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aro Siza西扎设计的游泳池

Swimming pool on the beach at Le?a de Palmeira, Portugal

Alvaro Siza, 1959 - 1973

有关游泳池设计规范

1、国际比赛标准规格 (1)池长一般为50m,允许误差+0.03m。在池端可安装触电板调时器,(触电板规格:2.4m×0.9m×0.01m,在两端池壁水面上30cm处安放。浸入水中60cm。板表面色彩鲜明并划有与池壁标志线相同的标志线。)池总长为50m,短池长度为25m,短池总长25m,允许误差+0.02m。 (2)池宽 21m,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要求25m。 (3)水深水深要求≥1.8m。两端池壁自水面上30cm至水下80cm处。可在距水面不超过1.2cm深以内池壁上设休息平台,台面宽10~15cm。 (4)比赛泳道每道2.5m宽,边道另加0.5m,两泳道间有分道线,分道线用浮标线分挂在池壁两端,池壁内设挂线勾,池底和池端壁应设泳道中心线,为深色标志线。 (5)出发台应居中设在每泳道中心线上,台面50cm×50cm。台面临水面前缘应高出水面50~70cm。台面倾向水面不应超过10》,并保证运动员出发时能在前方和两侧抓住台面,出发台上应设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高出水面30~60cm,并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出发台四周应有标明泳道数的号码,号码从出发方向由右至左排列。 (6)游泳池需在两侧壁安装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尝试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游泳池的攀梯应嵌入池内,数量一般4~6个,其位置应不影响裁判工作。 (7)水池池壁必需垂直平整,池底防滑,池面层平整光洁易于清洗。一般池壁贴白色玛赛克,池底贴白色釉面砖,泳道标志线为黑色釉面砖。 (8)游泳池的池岸宽一般出发台端池岸宽≥5m,其余池岸≥3m。正式比赛池,出发台池岸宽≥10m,其他岸宽≥5m。 2、游泳池细部设计 泳道、出发台等设施的细部设计 (1)泳道比赛池两端水平面处应设置嵌入池壁内的挂钩。分道线用白色圆软木、橡皮管或圆木棒制成,直径50-70mm,分道线的两端距池壁5m内全部漆成红色,使运动员到达池端前易于识别。泳道标志线国际标准。 (2)出发台出发台台面尺寸为450mm×450mm,向前倾斜约15》,前沿和池边对齐,台面应作防滑处理。出发台前沿离水面300-750mm,四周应有标明泳道次序的号码。出发台还可装置供仰泳出发用的握手器。 (3)溢水槽溢水槽设在游泳池四周池壁上,以清除浮在水面上的杂物,比赛池可以只在两测设置。槽底要有倾斜坡度,使水流到排水口。溢水槽边缘厚度最好在70mm左右。(4)攀梯及台阶攀梯设在游泳池两侧,不宜突出池壁,数量按池长决定,每隔25m可设一座。也可以用台阶代替攀梯。 (5)水下观察窗在运动员训练用的游泳池,池壁可设置水下观察窗,供教练员观察运动员的水下动作和摄影用。水下观察窗根据条件可设一个或数个。 (6)溢水子 (7)歇脚台 (8)游泳池剖面形式 3、池底、池壁构造 游泳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在地上开挖形成池;另一种是将池放在建筑楼层上。前一种情况池壁受水的侧压力和回填土的侧压力。当池较深,而又是空池时池壁实际上就是挡土墙,而池底承受压力。如果是架空或在楼层,池壁需进行结构设计,实砌(非架空)池壁也应按结构需要处理。池壁的防水层和面层应满足水池的防水和便于清洗的要求。经过研究和实践,池壁一般用条石池壁、毛石混凝土壁或钢筋混凝土池壁为好。池壁和池底防水层,宜柔性层和刚性层同时用。游泳池及跳水池池身池底构造作法。

游泳池设计方案1

游泳池设计方案1 游泳池 循环水处理工艺 一、概述 : 2 泳池循环水处理容积 900M 3 池面积1300M~平均池深0.7M。 游泳池是多人次反复使用的水娱乐场所。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 比赛游泳池、跳水游泳池、训练游泳池和戏水游泳池等。它的设计需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应设有完善的游泳池水净化、消毒设施 , 使其水质达到《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遵守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规定。注:冷水游泳池不做恒温。二、方案设计依据 : 1 、《建筑给排水手册》 2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ECS14:89) 3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GB9667-96) 4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5749—86) 三、工艺流程说明 : ,一, 工艺流程 :

