案选A。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意事项。①是正确的,纪念馆免费纪念品实名领取,不得冒名顶替,这是活动规则。②是错误的,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这项义务不是法定义务,所以自愿参加。③是正确的,自觉遵守纪念馆的规定,爱护纪念馆展品及其公共设施,这是规章制度,需要遵守。④是错误的,活动期间统一行动,按预定路线参观,不可私自离队,但罚款的说法不可取。②④的说法是错误的,需要修改,故本题选B。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预防犯罪的做法。题干表述了经过调查显示,一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过不良行为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C是正确的,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是错误的,这个说法太绝对了,不是所有的不良行为都会发展为犯罪,排除。B是错误的,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小错误如果不改,容易导致犯更大的错误,排除。D是错误的,不良行为也需要引起注意,及时改正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

做选择题可用排绝法,即排除表述过于绝对的选项,在本题A选项中就是表述太绝对了,一般带有彻底、绝对、都、只要…就词语的句子,都可能是表述过于绝对了,所以要排除。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A是正确的,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里的内容明确了人们应该如何维护社会秩序。B是正确的,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没有无

限制的绝对自由,遵守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C是正确的,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没有规则,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不堪。D是错误的,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不但有道德、纪律、法律,还有规章、制度等,故本题选D。

2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人的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上价值,A观点正确;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意思是天下大势所趋,不是人力能够转移的,B观点不合题意;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意思是整个国家的事务,应当与全国的人一起努力来办好,哪里是靠一个人的智力能够单独做,C观点不合题意;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意思是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很缺乏修养,给人的感觉很差劲。这句话着重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二、综合题

26.(1)示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政治安全、生态安全。

(3)观点错误。

①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定,经济社会才

解析:(1)示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政治安全、生态安全。

(3)观点错误。

①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定,经济社会才能发展)

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有国才有家)

④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家安全做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

【详解】

(1)因为是有关“国家安全”的调查,所以宣传语可围绕“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等方面设计。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2)本问考查对国家安全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由此可知应填政治安全、生态安全。

(3)本问为辨析题,先分辨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再说明正确与错误的理由。根据所学知

识,题文中认为“捍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军队的事,与我们无关”的观点错误。具体理由可从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等角度作答。27.(1)有利于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利于促使网民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等。

(2)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

解析:(1)有利于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利于促使网民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等。

(2)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族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从社会秩序和秩序的角度,分析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则的必要性。即从有利于规范网民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利于促使网民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族原则;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睛】

(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抓住设问中的限定词,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角度切入,紧扣我国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以及制定有关细则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学科语言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3)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8.(1)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

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

解析:(1)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应积极与父母沟通,理解、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等。

(2)①我们应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③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等。

(3)网购让我有更多的选择;网络购物节约时间、方便快捷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应积极与父母沟通,理解、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能体现“网购,让我高兴”,言之有理即可。如,网购让我有更多的选择;网络购物节约时间、方便快捷等。

【点睛】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说明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综合性,解答好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牢固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于综合分析说明题,要注重分析问题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准关键词,然后回归课本,联系相关知识点分层次、多角度作答,做到要点简洁、条理清楚,切忌照搬课本知识点或角度单一。

29.(1)行政违法行为;小王同学看见偷倒垃圾行为后,向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进行举报的行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

解析:(1)行政违法行为;小王同学看见偷倒垃圾行为后,向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进行举报的行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所以题文中元元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所以题文中芳芳的观点错误。每个人都是有尊严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做到将心比心。所以题

文中薇薇的观点是正确的。

【解析】

【详解】

(1)李某私自把建筑垃圾偷倒在人流较少的路上的行为是破坏了公共场所的环境,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处罚,所以是行政违法行为。小王同学看见偷倒垃圾行为后,向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进行举报的行为,说明他有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学生据此分析即可。

(2)本问对考查的角度做了限定:《遵守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所以题文中元元的行为是没有做到自律的表现,是错误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所以题文中芳芳“扔垃圾是限制自由的”观点错误,没有认识到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有尊严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做到将心比心。所以题文中薇薇站在环卫工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回答本题,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二者相结合得出问题的结论。

30.(1)“失去”指的是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贵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会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得到”指的是回报。承担责

解析:(1)“失去”指的是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贵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会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得到”指的是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2)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在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们学习,他们在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过马路时,交警为我们指引,他们在承担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等等。(结合自身实际举例即可得分,如父母照顾我们,老师教育我们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理解题文中的“失去”是指代价,理由从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任甚至处罚等

方面回答;其次,要求学生认识到题文中的“得到”即回报,理由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个角度回答,但我们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回报回答即可。(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老师、父母、交警、医生等为我们承担的责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认识到我们在自觉承担责任的同时,他人也为我们承担着责任,只有人人都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