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

一、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对熟练掌握插管技术的操作者,颈内静脉是首选的插管途径。(一)患者准备

1、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身体状况许可条件下,先洗头,清洁皮肤。

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转向左侧(一般选右侧穿刺),枕下可放置一块软垫,使头后仰。

(二)穿刺技术以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形项点为穿刺点,触到颈内动脉搏动后,向内推开颈内动脉,在局麻下用6号针头探测到静脉血后,再用连接5ml注射器的16G套管针,对着同侧乳头方向与体表呈45°向后稍向外缓慢进针,边进边抽回血, 刺入静脉后见回血,固定好穿刺针,嘱其此时不要深吸气或咳嗽,卸下针筒,快速放入引导钢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管扩张皮下隧道后置入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抽出钢丝,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

(三)护理要点

1、规范护理操作,制定护理常规。

2、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3、透析结束充分冲洗,并用肝素封管。

4、每天换药,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5、宣教患者注意自我保护,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局部可用领带或

丝巾加以美化和固定。

(四)颈内留置导管的优缺点

1、优点操作较股静脉复杂,但血流量较充分,感染率低,血栓形成较股静脉留置导管少,留置时间长,贴壁现象少。

2、缺点操作并发症较股静脉多,如气胸等。

二、股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是较为简单、安全的深静脉穿刺方法,但是容易出现导管贴壁现象,导致血流量欠佳,并且易于发生感染,适合于卧床患者。

(一)患者准备

1、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清洁局部皮肤,并备皮。

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弯曲,大腿外旋外展,充分显露股三角。

(二)穿刺技术以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内侧0.5~1.0cm为穿刺点,在局麻下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刺人,针尖向内向后,朝心脏方向,以免穿入股动脉或穿透股静脉。穿刺方法同颈内静脉插管。

(三)护理要点

1、规范护理操作,制定护理常规。

2、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3、透析结束充分冲洗,并用肝素封管。

4、每天换药,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5、宣教患者注意自我保护,防止管道脱落,禁止穿刺部位90°弯曲,并告知管道滑脱的自我紧急处理。

6、操作时注意患者隐私保护。

(四)股静脉留置导管的优缺点

1、优点操作容易,方法简便,不用手术预,患者容易接受。

2、缺点容易感染,血流量差,留置时间短。

三、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锁骨下静脉插管,操作难度大,易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

(一)患者准备

1、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身体状况许可条件下,先洗头,清洁皮肤。

3、体位:患者平卧于30°~40°倾斜台面,肩胛间垫高头偏向对侧,穿刺侧上肢外展45°后伸30°,以向后牵拉锁骨。

(二)穿刺技术

以锁骨中、内1/3处,锁骨下方1cm处为穿刺点,在局麻下进针,与胸骨纵轴呈45°,胸壁呈25°指向胸锁关节,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右,以免伤及胸膜,穿刺方法同颈内静脉插管。

(三)护理要点同颈内静脉插管。

四、留置导管的护理操作常规

1、治疗前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牢靠,局部有无渗血。

2、在穿刺处铺无菌治疗巾,戴无菌手套,取下肝素帽,消毒导管口,连接无菌注射器,打开夹子,抽出导管内的生理盐水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

3、在静脉端注入抗凝剂。

4、透析过程中接管处用无菌敷料覆盖。

5、透析结束时消毒导管口,戴无菌手套,注入生理盐水20ml,再注入相应导管容量的抗凝剂(抗凝剂浓度视患者的凝血功能而定),在肝素盐水注毕前夹闭管道,然后拧紧消毒肝素帽。因注毕前管内液体处于正压状态,此时夹闭管路无血液回流,可防血栓形成。导管口用无菌敷料包裹并妥善固定。

6、注意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增加感染的几率;抗凝剂封管液量应该视管腔的容量而定;肝素帽应每次更换。

7、留置导管者应每日测量体温,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及时就诊。

五、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一)感染感染是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并发症,因此每日要求常规消毒导管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敷料,一般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毒,直径大于5cm,并清除局部的血垢,覆盖透气性较好的3M伤口敷料并给予妥善固定。换药过程中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若导管

