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水仙》(华兹华斯)教案

《咏水仙》(华兹华斯)教案
《咏水仙》(华兹华斯)教案

咏水仙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水仙美的形象,体会水仙给诗人带来的感情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孤独的心灵是怎样在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中找到慰藉的。

二、简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三、通过诵读、想像体会水仙遍地开放、欢乐起舞的美景,沟通读者与诗人的心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英国浪漫主义诗篇。大家熟悉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有哪几位啊?(可能答:拜伦、雪莱。)对,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不过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作者是这两位诗人的前辈——华兹华斯(板书),要学的的诗篇是《咏水仙》(板书)。

雪莱是钦佩他的,而拜伦不喜欢华兹华斯,但在艺术上他们都受到华兹华斯的影响。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引起了—场革命,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即浪漫主义时代。

二、教读新课。

1.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 (2)体会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

(3)想像湖边水仙遍开的美景,理解它们是怎样使诗人的心灵得到抚慰的。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1770年4月7日出生于英国北部某小城一个律师家庭。8岁时母亲去世,被送到霍克斯黑德寄宿学校,直到1787年。其间他得以在当地湖山之间随意徜徉,这对他后来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童年时就能成段背诵诗人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由于美国早就发生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病较早显露出来。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于18世纪末,影响最大的是湖畔派。他们厌恶资本主义制度,抵制冷酷的金钱关系,诅咒城市文明,讴歌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华兹华斯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他们主张诗歌不仅要写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要写下层人物的日常生活,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注重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用民间日常生活的语言来代替“诗的词藻”,强调发挥诗人的想像力。他们的这些主张和勇于创新的创作实践,对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诗歌的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3.学生朗读。要整体把握诗歌基调,注意处理好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理清情感起伏的脉络。

明确:抒情主体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的“我”。“孤独”与“走出孤独”是诗歌恒久的主题,也是这首诗的主题。

抒发感情的客体意象是水仙。

在“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上”时,“突然看见”水仙。这是主体与客体的碰撞,与孤独的“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嬉舞”、“高兴”的水仙的群体。诗人认为这是快乐的旅伴,感到欣喜雀跃,但尚“未领悟”到这是“精神至宝”。经过多次“闪现”,抚慰了“我”的“百无赖心灵空漠”之后,这才使主客体融合,一起跳舞,——起欢乐。

5.理解水仙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中的水仙是个群体,她们密集如银河星星,可以理解为静谧的农村,纯净的大自然。也许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生活在田园中,回归大自然,才能使我们孤寂的心灵得到抚慰。

6.在理清诗的抒情脉络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中的1—3题。

四、板书设计。

咏水仙

华兹华斯

孤独的云看水仙欢舞随水仙跳舞欢乐的心

末领悟

遍地水仙——精神至宝——安慰寂寞

信息反馈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805990 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开题报告+论文) 2、(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4、(英语毕业论文)《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5、(英语毕业论文)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6、(英语毕业论文)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7、(英语毕业论文)《嘉莉妹妹》之消费主义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8、(英语毕业论文)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9、(英语毕业论文)《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开题报告+论文) 10、(英语毕业论文)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1、(英语毕业论文)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2、(英语毕业论文)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 1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15、(英语毕业论文)成长于丧失童真与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爱丽丝漫游仙境》之后现代主义解析(开题报告+论文) 16、(英语毕业论文)从中美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两国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7、(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8、(英语毕业论文)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19、(英语毕业论文)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0、(英语毕业论文)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1、(英语毕业论文)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22、(英语毕业论文)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 2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24、(英语毕业论文)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开题报告+论) 25、(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26、(英语毕业论文)中西称谓文化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7、(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华兹华斯诗歌鉴赏