1, 多向阀 2, 砂缸 3, 压力表 4, 循环泵 5, 管道冲洗泵 6, 单向阀 7, 泳池加热器,本项目不用, 8, 投药器 9, 电控柜 10, 布水器 11, 排水格 栅12, “涌泉”给水格栅,本项目不用, 13, “涌泉”给水泵,本项目不用,14, 吸污口 15, 溢水器 16, 岸面排水器 17, 溢水格栅 18, 岸面 19, 池沿 20, 泻水格栅 21, 水箱 22, 电磁阀 23, 水位探头 24) 闸阀 ,二,泳池工艺说明 1 、工艺流程 : 自来水补水絮凝剂 PH 值控制 CL投加 除藻剂 平衡水箱循环水泵高速过滤沙缸 900M3游泳池 冷水游泳池不做恒温 2 、工艺说明 : 拟定工艺为典型的游泳池循环水处理工艺 , 其目的主要是去除水中悬浮杂质 , 消毒灭菌 , 满足卫生要求。正常循环时 , 游泳池水通过回水管流入平衡水箱 , 在平衡水箱后循环泵吸水 管上加入絮凝剂 , 以便通过水泵时能充分与水混合 ; 池水经过毛发过滤器 截留较大颗粒固体杂质、毛发、纤维等 , 以保护水泵和沙缸过滤层不被破坏 ; 出水经循环水泵进入高速过滤砂缸进行微絮凝过滤 , 滤出的洁净水经过投氯消毒装 置杀菌 , 出水经 PH 值调整控制系统调节循环水 PH 值 , 达到标准后进入泳池。游泳池池水循环采用顺流方式 , 在池端头侧壁进水 , 回水采用泳池池底回水方式。不易出现死水区及旋涡区。 工艺中的主要设备为过滤器 , 池水过滤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循环水质。本 工艺采用高速过滤砂缸 , 经国际上大量重大项目实用检验 , 过滤效果完全保证 ,

室外游泳池设计规范

室外游泳池设计规范 一、一般项 1、泳池面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限制,泳池面积宜控制在600-800㎡。其他地区泳池面积宜控制在1000-1200 ㎡。 2、泳池的选址应考虑与会所结合,以便于后期物业管理。同时在会所中设置更衣室及淋浴间(如有条件,则设备房也可设置于会所中)。 3、物业管理泳池的人行流线为:更衣室→淋浴→洗脚池→游泳池 4、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5米;按摩池0.75-0.8米;儿童泳池及嬉水池0.3-0.6米;池深尺寸应在泳池面壁有具体刻度标识。 5、通往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0mm),如更衣室无淋浴需在此处增设淋浴设施。 6、休息平台与泳池边界之间,必须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污水进入泳池。 7、救生台为成品可移动。 8、面积比 成人池:占泳池总面积70%(如设置按摩池,则按摩池占5%) 儿童池:占泳池总面积20% 嬉水池(可选):10% 9、泳池底面尽可能不采用渐进式落差形式(如:由儿童池向成人室缓坡式下沉),不便于后期维护。 10、泳池区要求与非泳池区隔离,不容易攀越,便于独立管理。泳池应远离儿童戏沙池、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 11、设计中应考虑泳池换水的再利用。有条件时,可增设连通管道至园区内水景,将泳池换水循环至水景中使用。 12、儿童泳池设计应避免棱角。 13、儿童泳池选址应考虑靠近泳池入口;避免靠近成人池深水区,如特殊情况下难以实现,则必须设置安全隔离。 1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池底图案应有彩色详细大样及材料色彩选型。 15、管线埋地设计的泳池应设柔性套管,以免因为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检修不便;泳池管线不宜过多,容易造成池壁漏水。 16、管道有明确的流向标识、管道和阀门要设置合理的维修空间、进水管有独立的水表;游泳用电控制箱需安装独立的电表。

游泳馆设计规范

总出人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二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 观众出入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宜设在基地内 应确定建筑功能分区。可分为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贵宾区、场管运营区等。 应考虑残疾人参加的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应满足残疾观众的需求 运动场地界线外围必须按照规则满足缓冲距离、通行宽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裁判和记者工作区域要求、运动场地上空净高尺寸应满足比赛和练习的要求。 应考虑场地运动器械的安装、固定、更换和搬运需求。 场地的对外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其大小应满足人员出入方便、疏散安全和器材运输的要求。 残疾观众席位为千分之二,方便残疾人入席和疏散 观众席有背硬椅:座宽,排距。座椅高度~. 记者席,评论员席。 观众席纵走道间连续座位数目,室内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目应减半。

主席台和包厢宜设单独的出入口。主席台应与其休息室联系方便,并能直接通达比赛场地,与一般观众席之间宜适当分隔。 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下,主席台1%~2%;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上,主席台%~1%; 独立的看台至少应有二个安全出口,且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通向安全出口的纵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经过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设计人流股数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相等 每一安全出口和走道的有效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以下人流时每股宽按计,大于4股人流时每股宽按计; 2) 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 3) 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4) 活动看台的疏散设计应与固定看台同等对待。

游泳池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符合游泳水质、水温、卫生要求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和节约用水,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游泳池和跳水池的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温泉游泳池、冲浪游泳池、医疗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泳设施时,还应遵守有关规定。 第1.0.3条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或规定。 第二章水质和水温 第一节水质 第2.1.1条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1.2条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表2.1.2

