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高二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高二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吉安一中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卷

出题:胡军华审题:罗玉萍备课组长:吴传柱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蒙学即发蒙开窍之教育教学,蒙学典籍是用于蒙学的经典教材。开办蒙学、编撰蒙学教材历史悠久。周谷城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写道:《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秦代李斯的《仓颉篇》和西汉史游的《急就章》都是为了初学启蒙之用的,可谓最早的蒙学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书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当然,贵族或求仕途者与一般平民在读书的内容和目的上有区别,贵族和求仕途的人所读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的农工商小民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士大夫阶层诘诎聱牙的法定教科书并不适合他们诵读。为满足平民读书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为他们编写适合诵读需求的教材。于是,就出现了《兔园册》《杂字》《百家姓》之类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

汉代“独尊儒术”,儒学虽然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并不流行,在日常生活领域,远不如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的佛学和道家的影响大。考虑到维护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至宋明理学阶段,儒学已不再拘泥于正义、义疏之繁琐章句,而注重于义理层面的普及——兴办书院,举行讲会;编写《温公家训》《家礼》等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三字经》《童蒙须知》等童蒙读物,向普通民众宣讲和灌输儒学的基本义理。这些为普通民众甚至少儿所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取韵文体,便于口诵记忆,很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以儒学义理普及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流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社会制度的支持,能够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社学要略》记载:“掌印官晓喻百姓,今后子弟,可读书之年,即送社学读书,纵使穷忙,也须十月以后在学三月以后回家。……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

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清朝为了让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蒙学教育,甚至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义塾”。至于所学内容,大致是“初八社学,八岁以下先读《三字经》,以广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此外还讲授“近世教民俗语,及切于纲常伦理、道义身心者”,诸如《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由此可见,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陶,让他们在粗通文字的同时,也接受“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

(选自王习胜《蒙学典籍的道德背反性省察》,有改动)1.下列对“蒙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学历史悠久,按周谷城的说法,至少秦时就已出现。

B.蒙学即发蒙开窍之学,负有“化民成俗”的道德使命。

C.蒙学与社学关系密切,适龄儿童可在社学中接受蒙学。

D.蒙学的对象是农工商小民,他们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

2.下列关于蒙学读物在历史上流传不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维护儒学核心价值观,儒家借鉴佛、道做法,以童蒙读物的方式宣传儒学的基本义理。

B.以普及儒学义理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有着社会制度的支持,得以利用学校教育的传播渠道。

C.宋明理学阶段,为普通民众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用韵文体,这加速了蒙学读物在民间的流行。

D.与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诘诎聱牙不同,文人雅士为满足平民读书要求编写的教材适合诵读。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增广贤文》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学教材。

B.清朝重视蒙学教育,适龄儿童通过社学、“义塾”广见闻、便日用、习伦理、懂道义。

C.汉代儒学尽管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缺乏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

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灌输儒家基本义理,始终是蒙学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不竭动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

..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益州司马,除书未到,欲即视事,又鞭责僚吏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改秋官员外郎,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已推,辄释之。武后怒其不待报,元方大惧,景检独曰:“陛下明诏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虽欲罪臣,奈明诏何?”宰相曰:“诏为司刑设,何预秋官邪?”景检曰:“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后以为守法,擢凤阁舍人。累迁洛州司马。

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累除: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B.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按:查办

C.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益州司马徙:迁移

D.由是稍.知名稍:逐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景检不惧隆州司马房嗣业的淫威,直面斥责他仗势凌人、横行不法的行为,受到官吏的称赞,杜景检也由此显名。

B.“遇徐、杜者必生,来、侯者必死”的称述,表明了徐有功、杜景检执法的公正,也道出了百姓对酷吏来俊臣、侯思止的不满。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有亏礼典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相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除书未到,欲即视事,又鞭责僚吏以示威。(5分)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8~9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8.联系全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5分)

9.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从植物的变化写出早春的景象。

(3)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指出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历史绕不过的民国才女

佟吉清

王鹤所著《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呈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华美。站在西风东渐的潮头,民国才女们藐视旧习、锋芒尽显,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倡导性别平等,用生命展现不一样的民国风度。

就在几个月前,杨绛先生迎来了她的101岁生日。她是钱钟书心目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曾因为话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声名鹊起。她翻译的文字行

云流水,被朱光潜评价为“最好”。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去后,讲述一家三口故事的《我们仨》,读来总有要流泪的感觉。看到杨绛《走在人生边上》所附近照,那通透、温润的形象,王鹤说:“所谓优雅地老去,就应该是这样的模样吧。”

