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保护范围专项施工方案

轨道交通保护范围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关于轨道保护的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工程地址为:沙坪坝区杨公桥和睦村32、33号地,北临城市主干道渝碚路。紧邻212国道,处于轨道交通一号线杨公桥至烈士墓区间隧道西侧。原址为一地势高差近20米的南高北低,不规则地块。

本工程主要由中医医院综合楼(门诊部、急诊部和住院部)、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和多功能综合办公楼组成,均为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29830.88平方米,地下2层,住院楼地上14层楼一栋,办公楼15层楼一栋,建筑高度:60米。本工程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建筑物与轨道交通相对关系

项目住院楼地下建筑距隧道最小水平距离为24.52米,结构基础底标高距隧道底标高约为11.18米,详附图及建设方提供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

三、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 );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字第393号);

3、《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关于沙坪坝区中医院项目与轨道交通一号线相关问题的意见》(渝轨建办[ ]37号)

4、《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关于沙坪坝中医院迁建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渝轨建办[ ]51号)

5、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轨道交通控制保护专篇》

6、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和图纸;

四、施工计划安排

①工期安排

本工程主要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五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计划于 2月18日开始至7月25日结束;主体工程计划于7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工程计划于1月1日开始至 6月30日结束。(详见进度计划表)

②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2名、施工员2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资料员1名、测量员2名。项目测量班控制测量桩位,专业工程师接合现场放样。工点技术主管组织施工工班长进行图纸学习,了解设计意图,并对各工序进行现场交底。

③劳动力及机具配置

地基与基础阶段,安排卡特320破碎机三台,圆盘切割机2台,石方切割班组2组,每组3人,锚杆班组5人,木工班组15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5人。配置冲击回旋钻一台,混凝土

采用商品砼罐车运至现场,48米砼泵车泵送砼浇筑。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配置木工班组15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5人、塔吊2台,塔吊工4人、施工电梯1台、电梯操作人员2名。

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阶段配置木工班组30人、泥水工20人、塔吊2台,塔吊工4人、施工电梯1台、电梯操作人员2名。

大型机械设备采用公司现有设备同时购置部分新设备,不足时采用租赁填补备用,为保证设备运输进场安全,将切实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人员和维修人员。

工程设备一览表表1

五、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对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影响主要为:

①开挖过程中基坑北侧结构失稳,基坑产生塌方,对地铁维

护设施产生影响。

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空坠物,对地铁维护设施及基坑周边岩体造成破坏,产生塌方事故。

③地下管线破裂产生冒水、停电、塌方。

④地表水在施工期间侵蚀岩体造成塌方。

六、施工技术措施

一)基坑土石方开挖阶段

1、拟建场地基坑土石方开挖量约61000m3,地表高程210m,基坑底部基础底标高201m, 本项目基坑开挖线距地铁1号线杨公桥段最短距离为23.81m,北侧临轨道交通开挖作业面长度为56.74m,基坑开挖深度为9m。基坑边坡主要分布在地下车库周边各方向,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方案按每个方向进行,经过现场调绘,结合赤平投影图,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支挡结构见表2

场地中基坑边坡性状一览表表2

1、测量放样

①开工前,复核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并加固保护,施工单位会同甲方对平基方格网高程进行复核并签字认可。

②开挖前,收集开挖范围内地下管线分布位置,标出开挖线

同时标出地下管网平面位置及埋置深度,并用石灰标明。

③开挖中,随时对边坡坡度,高程进行检查控制。

④作好每次测量记录。

2、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表土清除切割、凿打装车转运

截排水措施下一循环,(总的是按从上而下,分层开挖。)

①基坑东北侧位于轨道交通保护线范围内,开挖时按1:0.3坡率放坡开挖,开挖时应配合周边有支护结构边坡“逆作法”施工进度,做到分层分段开挖,整体平行下行,避免开挖过深对周边岩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分层高度控制在2-3m,待相邻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完工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再进行下一轮开挖。

②由于该段基坑开挖属放坡开挖,无支护结构,开挖前应在坡顶距边缘30cm处设置截水沟,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坡率1-2%,由西向东接市政雨水管网,避免坡顶地表水对边坡侵蚀。

③施工期间裸露的边坡应用塑料篷布进行覆盖,塑料布上端搭在坡顶截水沟内,并加以固定,分层搭接处上部塑料布应搭在下部塑料布之上,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并加以固定,避免雨水对边坡直接侵蚀。