注:比赛游泳池池水水质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节水温 第2.2.1条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 一、室内游泳池: 1.比赛游泳池:24~26℃; 2.训练游泳池:25~27℃; 3.跳水游泳池:26~28℃; 4.儿童游泳池:24~29℃。 注:旅馆、学校、俱乐部和别墅内附设的游泳池,其池水温度可按训练游泳池池水温度数值设计。 二、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第2.2.2条室内游泳池设有准备池时,其池水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训练游泳池数值设计。 第三章给水系统 第一节系统选择 第3.1.1条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第3.1.2条当水源充沛时,游泳池可采用直流给水系统,但入池混合后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1.2条的规定。

注:当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 第二节充水和补水 第3.2.1条游泳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和城镇给水条件确定,一般宜采用24h。但最长不宜超过48h。 第3.2.2条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一般可按表3.2.2的数据选用。 游泳池的补充水量表3.2.2 注:如卫生防疫部门有规定时,还应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3.2.3条直流给水系统的游泳池的补充水量,每小时不得小于游泳池水容积的15%。 第3.2.4条游泳池宜采用间接充水和补水的方式,如采用直接补水和充水方式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回流措施。 第3.2.5条补充水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宜与充水管道合并设置; 二、补水管的水流方向,不得与游泳池水流方向相反; 三、宜设置独立的计量装置。 第四章水的循环

露天游泳池设计

由于考虑到是露天的游泳池,相比于一般的室内泳池,室外泳池设计难度会大一些,不仅要参考房屋建筑,还要参考旁边的绿化,再结合地理位置的优越来设计这个泳池。 一、一般项 1、泳池面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限制,泳池面积宜控制在600-800㎡。其他地区泳池面积宜控制在1000-1200 ㎡。 2、泳池的选址应考虑与会所结合,以便于后期物业管理。同时在会所中设置更衣室及淋浴间(如有条件,则设备房也可设置于会所中)。 3、物业管理泳池的人行流线为:更衣室→淋浴→洗脚池→游泳池 4、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5米;按摩池0.75-0.8米;儿童泳池及嬉水池0.3-0.6米;池深尺寸应在泳池面壁有具体刻度标识。 5、通往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0mm),如更衣室无淋浴需在此处增设淋浴设施。 6、休息平台与泳池边界之间,必须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污水进入泳池。 7、救生台为成品可移动。 8、面积比 成人池:占泳池总面积70%(如设置按摩池,则按摩池占5%) 儿童池:占泳池总面积20% 嬉水池(可选):10% 9、泳池底面尽可能不采用渐进式落差形式(如:由儿童池向成人室缓坡式下沉),不便于后期维护。 10、泳池区要求与非泳池区隔离,不容易攀越,便于独立管理。泳池应远离儿童戏沙池、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

11、设计中应考虑泳池换水的再利用。有条件时,可增设连通管道至园区内水景,将泳池换水循环至水景中使用。 12、儿童泳池设计应避免棱角。 13、儿童泳池选址应考虑靠近泳池入口;避免靠近成人池深水区,如特殊情况下难以实现,则必须设置安全隔离。 1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池底图案应有彩色详细大样及材料色彩选型。 15、管线埋地设计的泳池应设柔性套管,以免因为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检修不便;泳池管线不宜过多,容易造成池壁漏水。 16、管道有明确的流向标识、管道和阀门要设置合理的维修空间、进水管有独立的水表;游泳用电控制箱需安装独立的电表。 17、休息平台宽度≥4500mm,考虑摆放休闲设施。 二、选材要求 1、泳池台阶要求台阶材质上使用马赛克,与整体泳池一致。 2、泳池平台要求:材质根据实际设计,色彩要求暖色调为主,与泳池形成对比。 3、泳池收边要求: 1)超高档泳池采用花纹瓷砖或大理石马赛克收边。收边宽度为100mm。 2)中高档泳池采用马赛克纹理收边或花纹瓷砖,体现泳池细节品质。收边宽度为100mm。 4、泳池池底要求:所有的泳池(包括儿童泳池、、按摩池)池底铺装必须采用图案或渐变的形式。图案要求简洁,整体池底融合,切忌对比强烈。 5、物料施工工程质量标准 1)池壁内侧面砖: 保证项目、基本项目符合要求,偏差不得大于: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符合游泳水质、水温、卫生要求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和节约用水,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游泳池和跳水池的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温泉游泳池、冲浪游泳池、医疗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泳设施时,还应遵守有关规定。 第1.0.3条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或规定。 第二章水质和水温 第一节水质 第2.1.1条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1.2条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注:比赛游泳池池水水质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节水温 第2.2.1条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 一、室内游泳池: 1.比赛游泳池:24~26℃; 2.训练游泳池:25~27℃; 3.跳水游泳池:26~28℃; 4.儿童游泳池:24~29℃。 注:旅馆、学校、俱乐部和别墅内附设的游泳池,其池水温度可按训练游泳池池水温度数值设计。 二、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第2.2.2条室内游泳池设有准备池时,其池水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训练游泳池数值设计。 第三章给水系统 第一节系统选择 第3.1.1条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第3.1.2条当水源充沛时,游泳池可采用直流给水系统,但入池混合后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 2.1.2条的规定。 注:当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