华兹华斯《早春遣句》赏析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喜庆生机昂扬的季节。在春季,我们欢喜,尤其是看到那嫩绿的树芽,看到欢腾的动物。然而,在华兹华斯的《早春遣句》中,春的天籁之音竟把“悲哀的思潮带上我的心头”,他悲伤地想到“人又是怎样对待人的”。接下来,诗人有用真挚的笔调描写了醉人的早春场景,而后笔锋一转有回到了“人又是怎样对待人的”这一思考性命题上。由此可见,这是一首目的性明显的诗歌。诗人第一节提出的“竟把悲哀的思潮带上我的心头”让读者不由得想:是什么使诗人在如此欢快的美好的情景里竟哀思涌动?欢快的场景描写又和“悲哀的思潮”形成的强烈的对比。读者的思想、情感一开始就随着诗人的思想、情感流动,诗人由此达到了传递情感的目的,达到作诗的目的。 躺在这曼妙的深林里,听着城市中不可能听到的天籁,感受到城市中不可能看到的早春自然景象,敏感的诗人,敏捷地思考,沉思着,并将这种景象用平实真诚的语句传达给城市中的人们。“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那么这首诗诗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浓烈的情感。诗人感受着花朵的绽放,鸟儿的雀跃,嫩枝的萌芽,感受着着春的喜悦,春的生机。全诗共六节,诗人却用了三节来描绘这些场景,让读者迷醉其中,与前面两节和最后一节诗人的悲叹——“人是怎样对待人的?”形成浓烈的对比,浓厚的控诉无奈之感在此时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震撼人心了。因此,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知到自身的缺失,诗人在叹息:人们对自然的忘怀就是对自身生命的忘却。 “通过我的感受,大自然,把人类的灵魂和她的杰作联接起来了”,诗人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沉思,将普通人不易觉察的真理、思想、情感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诗人用一种朴实易懂的语言,用人与自然的互动而非大自然拟人化自我表述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沉浓烈的感情。这使得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诗人作诗的目的。 读罢全诗,一种思考,一种热情不断萦绕在读者的心中,读者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随之增强和纯化。这是诗人作诗的最终目的。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的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及自由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倡导的追求自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华兹华斯认为,追求自由必然要回归自然,而儿童的灵魂最接近自然,所以儿童是回归自然的媒介。而庄子认为,追求自由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标签:华兹华斯;庄子;自然观 一、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以接近自然著称,他甚至被人称为“大自然的诗人”。华兹华斯一生创作了无数诗篇,而在他创作诗篇的同时,他不仅借助着诗歌的形式,不断讴歌和赞扬着大自然的美妙,更是借助着诗歌的形式抒发着自己内心的自由。自然观是华兹华斯创作的思想核心,所以他的诗篇无一不体现出他的自然观。 华兹华斯曾在年轻时两次去法国,而当时正赶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年轻气盛的他对法国大革命深表同情和向往,可是后来回国之后,局势剧变,这使得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逐渐转变,慢慢地他对法国大革命表现出保守的态度。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逐渐退却之后,他寄身于湖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到慰藉。他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无限的美妙,他用诗歌来讴歌和赞美大自然,不仅如此,他更是在诗歌中来体现自己的思想,他不断地探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他所生存的时代动荡不安,那时西方工业兴起,物质产业飞速提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人性却逐渐被摧毁。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开始深度思考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在思考当中,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回归自然”的理念。在他的诗中,人类和大自然是以对照的关系出现的,用大自然的纯洁来衬托人类社会的污浊,用大自然的甘美来衬托人生的苦涩。的确,相对大自然的宁静,人类社会充满了嘈杂和喧嚣,华兹华斯在这样的时代里,他看清了人性正在一点一点被摧毁,他想拯救人们被摧毁的人性,于是,他提出了自然是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在自然中人性可以得到救赎。 上帝的灵魂、大自然的灵魂、人的灵魂往往是诗人心中的三个层次的意识。华兹华斯认为上帝的灵魂依存于自然界,而人的灵魂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的灵魂与上帝的灵魂交流的媒介。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儿童是最自然的,儿童的灵魂具有上帝赋予的灵性,在出生之前,儿童的灵魂与上帝的灵魂有着某种沟通,即使出生之后,儿童的灵魂中的灵性依然存在,就像儿童生来就带有属于自然地灵野性,但随着人的成长,人在世俗之中的种种逐渐将本身的灵魂的灵性淹没。

论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及海明威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The Textual Analysis of 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英语 指导教师: 2011年3月6日

