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项目是“八大经济区”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是破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总开关、总钥匙,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市经过几年的产业项目建设既增强产业的集聚度、丰厚度,又培植了财源税源,增强经济发展内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掌握全市xx—xx年产业项目(总投资 3000万元以上,下同)建设情况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加快推进今后产业项目建设,我们联系有关项目主管单位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对各地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新上项目与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攻坚,一批事关长远、牵动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推进,进一步夯实了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四年来,全市共实施产业项目 185项,总投资5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其中,建成投产及具备投产条件项目74项,占全部项目的39.8%,完成投资1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7.4%;在建项目103项,完成投资178.6亿元;没有建成而无法继续实施的项目8项,完成投资7.3亿元。

二、产业项目建设成效

四年来,全市建成投产(含部分建成投产,下同)产业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5.7亿元,利润14.2亿元,税金10.3亿元,新增就业9148人。其中投产达效项目31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7.9亿元,利润12.3亿元,税金9.3亿元,新增就业5382人。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有效积攒了“五大产业”发展后劲。农林基础产业,中兴牧业、爱俐华精制糖、宜品乳业、雨润食品加工、盛辉林板等项目加快建设及建成投产,为构建具有黑河特色的绿色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奠定基础。矿产支柱产业,多宝山铜矿(一期)、争光岩金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建成投产及加快建设,矿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大沾河森林公园等项目部分建成投产,进一步凸显了全市文化旅游名城的独特魅力。外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利源达挂车出口制造、中俄黄金子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和投入运营,油品储运项目前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为延伸跨境产业链条,推动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电气风电设备制造、天华风电、龙源风能发电场、聚乙烯管材、小江生物制药等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建设,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上下游配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了产业基础。

三、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四年来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项目投产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建成投产率较高,达到40%以上的有XX市63.6%、XX县54.5%、XX县51.2%、风景区50%、合作区45.5%、XX市42.6%。但投产达效率方面,XX市59.4%、XX县57.1%、XX县36.4%,其他县(市、区)无建成投产并达效的项目。

二是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与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衔接不够紧密。按照__xx年批准的XX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近两年新招商项目拟建选址在现有土地利用规划中并未体现,致使部分招商项目的建设用地需要重新调整用地规划,但规划调整程序复杂、时间长,导致部分县(市、区)出现用地指标限制瓶颈,一些项目推进缓慢甚至搁浅。比如嫩江象屿物流项目需用地157公顷,因拟建地点不在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区内,也就没有建设用地指标,无法正常开工建设;黑河(孙吴)健康产业园部分用地不在土地利用规划区内,规划调整审批难度大,用地指标紧张,目前无法落实水苏糖加工、中兴牧业乳制品加工等项目建设用地,影响了项目快速推进,对后续的招商引资也带来一定影响。

三是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一些项目受市场营销、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虽建成投产但无法达产并实现预期经济效益。比如,宝泉啤酒、北大荒矿泉水、五大连池矿泉水等项目缺少有效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渠道,产品销量低,未达产,没有实现预期效益;宇翔塑料编织项目受水泥行业低迷(所用包装袋减少),粮食储运方式改变(直接用车辆运输,不使用编织袋)等市场因素影响,该项目无法继续实施;宏福温都水城项目受旅游人数少、入住率低影响,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弱,产品仅为初级加工,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无法打入市场,导致个别项目建成但却关闭。比如,嫩江北泰铜制品项目,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前景不好,投资商已经撤离。

四是产业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繁琐、周期长。项目从工商注册到开工建设办理相关手续所需时间长,影响工程有效施工期。有的项目开工建设所需手续达 22项,最快3个多月才能办理完成。矿产项目在国家、省级层面办理土地、矿权、核准等审批手续,程序复杂,要件多、评审多,办理周期更长。比如,翠宏山铁多金属矿采矿证办理需提供的各种文本材料约30个,历时3年多;宝发煤矿在省国土厅办理征地手续的时间为1年;争光岩金矿、大青山岩金矿、上马厂岩金矿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因占地、矿权、环评、安评等相关支持性文件审批环节多,影响了项目加快推进。受省资源换产业政策影响,一些矿产项目推进缓慢。比如,嫩江铜山铜矿项目,取得采矿许可证已经