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

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 第七章水的加热 第一节热量计算 第7.1.1条游泳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为下列热量的总和: 一、水面蒸发和传导损失的热量; 二、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 三、管道的净化水设备损失的热量; 四、补充水加热需要的热量。 第7.1.2条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按下式计算: Qx=α? у(0.0174vf +0.0229)(Pb-Pq) A(760/B) (7.1.2) 式中 Qx——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 α——热量换算系数,α=4.1868 kJ /kcal; у——与游泳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cal/kg); vf ——游泳池水面上的风速(m/s),一般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游泳池 vf =0.2~0.5 m/s;露天游泳池vf =2~3 m/s; Pb——与游泳池水温相等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 Pq——游泳池的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压力(mmHg); A——游泳池的水表面面积(m2);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 第7.1.3条游泳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应按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的20%计算确定。 第7.1.4条游泳池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b=αqbу(tr- tb)/t (7.1.4) 式中Qb——游泳池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 α——热量换算系数,α=4.1868(kJ /kcal; qb——游泳池每日的补充水量(L); у——水的密度(kg/L); tr——游泳池水的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规定确定; tb——游泳池补充水水温(℃); t——加热时间(h)。 第二节加热方式和加热设备 第7.2.1条游泳池水的加热,可采用间接式加热或直接式加热方式。如采用

游泳池设计方案

顺景蔷薇山庄四期游泳池 循环水处理工艺 设计改造方案 中山市深汛电子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9日 一、概述 : 泳池循环水处理容积560立方,平均池深分别为0.6M,1.3m,游泳池是多人次反复使用的水娱乐场所。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 比赛游泳池、跳水游

泳池、训练游泳池和戏水游泳池等。它的设计需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应设有完善的游泳池水净化、消毒设施 , 使其水质达到《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遵守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规定。注:冷水游泳池不做恒温。 二、方案设计依据 : 1 、《建筑给排水手册》 2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ECS14:89) 3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GB9667-96) 4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5749—86) 游泳池: (1) 泳池有效容积 :Vm==560立方 (2) 循环周期 :T=6hr 五、设备技术说明 (1)、高速过滤砂缸 :采用“意万仕”高速过滤砂缸, 型号:MFV35 流量:30.5M3/H 尺寸:1300*900,过滤面积:0.61m2,介质容量2300KG 数量:4台 高速过滤砂缸过滤速度快 , 采用优质玻璃纤维及聚脂制造,防腐蚀性强 , 无须维修。高速过滤砂缸 , 以高滤速设计 , 这样可以减少所需过滤面积 , 节省设备一次性投资。同时采用高级的石英砂 , 对水的浊度、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相当好。

(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2) 、带毛发过滤超静音循环水泵 :采用“意万仕”功率:2.8HP相数:单相流量:30.5M3/H扬程:9.5-20.5m 电压:220v 频率:50Hz数量:4台。 毛发过滤器与水泵一体化,安装方便,占地省,操作简单;水泵噪音小,耐用性非常好,抗锈抗腐蚀性强,清洁次数少。 (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3)、加药装置 :采用意万仕”型号:CLL-50 数量:3台(分别供消毒液、混凝剂、ph调整剂)功率:45w 电压:220v 投药量4.6加仑/小计量准确,体积小,加药方便。 (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标准游泳池设计要求

标准游泳池设计要求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标准游泳池设计要求1、国际比赛标准规格 (1)池长一般为50m,允许误差+。在池端可安装触电板调时器,(触电板规格:××,在两端池壁水面上30cm处安放。浸入水中60cm。板表面色彩鲜明并划有与池壁标志线相同的标志线。)池总长为50m,短池长度为25m,短池总长 25m,允许误差+。 (2)池宽 21m,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要求25m。 (3)水深水深要求≥。两端池壁自水面上30cm至水下80cm处。可在距水面不超过深以内池壁上设休息平台,台面宽10~15cm。 (4)比赛泳道每道宽,边道另加,两泳道间有分道线,分道线用浮标线分挂在池壁两端,池壁内设挂线勾,池底和池端壁应设泳道中心线,为深色标志线。 (5)出发台应居中设在每泳道中心线上,台面50cm×50cm。台面临水面前缘应高出水面50~70cm。台面倾向水面不应超过10》,并保证运动员出发时能在前方和两侧抓住台面,出发台上应设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高出水面30~60cm,并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出发台四周应有标明泳道数的号码,号码从出发方向由右至左排列。 (6)游泳池需在两侧壁安装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尝试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游泳池的攀梯应嵌入池内,数量一般4~6个,其位置应不影响裁判工作。(7)水池池壁必需垂直平整,池底防滑,池面层平整光洁易于清洗。一般池壁贴白色玛赛克,池底贴白色釉面砖,泳道标志线为黑色釉面砖。 (8)游泳池的池岸宽一般出发台端池岸宽≥5m,其余池岸≥3m。正式比赛池,出发台池岸宽≥10m,其他岸宽≥5m。

