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的量筒中冷却到常温时,记录残留物的体积,读出量筒中总馏出物体积,准确至0.1ml。

二、馏程测定的影响因素

1、蒸馏速度对馏出温度的影响

测定馏程要严格控制加热速度,不然将对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石油产品馏程的测定是条件试验,根据蒸馏油品馏分轻重的不同,所规定的加热速度也不同。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加热速度过快,会产生大量气体,来不及从蒸馏瓶支管逸出时,瓶中的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读出的温度并不是在外界大气压下试样沸腾的温度,往往要比正常蒸馏温度偏高一些。若加热速度始终过快,最后还会出现过热现象,使干点提高而不易测准。当加热速度过慢时,则各馏出温度都偏低。

正确选用石棉垫,是控制蒸馏速度的关键。不同孔径的石棉垫是根据油品的轻重及蒸馏时所需热量的多少,保证必要的加热面以达到规定的蒸馏速度,可保证蒸馏瓶最后的油面高于加热面,以防过热。

2、温度计的安装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馏程测定法对温度计的安装位置作了规定。因为如果温度计插高了,会因瓶颈的蒸气分子少及受冷空气的影响,使馏出温度偏低;如果温度计插低了,则因高沸点蒸气或因跳溅液滴溅在水银球上而使馏出温度偏高;温度计插歪了,由于瓶壁与瓶轴心有一定温差,使馏出温度偏低。

3、大气压力对馏出温度的影响

大气压力对油品的气化有很大影响,油品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在测定馏程时,对同一油品若在不同大气压下进行测定,则所测得结果也不同。因此,对馏程测定规定在一定大气压下馏出温度不进行修正,而高于或低于规定大气压力范围时则必须进行修正。

此外,影响馏程测定的影响因素还有试油中是否含有水量、冷凝器中冷却剂温度的调节等等,将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测定法规定的条件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方法 1.试验方法概要: 1.1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物中,在使用玻璃指示电极和甘汞电极的电位滴定仪上,用KOH异丙醇溶液滴定。用电位计读数,分别和手动、自动滴定所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作图,以曲线的突跃点作为滴定终点,当所得的曲线无明显突跃点时,终点为碱性水溶液和酸性缓冲溶液在电位计上相应的电位 值读数。 2用途及重要性 2.1新的或使用后的油品,由于氧化生成的加成和分解产物,含有酸或碱性组分。本方法可以测定其相对变化。总酸值是在油品一直处于测定条件下这些酸性物质的总值。该酸值可用于控制润滑油质量,有时也可用于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计量。但作为润滑油报废指标仍是经验值。 2.2由于氧化产物会引起酸值的增长,同时又引起有机酸的腐蚀性变化,所以本方法不能用于预测在使用过程中油的腐蚀性。酸值与油品腐蚀金属的程度两者之间无一定关系。 3仪器设备 3.1手动滴定装置: 3.1.1仪表,伏特计或电位计,当电位计与3.1.2和3.1.3中所述电极一同使用时,并且当电阻范围在0.2~20MQ时,电位计的精度为±0.005V,灵敏度为±0.002V,测量范围是±0.5V。仪表应远离杂散电场,以免因为一些接触使仪表的读数产生永久性的变化。这些接触包括与接地导线,与暴露在外的玻璃电极表面,玻璃电极导线,滴定台,或仪表的接触。 3.1.2感应电极,标准PH,适合非水滴定。 3.1.3指示电极,银/氯化银(Ag/ AgCl)指示电极,填充1M-3MLiCl乙醇溶液。 3.1.3.1复合电极-感应电极可能有和Ag/ AgCl指示电极相同的电极体,为仅有的一个电极的保养和工作提供便利。复合电极应该有一个套筒连接在指示部件,而且应该使用惰性乙醇电解液,例如1M-3MLiCl的乙醇溶液。这些复合电极应该有比双电极系统一样或更好的灵敏度。它们应该具有可移动套筒方便补充电解液。 注4-第三电极,例如铂电极,可能用于在这种系统里增加电极的稳定性。 3.1.4可变速的机械搅拌器,合适类型,装有推进型搅拌桨。搅拌桨的速率应该满足产生有力的搅动,没有溶液溅出和搅动空气入溶液。半径为6mm的叶轮,安装角度在30~45°是最合适的。磁力搅拌器也可满足要求。 3.1. 4.1如果电力搅拌装置被使用,则应该正确接电和接地,从而避免在滴定过程中,由于连结和断开电源而引起的永久性的电位变化。 3.1.5滴管,容量10ml,可以0.05ml的滴加量滴定,精度士0.02ml(图1,E),滴定管要有玻璃活塞和一个超出活塞100到130mm的滴定尖,装氢氧化钾的滴定管应该有装有碳酸钙或其他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 3.1.6滴定杯,容量为250ml,用硼硅酸盐玻璃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造。 3.1.7滴定台,支撑电极,搅拌器和滴定管。 注5-移动滴定杯不会干扰电极和搅拌浆的装置是理想的。 3.2自动滴定装置 3.2.1自动滴定系统应该能完成方法中描述的必要分析。自动滴定系统至少要满足3.1的技术参数和特性。 3.2.2使用动态滴定模式。在滴定过程中,加液的速度和体积应该按照系统改变的速率。推