④每一分层放坡开挖结束,应在坡底设置排水沟,坡率1-2%,接临时积水坑,经过水泵提升至地面排水管网排出。

⑤开挖时应严格按照《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施工,严禁采

用爆破方式开挖,主要采用圆盘锯切割配合机械或人工破碎,同时切割线间距加密到30-50cm,尽量避免过大震动对轨道1号线区间的影响。

⑥对开挖过程中发现的岩石裂隙,孔洞及时有效封闭,避免水渗入岩体中,造成岩体强度降低。

⑦机械开挖时尽量避开地下给排水管网,标明地下管网的部位采用人工清理,尽量避免对地下管网造成损害。。

二)基础施工阶段

①基础施工期间破顶及坡体地表水主要借助地下室外排水沟进行排水,排水沟按2%放坡,接西北侧地下防空洞排水系统。

②与轨道邻近的基础尽量深埋,减少建筑基础底标高与轨道基础底标高高差,满足刚性角要求。

③注意永久性排水沟的设置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应满足防、排水要求,避免渗漏,积水。

三)土石方回填阶段

①填土土质首先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选择强度高,水稳性好,易于压实的土做填料,将基底淤泥、种植土、腐殖土、膨胀土等不合格土以及树根、草皮清除。

②碾压按相关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回填料运至填方区机械摊铺:逐层填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③回填至设计要求高度后,应及时对填方区地面及时硬化处理以及地表排水设施的修缮工作,避免地表水渗透,对下部岩体

稳定性造成影响。

四)主体结构及其它分部工程施工阶段

①裙楼以上部位防护脚手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避免轨道交通保护线范围内的岩体长时间受压。

②主体及塔吊四周安全网防护措施应密实,无漏洞,避免高空坠物的情况发生。

②合理选择塔吊基础位置,对轨道交通保护线范围内的塔吊基础作加固处理,避免倾覆以及对下部岩体产生影响。

七、应急救援预案

我项目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明确各值班、施工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1.领导机构

组长:伍隆贤

副组长:唐和发龚焰

组员:邱飞朱兴华邹祖金张仁兵赵志超李春周兴华

1.2.抢救小组:

组长:邱飞朱兴华

组员:张仁兵李维平赵志超李春 20名工人

项目部办公室联系电话:

重庆市轨道集团网络维保公司:

重庆市轨道集团安保部:

1.3.人员职责

伍隆贤(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监督检查各级值班人员值班情况,不定时对值班情况进行巡查,对其它值班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最终拍板定案。

唐和发(副经理):值班领导,对现场所有工作有决定权,有对所有人员的调整、调动权。负责洞内一切施工资源(人、机、料)的协调、调配,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统一调配,合理利用一切资源。

龚焰(技术负责人):对技术、质量负全责,负责组织出台施工方案,并督促技术人员现场落实。当现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各值班技术人员不能解决落实的,负责督促落实。经常对技术值班人员情况进行检查,与副经理密切合作,及时将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反馈到经理处,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邱飞朱兴华(安全员):配合副经理进行值班,解决落实现场有关的技术、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动态技术交底。督促、检查测量、试验工作,确保中线、高程准确,确保施工质量。

邹祖金张仁兵(施工员):解决落实现场有关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动态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测量队:及时进行施工放样,确保中线、高程准确。

试验室:做好配合比设计工作并确保配料的准确性,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落实。

队长:对施工全面负责,进行值班,对工序衔接、工序安排

进行协调、调整,保证工序安排合理,工序衔接紧凑。及时与调度室联系,保证人、机、料的及时到位。

值班员:进行值班,对工序衔接、工序安排进行协调、调整,保证工序安排合理,工序衔接紧凑。及时与调度室联系,保证人、机、料的及时到位。

工班长:对工班负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向现场值班领导和技术人员反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每一循环作业任务的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1.4.实施措施

(1) 方案制定

现场施工方案(即现场动态交底)由乔副经理召集该班有关人员参加,当班技术干部汇总大家意见出台施工方案,进行动态交底。方案的确定由副经理最终拍板定案,书面资料由值班技术干部形成。

(2) 过程监控

施工现场带班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方案的要求通知材料,同时根据动态交底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详细交底,各施工人员按要求、标准、规范操作。

值班员在施工过程中帮助施工带班人员注意协调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做到工序安排合理有序、衔接紧凑;做好与值班室联系工作,根据需要及时通知进行人、机、料的合理调动;同时,协助技术干部做好施工质量的监控工作。

1、基坑围护及结构失稳事故应急措施

⑴当基坑围护及结构失稳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采取措施对简单易救的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同时向项目经理及时汇报。