【通用】游泳馆音响系统设计方案.doc

音响扩声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章、扩声系统设计概述 江西省南昌市昌南体育中心游泳馆专业音响扩声系,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文化综合水平具有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 设计方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多次现场实地考察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综合考虑业主各方面的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提出了以当今世界先进的数字音频控制系统为控制中心的现代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此套音响扩声系统具备以下使用功能: 1.满足各类的本场地扩声要求; 本方案将结合电声技术设计的理念,以客观而完善的设计全面满足功能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理念到设计、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

第二章、扩声系统总体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和声场的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案。综合各方面的经验,我们确定活动中心的基本设计理念如下:第一、服务于“声音艺术”的扩声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声音重放和还原。 基于对人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如何在观演建筑中让所有观众能获得“自然”、“真实”、“优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研究者与设计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正是我们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设计中,充分使用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艺术享受。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让系统管理和控制变得更“精确”与“简单”,彰显“人性化”设计。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因此,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 第三、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配置,要兼顾厅堂专业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在满足观众对艺术表现品质、管理操作者对系统的操控要求的同时,从比赛大厅将来的使用出发,对系统的构成、产品的选型配置均应体现出对多种用途的适应性。 二、设计原则 本活动中心是“一专多用”的专业多功能应用场所,我公司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技术的先进性 首先,由于本项目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决定了系统应该采用专业领域先进的、成熟的科学技术,主要设备应采用具有当今技术领先水平的、成熟的及国际著名品牌的先进产品,保证系统的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先进性。 2)功能的实用性 其次,在方案设计和设备的选择上,应注重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一切从业主的要求出发,一切为业主的利益着想。先进的技术应当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

泳池设计规范

泳池设计规范 (1)游泳池 人工建造的,供人们在水中以规定的各种姿势划水前进或进行活动的水池公共泳池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尺寸及水深宜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2池宽按2.0~2.2m的倍数设计。池长应采用50m或25m;3一座池内应分设浅水区(水深1.0~1.4m)和深水区(水深大于1.4m),分界处应有明显的标志。流水池水深不大于1.2m;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m;成人滑梯水池水深为0.8~0.9m;儿童滑梯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幼儿涉水池水深为0.25~0.3m;特殊形式的水滑梯(如上抛式)水池水深不大于1.5 m;戏水池水深不大于0.8 m应采用池岸溢流式溢水方式。应有必要的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器材库、办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辅助设施 (2)按摩池 人工制造或建造的,利用注入空气且有一定压力的喷射水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的水池。使用人数较多的水上游乐场所和游泳池等处的按摩池,宜设计土建型公共按摩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子平面形状,根据设置地点的情况,可设计成不规则几何形状;2当与非竞赛游泳池合建在一起时,功能分区应互不影响。池岸应高出水面和地面。池岸周围地面应设带格栅板的排水沟;3水力按摩座位、气泡按摩座位和气泡按摩躺位等不同功能按摩,应沿池边分区设置;4座位数量应按使用人数确定;5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2m,按摩座位水深不得超过0.70m;6当水深超过1.0m时,每15m池长应设扶手一个。池子出入处水深超过0.6m时,应设进出池子的台阶和扶手。水力按摩池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成品型按摩池宜采用单水流给水系统;2非成品公共按摩池,宜采用双水流给水系统;3水力按摩喷嘴的供水压力宜采用50~120kPa按摩池双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水循环过滤系统的水泵容量,应按池子给水口数量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池水循环流量。池水循环净化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玻璃钢石英砂压力过滤器;2)宜采用臭氧与氯相结合的消毒方式;3)宜采用电加热热水器,以保证给水与回水的温差不超过0.25℃;4)池水宜采用池底给水、池壁回水的逆流式循环水系统。给水口与回水口的位置应保证池水循环均匀;5)宜设置均衡水池;6)池岸内壁设撇沫器,其管道系统应接至均衡水池;7)消毒加药泵应与循环水泵联锁;8)消毒剂溶液应投加在加热器之后的管道内。2水力按摩系统水泵的容量,应根据按摩喷头的数量计算确定。3水力按摩喷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力按摩喷头不宜相对布置;2)水力按摩喷头的给水系统应采用环状管道;3)回水管的流速不得大于1.8m/s,给水管的流速不得大于3.0m/s。气泡休闲池和水力按摩池空气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风泵的容量应根据池内设置喷气嘴的数量和气床所带孔数计算确定;2送入池内的空气应洁净,不得送入被污染的空气;按摩喷嘴延池壁设置间距宜为0.7~1m.喷嘴哎池壁上的位置宜高出座位0.2m.其进气口应高出池内水面200mm以上 (3)戏水池 人工建造的,具有较高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玩水娱乐水池。戏水池的表面构造应圆滑,不得出现有棱角的突出物。池底应基本水平;池子应设上岸、下池的踏步;池边应设练习浮水的扶杆。戏水池的水深:儿童游泳池应为0.6m,幼儿戏水池宜为0.3~0.4m,两部分合建在一起时应采用栏杆分隔开;成人戏水池应为1.0m。池内宜附设必要的水滑梯、水伞、水磨菇等戏水设施。当设有水滑梯时,应设置滑梯润滑用水的装置。 (4)直流式给水系统 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流,按设计流量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然后将使用过