不完全滑脱或感染,应拔除而不应推入。感染一般分为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导管出口局部感染时,应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或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即可消退。隧道感染时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2周,严重者要拔管。血液扩散性感染时应拔管,并将留置导管前端剪下做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二)血栓留置导管因使用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受扭曲等原因易引起血栓形成。如在抽吸过程中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强行向导管内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如有血栓形成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法,可用5万~15万单位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5ml注入留置导管,保留15~20分钟,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如果反复溶栓无效,则予拔管。

(三)空气栓塞每次透析结束或换好药后,夹紧动、静脉导管端上的夹子,拧紧肝素帽。

(四)出血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抗凝剂,同时由于肾衰患者血小板大多低于正常,透析后留置导管处易反复渗血,一旦发生应局部压迫止血,或用冰袋冷敷指压20~30分钟,必要时拔管止血,并叮嘱患者头部不能剧烈运动,要静卧休息。

六、留置导管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纱布按压拔出,并加压包扎15~20分钟,拔管后局部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患者拔管时禁用坐位,防止静

脉内压力低,而产生气栓。拔管当天不能淋浴,以防感染。股静脉拔管后4小时不能活动。

七、留置导管的卫生宣教及自我护理

1、留置导管期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需淋浴,患者一定要将留置导管及皮肤出口处用3M胶布密封,以免淋湿后感染,如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

2、除股静脉留置导管不宜过多起床活动外,其余活动均不受限制,但也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留置导管滑落,同时还需要提醒患者,尽量穿开衫衣服,以免脱衣服时将留置导管拔出,一旦滑脱,应压迫止血立即就诊。

3、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

4、颈内静脉置管后,脖子偏向一侧,使颈部肌肉持续疲劳可引起头痛,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按摩,以减轻长期插管带来的不适。

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持通路的通畅需要护士精湛的技术和责任心。 术前护理 应告知患者造瘘手臂不能用于监测血压或静脉穿刺。手术可以在 局麻,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应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并且停用降压药。术前应该检查手术部位有无出血,肿胀,震颤 和血管杂音。术后12~24小时建议患者卧床休息。 术后护理 3)血管内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观察手术部位血流是否通畅,包扎敷料不可过紧,及时更换敷料,抬高手术侧肢体,以防末 梢水肿。内瘘手术后需6~8周待静脉血管扩张,管壁增厚方 可使用,过早使用常缩短内瘘寿命。 4)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透析穿刺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内瘘早期感染和手术有关,而后期 感染常与穿刺点污染有关。感染会使内瘘功能丧失,严重者将 导致败血症,是透析死亡的重要原因,需立即处理。对血管穿 刺要求一针见血,避免血管壁的损伤。采用绳梯法穿刺,减少 皮肤及血管壁瘢痕,血管闭塞机会少。 5)透析中防止血栓形成:内瘘手术3个月内血栓形成,通常和血管吻合技术有关,需手术处理。后期多因血流量不足或脱