近两年,但由于要求建设的铜冶炼项目效益不好,没有客商投资,省发改委就不予核准铜山铜矿项目,致使该项目推进停顿;受此政策影响,多宝山铜矿二期项目的前期推进也比较缓慢。

五是上级部门审批权限下放不同步、不配套。比如,根据省林业厅的要求,黑河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入园项目在办理林地占用许可上,需要提交省发改委立项批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审批权限归属的有关规定,非限制类的项目由所在地发改部门立项即可。由此导致省直部门间在相关审批手续办理方面的不协调、不一致,影响了林地手续报批工作的正常推进。再比如争光岩金矿的核准权限已下放到省发改委,但环评等手续还需在国家层面办理。

六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同程度滞后,功能不够完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比如,五大连池风景区矿泉产业基地,园区配套的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为企业自行建设;瑷珲对俄进出口加工园,中兴饲料项目的供水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七是项目谋划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市政府为加强项目招商和谋划工作,在市直9个部门设立了招商科室,并具有项目谋划职能,但各部门、各县(市、区)对项目谋划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县(市、区)

项目谋划机构不完善、谋划力量薄弱。除XX县、合作区设立了专门

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外,其它县(市、区) 和市直有关部门都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市、区)的项目谋划机构由于编制少,基本都是名义上成立的,目前都在和项目办合署办公,人员混岗,没有专业人员集中精力研究项目谋划,导致运行不够顺畅,上下脱节。同时谋划储备项目老、旧、小的多,精、新、大的项目少,概念性的项目多,可操作的项目少。在市政府支持下,市发改委成立了项目生成研究中心,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加大了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的研究谋划,成效初显。

四、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结合目前和近几年项目建设实际,修改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现行《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促进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实施。目前该项工作已启动,各地、各部门应认真梳理和预测,提出修改意见,积极配合市国土部门尽快完成《规划》修改工作,保障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二是建议减少审批环节和事项,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省、国家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尽快完成项目审批事项。

三是建议加大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用市场化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采取园区自主开发、引资开发、引进主体开发等模式,加快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吸纳和承载能力。

四是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全市区位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延伸,突出特色和品牌,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快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体系,力争更多大项目入驻全市产业园区。

五是建议督促各县(市、区)继续完善项目谋划生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促进项目谋划由增加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为全市项目建设、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和保障。

六是建议各地、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在项目落地、审批手续办理、配套服务、要素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出实效,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

构元镇位于XX县城东部,距XX县城14公里,地处汉江北岸,境内交通便捷,316国道贯通东西。东与关口镇相连,南与棕溪镇一水相邻,西接城关镇,北与白柳、双河镇接壤,镇域总面积161.5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920米,平均气温15℃,

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镇内辖7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3397户,11959人,均为汉族居民,耕地总面积18634亩,森林覆盖率达 68%,xx年人均纯收入9729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我镇虽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但从现代农业生产来看,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耕地为陡坡地,水田旱地仅占1.8万亩耕地的30%左右,土地抗旱保土和生长能力差,水利设施不到位,存在靠天吃饭的现状。加之我镇山大人稀,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镇入村公路虽然覆盖了100%,但到组路未硬化路况条件差,许多地方无法正常通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运输出来,严重制约了我镇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科技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当前农业产业虽然在向园区化、科技型、现代化产业方向发展,但由于

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劳动者素质较低及技术服务体制不健全,新型科学化耕作很难代替传统耕作手段,有机无公害促产增产方法很难替代化肥农药极端增产方式,修田造地以土养地的优良传统无法战胜急功近利人为降低土地地力的行为,导致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仍无法摆脱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之目前我镇产业发展正处于升级转型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部分农户思想相对保守,创新能力差,进入市场的主动性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群众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实施连片种植和规模养殖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对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同时小农思想观念强烈,缺乏诚信经营理念,一些食用性农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超标使用化肥、农药,非法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质,直接降低产品内在质量,转基因技术的无序利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阻碍了产业健康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农业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