水或土壤中油的检测方法

水或土壤中油检测方法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4000多种水/土壤分析仪。InfraCal2水中油分析仪可快速、准确地测量TOG(总油脂)、FOG( 动植物油脂)和TPH(总石油烃类物质)在过程水、工业废水和土壤中的含量。InfraCal2型分析仪已成石化行业的标准仪器,用来确保过程水、钻井岩屑或土壤中含油量低于规定限值。 InfraCal2型分析仪特点 ?检测速度快,15分钟之内出检测结果; ?可进行亚ppm级测量; ?坚固耐用、便携、简单易用; ?内部数据存储; ?数据可通过USB导出; ?多校准曲线。 InfraCal 2 水/土壤中油分析仪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 1.采出水的含油量 随着近海油井的开采,污水处理系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水的含油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定期进行检测是很重要的。红外分析用于近海石油的检测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红外分析是一种公认的含油量测定方法,因为它最不受采出水成分变化的影响。EPA 413.2和418.1是一种用红外检测油和油脂的方法,使用氟利昂从废水中提取烃类物质。EPA 1664,采用己烷作为萃取溶剂和重量分析法,目前,重量分析法已经取代了氟利昂方法,成为检测油和油脂的标准方法。但是,重量分析法需要熟练的实验室技术员,费用昂贵,花费时间长,并且要对设备进行处理。InfraCal 2红外分析仪是检测石油、油脂和石油烃的标准仪器,因其检测结果与EPA 1664完全一致而出名。 InfraCal 2分析仪在15分钟内给出检测结果,并以在离岸环境中的坚固耐用而闻名。 2.检测废水中的FOG(脂肪、油、油脂) InfraCal 2分析仪是用于废水处理和公共用水处理厂的红外分析仪。InfraCal 2分析仪操作简单,可以帮助用户监测废水中的FOG含量,从而避免因污染招致的罚款或处罚。在大多数情况下,废水处理厂需要等待数天甚至数周后才能获得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现在,使用InfraCal 2,只需要15分钟就能得到结果。 InfraCal 2分析仪结构紧凑、重量轻、电池供电,使它成为现场分析的理想工具。它利用了烃类(比如油和油脂)可以通过适当的溶剂或者提取步骤从废水或土壤中提取出来这一特性。 3.用于检测修复土壤中的TPH InfraCal 2分析仪可用于修复现场(比如地下储罐泄露、压裂水蓄水池、废水蒸发池、溢油)检测土壤中的TPH。在等待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可以不用让昂贵的土壤修复设备闲置。只需不到15分钟的时间,几个简单的步骤(非技术人员也可操作),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依据GB 510-83 一、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准备工作 1、含水试样实验前需要脱水,(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食盐层的制备时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2、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3、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三、实验步骤 1、从50±1℃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壁要要处处距离相