标准游泳池设计要求

标准游泳池设计要求 1、国际比赛标准规格 (1)池长一般为50m,允许误差+0.03m。在池端可安装触电板调时器,(触电板规格:2.4m×0.9m×0.01m,在两端池壁水面上30cm处安放。浸入水中60cm。板表面色彩鲜明并划有与池壁标志线相同的标志线。)池总长为50m,短池长度为25m,短池总长25m,允许误差+0.02m。 (2)池宽21m,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要求25m。 (3)水深水深要求≥1.8m。两端池壁自水面上30cm至水下80cm处。可在距水面不超过1.2cm深以内池壁上设休息平台,台面宽10~15cm。 (4)比赛泳道每道2.5m宽,边道另加0.5m,两泳道间有分道线,分道线用浮标线分挂在池壁两端,池壁内设挂线勾,池底和池端壁应设泳道中心线,为深色标志线。(5)出发台应居中设在每泳道中心线上,台面50cm×50cm。台面临水面前缘应高出水面50~70cm。台面倾向水面不应超过10》,并保证运动员出发时能在前方和两侧抓住台面,出发台上应设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高出水面30~60cm,并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出发台四周应有标明泳道数的号码,号码从出发方向由右至左排列。(6)游泳池需在两侧壁安装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尝试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游泳池的攀梯应嵌入池内,数量一般4~6个,其位置应不影响裁判工作。 (7)水池池壁必需垂直平整,池底防滑,池面层平整光洁易于清洗。一般池壁贴白色玛赛克,池底贴白色釉面砖,泳道标志线为黑色釉面砖。 (8)游泳池的池岸宽一般出发台端池岸宽≥5m,其余池岸≥3m。正式比赛池,出发台池岸宽≥10m,其他岸宽≥5m。 2、游泳池细部设计 泳道、出发台等设施的细部设计

泳池设计与施工

总的来说,游泳池建设标准尺寸为长25m,宽11m,深1.6m,容积440m3。本标准为相对标准尺寸。但如果你设计一个纯家庭使用的游泳池,我们可以随意改变游泳池的大小。无需完全按照游泳池施工池的标准尺寸设置。但总的深度是一样的。如果深度改变了,游泳池的意义就会减少。改变大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让我们在家里有一个室外游泳池。 游泳池(馆)规划设计与建造 1.游泳池设计主要标准 1.1循环过滤系统 任何一个游泳池都必须具有的循环过滤系统,根据相关标准,过滤系统最为关键的是循环周期,投资方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达到国家标准内,可缩短循环周期,提高水体质量标准,具体循环周期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1.2循环过滤模式 泳池循环方式有:顺流模式、逆流模式、混流模式 游泳池采用什么样的循环模式,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投资方的具体要求,在三种循环模式中,以混流模式的效果最好。 1.3加温恒温系统 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一般定为27℃。池水的加热分两部分:初次充水及补水加热、循环水加热。依据锅炉房提供65℃的热水条件,初次充水及补水加热方式为采用冷、热水混合器直接加热,所需冷热水量计算如下:初次充水时间一般按24h~48h计循环水加热方式为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加热,热媒仍为65℃热水,由于泳池一般采用UPVC材质管路,为避免热

水损坏主管,一次热媒需要有自动控制系统,与过滤系统互锁。 1.4消毒系统 目前泳池消毒系统多种多样,但常规常用的一般有:臭氧消毒、氯消毒、紫外线消毒。 1.4.1臭氧消毒简介 臭氧消毒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理想,最彻底,最安全的消毒方式,由于臭氧在消毒过程中最终又转化为氧气,固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也没有任何的影响,是目前最环保的消毒设备,臭氧消毒设备在设备运行中有能耗低,维护简单的优点,其缺点也同样突出,目前臭氧的主要部件只能进口,其成本也具高不下,使得采用臭氧消毒设备时初期投入成本最高。 1.4.2氯消毒简介 氯消毒是国内最常见的消毒模式,也是卫生部门对泳池水质检测的评价标准,对于安装了臭氧消毒的公共商业游泳池,您还需要投加一定的氯,使水体中的有效含氯量达到卫生部门的检测标准。 2.游泳池设计的技术参数 2.1分类[按使用性质分] 2.1.1比赛游泳池 其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游泳联合会颁布的《游泳比赛规则》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该类游泳池兼作水球和花样游泳比赛之用,在不进行比赛的期间,可用于训练和对社会游泳者开放。 2.1.2训练游泳池