初识杨荫榆,是因为偶遇杨绛的一篇文章。杨荫榆曾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首位国立大学女校长,因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被鲁迅痛加斥责,而她矢志以女子教育为职责的一面,本不该被尴尬离职埋没。同样地,大名鼎鼎的冯友兰,有个了不起的妹妹冯沅君,她踩着一双小脚,穿市面销售的皮鞋,走上创作和学术道路,登上北京大学的讲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

说到翘楚云集的“太太客厅”,以及林徽因与冰心因《我们太太的客厅》荡漾的嫌隙,几乎无人不晓,王鹤以“她的抱负岂止于在客厅”的发问,为林徽因正名。除了惊人的美貌,绝顶的聪明,浪漫的爱情,林徽因更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她的诗文亦颇有灵性,这样的奇女子,怎能安于沙龙女主人的位置?

“香闺奇才”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她发表诗文,倡导启民智、兴女权、办女校,为几千年来居于“卑屈凌辱”地位的女子争取平等、自由和受教育的权利。她创办了京津一带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后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校长),被誉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王鹤的评价非常精准:“她的高才绝韵、奇风异调,哪里是‘剩女’二字,可以轻易概括?”这样的女子,普通男人确实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

“五四”以来,出现了许多成就斐然的女作家。鲁迅评价萧红,能够以“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写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石评梅素有“以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之誉;把《红楼梦》改编为剧本的第一人赵清阁,田汉赞她“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自传体长篇小说,饱含对北京的深情;只有历尽沧桑而又明察秋毫的张爱玲,才会说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样惊人之语……这些不禁让我想起舒芜的评价:她们或则以慈母的心给一切被侮辱被损害者以爱抚,或则以姐妹的心给一切反抗战斗者以关切,或则以秀丽的期望歌颂着明天,或则以凄婉的情绪诅咒着今日,都不是男性作家所能代替的。

陆小曼精通琴棋书画,懂英语、法语,曾在外交部做过翻译,她的“美”有胡适“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为证,写满她和徐志摩“城里城外”的那一页,好像总也翻不过去。

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指出,“娜拉抛弃了家庭丈夫儿女,飘然而去,只因为她

觉悟了她自己也是一个人。”被郭沫若比作娜拉的董竹君,放弃阔太太的生活,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夫家,闯荡大上海,开餐馆办纱厂,孩子们也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时光荏苒。如今,婚姻自主、接受教育、经济独立,这些前辈们砥砺争取的权利,已经被视为当然,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民国才女们披荆斩棘的苦乐悲喜。诚如伍江陵为本书所做序中所言:在历史进步的关头,她们选择了一跃而加入,而不仅仅是站在路旁作为一个鼓掌者。所以,历史绕不过她们。

(摘自《中国妇女报》2014年3月,略有删节)【相关链接】

被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寡妇主义》中点名批判的北师大女校长杨荫榆,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在抗日战争中,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鹤透过这些才女风华锐利的生命表象,让读者触摸到五四运动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时代脉搏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体现出的民族气节。

B.杨荫榆因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被鲁迅痛加斥责,所以文中作者对杨荫榆女士颇多微词。

C.文章善于以小见大,以别开生面的闲笔,现代的视角,解读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的卓越风采。

C.杨荫榆因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被鲁迅痛加斥责,所以文中作者对杨荫榆女士颇多微词。

D.文中盛赞杨绛与钱钟书伉俪情深,在文坛上留下一段佳话。特别是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读来感人肺腑。

E.陆小曼精通琴棋书画,懂英语法语,但胡适等大都不在意她的才华,只留意她的美貌。而后世人们却偏好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的凄美故事。

(2)为什么说“五四”以来出现的许多女作家,都不是男性作家所能代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这些民国才女都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历史绕不过她们”这句话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2)日本安倍政府近期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______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3)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_______的那一天。(4)时间真如_______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

A.休戚与共东山再起另眼相看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死灰复燃刮目相看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死灰复燃刮目相看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东山再起另眼相看行云流水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为“卖书比写书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面壁独处,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来呢?

