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

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

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质量体系文件评审记录表.doc

质量体系文件评审记录表 受审核方名称 评审依据:ISO 9001 合同号评审日期 评审内容符合性评审说明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方针 质 质量方针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量 方 质量方针是否承诺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针 质量方针是否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目标 质 所有相关的职能和层次是否都制定质量目标 量 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目 标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是否编制了文件化的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否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质 质量手册是否阐述了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量 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手 册 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了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表述 质量手册是否包含了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编制的 支持性文件的清单 记录 是否包含了需编制ISO 9001 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是否编制了文件化的文件控制程序 是否规定了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否充分 文 是否规定何种情况下需对文件进行评审、更新并再次批准 件 控是否规定了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方法 制 是否规定了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的控制方法 程 序是否规定了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的控制方法 是否规定了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的控制方法 是否规定了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的控制方法

是否规定了对所保留作废文件的标识方法 是否编制了文件化的记录控制程序 是否规定了记录标识的控制方法 记 录 是否规定了记录储存的控制方法 控 制是否规定了记录保护的控制方法 程 是否规定了记录检索的控制方法 序 是否规定了记录保存期限的控制方法 是否规定记录的处置的控制方法 是否编制了文件化的内部审核程序 是否规定了内部审核的职责 是否规定了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 是否规定了策划内部审核方案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与重 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内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部 审是否规定了在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审核过程的 核 客观性和公正性 程 是否规定了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序 是否规定应保持内部审核的记录 是否规定如何报告审核结果 是否规定了被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及其发生的原因 是否规定了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报告验证结果 是否编制了文件化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是否规定了不合格品处置的职责和权限 合 是否规定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予以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格 品或交付 控是否规定了处置不合格品的方法 制 程是否规定了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包括所批 序准的让步)的记录 是否规定了应对纠正后的产品进行再次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27.双体系管控措施评审记录1010

“双体系”控制措施评审记录表

记录人:

车辆寄售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国家《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双方充分协商,现甲方将以下车辆寄存在乙方公司,并委托乙方代为销售,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特订协议如下: 一、车辆情况(若为多辆,可填写《寄信车辆明细表》): 车主姓名:车辆号牌:______________ 车辆型号: 车架号:_____________车身颜色:行驶里程:______________ 二、经甲乙双方协商,确定车辆的销售价格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若销售过程中实际价格低于此价,乙方必须事先与甲方电话协商确定。 三、寄售时间为___天,即_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 四、乙方须查阅甲方出示的车辆手续并预留复印件备查:□登记证书、□行驶证书、 □附加税证、□钥匙、□商业险保单、□交强险保单 五、甲方寄售予乙方之车辆,甲方必须具有完全合法之处分权,否则因此产生的纠 纷及不良后果由甲方负责;甲方提供一切有关该车之证件,对证件的有效性、合法性、准确性负全部责任,并保证该车辆可以过户转籍。 六、甲方将该车辆寄售于乙方之时起,在此之前该车的一切交通违法或未按时缴纳国家相关规费引起的罚金、滞纳金及由此引发的相关一切责任、费用均由甲方负责。寄售成功后,买方提取该车辆之时起所引起的一切交通事故或违法行为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与甲方无关。 七、寄售成功后,该车辆的过户费由__方负责,乙方协助买方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八、寄售成功后,甲方需支付元作为乙方的服务费。 九、甲方将车寄售于乙方期间,乙方有义务保管好车辆,在此期间若因乙方责任引起的车辆损坏由乙方负

持续改进记录表.doc

妇产科 9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 无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住院患者跌倒率,个别护理人员对跌倒坠/ 坠床管理床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不熟 悉。 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标准 一级护理质量不熟悉,责任护士对患者的 情况掌握不全面。 整改整改 督查者分析及整改措施 效果 责任人 原因分析:科室人员对患者的安 全方面的意识较缺乏,对患者安 全隐患疏于评估。 整改措施:立即加强科室高危人 蒲亚良好程莉群的动态评估,做好记录,提高 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学习 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与规范,消 除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责任制护理落实不到 位。 整改措施:告诉责任护士熟悉并 良好程莉 余润 掌握护理级别,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情况及所需要求,落实好 责任制护理并定期检查。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 2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 整改整改 分析及整改措施督查者 责任人效果 病区环境管理 压疮管 理 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库房不整洁,污染物品和 清洁物品未分开放置,物立即整改刘芳良好苏里品放置凌乱。 原因分析: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整 不知晓压疮制度和处理流程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度的培张密良好苏里 训,考核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对制度、 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概念不强,核对 属陈述姓名,没有使用姓名、较差。刘辉良好苏里年龄核对患者身份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度的培 训,考核,要求人人掌握

复查情况: 复查者:复查时间: 急诊科 3 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整改整改 督查者责任人效果 手卫生 原因分析:医院未配备合格在洗手中、关水过程中都的洗手设施 管理质刘燕良好刘芳污染了手整改措施:立即上报医院安 量 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原因分析:对患者安全查对 患者身操作时未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概念不强,核对较差。 份识别属陈述姓名,没有使用姓名、刘辉良好苏里 整改措施:科室加强核心制 与沟通年龄核对患者身份 度的培训,考核,要求人人 掌握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报告及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运行情况评审报告 2019年10月12日