室内游泳池恒温方案设计

室内游泳池热泵方案 1.1客户基本情况 我公司通过前期对贵公司沟通,根据贵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及现场情况分析: 热水现况: 贵公司室内游泳池:约365平方*1.6M=584立方,按26~28℃恒温,参考“室内泳池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一)耗热量的计算: 1、游泳初次加热时间:(24H~48H) Q初=V×1000×(T1-T2)/T /860 其中:v—池水总容积 T1—池水温度水温28℃ T2—广州自来水冬季温度10℃ T—加热时间 带入计算Q初=584×1000×(28-10)/30 /860 = 407kw 584×1000×(28-10)/(400KW×860) = 30H 2、水面蒸发损失的热量: Q1=1.163υ(0.0174υf+0.0229)(Pb-Pq)F*760/B kW (7.12.) 其中:Q1—池面蒸发损失热量kW v—与池水温度相等时,水的蒸发汽化潜热(kal/kg)此值查581.4 vf—池水面上风速:取风速0.5m/s Pb—与池水温度相等时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 Pq—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mmHg F—池水表面积365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 根据广州气象参数,查焓湿图,数据如下: vf=0.5m/s, Pb=28.3mmHg Pq=15.6mmHg ;υ=581.4(kal/kg) B=744225 mmHg 带入计算:Q1=1.163*581.4(0.0174*0.5+0.0229)(28.3-15.6)*365*760/744225= 101kw 3、池底和池壁损失的热量、水面传导损失的热量管道和设备损失的热量应按游泳池水表面蒸 发损失的热量的20%计算确定: Q2 =Q1×20% 带入计算:Q2 =Q1×20%=101kw×20%=20.2kW 4、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 Q3=αγqb(ts-tb)/t kJ/h 其中:Qb-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综述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前言 从50年代开始,游泳池在我国已有建设,近年来迅速发展,从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科学研究和设备制造等各方面均已积累和取得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为满足设计需要,本规范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反复征求有关专家和单位意见,经过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现批准《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14:89,并推荐给有关工程建设设计单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上海市广东路17号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邮政编码:20000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1989年12月26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符合游泳水质、水温、卫生要求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和节约用水,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游泳池和跳水池的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温泉游泳池、冲浪游泳池、医疗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泳设施时,还应遵守有关规定。 第1.0.3条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或规定。 第一节水质 第2.1.1条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1.2条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表2.1.2

注:比赛游泳池池水水质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节水温 第2.2.1条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 一、室内游泳池: 1.比赛游泳池:24~26℃; 2.训练游泳池:25~27℃; 3.跳水游泳池:26~28℃; 4.儿童游泳池:24~29℃。 注:旅馆、学校、俱乐部和别墅内附设的游泳池,其池水温度可按训练游泳池池水温度数值设计。 二、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第2.2.2条室内游泳池设有准备池时,其池水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训练游泳池数值设计。第三章给水系统 第一节系统选择 第3.1.1条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第3.1.2条当水源充沛时,游泳池可采用直流给水系统,但入池混合后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1.2条的规定。 注:当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 第二节充水和补水 第3.2.1条游泳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和城镇给水条件确定,一般宜采用24h。但最长不宜超过48h。 第3.2.2条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一般可按表3.2.2的数据选用。 游泳池的补充水量表3.2.2

泳池设计方案

泳池水处理设计方案—广盛行 网址: APP:净水 电话: 一、泳池水处理: 根据《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 的规定,游泳池水净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泳池水过滤,泳池水消毒,泳池水加热,泳池水循环系统管道的设计等设备选型及系统设计方案等内容组合。 其中泳池水过滤设备是水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过滤设备的节能高效,科学合理决定水质的优劣,根据我公司的多年实践及对系统设备的配置,形成了较优化的设备选型方案,现对我公司(广盛行)泳池系统方案已选型表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以作为设计及选型依据。 二.过滤设备为我公司开发的全自动高效节能曝气滤机,对水处理量为Q=20-50m3/h,采用全自动单罐曝气滤机,对处理流量为Q=70-600m3/h,采用四个罐组合的全自动高效曝气滤机,材质为PP板,采用塑料自动焊接设备,工厂定型生产而成,为广盛行的专利设备,专利号为:ZL 2013 2 0195218.8,本专利设备的特点为:过滤方式采用国际先进的反粒度过滤技术,过滤效率高,纳污量大,能达到23KG/m3的纳污量,出水浊度可≤1.0NTU;反冲洗强度高,可达21L/S.m2;滤料冲洗彻底,在额定年限内滤料永不板结。 三、高效曝气滤机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整套设备和系统,全自动化运行,反冲洗采用虹吸原理,由水位及电 磁阀双重控制,安全系数高,冲洗控制简单,灵活,防止单纯靠水位控制,想冲洗时虹吸难形成,即使虹吸形成了,由于各种原因,虹吸断不了,造成满池水被抽干的情况,所以我公司的设备是总结了很多公司的失败经验,按全新的理念设计的,实践证明,非常安全可靠,操作灵活。 ◆结构合理:设备结构紧凑,管路简化,节省占地空间,安装方便。 ◆高效:过滤速度达到35m/h,出水溶解氧达8.0mg/l。出水水质高洁透明,活化,鲜化。 ◆耐用可靠:滤机为U-PVC制造而成,寿命可达40年左右。滤料强度高,且 反冲洗强度高,冲洗彻底,永不板结,不需更换滤料。