B.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的高速发展,社交媒体经历了“电视——电脑——手机”的发展过程,政务传播的渠道也从网站邮箱转移到微博和微信进行传播。

C.近来,一些地方屡屡传出党员领导干部在办公室设“镇邪兽”“转运石”,甚至请风水大师对办公室重新摆设或对办公楼周围作出调整,以换来好运保官员“不倒”,引起舆论哗然。

D.人类心目中的摩天大楼——巴别塔从未泯灭,千百年来,人类繁衍换代,被定义为152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也从图腾变成现实。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似乎只有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还要注意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①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

②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

③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

④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⑤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

⑥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

A.②④⑥①⑤③ B.⑤①④⑥②③

C.②⑥①④③⑤ D.⑤③④②⑥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

①________。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②________,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

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③________,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

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

1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再写两句话,要求比喻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自卑,是秋冷中随风坠地的黄叶;自信,是冬寒里斗霜傲雪的红梅。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吉安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

线 内 不 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0.(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15.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7.作文(60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0

吉安一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

1.D(从原文看,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陶。)

2.A(原文只是说佛学和道家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影响巨大,并未讲到儒家受他们的启发,更没有提到借鉴的具体方式。)

3.B(A错在《四书》《五经》,它们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C错在“缺乏”,原文只是说“并不流行”。D错在“产生”,以李斯为例,他宣扬的是法家思想;汉代以后,儒家才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

4. C 徙:调任

5. B

6. D(“担任相州长史”错,“担任并州长史”)

7.(1)译:诏书没有下达,房嗣业就想马上上任,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威严。(即、

视事、笞、各1分,句意2分)

(2)译: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治理万物,可是我们治理却不和顺,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忝、理、和各1分,句意2分)

8.答: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这两句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

9.答:

“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

10.(每空1分,共6分)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1、(1)(5分)CD(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解析】选文中没有提及抗日战争时期。

(2)(6分)①因为“她们或则以慈母的心给一切被侮辱被损害者以爱抚,或则以姐妹的心给一切反抗战斗者以关切,或则以秀丽的期望歌颂着明天,或则以凄婉的情绪诅咒着今日”,这些风格都具有女性作家的特质;(2分)②细致的观察,越轨的笔致。(要举例分析,2分)③爱抚人生,饱含深情。(要举例分析,2分)

(3)(6分)①行为常常“过分”,才识却一定深厚;②藐视旧习、锋芒尽显;③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④倡导性别平等,经济独立。(答出三点,描述恰当,即给满分)

(4)(8分)①因为“在历史进步的关头,她们选择了一跃而加入,而不仅仅是站在路旁作为一个鼓掌者”;(2分)②她们亲身参与到历史进程,表现出对新思想的吸纳和对新世界的渴望。如冯沅君、林徽因;(含概述,2分)③她们争取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突破千年的束缚,努力去做一个有尊严的女人。如吕碧城、董竹君;(含概述,2分)④她们还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适当探究,2分)12.答案 C

解析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13.答案 A

解析C项成分残缺,“传出……”缺少中心宾语,应在“不倒”后面加“的新闻”。B项句式杂糅,“政务传播的渠道……进行传播”杂糅,应把“进行传播”删除,或者改为“政务也从网站邮箱转移到微博和微信进行传播”。D项语意不明,应改为“152米以上,被定义为摩天大楼的高楼”。

14.答案 D

解析作答排序与复位衔接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语间的照应等。非连续性的语句复位题,还要认真分析横线出现的规律甚至标点符号等,明确与上下文的关系。本语段的中心是“经济学研究不能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先阐述科学研究中“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的“逻辑方法”不合适,然后阐述人的感情、意志等在经济行为中有巨大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因此,可以根据中心和层次确定:⑤③是前两处横线的内容;而根据句间逻辑关系可判断,②⑥相连,形成转折关系;①中的“这种追求”照应⑥的内容。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①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②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证实③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说服人

解析注意分析横线前后表述的信息,比如第①处,横线前表述的是微博的特点,即没有限制、门槛低等,横线后的内容是发表微博的人大多匿名、有虚假内容等,由此可以看出第①处的内容应该是“微博的信息是每个人都可以发布的”这类内容,然后根据前后文的关系拟写一个表述上与前后文一致的语句;同样的,比如第③处,横线前的内容是微博短小精悍,论点自由、少有论据,用情绪化打动人,横线后的内容是微博中客观、理性的分析被忽视或蔑视,由此可以知道第③处的内容应该填与“微博的内容不需要理性的分析”相似的内容。

16答案示例:自傲,是稻田里昂首云天的稗子;自谦,是金秋时低头沉思的谷穗。

17作文:【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读懂材料中句子的含义,理解夜晚、黑暗、黑暗是口袋等词语的寓意,比较材料中相对应的词语,然后合理的想象进行立意。

由夜晚——黎明,黑暗——金光(光明),想到困境,逆境,挫折,困难,失败的遭遇……——希望,成功,有用的、美好的东西……

“黑暗是口袋”是说黑暗给人束缚、局限,带来威压,看不清出路……“黑暗口袋里盛满金光”是说黑暗中装载、孕育着光明。

根据分析,可有以下立意:①黑暗中孕育着光明;②夜晚的黑暗中看到黎明的金光;③黑暗可以转化成光明;④夜晚过后是黎明。

夜的口袋里是黎明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是的,乌云背后是金光四射的太阳,雨打风吹过后总会有阳光普照大地。