一、评估目的及范围 (一)评估对象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及隐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 (二)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范围为:1.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变更情况;2.各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分析情况;3.各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4.风险告知情况。5.隐患排查频次、内容;6.隐患治理是否到位。 二、评估依据 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2、《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省政府令第303号) 3、《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4、《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94号) 5、《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 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 7、《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 8、《山东省露天开采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认定标准》 9、《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0、《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1、《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1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三、“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评估情况 (一)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变更情况 公司近1年来,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风险点无减少、增加,通过运行情况来看,风险点排查全面、无遗漏,确定合理。 (二)各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分析情况 各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到位,在日常运行中,公司员工及各层级注重对危险源识别、管控,确保消除隐患,近一年来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实现了生产安全。 (三)各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1.基本情况。各风险点管控措施基本到位,确保风险点有效管控,未发 生生产安全事故。 2.存在问题:在运行中,因设备老化等原因,存在设备线路穿管损坏、 防护罩螺栓松动等工程技术措施不到位,未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损坏等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员工安全知识掌握不全等教育培训措施不到位,生产中部分员工未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正确等个体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 3.改进办法:(1)进一步明确安全检查、设备维护责任人,建立安全 检查台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隐患排查记录表,设备维护台账等记录表,如实记录。(2)每半年对安全警示标志进行集中维护、更换。(3)增加教育培训频次、学时,保证班前安全教育时间,增强教育培训效果。(4)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日常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风险告知情况 设置风险告知牌,对风险点等级、危险源、管控措施进行告知。制定了2019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进行2次双体系知识培训,确保风险告知到位。另外,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明确安全员、保卫人员责任,对进入厂区人员,及时告知存在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新整理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情况的报告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情况的报告 一、以往管理评审情况对比 公司自2007年4月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管理评审,各次管理评审情况对比如下表: 一、以往管理评审情况对比 公司自2007年4月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管理评审,各次管理评审情况对比如下表:

二、管理评审活动的成绩 1、输入信息越来越丰富,能够为管理评审提供足够的评审依据。如财务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在第一次时没能提供,但在随后的管理评审中都能及时提供,从质量成本方面为评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管理评审时间间隔能够保证每年至少一次,能够及时对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和审核,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以做到持续改进。2010年由于接受陆航增项审核,因此根据手册规定,在接受外审之前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间隔不超过半年,也弥补了上次审核的不足。 3、评审提出的问题较为具体,且具有针对性,能较切实地指出公司运行的薄弱环节。 4、评审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实现持续改进。 三、存在不足 虽然公司能够保证管理评审活动正常进行,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存在不少不足。 1、对程序存在一定的错误理解。由于第一次进行管理评审时由管理

者代表主持,因此第二至三次评审仍由管理者代表主持。而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以及管理评审活动的初衷,管理评审应由总经理主持。发现这一错误后,2010年以后的会议改由总经理主持,使得管理评审的程序更加合理有效。 2、除第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外,其余管理评审都没有进行会议记录,导致管理评审记录不够全面,这一缺陷和不足应在以后的管理评审会议中引起注意,相关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以更好地为管理评审报告提供依据。 3、有些管理评审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公司实际,且进行了五次管理评审后,报告内容有些僵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使管理评审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应在本次管理评审中引起注意,寻找突破口。 通过对以前五次管理评审的汇总和分析,发现了公司在组织进行管理评审工作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为以后的管理评审工作提供借鉴和依据,相关人员在准备和组织管理评审活动时,应延续取得的成绩,弥补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管理评审的作用,实现公司运行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部 2011年1月9日

管理方案评审记录范文完整版本.docx

管理评审计划 评审目的: 评价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范围: 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各部分运行现状 评审依据: 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方针、目标展开计划/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标准:质量手册 计划的评审时间: 2012/07/15 评审参加部门、人员:需准备和提供的评审项目、资料 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 价 管理者代表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情况 纠正、预防与持续改进计划的控制情况、改进的建 议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销售部合同评审情况 顾客服务及顾客满意度情况( 含顾客抱怨 ) 总经办人力资源控制情况 生产部生产控制状况 生产设施管理状况 采购部物资采购控制情况 品管部产品测量和监控状况 不合格品控制状况

数据分析结果技术开发部新产品开发状况 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室记录人董兰 会议主要议题管理评审 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由陈总主持, 会议主要议程: 1、首先陈总发言,阐明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范围、评审的依据及各部门在评审过程中需评 审和报告的项目、内容。 2、各有关部门就本部门管评项目作分析报告。 a.管理者代表就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质量体系运行、内审、纠正与预防、改进建议、上次管 评后的改进情况等进行报告。 b.销售部就合同评审、顾客服务及顾客满意度等进行报告。 c.生产部就生产控制及生产设施管理状况等进行了分析报告。 d.总经办就人力资源控制等进行了分析报告。 e.品管部就产品测量和监控、不合格品及数据分析等进行分析报告。 f.技术部就新产品开发状况进行了报告。 g.采购部就物资采购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 3、总经理汇总分析了各部门的报告,并对各管理评审的输入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作出了本 公司现行质量体系是适宜的充分的和有效的结论。 4、最后总经理就管理评审中涉及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要求,并明确改进计划的实施要求。 会议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