等。 2、装好的仪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少于70mm。 3、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4、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5、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高4℃或其他更高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 6、找出凝点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用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重新进行实验。如此重复实验,直至确定某实验温度能使试样的液面停留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7、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实验温度,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馏程的概念与原理 液体加热到其饱和蒸气压和外部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液体便产生沸腾。这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外部压强的增高而增高。石油是由各种不同烃类及很少量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不仅含有不同种类的烃,而且在同一类烃中含碳原子数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而只能测出其沸点范围,即从最低沸点到最高沸点范围。 馏程是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温度范围。常以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的蒸馏过程不发生分馏作用。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油中的烃类不是按照各自沸点的高低被逐一蒸出,而是以连续增高沸点的混合物的形式蒸出,也就是说当蒸馏液体石油产品时,沸点较低的组分,蒸气分压高,首先从液体中蒸出,同时携带少量沸点较高的组分一起蒸出,但也有些沸点较低的组分留在液体中,与较高沸点的组分一起蒸出。因此,馏程测定中的初馏点、干点以及中间馏分的蒸气温度,仅是粗略确定其应用性质的指标,而不代表其真实沸点。 对于蜡油、重柴油、润滑油等重质石油产品,它们的馏程都在350℃以上的温度,当使用常压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其蒸馏温度达到360~380℃时,高分子烃类就会受热分解,使产品性质改变而难于测定其馏分组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所需的能量随界面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压力以降低烃类的沸点,避免高分子烃类受热分解,保证原物质的性质。在低于常压的压力下进行的蒸馏操作就是减压蒸馏。用减压蒸馏方法测得的石油产品馏出百分数与相对应的蒸馏温度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称为石油产品减压馏程。减压蒸馏在某一残压下所读取的蒸馏温度,用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蒸馏温度,而馏出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二、测定馏程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意义 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定馏程可大致看出原油中含有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一种原油的用途和加工方案;在炼油装置中,通过控制或改变操作条件,使产品达

荧光指示剂测定汽油烃类组成

荧光指示剂(FIA)测定汽油烃类组成影响因素的考察 蔡荣强汪芝龙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 摘要:本文通过对荧光指示剂(FIA)测定汽油烃类组成试验方法的研究,经过大量试验,考察了影响汽油烃类组成分析准确度的诸多因素,最后找出了影响汽油烃类组成的关键因素,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荧光指示剂汽油烃类组成影响因素 汽油馏分的烃类组成数据是汽油产品的重要指标,也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加工过程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获知汽油馏分的组成是确定油品加工方案的重要依据。车用汽油中烯烃虽然辛烷值高,却易形成胶质和积碳,造成输油管路等堵塞,增加氮、氧化物NO X排放,且易生成臭氧,造成二次污染:汽油中芳烃也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但会增加NO X、VOC及CO 的排放。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深入,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无污染、高品质的新配方清洁燃料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国家标准GB17930-2011规定烯烃含量不大于35%、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因此准确测定汽油组成,特别是芳烃和烯烃含量意义重大,直接关系玉门炼厂制定加工合适的方案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汽油烃类组成测定的标准方法为GB/T11132-2008汽油中烃类组成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和SH/T0741-2010汽油中烃类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玉门炼厂化验分析监测中心采用的是GB/T11132-2008汽油中烃类组成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大量分析玉门炼厂各种汽油的烃类组成(出厂汽油、重整汽油和催化汽油)。然而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发现此方法有诸多因素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对此我们经过分析研究,考察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将分析误差降到更低。 1 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玉门炼厂化验分析监测中心所使用的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器:大连北方仪器公司生产,气路系统组件和吸附柱(精密内径玻璃管吸附柱),紫外光源,电动振动器,注射器:1ml,分度为0.02毫升,带有医用9号注射针头;调节器,注射针针管, 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75±1℃, 硅胶:美国GRACE DAVISON 公司生产,目数:100-200 荧光染料: Silica Gel公司生产 异丙醇:分析纯 蒸馏水:二次蒸馏水 丙酮:分析纯 1.2试验方法 取约0.75毫升试样注入装有活化过的硅胶的玻璃吸附柱中,在吸附柱的分离段装有一薄层含有荧光染料混合物的硅胶。当试样全部吸附在硅胶上后,加入醇脱附试样,加压使试样顺柱而下。试样中的各种烃类根据其吸附能力强弱分离成芳烃、烯烃和饱和烃。荧光染料也和烃类一起选择性分离,是各种烃类区域界面在紫外灯下清晰可见。根据吸附柱中各烃类色带区域的长度计算出每种烃类的体积百分含量。 2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准确度因素考察 我们针对荧光指示剂法测定烃类组成存在的实验误差,经过仔细研究实验测定步骤,确定可能产生测定误差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硅胶活化情况,硅胶装填、观察烃类界面位置、汽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影响、人为因素,对此分别进行了考察。 2.1硅胶活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T258—77) 令狐文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油品酸度的测定原理与实验方法。 2、掌握油、水分离操作技术。 二、方法概要:用沸腾的乙醇抽出试样中的有机酸,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三、酸度:中和100毫升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为mgKOH/100毫升。 四、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锥形瓶:250 mL;球形回流冷凝管:长约300 mm;量筒:25 mL、50mL、100mL;微量滴定管:2 mL,分度为0.02mL;或5 mL,分度为0.05 mL;小热板或水浴。 指示剂: 2、试剂 95%乙醇:AR;氢氧化钾:AR,配成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碱性蓝6B:称取碱性蓝1 g,称准至0.01 g,然后将它加在50 mL煮沸的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回流1h,冷却后过滤。必要时将煮热的澄清滤液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或0.05mol/L盐酸溶液中和,直至加入1~2滴碱溶液能使指示剂溶液从蓝色变成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为蓝色为止;甲酚红:称取甲酚红0.1 g,称准至0.001g,研细后溶入100mL 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煮沸回流5min,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甲酚红溶液由橘红色变为深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橘红色为止;酚酞:配成1%乙醇溶液。 碱性蓝6B:适用于测定深色石油产品 酚酞:适用于测定无色石油产品或滴定混合物中