室外游泳池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室外泳池循环流量计算书: 1、泳池专业循环水泵的设计 项目参数循环水泵选型计算 室外泳池尺寸面积:900㎡ 容积:1650m3 1.拟采用循环水泵参数 H=15M ,Q=70m3/h ,N=6.7 KW 2.拟选用水泵数量 245.6m3/h÷70m3/h.台≈4台 3.结论 采用4台9HP(H=15M,Q=70m3/h )水泵能 够满足室外泳池循环处理流量要求。 循环周期6h/次 循环流量275m3/h 给水流速2m/s 2、室外泳池过滤系统的确定: 项目参数过滤器选型计算 室外泳池尺寸 面积:900㎡容 积:1650m3 1. 拟采用硅藻土过滤器参数 DE1200:选用硅藻土滤料,滤速≤5m/h,取值5m/h, 过滤面积20.5m2, 过滤流量102.5m3/h.台 2. 拟选用硅藻土过滤器 275m3/h÷102.5m3/h.台≈3台 3. 结论 采用3台DE-1200硅藻土过滤器能够满足室外泳池池循环处理流量要求。 循环周期6h/次 循环流量275m3/h 滤速5m/h

3、室外泳池消毒系统计算 项目参数投药系统选型计算 泳池尺寸 面积:900㎡容 积:1650m3 1.消毒剂采用次氯酸纳溶液,药剂有效成分20%,设计投加率3mg/L,投加浓度10%,次氯酸钠投加总量为: (275m3/h×3 mg/L)/ (15%×1 Kg/L×20%)/1000 =27.5L/h 2. PH值调整剂采用Na2CO3和HCL溶液:Na2CO3溶液投加浓度10%,设计投加率3mg/L;HCL溶液投加浓度3%,设计投加率2mg/L; Na2CO3投加量为:275m3/h×3 mg/L) /(10%×1Kg/L)=7.4L/h HCL投加量为:(275m3/h×2 mg/L) /(3%×1 Kg/L)=16.4L/h 3. 选最大投药药量30L/h混凝剂计量泵1台、次氯酸纳计量泵1台、PH调整剂计量泵1台。 循环周期6h/次 循环流量275m3/h 二、室内恒温泳池循环流量计算书: 1、泳池专业循环水泵的设计 循环泵选型: 项目参数循环水泵选型计算 室内泳池尺寸面积:200㎡ 容积:320m3 1.拟采用循环水泵参数 H=15M ,Q=32m3/h ,N=3.4KW 2.拟选用水泵数量 64m3/h÷32m3/h.台≈2台 3.结论 采用3台3.4KW(H=15M,Q=32m3/h )水泵, 两用一备,能够满足室外泳池循环处理流量 要求。 循环周期6h/次循环流量64m3/h 给水流速2m/s

游泳池过滤与恒温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游泳池过滤与恒温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八 、前 现阶段我国高档住宅小区和星级酒店的建设,游泳池(馆)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用水,保证泳池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证游泳爱好者的身心健康,设置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已被列入游泳池(馆)建设的必备项目。我公司本着投资少、保质量、讲信誉的原则,设计了游泳池水处理工艺。水质达到国家颁布的《游泳池场所卫生标准》。 我国过去游泳池循环水设备一般采用国产钢制过滤器,设备体积大、设计流量小、占地面积大、防腐性能差、成本高、进出水管采用钢管、因加氯腐蚀生锈,池水被锈水污染,反冲洗时间长,浪费水源。 由于以上缺点,为此我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

二、工程概况 技术文件完全按业主要求编制,重点体现了以下几点技术要求: 1、本游泳池的数量、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 本游泳池为非标准室恒温游泳池。 2、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工艺和设备材料的要求: 2.1 、循环方式: 池水均采用逆流式循环布水方式,全部循环水量由池壁送入池中,由游泳池周边或两侧边的上缘溢流回水的方式。池水初次给水、补水均采用市政自来水,补水可利用均衡池的液位控制进行自动补水。 2.2 、循环水泵 2.2.1 、循环水泵采用澳洲“雷达”牌产品。 2.2.2 、循环水泵为共轴式端离心泵,涡型石墨壳体、不锈钢轴、机械密封,转速为1450rpm。 2.2.3 、水泵的流量不得小于池水净化循环流量,水泵的扬程不得小于用水设施的几何高度和管道(管件、阀门、毛发聚集器等)、设备(过滤器等)、附配件(给水口、回水口)等水头损失流出水头之和。 2.2.4 、循环水泵设3台水泵,3台同时运行。 2.2.5 、循环水泵设在地下室,成自灌式。 2.2.6 、循环水泵的进水前端均配置毛发聚集器,进出口两端均设有阀门控制和隔震 软接头,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压力表和缓闭式静音止回阀 2.3 、过滤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