⑵项目经理在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主管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组织各抢救小组向现场调配抢险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设施、人员进行抢险,同时根据突发事件上报处理程序处理并向监理工程师、业主及轨道办安保科汇报,医务救助队立即进行救助工作,没有人员伤亡于现场随时听候调遣。

⑶现场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后,由项目经理亲自指挥结构失稳应急处理,过程中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后续结构稳定情况,防止结构失稳事故造成更多伤亡事故。

⑷事故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相关单位,以便随时了解抢险救援进度,必要时由专家组对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调整。

⑸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身安全时,人员及设备要撤离危险区。

⑹对于一般失稳段使用方木、钢支撑支撑失稳工作面,及时挂网喷射砼封闭失稳作业面。

⑺对于重大失稳段,如对路面、管线及周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应立即封闭道路,疏散附近道路行人车辆,然后立即对事故现场采取回填处理,以免对周围建筑造成进一步影响。

2、塌方事故应急措施

(1) 如发现有坍方的现象时,由小组成员轮流监守,且设立明

显标志。并通知施工负责人。情况严重时,立即将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地段。

(2) 发生坍方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人员,由安全人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用电话及时向项目部汇报,立即响应现场应急措施。

(3) 由组长指挥现场。工班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受到重伤,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它组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4) 由副组长组织进行塌方情况的检测并分析塌方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快速的防护措施,控制险情继续蔓延。

(5) 重伤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用项目部车辆送往医院。并拨打医院120急救电话请医院派救护车辆支援。在其它救援未到来之前不得放弃对伤员的抢救。

(6) 由其它小组成员做好现场的维护和保卫工作,指导救援队的抢救工作。

(7) 项目部组织人员集合在安全区域并清点人数,待塌方稳定后,立即组织抢救,一定要保证人员安全。并准备好应急设施防止再次塌方。并由项目部对突发事件报告给工作站,高监办、集团公司以及其它相关部门,请求相应的支援。

3、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 触电时,触电者往往继续处于与带电部分接触的状态,而且不能独自脱离这种状态,以致大大加重了触电伤害的严重程度。为了使触电者摆脱电流,应首先迅速切断她所接触的那部分电气设备的电源,但如果触电者位于高处时,还应采取预防坠落或保证其安全的措施。

(2) 若电器设备的电源不可能快速切断时,必须采取其它措施使触电者迅速摆脱电流作用。例如,当电压在1000V以下时,救护者可戴绝缘手套,用木炳斧子或手柄绝缘的工具,如尖咀钳等逐根剪断导线。如果触电者衣服干燥、不贴身,可拉住衣服下摆,但不得接触其身体、鞋、潮湿衣服及周围接地的金属物。救护者可穿胶皮鞋或站在干燥的、不导电的垫板或一卷干衣服上面。

(3) 若触电者的一只手紧握住导电体时,救护人员应站在绝缘地板或橡胶地毯上,将其手指逐个扳开以松开导体,或是用干燥的木棒等,将接触触电者的导线挑开。

(4)对于1000V以上的电气设备,救护者必须穿绝缘手套和高统靴,用铁棍或能耐该电压的绝缘钳操作,但须预防可能的跨步电压。救护时,必须注意救护者及周围其它人的安全。

(5)触电者摆脱电流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使触电者仰面躺下,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当呼吸不正常时,应作人工呼吸;如果桡动脉,甚至颈动脉没有了脉博,应进行心脏外按摩,以设法使其复苏。

(6) 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正常,但失去知觉,应解开其衣领及腰带,以利呼吸,同时用凉水喷脸或用蘸有氨水的棉花贴近鼻子,同时按摩及暖热其身体。

(7) 若触电者尚有知觉,且感觉较好,也不应允许其继续活动,而应注意休息,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可能过一段时间,如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才显现出来。

4、冒水事故应急措施

⑴当冒水事故发生后,现场设置警示区及警示标志,同时向项目经理及时汇报。项目经理在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主管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组织各抢救小组向现场调配抢险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设施、人员进行抢险,同时根据突发事件上报处理程序处理并向监理工程师、业主汇报,积极联系市政供水相关部门。

⑵指挥挖机顺跑水点沿管道方向进行开挖,修筑工作坑,四周设护坡并加以覆盖,防止塌方。

⑶用潜水泵抽出坑内积水,避免冒水对基坑坡体及地基侵蚀,造成塌方,注意潜水泵绝缘是否良好,防止人员触电。

⑷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受损管网进行关闸、修复等工作,待受损管网修复后,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工作坑,并做好“三清”工作。

⑸回填工作坑,并向相关部门汇报事故处理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