容易看出颜色的石油产品 五、试验步骤: 1、驱除二氧化碳取95%的乙醇50毫升注入清洁无水的 锥形烧瓶内,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软木塞塞住锥形烧瓶后,将95%的乙醇煮沸5分钟。 2、中和抽提溶剂在煮沸过的95%的乙醇中加入0.5 毫升的碱性蓝溶液(或酚酞溶液)后,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M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锥形瓶中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红色或滴至浅玫瑰红色为止。 3、取样汽油或煤油取50 mL,柴油取20 mL(均在 20℃±3℃温度范围内量取)将试样注入中和过的热的95%乙醇中。 4、滴定操作将球形回流冷凝管装到锥形瓶上之后, 将锥形瓶中的混合物煮沸 5 min,对已加有碱性蓝6B 溶液或甲酚红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0.5 mL的碱性蓝6B溶液或甲酚红溶液,仍需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95%乙醇层的碱性蓝6B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红色(甲酚红溶液从黄色变为紫红色)为止;或对已加有酚酞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1~2滴酚酞溶液,按上述操作直至95%乙醇层的酚酞溶液呈现浅玫瑰红色为止。 五、计算公式 X=100V×56.1×C/V1 V—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V1---试样的体积,ml;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试样的酸度。 六、精密度 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86-03 1 范围 1.1本测试方法使用实验室间歇式蒸馏装置对石油产品进行常压蒸馏来定量确定诸如以下产品:天然汽油、轻中质馏分油、汽车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料、航空汽油、航空涡轮燃料、1-D和2-D常规和低硫柴油燃料、特种石油溶剂油、石脑油、白色油漆溶剂油、煤油以及等级为1、2的燃烧器燃料的沸程特性。 1.2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分析馏分燃料,它不适合于分析含有数量可观的残留物的产品。 1.3本测试方法的仪器手动和自动都有。 注1---在过去的几年中,用CS92规程各实验室都得到了一致性的试验结果。但对于1994--1998年间用此规程得到的数据,有关其手动和自动方法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尚在研究之中。 1.4除非另有说明,以SI单位为标准单位。括号中给出的值只作参考。 1.5本标准并不包括所有安全事项,所包括的只是和其使用有关的内容。在使用前,本标准的用户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及健康规章制度并确定所订规章的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2.1所有的标准都可能作修改,在本测试方法上达成协议的各方都将使用以下最新版的标准,除非另有说明,例如在合同协议或管理法则中,可能需要确定的版本较早的方法。 2.2ASTM标准: D97 石油产品凝固点的测试方法 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的测试方法(雷德法) D2892 原油蒸馏试验方法(15-理论塔板) D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4953 汽油及汽油含氧调合物蒸汽压的测试方法(干燥法) D5190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自动法) D5191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 D5482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常压) D5949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压力脉冲法) D5950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倾斜法) D5985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旋转法) E1ASTM 温度计规格 E77 温度计检查、确认试验方法 E1272 化验室带刻度玻璃量筒的规格 E1405 化验室玻璃蒸馏烧瓶的规格 2.3IP标准 IP69 蒸汽压的测定-雷德法 IP123 石油产品-蒸馏特性的测定 1