论文题目:The Textual Analysis of 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一、选题背景: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状况,其主题主要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虚无迷失”以及“重压之下保持尊严。这里以他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为代表来进行分析,小说通过一个环境干净明亮的咖啡馆里两个侍者之间的对话来反映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无”,旨在说明在浑浊的社会中,人们需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来逃避虚无,寻找心灵的安息之所,但象征这个避风港的安息之所咖啡馆也仅仅是暂时的,因为它总有打烊的时候。到最后,人们还是会孤独地回到黑暗中去,面对虚无,体会虚无。上述内容大致为各个评论家对这篇小说的分析的精华所在。本论题笔者将从语篇分析这一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评论。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篇功能的各系统来预测语篇的语境,最终得出语篇的主题意义。由于本论题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海明威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说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通过文中人物之间对话及一些其他信息来反映文章的主题。因此,在这里应用语篇分析这一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章中人物对话,语言描写来的分析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虚无”。 二、选题意义 长期以来关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评论的分析有不少。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但都反映了海明威作品的一个主要思想“虚无”。在海明威笔下的世界里,虚无是一个很泛滥的东西,人们在巨大的社会变化中迷失了自己,生活变得虚无飘渺。笔者在这里同样继承前面分析者对这篇小说研究的所达成的一致的成果,即它所反映的“虚无主义”。本选题首先通过对这片短篇小说的分析,来加深对“虚无”的了解,了解海明威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写。其次,与以往的分析方式不同,笔者从语言的角度来考虑,着重从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话语中以及对环境描写的言语上来分析其中的内涵意义。 在故事情节与环境的大致分析上,前面的分析着已经做到全面深刻。但笔者认为,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当中的两个侍者的谈话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而谈话部分又恰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众所周知,海明威的作品向来避繁就简,他一贯主张的冰山原则正是这个意思,即文章中尽量不使用多余的词藻。人们看到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他隐含的深层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_兼与庄子自然观之比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2009年1月JAN. 2009 第20卷第1期VOL.20 NO.1自然观是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核心。泰纳说:“华兹华斯见了一株绿树,便生枯荣之念;见了一朵行云,便悟到人 世的浮沉”[1]  。华兹华斯借助诗歌的形式,在讴歌和赞美大 自然的过程中,向人们表达了一系列的哲学理念。“这是一颗温热的心、推己及人的心,能感动的心”,同时还是一颗 “philosophic mind(哲学的心),使你能看透人生”[2] 。正是华 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使他有别于西方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以及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而部分地接近于东方哲人的思想。在对华兹华斯与庄子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又存在着巨大差别。 一、对自然的观念 在华兹华斯的诗学中,上帝、自然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生后,我们只是在睡眠和遗忘;/与我们俱来的灵魂,这生之星辰,/已落下在别的什么地方,/现在又向我们走近;/我们并不是完全地忘却,/并不是抛却所有的一切,/而是追随模糊的光辉,从上帝,/从我们那家园来到这里:/婴幼时, 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3]  华兹华斯认为,人是带着上帝的 圣恩诞生在这世界上的。自然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它们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而上帝的灵光无处不在。在《我独自游荡,像一朵孤云》里,华兹华斯说,当他“像一朵孤云”在高高的山谷上独自游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片金色的水仙在湖边迎风起舞。他停下观看这千朵万朵遍地开放的花儿,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兼与庄子自然观之比较 朱 芳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又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观念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等方面;其差别则主要在于寻求自由的途径:华兹华斯坚信人类应重返自然,并且指出儿童是人类还家的中介,而庄子则强调人在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关键词:自然观;华兹华斯;庄子;自由 中图分类号:I 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09)01-0078-04 心中充满了欢欣:“水波在边上欢舞,但水仙/比闪亮的水波舞得更乐;/有这样快活的朋友作伴,/诗人的心儿被欢愉充塞;/我看了又看,却没有领悟/这景象给了我什么财富。/因为有时候,我心绪茫然 /或沉思默想地躺在榻上,/这水仙常在我眼前闪现,/把孤寂的我带进了天堂——/这时我的 心被欢乐充满,/还随着那水仙起舞翩翩”[4] 。华兹华斯在《抒 情歌谣集》序言中认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 灵能照映出自然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5]  。水仙花欢乐的 舞姿引发了诗人心灵对欢乐的感悟,于是水仙的欢乐化成了诗人的欢乐,自然和人已息息相通,融为一体。这就是柯勒 律治所说的“同化于自然”[4]。不仅如此,诗人眼里的水仙 已不只是一株普通的植物,而是闪耀着上帝的光辉。它带给诗人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美,还有天堂之乐,神赐之福(thebliss)。因此每当诗人心绪茫然的时候,这水仙便在眼前闪现,“把孤寂的我带进了天堂”。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的不同因素,是表示整体的,她们来源于同一个源头。离开了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既无价值也无意义,而离开了自然的人永远也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自然的主题实际上也就是关于人的主题。这就是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整体观念,即整体的自然观。他写到:“她有着无数的现成宝贝/给我们的心灵理智——/健康里自然会散发智慧,/欢愉中会洋溢真实。/春天的树林给人的冲动/能帮你把善良、邪恶,/把什么是人的 问题弄懂——/圣贤讲得没她透彻”[6] 。 ),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 较文学。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咏水仙文/ 华兹华斯(英国)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进;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铁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顾子欣译华兹华斯 作者简介 ( 1770-1850 )是英国 浪漫派诗人。他生于律师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大革命的风暴。 1795 年移居乡间,与诗人柯尔律治相识,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1800 年《诗集》再版,华兹华斯为之写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后思想渐趋保守,晚年被封为“ 桂冠诗人” 。 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 故享有“ 自然诗人” 的美称。重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诗歌《露西》、《咏水仙》、《丁登寺》和不朽的征兆》等。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舌L。诗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屈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 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