水、低血压、高凝血等因素促进有关。反复穿刺可导致静脉壁纤维化和狭窄。进一步促发凝血亦是重要因素之一。 6)透析结束时的护理:由于动脉化血管压力高,透析结束时若处理不好,会发生血肿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透析完毕,拔针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压迫时间和压力要恰当。血止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 7)透析间期内瘘的护理:人体用于制作内瘘的血管极为有限,内瘘仅供透析用,禁止在此推高渗液体,以防静脉炎,避免剧烈运动、抽血、测血压、提重物等,透析结束24小时后,穿刺处反复用热毛巾湿敷。平时应加强手臂锻炼,使血管扩张充盈。 患者指导 至少每天检查造瘘处震颤和血管杂音 避免绷带或衣物过紧而限制肢体活动。 造瘘肢体避免暴露于过热或过冷环境。 造瘘上肢不能用于测血压、静脉穿刺、不能持重物。 逐渐进行手和上肢功能锻炼,可能有利于内瘘的成熟。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 【摘要】随着慢性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促使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因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促使透析患者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血管通路问题愈来愈突出,而维持血管通路的可靠稳定,有利于确保血透治疗顺利开展,进而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主要类型,现就HD患者血管通路护理进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HD)治疗中,将血液从体内引出,进入体外循环再返回体内的通道,它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也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减少血管通路并发症、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1.血管通路的类型 1.1 临时性血管通路:适用于急性药物中毒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紧急透析或内瘘成熟前透析所建立的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时不易固定、易感染及活动受限等缺点,故不作为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 1.1.1 直接动、静脉穿刺:此法操作简便,血流量充足,血液无重复循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缺点是不能留置,每次HD需穿刺,易损伤血管,穿刺针不易固定,脱出后易形成局部血肿,增加患者痛苦。因此不能作长期HD通路。 1.1.2 股静脉置管:此法简便易行,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并满足了血液灌流治疗的需要。对于某些多器官衰竭危重患者、儿童、体位不合作者,宜采用股静脉置管,但存在置留时间相对较短,易感染(置管1周后感染率达19%[1]),易发生血栓,影响患者活动等缺点。 1.1.3 锁骨下静脉置管:其优点是置管部位开放,易保持清洁,血流量充足,不损伤手臂血管,留置时间长,患者活动不受限。缺点易形成血栓,对穿刺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操作不当可并发血胸、气胸,甚至动脉破裂出血。 1.1.4 颈内静脉置管:它具有锁骨下留置导管的优点,而并发症又比锁骨下静脉留置管少[2]。缺点是易形成血肿,个别可发生上腔静脉破裂出血,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3]。 1.1.5 颈外静脉置管:穿刺点选择颈外静脉中上段进行穿刺置管。置管技术难度低,易掌握,并发症低,拔管出血少,按压时间短,安全性好。但需较长(16cm以上)的中心导管,最好是单腔导管,可以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并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4]。 1.2 长期性血管通路 1.2.1 动—静脉外瘘:外瘘由Quinton和Scribner首先创用,优点是手术简单,术后可立即使用,不需反复穿刺。缺点是外瘘导管如脱落可因大出血致死,患者需随身携带止血钳以止血。此外长期外瘘给易并发感染、血管炎、血栓、皮肤坏死,现已被动—静脉内瘘代替[3]。 1.2.2 直接缝合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已经成为最为安全、应用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最理想的是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优点:没有外瘘导管脱落失血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缺点:术后至少要2~3周方能使用,且每次HD 均需穿刺血管,易发生血肿、血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还可并发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5]。方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称血液通路即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再返回体内的通道。它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发明了血液透析疗法,每次透析后将其动、静脉结扎,而缺乏有效的、可重复利用的血液通路,限制了临床应用。等发明了第一个动—静脉外瘘,开创了可重复使用血管通路的先河,使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取得长足进步;它虽可立即使用,但因并发症多平均使用时间仅约个月,并不适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现已放弃。又发明了内瘘,才使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为了解决血管条件方面的困难,人们发展了自体、异体、异种和人造血管移植;为了解决紧急应用问题,临时血管通路技术应运而生。逐步形成目前有多种血管通路可选择的局面血液通路可分为临时性血液通路和永久性血液通路。前者主要采用静脉插管法,后者指内瘘。外瘘既可作为临时性血液通路,也可作为永久性血液通路。临时性血液通路指能迅速建立,立即使用的血液通路。本方法操作简便,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合并高钾血症、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未建立内瘘和虽已作内瘘但尚未能用或因有并发症不能使用,腹透、肾移植患者的紧急透析以及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的患者。选用周围动、静脉,如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股静脉和正中静脉等。此法能迅速建立血液通路,适应于需要紧急透析的患者。但动脉穿刺有一定难度,且损伤血管,影响以后内瘘的建立,目前已不再使用该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经股静脉、颈内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置于下腔或上腔静脉内。插管导管:可分为单腔导管和双腔导管。单腔导管常用两条,一条引出,二条引入。也可接上型接头进行单针透析。双腔导管含有两个腔,呈同心性内、外排列或侧侧排列,内、外端分别连接动、静脉进行透析。经皮股静脉插管:本法最简便,适应于不需留置导管或留置导管易感染,卧床及全身情况较差,或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有血栓的患者,尤适合于紧急和危重者。多用左右为宜。有双腔或三腔导管两种,有血液再循环率高的缺点穿刺方法:腹股沟部常规消毒铺巾,取仰卧位,膝关节弯曲,大腿外旋外层位,腹股沟韧带下作为穿刺点,局麻后,在穿刺点刺开皮肤号带薄壁套管针,以角度沿股动脉走向朝近心端进针,边进针边抽吸,抽到暗红色回血表示已进入股静脉,再推进少许,并回抽证实针尖仍在股静脉内,取下内芯,插入长约的导引钢丝,顺利插入后退出套管针,用扩张器沿导引钢丝扩张股静脉穿刺孔,退出扩张器后顺钢丝插入留置导管,拔出钢丝,回抽有血液后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导管腔内冲洗,夹闭导管,盖上肝素帽待用。穿刺处两侧皮肤各缝一针与导管固定,覆盖敷料,即可进行血透治疗。该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须注意勿误穿破股动脉,引起血肿,甚至腹膜后血肿;该处插管易被污染引起感染,除予预防外,留置时间宜在数天内;因下腔静脉为正压,应定时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注导管和使用前回抽血液数毫升摒弃,以防止血栓形成及其脱落致肺栓塞。此外,患者行走不便,需卧床;血流量常不理想。天,精心护理下可达两周。留置期间每>肝素盐水冲洗后封管。主要并发症有出血、静脉血栓、局部感染,静脉穿孔后的腹膜后出血及动脉损伤。锁骨下静脉通路锁骨下静脉通路其穿刺难度较大,但不限制患者下肢活动,发生感染机会较少。有呼吸困难、昏迷、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患者不宜用此方法,而以股静脉通路为宜。一般取右锁骨下静脉。术后患者头部活动不受限,但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倾斜台面,双小腿垂于手术台外。头部向穿刺对侧旋转处进针,与胸骨纵轴呈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边进针边抽吸,至暗红色血液进入针管,再进入少许,迅速插入导丝,轻轻推进入锁骨下静脉后,拔出穿刺针,在入口处做一小皮肤切口,也可在其外下方做一皮下隧道。沿导丝送入导管,拔出导丝,连接透析管道。锁骨下静脉导管可留置数周至数月,透析间期每小时注入肝素盐水,或相当于导管死腔容积的肝素盐水,用无菌橡皮盖封管,每次透析后均应更换橡皮盖。并发症:较多较严重,常由有经验医师操作,以减少误伤。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血肿、误入锁骨下动脉、气胸、血胸、臂丛损伤、纵隔出血、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 2017-05-04血液净化通路学组肾内时间 上次我们介绍了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管通路学组2014年发布的第一版《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中第1章和第2章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第3章:动静脉内瘘。 1. 动静脉内瘘建立前准备 1.1 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宣教、向血管通路医师转诊及血管通路建立时机 1.1.1 GFR 小于30mL/(min?1.73m2)(CKD4 期,MDRD公式)患者应接受各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包括肾移植)的宣教,以便及时确定合理的治疗安排,必要时建立永久性透析通路。 1.1.2 如果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当预计半年内需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或者GFR小于15mL/(min ? 1.73m2)、血清肌酐>6mg/dl(528 μmol/L) ( 糖尿病患者GFR 小于25mL/(min ? 1.73m2)、血清肌酐>4 mg/dl(352μmol/L),建议将患者转诊至血管通路医师接受相关评估,首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若患者需建立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 则推迟到需要接受透析治疗前3~6 周。 1.1.3 尿毒症症状明显,支持治疗难以控制者应尽早实施AVF 手术,残余肾功能可不作为必须的界定指标。 1.2 上肢血管保护