ASTMD1319-2014液态石油产品中烃类的标准试验方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液态石油产品中烃类的标准试验方法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ASTM D1319-2014 本标准以固定标准号D1319发布,紧随标准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通过的年份,而在修订的情况下则表示最后一次修订的年份。括号的数字表示最后一次重新审定的年份。上标(ε)表示自最后一次修订或重审以来编辑上的变动。 本标准由美国国防部批准使用。 1 围 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315℃以下的石油馏分中烃类的测定,浓度围为5~99%(v/v)的芳烃,0.3~55%(v/v)的烯烃,1~95%(v/v)的饱和烃。本试验方法可用于超出这些围的浓度,但精密度不确定。含有干扰色层分离层读数的深色组分的样品不能分析。 注1—对低于0.3%(v/v)的烯烃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测定,例如试验方法D 2710。 1.2 本试验方法指定用于全馏程产品,合作试验的数据已经确定,精密度不适用于接近315℃的窄石油馏分,这种样品不能正确被洗提,其结果不稳定。 1.3 本试验方法对于来自除石油以外的矿物燃料,如煤、油页岩或焦油砂的产品是否适用尚未确定。关于精密度的叙述对于这类产品可能适用也可能不适用。 1.4 在表中描述了本试验方法的两个精密度,第一个表用于不含有含氧化合物汽油调和组分的无铅燃料,它是否可以应用于含有铅抗爆剂混合物的车用汽油尚未确定。第二个表用于芳烃浓度围为13~40%(v/v),烯烃浓度为4~33%(v/v),饱和烃浓度为45~68%(v/v)的含氧化合物(如,MTBE,乙醇)车用火花点火燃料样品。 1.5 含氧化合物组分:甲醇、乙醇、甲基叔丁基醚(MTBE)、叔戊基甲基醚(TAME)和乙基叔丁基醚(ETBE)在商品调和油中的浓度正常时,不干扰烃类的测定。这些含氧化合物不被测定,是因为这些含氧化合物与醇类脱附剂一起被洗提。其它的含氧组分将单独测定。在测定含有含氧调和组分的样品时,试验结果必须修正到以样品的总量为基准。 1.6 警告—汞已经被大多监管机构鉴定为可引起起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肝脏损害的有害物质。汞及其蒸汽可能会危害健康和腐蚀材料,处理汞和含汞产品时因谨慎。请参阅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详细信息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da16208305.html,/mercury/faq.htm)来获得其他信息。使用者应该了解销售汞和含汞产品是否符合当地国家法规及法律。 1.7 以SI单位表示的值被认为是标准的。本方法中没有采用其他单位制。 1.8 本标准没有表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必要,使用者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合适的安全和保健措施,并明确规章制度的使用围,对于特别危险的说明见7,8.1节和10.5节。 2 参考文献 2.1 ASTM 标准 D 86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试验方法

石油产品分析教案

第七章石油产品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石油的组成,油品的基本理化特性;了解油品的理化特性测定基本方法;熟悉油品质量、安定性、腐蚀性等主要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 油品基本理化特性、低温流动性、燃烧性能、安定性及腐蚀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苯胺点、辛烷值、品度值等系列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概述 一、石油产品分析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1、油品分析的概念:用统一规定的或公认的标准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油品的理化性质、使用性能和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 2、油品分析的目的: (1)对石油加工的原料油和原材料进行检测,制定生产方案,为建厂设计提供依据。 (2)对各炼油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系统检验各馏出口的中间产品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对各生产工序及操作进行及时调整,以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3)对出厂油品进行全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分析的意义:油品分析是进行生产装置设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完成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储运和使用部门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正确使用油品、充分发挥油品最大效益的依据。 二、石油的组成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其中C含量一般为%~%,H含量为%~%,C、H质量比为~。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烃类有机物 (2)非烃类有机物 (3)无机物 三、主要石油产品的组成和特性 我国石油产品按特征分为6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

产品L、蜡W、沥青B、焦C。 主要的三类产品:燃料类、溶剂和化工原料类、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四、石油产品分析前的准备和数据处理 五、石油产品分析的特点和标准化的意义 油品分析多为条件性试验方法,即在分析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法中规定或限制的条件进行测定,所得数据才有意义并具有可比性,才能被公认,否则毫无意义。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是指对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概要、使用的仪器、试剂、测定条件、试验步骤和方法、计算公式和精密度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技术等级分为5类: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原油的评价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开采的原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以掌握原油性质,叫原油评价。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 常规的原油评价包括:原油性质分析、原油实沸点蒸馏、馏分油和渣油的性质分析。 二、原油的分类 现在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以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API度作为指标,将原油分为九类。 按此法对中国原油进行分类时,补充了硫含量的说明,原油硫含量小于%称为低硫;介于%~%的称含硫,大于%称高硫。 三、原油评价的内容分类 1、原油性质分析 2、简单评价 3、常规评价 4、综合评价 §烃类组成的测定(不要求) §非烃类组成的测定 一、石油的非烃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大部分集中在重质馏分和残渣油中。 1、含硫化合物