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摘要:华兹华斯诗歌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诗人不仅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礼赞中获得欢愉和宁静,更重要的是他着意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重新确立人生的永恒价值。文章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对自然的吟咏,分析诗人淡泊、宁静、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观;启示 18世纪的欧洲,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旧世界土崩瓦解并失去了昔日的神性。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欧洲思想界追求知识,理性思想成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最高判断。然而,那时欧洲人却在这种理性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自然界遭到破坏,人性受到扭曲,人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物质文明的向前发展不但没有给西方人带来预想的幸福和安宁,反而使整个欧洲走向了堕落,信仰和传统的动摇与崩溃直接导致了人们精神的混乱。华兹华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感到恐惧和担忧,在他的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拜,对物质和权力的淡泊。崇尚自然的华兹华斯对他所处时代的那种理性的破坏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有了新的理解。一、“物我合一’’的自然观华兹华斯在其诗学中曾提到“诗人是把自己的心声向人类叙述的人,他应比普通人对事物更敏感,更赋予热情??”,认为“诗歌是人与自然的映象,,[1]416;“所有的好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圳2r]417。诗歌创作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的诗歌是他自己情感的流露,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中产生的。诗人漫步湖边时,曾看到迎风起舞的水仙花。这幅自然美景一直深深地印记在他心里,这美景给他带来无限的财富。他似乎找到了“那金色的时光”,回到了那天真纯洁的童年时代。可以看出,诗人把他在自然景物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的感情激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来。诗人先写水仙,再写水仙对于诗人的魅力,写的既是客观之物(水仙),又是主观之情(诗人)。“这时我的心被欢乐充满,还随着那水仙起舞翩翩”。大自然的美完全进人了诗人的内心,尽管他远离自然,其心境还是在自然之中,孤寂的时候同样充满了欢乐,感到快慰。诗人称平静时对往事的回忆一共有两种声音,那就是内心的回声和朴质的诗歌吟咏,诗人从两种声音共同的音韵中汲取对未来的信念,并让这信念带来愉快的心情。诗人在《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中写道:独自漫游似浮云, 青山翠谷上飘荡; 一刹那瞥见一丛丛、 一簇簇水仙金黄; 树荫下,明湖边, 和风吹拂舞翩跹水仙花使诗人如痴如醉,给诗人带来无限的喜悦,最后诗人与水仙“翩翩起舞”,将自己融入到自然景物(水仙)之中,使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诗人不仅仅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而且还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透视出生活的本质,并向人们昭示永恒的真理。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所生活地区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回忆起早年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空间和时间的间离使他对自然和童年产生了美感,激励他努力去探索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使自己心灵得到平静、获得快慰,进而希望能使人类获得拯救。在诗人看来,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他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发现大自然能给予人类很多启迪,使人们回想起快乐的时光。诗人在讴歌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同时,又融入自己内心