CKD4 期、5 期患者,如果前臂或上臂血管能建立AVF,则不要行上肢静脉穿刺、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 CVC等。 1.3 患者评估 1.3.1 病史 1.3.2 物理检查包括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 1.3.3 辅助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 1.4 心脏系统 通过相关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的情况下,暂不建议进行内瘘手术 2. 动静脉内瘘的选择和建立 2.1 AVF 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首选AVF,其次AVG。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远端后近端;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 2.2 上肢动静脉内瘘优先次序 2.2.1 AVF 通常顺序是腕部自体内瘘、前臂转位内瘘、肘部自体内瘘。 2.2.2 AVG 前臂移植物内瘘(袢形优于直形)、上臂移植物内瘘。 2.2.3 当前臂血管耗竭时,可选择前臂AVG 或上臂任意类型的血管通路。 2.2.4 上肢血管耗竭后可考虑选择躯干AVG、下肢AVF 或AVG。 2.3 血管吻合方式 AVF 推荐静、动脉端侧吻合。 2.4 术后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 一、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对熟练掌握插管技术的操作者,颈内静脉是首选的插管途径。(一)患者准备 1、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身体状况许可条件下,先洗头,清洁皮肤。 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转向左侧(一般选右侧穿刺),枕下可放置一块软垫,使头后仰。 (二)穿刺技术以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形项点为穿刺点,触到颈内动脉搏动后,向内推开颈内动脉,在局麻下用6号针头探测到静脉血后,再用连接5ml注射器的16G套管针,对着同侧乳头方向与体表呈45°向后稍向外缓慢进针,边进边抽回血, 刺入静脉后见回血,固定好穿刺针,嘱其此时不要深吸气或咳嗽,卸下针筒,快速放入引导钢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管扩张皮下隧道后置入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抽出钢丝,缝针固定留置导管,覆盖无菌纱布。 (三)护理要点 1、规范护理操作,制定护理常规。 2、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3、透析结束充分冲洗,并用肝素封管。 4、每天换药,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5、宣教患者注意自我保护,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局部可用领带或