土壤中石油烃总量的测定 作业指导书

土壤石油烃(C10~C40)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本方法依据《土壤中石油烃(C10~C40)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ISO 16703:2011)编制。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土壤中石油烃(C10~C40)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当取样量为20.0g时,土壤中可萃取石油烃的方法检出限为 6.0mg/kg,测定下限为24mg/kg(干重)。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沸点在175~525℃范围内的烃类,包括C10H22~C40H82的正构烷烃以及异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萘和多环芳烃。 本方法不适用于定量测定C10以下的烃类(主要来源于汽油)。 基于气相色谱峰谱图和表1中不同正构烷烃的沸点信息,可获得石油烃的大致沸点范围和污染物成分的定性信息。 表1 C6至C40正构烷烃的沸点

三、方法原理 利用超声振荡使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提取土壤样品,经水洗分离有机相后,使用弗罗里硅土净化去除极性化合物,经浓缩后使用GC-FID测定,计算正癸烷和正四十烷标准溶液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峰面积总和,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法定量。四、干扰 非极性或弱极性(如卤代烃类)以及高含量的极性化合物可能会干扰测定。 五、试剂和材料 5.1 丙酮HPLC 5.2 正己烷HPLC 5.3 丙酮/正己烷溶液:1+1(v/v)

5.4 SPE 小柱:CNWBOND Na2SO4/Florisil(60-100目)SPE 玻璃小柱。 5.5石油烃标准溶液:市售C10~C40正构烷烃标准溶液,每种烷烃质量浓度均为1000ug/mL,溶剂为正己烷。 5.6无水硫酸钠:550℃下加热2h。 六、仪器和设备 6.1 三角瓶、分液漏斗等玻璃器皿需在使用前进行高温处理。 6.2 JK-250型超声水浴振荡器。 6.3 TG16-WS 台式高速离心机。 6.4 GC-2010 Plus气相色谱仪配备FID检测器。 6.5 SH-Rxi-5Sil MS 色谱柱:30m×0.25mm×0.25um。 6.6 HSC-24B氮吹仪。 七、分析步骤 样品需在4℃下密封避光保存,10d内完成萃取,如无法在上述时效内完成萃取,则样品需在≤-18℃下保存,保存期为1个月。 7.1提取 称取20.0g土壤鲜样,加入40mL丙酮/正己烷提取液(5.3),超声振荡1h,在3500rpm离心10min,然后尽可能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按上述过程振荡提取2次。 7.2水洗 向装有合并后萃取液的分液漏斗中加入100mL纯水振荡洗涤,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重复洗涤2次,将有机相经无水硫酸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3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讲述] ①掌握凝点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了解凝点对油品生产及使用的重要性。 [板书]二.方法概要 [讲述] 将装在规定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预期温度时,倾斜试管45°经过1 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冷却到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板书]三.仪器与试剂 [讲述] (1)仪器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 圆底试管:高度160 mm±10 mm,内径20 mm±1 mm,在距管底30 mm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圆底玻璃套管:高度130 mm±l0 mm,内径40 mm±2 mm; 温度计:供测定凝点低于-35℃石油产品使用,最小分度l℃;水浴。 (2)试剂无水乙醇(化学纯); [板书]四.实验步骤 [讲述] (1)仪器预热,设置冷槽温度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设置试验冷槽的温度比试样预期凝点低7~8℃。 (2)试样脱水若试样含水量大于标准允许范围,必须先行脱水。脱水时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氯化钠,定期振摇10~15min,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至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水银球距管底8~10 mm。 (4) 预热试样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浸在50℃土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温度达到50℃±1℃为止。 (5)冷却试样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将试管安装在套管中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在室温条件下,使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试管放入已恒温的实验冷槽的铜制套管中。 (6) 测定试样凝点范围当试样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凝点试管倾斜45°保持1 min,然后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酒精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透过套管观察试样液面是否有过移动。 当液面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低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停止移动为止。 当液面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高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出现移动为止。 (7) 确定试样凝点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的温度,重新进行试验。如此反复试验,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8) 重复测定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测出的凝点高2℃。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田松柏,马秀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测定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主要标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差别,并提出了根据不同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采用与国际标准相应的GB/T12574测定喷气燃料酸值,采用GB/T4945测定润滑油的酸值,采用GB/T7304测定原油、渣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酸值。在我国的汽油、柴油产品标准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以前,暂时采用GB/T258测定汽油、柴油产品的酸度。 关键词:石油石油产品酸值标准方法 1前言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标准试验方法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贸易、加工、评定等各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标准方法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方法,以增强我国在石油和石油产品分析方面数据的可比性。目前,我国有些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标准与国际不接轨,或者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但未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使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分析数据不一致。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相互间的交往以及与国外企业的交往。石油及石油产品中酸值的测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外测定酸值的标准方法较多,由于方法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本文结合实验数据,比较了各种酸值标准试验方法的特点、差别,