华兹华斯诗歌TheDaffodils的及物性分析_赵昉

摘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社会学为导向的功能语法,这就为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这个系统理论,对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水仙花》进行及物性和作格分析,可以从语义层面上解读该诗的语言特征和性质。 关键词:华兹华斯《水仙花》;纯理功能;及物性系统;作格分析 一、引言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华兹华斯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开创了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代,在诗学理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他终生久居于田园乡野,用英国诗人从未用过的清新、自然的语言来写诗,成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体现了深刻思想、真挚感情与朴素语言的完美结合。在《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序言中他提出了诗歌写作的一系列全新观点,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书(张鑫友,2002)。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尝试用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对华兹华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水仙花》进行及物性和作格分析,从语义层面上解读该诗的语言特征和性质,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华兹华斯诗歌的可行性。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语篇分析 1.韩礼德的纯理功能思想 韩礼德(M.A.K.Halliday)发展了伦敦学派中弗斯(J.R. Firth)理论的诸多思想。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社会学为导向的功能语法,并且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黄国文,2000)。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前言中明确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韩礼德,1985)。系统功能语言学本身就是一种语篇语言学,它清晰地描述语言各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实现关系,说明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同时对语言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al)网络系统,以及它们子系统的概念和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描述(方琰,2005)。 Halliday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这种功能当然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与其他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ideational)功能(胡壮麟,1989)。它包括及物性(transitivity)、语态(voice)和归一度(polarity)。(2)语言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参与者的意义潜势,包含用于表达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所有语言用法,是语言的参与功能。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mood)、情态(modality)和语调(key)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的。(3)实际使用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表达相对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语篇”(textual)功能就是指语言有将任何书面或文字话语拼成连贯与统一的功能,它是通过主位-述位(theme-rheme),已知信息-新信息(given-new)和衔接(cohesion)来实现的。 2.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指的是句中意义的表现方式,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用语言表现出来。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物性功能由三部分组成:(1)过程:通过小句中的动词体现;(2)参与者:由人或物来表现;(3)环境成分:在小句中由时间、地点和方式状语来体现(李国庆,2005)。如下所示(Halliday,1994:109): 依据Halliday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004年新修订的第三版)对小句及物性六个基本过程的类型、范畴意义及主要参加者进行归纳(Halliday,2004:172),及物性对概念功能的履行是通过过程来表达实现的。及物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4)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5)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6)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根据及物性系统理论的框架,对具体语篇进行分析,在过程选择中体现语篇发话人对事件的态度、立场以及发话的目的。 3.作格分析 作格分析是在及物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及物性分析的补充。作格是一种语法格的名称,它指的是小句中表示“施事”(agent)或动作的外在原因成分所具有的形式。作格分析与及物分析不同:及物分析所关心的是一个过程是否涉及参与者,即一个动作是否延及某个实体;而作格分析所探讨的是分清造成一个动作的原因究竟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中介”(medium)是每个过程都必须具有的成分,它相当 华兹华斯诗歌The Daffodils的及物性分析 赵昉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62