沃尔特.迪斯尼在黑暗的车库里成就了他非凡的动画事业,以一个一贫如洗的小画家摇身一变,风靡全球。安藤百福在一系列的事业失败之后,在工作室里年复一年地研究泡面技术,终于炸出了第一块方便面,推动了一个新产品的诞生。他们以自身非凡的毅力和如不倒翁般不倒的意志坚持前行,冲破了黑暗,从人生低谷攀上了人生高峰,尽享“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顾城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以充满光明的内心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出口。二战期间,巴黎被占领,然而市民们并没有就此陷入绝望,他们自发发动女士们佩戴玫瑰,露出笑脸,并不因为有“入侵者”进入了家园而丧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果然,巴黎很快就被收复了。三毛从阴郁的雨季进入撒哈拉的烈日下,靠的不是别的,而是心中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对身边人的爱意,光明的内心是冲破黑暗荆棘的至强能量!

对有些人来说,或许又有些不同。“圣雄”甘地内心有着不灭的信念——非暴力不合作,将印度解放缓和宗教冲突……对这一信念的坚持是让他在狱中绝食至瘦骨嶙峋的精神支柱,是让他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过着朴素艰苦的生活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这一切促使他可以亲手纺织衣物,带领民众步行去海边制盐。正是他内心不灭的信念使他永远保持着年轻时的信心、热情与激情,为和平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就算黑暗的中世纪也能孕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只要你有点亮黑暗世界的追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担心后果能否成功。

从巴勒斯坦的嫩原上到地中海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四月雨带来五月花“。这是当地农民们在这片世代耕作的土地上总结出来的,四月的阴雨连绵中滋养着为五月繁华似锦准备的沃土,黑暗中总是孕育着希望。

到现在,你还有什么理由放弃、气馁、绝望,要知道“天无绝人之路”,除非自己不再抱有希望,自断后路,那么只要努力,总会有出路。因为,夜的口袋里是黎明,“四月雨带来五月花”,雨下的越猛烈,花开的愈艳。

参考译文:杜景检,冀州武邑人。少时应试中明经举,多次提拔做了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诏书没有下达,房嗣业就想马上上任,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威严。景检对他说曰:“公虽然受朝廷之命担任司马,但益州还未接到朝廷的任命,难道着急领这几天的俸禄吗,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火急的上任,这不太过心急吗?”嗣业更加生气。景检又说:你依仗咫尺的制书,真假还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那个能保证你的真假呢?徐敬业在扬州叛乱的灾祸,不就是这样的情况吗?”说完呵叱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命任房嗣业为荆州司马,最终未如志。益州的小吏作歌赞颂杜景检说:“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杜景检由此渐渐出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中,杜景检和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到徐有功、杜景检的犯人就能活下来,遇到来俊臣、侯思止的犯人就得死去”。改任秋官员外郎,和侍郎陆元方查办员外郎侯味虚的罪行,审问完了,就释放了侯味虚。武后对他不待朝廷批复就放人的做法大怒,陆元方非常害怕,景检独自向武后解释说:“陛下明令诏书规定六品、七品官,案件审清,待命于外,现在如果认为我有罪,那对皇帝明令诏书怎么解释”宰相说:“诏书是为司刑官员规定的,和你们这些刑部宫员有什么关系?”景检说:“诏令一公布,御史台、大理寺这些部门没有区别。”武后认为杜景检恪守法令,提升为凤阁舍人。又调升为洛州司马。

不久,调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在晚秋拿出一枝梨花问大臣:“这是什么吉祥之兆?”众人祝贺说:“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秋天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只有杜景检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改变次序,改变就是灾祸。’《春秋》也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现在草木枯黄调落,可是梨树又开花,混乱阴阳啊。我私下担心陛下施行仁德、发布号令,有不足和混乱的地方。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治理万物,可是我们治理却不和顺,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后说:“真正的宰相啊!”

延载初年,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把他贬为秦州刺史。后又入朝担任司刑卿。圣历元年,又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侵,攻陷黄河以北数州,等到事已平定,武懿宗欲把当地官员全部定罪,杜景检认为是形势逼迫并非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后听从了杜景检的建议。一年多,杜景检调任秋官尚书,因为泄漏皇帝的话犯罪,降为司刑少卿。贬到并州任长史,道中病亡,朝廷追赠相州刺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