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 2国内外酸值的主要测定方法 酸值是中和1g油样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 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既包括环烷酸,又包括其它有机酸(脂肪羧酸、酚类化合物、硫醇等)、无机酸(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酯类、内酯、胶质、重金属盐、铵盐以及其它弱碱、多元酸的酸式盐等。这些物质既有原油中固有的,也有在 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甚至包括添加剂及其变化产物。虽然产品的酸值和产品的腐蚀性并不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但因其测定比较容易,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腐蚀性和质量表征中仍被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系列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文以权威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以及我国现行的酸值测定标准为例,对有关标准进行讨论。ASTM测定酸值的主要标准有ASTMD664、ASTMD974、ASTMD3339、ASTMD5770及ASTMD3242,其主要内容见表1。按照终点判断的方法,可将它们分成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两类。这些方法使用的滴定剂都是KOH的异丙醇溶液,滴定溶剂为甲苯、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我国目前测定酸值的方法有GB/T264、GB/

译文版 ISO 9377-2000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ISO 9377-2 水质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1 范围 ISO9377 第2部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的矿物油(碳氢化合物)含量。本法适用于地表水、废水及废水处理厂处理水中石油烃含量在0.1mg/L以上的水质。 本法不适用于含有挥发性石油烃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气相色谱图基础上可给出石油烃的定性信息。 注1 可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参见ISO/TR 11046 注2 如果是应用于蔬菜油和动物有油质,单位是质量浓度,且浓度不应超过150mg/L,因在净化时,净化柱的吸附能力不足而导致。 2 参考标准 ISO5667-3:1994 part3 ISO 8466-1 part1 3术语和定义(略) 4干扰 弱极性的化合物(如:卤代烃)和高含量的极性化合物干扰测定;表面活性物质干扰萃取步骤。 5原理 水样中的石油烃类由萃取剂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去除极性化合物,纯化后GC/FID 测定,计算正癸烷和正四十烷标准溶液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峰面积总和,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定量。 技术熟练的员工按9377测试的每一个步骤细节是必须的。 也必须明白萃取的部分问题需要一个特别的操作条件。 注:如需更低的检出限,可使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并配合大体积进样。 6试剂和材料 所有实验用试剂需是试剂级并适合实验测试目的需要,所有试剂均应通过空白验收。 6.1 实验用水 蒸馏水或是去除有机物的纯净水,如可用活性碳吸附后用于实验。 6.2 单一碳氢化合物或是石油醚(36-69),改变萃取剂,重复性验证必须进行。 6.3无水硫酸钠,550℃下加热至少2小时。 6.4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 6.5 无机酸,如盐酸 6.6丙酮:C3H6O

石油产品凝点及倾点试验器操作方法与规程

SYP1008-V 石油产品凝点(倾点)试验器操作规程 1.本仪器符合以下标准: GB/T 510-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ASTM D2386《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2.主要技术参数: 控温范围:0∽- 54 ℃ 控温精度:±0.5℃ 额定功率:650W 电源电压:209-242 V 使用环境:A.环境温度:5℃∽35℃ B.相对湿度:≤85% 3. 温控仪的开启 3.1 打开仪器后部的电源开关,仪器通电后,温控仪即开启。 3.2 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温控仪上排显示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实际温度,下排窗口显示试验冷浴的目标温度。 3.3 目标温度的设定 按以下键,下排窗口的最后一位数字开始闪烁,此时按(︽)或(︾)可以修改该位数值。 3.4 依次设置各位数后,按键,下排窗口的数值停止闪烁,目标温度设 置完成。