论华兹华斯和爱默生在自然观上的对比_英文_

2012年12月上 青春岁月 and refusal to decorate the truth of experience produced a pure and Ⅰ. English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 profound poetry. Romanticism as a literary movement came into being in England Emerson’s poetry is uneven in quality, but highly individual. In his early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t first made its appearance in day, Emerson’s poems were criticized for their lack of form and polish. England as a renewed interest in medieval literature. There were man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his poetry has received high praise. His harsh outstanding poets in the romantic period. rhythms and striking images appeal to many modern readers as artful American romanticism shared many characteristics with British techniques. Emerson’s prose style is also very individual. And his essays romanticism. It flourished in the glow of Wordsworth’s poetic encounter were put together from his journal entries, speeches, and random notes, with nature and himself in The Prelude. But American romanticism had its and they are often disorganized in some way. But his skill in polishing own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as these writers tried self-consciously to be each sentence into a striking thought makes his writing memorable. new and original. Wordsworth (1770-1850) was one of the pioneers and the greatest Ⅲ: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poet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 i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red by ideas of person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on with S.T Coleridge, romanticism began to bloom and a firm liberty and of the energy and sublimity of the natural world, artists and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Wordsworth was also known as intellectuals sought to break the bonds of 18th century convention. The the “lake poets”. He is a nature poet. Many of his works were about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d the strongest impact mountains, rivers, flowers, birds, children and peasants. Since Wordsworth on the romanticists. Wordsworth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mantic was a romantic poet who focused on the environment. writers who reflected the thinking of classes ruined by the bourgeoisie. Emerson was an American essayist, philosopher, poet, and leader of And he was also inspired to fight for the 18th century ideas. However, he the transcendentalism movement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Emerson had also experienced the failur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he was afraid of an ambivalent viewpoint towards nature. He had a powerful and a poverty and failure. So he began to be passive. That is why he was a nature passionate delight in concrete natural things. Unlike Wordsworth, Emerson lover. He tried to use nature to express his ideas and used nature to cure often made a philosophical view towards nature and the universe. He also his wound. That is why his focus is on nature and the common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outer world was only appearance or dream, which had no These historical reasons are very critical to the conception of nature of real substance. His works are mostly individualistic. He believed in his Wordsworth. own principles and intellectual self-reliance. Emerson’s nature conception is also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historical reasons behind. There are outer reasons and inner factors. His Ⅱ.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rdsworth and Emerson family background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Emerson’s mind and a: Their Focus conception. Emerson was born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His forefathers Wordsworth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omanticists. He had were highly educated. His grandfathers was a supporter of The American a deep love for nature and the natural things. Many of his poems are about War of Independence; and his father was a minister. Obviously, religious the natural beauty. He also uses nature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and mind reas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merson’s which can not be heard by the harsh reality. Wordsworth was a romantic conception. Emerson had a very good reading habit. Since he was little, his poet who focused on the environment. family were all passionate in reading. This good habit kept him until he Emerson was a great thinker, essayist, poet in American history. He was in Harvard university. To sum up, religious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was living in the period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No doubt that he was backgrou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merson’s mind. influenced by the writers in romanticism in Britain. But unlik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and 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is Wordsworth, Emerson had a style of his own. Emerson was the spokesman education, he was gradually became a man with thought and became a of transcendentalism. So the focus of Emerson’s works is on great essayist, philosopher and the spokesman of the transcendentalism, transcendentalism, or rather, on individualism and spirit. which exerted a great impact on American culture and life. b. Their Writing style Wordsworth is a revered romantic poet who believed that the meaning of romanticism was best illustrated when using everyday life Bibliography [1] Dabundo, Laura Susan,ed. The Encyclopedia of Romanticism: Culture in events and familiar speech. His writing techniques were very special Britain, 1780s-1830s. New York: Garland, 1992.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English literature. He defined the poet as a [2] Chang Yaoxin.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American Literature. Nan Kai “man speaking to man” and poetry a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University Press, 1990. powerful feelings, which originates in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 [3] Huang Libo. Essays of Emerson, Shan Xi People Press. [4] Cheng Aimin.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Nan Jing Normal University He changed the course of English poetry by using ordinary speech of the press, 1996. language and by advocating a return to nature. His deliberate simplicity 论华兹华斯和爱默生在自然观上的对比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rdsworth and Emerson on Nature □ 王晓晶(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7) Abstract:The thesis is about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dsworth and his works to present more about the autho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Emers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rdsworth and Emerson, we can see clearly about their mutual influence and their differences,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literary world. They shared a lot of similarities, but they bore great differences. Key words:Wordsworth, Emerson, nature, romanticism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

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805990 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开题报告+论文) 2、(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4、(英语毕业论文)《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5、(英语毕业论文)小说《飘》XX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6、(英语毕业论文)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7、(英语毕业论文)《嘉莉妹妹》之消费主义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8、(英语毕业论文)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9、(英语毕业论文)《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开题报告+论文) 10、(英语毕业论文)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1、(英语毕业论文)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2、(英语毕业论文)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 1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15、(英语毕业论文)成长于丧失童真与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爱丽丝漫游仙境》之后现代主义解析(开题报告+论文) 16、(英语毕业论文)从中美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两国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7、(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8、(英语毕业论文)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19、(英语毕业论文)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0、(英语毕业论文)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1、(英语毕业论文)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22、(英语毕业论文)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 2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24、(英语毕业论文)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开题报告+论) 25、(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26、(英语毕业论文)中西称谓文化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7、(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28、(英语毕业论文)论《梅丽迪安》中主人公梅丽迪安的觉醒(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9、(英语毕业论文)从叶芝的作品分析其精神世界的转变 30、(英语毕业论文)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31、(英语毕业论文)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32、(英语毕业论文)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