丝巾加以美化和固定。 (四)颈内留置导管的优缺点 1、优点操作较股静脉复杂,但血流量较充分,感染率低,血栓形成较股静脉留置导管少,留置时间长,贴壁现象少。 2、缺点操作并发症较股静脉多,如气胸等。 二、股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及护理 是较为简单、安全的深静脉穿刺方法,但是容易出现导管贴壁现象,导致血流量欠佳,并且易于发生感染,适合于卧床患者。 (一)患者准备 1、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清洁局部皮肤,并备皮。 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弯曲,大腿外旋外展,充分显露股三角。 (二)穿刺技术以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内侧0.5~1.0cm为穿刺点,在局麻下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刺人,针尖向内向后,朝心脏方向,以免穿入股动脉或穿透股静脉。穿刺方法同颈内静脉插管。 (三)护理要点 1、规范护理操作,制定护理常规。 2、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3、透析结束充分冲洗,并用肝素封管。

各种血管通路的护理

各种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人将血管通路称之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一、血管通路的种类 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将血管通路分为两类: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一种过渡性的方法,一般在需要尽快透析时使用。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二、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直接穿刺、动静脉外瘘及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股静脉、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 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和那些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尚未 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患者,以及那些由于急性中毒等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最适合的。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则会有一些并发症,所以此种血管通路只能短期内使用。 (一)、动静脉直接穿刺 直接动静脉穿刺常选择桡动脉、足背动脉、耾动脉。 直接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需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高容量心力衰竭需紧急作单纯超滤脱水 以及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者。现在基本已经不在应用于临床,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许还有少数 应用。 (二)、动静脉外瘘:是60年代初ARF、CRF血液透析的主要通道。目前基本不使用。(三)、临时性静脉插管 1、颈静脉插管:是首选的插管途径。 2、股静脉留置插管:是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容易出现贴避现象和感染。 3、锁骨下静脉留置插管:因其操作难度大和风险较大,易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一般不提 倡锁骨下静脉。 4、留置导管的护理操作常规:1、换药: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缝针有否脱落及局部有无渗 血、渗液、红肿。2~3天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的病人。 常规消毒,将插管处的分泌物及血痂要插干净,防止感染。2、封管:①取下导管处的无菌 敷料,取下肝素帽,抽出导管内的封管肝素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动脉和静脉导管个用一个一次性针痛,各抽出两毫升血弃去。)②酒精棉球消毒管口,动静脉导管各注入生理盐水 3~5ml。③再各注入相应导管容量纯肝素或肝素生理盐水,然后更换新的肝素帽。④导管口用无菌敷料包裹并妥善固定。3、股静脉留置插管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告诉患者注意自 我护理,防止管路脱落,特别是在脱裤子的时候要避免将导管拉出;禁止穿刺部位90度弯曲,并告知导管滑脱时的自我紧急处理方法。②操作时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4、局部保持干净,敷料整洁,避免淋浴。 5、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空气栓塞、出血、流量不佳。 6、留置导管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纱布按压拔出,指压20~30min,拔管后局部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拔管当天不能淋浴,以防感染。股静脉拔管后4h不能活动。 7、留置导管的宣教 ①留置期间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②股静脉导管者不宜过多活动。③血液透 析患者的留置导管不宜做他用,如抽血、输液等。 三、永久性血管通路 (一)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种类: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法、动脉浅表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