4. 准备工作 4.1 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离管底8∽10毫米。 4.2 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放置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5. 试验步骤 5.1 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内壁要处处距离相等。 5.2 装好的试样试管要垂直地固定在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试管放在冷浴中。 5.3 采用倾斜试管法测定,以一定的程式降温,温度降至预期倾点以上9 ℃时开始, 每降低3 ℃检测一次试样表面的流动性:取出并倾斜试管,观察试样表面的流动性,若液面没有流动迹象,则水平放置5 s ,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把记录观察到的试样不能流动的最高温度作为凝固点。观测试样表面流动性时要求操作要平稳、迅速。倾斜试管法倾点测试均采用分级降温方式。 5.4 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 6. 注意事项 本仪器应用上海神开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的专利低温技术--间冷式快速制冷技术,可以迅速将试验冷浴槽的温度控制在0 ∽- 54 ℃或0 ∽- 75 ℃,不需加入乙醇或其他制冷方式即可直接测试产品的凝点(倾点)。 7. 劳防用品佩戴要求

石油产品酸值全自动测定仪

RTSZ-II型石油产品酸值全自动测定仪是根据GB/T264-83标准研制生产的, 适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及抗燃油等样品的酸值分析测量。该产品通过机械、光学以及电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能够自动实现多样品切换、滴定、判断滴定终点、打印测量结果等功能,该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运用于电力、化工、环保等领域。 RTSZ-II石油产品酸值自动测定仪产品特性 ?采用蠕动泵计量技术,萃取液与中和液由蠕动泵控制加入,计量精度高; ?颜色传感器配合检测滴定终点,结束条件判断可靠;

?六个测试杯,一次可测定六个样品; ?无需废液杯; ?采用酸萃取法与中和滴定法相结合的检测方式; ?320×240点阵液晶液晶显示,无标识按键; ?带时间标记的历史记录,最多可存储500个; ?内置高速热敏式微型打印机,打印美观、快捷; ?配有标准RC232接口,可与计算机连接,便于处理试验数据; ?可实现全中文/全英文界面显示 RTSZ-II石油产品酸值自动测定仪产品参数 1.准确度: 酸值在0.001~0.1000mgKOH/g之间±0.002mgKOH/g 酸值在0.1000~0.5000mgKOH/g之间示值的±5% 2.测量范围: 0.0001~0.5000mgKOH/g 3.分辨率: 0.0001mgKOH/g 4.重复性: 0.002mgKOH/g 5.电源电压:AC220V±20% 50HZ±10% 6.适用环境温度: 5℃~40℃ 7.适用环境湿度: ≤85% RH 8.外形尺寸:420×270×260(mm) 9.l 重量:约9kg

RTSZ-II石油产品酸值自动测定仪的产品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石油类的检测

石油类 水中矿物油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工业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自原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以及各种炼制油的使用等部门。矿物性碳氢化合物,漂浮于水体表面,将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它们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将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矿物油类中所含的芳烃类虽较烷烃类少得多,但其毒性要大得多。1.方法选择 本节所述的矿物油是指溶解于特定溶剂中而收集到的所有物质,包括被溶剂从酸化的样品中萃取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所有物质。因此,随测定它们的方法不同,矿物油中被测定的组分不同。 重量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不受油品种限制。但操作繁杂,灵敏度低,只适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水样。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的不同差别很大。 非分散红外法适用于测定0.1—200mg/L的含油水样,各种油品的比吸光系数较为接近,因而测定结果的可比性较好。但是当测定矿物油时,要注意消除其它非烃类有机物的干扰。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0.05—50mg/L的含矿物油水样。但标准油品的取得比较困难,数据可比性较差。 荧光法是最为灵敏的测油方法,其测定范围为0.002—20mg/L,测定对象是矿物油类。当油品组分中芳烃数目不同时,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差别很大。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时,要避开漂浮在水表面的油膜。一般在水表面以下20—50cm处取水样。若要连同油膜一起采集,要注意水的深度、油膜厚度及覆盖面积。 采集瓶应为广口定容的(如500或1000m1)清洁玻璃瓶,用溶剂清洗干净,勿用肥皂洗。每次采样时,应装水样至标线。测定矿物油要单独采样,不得在实验室中再分样。水样采集量应根据水中油的浓度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定,分别装于2—3个瓶内,以便进行平行样测定。 为保存水样,采集样品前,可向采集瓶内加硫酸(每升水样加l十1硫酸5ml),以抑制微生物活动。若不能当天分析时,可置于低温4℃下保存。 (一) 重量法 概述 1.方法原理 以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蒸除石油醚后,称其重量。2.干扰 此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溶剂去除时,使得轻质油有明显损失。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地溶解,因此,石油的较重成份中可能含有不为溶剂萃取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