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与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与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与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下面就是的思维导图与作文教学的联系,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其实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的创始人托尼·巴赞在他的《思维导图》一书中把它视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托尼·巴赞认为放射性思维(RadiantThinking)“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把注意的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中央图形上,并由此开始,把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思维结果(文字或图形),作为与中心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随意的线条将其与中心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联想和想象的起点。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种放射型的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空间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图像、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与文字结合来刺激大脑,以此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快速建构在人的认知、记忆系统中。如图(1):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习作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从学

生的习作现状发现,学生对习作望而生畏,缺乏兴趣;习作只求形式,不求真实,缺少新意;有无米下锅之困,感觉无从下手,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如何写好文章,把握全局,有一些难度。如果在学生的习作阶段,提供学生一些可操作的方法,那么既会降低习作难度,又能教给学生一些习作的方法。

纵观思维导图的各项特征:它的放射性思维模式符合语文学习

知识面广的特征;跳跃性的思维联想能激发人超常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作用于阅读与习作或鉴赏更是如虎添翼;层递的线型知识链不仅有效地整合记忆中的知识点,同时又将各知识点梳理成一张彼此关联分层的知识网络,优化人脑的记忆结构和帮助思考。综而言之,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用文字将你的习作想法“画出来”。通过对作文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方法,提供思维训练,优化教学策略,在写作时发散思维、理清思路、有条有理,达到授人以渔,同时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关于这一点已有具体的实验来证实它的效果。赵国庆在《“运

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案例研究》一文中选取新加坡三所中学开展的实验——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实验结果显示,用思维导图来教学生写议论文能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作文态度;尤其是有利于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越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实验效果越明显。

写作前的分组讨论、老师的教导、分组完成思维导图、课堂报告和同学之间的辩论都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质。

(一)寻枝数叶——助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前,确定主题,组织学生选择材料是

指导写作的第一步。作文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思维导图把放射性思维外化出来,适应了作文的这一需求。放射性思维指的是或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联想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它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

每一篇习作,都有它的主题,学生在拿到习作要求之后,首先

要确定写什么,也就是思维导图中所提到的“中心点”。确定一个中心词(中心题材),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围绕中心词(中心题材)自由想象,并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相关要点。例如:义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内容是“说说心里话”。可以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看;对小伙伴说,我们不要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用上思维导图之后,可以尽可能多的罗列出学生所想到的内容,然后学生可以根据内容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习作。

思维导图为习作拓展思考的空间,提供多项选择,让学生在习

作的过程中有了最佳选择。在写写画画的过程当中,思维的灵动随时闪现,思维不再受约束,也不再有无米之困。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

在学生头脑中选择的范围就非常广,可写的内容也多。同时,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心点”辐射出去的内容时,学生的个性的东西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彰显。有了导图的清晰展现,取舍也更有目的性,科学性,效果自然更佳。

(二)提纲契领——巧勾思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都会有一定思路的,把握了这个思路,我们才能发现文章的主旨。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按一定的思路写下去,才能使作文条理清晰、主题突出。因此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理清思路,主题明确。因此确定了写什么之后,就要琢磨怎么写,这就需要提纲契领巧勾思。一篇好的文章,关键在于谋篇布局。提纲是学生写作文时的整体思路的提炼。当提纲有血有肉,风骨铮铮后,一篇好的文章也就基本有了雏形了。学生的头脑中明确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条理也自然就清晰了,学生的困惑也迎刃而解了。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勾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写我们的校园。于是我让学生先利用思维导图,再现学校的每一处有哪些景物,想想准备选择哪几处写,重点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由外到内,由主到次,按一年四季的方式写,或由动到静的顺序等。根据导图整体勾思,全面把握。既能顾全习作的整体表达效果,又能体现习作的序列。又如写说明文时,请学生介绍“冰箱”,学生就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学生觉得可以从冰箱的“外形”、“如何工作的”、

“作用”几方面来介绍冰箱,这样学生就确定了写作的几个方面和写作的条理。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以块状的形式,使学生进行可视化学习——通过直观图表达信息,通过直观图将思维过程显现化,借助直观图管理、鉴别各种信息,借助直观图提出创意——有利于学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思维导图清晰地反应出我们的思路。它直观地让我们看到自己思维的脉络,这个脉络将继续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不至于脱离主题。

(三)遣词造句——善斟酌

新课标中指出“尽量减少表达形式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东西可写。但是在习作的同时,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的习作不够具体语句不够生动。这时学生可以继续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在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基础上努力斟酌遣词造句。

如在学生习作时,运用思维导图,写下可能用到得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想象等等补充在原有的导图上,并作合理调配,文章显得更为生动。还可把想到的可能用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旁随时选用。名人名言,古诗佳句,学生平时都有所积累。如写作时有了这些资料的引入,可以突出主题,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甚至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思维导图就能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在写作前有全盘考虑,在什么地方用上引用什么资料,让文章熠熠生辉。如一学

生在写自己的时候,写了妈妈、同学、老师对自己的不同评价后,文章最后是这样结尾的:我也搞不清的我的性格是怎样了,也许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吧。

我们不难发现,思维导图让学生在习作前,对全文有了一张“全景图”。这张“全景图”帮助学生明确了“写什么”、“怎么写”、“用上哪些词句使文章生动”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思路清晰、详略得当。

作为辅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工具,思维导图的作用

绝不仅仅是用来进行知识的。画一幅思维导图好比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当一个人在习作之前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写出来时,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头脑也会接受新想法。其实直到学生动笔,习作早已经历了不止一次的修改。这样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习作的质量,也加快写作速度,同时在无形中降低了习作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整支理脉——妙积累

《新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各种信息

的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一二学段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学段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学段要求“学

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

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不仅如此,新课程教材区别于老教材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综合

性学习”。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重大改革,也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把理念层面的目标体系落实到实践中?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有效载体。根据所需要的积累或查找的知识群,确立一个中心词,并以此中心词为原点,确定二级、三级节点,从而形成一张课外语文知识的信息导图,随时为习作提供丰富词汇和习作佳句。示例如下:

三.反思

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课外掌握、搜集、积累的大量信息进行,以形成知识体系,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松散的知识内容有机梳理,能更有效地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为写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习习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得以增长。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

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而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人脑的思维过程呈现序列化、直观化,还可以

用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种形式加以修饰;不仅可以提高思维的广度

与深度,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精度与新度。借助思维导图运用习作教学中应用,充分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提升思考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力与创造力,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新课标》指出的明确要求。让我们用有趣、有效的习作策略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